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常见的焊接缺陷
无损检测射线常见缺陷图集及分析RT射线检测部分

夹 纸 痕 迹
1、它们的表面现象是什么? 夹纸痕迹的表征为一块低密度区域,并几乎覆盖整张胶片。 2、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胶片和铅箔增感屏之间存在一张纸,并产生了投影,则会出 现夹纸痕迹。 3、这些现象何时可能发生? 如果没有去掉衬纸,则会发生这种情况。 4、如何检测夹纸痕迹? 只需在有衬纸或无衬纸两种情况下进行曝光检测。 5、如何可以避免它们? 确保在曝光前去掉全部衬纸。
折 痕 曝 光 前
1、折痕的表面现象是什么? 折痕(曝光前)的表征为白月牙状显示,其密度低于邻近的胶片区域(黑度较低)。 2、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曝光前弯曲胶片用力过大或过猛都会导致这种类型的折痕。 3、这些现象何时可能发生? 通常出现在从包装盒取出胶片或在曝光前装入暗袋时处理不当的情况下。 4、如何检验曝光前的折痕? 有意识地将某些胶片卷曲或扭折,使其曝光,然后按正常方法冲洗。检验胶片,这时您可 能会在胶片处理不当的地方风到一些颜色较淡的折痕。 5、如何可以避免它们? 严格遵守暗室操作规程,始终小心处理胶片,特别避免手指对胶片施以任何类型的压力。
一、常见缺陷及示意图
二、其他几种缺陷 三、常见伪缺陷
一、常见缺陷
1、圆形缺陷 定义:长宽比小于等于3的非裂纹、未焊透和未熔合缺陷。 圆形缺陷包括气孔、块状夹渣、夹钨等缺陷。气孔
气孔的成像:呈暗色斑点,中心黑度较大,边缘较浅平滑过渡,轮廓较清晰。 夹渣(非金属)的成像:呈暗色斑点,黑度分布无规律,轮廓不圆滑,小点 状夹渣轮廓较不清晰。 夹钨(金属夹渣)成像:呈亮点,轮廓清晰。
未融合
边缘未融合
注意:砂轮片磨伤痕迹(不是未融合)
5、裂纹
定义:裂纹是指材料局部断裂形成的缺陷。 影像特征:底片上裂纹和典型影像是轮廓分明的黑线或黑丝。其细节 特征包括:黑线或黑丝上有微小的锯齿,有分叉,粗细和黑度有时有 变化,有些裂纹影像呈较粗的黑线与较细的黑丝相互缠绕状;线的端 部尖细,端头前方有时有丝状阴影延伸。
《常见焊缺陷》课件

对焊缝进行机械加工,以去除不合格部分。
补焊
对存在的缺陷进行补充焊接,以消除缺陷。
热处理
对焊缝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和消 除焊接残余应力。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机械零件的焊接缺陷分析
总结词:机械零件焊接缺陷 总结词:预防措施 总结词:修复方法
详细描述:该案例介绍了某机械零件在焊接过程中出现 的缺陷,如气孔、夹渣、未熔合等,并对其产生的原因 进行了深入分析,如焊接参数不当、操作不规范等。
详细描述
通过建立完善的焊接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加强焊 接过程的监督和检测,可以有效地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同时,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
术,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焊接缺陷,提高焊接质量。
04
焊接缺陷的检测与修复方法
焊接缺陷的检测方法
外观检测
通过肉眼或使用放大镜观察焊 缝表面,检查是否存在裂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加固措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修复技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对于无法修复的缺陷,该案例采取了各种加固 措施,如增加支撑结构、粘贴钢板等,以提高结构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气孔与夹渣
气孔和夹渣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它们会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
气孔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熔池内的气体在金属冷却过程中未能及时逸出,残留在焊缝内部形成的孔洞。夹渣则是由于焊接过程 中熔池内存在杂质,在金属冷却过程中未能完全熔化或排除,残留在焊缝中的杂质颗粒。气孔和夹渣的存在会降低焊接接头 的致密度和强度。
咬边与烧穿
咬边和烧穿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 ,它们会导致焊接接头的强度降低。
电力行业无损检测基础知识

无损检测基础知识一.无损检测的定义、方法及目的二.焊接接头的缺陷及防止措施三.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四.焊接缺陷在底片上的形貌(一)无损检测的定义、方法和目的1.无损检测是在不损坏和不破坏材料及设备的情况下,对它们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2.无损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等。
3.无损检测的目的确保工件或设备的质量,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焊接接头的缺陷及防止措施1.缺陷的分类焊接接头缺陷类型很多,按在接头中的位置可分为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两大类。
1)外部缺陷位于接头的表面,用肉眼就可看到,如咬边、焊瘤、弧坑、表面气孔和裂纹等。
2)内部缺陷位于接头内部,必须通过各种无损检测方法才能发现。
内部缺陷有未焊透、未熔合、夹渣、气孔、裂纹等。
2.内部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一)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融透的现象叫未焊透。
未焊透缺陷不仅降低了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而且在未焊透处的缺口和端部形成应力集中点,承载后往往会引起裂纹,是一种危险缺陷,这类缺陷一般是不允许存在的。
产生的原因:坡口钝边间隙太小,焊接电流太小或运条速度过快,坡口角度小,运条角度不对以及电弧偏吹等。
防止措施:合理选用坡口型式、对口间隙和采用正确的焊接工艺。
(二)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于母材之间或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点焊时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产生的原因:坡口不干净,焊速太快,电流过小或过大,焊条角度不对,电弧偏吹等。
预防措施:正确选用坡口和焊接电流,坡口清理干净,正确操作防止焊偏等。
(三)夹渣---是指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金属氧化物夹杂等。
夹钨---是指钨极局部气体保护焊时由于钨极局部熔化而坠入熔池留在焊缝的钨粒。
夹渣是焊缝常见的缺陷,其形状有条状和点状,外形不规则。
产生的原因:焊接电流太小,速度过快,熔渣来不及浮起,焊接坡口和各层焊缝清理不干净,基本金属和焊接材料化学成分不当,含硫、磷量较多等。
常见焊接缺陷及焊接质量检验资料

02
不同的焊接方法和应用领域有不同的质量检验标准,应选择适
用的标准进行检验。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应定期更新,以适应技术发展和提高质量要
03
求。
焊接质量检验记录
焊接质量检验记录是对焊接质量进行跟踪和追溯的重 要手段,应详细记录检验时间、检验人员、检验方法、
检验结果等信息。
焊接质量检验记录应保持真实、完整、准确,以便对 焊接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05
结论
焊接缺陷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01
焊接缺陷如气孔、夹渣、未熔合等会导致焊接接头的强度、塑 性和韧性下降,影响焊接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02
焊接缺陷会导致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降低,增加疲劳断裂 的风险。
03
焊接缺陷会影响焊接结构的耐腐蚀性能,降低其耐腐蚀性。
焊接质量检验的重要性和作用
焊接质量检验是确保焊接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 焊接缺陷,防止因焊接缺陷导致的安全事故。
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环节,通 过对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等进 行评估,确定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焊接工艺评定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评 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焊接工艺评定结果应记录在评定报告中,并作 为后续焊接工作的依据。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01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是衡量焊接质量的依据,规定了焊接接头的 外观质量、无损检测、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详细描述
夹渣通常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小、焊接速度过快、坡口清理不干净等原因造成的。 在焊接过程中,熔渣未能及时浮出表面或被排除,就会残留在焊缝金属中形成夹 渣。夹渣可能导致焊接接头的强度下降,甚至引发断裂。
气孔
无损检测基础

5.再热裂纹
名称
特征
产生机理
防止措施
冷裂纹
a.成生于较低温度,且产生于焊后一段时间以后,故又称为延迟裂纹。 b.主要产生于热影响区,也有发生在焊缝区的。 c.冷裂纹可能是沿晶开裂,穿晶开裂或两者混合出现。 d.冷裂纹引起的构件破坏是典型的脆断。
1.坡口尺寸不合理; 2.坡口有污物; 3.多层焊时,层间清渣不彻底; 4.焊接线能量小; 5.焊缝散热太快,液态金属凝固过快; 6.焊条药皮,焊剂化学成分不合理,熔点过高,冶金反应不完全,脱渣性不好; 7.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时,电源极性不当,电流密度大,钨极熔化脱落于熔池中。 8.手工焊时,焊条摆动不良,不利于熔渣上浮。
a.合金元素合杂质的影响碳元素以及硫、磷等杂质元素的增加,会扩大敏感温度区。使结晶裂纹的产生机会增多。 b.冷去速度的影响 冷却速度增大,一是使结晶偏析加重,二是使结晶温度区间增大,两者都会增加结晶裂纹的出现机会。 c.结晶应力与拘束力的影响 在脆性温度区内,金属的强度极低,焊接应力又使这部分金属受拉,当拉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结晶裂纹。
a.再热裂纹的产生机理有多种解释,其中楔型开裂理论的解释如下:近缝区金属在高温热循环作用下,强化相碳化物(如碳化钛、碳化钒、碳化铌、碳化铬等)沉积在晶内的位错上,使晶内强化迁都大大高于晶界强化,尤其是当强化相弥散分别在晶粒内时,会阻碍晶粒内部的局部调整,又会阻碍晶粒的整体变形,这样由于应力松弛而带来的塑性变形就主要由晶界金属来承担,于是,晶界区金属会产生滑移,且在三晶粒交界处产生应力集中,就会产生裂纹,即所谓的楔型开裂。图2-30是楔型开裂的示意图。
焊接缺陷超声波探伤施工工艺

焊接缺陷超声波探伤施工工艺1. 简介超声波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焊接缺陷的检测。
本文档旨在介绍焊接缺陷超声波探伤的施工工艺,旨在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确使用超声波探伤技术,准确检测焊接缺陷,确保焊接质量。
2. 焊接缺陷的常见类型在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焊接缺陷包括焊接孔隙、夹渣、气体孔洞、裂纹等。
这些缺陷会影响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因此需要通过超声波探伤进行及时检测和修复。
3. 焊接缺陷超声波探伤施工流程3.1 准备工作在进行焊接缺陷超声波探伤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探测区域:根据焊接图纸和焊接工艺要求,确定需要检测的焊接接头和焊缝位置;- 确定超声波探测仪器:选择适合的超声波探测仪器,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探头和信号处理设备;- 准备工作场所: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安全,以保证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3.2 实施探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焊接缺陷超声波探测:1. 清洁焊接接头表面,确保无杂质干扰;2. 安装超声波探测仪器,根据焊接接头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超声波传感器和探头;3. 设置探测参数,包括超声波频率、脉冲宽度、增益等;4. 对焊接接头进行扫描,记录探测数据,并标记发现的缺陷位置;5. 根据探测数据分析缺陷类型和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修复。
4. 结果分析与修复根据焊接缺陷超声波探测的结果,进行以下分析和修复工作:- 分析缺陷类型和严重程度,确定是否影响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 基于分析结果,制定修复方案,包括补焊、磨光等;- 完成修复后,进行二次超声波探测,确保缺陷得到有效修复。
5.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焊接缺陷超声波探测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超声波探测仪器的信号受到干扰;-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遵循超声波探测仪器的使用说明,确保操作安全。
6. 结论焊接缺陷超声波探伤施工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可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准确检测焊接缺陷,并进行及时修复。
焊缝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剖析

二.超声波探伤
➢ 直探头及斜探头示意图
Company Logo
二.超声波探伤
Company Logo
2.超声波探伤仪选择
❖ 探伤仪针对不同的检测对象、目的、方法、 速度等需要,其设计制造也不尽相同。按信 号的显示方式不同,可分为A、B、C型三种 探伤仪,即人们通常所说的A超、B超、C超。
二.超声波探伤
未熔合——坡口未熔合在底片上呈直线状的黑色条纹,位置偏离焊缝中心, 靠近坡口边缘一边的密度较大且直;层间未熔合在底片上呈黑色条纹, 但不很长,有时与非金属夹渣相似。
Company Logo
三.射线探伤
3.射线探伤的质量评定 按《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3323)的规定进行。根据缺陷性质和数量、 射线探伤焊缝质量分为四个等级: ①Ⅰ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和条状夹渣; ②Ⅱ级焊缝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 ③Ⅲ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熔合及双面焊和加垫板的单
一.焊件内常见缺陷
Company Logo
❖4.未熔合:焊接时在焊缝金属与母材之间
或焊道金属和焊道金属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 的部分,其主要类型是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坡 口未熔合(侧壁未熔合),层间未熔合(焊 道之间未熔合)和单面焊根部未熔合三种
一.焊件内常见缺陷
Company Logo
❖5.裂纹:主要是在熔焊冷却时因热力盈 利和相变应力而产生的,也有在校正或 疲劳过程中产生的。是危险性最大的一 种缺陷。
面焊中的未焊透; ④Ⅳ级焊缝是缺陷超过Ⅲ级的。
参考文献
Company Logo
➢ 大连理工大学,李孟喜主编.无损检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1
二.超声波探伤
➢ 直探头探测钢材缺陷
射线检测-焊缝缺陷图谱

1.外部缺陷在焊缝的表面,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就可看到,如咬边,焊瘤,弧坑,表面气孔和裂纹等。
2.内部缺陷位于焊缝内部,必须通过各种无损检测方法或破坏性试验才能发现。
内部缺陷有未焊透,未熔合,夹渣,气孔,裂纹等,这些缺陷是我们无损检测人员检查的主要对象。
焊缝缺陷的危害性:1、由于缺陷的存在,减少了焊缝的承载截面积,削弱了静力拉伸强度。
2、由于缺陷形成缺口,缺口尖端会发生应力集中和脆化现象,容易产生裂纹并扩展。
3、缺陷可能穿透焊缝,发生泄漏,影响致密性。
焊缝纵向裂纹示意图一、焊缝纵向裂纹X光底片焊缝纵向裂纹1 焊缝纵向裂纹2焊缝纵向裂纹3 焊缝纵向裂纹4焊缝纵向裂纹5 焊缝纵向裂纹6焊缝纵向裂纹7 焊缝纵向裂纹8焊缝纵向裂纹9 焊缝纵向裂纹10焊缝纵向裂纹11 焊缝纵向裂纹12焊缝纵向裂纹13 焊缝纵向裂纹14焊缝纵向裂纹15 焊缝纵向裂纹16焊缝纵向裂纹17 焊缝纵向裂纹18焊缝纵向裂纹19 焊缝纵向裂纹20 纵向裂纹的表面特征是沿焊缝长度方向出现的黑线,它既可以是连续线条,也可以是间断线条。
纵向裂纹影像产生的原因是沿焊缝长度破裂而导致的不连续黑线。
二、热影响区纵向裂纹X光底片热影响区纵裂1 热影响区纵裂2 热影响区撕裂呈线性黑色锯齿状,平行于熔合线,穿晶扩展,表面无明显氧化色彩,属脆性断口的延迟裂纹。
焊缝横向裂纹示意图三、焊缝横向裂纹X光底片焊缝横向裂纹1 焊缝横向裂纹25焊缝横向裂纹3 焊缝横向裂纹4焊缝横向裂纹的表征是横在焊接影像上的一根细小黑线(直线或曲线),它产生的原因是由焊缝上的金属破裂引起的。
当焊接应力为拉应力并与氢的析集和淬火脆化同时发生时,极易产生冷裂纹。
四、母材裂纹X光底片母材裂纹1 母材裂纹2裂纹:材料局部断裂形成的缺陷。
裂纹的分类方法:按延伸方向可分为纵向裂纹、横向裂纹、辐射状裂纹;按发生部位可分为焊缝裂纹、热影响区裂纹、熔合区裂纹、焊趾裂纹、弧坑裂纹、母材裂纹;按发生条件和时机可分为热裂纹、冷裂纹、再热裂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损检测常见的焊接缺陷
A外部缺陷
一、焊缝成型差
1、现象
焊缝波纹粗劣,焊缝不均匀、不整齐,焊缝与母材不圆滑过渡,焊接接头差,焊缝高低不平。
2、原因分析
焊缝成型差的原因有:焊件坡口角度不当或装配间隙不均匀;焊口清理不干净;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焊接中运条(枪)速度过快或过慢;焊条(枪)摆动幅度过大或过小;焊条(枪)施焊角度选择不当等。
3、防治措施
⑴焊件的坡口角度和装配间隙必须符合图纸设计或所执行标准的要求。
⑵焊件坡口打磨清理干净,无锈、无垢、无脂等污物杂质,露出金属光泽。
⑶加强焊接联系,提高焊接操作水平,熟悉焊接施工环境。
⑷根据不同的焊接位置、焊接方法、不同的对口间隙等,按照焊接工艺卡和操作技能要求,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参数、施焊速度和焊条(枪)的角度。
4、治理措施
⑴加强焊后自检和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⑵对于焊缝成型差的焊缝,进行打磨、补焊;
⑶达不到验收标准要求,成型太差的焊缝实行割口或换件重焊;
⑷加强焊接验收标准的学习,严格按照标准施工。
二、焊缝余高不合格
1、现象
管道焊口和板对接焊缝余高大于3㎜;局部出现负余高;余高差过大;角焊缝高度不够或焊角尺寸过大,余高差过大。
2、原因分析
焊接电流选择不当;运条(枪)速度不均匀,过快或过慢;焊条(枪)摆动幅度不均匀;焊条(枪)施焊角度选择不当等。
3、防治措施
⑴根据不同焊接位置、焊接方法,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参数;
⑵增强焊工责任心,焊接速度适合所选的焊接电流,运条(枪)速度均匀,避免忽快忽慢;
⑶焊条(枪)摆动幅度不一致,摆动速度合理、均匀;
⑷注意保持正确的焊条(枪)角度。
4、治理措施
⑴加强焊工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焊缝盖面水平;
⑵对焊缝进行必要的打磨和补焊;
⑶加强焊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⑷技术员的交底中,对焊角角度要求做详细说明。
三、焊缝宽窄差不合格
1、现象
焊缝边缘不匀直,焊缝宽窄差大于3㎜。
2、原因分析
焊条(枪)摆动幅度不一致,部分地方幅度过大,部分地方摆动过小;焊条(枪)角度不合适;焊接位置困难,妨碍焊接人员视线。
3、防治措施
⑴加强焊工焊接责任心,提高焊接时的注意力;
⑵采取正确的焊条(枪)角度;
⑶熟悉现场焊接位置,提前制定必要焊接施工措施。
4、治理措施
⑴加强练习,提高焊工的操作技术水平,提高克服困难位置焊接的能力;
⑵提高焊工质量意识,重视焊缝外观质量;
⑶焊缝盖面完毕,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焊缝进行修磨,必要时进行补焊。
四、咬边
1、现象
焊缝与母材熔合不好,出现沟槽,深度大于0.5㎜,总长度大于焊缝长度的10%或大于验收标准要求的长度。
2、原因分析
焊接线能量大,电弧过长,焊条(枪)角度不当,焊条(丝)送进速度不合适等都是造成咬边的原因。
3、治理措施
⑴根据焊接项目、位置,焊接规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流参数;
⑵控制电弧长度,尽量使用短弧焊接;
⑶掌握必要的运条(枪)方法和技巧;
⑷焊条(丝)送进速度与所选焊接电流参数协调;
⑸注意焊缝边缘与母材熔化结合时的焊条(枪)角度。
4、治理措施
⑴对检查中发现的焊缝咬边,进行打磨清理、补焊,使之符合验收标准要求;
⑵加强质量标准的学习,提高焊工质量意识;
⑶加强练习,提高防止咬边缺陷的操作技能。
五、错口
1、现象
表现为焊缝两侧外壁母材不在同一平面上,错口量大于10%母材厚度或超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