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光的衍射练习
5.3光的衍射基础训练(word版含答案)

5.3光的衍射基础训练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一、选择题(共15题)1.关于光现象的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照射下肥皂膜呈现的彩色属于光的干涉B.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衍射C.通过捏紧的两只铅笔间的狭缝观看工作着的日光灯管,看到的彩色条纹,属于光的色散D.阳光照射下,树影中呈现的一个个小圆形光斑,属于光的衍射现象2.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观察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在光屏上得到如图2中甲和乙两种图样.下列关于P处放置的光学元件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应单缝,乙对应双缝B.甲对应双缝,乙对应单缝C.都是单缝,甲对应的缝宽较大D.都是双缝,甲对应的双缝间距较大3.如图所示,a、b两种单色光平行地射到平行板玻璃,经玻璃后射出的光线分别为a′、b′,两者间距变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a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比光线b大B.光线a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光线b小C.做双缝干涉实验时,用光线a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大D.光线b比a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A.太阳光通过透明的装满水的金鱼缸后在地面上形成彩色光带B.通过遮光板上的小孔观察远处明亮的电灯,看到电灯周围有一圈彩色光环C.油滴滴在潮湿水泥路面上形成油膜,在阳光照射下油膜上有一圈圈的彩色光环D.吹出的肥皂泡上出现彩色条纹5.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单色光从真空射入普通玻璃,光线传播速度将增大B.光导纤维传输信号,应用了全反射原理C.刮胡须的刀片的影子边缘模糊不清是光的干涉现象D.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可以增强入射光的强度。
6.如图所示的四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灰黑色部分表示亮纹).则在下面四个图中从左往右排列,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A.红蓝紫黄B.红紫蓝黄C.紫黄蓝红D.黄紫红蓝7.唐代储光羲的《钓鱼湾》诗句“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中“疑水浅”是由于发生了()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干涉D.光的衍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灯光夜间照着自行车“尾灯”,就变得十分明亮,是利用了光的折射B.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波源的频率会减小C.只有狭缝宽度与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小的情况下,才发生衍射现象D.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工件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干涉9.如图,a、b两图是由单色光分别入射到a圆孔和b圆孔形成的图像,由两图可以得出()A.a图是衍射图像,a孔直径小于b孔直径B.a图是干涉图像,a孔直径大于b孔直径C.b图是衍射图像,a孔直径小于b孔直径D.b图是干涉图像,a孔直径大于b孔直径10.下列四种情形中,不属于干涉现象的是()A.图1中激光通过双缝形成等距条纹B.图2中肥皂膜的彩色条纹C.图3中圆盘后呈现泊松亮斑D.图4中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1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C.镀膜后,望远镜的镜头透入光的亮度增强D.海市蜃楼12.关于甲、乙、丙三个光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激光束通过双缝产生明暗条纹乙:单色光通过劈尖空气薄膜产生明暗条纹丙:激光束通过细丝产生明暗条纹A.三个现象中产生的明暗条纹均为干涉条纹B.甲中,双缝的间距越大,条纹间距越大C.乙中,若被检查平面上有个凹陷,此处对应条纹会向右凸出D.丙中,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细了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频率越高,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越大B.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应用了多普勒效应C.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D.树荫下的太阳光斑大多成圆形是因为光的衍射14.下列所示的图片、示意图或实验装置图大都来源于课本,则下列判断错误是()A.甲图是薄膜干涉的图像,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镀的一层膜是薄膜干涉的应用B.乙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也被称为“泊松亮斑C.丙图是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出现的“蜃景”,上方是蜃景,下方是景物D.丁图是衍射图像,其最明显的特征是条纹间距不等15.在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我们常常会见到一些彩色光现象,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肥皂泡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彩色C.雨后公路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出现彩色条纹D.通过一狭缝观察日光灯看到彩色条纹二、填空题(共4题)16.光通过单缝发生衍射时,衍射条纹是一些________的条纹,中央条纹最________、最________,离中央条纹越远,亮条纹的宽度越_________,亮度越________.17.用单色平行光照射狭缝,当缝很窄时,光没有沿直线传播,它绕过了缝的边缘,传播到了_______的地方.这就是光的衍射现象。
高中物理 5. 光的衍射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用单色光通过小圆盘和小圆孔做衍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衍射图形,它们的特征是A.中央均为亮点的同心圆形条纹B.中央均为暗点的同心圆形条纹C.用小圆盘时中央是暗的,用小圆孔时中央是亮的D.用小圆盘时中央是亮的,用小圆孔时中央是暗的2. 如图所示,光源S从水面下向真空斜射一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复色光,在A 点分成a、b两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是蓝光B.射出水面前a光的传播速度大,射出水面后二者传播速度一样大C.逐渐增大入射角,a光最先发生全反射D.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3. 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光强占从单缝射入的整个光强的95%以上。
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子能通过单缝,那么该光子()A.一定落在中央亮纹处B.一定落在亮纹处C.一定落在非暗纹处D.可能落在暗纹处4. 日出和日落时太阳看起来特别红,这是由于()A.光的色散B.大气的全反射C.大气的折射D.红光的波长长5. 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氢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不连续的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D.图丁:光照到不透明的小圆盘上出现了泊松亮斑,这是光的偏振现象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B.在岸边观察水中的鱼,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浅C.光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但干涉和衍射不是波特有的现象7. 用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在M处放置一个单缝或一个双缝后可以在光屏N上得到不同的图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放置单缝,得到的是a的图样B.放置单缝,得到的是b的图样C.无论放置单缝还是双缝,得到的都是a的图样D.无论放置单缝还是双缝,得到的都是b的图样8. 如图所示,A、B两束可见光以不同的角度同时沿不同的半径方向射入同一块半圆形玻璃砖,其透射光线均由圆心O点沿OC方向射出,则()A.A光的频率较小B.A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较大C.分别用A、B光照射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小D.分别用A、B光照射同一单缝衍射实验装置,A光的衍射现象更明显9. 关于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中,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检查工件的平整度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图乙医用内窥镜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C.图丙在坦克内壁上开孔安装玻璃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扩大视野D.图丁泊松亮斑是由于光的偏振现象产生的10. 一束光照射到底面有涂层的平行玻璃砖上表面,经下表面反射从玻璃砖上表面射出,光线分为a、b两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B.在真空中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条纹间距C.a、b光在涂层表面一定不会发生全反射D.在真空中,遇到障碍物时a光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11. 关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色散现象B.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是由于各种色光传播速度不同C.干涉和衍射的条纹都是明暗相间的,所以不能通过条纹来判断是干涉现象还是衍射现象D.光的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都是光波叠加的结果12. 单色光源发出的光经一狭缝,照射到光屏上,可观察到的图像是下图中() A.B.C.D.二、多选题(选择题)13. 下列所示的图片、示意图大都来源于课本,关于这些图的判断,下列正确的是()A.甲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乙图为“泊松亮斑”B.甲图为“泊松亮斑”,乙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C.丙图是单缝衍射图样,丁图是双缝干涉图样D.丙图是双缝干涉图样,丁图是单缝衍射图样14. 光束l和光束2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径如图示.针对光束l和光束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两束光束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相等B.两束光束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如果光束1发生全反射,那么光束2也一定发生全反射C.两束光在大气中传播遇到浮尘等小颗粒时,光束2的衍射比光束1明显D.通过同一实验装置观察两束光的双缝干涉条纹,光束l的条纹间距比光束2的大15. 关于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B.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实验,均可看到彩色条纹C.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D.波不但可以传递能量,而且还可以传递信息三、解答题16. 如图(a)所示为光分别通过狭缝、正方形孔与圆孔后产生的衍射图样(缝和孔的形状标于各图的右下方)。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光的衍射》(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光的衍射》(含答案)光的衍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对衍射现象的下述定性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光的衍射是光在传播过程中绕过障碍物发生弯曲传播的现象B.衍射花纹图样是光波互相叠加的结果C.光的衍射现象为光的波动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D.光的衍射现象完全否定了光的直线传播结论2.下列现象哪些是光的衍射产生的()A,著名的泊松亮斑B.阳光下茂密树阴中地面上的圆形亮斑C.光照到细金属丝后在其后面屏上的阴影中间出现亮线D.阳光经凸透镜后形成的亮斑3.在一次观察光衍射的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清晰的明暗相间的图样,那么障碍物应是(黑线为暗纹)()A.很小的不透明的圆板B.很大的中间有大圆孔的不透明的圆板C.很大的不透明的圆板D.很大的中间有小圆孔的不透明的圆板4.点光源照射到一个障碍物,在屏上所成的阴影的边缘部分模糊不清.产生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干涉D.光的衍射5.关于衍射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衍射现象中衍射花样的明暗条纹的出现是光干涉的结果B.双缝干涉中也存在着光的衍射现象C.影的存在是一个与衍射现象相矛盾的客观事实D.一切波都可以产生衍射6.下列现象中能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是()A.光的波长比孔或障碍物的尺寸大B.光的波长与孔或障碍物的尺寸可相比C.光的波长等于孔或障碍物的尺寸D.光的波长比孔或障碍物的尺寸小得多7.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则()A.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不等B.将双缝中某一缝挡住,则屏上一切条纹将消失,而出现一亮点C.将双缝中某一缝挡住,屏上出现间距不等的明、暗条纹D.将双缝中某一缝挡住,则屏上条纹与原来一样,只是亮度减半8.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和单缝衍射实验,比较屏上的条纹,正确的是()A.双缝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B.单缝衍射条纹是中央宽、两边窄的明暗相间的条纹C.双缝干涉条纹是中央宽、两边窄的明暗相间的条纹D.单缝衍射条纹是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9.关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和衍射是相同的物理过程,只是干涉图样和衍射图样不同B.光的干涉只能用双缝,而光的衍射只能用单缝C.在双缝干涉过程中,也有衍射现象存在D.单缝衍射过程中也存在着干涉现象10.在用单色平行光照射单缝观察衍射现象的实验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缝越窄,衍射现象越显著B.缝越宽,衍射现象越显著C.照射光的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显著D.照射光的频率越高,衍射现象越显著11.下列关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和衍射都遵循光波的叠加原理B.光的干涉说明光的波动性,光的衍射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C.光的干涉呈黑白间隔条纹,光的衍射呈彩色条纹D.光的干涉遵循光波叠加原理,光的衍射不遵循这一原理12.下列哪些现象是光的衍射产生的()A.阳光下茂密的树荫下地面上的圆形亮斑B.泊松亮斑C.点光源照到不透明物体上,在物体背后的光屏上形成的阴影的边缘部分模糊不清D.透过树叶的缝隙观看太阳呈现产生的光环。
高中物理-光的衍射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光的衍射同步练习●练案●当堂检测A组(反馈练)1.关于衍射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衍射现象中条纹的出现是光叠加后产生的结果B、从双缝干涉中也存在折射现象C、一切波都很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影的存在是一个与衍射现象相矛盾的客观事实2.关于光的衍射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红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红黑相间的直条纹B、白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白黑相间的直条纹C、光照到不透明小圆盘上出现泊松亮斑,说明发生了衍射D、光照到较大圆孔上出现大光斑,说明光沿直线传播,不存在光的衍射3.单色光源发出的光经一狭缝,照射到光屏上,可观察到的图样是下列的()4.关于光的干涉、衍射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中,都出现亮暗相间的条纹或彩色条纹.因此,干涉和衍射现象是相同的B.水面上的油层在阳光的照射下出现彩色条纹是干涉现象,泊松亮斑是衍射现象C.增透膜厚度等于光在真空中波长的四分之一D.激光防伪商标,看起来是彩色的,这也是光的干涉现象5.手持看书用的放大镜,并把手臂伸直,通过放大镜观看远处的房屋等景物时,看到的是倒立的房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看到的是远处房屋的实像B.看到的是远处房屋的虚像C.看到的房屋边缘呈现彩色,这是由于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D.看到的房屋呈现彩色,这是由于光的衍射现象造成的B 组(拓展练)1.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中,通过紧靠眼睛的卡尺测脚形成的狭缝,观看远处的线状白炽灯丝(灯管或灯丝都要平行于狭缝),可以看到( )A .黑白相间的直条纹B .黑白相间的弧形条纹C .彩色的直条纹D .彩色弧形条纹2.如图所示,两个同种玻璃制成的三棱镜,顶角α1略大于α2,两单色光1和2分别垂直入射三棱镜,其出射光线与竖直界面的夹角β1=β2,则( )A .在棱镜中1光的传播速度比棱镜中2光的传播速度小B .1光的频率大于2光的频率C .让1光和2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1光的条纹间距小于2光的条纹间距D .在利用1光和2光做衍射实验时,1光的实验效果显著3.以下关于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面光源发出的光经较大的障碍物后在屏上的影有本影和半影,这是光发生衍射的结果B .把两支铅笔捏紧,通过中央的细缝去观察日光灯,会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发生衍射的结果C .白光通过单缝衍射时,偏离中央亮纹最远的是红光D .我们所看到的红旗的颜色是红光干涉的结果4.可见光在空气中波长范围是4400A °到7700A °,即4.4×10-4mm 到7.7×10-4mm,下列关于光衍射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卡尺两脚间的狭缝的宽度小到万分之几毫米以下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B .卡尺两脚间的狭缝在小到0.4mm 以下时,通过它观察线状白炽灯丝,有明显的衍射现象C .卡尺两脚间的狭缝在小到0.2mm 以下时,通过它观察各种光源,都能看到明显的衍射现象D .光的衍射条件“跟光波长可以相比”是非常严格的,即只有孔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时才能观察到光的衍射5.如图所示是通过游标卡尺两测量脚间的狭缝观察白炽灯线光源时所拍下的四张照片.(1)试通过图样分析四张照片对应的两测量脚间的宽度大小关系.(2)试说明照片(4)中中央条纹的颜色及成因.【参考答案】A组(反馈练)1.A、B解析:对于选项A,衍射现象是光通过单缝或孔形成的,但通过单缝(或孔)很窄(小)这些光波在相遇的区域里必然发生叠加于是就出现了条纹.故A正确。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 衍射测试题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衍射测试题一、光的干涉衍射选择题1.下列有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下的小露珠看起来特别亮,因为发生了全反射.B.从紧贴的两块玻璃上方看到玻璃上有彩色的光是光的反射现象C.全息照相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观看全息照片的时候,必须用激光照射.D.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致使影的轮廓模糊不清.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呈现彩色光带是光的全反射现象B.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C.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D.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已知红光与绿光的频率、波长均不相等,这时().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仍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4.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下有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的是两种不同颜色的a光和b 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被照亮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由ab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色光的圆形区域,周边为环状区域,且为a光的颜色(见图乙).则一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的频率比b光大B.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C.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D.在同一装置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窄5.如图所示,a、b和c都是厚度均匀的平行玻璃板,a和b、b和c之间的夹角都为β,一细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以入射角θ从O点射入a板,且射出c板后的两束单色光射在地面上P、Q两点,由此可知()A.射出c板后的两束单色光与入射光不再平行B.射到Q点的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较大C.射到P点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波长较长D.若射到P、Q两点的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发生干涉现象,则射到P点的光形成干涉条纹的间距较小6.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色光混合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向一上下表面平行的厚玻璃砖的上表面,得到三束光线Ⅰ、Ⅱ、Ⅲ,若玻璃砖的上下表面足够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束Ⅰ仍为复色光,光束Ⅱ、Ⅲ为单色光B.玻璃对光束Ⅲ的折射率大于对光束Ⅱ的折射率C.改变α角,光束Ⅰ、Ⅱ、Ⅲ仍保持平行D.通过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光束Ⅱ产生的条纹宽度大于光束Ⅲ的宽度7.关于波的干涉、衍射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当波源与观测者相互靠近时,观测者接收到的振动频率大于波源发出波的频率B.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相等的条纹C.某人在水面上方观察水底同位置放置的红、黄、绿三盏灯时,看到绿灯距水面最近D.照相机镜头前的增透膜、信号在光导纤维内的传播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E.电磁波与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电磁波波长变短,声波波长变长8.如图所示,一束由单色光a、b组成的复合光通过厚度均匀的平行玻璃板M后,在地面上投射出两个光斑A、B,玻璃板M与地面平行放置,A对应a光,B对应b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同一套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B.a光在玻璃板中传播的速度小于b光在玻璃板中传播的速度C.若增加玻璃板的厚度,则光斑右移D.若a光是氢原子从n=3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子,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2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子9.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复色光从空气射向AB边的中点D,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θ= 30°,经三棱镜折射后分为a、b两束单色光,单色光a偏折到BC边的中点E,单色光b偏折到F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棱镜中对单色光a的折射率为3B.在棱镜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C.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D.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10.两束平行的单色光a、b射向长方形玻璃砖,光从上面入射,恰从下表面重叠射出,如图所示,比较两束单色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小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C.在玻璃砖的下表面上,a光可能发生全反射D.a、b光的波长均大于紫外线的波长,在真空中的速度均等于紫外线的传播速度E.a光与b光可能发生干涉11.一个不透光的薄板上有两个靠近的窄缝,红光透过双缝后,在墙上呈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将其中一个窄缝挡住,在墙上可以观察到()A.光源的像B.一片红光C.仍有条纹,但宽度发生了变化D.条纹宽度与原来条纹相同,但亮度减弱12.如图所示是利用薄膜干涉检查平整度的装置,同样的装置也可以用于液体折射率的测定.方法是只需要将待测液体填充到两平板间的空隙(之前为空气)中,通过比对填充后的干涉条纹间距d′和填充前的干涉条纹间距d就可以计算出该液体的折射率.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B.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C.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D.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13.雨后太阳光射入空气中的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发生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就形成了彩虹。
高考物理光的衍射专项练习附解析

高考物理光的衍射专项练习(附解析)高考物理光的衍射专项练习(附解析)1、在用单色平行光照射单缝观察衍射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缝越窄,衍射现象越显著B.缝越宽,衍射现象越显著C.照射光的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显著D.照射光的频率越高,衍射现象越显著答案解析:缝的宽度越接近光波的波长,衍射越显著,因缝越窄,越接近光的波长,故选项B错误,选项A正确;光波的波长越长,越接近缝的宽度,衍射越显著,选项C正确;光的频率越高,波长越小,衍射越不显著,选项D错误.答案:AC2、将一个大的不透明障碍物上的正三角形孔从边长10cm逐渐减小到零,让阳光从孔中通过,在障碍物后暗箱中的屏上可看到什么现象?答案解析:开始阶段,孔比较大,在屏上得到一个正三角形亮斑,如图甲所示。
随着孔的减小,亮斑也变小;孔再小,在亮斑周围出现一个亮度比较弱的圆,这是小孔成像,如图乙所示。
继续减小小孔的尺寸,在光屏上出现彩色的衍射图样,这时是明显的衍射现象;孔再小,光线再弱,直到什么也看不见。
3、如图所示是通过游标卡尺两测量脚间的狭缝观察白炽灯线光源时所拍下的四张照片。
(1)试通过图样分析四张照片对应的两测量脚间的宽度大小关系。
(2)试说明照片(4)中中央条纹的颜色及成因。
答案解析:(1)从四张照片的单缝衍射图样可以看出,由图(1)到图(4),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说明两测量脚间的狭缝越来越小,因此由图(1)到图(4)四张照片对应的两测量脚间的宽度越来越小。
(2)图(4)中中央条纹的颜色为白色,因为各种色光在屏中央均为亮条纹,七色光叠加后,中央条纹即为白色。
4、沙尘暴是由于土地的沙化引起的一种恶劣的天气现象,发生沙尘暴时能见度只有十几米,天气变黄变暗,这是由于这种情况下()A.只有波长较短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B.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C.只有频率较大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D.只有频率较小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答案BD解析:据光明显衍射的条件,发生沙尘暴时,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线能到达地面,据λ=c/f知,到达地面的光是频率较小的部分。
(完整版)光的衍射习题(附答案)

光的衍射(附答案)一. 填空题1. 波长入=500 nm (1 nm = 10 -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 = 0.25 mm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d = 12 mm,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3_m .2.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设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很小,若钠黄光( 入〜589 nm )中央明纹宽度为4.0 mm,贝U k ~442 nm (1 nm = 10-9m)的蓝紫色光的中央明纹宽度为3.0 mm .3. 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缝宽为a = 0.15 mm的单缝上,缝后有焦距为f = 400 mm的凸透镜,在其焦平面上放置观察屏幕.现测得屏幕上中央明纹两侧的两个第三级暗纹之间的距离为8 mm,则入射光的波长为500 nm (或5 X 410- mm).4. 当一衍射光栅的不透光部分的宽度b与透光缝宽度a满足关系b = 3 a时,衍射光谱中第±±…级谱线缺级.5. 一毫米内有500条刻痕的平面透射光栅,用平行钠光束与光栅平面法线成30角入射,在屏幕上最多能看到第5级光谱.6. 用波长为入的单色平行红光垂直照射在光栅常数d = 2 pm (1 m = 10-6m)的光栅上,用焦距f = 0.500 m的透镜将光聚在屏上,测得第一级谱线与透633nm.7. 一会聚透镜,直径为3 cm,焦距为20 cm .照射光波长550nm .为了可以分辨,两个远处的点状物体对透镜中心的张角必须不小于 2.24 x i0-5rad .这时在透镜焦平面上两个衍射图样中心间的距离不小于 4.47 m .8. 钠黄光双线的两个波长分别是589.00 nm和589.59 nm (1 nm = 10 -9m), 若平面衍射光栅能够在第二级光谱中分辨这两条谱线,光栅的缝数至少是500.9. 用平行的白光垂直入射在平面透射光栅上,波长为21= 440 nm的第3级光谱线将与波长为2=660 nm的第2级光谱线重叠(1 nm = 10 -9m).10. X射线入射到晶格常数为d的晶体中,可能发生布拉格衍射的最大波长为2d.二.计算题11. 在某个单缝衍射实验中,光源发出的光含有两种波长入和2,垂直入射于单缝上.假如入的第一级衍射极小与2的第二级衍射极小相重合,试问:(1) 这两种波长之间有何关系?(2)在这两种波长的光所形成的衍射图样中,是否还有其它极小相重合?解:(1)由单缝衍射暗纹公式得a sin a= 1 入 a sin Q = 2 2由题意可知Q= Q, sin Q= sin &代入上式可得2= 2 2(2) a sin Q = k12=2 k12 (k1=1,2,…)sin Q = 2 k12/ aa sin &= k2 A (k2=1,2,…)sin(2= 2 k2 A/ a若k2= 2 k i,贝U e i= 即A的任一k i级极小都有A的2 k i级极小与之重合. 12. 在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中,缝宽a = 0.100 mm,平行光垂直如射在单缝上,波长A= 500 nm,会聚透镜的焦距f = 1.00 m .求中央亮纹旁的第一个亮纹的宽度A x.解:单缝衍射第1个暗纹条件和位置坐标X i为a sin d = AX1 = f tan d ~f sin d ~f A/ a (v d 很小)单缝衍射第2个暗纹条件和位置坐标X2为a sin d= 2 AX2 = f tan d ~f sin d~2 f A/ a (v d很小)单缝衍射中央亮纹旁第一个亮纹的宽度7 4A x1 = X2 - X1 ~f (2 A/ a - A a)= f A/ a= 1.00X5.00X10" /(1.00 X10" ) m=5.00mm .13.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中,垂直入射的光有两种波长,A= 400 nm,A= 760nm (1 nm = 10 "9m).已知单缝宽度a = 1.0 X10-2cm,透镜焦距f = 50 cm .(1) 求两种光第一级衍射明纹中心间的距离.(2) 若用光栅常数a = 1.0X10-3cm的光栅替换单缝,其它条件和上一问相同,求两种光第一级主极大之间的距离.解:(1)由单缝衍射明纹公式可知1 1a sin$= (2 k + 1) A= 2 A (取k = 1)1 3a sin礎=^ (2 k + 1) A= ? Atan $ = x1 / f,tan 心=x1 / fsin 帀 ~tan 召,sin 血 ~tan 心由于3所以治=㊁f入/ a3x2= 2 f 入/ a则两个第一级明纹之间距为3A x1 = x2 - x1 = 2 f AA/ a = 0.27 cm(2)由光栅衍射主极大的公式d sin召=k入=1入d sin &= k A= 1 A且有sin © = tan ©二 x / f所以A x1= x2 - x1 = f A A/ a = 1.8 cm14. 一双缝缝距d = 0.40 mm,两缝宽度都是a = 0.080 mm,用波长为A= 480 nm (1nm = 10 "m)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双缝后放一焦距 f = 2.0 m 的透镜.求:(1)在透镜焦平面的屏上,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I; (2)在单缝衍射中央亮纹范围内的双缝干涉数目N和相应的级数.解:双缝干涉条纹(1)第k级亮纹条件:d sin B= k A第k 级亮条纹位置:X1= f tan 6 ~f sin d ~k f A/ d相邻两亮纹的间距:3A x= X k+1 - X k = (k + 1) f A d - k A/ d = f A/ d = 2.4 X10" m = 2.4 mm ⑵单缝衍射第一暗纹:a sin 6= A单缝衍射中央亮纹半宽度:A = f tan 6 ~f sin 6 ~k f A d = 12 mmA x0/ A x = 5•••双缝干涉第i5级主极大缺级.•••在单缝衍射中央亮纹范围内,双缝干涉亮纹数目N = 9分别为k = 0, ±,吃,±3, ±4级亮纹或根据d / a = 5指出双缝干涉缺第i5级主极大,同样可得出结论。
高中物理-光的衍射练习题

高中物理-光的衍射练习题基础·巩固1.肥皂泡在太阳光照射下呈现彩色是_______________现象;露珠在太阳光照射下呈现彩色是_______________现象;通过狭缝观看太阳光时呈现彩色是_______________现象.答案:光的干涉光的色散光的衍射2.凡是波都具有衍射现象,而把光看作直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使光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与光波长相比或比光波长小3.试回答下列各现象分别属于哪种现象?(1)通过狭缝看日光灯的周围有彩色条纹,是_______________现象;(2)阳光下的肥皂泡表面呈现出彩色花纹,是_______________现象;(3)通过放大镜看物体的边缘是彩色的,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4)光学镜头上涂一层增透膜是利用_______________现象来减少光的反射损失;(5)通过尼龙织物看白炽灯丝周围呈现彩色,是_______________现象.解析:根据物体产生干涉和衍射的现象,产生条件和分布规律进行判断.答案:衍射干涉色散干涉衍射4.如图13-5-5所示,甲、乙是单色光通过窄缝后形成的有明暗相间条纹的图样,则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图13-5-5A.甲是光通过单缝形成的图样,乙是光通过双缝形成的图样B.甲是光通过双缝形成的图样,乙是光通过单缝形成的图样C.甲、乙都是光通过单缝形成的图样D.甲、乙都是光通过双缝形成的图样解析:由干涉图样和衍射图样可知,甲是光通过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乙是光通过双缝形成的干涉图样,A选项正确.答案:A5.关于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3-5-6A.衍射现象中条纹的出现是光叠加后产生的后果B.双缝干涉中也存在着光的衍射现象C.一切波都很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影的存在是一个与衍射现象相矛盾的客观事实解析:衍射图样是很复杂的光波叠加现象,双缝干涉中光通过狭缝时均发生衍射现象,一般现象中既有干涉又有衍射.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但要发生明显的衍射,需要满足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或相当于波长的条件.答案:AB6.下列现象中能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是()A.光的波长比孔或障碍物的尺寸小B.光的波长与孔或障碍物的尺寸可相比C.光的波长等于孔或障碍物的尺寸D.光的波长比孔或障碍物的尺寸大得多解析:光能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光的波长与孔或障碍物的尺寸可相比,B、C选项正确.当然孔或障碍物的尺寸越小,衍射现象也越明显,D选项也正确.答案:BCD7.在一次观察光衍射的实验中,观察到如图13-5-7所示的清晰的明暗相间的图样,那么障碍物应是()图13-5-7A.很小的不透明的圆板B.很大的中间有大圆孔的不透明的圆板C.很大的不透明的圆板D.很大的中间有小圆孔的不透明的圆板解析:图样是小孔衍射形成的,D选项正确.答案:D综合·应用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光的波长比圆孔的直径大时,可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衍射现象的研究表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近似规律C.用平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不透明的小圆板,在圆板的后面发现圆板阴影中心处有一亮斑,这是光的干涉现象D.用平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一个刀片,发现屏上刀片的阴影的边缘模糊不清,这是光的衍射现象解析:当光的波长比圆孔的直径大时,可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A选项正确;衍射现象的研究表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近似规律,B选项正确;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C 选项错误;用平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一个刀片,发现屏上刀片的阴影的边缘模糊不清,这是光的衍射现象,D选项正确.答案:ABD9.用卡尺观察单缝衍射现象时,把缝宽由0.2 mm逐渐增大到0.8 mm,看到的现象将是( )A.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小,衍射现象逐渐不明显B.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大,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C.衍射条纹间距不变,只是亮度增强D.以上现象都不发生解析:衍射现象及条纹的间距与缝的宽度成反比,缝变宽时,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小,衍射现象逐渐不明显,A选项正确.答案:A10.在白炽灯的照射下能从两块捏紧的玻璃板的表面看到彩色条纹,通过游标卡尺的狭缝观察发光的白炽灯也会看到彩色条纹.这两种现象()A.都是光的衍射现象B.前者是光的色散,后者是光的衍射C.前者是光的干涉现象,后者是光的衍射现象D.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解析:由于玻璃表面并不十分平整,在两块捏紧的玻璃板之间会形成一层厚度不一致空气薄层,在白炽灯照射下,不同的色光在厚度不同的地方,从空气层的上、下表面反射的光会产生干涉现象,互相叠加的结果形成彩色条纹.通过游标卡尺的狭缝观察发光的白炽灯,不同的色光产生衍射,互相叠加也形成彩色条纹.所以C选项正确,A、B两项都错.干涉和衍射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D选项正确.答案:CD11.(上海)部分电磁波的大致波长范围如图13-5-8所示.若要利用缝宽与手指宽度相当的缝获得明显的衍射现象,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段的电磁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3-5-8解析:本题结合生活常识考查光的衍射,手指的宽度约几厘米,应在微波波段,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波长应与缝的尺寸相近,所以可选用微波.答案:微波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波长应与缝的尺寸相近.12.(北京理综)游标为2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05 mm)的卡尺示数如图13-5-9所示,两测脚间狭缝的宽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mm.用激光照射该狭缝,在屏上出现衍射条纹.如果减小狭缝的宽度,衍射条纹的宽度将变__________________.图13-5-9解析:由游标卡尺的原理可得读数0.15 mm,衍射条纹与游标卡尺的缝宽有关,如果减小狭缝的宽度,衍射条纹的宽度将变大.答案:0.15 mm 大13.分析以下现象产生的原因:(1)通过盛水的玻璃杯,在适当的角度可以得到彩色光;(2)菜汤上的油花呈现彩色;(3)隔着帐幔看远处的灯,见到灯周围辐射彩色光芒;(4)光线照在花布上,可以看见花布上的图样.解析:(1)白光通过盛水的玻璃杯发生折射,产生色散,在适当的角度,各色光分离较大,可看到彩色光.(2)光经过菜汤上油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两列反射光相互叠加,产生干涉条纹,因此菜汤上的油花呈现彩色.(3)远处灯发出的光经过帐幔的缝隙产生衍射,因此可见灯周围辐射彩色的光芒.(4)光线照在花布上看见花布的图样,是由于光的反射与吸收的结果.花布是由各种颜色的花纹组成的,当白光照在花布上时红色花纹反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这样我们在该位置只看到红色.同理可以看到各种花纹反射的颜色.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花布的图样.14.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利用游标卡尺两脚间形成的狭缝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后,总结出以下特点:a.若狭缝与灯丝平行,衍射条纹与狭缝平行;b.若狭缝与灯丝垂直,衍射条纹与狭缝垂直;c.衍射条纹的疏密程度与狭缝宽度有关;d.衍射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做本实验时,如果能认真观察衍射现象,并结合学到的理论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认真的分析,那么就不难判断选项a、c是正确的,而选项b是错误的,对于线状的白炽灯,当狭缝与灯丝平行时,观察到的衍射条纹是彩色条纹,这说明不同颜色的光,对同一狭缝产生的衍射条纹的间距是不等的.也就是说,条纹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故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a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光的衍射练习
夯基达标
1.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块遮光板上,板上有一个能自由收缩的三角形孔,当此三角形孔缓慢地变小直到闭合时,在孔后的屏上先后出现( )
A.由大到小的三角形光斑,直到光斑消失
B.由大到小的三角形亮斑,明暗相间的彩色条纹,直至条纹消失
C.由大到小的三角形光斑,明暗相间的黑白条纹,直至黑白条纹消失
D.由大到小的三角形光斑,小圆形光斑,明暗相间的彩色条纹,直至条纹消失
思路解析: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光波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物或小孔比波长要小或相差
不多,由于光波波长很短,约在10-7 m 的数量级上,在三角形孔由大到小的改变过程中,光首先
按直线传播,在三角形的大小和光波相差不多时,发生光的衍射,呈现彩色条纹,直到三角形闭合,条纹消失,故选D.
答案:D
2.如图13-5-2所示,a 、b 为两束平行单色光.当它们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现b 的折射角小于a 的折射角,由此可判断( )
图13-5-2
A.单色光b 的频率较低
B.b 在水中的速度较小
C.a 比b 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a 在水中波长较大
解析:由题意可知:a 的折射率小于b,即n A <n B ,所以f A <f B ,即A 错.由n c v =
得:v A >v B ,B 对.依f
c =λ知λA >λB .C 对.又由λ水=fn c 知:λ′A >λ′B ,故D 也对. 答案:BCD
3.对于光的衍射现象的定性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波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要小的时候,才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相互叠加的结果
C.光的衍射现象否定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结论
D.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解析: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无疑地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而小孔成像说明光沿直线传播,而要出现小孔成像,孔不能太小,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只是近似的,只有在光波长比障碍物小的情况下,光才可以看作是直进的,所以光的衍射现象和直线传播是不矛盾的,它们是在不同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现象,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的是A 、B 、D.
答案:ABD
4.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入射光由黄色换成绿色,衍射条纹间距变窄
B.使单缝宽度变小,衍射条纹间距变窄
C.换用波长较长的光照射,衍射条纹间距变宽
D.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变宽
解析:当单缝宽度一定时,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即光偏离直线传播的路径越远,条纹间距也越大;当光的波长一定时,单缝宽度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条纹间距越大;光的波长一定、单缝宽度也一定时,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也会变宽.故选项A、C、D正确.答案:ACD
5.一束红光射向一块有双缝的不透光的薄板,在薄板后的光屏上呈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现在将其中一条窄缝挡住,让这束红光只能通过一条窄缝,则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A.与原来相同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是明条纹比原来暗些
B.与原来不相同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而且中央明条纹变宽些
C.只有一条与缝宽对应的明条纹
D.无条纹,只存在一片红光
思路解析:这束红光通过双缝产生了干涉现象,说明每条缝都很窄,这就满足了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这束红光形成的干涉图样特点是:中央出现明条纹,两侧对称地出现等间隔的明暗相间条纹;这束红光通过单缝时形成的衍射图样特点是:中央出现较宽的明条纹,两侧对称出现不等间隔的明暗相间条纹,且距中央明条纹远的明条纹亮度迅速减弱.所以衍射图样看上去明暗相间的条纹数量较少较暗.
答案:B
6.如图13-5-3所示是通过游标卡尺两测脚间的狭缝观察白炽灯线光源时所拍下的四张照片,这四张照片表明了光通过单狭缝后形成的___________图样,从照片(1)到(4)的图样分析可知,游标卡尺两测脚间的宽度是由___________变___________的,照片(4)中间条纹的颜色就是___________色.
图13-5-3
思路解析:照片表明光偏离了原来的直线传播方向形成了衍射图样;从(1)到(4)的图样分析可看出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说明游标卡尺两测脚间宽度逐渐变窄,衍射条纹的中央是亮条纹.
答案:衍射宽窄白
7.分析以下现象产生的原因
(1)通过盛水的玻璃杯,在适当的角度可以得到彩色光.
(2)菜汤上的油花呈现彩色.
(3)隔着帐幔看远处的灯,见到灯周围辐射彩色的光芒.
(4)光线照在花布上,可以看见花布上的图样.
解析:(1)白光通过盛水的玻璃杯发生折射产生色散,在适当的角度各色光分离较大,可以看到彩色光.
(2)光经过菜汤油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两列反射光波相互叠加,产生干涉条纹,因此菜汤上的油花呈现彩色.
(3)远处灯发出的光经过帐幔的缝隙,产生衍射,因此可见灯周围辐射彩色的光芒.
(4)光线照在花布上看见花布的图样,是由于光的反射与吸收的结果.花布是由各种颜色的花纹组成的,当白光照在花布上时红色花纹反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这样在该位置只看
到红色.同理可以看到各种花纹反射的颜色.
答案:见解析.
走近高考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长
C.光的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大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0×108 m/s 思路解析: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光既然也会发生干涉和衍射,则可推断光具有波动性,故A正确.光波的波长(λ)决定于频率(f)和波速(v),故B错.光子的能量决定于频率,并不能取决于波长,故C错.由实验可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0×108m/s,故AD 正确.
答案:AD
9.图13-5-4所示为单色光源发出的光经一狭缝照射到光屏上,可观察到的图象是()
图13-5-4
思路解析:单色光源经狭缝产生衍射,衍射图样中间是亮而宽的明纹,两边是明暗相间较窄的条纹,只有A符合这些特点.
答案:A
10.在图13-5-5所示中,A、B两幅图是由单色光分别入射到圆孔而形成的图象,其中图A是光的(填“干涉”或“衍射”)图象.由此可以判断出图A所对位的圆孔的孔径(填“大于”或“小于”)图B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图13-5-5
思路解析:考查光的衍射图样及发生衍射的条件.
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光波波长小或跟波长相差不多时,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图A是光的衍射图样,图B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故A孔径小于B孔径.
答案:衍射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