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管理思想史讲稿

管理思想史讲稿

《管理思想史》要点讲解内容提要《管理思想史》要点讲解,共分十三讲,每讲50分钟,主要讲解各章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难点。

《管理思想史》作为教育管理专业必修课,是从学科的视角,以历史年代为序,通过介绍各个时期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典型的管理实践、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阐述了从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到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了实现这一过程的社会生产方式、政治、文化以及思想家们的作用,揭示了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作用及其辨证关系。

第一讲、绪论及第一章“国外早期管理思想”学习《绪论》,是为了让学员们了解《管理思想史》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发展简史以及学科特点,认清学习管理思想史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而增强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认识论、方法论基础。

(一)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管理实践,又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之间的辨证关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关系等。

1.研究不断发展的管理实践。

管理实践是人们在社会组织中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实际管理活动。

管理实践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组织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与作用。

管理实践体现着管理思想,是管理思想的表现形式,因而是管理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

2.研究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

管理思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管理活动的思维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里各种管理实践中种种社会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的和系统的反映。

管理思想是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从思想萌芽、思想形成到不断系统与深化的发展过程。

管理思想史正是以不同社会阶段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规律。

3.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与管理思想的关系。

社会生产方式,是管理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

《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

《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思想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方向专升本)学生的必修课,也可以作为与管理相关的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1.使学生全面了解管理思想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进而掌握推动管理思想发展的因素、条件和动力,认清管理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便提高学生的管理理论素养。

2.拓宽学生的管理知识视野,为学生研究教育管理理论和从事教育管理及其它管理实践提高借鉴,进而提高学生们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通过介绍管理学家们的成功之路,引导、激发和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管理思想史》属专业基础课,知识体系具有独立性,应在《教育管理》等相关课程前开设。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全面讲述中外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客观介绍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及在管理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恰当地联系当前的管理实际,努力增强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科学性。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1.通过文字教材的准确叙述和音像教材的精要讲解,使学生对管理思想史有较全面的了解。

2.文字教材的编写要全面系统、逻辑严谨、阐述清晰、分析深刻、便于自学;音像教材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材主要讲授本学科的重点和要点,教材的制作力求准确、生动。

3.学员要掌握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技能,善于使用中央电大提供的多种学习媒体,以自主学习为主;各级办学实体要给学员提供必要的面授辅导等学习支持服务。

4.在教学过程中,中央电大将利用电视直播课堂,网上教学平台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辅导或发布教学信息。

5.除编写主教材《管理思想史》外,再编制录象教材《管理学名著提要》、IP课程《<管理思想史>复习指导》作为文字主教材的辅助教材,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拓宽教学渠道,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西方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及教案

西方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及教案

西方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及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概述1.2 西方管理思想史的重要性1.3 课程目标与学习成果1.4 教学方法与课程结构第二章: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管理思想2.1 西方管理思想的起源2.2 柏拉图的管理思想2.3 亚里士多德的管理思想2.4 罗马的管理实践2.5 讨论与练习第三章:中世纪的管理思想3.1 基督教对管理思想的影响3.2 修道院的管理实践3.3 商业与城市的兴起3.4 意大利城邦的管理实践3.5 讨论与练习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管理思想4.1 人文主义与资本主义4.2 达芬奇的管理思想4.3 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4.4 伊拉斯谟的管理思想4.5 讨论与练习第五章:工业革命与科学管理思想5.1 工业革命的影响5.2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5.3 福特的生产线管理5.4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5.5 讨论与练习第六章: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管理思想6.1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6.2 霍桑实验与管理理论的发展6.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6.4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6.5 讨论与练习第七章:系统理论与管理思想7.1 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7.2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7.3 艾舍龙的系统管理理论7.4 彼得·德鲁克的实践管理理论7.5 讨论与练习第八章: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8.1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8.2 戴明的十四点质量管理原则8.3 朱兰的质量管理理论8.4 六西格玛管理法8.5 讨论与练习第九章:战略管理思想9.1 战略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9.2 安德鲁斯的战略理论9.3 波特的五力模型与竞争策略9.4 战略管理的实施与评估9.5 讨论与练习第十章:现代管理思想与趋势10.1 变革管理的重要性10.2 领导力与企业文化10.3 网络化组织与管理10.4 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10.5 讨论与练习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管理思想补充说明:柏拉图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其理想国的构建中,强调哲学家王的理念,对管理者的素养和治理结构有深入探讨。

西方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及教案

西方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及教案

西方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及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概述1.4 课程教学方法1.5 课程评估方式第二章: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管理思想2.1 概述2.2 柏拉图的管理思想2.3 亚里士多德的管理思想2.4 罗马帝国时期的管理实践2.5 案例分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管理智慧第三章:中世纪欧洲的管理思想3.1 概述3.2 基督教会的管理实践3.3 商业与管理的发展3.4 城市公社的管理思想3.5 案例分析:中世纪欧洲的管理特点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管理思想4.1 概述4.2 达芬奇的管理思想4.3 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4.4 托马斯·莫尔的管理思想4.5 案例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管理实践第五章: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5.1 概述5.2 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5.3 查尔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5.4 亨利·福特的管理思想5.5 案例分析: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变革第六章:科学管理理论(1900-1920)6.1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6.2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实践6.3 泰勒的Time and Motion Study6.4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6.5 案例分析: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应用第七章: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理论(1920-1950)7.1 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理论7.2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7.3 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7.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7.5 案例分析: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第八章:系统理论与管理科学(1950-1970)8.1 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8.2 切斯特·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8.3 彼得·德鲁克的经验管理理论8.4 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应用8.5 案例分析:系统理论与管理科学的实践第九章: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950-2000)9.1 质量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9.2 戴明的十四点质量管理理论9.3 朱兰的质量管理哲学9.4 六西格玛管理法9.5 案例分析: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第十章: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2000-至今)10.1 变革管理的重要性10.2 领导力与企业文化10.3 战略管理与竞争力分析10.4 知识管理与知识经济10.5 案例分析: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案例研究第十一章:全球化与管理(1990-至今)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挑战11.2 跨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11.3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11.4 全球化与管理策略11.5 案例分析:全球化企业的管理实践第十二章:信息技术与管理(1990-至今)12.1 信息技术的演变与影响12.2 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12.3 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12.4 供应链管理(SCM)与物流12.5 案例分析: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第十三章:创新与创业管理(1990-至今)13.1 创新的重要性与管理13.2 创业管理的概念与实践13.3 创业生态系统与支持体系13.4 开放创新与协同创新13.5 案例分析:创新型企业的管理策略第十四章:可持续发展与管理(1990-至今)14.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14.2 环境管理与企业环境责任14.3 社会责任与企业公民身份14.4 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平衡14.5 案例分析:可持续发展在管理中的实践第十五章:未来管理趋势与挑战(2024-未来)15.1 与自动化在管理中的应用15.2 数据分析与大数据管理15.3 区块链技术与管理创新15.4 个性化和定制化管理策略15.5 案例分析:未来管理趋势的预测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解析了西方管理思想史的教学大纲及教案,涵盖了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到现代管理趋势的各个阶段。

中国管理思想史 教学大纲

中国管理思想史  教学大纲

《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是管理学各专业的平台课。

本课程主要研究中国管理思想从先秦到当代不同历史时期管理思想概况,以及不同时期管理者、学派、学者的管理思想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二)课程目标:课程通过详细介绍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历史人物的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课程目标1:掌握先秦时期的管理思想。

1.1掌握三皇五帝时期以及夏商周时期管理思想概况。

1.2掌握儒家、道家、兵家、墨家、法家、商家的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2:掌握秦汉时期的管理思想。

2.1掌握汉代行政管理制度、经济管理思。

2.2掌握秦始皇、汉武帝、李斯、司马迁、桑弘羊的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3:掌握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管理思想。

3.1掌握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行政管理制、经济管理思想。

3.2掌握曹操、诸葛亮、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及韩愈的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4:掌握宋元时期的管理思想。

4.1掌握宋元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及经济管理思想。

4.2掌握沈括、王安石、司马光、忽必烈的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5:掌握明清的管理思想。

5.1掌握明清管理思想概述。

5.2掌握张居正、顾炎武、黄宗羲的管理思想。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小四号黑体)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五号宋体)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先秦时期的管理思想1.教学目标:掌握炎帝、五帝以及儒家、道家、兵家、墨家、法家、商家的管理思想。

2.教学重难点:炎帝及其五帝以及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商家的管理思想3.教学内容:三皇五帝时期以及夏商周时期管理思想概况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第二章秦汉时期的管理思想1.教学目标:熟悉汉代行政管理制度、经济管理思,掌握秦始皇、汉武帝、李斯、司马迁、桑弘羊的管理思想2.教学重难点:秦始皇、汉武帝、李斯、司马迁、桑弘羊的管理思想3.教学内容:了解秦汉时期管理思想的概况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第三章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管理思想1.教学目标:熟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行政管理制、经济管理思想,掌握曹操、诸葛亮、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及韩愈的管理思想2.教学重难点:曹操、诸葛亮、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的管理思想3.教学内容: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管理思想概况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第四章宋元时期的管理思想1.教学目标:宋元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及经济管理思想,掌握沈括、王安石、司马光、忽必烈的管理思想2.教学重难点:沈括、王安石、司马光的管理思想3.教学内容:宋元时期管理思想概论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第五章明朝的管理思想1.教学目标:了解明朝管理思想概述、掌握张居正的管理思想2.教学重难点:张居正的管理思想3.教学内容:明朝管理思想概述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第六章清代管理思想1.教学目标:掌握康熙顾炎武黄宗羲的管理思想2.教学重难点:满族独特的管理思想3.教学内容:清代管理思想概述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四、学时分配(四号黑体)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五号宋体)五、教学进度表3:教学进度表六、教材及参考书目(四号黑体)1.指定教材:《中国管理思想史》,姜杰,北京大学出版社2.参考书目:《中国管理思想简史》王忠伟等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成思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七、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基本原理、法则、规律、模型等基本知识和方法。

《管理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理论概述
系统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由相互依存、相 互作用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
它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重视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 协调作用。
主要观点
1. 整体性 2. 开放性 3. 动态平衡 4. 反馈机制
质量管理理论
1 1. 质量控制
2 2. 全面质量管理
强调在生产过程中控制质量,
分析当代管理趋势,展望未来管理思想的 发展方向。
课程目标
1 1. 了解管理思想史
深入了解管理思想的演变历程,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管理思 想的理论基础、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2 2. 提升管理思维
培养批判性思维,并运用历史视角分析现代管理问题,为 未来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和启发。
3 3. 掌握管理方法
学习并掌握不同管理思想的实践方法,提高管理能力,应 对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
战略制定
企业战略制定需要明确企业愿景、使命和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路 径和行动方案,以及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调整等问题。
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是将战略规划转化为现实行动的过程。需要组织和管理资源,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 现。
战略评估
战略评估是评价战略执行效果的过程,通过对战略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战略。
中世纪的管理实践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和教会活动中。农业生 产以自给自足为主,手工业生产以作坊为主,教会活动以宗教传播和慈善事 业为主。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机械化生产
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产 效率,同时也催生了新的管理需求。
劳动分工
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理论,强调专业化 和协作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

教学大纲doc -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教学大纲doc -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第四节 管理的组织结构及高层管理
管理的组织结构 高层管理
第五篇 当代管理思想
第十四章 当代西方管理思想(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西方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发展趋势,领会各种新理论均主要内容和实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比较管理理论
比较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比较管理理论的特点 z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战后科技的发展 战后企业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现代管理理论综述
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原因 现代管理理论出现的方法论基础
第九章 社会系统学派(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观点,领会社会系统学派理论的主要精髓。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系统理论中的组织
第三节 决策的准则
满意化准则 信息准则 预见准则 可行准则 及时准则 应变准则 行为准则
第四节 决策类型与决策技术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 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和决策技术
第十一章 系统管理学派(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领会系统管理学派提出的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法。
十、实验:无
十一、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导言(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的含义、特征,管理的要素,研究管理的角度;明确学习管理思想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管理的含义 管理的特征
第二节 管理的要素
管理的主体 管理的客体 管理的手段
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管理思想史教案

(完整版)管理思想史教案
重点:索霍工厂的管理思想和办法、查尔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的贡献
难点:亨利·汤在他的论文中提出的激励职工的收益分配制度
作业布置:无
教学小结: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十八九世纪主要思想家的管理思想;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掌握丹尼尔·麦卡勒姆的管理经验;索霍工厂的管理思想和办法、查尔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的贡献。
4
第五章泰勒与科学管理
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
泰罗对科学管理的贡献第一节
55min
讲授法
科学管理原理第二节
75min
讲授法
科学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第三节
50min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泰罗对科学管理的探索
掌握:1、科学管理的四项任务、基本内容
2、哈林顿·埃默森的《十二效率原则》
3、复式记帐法的产生、詹姆斯·斯图亚特的劳动分工概念45、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
、大卫·李嘉图对早期管理思想的贡献6
教学重点、难点:复式记帐法的产生;詹姆斯·斯图亚特的劳动分工概念;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大卫·李嘉图对早期管理思想的贡献。
重点:英国第一个工厂的建立过程、工业革命对后来社会发展的影响难点:詹姆斯·斯图亚特的劳动分工概念、大卫·李嘉图对早期管理思想的贡献
作业布置一: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模拟真题(单选6题、多选3题、填空5题、名词解释2题、简答2题、论述1题具体内容详见作业)
教学小结: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工业革命对后来社会发展的影响;识记资产阶级早李嘉图的思想和贡献。斯密、亚当·大卫·斯图亚特、期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掌握詹姆斯·
3
第四章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代码:3125011总学时:40学时(讲课40学时)总学分:2.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管理类本科专业一、教学目的要求《管理思想史》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须学习的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学习者系统掌握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和不同学派管理理论而设置的。

本课程系统介绍了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历史,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和当代管理理论等内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全面系统地掌握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各种不同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为学习相关的课程打下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只有掌握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才能更好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不懂历史,难懂现在。

只知现在的管理理论,不知其由来与发展,就不能深刻认识和了解这些管理理论,更难以发展理论。

在学习方法上,按照这样三条线索进行学习:一是时间线,管理思想史是以时间作为主线发展演进的,充分体现了其历史性;二是理论线,管理思想史以理论的发展演进为线索,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若干发展阶段,但是其理论的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三是人性线,管理理论的发展以人性理论的不断发展深化为主轴,孕育着对管理最优境界的追求,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以不断突破对人性的认识为特征的。

三、授课内容第一篇古代管理思想第一章管理思想史的渊源第一节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王国的管理思想掌握:1、埃及人是首先意识到“管理跨度”的实践者2、汉穆拉比为了巩固其统治,编制了“法典”作为国家行为的准绳第二节古希腊的管理思想掌握:1、古希腊历史上从公元前11世纪到前9-8世纪因荷马史诗而习称“荷马时代”,荷马时代的部落管理实行军事民主制,从古希腊的部落管理体制我们看到了“议会制”的某些端倪。

2、古希腊最出色的改革家、思想家主要有:苏格拉底、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重点掌握: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色诺芬的《家庭管理》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柏拉图的主要管理思想、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体现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古罗马管理思想及宗教管理思想了解:宗教和古代管理思想掌握:古罗马萌芽状态的管理思想。

第二章中世纪的管理思想第一节社会实践所体现出的管理思想了解:1、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管理体制、组织结构2、城市的兴起和贸易的发展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掌握:威尼斯造船厂的管理经验第二节中世纪思想家的管理思想掌握:1、从管理学的角度总结“神学之父”阿奎那的管理思想,可以得到有启发意义的思想线索是什么?2、马基雅维利在他的著作中具有管理思想光辉的三点思想。

3、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他的《乌托邦》全译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岛的既有益而有趣的全书》中体现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文艺复兴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了解:1、文艺复兴运动2、宗教改革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它的核心是什么?重点掌握:1、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的认识思想的深化对以后行为科学的兴起的潜在影响。

2、文艺复兴运动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

第二篇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三章工业革命与科学管理思想的萌芽第一节科学管理思想的准备掌握:1、资本主义精神来源的三大伦理:新教伦理、个人自由的伦理、市场伦理。

2、资本主义的建立的意义:解决了封建的生产关系与先进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了由封建专制向民主制度过渡的问题。

3、孟德斯鸠在他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出的资本主义社会最佳的管理思想第二节科学管理产生的准备了解:1、商业贸易为工业革命做准备2、工业革命的产生掌握:英国大工业的建立是与纺织业的发展、圈地运动和蒸汽机的发明联系在一起的重点掌握:英国第一个工厂的建立过程第三节工厂制度的产生及其对管理提出的要求了解:工厂制度的产生掌握:历史学家阿若德·托因比说过:对于摧毁旧英国,建立一个新英国并促使全世界走向工业化起过最大作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亚当·斯密、一个是詹姆斯·瓦特。

亚当·斯密促使了经济思想的革命;瓦特促使了蒸汽机的革命重点掌握:1、工业革命对后来社会发展的影响2、工厂制度对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由于大企业的建立,老板的工人之间形成了相互对垒的态势;管理人才的极度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要求工人的技能也相应提高。

3、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关于企业家是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后的生产力的第四要素。

第四节资产阶级早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掌握:1、复式记帐法的产生;2、詹姆斯·斯图亚特的劳动分工概念;3、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4、大卫·李嘉图对早期管理思想的贡献。

第四章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第一节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1、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危机2、美国的工业化进程第二节科学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初步尝试重点掌握:1、理查德·阿克赖特的管理实践体现的管理思想2、詹姆斯·小瓦特和马修·鲁滨逊·博尔顿管理索霍工厂的实践体现的管理思想3、罗伯特·欧文的“人是环境的产物”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十八九世纪主要思想家的管理思想了解:十八九世纪一些经济学家的管理思想掌握:1、安德鲁·尤尔的管理思想2、查尔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1)提出了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洋困难有可能制定出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2)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的思想,分析了分工能够提高效率的原因;(3)在解决劳资矛盾方面他是工厂制度的保护者。

第四节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了解:亨利·梅特卡夫、奥伯林·史密斯掌握:1、丹尼尔·麦卡勒姆的管理经验:(1)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2)制定详细的组织细则。

2、亨利·汤在他的论文中提出的激励职工的收益分配制度3、佛雷德里克·哈尔西提出的新奖金方案第三篇古典管理理论第五章泰罗与科学管理第一节泰罗对科学管理的贡献了解:1、泰勒其人2、泰勒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掌握:1、泰勒最著名的三本著作:《计件工资》、《工厂管理》、《科学管理原理》2、泰勒在科学管理的探索中所做的三个著名的实验:搬运铁块、铁锹实验和金属切削实验。

第二节科学管理原理了解:泰勒科学管理的内容掌握:1、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前提2、泰勒在科学管理实验中始终依据的两个基本原理:作业研究原理和时间研究原理3、泰勒的科学管理的三个基本出发点:效率至上、标准化、劳资协作。

4、科学管理的四项任务5、科学管理的内容:(1)作业管理: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制定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实行激励性的报酬制度(2)组织管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

重点掌握:1、泰勒的管理哲学第三节科学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掌握:哈林顿·埃默森的《十二效率原则》重点掌握:1、亨利·劳仑斯·甘特重视人的因素在科学管理中的作用2、甘特图的作用3、吉尔布雷斯夫妇与动作研究4、哈林顿·埃默森的管理思想:对组织职能的认识;组织效率原则5、莫里斯·库克对科学管理的贡献第六章古典组织理论的形成第一节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了解:亨利·法约尔及其生涯掌握:1、法约尔对企业活动的分类2、法约尔对管理职能的划分3、法约尔著名的十四项管理原则重点掌握:1、法约尔认为一个好的计划应该具有的特点:统一性、连续性、灵活性、精确性。

2、法约尔对管理层次的认识第二节马克斯·韦伯及其行政集权组织理论了解:韦伯其人掌握:1、韦伯的理想的行政集权组织的特点2、韦伯对权力的分类3、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古典管理理论的集掌握:1、林德尔·福恩斯·厄威克关于组织的8项原则2、卢瑟·古利克的十项管理原则3、古典管理理论的8项基本原则重点掌握:1、古典管理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2、古典管理理论的缺点3、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贡献第四篇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七章行为科学的产生第一节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行为科学的提出掌握:1、行为科学是在1949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会议上被正式命名的2、行为科学的定义(狭义)重点掌握: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行为科学的先驱者了解:1、玛丽·福莱特的管理思想,“利益结合原则”2、雨果·芒斯特伯格提出心理学能应用与工业以提高生产率3、沃尔特·迪尔·斯科特史工商业心理学的开创者4、保罗·索利尔开创了一些新领域5、查尔斯·塞缪尔·迈尔斯创建并发展了英国全国工业心理学第八章行为科学的建立第一节梅奥与霍桑实验了解:1、梅奥与霍桑实验的历史背景2、霍桑实验的过程与内容掌握:霍桑实验的结果由梅奥于1933年以《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一书正式发表,这就是行为科学的前身——人际关系学说第二节行为科学的建立了解:霍桑实验的新发现掌握:1、梅奥提出的现代大工业的管理必须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或三项基本任务2、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与泰勒的科学管理不同的新观点: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民族程度。

重点掌握:梅奥的“社会人”假说第九章关于人性的进一步探索第一节个体行为的研究掌握:1、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2、克莱顿·奥尔德佛的生存关系及发展理论3、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重点掌握: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2、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3、麦克米兰的成就需要理论4、对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分析应用第二节有关企业中人的特性的理论重点掌握:1、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2、埃德加·沙因的复杂人假说第三节组织和领导行为研究了解:团体动力学掌握:1、卡特·卢因所指的非正式组织的三个要素2、卡特·卢因所指的非正式组织的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3、美国行为科学家亨利在1949年归纳出的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12种品质重点掌握:1、卡特·卢因的团体动力学理论思想的主要观点2、美国行为科学家鲍莫尔认为企业家应该具备的条件3、美国的坦南鲍姆和施密特提出的领导模式连续统一体论4、俄亥俄大学企业研究局提出的二维领导模式5、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和莫顿提出的管理方格理论6、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大内的Z理论第五篇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第十章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第一节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1、科学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2、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企业结构的变化第二节现代管理理论综述掌握:1、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深层次原因2、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第十一章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第一节管理过程学派了解:管理过程学派的概况掌握: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亚历山大·丘奇《管理的科学和实务》詹姆斯·穆尼《组织原理》哈罗德·孔茨《管理学原理》拉尔夫·戴维斯《工业组织和原理》威廉·纽曼《管理过程:思想、行为和实务》重点掌握:1、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2、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信条3、孔茨职能管理的5种职能4、孔茨的组织工作的15条原则5、穆尼的管理思想6、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方法第二节社会系统学派了解:社会系统学派的概况掌握: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重点掌握:1、社会系统学派理论的特点2、巴纳德的组织协作系统3、巴纳德正式组织协作系统的3个基本要素第三节决策论理学派了解:决策理论学派的概况掌握: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公共管理》、《人的模型》、《组织》、《管理决策的新科学》詹姆斯·马奇:《公司行为的一种理论》2、决策论理学派把决策分为4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3、决策论理学派关于决策的准则问题重点掌握:决策论理学派的主要管理思想:组织理论、决策过程中的信息问题、决策的准则和标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第四节系统管理学派了解:系统管理学派的概况掌握:1、系统科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贝达郎菲——一般系统理论的创始人维纳——控制论的创始人申农——信息论的创始人普里高津——耗散结构的创始人哈肯——协同论的创始人托姆——突变论的创始人2、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著作约翰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合著的《系统理论与管理》,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合著的《组织与管理》等重点掌握:1、企业系统2、系统观点、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第五节数量管理科学学派了解:数量管理学派的概况掌握: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布莱克特《运筹学方法论上的某些方面》丘奇曼、拉塞尔·阿考夫《运筹学人们》埃尔伍德·伯法《现代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基础》丹齐克解决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方法——单纯形法重点掌握:1、数量管理学派的特点2、数量管理学派对组织的看法3、数量管理学派的管理方法——模型法第六节权变理论学派了解:权变学派的概况掌握: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伯恩斯和斯托克《革新的管理》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劳伦斯和洛尔施《组织与环境》莫尔斯和洛希《超Y理论》、《组织及其成员:权变方式》菲德勒《领导游戏:使人适合情况》佛里蒙特·卡斯特、詹姆斯·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系统观点与权变理论》重点掌握:超Y理论第七节经验主义学派了解:经验主义学派的概况掌握: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有效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动乱时代中的管理》等欧内斯特·戴尔《公司组织结构的计划和发展》、《伟大的组织者》、《组织中的参谋工作》艾尔佛雷德·斯隆提出了事业部组织的雏形威廉·纽曼《经济活动:组织和管理技术》、《管理的过程》重点掌握:1、管理的性质2、管理的任务3、管理的职责4、战略决定结构5、组织结构设计的规范6、目标管理第八节经理角色学派了解:经理角色学派的概况掌握: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亨利·明茨伯格《经理工作的性质》、《组织的结构:研究的综合》、《组织的内外权力》、《组织战略的形成》、《战略决策的制定》等乔兰《小公司的经理》科斯廷《工商业和政府中的管理轮廓》、《角色理论》、《角色理论概念和研究》重点掌握:1、经理工作的6个特点2、经理角色图3、经理的6项基本目标4、经理职务的8种类型5、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的十要点第十二章当代管理思想第一节日新月异的管理世界了解:1、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变化2、8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第二节彼得斯的管理思想和波特的管理思想掌握:1、托马斯·彼得斯及其著作:《追求卓越》、《志在成功》、《振兴于混乱之上——管理革命的手册》2、波特及其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重点掌握:1、托马斯·彼得斯管理的8条原则2、托马斯·彼得斯调动人的最大潜力的思想3、托马斯·彼得斯的管理哲学4、波特的行业结构分析5、波特的基本竞争战略6、波特的价值链第三节科特的新规则和圣吉的学习型组织了解:1、科特对美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2、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掌握:学习型组织的5个组成部分重点掌握:1、科特提出的在新形势下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原则2、科特提出的激励下属的4个基本要素和领导者本身应该具备的4要素3、学习型组织的8个特征第四节戴明的质量管理法和朱兰的质量管理理论了解:1、戴明的“十四要点”2、朱兰的“突破历程”掌握:1、PDCA循环2、朱兰的质量环第五节企业战略和核心能力的管理思想重点掌握:1、企业战略2、企业的核心能力第六节企业文化和企业再造的管理思想重点掌握:1、企业文化2、企业再造四、参考书目《管理思想史》李方华,李庆杨,步建东编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