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方案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方案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方案一、耐久性设计方案:1.根据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和要求,确定设计寿命和要求的耐久性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性等指标。

2.选用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

3.合理设计结构的构造和细部连接,提高结构的抗震、抗风、抗爆、抗冻融等特性。

4.考虑混凝土结构的维护性和修复性,通过合理的设计措施减少结构的维护工作和维修费用。

二、耐久性施工指南方案:1.材料选用:a.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等建筑材料。

b.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胶比,以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耐久性。

c.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替代部分水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d.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和搅拌质量,避免过度搅拌引起的气孔和缺陷。

2.浇筑施工:a.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混凝土的早期干缩和开裂。

b.采取合适的振捣方式,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c.针对大型工程或高强度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或外加剂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养护施工:a.及时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湿,防止混凝土的早期干燥和裂缝的产生。

b.面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覆盖保湿膜或使用喷水等方式进行养护。

c.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的硬化时间,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之前,避免超荷载使用或施工。

4.结构维护:a.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并修复结构的损坏和缺陷。

b.预防性维护,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防水、防腐处理,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方案包括耐久性设计和耐久性施工两个方面。

耐久性设计方案要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确定耐久性指标,并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构造。

耐久性施工指南方案要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选用、浇筑施工和养护施工的质量,以及定期维护结构。

通过遵循这些方案,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然而,由于外界环境和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因素,混凝土结构存在着一定的耐久性问题。

因此,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耐久性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供一些指南和建议。

首先,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是确保结构在设计寿命内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的关键。

耐久性设计的目标是保护混凝土结构免受各种外界侵蚀和损害,并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些耐久性设计的指南:1.根据结构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等级和配合比。

混凝土等级和配合比的选择应考虑到结构所受到的荷载、环境因素和设计寿命等因素。

2.对于混凝土结构暴露在潮湿、盐腐蚀或酸碱环境下的情况,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使用耐腐蚀混凝土或涂层材料等。

3.针对结构的设计寿命,应进行耐久性评估和检验。

耐久性评估可以通过模拟结构使用环境和加载条件,预测结构的使用寿命。

耐久性检验可以通过定期检查结构的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

其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也对结构的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施工指南:1.预防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发生。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控制混凝土的收缩、使用适当的振捣技术以及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湿养护等,以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发生。

2.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快速干燥和收缩,从而增加混凝土表面裂缝的风险。

因此,应采取降温等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保证混凝土的充分密实。

混凝土密实度的不足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空隙过多,从而减少混凝土的耐久性。

因此,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充分密实。

4.合理处理混凝土的缺陷。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混凝土的缺陷,如气孔、空洞和裂缝等。

这些缺陷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因此,应及时发现和修复这些缺陷。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和施工是确保结构具有较长使用寿命和良好性能的关键。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CCES 01-20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CCES 01-2004的2005年修订版,已于2005年10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2005年修订版说明根据《指南》第一版(CCES 01-2004)使用过程中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以及近期获得的新的信息,这一修订版对原有条文作了局部的修改、补充和必要的订正,并以单印本的形式正式发行,取代原先刊载于文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中的条文。

与第一版相比,修订版增添了一些新的条文和附录,篇幅增加近40%。

读者如欲继续使用指南第一版中的条文内容,请注意新的修订版中已作出的更改,后者可从以下网站查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2005年9月二、《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主要修改内容持有《指南》第一版的读者如欲继续使用或参考第一版的条文,请注意修订版中已作出的局部修改,其中与第一版有较大区别的,可下载修订版中的如下条文。

至于修订版中的增加内容,可参阅新出版的指南,主要有:对于不同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下的混凝土原材料品种与用量的范围作了限定;对混凝土养护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验收要求作了补充;新增了附录C(氯离子侵入混凝土过程的Fick模型)和附录D(后张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的耐久性要求)。

1 环境类别与环境作用等级修订版对环境类别和环境作用等级有个别调整,相关条文如下,与之对应的第一版中条文为3.0.4条。

3.1.1 结构所处的环境按其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不同腐蚀作用机理分为5类(表3.1.1)。

表3.1.1 环境分类注:氯化物环境(Ⅲ和Ⅳ)对混凝土材料也有一定腐蚀作用,但主要是引起钢筋的严重锈蚀。

反复冻融(Ⅱ)和其他化学介质(Ⅴ1、Ⅴ2、Ⅴ3)对混凝土的冻蚀和腐蚀,也会间接促进钢筋锈蚀,有的并能直接引起钢筋锈蚀,但主要是对混凝土的损伤和破坏。

3.1.2环境作用按其对配筋(钢筋和预应力筋)混凝土结构侵蚀的严重程度分为6级(表3.1.2)。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1总则为指导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统一主要技术要求,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技术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必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满足工程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及功能要求,保证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使用。

建设各方应加强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等标准化管理,实现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建设管理目标。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应积极推行机械化、化工厂、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施工手段,保证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应严格控制原材料品质,合理设计配合比,加强施工工艺控制,严格试验检测,保证工程质量。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应加强现场管理,规范现场布置,提高文明施工水平。

混凝土拌和站、钢筋加工场等临时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符合节约用地、节省投资、环保节能、永临结合、合理使用的原则。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应及时掌握气象、水文和地质灾害的那个相关信息,重视对自然灾害的识别评估、规划预防、监测应急、工程治理工作,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应认真执行国家关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工程特点和环境条件,制定技术措施。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的各类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应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做到系统、完整、真实、准确,保证其具有有效的利用价值和完备的质量责任追溯功能,并应按有关规定做好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

对于本指南未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通过专题试验研究,并履行铁道部相关评审程序后,方可使用。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混凝土结构concrete structure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施工专项方案

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施工专项方案

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施工专项方案(1)耐久性混凝土简述顶板、顶梁、侧墙、中层板、中板梁、底板、底梁:C40混凝土,抗渗等级S8。

柱:C40混凝土。

楼梯:C30混凝土。

本工程地下潜水对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强腐蚀性、镁盐弱腐蚀性、总矿化度中等腐蚀性,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微承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

(2)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工艺方法混凝土耐久性主要涉及到抗渗性、抗冻性、抗裂性、抗冲磨性、碳化、抗侵蚀性及碱-集料反应等性能。

在本工程中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抗裂性、抗侵蚀性和碱-集料反应性能的要求比较高。

针对以上要求,依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在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制备与运输和混凝土的施工几个方面采取技术措施,满足设计的要求。

A、原材料的选择a.水泥本工程处于硫酸根离子侵蚀的地下工程,根据侵蚀类型选择抗硫酸盐水泥或A含量小于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在应用防腐剂和产加矿物掺控制C3合料的情况下,我们选择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b.粗、细集料混凝土中所采用粗细集料要保证质密,同时控制材料的吸水率以及其它杂质的含量。

c.拌合及养护用水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应考虑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灰比的大小很大程度影响混凝土强度值的大小。

拌合水应检查其杂质情况,防止影响混凝土生成时杂质影响其耐久性。

d.外加剂在建筑防腐工程中,外加剂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混凝土密实性或对钢筋的阻锈能力,采用加入引气外加剂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腐蚀能力。

在进行外加剂选择时需对其中氯盐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做相关实验。

e.矿物掺合料本工程中的混凝土配合必将选择矿渣粉和粉煤灰双外掺技术,矿渣粉将选择S95级,粉煤灰选择二级灰,使之产生叠加效果,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5.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介绍GBT507462008.pdf

5.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介绍GBT507462008.pdf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介绍GB/T 5074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编写组李克非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报告提纲1.耐久性背景与现状2.耐久性规范编写过程33.规范总体结构44.耐久性具体规定5.结语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2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www.bzfxw.com结构类型耐久性状况民用房屋干湿交替的室外构件过早锈蚀,30~40 年2030工业厂房大修年限20~30 年海港码头大修年限10~20 年,浪溅区最严重桥梁除冰盐侵蚀,大修年限10~20 年隧道渗漏严重一般工程:50 年,95% 保证率不需大修,平均不大修90年标准耐久性要求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3重要工程:100 年…www.bzfxw.com•预应力腐蚀事故时有发生(2001年四川宜宾南门大桥桥面坍塌事故)•1994 年铁路部门的统计:桥梁总数33600 座,病61372675害结构6137 座,预应力结构2675 座,维修费用约4 亿元。

•预应力结构,尤其是后张法预应力结构的耐久性问题亟需解决。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 01CCES 01--20042004))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4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www.bzfxw.com1 耐久性现状> 耐久性问题尺度10-1210-910-610-310-010+3力学的尺度… Chong (2003)尺度mmmmmm量子力学分子, 纳米力学微观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系统-断裂破坏力学•藕合现象-••物理进程-物理,化学-热力学藕现象•力学效果结构力学-可靠度理论承载能力•耐久性•化学进程-纳米技术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6不同材料层次材料-结构层次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JGJT 193-200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武汉大学

JGJT 193-200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武汉大学
主要内容
绪论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标准条文说明
主要结论
什么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
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使用环境中经受各种环 境介质的侵蚀,性能↑的同时性能↓,其性 能不低于原设计性能所经历的时间见图示。 显然,混凝土用于结构才具有耐久性要求;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通过混凝土耐久性体现。 正像新拌混凝土工作性一样,混凝土耐久性 也是一个综合性指标。
关于检验
试验方法
•均出自《混凝土长期性能和 耐久性能检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 •坍落度≤70mm,机械振动; 坍落度>70mm,人工捣实 •标准养护与同条件养护
检验
试验条件
检验结果
•数据处理 •D、F、P、KS等级划定
关于评定
两个步骤
•耐久性等级评定,根据表 •合格性判定,根据设计、施工 •合格:必须保证验收批所有项 目全部合格; •不合格:专家评审,评审意见
抗水渗透 等级划分
•细化使用环境 •依据相应标准
3 关于抗硫酸盐等级划分
•工程环境中有较强的硫 酸盐侵蚀时 •为确保抗硫酸盐侵蚀, 下限值KS30 •系统试验表明,能够经 历150次以上抗硫酸盐 干湿循环的混凝土,具 有优异的抗硫酸盐性能, 上限值K150 •质量耐蚀系数<95%时, 或: •抗压强度耐蚀系数 <75%时,或: •干湿循环达到150次 •停止试验,此时记录的 干湿循环次数即为抗硫 酸盐侵蚀等级
重新 取样
4 检验
取样规则:
⑤ 取样量应满足试件总量要求,可根据GB/T 50080计算,样品量为计算量的1.5倍。 ⑥ 按照附录A的要求填写取样记录,并作为检验评 定的依据之一。
取样日期和时间、取样地点、混凝土强度等级、取样方法、 取样编号、时间数量、环境温度及混凝土温度、取样后样 品保存方法以及自取样到制作试件的时间、其他需要说明 的内容。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_01-200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_01-2004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CCES 01-20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CCES 01-2004的2005年修订版,已于2005年10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2005年修订版说明根据《指南》第一版(CCES 01-2004)使用过程中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以及近期获得的新的信息,这一修订版对原有条文作了局部的修改、补充和必要的订正,并以单印本的形式正式发行,取代原先刊载于文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中的条文。

与第一版相比,修订版增添了一些新的条文和附录,篇幅增加近40%。

读者如欲继续使用指南第一版中的条文内容,请注意新的修订版中已作出的更改,后者可从以下网站查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2005年9月二、《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主要修改内容持有《指南》第一版的读者如欲继续使用或参考第一版的条文,请注意修订版中已作出的局部修改,其中与第一版有较大区别的,可下载修订版中的如下条文。

至于修订版中的增加内容,可参阅新出版的指南,主要有:对于不同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下的混凝土原材料品种与用量的范围作了限定;对混凝土养护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验收要求作了补充;新增了附录C(氯离子侵入混凝土过程的Fick模型)和附录D(后张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的耐久性要求)。

1 环境类别与环境作用等级修订版对环境类别和环境作用等级有个别调整,相关条文如下,与之对应的第一版中条文为3.0.4条。

3.1.1 结构所处的环境按其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不同腐蚀作用机理分为5类(表3.1.1)。

表3.1.1 环境分类注:氯化物环境(Ⅲ和Ⅳ)对混凝土材料也有一定腐蚀作用,但主要是引起钢筋的严重锈蚀。

反复冻融(Ⅱ)和其他化学介质(Ⅴ1、Ⅴ2、Ⅴ3)对混凝土的冻蚀和腐蚀,也会间接促进钢筋锈蚀,有的并能直接引起钢筋锈蚀,但主要是对混凝土的损伤和破坏。

3.1.2环境作用按其对配筋(钢筋和预应力筋)混凝土结构侵蚀的严重程度分为6级(表3.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CCES 01-20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一、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CCES 01-2004的2005年修订版,已于2005年10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2005年修订版说明根据《指南》第一版(CCES 01-2004)使用过程中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以及近期获得的新的信息,这一修订版对原有条文作了局部的修改、补充和必要的订正,并以单印本的形式正式发行,取代原先刊载于文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中的条文。

与第一版相比,修订版增添了一些新的条文和附录,篇幅增加近40%。

读者如欲继续使用指南第一版中的条文内容,请注意新的修订版中已作出的更改,后者可从以下网站查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2005年9月 二、 《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主要修改内容持有《指南》第一版的读者如欲继续使用或参考第一版的条文,请注意修订版中已作出的局部修改,其中与第一版有较大区别的,可下载修订版中的如下条文。

至于修订版中的增加内容,可参阅新出版的指南,主要有:对于不同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下的混凝土原材料品种与用量的范围作了限定;对混凝土养护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验收要求作了补充;新增了附录C(氯离子侵入混凝土过程的Fick模型)和附录D(后张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的耐久性要求)。

1 环境类别与环境作用等级修订版对环境类别和环境作用等级有个别调整,相关条文如下,与之对应的第一版中条文为3.0.4条。

3.1.1 结构所处的环境按其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不同腐蚀作用机理分为5类(表3.1.1)。

表3.1.1 环境分类类别 名称Ⅰ Ⅱ Ⅲ Ⅳ Ⅴ Ⅴ1Ⅴ2Ⅴ3碳化引起钢筋锈蚀的一般环境反复冻融引起混凝土冻蚀的环境海水氯化物引起钢筋锈蚀的近海或海洋环境 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引起钢筋锈蚀的环境 其他化学物质引起混凝土腐蚀的环境: 土中和水中的化学腐蚀环境大气污染环境盐结晶环境注:氯化物环境(Ⅲ和Ⅳ)对混凝土材料也有一定腐蚀作用,但主要是引起钢筋的严重锈蚀。

反复冻融(Ⅱ)和其他化学介质(Ⅴ1、Ⅴ2、Ⅴ3)对混凝土的冻蚀和腐蚀,也会间接促进钢筋锈蚀,有的并能直接引起钢筋锈蚀,但主要是对混凝土的损伤和破坏。

3.1.2 环境作用按其对配筋(钢筋和预应力筋)混凝土结构侵蚀的严重程度分为6级(表3.1.2)。

表3.1.2 环境作用等级作用等级 作用程度的定性描述A B 可忽略 轻度C D E F中度严重 非常严重 极端严重3.1.3 不同环境类别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湿度、温度、侵蚀介质的浓度等)下对配筋混凝土结构的环境作用等级如表3.1.3-1和表3.1.3-2所示。

当土中和水中的化学腐蚀环境(Ⅴ1)有多种化学物质(表3.1.3-2)一起作用于结构上时,应取其中最高的作用等级作为环境Ⅴ1的作用等级;但如其中有两种或多种化学物质的作用均处于相同的最高作用等级时,则为考虑可能加重的化学腐蚀后果,应按再提高一个等级作为结构所处Ⅴ1环境类别的作用等级。

表3.1.3-1 环境分类及环境作用等级注: 1、表中的环境条件系指与混凝土表面接触的局部环境;对钢筋则为混凝土保护层的表面环境,但如构件的一侧表面接触空气而对侧表面接触水体或湿润土体,则空气一侧的钢筋需按干湿交替环境考虑。

2、长期干燥的低湿度室内环境指室内相对湿度RH长期处于60%以下,中、高湿度环境指相对湿度的年平均值大于60%。

3、氯盐指除冰盐或海水中氯盐。

4、冻融环境按当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划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和微冻地区,其最冷月的平均气温t分别为 t ≤-8℃, -8℃<t<-3℃ 和 -3℃≤t≤2.5℃ 。

但在海洋环境,海水的冰冻应根据当地的实际调查确定。

5、高度饱水指冰冻前长期或频繁接触水或湿润土体,混凝土体内高度水饱和;中度饱和指冰冻前偶受雨水或潮湿,混凝土体内饱水程度不高。

6、近海或海洋环境中的水下区、潮汐区、浪溅区和大气区的划分,可参考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规范(JTJ275-2000)的规定。

近海或海洋环境的土中区,指海底以下或近海的陆区地下,其地下水中的盐类成分与海水相近。

7、周边永久浸没于海水或地下海水中的构件,其环境作用等级可按Ⅲ-C考虑,但流动水流的情况除外。

8、地表或地下水中氯离子浓度(mg/l)的高、低区分为:低 100-500;较高 501-5000;高>5000。

如构件周边永久浸没水中不存在干湿交替或接触大气,可按环境作用等级Ⅳ-C 考虑。

表3.1.3-2 土中及地表、地下水中的化学腐蚀环境(Ⅴ1)及其作用等级注:1、如构件处于弱透水土体(渗透系数小于10-5m/s或8.6m/d)的地下水中,则土中 和水中、 CO2及pH值的作用均可按表中所示的等级降低一级取用。

2、含氯盐的咸水中可不单独考虑镁离子的侵蚀作用。

3、土中为土中水溶硫酸盐的硫酸根量。

4、硫酸盐作用等级或CO2作用等级为D和D级以上的构件,如处于流动地下水中,应考虑在构件的混凝土表面设置防腐面层或涂层。

5、高压水头下可加重硫酸盐的化学腐蚀。

3.1.4 结构构件除受到碳化引起钢筋锈蚀的一般环境(Ⅰ)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冻融环境(Ⅱ)、氯盐环境(Ⅲ和Ⅳ)及其他化学物质等腐蚀环境(Ⅴ1、Ⅴ2或Ⅴ3)的作用。

当结构构件处于表3.1.3-2中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环境类别时,应同时满足这些环境类别各自单独作用下的耐久性要求。

3.1.5 对于引气混凝土构件,在确定混凝土技术性能要求(见表4.0.2和 4.0.3)时可按表3.1.3-1和表3.1.3-2中的环境作用等级降低一个等级考虑。

引气混凝土除用于冻融环境(Ⅱ)外,还可用于并非遭受冻融侵蚀的氯盐环境(Ⅲ和Ⅳ)及其他化学腐蚀环境(Ⅴ1、Ⅴ2或Ⅴ3)中作用等级为D或D级以上的场合。

2 混凝土材料的选用修订版对不同环境作用等级下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与最大水胶比要求与第一版中基本相同,但规定了不同环境类别下胶凝材料品种和用量的限定范围,其相关条文如下,与之对应的第一版中条文为4.0.2条。

4.0.2 不同环境作用等级和不同使用年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最低用量宜满足表4.0.2的规定,且所用的胶凝材料(水泥与矿物掺和料)种类与用量范围需根据不同的环境类别符合4.0.3条的要求。

表4.0.2 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和胶凝材料最小用量(kg/m3)注:1、对于氯盐环境(ⅢD和ⅣD),这一混凝土最大水胶比0.45宜降为0.40。

2、引气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与最大水胶比可按降低一个环境作用等级采用。

3、不同的环境类别下的混凝土性能与胶凝材料尚需符合4.0.5至4.0.15条的要求。

4、表中胶凝材料最小用量与骨料最大粒径约为20mm的混凝土相对应,当最大粒径较小或较大时需适当增减胶凝材料用量5、对于冻融和化学腐蚀环境下的薄壁构件,其水胶比宜适当低于表中对应的数值。

4.0.3 不同环境类别和环境条件(或作用等级)下的混凝土,其胶凝材料的适用品种与用量如表4.0.3所示。

4.0.2条中所指的水胶比与最小胶凝材料用量,需按表4.0.3限定范围内的胶凝材料计算。

4.0.4单方混凝土中的水泥与矿物掺和料总量(包括非活性矿物掺和料)对C30混凝土不宜大于400 kg/m3,C40-C50混凝土不宜大于450 kg/m3,C60及以上等级混凝土不宜大于500kg/m3。

对于大掺量矿物掺和料混凝土(2.1.19条),其水胶比不宜大于0.42,并应随掺量的增加而降低。

大掺量矿物掺和料混凝土的施工养护必须符合6.2.10和6.2.11条的专门要求。

用于环境作用等级为E或F的混凝土,其拌和水用量不宜高于150kg/m3。

表4.0.3 不同环境作用下混凝土胶凝材料品种与矿物掺和料用量的限定范围注:1、表中水泥符号:PI—硅酸盐水泥,PII—掺混合材料料≯5%的硅酸盐水泥,PO—掺混合材料料6~1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SP—矿渣硅酸盐水泥,F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P—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CP—复合硅酸盐水泥,SR—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HSR—高抗硫酸盐水泥。

2、矿物掺和料指配制混凝土时外加的活性矿物掺和料与水泥生产时加入的粉煤灰、矿渣、火山灰等活性混合材料料的总量。

符号:C—水泥,S—矿渣,F—粉煤灰或火山灰,SF—硅灰,均用重量表示,表中公式内的s和f分别表示矿渣S和粉煤灰(或火山灰)F占(S+F+C)总量的比值。

计算水胶比W/B的胶凝材料总量为: B = C+S+F+SF,其中C对PI 和PII水泥按全量取用,对PO水泥按全量扣除混合材料后取用,其中的活性混合材料则列入矿渣、粉煤灰和火山灰中(如生产厂家不能提供数据,则取C为85%水泥重,活性混合材料按10%水泥重的F计算)。

对其他混合水泥,计算方法同PO水泥(如生产厂家不能提供数据,则不宜采用)。

3、表中未列入的其他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水泥(如硫铝酸盐水泥和铁铝酸盐水泥,适用于非高温地区)也可考虑使用。

其他的活性矿物掺和料(如烧高岭土粉、磷渣粉、沸石岩粉等)如经类比试验,能证明满足所要求的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并经工程试点和鉴定的也可作为限定范围内的胶凝材料用来确定表4.0.2中的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4、氯盐环境下如不能满足矿物掺和料的最低用量要求,就有需要降低表4.0.2中最大水胶比或增加表5.0.8中的保护层最小厚度。

5、化学腐蚀环境下对矿物掺和料的最低用量要求,尚与水泥的C3A等含量有关,见4.0.13条。

3 保护层最小厚度修订版对保护层最小厚度有个别修改,相关条文如下,与之对应的第一版中条文为5.0.8条。

5.0.8 用于构件强度计算和标注于施工图上的钢筋(包括主筋、箍筋和分布筋)保护层名义厚度c(钢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表5.0.8中的保护层最小厚度c min与保护层厚度施工负允差Δ之和,即:c c min + Δ式中的施工允差Δ,对现浇混凝土构件一般可取10mm(构件较薄时可稍低),对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可取0~5mm,视钢筋施工的定位工艺和质量保证的可靠程度而定,必要时应取更大的数值。

5.0.9 处于C级和C级以上环境作用下的结构构件,其最外层主筋、箍筋或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必须计入施工负允差并满足上式的要求;仅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或水胶比明显优于4.0.2条中的最低要求(见表5.0.8的注1),或者在满足4.0.2和4.0.3条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同时采取防腐蚀附加措施时,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c min才可低于表5.0.8中的规定。

环境作用等级为A和B的房屋建筑物结构构件,可适当考虑混凝土饰面或环境作用较轻等因素对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的有利影响,在设计中取用较小的Δ值,并在设计文件中降低对保护层厚度施工合格验收的标准(见6.3.2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