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第二章——人体生理特征

合集下载

人因工程第2章人体形态特征和测量

人因工程第2章人体形态特征和测量

⼈因⼯程第2章⼈体形态特征和测量1.⼈体测量的⽬的各种与⼈有关的标准的确⽴都是以⼈体测量数据为基础,可见⼈体测量及其测量技术直接影响⼀个国家的⼯业化⽔平,只有依据⾼⽔平的⼈体测量技术与完善的⼈体测量数据库建⽴的⼈体原型,才能设计出⾼品质、⾼标准的宜⼈化产产品。

2.⼈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函数均值⽅差标准差抽样误差百位数3.⼈体测量分类按⼈的状态分类静态⼈体测量、动态⼈体测量按实际使⽤分类形态的测量、⽣理的测定、运动的测定4.测量项⽬(1)⼈体测量的结构参数⼈体主要尺⼨:⾝⾼、体重、上臂长、前臂长、⼤腿长、⼩腿长⽴姿⼈体尺⼨:眼⾼、肩⾼、⼿功能⾼、会阴⾼、胫⾻点⾼坐姿⼈体尺⼨:坐⾼、坐姿颈椎点⾼、坐姿眼⾼、坐姿肩⾼、坐姿肘⾼、坐姿⼤腿厚、坐姿膝⾼、⼩腿加⾜⾼、坐深、臂膝距、坐姿下肢长⼈体⽔平尺⼨:胸宽、胸厚、肩宽、最⼤肩宽、臀宽、坐姿臀宽、坐姿两肘间宽、胸围、腰围、臀围⼈体头部尺⼨:头全⾼、头⽮状弧、头冠状弧、头最⼤宽、头最⼤长、头围、形态⾯长各⼤区域⼈体尺⼨的均值和标准差(2)⼈体测量的功能参数功能修正量⾛路:90mm;躯⼲放松状态时,⽴姿的⾝⾼、眼⾼减10mm,坐姿时的坐⾼、眼⾼减44mm;对按钮开关减12mm,推滑板推钮、搬动搬钮开关则减25mm;鞋底:男25mm,⼥20mm;⼿可以够到:⾝⾼的7/6;⼼理修正量为了消除空间压抑感、恐惧感,或为了美观等⼼理因素⽽加的尺⼨修正量称为⼼理修正量⼼理修正量应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许可两个因素来研究确定最佳功能尺⼨=⼈体尺⼨+功能修正量+⼼理修正量5.⼈体测量数据应⽤中必须考虑的因素(1)选⽤设计类型I型设计(双限值设计):使⽤⼤⼩百分位数,得出上下限值II型设计(单限值设计):只需要⼀个⼈体尺⼨百分数作为尺⼨上限值或下线值的依据者III型设计(平均尺⼨设计):只需要第50百分位数的⼈体尺⼨作为产品尺⼨设计的依据者(2)选择合适的百分位数(3)着装修正量(4)设计尺⼨推算设备和⽤具的尺⼨=⼈体测量值*传递系数6.当过⾼或过低产⽣的问题严重程度⼀样时,取50百分位设计椅⼦⾼度=⼩腿加⾜⾼+鞋厚-⾐厚淋浴头⾄墙⾯的距离=⼈体最⼤厚度+功能修正量+⼼理修正量着装修正量:左右13mm,前后18mm7.动态⼈体尺⼨蹲坐⼯作、屈膝⼯作、跪姿⼯作、爬着⼯作、俯卧⼯作、仰卧⼯作。

安全人机工程学人的生理特征

安全人机工程学人的生理特征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了解人在各种工作环境中的生理特征 ,探究其变化规律,为设计更安全、 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设备提供科学依 据。
研究意义
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改善工作条 件和环境,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 发生率,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 意度。
02
人机工程学概述
人机工程学定义
1 2
定义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机器、环境之间相互 作用的学科,旨在提高人机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问题的出现,安全人机工程学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理论和 方法,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人机交互的机制和规律,深入研究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以及人机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未来研究还应关注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将安全人机工程学与其他领域如心理学、 生物学、医学等相结合,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肌肉锻炼
通过锻炼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 力,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灵活性,预 防肌肉萎缩和关节疾病。
人体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构成
人体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是人体内最复杂的系 统之一。
神经功能
神经系统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调节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维持 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
神经保护
保持神经系统的健康需要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同时摄取足够的B族 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THANKS
感谢观看
人体承受能力考量
在设计安全设备时,应考虑到人体的承受能力,如力量、 耐力和姿势等。设备应减轻操作者的负担,避免过度疲劳 和损伤。
根据人体生理特征优化工作环境
适宜的照明环境
工作环境的光线应适宜,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对眼睛造成伤害, 影响视觉效果和工作效率。

人因工程书稿第二章 人体生理特性.

人因工程书稿第二章 人体生理特性.

第二章人体生理特性第一节神经系统与感觉一、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神经系统是由包括脑和脊髓的中枢神经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所组成。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主导系统,全身各器官、系统均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控制和调节下,互相影响、互相协调,保证人体的统一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在此过程中,首先是借助于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通过脑和脊髓各级中枢的整合,最后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各个系统的活动,从而使机体得以反应多变的外环境,同时也调节着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一切心理和意识活动也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的,因此,神经系统也是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

(二)神经组织人的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也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营养的基Array本单位,具有感受体内外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信息的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分布在神经元周围,构成网状支架,对神经元起支持、绝缘、营养、防御等作用。

1.神经元一个神经元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包含有细胞核的细胞体,它是神经元代谢和营养的中心;二是由细胞体向外伸出的呈树枝状的短突部分,称为树突;三是由细胞体向外伸出的一条细长的单突,称为轴突,如图2-1所示。

轴突的长短随神经元类型不同而异,短的轴突仅数十微米,长的可达1m以上。

轴突外被髓鞘及施旺氏细胞包围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的末端有许多分枝,称为神经末梢。

1神经元的树突接受由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经细胞体整合后再由轴突将信息传递给另一神经元或机细胞和腺细胞,从而在整个机体内形成传递信息的神经元链。

刺激沿神经纤维的传递速度和轴突髓鞘的厚度有关。

髓鞘厚时,速度可达120m/s,髓鞘很薄,则可低至0.6m/s。

传递速度还与神经元之间的间隙数目有关,因为突触间隙对刺激传递有微弱的障碍作用。

2.突触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依赖于众多神经元之间的密切联系,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彼此接触,突触即为神经元之间发生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特殊联接装置。

第二章 人体的生理特征及其应用(人体尺寸)

第二章 人体的生理特征及其应用(人体尺寸)

百分位
百分位由百分比表示,称为“ 百分位由百分比表示,称为“第几 百分位” 例如, 称为第50 百分位”。例如,50%称为第 称为第 百分位。 百分位。 百分位数是百分位对应的数值。 百分位数是百分位对应的数值。 例如,身高分布的第5百分位数 例如,身高分布的第 百分位数 为1543,则表示有 ,则表示有5%的人的 的人的 身高将低于这个高度。 身高将低于这个高度。
5、人体测量的主要仪器
人体测高仪: (1) 人体测高仪 主要用来测量身高、坐高、 主要用来测量身高、坐高、 立姿和坐姿的眼高以及伸手 向上所及的高度等立姿和坐 姿的人体各部位高度尺寸。 姿的人体各部位高度尺寸。
(2)人体测量用直角规: 人体测量用直角规: 主要用来测量两点间的直线 距离, 距离,特别适宜测量距离较短 的不规则部位的宽度或直径。 的不规则部位的宽度或直径。 如耳、 如耳、脸、手、足。
5、人体测量的 主要仪器
(3)用于不能直 ) 接以直尺测量的两 点间距离的测量, 点间距离的测量, 如测量肩宽、胸厚 如测量肩宽、 等部位的尺寸。 等部位的尺寸。
6、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函数 术语) (术语)
总体、 总体、样本 均值、 均值、标准差
术语
适应域
百分位数 百分位
总 体
统计学中, 统计学中,把所要研究的全体对 象的集合称为“总体” 象的集合称为“总体”。人体尺寸 测量中, 测量中,总体是按一定特征被划分 的人群。因此, 的人群。因此,设计产品时必须了 解总体的特性,并且对该总体命名, 解总体的特性,并且对该总体命名, 例如,中国成年人、中国飞行员等。 例如,中国成年人、中国飞行员等。 统计学中,把从总体取出的许 统计学中, 多个体的全部称为“样本” 多个体的全部称为“样本”。各种 人体尺寸手册中的数据就是来自这 些样本,因此, 些样本,因此,设计人员必须了解 样本的特点及其表达的总体。 样本的特点及其表达的总体。

人因工程学第2章人的因素

人因工程学第2章人的因素

,CO2的产生量为0.19 L/min。求该项作业的相对代谢率。
解: 作业时的呼吸商RQ
VCO2 VO2
1.05 0.81 1.3
查表, 氧热价为20.15KJ/L
安静时的呼吸商
VCO2 VO2
0.19 0.24
0.7查9 表,氧热价位20.04KJ/L
RMR M R M R 1.2(M R) 1.2 (1.30 20.15 0.24 20.04) 5.34
RMR≤3.6 车工 铣工 80 min 中等强度劳动
RMR≤5.0 伐木工 土建工 20 min 重劳动
为了保证人体健康和保证产品质量 应合理安排作业休息制度 例: 德国二战
实验证明:作业时间成等差级数增加时,恢复劳动所需的休息时间成等比 级数增加。
一、作业休息制度两个基本假设(德国学者E. A. 米勒):
ATP的数量很少,适于短暂(10秒以下)剧烈活动。
2)需氧系列(人体活动能量最大的和最主要的产能源)
葡萄糖(脂肪)+ 氧 氧化磷酸化 ATP 特征:提供能量速度中,持续时间长,需氧参与,产生ATP的数
量几乎不受限制,适于中等强度作业的供能。
3)乳酸系列 葡萄糖(糖元) 磷酸果糖激酶 ATP + 乳酸 特征:提供能量速度比较快,持续时间短,提供能量大,无需氧
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功能,其次取决于呼吸系统的功能。
2)氧上限:血液在单位时间内所供应的最大氧量叫氧上限。 3)氧债:氧需与供氧量之间的差别叫氧债。 2.氧消耗的动态变化规律
1)动态作业 动态作业时,人体的耗氧量是变化的,在开始的2-3min内,呼
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还不能满足氧需,肌肉所需的能量是在缺氧条 件下产生的。此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逐渐加强,氧需逐渐得到 满足,进入稳定状态,进入稳定状态的作业可维持较长时间。作业 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并不能马上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还将 继续消耗较多的氧以补偿氧债。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一、名词解释15' 3'*5二、判断15' 1'*15三、简答20' 4'*5 or 5'*4?四、计算35' 4道五、论述15' 1道第一章人因工程概述1.人因工程的概念与特点本书将人因工程定义为:人因工程是基于对人、机器、技术和相关环境的深入研究,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通过对于工具(用具)、机器(设施)、系统、任务和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生产(包括日常生活中人的活动)的效率、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学科的特点1. 产品是为顾客服务的,设计时应始终把用户放在首位,并考虑生产者和相关者2. 必须意识到个体在能力和限制上的差异,并且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对各种设计可能造成的影响。

3. 强调设计过程中经验数据和评价的重要性。

依靠科学方法和使用客观数据去检验假设,推出人类行为方式的基础数据。

4. 用系统观点考虑问题,意识到事物、过程、环境和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5. 人因工程学不只是基于表格数据和一些指标来进行设计。

6. 人因工程学不是设计产品的模型。

必须通过研究个体差异,从而在为用户设计产品时考虑到不同的特征。

7. 人因工程学不同于常识。

从某种程度上说,应用常识也能够改进设计,而人因工程学远不止这些。

2. 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研究人机界面设计在人机系统中,人与机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利用人机界面上的显示器与控制器,实现人与机的信息交换的过程。

研究人机界面的组成并使其优化匹配,产品就会在功能、质量、可靠性、造型及外观等方面得到改进和提高,也会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工作场所设计包括工作场所总体布置、工作台或操纵台与座椅设计、工作条件设计等。

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作业环境包括一般工作环境,如照明、颜色、噪声、振动、温度、湿度、空气粉尘和有害气体等,也包括高空、深水、地下、加速、减速、高温、低温及辐射等特殊工作环境。

人体工程学和人因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和人因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和人因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往往会涉及到两个专业的理论:人体工程学和人因工程学。

在装修过程中知道这两个学问中的一些学问是很重要的。

在一些论文中,有人认为人体工程学和人因工程学属于同一概念。

本文意在简洁阐述和介绍,并不构成对理论的争议。

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又叫人体工学或人类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研讨人与环境尺度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人体工程学通过对人类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熟悉,并将有关的学问应用在有关的设计中,从而使环境适合人类的行为和需求。

对于室内设计来说,人体工程学的最大课题就是尺寸的问题。

通过人体工程学,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肩膀宽约在60Omln左右,所以当我们要设计一条过道要容纳两个人的就得是1200mm宽。

而这条过道仅仅能确保一人行进,一人侧避的状况下,过道就得是900n三宽。

在装修家具时,我们知道厨柜需要多高,写字台需要多高,床需要多长,这些数据都不是随便定夺的,而是通过大量的科学数据分析出来的,具有肯定的普遍通用性的。

人体工程学并不仅仅是供应一个一般性数据的学科,它还是一门优化人类环境的学问,通过它,人们可以设计越来越舒适的沙发和床垫,也能设计出更便利的工作制服。

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最主要的内容是:1、人体尺寸;2、人体作业域;3、家具设施常见尺寸;4、建筑尺度法律规范5、视觉心理和空间。

人因工程学(HumanFactor),也称人素工程学,人机工程学。

人因工程是研讨人类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人与工具、环境、设施、用户、机器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设计这些会影响人的事物和环境,以及人在使用这些关系时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在人因工程中,人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就是要尽可能使整个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有很好的协作。

通俗点说,就是设计的东西,要在人的力量和本能极限之内,并得以合理使用。

我们用电脑时,有时候我们想删掉一个文件,操作后,windows系统会弹出一个警告框问你:的确要把“xXX〃放入回收站吗?是/否。

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第二章人的特征1.从外形分:头部、颈部、躯干、左右上肢、左右下肢解剖学分:骨骼、关节、肌肉人机学分:人体多刚体运动学模型15个刚体由14个铰链连接2人体尺寸测量基准面:夭状面、正中夭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眼耳平面基本测点:头部测点16个和测量项目12个测量项目:共69项其中立姿40项坐姿22项,手和足部6项及体重1项3人的劳动生理特征:神经系统:1中枢神经系统2周围神经系统感觉器:主要由眼、耳、鼻、舌、皮肤五个感觉器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眼睛:视角、视力、视距、中央视觉,立体视觉、色觉、色视野、色盲、色弱、明适应、暗适应符合视觉特征的原则:容易看见的原则、视觉形状零碎的法则、对比法则、远近视法则、运动式法则、错视、错觉法则、暗适应法则、应急、疲劳法则、注意法则、调合法则人体尺寸之间应注意哪些问题:1.最大,最小尺寸如门窗走廊取高百分比95%(PMAX 人多处取大百分位,人少取小百分位)2.可调节设计(桌椅类5%~95%)3.折衷设计(P50% 大多数人可用)4.影响人体尺寸的相关因素5适当的修正量(尖头皮鞋和普通皮鞋)6.取最新的人体尺寸人的心理特征:1.人对信息的认识过程:感觉2.(a 适宜刺激b 感觉阈限c适应d 相互作用e 对比f余觉)知觉(a 整体性 b 恒常性 c 错觉)记忆(a 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 b 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c瞬间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d 形象记忆、听觉记忆、动作记忆)思维(a 间接性b 概括性c与语言的不可分性)3.人的个性特征: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麦克利兰:权利、社交、成就需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3
A-大脑半球外侧面
大脑皮层分区图
B-大脑半球内侧面
图2-4 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知


一、神经系统 (四)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发出,其末梢分布 于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神经系统,它包括脊神 经、脑神经和植物神经。 周围神经的功能有:


接受来自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并将其传导至中枢神经; 传递由中枢神经发出的指令并完成运动反应。

三条主要的沟裂将大脑分为额叶、顶叶、颞 叶、枕叶等4叶。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统一机体的最高神经中枢。人的大 脑皮层大约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在垂直切 面上大致分六层排列。 大脑皮层的各个不同区域在功能上具有不同的 分工,如感觉区和运动区。这种功能上的分工 不是绝对的。 1909年,K.Brodmann——大脑皮层分区图。 1950年,Penfield—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定 位图

脊髓功能:(1)传导功能;(2)反射功 能。

脑:是中枢神经的最高部位,位于颅腔 内,由大脑半球、间脑、中脑、脑桥、 延髓和小脑组成。
脑 干


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 有时也将间脑列入脑干。 脑干参与传导上、下行神经冲动,是大 脑半球与脊髓之间的联络通路。
延 髓

延髓是脊髓的延续,它不仅是食物反射 (如唾液分泌、咀嚼、吞咽等)和某些 防御反射(喷嚏、咳嗽、呕吐等)的中 枢,而且是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反射性自 动调节中枢,故有“生命中枢”之称。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通常能耗以千卡(kal)表示。 两种方法的公式换算: 1L/min=W×10-3cm3/(kg · min) 式中:W——体重(kg)
第三节 能量代谢



三、能量代谢与能量代谢率 人体代谢所产生的能量等于消耗于体外做功的 能量和在体内直接、间接转化为热的能量的总 和。 在不做功的条件下,体内所产生的能量等于由 身体发散出的能量,从而使体温维持在恒定的 水平上。 能量代谢分为三种:基础代谢、安静代谢和活 动代谢。
第二节 人体的运动系统

一、骨骼 成人全身共有206块骨。分为躯干骨、 颅骨和四肢骨三部分。躯干骨又包括椎 骨、肋骨和胸骨,各椎骨借骨连接构成 脊柱。
图 2 12 人 体 骨 骼
-
第二节 人体的运动系统

二、关节 骨与骨以结缔组织相连接构成关节。 1。不动关节——软骨 2。动关节——绝大多数 3。半动关节——如耻骨联合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知


一、神经系统 (二)神经组织 突触:神经元之间发生接触并进行信息 传递的特殊联接装置。神经元之间通过 突触构成庞大的、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膜和突触后膜 三部分组成。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知

一、神经系统 (三)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
第二节 人体的运动系统


三、肌肉 骨骼肌有4种物理特性: 收缩性; 伸展性; 弹性; 粘滞性。
第二节 人体的运动系统




四、操作动作与作业姿势 (一)作业姿势的基本类型分4大类34 种: 立姿——7种; 端坐姿——14种; 靠椅坐姿——10种; 卧姿——3种。
第二节 人体的运动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知

二、听觉、触觉和嗅觉 (一)听觉 声音与测量



声波的频率 人耳一般对20-20000Hz频率范围内 的声音较敏感。 声音的强度 声强是与人对响度的感觉有关的。 基本单位—贝尔B,常用的是分贝 dB感知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知


一、神经系统 (二)神经组织 人的神经组织主要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组成。 神经元也称神经细胞,完整的神经系统由成百 万的神经细胞组成 。一个神经元由三个部分 组成:


包含有细胞核的细胞体,它是神经元代谢和营养的 中心; 由细胞体向外伸出的呈树枝状的短突部分——树突; 由细胞体向外伸出的一条细长的单突——轴突。
脑 桥


脑桥位于延髓上方、小脑腹侧,是联系 小脑两半球上、下行神经纤维的桥梁。 脑桥参与或完成头面部肌肉的运动以及 某些感觉的形成。
中脑、间脑、小脑

中脑位于脑桥上方,是视、听运动的反射中枢。 间脑位于脑干上方,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

丘脑是大脑皮质下的低级感觉中枢。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第二章 人体生理特性
Ch2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Human Body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知 第二节 人体的运动系统 第三节 能量代谢 第四节 心血管与呼吸系统 第五节 人体的忍耐力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知


一、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神经系统是由包括大脑和脊髓的中枢神 经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所组成。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主导系统,全身各器 官、系统均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控制和调 节下互相影响、互相协调,以保证人体 的统一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基础代谢



生理学将人清醒、静卧、空腹(食后 10h以上)、室温20左右这一条件定为 基础条件。 人在基础条件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 谢。它反映单位时间内人体维持最基本 的生命活动所消耗的最低限度的能量。 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消耗的 热量来表示,记作kcal/(h · m2)
安静代谢

二、听觉、触觉和嗅觉 (一)听觉 耳朵解剖图

外耳 中耳 内耳 声波到感觉的转化
图2-5 耳的解剖示意图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知


二、听觉、触觉和嗅觉 (一)听觉 屏蔽-屏蔽是指环境中的一种声音使得耳 朵对另一种声音的敏感度降低的现象。 屏蔽的影响随屏蔽的声音和被屏蔽声音 的类型(纯音、复合音、白噪音、语音) 的不同而变化。
图2-7 人的视觉系统
图2-8 眼睛结构示意图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知



二、视觉机能及其特征 (三)视觉机能 1.视角与视力 2.视野与视距 3.中央视觉和周围观觉 4.双围视觉和立体视觉 5.色觉与色视野 6.暗适应和明适应
图2-9.1 人的水平视野
图2-9.2 人的垂直视野
第三节 能量代谢




人体能量的产生和消耗称为能量代谢。 一、能量供应 人在作业过程中所需能量分别由三种不 同的能源系统提供(P31表2-1): ATP-CP(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系统; 乳酸能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
Cr的产生三种途径:



1。ATP—Cp系列。 产生 优点:快速、大量 ATP 缺点:Cp非常有限 Cp + ADP ATP + Cr 2。需氧系列:糖 + 氧气(血液传送) ATP 优点:ATP充足,无副作用;缺点:需要氧气 3。无氧糖酵解:糖原 ATP + 乳酸 优点:不需要氧气; 缺点:糖原有限,乳酸易致疲劳;产能效率低,不 经济。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知

二、听觉、触觉和嗅觉 (二)皮肤感觉 皮肤有三种感觉系统:


(1)压力感觉 (2)痛觉 (3)温度变化的感觉

多数情况下,人都是利用手和指头作为 信息的主要感受体。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知


二、听觉、触觉和嗅觉 (三)嗅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使用嗅觉来表达一 些其他器官不能表达的信息。 嗅觉器官很简单,但它的工作过程仍然 是个谜。
糖原(元)

糖原贮存于肌肉中,称肌糖元。每千克 肌肉中可含肌糖元15克,肌肉约占体重 40%,如体重75千克,肌肉为30千克, 则糖元总贮量为450克。
能量的产生
产能:补充ATP的过程 ATP+H20 ADP+Pi+29.3KI/mol

C 重物箱 A
地点
B
地点
能量的产生(续)



1。第一阶段:劳动者空手走到B点。 轻度体力劳动,用到需氧系列。 2。第二阶段:在B点把C拾起。 用到Cr-Cp系列,需短时间大量 ATP,增加Cp系列产能。 3。第三阶段:重度体力阶段,负重C从 B走到A,氧气含量高,用到无氧糖酵解。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通常能耗以千卡(kcal)表示。 氧耗量在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以每分钟所消耗的氧气的容积表 示,即每分钟氧多少升(L/min); 另一种是以人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消耗的 氧气多少立方厘米氧气表示 [cm3/(kg · min)]
第三节 能量代谢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在延髓和脑桥的背侧、大 脑的后下方。小脑主要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调 节与校正肌肉的紧张度和协调肌肉的运动。
大脑半球


大脑半球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位, 被一条纵裂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半 球之间通过联合神经纤维——胼胝体连 合与沟通。 大脑表面有许多深浅不一的皱褶,凹陷 部位称为沟或裂,隆起部位称为回。
图2-13 关节的构造(膝关节)
第二节 人体的运动系统


二、关节 人体关节的所有运动可归纳为4种: 1。滑动运动——腕骨或跗骨 2。角度运动:屈伸和收展 3。旋转运动 4。环转运动
第二节 人体的运动系统

三、肌肉 肌肉可分为3种: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受人的意志支配,而平滑肌和心 肌不受人的意志支配。
图2-14 肌肉活动时能量来源的关系
第三节 能量代谢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间接法的原理:首先测出单位时间内糖、 脂肪等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氧耗量 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求得两者之比 (呼吸商),再推算某一时间或某项作 业所消耗的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