河北省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含详细答案(最新整理)
河北省廊坊市2021届新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廊坊市2021届新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活中常见的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
如图是一款放置在高铁水平桌面上的手机支架,支架能够吸附手机,小明有一次搭乘高铁时将手机放在该支架上看电影,若手机受到的重力为G,手机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θA.当高铁未启动时,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cosB.当高铁未启动时,支架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高铁前进方向相反C.高铁减速行驶时,手机可能受到3个力作用D.高铁匀速行驶时,手机可能受到5个力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高铁未启动时,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重力和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B.高铁未启动时,以手机和支架整体为研究对象,受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不受桌面摩擦力,故B错误;C.高铁匀减速行驶时,手机具有与前进方向相反的加速度,可能只受重力、纳米材料的吸引力和支架的支持力,共三个力的作用,故C正确;D.高铁匀速行驶时,手机受重力、纳米材料的吸引力、支架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共四个力的作用,故D 错误;故选C。
2.让一小球分别从竖直墙壁上面的A点和B点沿不同的粗糙斜面AC和BC到达水平面上同一点C,小球释放的初速度等于0,两个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下滑到C 点时合外力的冲量可能相同B .下滑到C 点时的动能可能相同C .下滑到C 点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一定相同D .若小球质量增大,则沿同一斜面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 .由动能定理21-cot 2mgh mgh mv μθ= 则下滑到C 点时的动能不相同;两个路径的运动到达底端,合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增量,方向大小都不同,所以AB 错误;C .下滑到C 点过程中摩擦力做功相同,都为-cot f W mgh mgx μθμ==-所以机械能损失相同,选项C 正确。
河北省廊坊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廊坊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0.10s 时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在x= 0.5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在x =2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 的振动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2m/sC .t=0.15s ,P 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D .从t=0.10s 到t=0.15s ,P 通过的路程为10cm【答案】C【解析】【详解】A .分析振动图像,由乙图读出,在t=0.10s 时Q 点的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根据波动规律结合图甲可知,该波沿x 轴负方向的传播,故A 错误;B .由甲图读出波长为λ=4m ,由乙图读出周期为T=0.2s ,则波速为 4m/s 20m/s 0.2v T λ=== 故B 错误; C .从t=0.10s 到t=0.15s ,质点P 振动了4T ,根据波动规律可知,t=0.15s 时,质点P 位于平衡位置上方,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振动,则加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两者方向相同,故C 正确;D .在t=0.10s 时质点P 不在平衡位置和最大位移处,所以从t=0.10s 到t=0.15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 s≠A=10cm故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最低点给小球一水平初速度v 0,同时对小球施加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垂直于绳的力F ,小球沿圆周运动到绳水平时,小球速度大小恰好也为v 0。
则正确的是( )A .小球在向上摆到45°角时速度达到最大B .F=mgC .速度大小始终不变D .F=2mg π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动能定理的应用,要注意明确重力的功和路程无关,而拉力始终和绳垂直,即一直做正功。
河北省邢台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邢台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种比飞机还要快的旅行工具即将诞生,称为“第五类交通方式”,它就是“Hyperloop (超级高铁)”。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6年7月6日报道:Hyperloop One 公司计划,2030年将在欧洲建成世界首架规模完备的“超级高铁”(Hyperloop ),连接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和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速度可达每小时700英里(约合1126公里/时)。
如果乘坐Hyperloop 从赫尔辛基到斯德哥尔摩,600公里的路程需要40分钟,Hyperloop 先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1200 km/h 后匀速运动,快进站时再匀减速运动,且加速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下列关于Hyperloop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与减速的时间不相等B .加速时间为10分钟C .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2 m/s 2D .如果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题中所述运动最短需要32分钟【答案】B【解析】【详解】A .加速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加速和减速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同,根据:∆=∆v a t可知加速和减速所用时间相同,A 错误;BC .加速的时间为1t ,匀速的时间为2t ,减速的时间为1t ,由题意得:1224060s t t +=⨯23121260010m 2at vt ⨯+=⨯ 11200m/s 3.6at = 联立方程解得:匀加速和匀减速用时:1600s=10min t =匀速运动的时间:21200s t = 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s 59m/a = B 正确,C 错误;D .同理将上述方程中的加速度变为210m/s ,加速和减速的时间均为:112001003.6s s 103t '== 加速和减速距离均为221111005000010()m m 2239x at ='=⨯⨯= 匀速运动用时:325000060010253009s s 120033.6t ⨯-⨯'== 总时间为:1255002s 31min 3t t '+'=≈ D 错误。
河北省保定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虽不是分子运动,但它证明了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表现为引力C.扩散现象可以在液体、气体中进行,不能在固体中发生D.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不是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液体表面层,分子较为稀疏,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时的距离0r,因此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故B正确;C.扩散现象可以在液体、气体中进行,也能在固体中发生,故C错误;D.分子间距离为平衡时的距离0r,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r大于0r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此时随着分子间距r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p E增大,所以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势能不一定减小,故D错误;故选B。
2.如图所示,一正方形木板绕其对角线上O1点做匀速转动。
关于木板边缘的各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角速度最大B.B点线速度最小C.C、D两点线速度相同D.A、B两点转速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A .根据题意,一正方形木板绕其对角线上1O 点做匀速转动,那么木板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故A 错误;B .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式v r ω=,转动半径越小的,线速度也越小,由几何关系可知, 1O 点到BD 、BC 边垂线的垂足点半径最小,线速度最小,故B 错误;C .从1O 点到C 、D 两点的间距相等,那么它们的线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故C 错误; D .因角速度相同,因此它们的转速也相等,故D 正确; 故选D 。
河北省廊坊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廊坊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中ae 为珠港澳大桥上四段l10m 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 段的时间为t ,则通过ce 段的时间为A .tB .2tC .(2-2)tD .(2+2) t【答案】C 【解析】 【详解】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 ,经历bc 段、ce 段的时间分别为t 1、t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有:212ab x at =, 211()2ac x a t t =+,2121()2ae x a t t t =++,解得:22()2t t =-,故C 正确,A 、B 、D 错误;故选C 。
2.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FAST )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通过FAST 可以测量地球与木星之间的距离.当FAST 接收到来自木星的光线传播方向恰好与地球公转线速度方向相同时,测得地球与木星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k 倍.若地球和木星绕太阳的运动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且轨道共面,则可知木星的公转周期为( ) A .()3241k +年B .()3221k+年C .()321k +年D .32k 年【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中,太阳、地球、木星的位置关系如图:设地球的公转半径为R 1,木星的公转半径为R 2,测得地球与木星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k 倍,则有:()222222111()1R R kR k R =+=+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33122212R R T T =,可得:32223222131(1)R T T k T R =⋅=+⋅,由于地球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 2322(1)k =+年,故B 正确,ACD 错误.3.如图1所示,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
以其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振子的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振子的振幅为4cmB .振子的振动周期为1sC .t=ls 时,振子的速度为正的最大值D .t=ls 时,振子的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振动图像可知,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2cm ,周期为2s ,t=1s 时,振子在平衡位置,切向y 轴正向速度,加速度为零,故C 正确。
河北省承德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承德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小物块,如图甲所示,以此时为计时起点t=0,小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沿斜面向上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v 1>v 2,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A .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B .小物块在0~t 1内运动的位移比在t 1~t 2内运动的位移小C .0~t 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22211122W mv mv =- D .0~t 2内物块动能变化量大小一定小于物体与皮带间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v-t 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等于物体位移大小,根据图示图象比较在两时间段物体位移大小关系;由图看出,物块先向下运动后向上运动,则知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应向上。
0~t 1内,物块对传送带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可知物块对传送带做功情况。
由于物块能向上运动,则有 μmgcosθ>mgsinθ.根据动能定理研究0~t 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
根据能量守恒判断可知,物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也减小都转化为系统产生的内能,则系统产生的热量大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大小。
【详解】在t 1~t 2内,物块向上运动,则有 μmgcosθ>mgsinθ,解得:μ>tanθ,故A 错误。
因v 1>v 2,由图示图象可知,0~t 1内图象与坐标轴所形成的三角形面积大于图象在t 1~t 2内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由此可知,物块在0~t 1内运动的位移比在t 1~t 2内运动的位移大,故B 错误;0~t 2内,由图“面积”等于位移可知,物块的总位移沿斜面向下,高度下降,重力对物块做正功,设为W G ,根据动能定理得:W+W G =12mv 22-12mv 12,则传送带对物块做功W≠12mv 22-12mv 12,故C 错误。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相继成功发射的“实践卫星二十号”和“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都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们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两颗卫星在轨运行的( )A .线速度等于第-宇宙速度B .动能一定相等C .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D .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由于两颗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一定大于地球半径,由公式 22Mm v G m r r= 得v = 由于第一宇宙速度即为半径为地球半径的卫星的线速度,则这两颗卫星在轨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 错误;B .由于不清楚两颗卫星的质量,则无法比较两颗卫星的动能,故B 错误;C .由于不清楚两颗卫星的质量,则无法比较两颗卫星的向心力,故C 错误;D .由于两颗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则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一定相等,由公式2Mm Gma r= 得 2GM a r =则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故D 正确。
故选D 。
2.高铁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有一段视频,几年前一位乗坐京泸高铁的外国人,在最高时速300公里行驶的列车窗台上,放了一枚直立的硬币,如图所示,在列车行驶的过程中,硬币始终直立在列车窗台上,直到列车横向变道进站的时候,硬币才倒掉,这一视频证明了中国高铁的极好的稳定性。
关于这枚硬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硬币直立过程可能受到与列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B .硬币直立过程一定只受重力和支持力而处于平衡状态C .硬币倒掉是因为受到风吹的原因D .列车加速或减速行驶时,硬币都可能受到与列车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当列车匀速直线行驶时硬币立于列车窗台上,稳稳当当,说明硬币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硬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当列车在加速或减速过程中,硬币会受到沿着行进方向的静摩擦力或行进方向反向的静摩擦力提供硬币加速度,故A 正确,BD 错误;硬币倒掉是因为列车横向变道时,列车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硬币受到与运动方向不一致的静摩擦力的作用,列车内是全封闭区域是没有外界吹来的风,故C 错误.3.真空中某静电场电场线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 、Q 两点关于点电荷q 1水平对称。
2021年河北省新高考“八省联考”高考物理适应性试卷(有答案)

2021年河北省新高考“八省联考”高考物理适应性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两根相互绝缘的通电长直导线分别沿x轴和y轴放置,沿x轴方向的电流为I0。
已知通电长直导线在其周围激发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k,其中k为常量,I为导线中的电流,r为场中某点到导线的垂直距离。
图中A点的坐标为(a, b),若A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则沿y轴放置的导线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I0,沿y轴正向B.I0,沿y轴负向C.I0,沿y轴正向D.I0,沿y轴负向2. 如图,一小船以1.0m/s的速度匀速前行,站在船上的人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45m。
当小球再次落入手中时,小船前进的距离为(假定抛接小球时人手的高度不变,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A.0.3mB.0.6mC.0.9mD.1.2m3. 假定“嫦娥五号”轨道舱绕月飞行时,轨道是贴近月球表面的圆形轨道。
已知地球密度为月球密度的k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n倍,则轨道舱绕月飞行的周期与地球同步卫星周期的比值为()A. B. C. D.4. 如图,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1100匝,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电压表V1示数为110.0V。
副线圈接有一个阻值恒为R L的灯泡,绕过铁芯的单匝线圈接有一理想电压表V2,示数为0.10V。
已知R L:R=4:1,则副线圈的匝数为()A.225B.550C.2200D.44005. 如图,x轴正半轴与虚线所围区域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甲、乙两粒子分别从距x轴ℎ与2ℎ的高度以速率v0平行于x轴正向进入磁场,并都从P点离开磁场,OP=ℎ。
则甲、乙两粒子比荷的比值为(不计重力,sin37∘=0.6,cos37∘=0.8)()A.32:41B.56:41C.64:41D.41:286. 螺旋千斤顶由带手柄的螺杆和底座组成,螺纹与水平面夹角为α,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