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对员工的塑造——变“新丁”为“骨干”

合集下载

一流的员工一流的企业——优秀员工的职业化塑造

一流的员工一流的企业——优秀员工的职业化塑造

一流的员工,一流的企业——优秀员工的职业化塑造课程讲义主讲人:王献琴如何成为一流的企业?打造一支一流的员工队伍。

如何打造一支一流的员工队伍?对员工进行职业化塑造。

课程小贴士:要从普通走向优秀,甚至走向卓越,我们就应该学习老鹰,像老鹰一样重塑自我,而职业化塑造,就是帮助每一个职场中的员工重塑自我,实现二次腾飞。

第一讲职业化基础一、如何缔造快乐的工作和生活?(即两大基础素养)(一)归零心态每个人都应该有归零心态,所谓归零就是忘记过去,从头再来。

有很多人取得了一次成功,却无法再获得第二次成功,原因就在于不懂得归零!一个人只有懂得归零,才能更好的学到知识,才能更好的完善自我。

(二)活在当下有了归零的心态,还必须有另外一种基础素养——要有活在当下的精神。

活在当下的实质就是全身心投入人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什么是活在当下?那就是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

“当下”: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呆的地方、周围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的去接纳、去品尝、去投入和去体验这一切。

二、如何走向成功?一个人想要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改变自己。

习惯往往会制约我们的成就,制约我们自己的突破,成年人80%的时间是生活在自己的习惯当中,所以成功是从改变自己开始的。

课程小贴士:职业化塑造就是帮助一个人打破自己的坏习惯,塑造新的好的习惯。

一个员工从普通走向优秀,走向卓越(职业化)必备十六项能力(一)普通员工需要具备的五项能力1、适应力适应力是适应社会、适应企业、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适应高压的工作,如何做到心理调试、心理平衡的一种能力。

2、学习力学习力是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人学历再高,如果没有学习力这个人的发展也就到头了。

学习力比经验、知识、能力更重要。

3、人际力一个人80%的成功在于人际关系。

4、执行力执行力讲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到位,如何实现目标的习惯。

5、思维力正确思维是成功的核心秘诀。

新员工职业化塑造与发展规划-讲义-文档资料

新员工职业化塑造与发展规划-讲义-文档资料

七、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四阶段
策划领导期:
第三阶段 谋略家,高瞻远瞩
指导授能期:
第二阶段 熟练,指导他人,齐心贡献
独立贡献期:
第一阶段 专家,独立贡献,创造价值
成长依赖期:
学徒,首先要习惯被人管;接受指导,不断提高
思考:你现在正处在哪个阶段?
第四讲
积极心态:
成功人生的护身符
其实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 历、没有社会关系,这些都不可 怕。没有钱,可以通过辛勤劳动 去挣;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实践 操作去总结;没有阅历,可以一步一步去积累; 没有社会关系,可以一点一点去编织。但是没有 梦想、没有思路、没有积极的心态才是最可怕的, 才让人感到恐惧,想逃避!
二、积极的价值观念
4.感恩
思考:为什么要常怀感恩? 感恩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
感恩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态度,一种特质。时常 怀有感恩之心,你会变得更谦和而且高尚。大声地 说出你的感谢,可以增强亲和力和凝聚力,常怀感 恩之心,能够增强你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 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慧。
思考:首先要想到的感恩的对象是谁?
请统计你选择V,W,X,Y,Z各字母的次数,总次数为30次
积极进取 追求稳定 追求自由 追求平衡 追求挑战
程度
V=
W=
X=
Y=
Z=
12
*
*
*
*
*
11
*
*
*
*
*
强 10
*
*
*
*
*
9
*
*
*
*
*
8
*
*
*
*
*
7
*
*

员工职业化塑造培训课件精编PPT

员工职业化塑造培训课件精编PPT
工作的结果是别人的,成果却是你自己的。不要为此犯糊涂,将工 作应付了事。眼光长远的员工,都是对工作负责的人。
第三章 一流员工职业素养-责任心
诚信就是要求人们在行使权利和 履行义务过程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 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公司 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第一章 一流员工职业素养-诚信心
第一章 销售职业认知-引言
做事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你对你的事业 有兴趣,你的工作一定会做得好。
不管你卖什么,你永远卖的是你自己。 爱你所做的事情,销售、销售、销售…
员工职业化塑造培训课件(PPT41页)
员工职业化塑造培训课件(PPT41页)
第一章 销售职业认知-定义
员工职业化塑造培训课件(PPT41页)
第三章 一流员工职业素养-执行
第一章 销售职业认知-理念
员工职业化塑造培训课件(PPT41页)
员工职业化塑造培训课件(PPT41页)
第二章
如何成为合格宝利销售员
员工职业化塑造培训课件(PPT41页)
第一章 如何成为合格宝利销售员
员工职业化塑造培训课件(PPT41页)
员工职业化塑造培训课件(PPT41页)
员工职业化塑造培训课件(PPT41页)
员工职业化塑造
提 升 培

员工职业化塑造培训课件(PPT41页)
课程目标
——其实,啥表情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任何一次的培训,无论授课内容或授课人讲的好或坏,自己都能 试图在当中学到一些东西,有一些收获。
目录页
第一章
销售职业认知
第二章
如何成为合格宝利销售员
第三章 一流员工职业素养-责任心
在服务别人的时候,你所得到的不仅仅是工作报酬,还有技术的锻炼、品质的 提升和名誉的提高。 工作既然是你的,工作责任自然由你来承担,对工作的责任感的 高低,同样是对自己责任感的高低。 一个自爱的人,一定是一个对自己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他会认真的 做好每一件工作,因为这对他的名誉、尊严和前途都至关重要。

第一讲 对员工的塑造——变“新丁”为“骨干”

第一讲 对员工的塑造——变“新丁”为“骨干”

第一讲对员工的塑造——变“新丁”为“骨干”一、招聘与选择(一)岗位在心理层面的本质1.问题一:雷明这个人能不能当会计?如果有一天,你们的企业去招工,有一个叫雷明的人来了,说:我对会计这个岗位感兴趣,我有会计师证书,我是学财经的。

假如你是个企业管理者,面对这样一个求职者,你在心里怎么判断,这个人能不能当会计呢?首先会计是一个岗位。

在一个企业,如果销售额上升,利润提高,鲜花和掌声首先给sales,因为他们是冲在第一线的人。

但是在这个企业当中,作为一个会计,您的账目不出错是应该的,顶多算苦劳不算功劳,是你应该做到的。

所以,做会计的必须有一颗不争的平常心。

其次,会计这个工作,每天都跟比较枯燥的数字打交道,比较枯燥,还不能出错,如果一个人的情绪起伏比较大,比如昨天晚上跟老公吵架了,今天在一肚子愤怒,算账的时候出点错,是不行的。

作为一个会计,他必须内心平和,情绪体验不敏感。

一个一惊一咋的家伙,喜怒形于色、耐不得寂寞的人,是很难当好会计的。

所以,在招聘的时候要考虑这几点。

2.问题二:岗位在心理层面是什么?我们的心理学层面,又可以说角色。

角色是人与组织的交点,人是通过适应岗位来适应组织的。

比如,妻子是一个角色,丈夫也是一个角色,会计是一个角色,总经理也是一个角色。

如总经理这个角色,人人都能低头干活,就你得抬头看路。

如果公司业绩出现滑坡,反正没人责难,人人都跟你过不去,包括门口那保安。

企业组织招人的时候,是不是都知道自己招募的这个人他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就比如会计,我们在招聘的时候,是否想到一个情绪起伏比较大,一个不甘寂寞,一个一看就知道好为人师的家伙,他是不能当会计的。

如果企业招募的时候不太清楚这些角色要求,招募的时候就可能比较盲目,而一个新人进入一个新的企业组织,他对这个企业组织缺乏一个感性的认识,甚至这个人刚刚从大学毕业,这个人以前不是做会计的,他对这个岗位没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一个员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身份出现在什么地点,去做什么事,以及做到什么份上,可能我们心里会有大概这么一个模板,但是作为一个刚刚进入这个组织,刚刚从事这个岗位的一个新人,他心里会不会有一个清晰地认知,而且他这个认知跟咱们企业对他的期待是不是一致?很不幸!求职者也有,但不一定清晰而且与组织的期待、定义和判断标准未必统一。

第二讲 对员工的塑造——变新丁为骨干(下)

第二讲 对员工的塑造——变新丁为骨干(下)

第二讲对员工的塑造——变新丁为骨干(下)营造伪交流伪交流是指与员工无利害关系的交流,包括多种形式。

伪交流的价值是促进同僚间人际互动和非正式的指导发生;在利害关系之外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增加新丁融入组织的非正式机会。

伪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让新员工在工作之外和老员工之间有一个平等的轻松的互动机会,在这种互动过程当中,友谊会出现,当友谊出现的时候,同僚之间的相互促进就会出现自发的和被动的交流方式。

自发的交流方式比如如果我们的企业组织不给员工制造这种伪交流机会,员工之间也会出现伪交流,比如,我跟你借盘VCD看,我上网下载一首歌,我去你们家偷偷菜,你……这都是伪交流。

还有一些社交网络,提供给我们很多的伪交流方式,在工作当中可以很好的用来减压,比如今天老板骂了我,我就把他们家的菜全偷干净等等。

如果你不给员工建立一些伪交流机会,伪交流也会自发出现。

但是如果我们的企业组织能够有意识的给新老员工之间制造一些伪交流机会,友谊会很快出现,人际关系会很快密切。

在这种情况下,同僚之间促进就会很快出现。

团队竞争许三多第一次被认可,是因为腹部绕杠,333个,当时他因为班流动红旗被别的班拿走,连长说如果谁能腹部绕杠50个,那流动红旗就回来。

一个团队和一个团队之间有各自的荣誉,这时候团队竞争出现了。

当团队竞争出现的时候,对这个新员工造成的影响是:我是这个团队的一分子,而我们这个团队跟同处一个组织的另外一个团队之间在竞争、在对抗,这场竞争可能跟我们平时的业务没关系,既不是拼销售额,也不是拼内务干净不干净,可能这场竞争就是团队成员之间打场篮球。

这就是一场非正式的竞争。

在团队竞争、团队对抗当中,我为我的团队出了力,这个时候,我就是这个团队的一分子,而这个团队是组织的一个局部,当我成为组织局部一分子的时候,我就成为了组织的一分子,我就感觉到我融入了组织。

如果这种团队竞争跟我们这个组织的平时的业务是有关系的,比如销售,为了团队的整体荣誉,一个团队当中的老员工会去帮帮新员工,他一个人拖了整个团队的后腿,那不行。

新晋员工职业化塑造

新晋员工职业化塑造
“一位好的员工首先在德方面应该有很高的要求, 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强烈的上进心,并能逐渐地把上 进心转化为事业心;上进心是员工为了自身发展,而 事业心则是为了民族和集体的发展,在工作中做到 ‘胜不骄,败不馁’,说话要算数。 ——柳传志
顾客
顾客是企业的什么? 是 是 是 顾客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是 ……
5. 人岗是否匹配?——胜任特征

关于职涯规划 职涯规划五步曲


认识企业和职场
职场新人要掌握的技能
企业的本质:
持续提供有价值 的商品或服务
满足客户需 求
利润分享 员工 经营者 股东 税金 公益 再投资
利润获得
外部竞争大环境
企业五要素
员工 社会 关联 企业
顾客
利润 竞争
员工
员工与企业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4)制定行动策略,终生学习,高效行动
区分轻重缓急,学会时间管理和应对干扰
(5)与时俱进,灵活调整,不断修正和反馈
不断修正、优化职业规划,以适应各种变化
客观认识自我—— 问自己五个问题? 1. 喜欢做什么?——职业兴趣
2. 能够做什么?——职业能力
3. 适合做什么?——个人特质
4. 最看重什么?——职业价值观
职涯规划怎么做?

自我评估(界定与厘清问题)


研究选项(搜集信息、发展方案选项)
进行决策(评估方案选项、选择与决定方案)


拟定年度计划(拟定行动计划)
进入职场工作(执行与控管)

终身职涯规划(确认成果与检讨改进)

关于职涯规划


职涯规划五步曲
认识企业和职场

员工的职业化塑造

员工的职业化塑造

员工的职业化塑造员工的职业化塑造在现代社会,员工的职业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更加专业化和高效化的员工团队来应对挑战。

因此,如何塑造员工的职业化成为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员工素质、提升技能、塑造职业形象和建立职业化制度等四个方面,探讨员工的职业化塑造。

培养员工素质是塑造员工职业化的首要任务。

素质对于员工的职业化来说是起基础性作用的,它包括道德素质、思维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等。

首先,道德素质是员工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是企业员工职业化的底线。

企业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员工的诚实守信、团队合作和责任意识。

其次,思维素质是员工的有效工作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等。

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思维素质,使他们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文化素质是员工对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解,它能够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学习和接触各种文化产品,培养他们的文化品味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专业素质是员工在具体职业领域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是员工职业化的核心素质。

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使他们能够胜任各自的工作。

提升员工的技能是实现员工职业化的重要手段。

技能是一种实践和经验积累的结果,是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完善的。

提升员工的技能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

首先,企业可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通过外部培训、内部培训和现场实践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其次,企业可以建立技能鉴定和评价体系,明确员工的技能要求和发展路径,促进员工的职业成长。

再次,企业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和合作,为员工提供与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最后,企业可以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对员工的技能提升给予相应的认可和奖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塑造员工的职业形象是员工职业化的重要目标。

管理要懂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要懂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1.新员工适应组织的最有成效的方法是:()A 资深同事之间相互促进B 主动了解这个组织C 脚踏实地地适应组织D 与同僚建立起积极关系2.获得胜任素质的工具是:()A 举荐制B 责任制C 招聘制D 导师制3.能让一个组织成员有真诚的忠诚感,有纯粹的忠诚感的是:()A 成就动机B 心理契约C 热力团队D 行为动机4.最终取得成功的商业团队是拥有:()A 最高智商的团队B 专业能力的团队C 最佳角色组合的团队D 最强执行力的团队5.现在企业组织当中的,企业文化最大的问题是:()A 愿景太过全面B 未执行到基层C 未完全执行D 愿景太过实际6.要想成为成功的管理者,需要学习大量的:()A 规章制度B 业务知识C 综合知识D 社交技巧7.发生突发性的生产型危机事件之后,作为管理者应传授给员工的技术是:()A 思维停顿技术B 呼吸和肌肉放松C 情绪停顿技术D 以上选项都对8.健康的企业人际关系:()A 不必一团和气B 不必努力去跟对方亲昵C 不必保持价值取向一致D 以上都包括9.潜在的冲突源可能是:()A 沟通B 结构C 个人D 以上都包括10.如果双方都是不太自我肯定,而又合作性很高。

采取的调和方式是:()A 回避B 迁就C 协作D 折衷11.企业为了让新员工在工作之外和老员工之间有一个平等的、轻松的互动机会而制造的机会叫:()A 团队竞争B 暴力沟通C 科学管理D 伪交流12.职业化是一个动词,是组织把新员工打造成骨干的:()A 方法B 方针C 过程D 程度13.《长短经》说“委任责成,君之体也;好谋无倦,君之体也;宽以得众,君之体也;含垢藏疾,君之体也。

”其中“含垢藏疾”即:()A 通过管理下级,以保证他们采取行动B 一个管理者要善于谋略,善于做规划C 一个管理者必须胸怀宽广D 要意识到自己身上有缺陷14.一说到分歧就是沟通不良,其实真正地分歧是由于:()A 沟通过度B 沟通不足C 沟通不良D 以上都包括15.如果双方都高度自我肯定,双方都高度自我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对员工的塑造——变“新丁”为“骨干”
一、招聘与选择
(一)岗位在心理层面的本质
1.问题一:雷明这个人能不能当会计?
如果有一天,你们的企业去招工,有一个叫雷明的人来了,说:我对会计这个岗位感兴趣,我有会计师证书,我是学财经的。

假如你是个企业管理者,面对这样一个求职者,你在心里怎么判断,这个人能不能当会计呢?
首先会计是一个岗位。

在一个企业,如果销售额上升,利润提高,鲜花和掌声首先给sales,因为他们是冲在第一线的人。

但是在这个企业当中,作为一个会计,您的账目不出错是应该的,顶多算苦劳不算功劳,是你应该做到的。

所以,做会计的必须有一颗不争的平常心。

其次,会计这个工作,每天都跟比较枯燥的数字打交道,比较枯燥,还不能出错,如果一个人的情绪起伏比较大,比如昨天晚上跟老公吵架了,今天在一肚子愤怒,算账的时候出点错,是不行的。

作为一个会计,他必须内心平和,情绪体验不敏感。

一个一惊一咋的家伙,喜怒形于色、耐不得寂寞的人,是很难当好会计的。

所以,在招聘的时候要考虑这几点。

2.问题二:岗位在心理层面是什么?
我们的心理学层面,又可以说角色。

角色是人与组织的交点,人是通过适应岗位来适应组织的。

比如,妻子是一个角色,丈夫也是一个角色,会计是一个角色,总经理也是一个角色。

如总经理这个角色,人人都能低头干活,就你得抬头看路。

如果公司业绩出现滑坡,反正没人责难,人人都跟你过不去,包括门口那保安。

企业组织招人的时候,是不是都知道自己招募的这个人他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就比如会计,我们在招聘的时候,是否想到一个情绪起伏比较大,一个不甘寂寞,一个一看就知道好为人师的家伙,他是不能当会计的。

如果企业招募的时候不太清楚这些角色要求,招募的时候就可能比较盲目,而一个新人进入一个新的企业组织,他对这个企业组织缺乏一个感性的认识,甚至这个人刚刚从大学毕业,这个人以前不是做会计的,他对这个岗位没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一个员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身份出现在什么地点,去做什么事,以及做到什么份上,可能我们心里会有大概这么一个模板,但是作为一个刚刚进入这个组织,刚刚从事这个岗位的一个新人,他心里会不会有一个清晰地认知,而且他这个认知跟咱们企业对他的期待是不是一致?很不幸!求职者也有,但不一定清晰而且与组织的期待、定义和判断标准未必统一。

这是需要企业思考的问题。

(二)人与组织、岗位的匹配
1.许三多的入职焦虑
许三多这个年轻人满怀着荣誉感,进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里,但是火车车门一开,他就发现自己跟这个组织格格不入。

以前他举手投足很自然,但到了这个组织里,就特别不自然的。

为什么钢七连这个组织对每一个成员的具体要求是不抛弃不放弃?等到他终于有一天也能接受这个组织对每一个成员的要求的时候,钢七连的人已经对他产生了刻板印象:你是我们这里的异类分子,你的业务素质太差,没人把你当一回事儿。

于是,许三多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心理学叫入职焦虑。

一个新人进入企业的时候,也会产生入职焦虑,入职焦虑的具体内容有这么几个:这份工作对我是不是个考验?我是否得到了重视?我能否在组织中保持个性和价值观?我在组织中有没有发展机会?我有能力处理工作和私生活的平衡吗?我对加入这个组织感到自豪吗?等等,这就是入职焦虑的大体内容。

2.组织对许三多的回答
入职的焦虑许三多体验到了,并且在他进入这个组织一段时间以后,组织都给了他一系列响亮地、清晰地、否定地回答。

入职焦虑的每一个问题,开始谈老乡了,以前的价值观出现了。

以前他在自己的家乡,混世界的那一套价值观体系又出现了。

我们来回答许三多的每一个问题:
第一,这份工作是个考验吗?你连基本队列动作你都走不好,那么简单的队列动作,你都走不好是不是个考验,许三多自己都知道。

班长,我是不是可笨呢?我就是可笨。

当然是个考验了。

第二,我是否得到了重视?没有。

成才是整个新兵连看出来的第一批马,而我是第一个现形的骡子,我没有得到重视。

三个月以后骡子走人。

第三,我能否在组织当中保持我原来的个性和价值观?不能。

部队是个适者生存的地方,你想塞颗烟就混过去,你想攀个老乡就混过去,你原来的那一套个性和价值观需要全部被砸碎。

第四,我在组织中有发展机会吗?对不起,没有。

您连枪都没摸过,您连枪都没打过,而人成才一天打400颗子弹。

第五,你有发展机会吗?没有。

这就是许三多进入一个新组织的时候,面临非常刻骨铭心的入职焦虑。

3.新员工心理变化趋势
一个新员工进入一个组织,大概有这么几种变化趋势:
自我粉碎阶段
这时候新员工对企业可能两眼一摸黑,什么都不知道,企业对这个员工也一样,这个员工开始去试探这个企业、这个组织给他的新岗位,而他周围所有的同事、同僚上司都知道这个人是新人。

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人都保留着客气,所有的老手都试图把传递给他的工作尽量地简单化,因为知道他是一个新人。

甚至还会有一些老手给他提各种各样的建议,比如哪一位领导脾气不太好,咱们什么地方要做得务必细致。

新员工开始进入组织的时候,因为不了解,所以保持着行为上的谨慎,这时候他的工作绩效会呈下降趋势。

当他获得周围同僚、上司等等的额外照顾以后,他会发现自己在这个组织当中逐渐找到点感觉了。

在大家的帮助和谦让之下,他的工作绩效又有所上升,但是这个时候工作绩效的上升不是真的。

随着这个员工在这个组织当中工作时间的增长,有一天每一个身边的同僚同事上司都开始把他视为这个组织内部的一个真正的成员时,就开始向他提出了真正的要求,开始对他抱以真正的期待:你在你这个岗位上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如果这个员工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些违反组织要求的事情,违背了别人期待的事情,就会面临挫折、评价,旁边的人会数落他,这个时候这个员工进入了自我粉碎的阶段。

角色扮演阶段
他不得不压抑自己习以为常的个性,压抑自己以前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对这些行为模式进行校正改变,以适应别人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将体会到沮丧、挫折感、负性的人际评价。

在这种消极情绪的频繁打击之下,他的工作绩效会出现大幅度下滑。

但是自我粉碎是一个新员工真正开始熟悉和认识这个组织的第一步,而角色试探那个阶段不是真正地开始认识这个组织。

一个新员工认识一个组织是从大量的消极评价开始的。

心理契约阶段
当他沮丧到一定程度,当他的工作绩效下降到一定水平,这时候这些新员工会出现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我受不了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然后他走了。

另外一种是,在他的工作绩效下降到一定程度,在他的内心体验已经消极到一定程度以后,有些主动地开始自我调整,开始学习这个组织当中的规则;主动了解这个组织对我到底有什么样的期待;我怎么样才能把这个角色扮演好;他开始主动的去自我调整。

还有一些组织,管理压力比较大,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都会强制你去校正你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更新为我们组织期待你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这时候这个员工在心里把自己原来的价值观、习惯行为模式,各种各样的动机等等全放下了。

放下之后才能开始脚踏实地去适应这个新组织和新岗位。

4.新员工适应组织的方法
许三多自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里,体验了这些过程。

不同的岗位,完成这整个的曲线过程不一样。

有个统计,基层的员工,适应一个新岗位大概6到10个月;而中层管理者,尤其是曾经在其他的组织里面,在其他的岗位上有过工作经验的中层管理者,需要18个月;而高层管理者,所谓的空降兵,突然之间从一个地方来到一个组织里担任高层管理者,他的适应时间是3年。

那么,对于组织而言,我们的课题在于,我们怎么去加快这个过程,我们总不能招了一个人,3年不使唤他吧。

如何加快这个过程?西方的管理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当一个新员工与同僚之间与上级之间,与资深同事能够形成相互促进以及指导,这个时候,他会很快的融入一个组织。

这其中,与同僚建立起积极关系是最有成效的一种方法,而指导则是组织可以直接介入的方法。

5.组织的决策
史今班长的出现,救了一个濒临崩溃的新员工许三多。

许三多和同僚之间、资深同事之间的相互促进,来自资深同志的心理支持。

可见,西方学者的结论和一个来自中国士兵的体验是何等的一致。

那么。

组织怎么促进来自同僚之间的积极互动,这可能是组织需要研究的课题。

我们的操作建议是:
建立导师制度
在组织当中,建立针对新人的导师制,为新人提供一个具有经验和人脉,理解组织文化和规章制度的顾问。

大家不要以为,导师制只是服务于新人的,导师制如果能够得以建立,是企业培养后备管理人才的最佳方式。

导师制的好处:新丁将获得经验、建议、友谊和心理依靠;有助于企业发现人才;提高执行力和人际凝聚力;培养后备管理者;锻炼现有的管理者。

导师制还有一些操作的这些技巧,首先最好能够轮值,半年一年换一位,要不然这个导师跟这个新人两个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深入,可能形成派系,所以最好轮值。

这个时候新兵新员工不光能从自己的顾问身上获得技术,获得人脉方面的支援,而且他会在心理上获得一个依靠:这个组织当中至少有一个资深的员工是认可我的,是帮助我的,这个组织对我来说是有人情味的。

一个没有人情味的组织对新人的吸引力是要打折扣的。

微软公司有导师制,6到8位新员工安排2到3位导师,半年一轮值。

中国人民警察历来有以老带新的传统,老人传授经验,让新人熟悉环境,然后建立人脉关系,是我们中国人民警察的一个光荣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