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训练教学大纲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教师口语”是师范专科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
本课程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指导下逐步培养工作的口语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能运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初步掌握运用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任务
本课程教学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内容的组成,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教师口语的前提,贯穿本课程的始终;一般口语交际是社会人际交往中基本的口头言语活动,是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基础;职业口语是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的,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专业用语,通过教学和专业训练,培养学生从事育、教学职业基本技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课程总学时为128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节。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教师口语课程是为了培养未来教师的专业口语表达能力而设计的。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在教育环境中运用标准的语言和技巧,以及如何发展和维持与学生的积极关系。
二、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使其达到能够清晰、准确、生动地表达教学内容的标准。
2、帮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教育口语技巧,包括提问、讲解、激励和评估等。
3、培养学生解决口语沟通问题的能力,如处理误解、冲突和困难对话等。
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能够在各种教育场景中保持冷静、自信的沟通风格。
三、课程内容1、教育口语基础:介绍教育口语的概念、作用和原则,以及普通话发音和语音基础。
2、课堂教学口语:学习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语言进行课堂管理,以及如何设计和讲解教学内容。
3、学生互动口语: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如何提问和激发学生思考。
4、评估与反馈口语: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评估和反馈,以及如何使用评语和鼓励性语言。
5、口语沟通技巧:学习如何处理口语沟通问题,如误解、冲突和困难对话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育口语技巧。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教育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3、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模拟真实的教育环境,进行口语实践。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经验和观点,共同解决问题和学习内容。
五、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模拟教学表现等进行评估。
2、期末考试:通过书面和口语考试评估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教育口语技巧和解决口语沟通问题的能力。
3、项目报告: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教育主题,设计并呈现一个完整的口语教学方案,以评估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六、课程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教育口语学习的教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和在线资源等。
2、教学视频:提供优秀的教学视频和学生示范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口语技巧。
教师口语训练训练大纲

《教师口语训练》训练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教师口语训练英文名称: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18 讲课学时:9 实验学时:9学分:1适用对象:全院师范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普通话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教师口语训练是教师必须掌握的说话表达技巧的基本技能课程。
该课程训练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如何培养自己有效地通过语言传递教育信息的实践项目,其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能够流畅、清晰、富有表情和艺术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普通话的语法和规范。
2、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会使用无声语言,包括姿势、手势、眼神。
3、能够流畅、清晰、简单、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阐述给定的知识点。
4、表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三、训练方法首先,教师集中时间向学生讲解有关口语训练的基本要领和训练方法;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各种小组活动(讨论、演讲、辩论等)以训练学生表达的能力和技巧;第三,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口语的交际训练,并要求掌握相应的要领;第四,在学生学会口语表达和语言交际的基础上开展模拟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口语交际(和学生谈话、表扬、批评等)训练活动;第五,进入模拟课堂,综合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口语能力。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万里、张锐,教师口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刘伯奎,教师口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7.唐树芝,教师口语技能,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王均裕、易理栋,教师口语训练,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万里、张锐,教师口语训练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六、、说明本课程适用对象为全院本科专业师范生,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教师的职业语言,并能熟练掌握语言交际尤其是教育语言交际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综合训练中心二OO六年十二月。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教师口语课程是针对师范生及在职教师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旨在提高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普通话发音、口语表达技巧、沟通策略等。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教师掌握标准、流畅的普通话,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提升与学生的沟通效果。
二、课程目标1、掌握普通话的发音规则和语音特点,提高普通话水平;2、学会运用口语表达技巧,提高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3、掌握有效的沟通策略,提高与学生的沟通效果;4、培养教师的口语教学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口语教学任务。
三、课程内容1、普通话发音: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以及音变、音节、音韵的辨析;2、口语表达技巧:包括口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形象性等,3、沟通策略:包括倾听技巧、提问技巧、反馈技巧等,以及应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策略;4、口语教学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教师的口语教学案例,培养教师的口语教学能力。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36学时,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9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单元:普通话发音(9学时)1、声母发音训练;2、韵母发音训练;3、声调发音训练;4、音变、音节、音韵辨析。
第二单元:口语表达技巧(9学时)1、口头语言表达技巧;3、教学案例分析。
第三单元:沟通策略(9学时)1、倾听技巧;2、提问技巧;3、反馈技巧;4、应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策略。
第四单元:口语教学案例分析(9学时)1、分析优秀教师的口语教学案例;2、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口语教学实践。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口语表达和沟通技巧,提高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本课程还将提供线上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提高。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概述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所需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与幼儿沟通的能力,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口语教程》教学大纲(优秀范文五篇)

《教师口语教程》教学大纲(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教师口语教程》教学大纲《教师口语教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教师口语教程》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必修课。
《教师口语教程》的开设是为了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运用的能力,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要求《教师口语教程》主要分为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教学口语训练和教育口语训练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理解口语交际的原则、对象、环境和表达基本形式,掌握教师口语的风格和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语言的要求,掌握教育口语的要求,并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特别是教学过程中口语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1.时代性与前瞻性。
教学内容要体现教育的发展趋势,全面、准确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2.基础性与专业性。
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口语交际的基础性,又要依据科学性、实用性和示范性等原则,以训练教师职业口语的运用能力为主要内容;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符合中小学和幼儿教育、教学实际,符合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和语言训练规律;4.可操作性。
教学内容既注重理论,更注重训练,要有很强的操作性,便于学生理解与训练。
(二)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教学目标:了解口语交际的原则、对象与环境;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形式、口语与态势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教师交际口语的技巧;训练倾听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师的交际口语。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的原则;口语与态势语言表达基本技巧;口语表达基本形式;教师交际口语的技巧。
教学难点:倾听、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交际口语的综合训练。
教学内容:1、口语交际原则2、口语交际对象3、口语交际环境4、口语与态势语言表达基本技巧5、口语表达基本形式6、教师交际口语7、倾听能力8、思维能力第二章教学口语训练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口语的风格、教学口语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结束语、应变语的要求;能结合具体课堂灵活运用基本的教学口语。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
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口语作为一门公共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师范生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的特点,运用教学口语的技能、教育口语规律以及教师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运用,使学生成为学习规范的、文明的、优美的语言的典范。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口语是根据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开设的,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是:1.教育师范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2.能够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做到熟练地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辩正能力。
3.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能,做到语音响亮、圆润、持久不衰。
4.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
做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
5.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基本技能。
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情景的需要,调控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口语表达做到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根据不同内容,可灵活地采用讲授法、自学辅导法、小组讨论法、实践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2.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可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以教师集中辅导与自学、小组讨论相结合等多种教学形式。
3.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市电大将通过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辅导,发布教学信息四、课程教学内容上编普通话训练第一章语音常识与发声技能(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发音器官和发音原理,掌握科学的发音方法与语音的训练步骤,使语音响亮、清晰、持久不衰,为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程教学大纲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程》教学大纲Teacher Oral Skill课程代码:053702 学时:32 学分:2理论学时:16 实验或讨论学时:16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性质:必修撰稿人:审定人: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程》是研究幼儿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初步掌握幼儿教师职业语言的规律,进而提高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的运用能力,为21世纪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
(三)课程教学改革课程由案例教学和学生实践两部分组成,教师先进行案例讲解,然后由学生做练习,这两种教学在课堂里有机交融,充分互动。
使课堂从传统的讲堂、听课、知识内化为主观经验的场所,转变为现代的学堂、操练、知识生成技能的舞台。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绪论0.5学时知识点:1、当代社会口语交际特点2、关于口头语言与幼儿教师口语3、幼儿教师口语的内容与学习方法第一章教师口语基础3学时第一节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0.5学时1、普通话与方言2、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二节语言规范化训练2学时一、语音基本知识知识点:1、语音的构成与分类2、记录语音的符号二、汉语语音方言辨正知识点:1、普通话声母辩正2、普通话韵母辩正3、复韵母4、鼻韵母5、语流音变三、现代汉语词汇第三节汉语发音原理和技巧0.5学时一、呼吸发声二、吐字归音三、共鸣控制本章小结本章主要是介绍教师语言活动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是后面各章节所阐述的教师口语诸项内容的基础。
重点:1、汉语语音方言辩正2、汉语发音原理和技巧难点:本章的主要难点是汉语语言的方言辩正,涉及的声韵母较多思考题:录制一段标准普通话发音读文,原则上不低于15分钟。
(完整版)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教学大纲课程代码:BC01004101课程名称:教师口语课程类别:教师教育类课程授课总学时:16课时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类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
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口语作为一门师范类院校开设的公共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的特点,运用教学口语的技能、教育口语规律以及教师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运用,使学生成为学习规范的、文明的、优美的语言典范。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师口语是根据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开设的,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一)教育师范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二)能够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做到熟练地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辨正能力。
(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能,做到语音响亮、圆润、持久不衰。
(四)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
做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
(五)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基本技能。
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情景的需要,调控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口语表达做到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内容及建议学时第一编普通话训练基本要求:充分了解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的重要作用,掌握普通话基本知识,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方言辨正,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口语训练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师口语英文名称:the Training of Teacher s’ Spoken Language 课程编号:14215 学时数:三周学分数:3
适用专业:语文教育专业
大纲编写:邵晓阳审核人:邵晓阳
编写日期:2005年8月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教师口语训练》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课程,是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课程之一。
它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口语运用能力、言语识别能力和言语应变能力的能力训练课。
通过《教师口语训练》课学习,培养师范生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特点运用教学口语的技能,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与分工:
预修课程:普通话、现代汉语课程、教育学
并修课程:中学语文教学概论
后修课程:见实习
3、本课程适用专业与学时要求:
本课程适用于语文教育专业总学时:3周
4、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能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特点的能力,运用教学口语的技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5、建议课程教材与参考教材:
教材:《教师口语》,刘伯奎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参考教材:《教师口语》,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6年4月。
6、教学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够用为度,不必面面俱到);
2)以掌握技能为教学中心,加强训练力度;
3)技能、知识、理论和素质要综合培养;
4)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手段要体现出现代化的特色;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讲一般口语交际训练
1、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朗读、演讲训练和教师口语的密切关系,学会运用朗读的基本技巧,提高有声语言的表现力。
能针对主题演讲,主题明确,结构清晰,材料恰当,内容丰富,态势语得体、自然、适度。
2、本章教学时安排:15课时
3、本章课程教学内容:
一般口语交际的要求
一般口语交际的形式分类及其特点
口语交际的几种类型及训练(一) 朗读(二)演讲
重点:掌握朗读、演讲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技巧
难点:朗读、演讲技巧在自身朗读过程中的运用
4、教学基本要求
运用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般口语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技巧,并学习技巧在自身训练过程中的运用。
5、本章知识点
一般口语交际;朗读技巧;演讲技能
第二讲教学口语
1、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并运用中学各科教学环节的口语表达基本技巧,使课堂教学用语科学、简洁、生动。
2、本章教学时安排:15课时
3、本章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
适应不同教育对象的教学口语运用
教学口语在不同学科中的运用
教学口语技能训练
重点与难点:教学口语的表达技巧
4、教学基本要求
运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在训练中掌握并运用教学环节的口语表达基本技巧。
5、本章知识点
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教学口语技能训练
第三讲教育口语
1、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教育口语基本技能,能体现教育口语的针对性、诱导性、说理性和感染性;较好的把握了处理偶然事件的教育口语技巧,话语机敏,应变力强。
2、本章教学时安排:15课时
3、本章课程教学内容:
教育口语的特点和要求;
教育口语分类及其基本要求
重点与难点:各类教育口语的表达技巧。
4、教学基本要求
运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在训练中掌握教育口语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和其他工作情境的需要,调控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语气、语调、停连、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口语表达做到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5、本章知识点
教育口语的特点和要求;教育口语分类及其基本要求;各类教育口语的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