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信息

合集下载

江西地理知识点高考

江西地理知识点高考

江西地理知识点高考江西地理是高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到江西省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江西地理知识点对于顺利通过高考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为您介绍江西地理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地理位置江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东临福建省,南接广东省,西连湖南省,北与安徽省接壤。

全省总面积为16.69万平方千米,是一个内陆省份。

二、地貌特征江西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势复杂多样。

主要地貌类型包括丘陵、山地和盆地。

其中,鄱阳湖平原是江西最大的平原地区,以水网密布、湖泊众多而闻名。

三、气候条件江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

全年四季分明,夏季雨量丰富,冬季相对干燥。

江西的气温和降水量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沿江河谷地带气候温和多雨,而山区气温较低,降水量相对较少。

四、资源分布江西地理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

江西有着丰富的稀土、金、银、钨、铜、铁等矿产资源。

此外,江西还拥有优质的水力发电资源和林木资源。

丰富的资源为江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自然灾害由于江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常受到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每年夏季,江西常常会发生强降雨,导致洪水和山体滑坡等灾害事件。

因此,江西在防灾减灾方面要加强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六、旅游资源江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庐山、井冈山、龙虎山和鄱阳湖等闻名遐迩。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避暑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纪念地,吸引了无数的革命历史爱好者。

综上所述,江西地理知识点是高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了解江西地理的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分布及旅游资源等内容对于应考者来说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对江西地理知识点的学习和了解,能为您的高考备考提供帮助。

南昌自然地理特征介绍

南昌自然地理特征介绍

南昌自然地理特征介绍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赣江下游,东临浔阳江,地理坐标为北纬28°35′-29°29′,东经115°27′-116°35′。

南昌地处江南丘陵地带,地势起伏,地形复杂多样。

南昌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可以从地貌、水系和气候三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地貌特征:南昌地貌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

南昌市西部和南部为丘陵山地地貌,主要有龙岗山、三山岛等山脉,山势陡峭,地势起伏。

东部和北部是江河平原,地势较为平坦,主要有鄱阳湖平原和赣江平原。

整体上,南昌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变化丰富。

二、水系特征:南昌地处江河水系的交汇处,涵盖了赣江、浔阳江和鄱阳湖等重要水系。

赣江是南昌市的母亲河,流经市区,将南昌分为南北两岸。

赣江水量丰富,水流湍急,是南昌的重要水利资源和交通要道。

浔阳江是南昌市的南部支流,自南昌市注入赣江,江水清澈,沿江风光秀丽。

此外,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南昌市东部,湖区水网密布,湖光山色壮丽,是南昌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渔业资源。

三、气候特征:南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

夏季炎热潮湿,气温高达35摄氏度以上,多雨多雷电,属于江南的典型夏季气候。

冬季寒冷湿润,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摄氏度左右,但极端寒冷天气较少。

春季和秋季气候宜人,温暖湿润,适宜旅游和户外活动。

总的来说,南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地理特征丰富多样。

山地、丘陵和平原交错,赣江、浔阳江和鄱阳湖等水系交汇,气候宜人。

这些自然地理特征为南昌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也为南昌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无论是欣赏山水风光还是感受四季变化,南昌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城市。

南昌概况1

南昌概况1
南昌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建城2200年来,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楼台相望,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南昌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英雄城”彪炳史册而驰名天下。古老的名胜交融于奇妙的自然风光之中,秀丽的山水装点着江南文化古城的独特风貌,构成南昌特有的旅游资源。南昌市东有京东、瑶湖水上娱乐区,南有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文化游览区,西有梅岭、梦山度假、宗教旅游区,北有鄱阳湖、南矶山、象山候鸟观赏区。名列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耸立在赣江之滨,再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观。有“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和位于伏虎山绝壁飞瀑间的洪崖丹井、享有“小庐山”之誉的西山梅岭及古柏苍翠的西山万寿宫、金光灿烂的“绳金塔”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多处。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另外,百花洲、苏圃、苏堤等有中国园林之美,又有水陆花木之胜;水上观音亭、孺子亭、佑民寺等是名噪一时,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同世界各地的交往与合作日益密切,先后与日本高松市、 青森县东北町以及墨西哥托卢卡市和芬兰瓦·托市结为友好城市,同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及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1992年国务院批准南昌为内陆重点开放城市,享受同沿海特区同等的优惠政策,国内外、省内外经济市场全面拓展,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八五”期间,南昌对外开放程度迅速提高。市政府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保障外商、外资企业的一切合法权益。
江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地区,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滨。位于东经 115°27'至116°35'、北纬 28°10'至 29°11'之间。王勃《滕王阁序》概括其地势,东南属赣中南山地丘陵,土地面积 7402.3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全境山、丘、岗、平原相间,其中岗地低丘占 34.4%,水面占29.8%,平原占 35.8%。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非金属建材矿为主,有花岗岩、石英石、石灰石、陶瓷土、河沙等近30种。全市森林覆盖率为 17%。主要树木有413种,常见树种为松、杉、樟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和被誉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也有零星分布。 用材林、薪炭林居多,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 39% 和 31.8% ;防护林、特用林比重偏小,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 20.9% 和 4.5%。野生动物有 480多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 20多种,珍稀鸟类 12种。 境内江河湖塘星罗棋布, 以鄱阳湖为中心散布着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大小数百个湖泊,市区东北有艾溪湖、青山湖和贤士湖;城区有东、西、南、北四个风景湖。水利资源总量为 7.27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45万千瓦。

南昌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南昌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南昌市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东南部地势平坦,西北部丘陵起伏,呈现“二山三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地理特征。

土地总面积74.32万hm2,其中农用地47.37万hm2(耕地资源26.23万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5.29%)。

由此可见,南昌市农用地以耕地为主,农业是南昌市重点产业。

受地形地貌特征影响,南昌市耕地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丘陵及山地分布较少,有利于农业发展。

此外,为彰显省会担当,南昌市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截至2021年,拥有全省11个地级市中最多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1家),龙头企业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共9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5家,直接建立基地1276个,现代农业发展态势向好。

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南昌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提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对策,以期为南昌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1南昌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1.1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1.1.1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稳步提升为了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南昌市安排农机专项资金开展种植环节机具补贴,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202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795.3MW,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分别比2017年增长14.04%、4.25%。

此外,《江西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3万MW以上,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南昌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显示,202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000MW以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南昌县现代农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提到,力争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农机总动力保持平稳增长。

由此可见,南昌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与全省保持同步,其中南昌县作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县,其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走在全省、全市各县区前列。

江西的地形与地貌

江西的地形与地貌

江西的地形与地貌一、地形地貌大势江西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三级阶梯中,是江南丘陵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地势的基本特点是“南高北低,周高中低”。

从空中鸟瞰江西大地,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南、西三面环绕有怀玉山脉、武夷山脉、九连山脉、大庾岭、罗霄山脉、九岭山脉和幕阜山脉,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

江西地形结构可分三部分:东、南、西三面环山,重峦叠嶂;中部丘陵、盆地相间;北部平原坦荡,江湖交织。

全省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之说。

除常态地貌类型外,还有岩溶地貌、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等特殊地貌类型。

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

赣江为江西第一大河,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之一。

江西境内山脉纵横,到处郁郁葱葱,环境十分优美。

二、绵延起伏的山脉江西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面积达6万余平方公里。

江西主要山脉多分布于省境边陲,构成天然省界与流域分水岭,把江西与邻省分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省域自然地理单元。

江西山地多呈东北—西南走向,脉络比较清晰,山脉山体多由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海拔高度多为1000米左右,其中有少数山峰海拔达2000米以上。

怀玉山脉又名辉山,绵延于赣东北,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赣、浙、皖三省边陲至余江县境内,长150余公里,属低山地貌,海拔一般在500米左右,但其主峰玉京峰却高达1816.9米,雄踞于怀玉山脉群峰之上。

怀玉山脉是鄱阳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

怀玉山脉盛产铜、铅、锌、金、银、铀等矿产,其中,又以铜矿为最,是江西铜储藏量最多的地区,有亚洲第一大露天铜矿——德兴铜矿。

怀玉山脉森林广布、植物资源丰富,“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就在它的中心地段。

武夷山脉宛如一条绿色的长龙蜿蜒逶迤于闽、浙、赣、粤四省边界地区,其中位于江西境内的山体长达500余公里。

南昌城市介绍

南昌城市介绍

现在的南昌
现今南昌市下辖南昌县、新建县、 现今南昌市下辖南昌县、新建县、 进贤县、安义县4个县 分为6个区 个县, 个区: 进贤县、安义县 个县,分为 个区: 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 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 湾里区 红谷滩新区6个区 个区, 湖区、湾里区、红谷滩新区 个区, 以及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 以及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 区)、国家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 、国家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经 开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区 、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长陵 外商投资工业园。
梅岭
梅岭位于南昌市西北部的湾里区, 梅岭位于南昌市西北部的湾里区,距市 区中心约15公里 公里。 区中心约 公里。梅岭是国家级风景名 胜区,古称飞鸿山, 胜区,古称飞鸿山,相传西汉末年南昌 县尉梅福弃官隐此修道,后人筑梅仙 梅仙坛 县尉梅福弃官隐此修道,后人筑梅仙坛 于岭上,故改称梅岭。 于岭上,故改称梅岭。 梅岭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主峰洗药 平方公里, 梅岭总面积约 平方公里 主峰洗药 海拔841米,共有大小山峰 座,天 湖海拔 米 共有大小山峰99座 然和人工湖泊50余个 岩洞、奇石、 余个, 然和人工湖泊 余个,岩洞、奇石、泉 瀑、幽谷、云海佛光、古树名木,处处 幽谷、云海佛光、古树名木, 皆景,融雄、 幽于一体, 皆景,融雄、秀、奇、幽于一体,使之 成为南昌市郊自然风光最胜之处。梅岭 成为南昌市郊自然风光最胜之处。 森林覆盖率达67%,夏季平均气温为 森林覆盖率达 , 22℃—25℃,素有“小庐山”之称。梅 ℃ ℃ 素有“小庐山”之称。 岭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岭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中国古典音律和 道教净明宗的发源地, 道教净明宗的发源地,每年吸引大批国 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太空飞箭

南昌城市介绍PPT课件

南昌城市介绍PPT课件

• 王勃《滕王阁序》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太
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兴建了这幢楼。
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
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
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牛牛文档分享 牛牛文档分享
八一起义纪念塔
• 八一起义纪念塔 1979年1月8日落成,坐落在 市八一广场南端,此塔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五十 周年而建,塔呈长方形,总高45.5米,塔身正 北面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0多年历史
•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牛牛文档分享瓦罐 牛牛文是鱼米之乡,盛产大米,因此也有很多大米做的食品,其中米粉是老百姓日常主食,炒粉为江西民间 的一种食物,是将粉(南方人叫米粉,江西人通常就叫粉。形状为圆条状,白色,用米浆做)煮熟,再捞 起(捞起后可持续晾干放置数小时,晾干放置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炒粉的硬度和口感),然后将粉放入油 锅
入江地理位置 • 地理气候 南昌,江西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文明花园城市,中国特大城市之一,全球十大动感 都会之一,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地区,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文档分享“南昌之星”摩天轮
• “南昌之星”摩天轮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 新区红角洲赣江边上的赣江市民公园,是目前 世界上第二高的摩天轮,2008年4月15日开 放的“新加坡飞行者”以165米的高度超越了 “南昌之星”和世界第三高摩天轮英国“伦敦 眼”。 牛牛文档分享 牛牛文档分享
鄱阳湖
•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 • 鄱阳湖是白鹤等珍稀水禽及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 • 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候鸟及湿地生态系统。在
鄱阳湖的东岸、中国湖城鄱阳县境内拥有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和湿地公园,它就是鄱阳 湖国家湿地公园。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北部,上饶市西部。饶河、漳田河的 交汇处。它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湿地公园总面积为 36285.0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351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6.8%。鄱阳湖国 家湿地公园为世界六大湿地之一,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湿地景观最 美丽、湿地文化最厚重的国家湿地公园。(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拥有江南最密集 的湖、最高贵的鸟、最多姿的水、最温柔的荻、最诗意的草。 ) 牛牛文档分享 牛牛文档分享

南昌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信息

南昌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信息

地理地形南昌市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冲积平原,滨临鄱阳湖。

介于东径115°27′-115°27′、北纬28°09′-29°11′。

全市面积7402.36平方公里。

区内交通便利,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京九铁路经过的唯一省会城市,赣江河流经市区鄱阳湖可达我国黄金水道长江,航空运输发展迅速,有多条空中航线通向各地。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南北长约112.1公里,东西宽约107.6公里。

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平原占35.8%,水域占29.8%,岗地、低丘占34.4%。

全市平均海拔25米,城区地势偏低洼,平均海拔22米。

西部是西山山脉,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坞,海拔841.4米。

地形地貌南昌地区地处赣江抚河尾闾,东北滨临鄱阳湖。

地势总体西北高、南东低,依次发育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呈现层状地貌特征。

以赣江为界,赣江西北部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岗地,赣江以东为河流侵蚀堆积平原,河湖港汊纷布,辫状水系发育。

1、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分布于西北部的梅岭一带,呈北东向展布,海拔一般为标高300-500米,梅岭主峰海拔标高为841.4米,树木葱翠,风光旖旎为南昌市自然风景区。

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组成。

由于受多期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地势起伏,沟谷纵横,沟谷切割深度200-500米。

2、风化剥蚀岗地位于图区西北部的新建县、乐化一带,呈北东向展布,在区域构造上位于南昌断陷盆地的西北边缘。

主要由残坡积红土、上白垩系紫红色砂岩、砂砾岩和前震旦系千枚岩、板岩组成。

岗顶标高30-50米,相对高程5-10米。

地面坡度5-10度,局部为15-20度,放射状小冲沟发育,沟谷宽而短。

3、侵蚀堆积平原地形分布于赣江以东的广大地区,由全新统、中上更新统冲积层组,地势平坦。

区内发育有漫滩、I级堆积阶地和II级堆积阶地。

II级阶地:分布于莲塘、邓家埠、罗家集、尤口等地。

呈南北向垄岗状分布,主要由上更新统下段和中更新冲积层组成,阶面宽约1-4公里,地面标高30-54米,相对比高5-10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地形南昌市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冲积平原,滨临鄱阳湖。

介于东径115°27′-115°27′、北纬28°09′-29°11′。

全市面积7402.36平方公里。

区内交通便利,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京九铁路经过的唯一省会城市,赣江河流经市区鄱阳湖可达我国黄金水道长江,航空运输发展迅速,有多条空中航线通向各地。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南北长约112.1公里,东西宽约107.6公里。

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平原占35.8%,水域占29.8%,岗地、低丘占34.4%。

全市平均海拔25米,城区地势偏低洼,平均海拔22米。

西部是西山山脉,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坞,海拔841.4米。

地形地貌南昌地区地处赣江抚河尾闾,东北滨临鄱阳湖。

地势总体西北高、南东低,依次发育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呈现层状地貌特征。

以赣江为界,赣江西北部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岗地,赣江以东为河流侵蚀堆积平原,河湖港汊纷布,辫状水系发育。

1、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分布于西北部的梅岭一带,呈北东向展布,海拔一般为标高300-500米,梅岭主峰海拔标高为841.4米,树木葱翠,风光旖旎为南昌市自然风景区。

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组成。

由于受多期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地势起伏,沟谷纵横,沟谷切割深度200-500米。

2、风化剥蚀岗地位于图区西北部的新建县、乐化一带,呈北东向展布,在区域构造上位于南昌断陷盆地的西北边缘。

主要由残坡积红土、上白垩系紫红色砂岩、砂砾岩和前震旦系千枚岩、板岩组成。

岗顶标高30-50米,相对高程5-10米。

地面坡度5-10度,局部为15-20度,放射状小冲沟发育,沟谷宽而短。

3、侵蚀堆积平原地形分布于赣江以东的广大地区,由全新统、中上更新统冲积层组,地势平坦。

区内发育有漫滩、I级堆积阶地和II级堆积阶地。

II级阶地:分布于莲塘、邓家埠、罗家集、尤口等地。

呈南北向垄岗状分布,主要由上更新统下段和中更新冲积层组成,阶面宽约1-4公里,地面标高30-54米,相对比高5-10米。

地面坡度1-5度。

阶面因受后期剥蚀破坏,阶面起伏不平,冲沟、陡坎微地貌较发育。

在邓家埠一富山一带,发育长50-200米,宽10-15米,深0.5-5.0米的冲沟。

I级阶地:南北向条带状分布于赣江,抚河及支流两岸,阶面宽约6-8公里,由上更新统上段冲积层组成,地势平坦,地面坡度0.5-2度。

阶面标高20-25米,相对比高3-5米。

阶地前缘陡坎不明显,与II级阶地呈内叠式接触。

阶面水网密布,湖泊发育,较大的湖泊有艾溪湖、青山湖及瑶湖等。

这些湖泊多呈南北向展布,与II级阶地平行,可能为更新世赣江河床的遗迹。

高漫滩:主要位于赣江,抚河及支流两侧,由全新统下段冲积层组成,与I 级阶地呈内叠式接触。

地势平坦,地面标高18-20米,相对比高0.5-2米。

该高漫滩在特大洪水期间可被淹没,为防水患,筑有人工圩堤。

低漫滩:主要为边滩和心滩,由全新统上段冲积层组成,沿河两岸断续分布,标高16-18米,洪水期被淹没,由于受洪水冲刷,该低漫滩,特别是心滩易于河床中移动,成为“流动”低漫滩地貌。

工程地质条件一、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与特征(一)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1、岩体按成岩建造划分岩浆岩类、变质岩类、沉积岩类三大岩类。

依据岩性组合、物质成份、岩体结构和饱和极限抗压强度划分五个工程地质岩组。

2、土体根据土工试验分析成果和野外原位测试结果资料,综合土的地质时代、成因、物质组合成份和物理力学性质等分类指标划分为八种基本土类型和十八个工程地质土层。

(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1、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岩体仅出露于赣江西部,有前震旦系变质岩;晋宁期、燕山期花岗岩、辉长岩脉;中、新代碎屑沉积岩类零星出露,掩伏于赣江以东的第四系堆积层之下。

各工程地质岩组主要物理力学特征。

(1)岩浆岩类(Y)①块状坚硬的花岗岩岩组(Y1)分布于前十八岭——桃花岭一带,岩性以黑云母富斜花岗岩和辉长岩为主、岩石坚硬,块状构造,完整性较好。

强风化层厚一般为5~12米。

(2)变质岩类(P)①碎块状较软~软的板岩千枚岩岩组(P2)分布于新建县~乐化良种场一带,呈北东向展布。

岩性以凝灰质千枚岩、板岩为主。

岩体因受多期次构造变动,岩石挤压褶皱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局部产状不稳,且原生结构面(岩层倾角)较陡。

泥化软弱夹层与软弱结构面较多,完成性差,呈碎块状,较易产生边坡失稳。

强风化层厚度5~15.0米。

②块状较坚硬~较软的片麻岩组岩组(P1)分布于黄杨村——南山一带,呈北东向展布,岩性为混合片麻岩。

原岩成份为泥质碎屑沉积岩,片麻状构造发育。

片麻岩中常夹有石英脉,脉幅数厘米至二米。

岩石裂隙发育,呈块状。

全风化厚0.5~8.0米,渗透系数0.8×10-6~1.314×10-5厘米每秒,属极弱透水性;强风化厚度2.98~14.40米,渗透系数4.21×10-6~1.34410-4厘米每秒,属极弱——微弱透水性。

弱风化厚2~7.8米。

渗透系数9.55×10-6~1.076×10-3厘米每秒,属极弱——弱透水性。

(3)沉积岩类(H)①厚层状软质的粉砂岩岩组(H1)零星出露于赣江以西及俺伏于赣江以东的老抚河——八一桥一线,为上白垩系(K2),岩性为紫红色粉砂岩夹泥岩,普遍含钙,产状平稳,岩质软。

②厚层状较软~软的粉砂岩、泥岩、砂砾岩组(H2)掩伏于上白垩系H1岩组一线以东地区,为第三系新余群。

顶板埋深一般为20~35.0米,界面起伏平缓,岩性为含钙粉砂岩、泥质页岩及砂砾岩。

含膏盐及贮存石膏细脉,局部具蜂窝状溶孔而富水。

2、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各土类工程地质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1)人工填土①松散高压缩杂填土层(AY1)人工杂填土层老城区分布最广,由生活、建筑、工业废渣及粘土碎石等物质成份组成。

主要堆积在原始地势低洼的池塘洼地和暗滨、赣江沿岸等地带,厚度随原始地形高低变化较大分布极不均匀。

八一大道以东的城东谢家村、南钢以及昌北的凤凰洲上滩村等地,厚度一般小于3.0米,八一公园~江纺、朝阳农场~十二中、丰和北大道~红谷路,一般厚度3.0~5.0米,老抚河的老城区段两侧、八一大桥等地厚度一般大于5.0米,最大厚度42孔为16.0米。

杂填土由于堆积时间晚,构成成份杂,且大多数未经压密处理,所以压缩性高,属不良土体。

②松散中压缩的人工冲填土(AY2)仅分布赣江西岸的红谷滩新城区,为2000年以后因开发红谷滩填高场地而冲填,物质成份为粉细砂、中细砂,单一。

厚度大于5.0米,局部暗滨沟部位可达9.0米。

(2)软土(S1)①软塑~流塑状高压缩性软土(S1)区内的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上段冲积层上部粘性土中,局部夹有一层或二层的软土透镜体。

岩性为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

青山湖、艾溪湖滨部位为淤泥或泥炭。

厚度和埋深各地不一,变化也较大。

总体呈北东南西分布,可划分四个条带:A、红谷滩~凤凰洲~杨子洲条带,顶板埋深:丰和南大道以西,庐山南大道两侧,杨子洲大于5.0米。

红谷滩中心区,八一桥北端及杨子洲胜利农场厚度小于2.0米,其余地区大于2.0米。

B、朝阳农场~江西造船厂条带,顶板埋深2.0~5.0米,厚度一般大于2.0米,十二中一带小于2.0米。

C、李家庄~桃花桥~南昌阀门厂条带,近南北向分布,顶板埋深2.0~5.0米,厚度大于2.0米。

D、北沥徐村~老刘村~沈家桥条带,顶板埋深大于5.0米。

北沥徐村、南房胡村~沈桥厚度小于2.0米。

老刘村~罗村厚度大于2.0米,且为双层结构。

区内软土固结程度低,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孔隙比1.01~1.57,有机质含量0.38~2.12%,内摩擦角平均9.38度,凝聚力平均12.35Kpa。

软土压缩性高,具触变性,是区内的不良土体。

(3)一般性粘土(C)分布于赣江、抚河沿岸及山间谷地,组成河谷平原漫滩的表层。

据岩性与工程地质特征差异可划分三个工程地质层:①可塑状中等压缩性粘土层(Ca)分布置于赣江以西的西源刘家,掩伏于人工冲填土之下,顶板埋深3~5.0米,厚度0.5~1.2米。

杨子洲一带伏于粉土层之下,顶板埋深2.5~6.3米。

厚度1.0~2.0米。

该层分布不连续,层位稳定性差。

②可塑状中等压缩性粉质粘土(Cb)分布于赣江、抚河高漫滩,青山湖、艾溪湖周边地带,一般出露地表,局部伏于粉土层之下。

分布连续、层位稳定,厚度在抚河古道、赣江以西一般2~6.0米,抚河沿岸2.4~5.0米,艾溪河~青山湖一带一般2~6.0米。

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与多水高岭石为主,含量分别占43.6%和64.1%。

③中密湿的粉土层(Cc)分布于赣江东岸文石及八一桥以下赣江分支河间地区,抚河沿岸地带,一般出露地表,东新乡~朝阳农场伏于粉质粘土之下。

层位分布连续,较稳定,厚度赣江以西1.0~2.5米,赣江~老抚河之间1.5~2.0米,赣江分支河间地区1.5~5.0米。

(4)老粘性土(L)包括下更新世和中更新世形成的冲积粘土和第四纪以来形成的残坡积粘性土。

由于湿热化程度较高,土的颜色多呈红、砖红、黄褐色。

冲积成因的岩性以粉质粘土为主,次为粘土和粉土。

粉质粘土分布范围最广。

分布连续,层位稳定。

一般均出露地表。

厚度一般5~10米。

残坡积成因以含不同母岩碎石粉质粘土为主,一般多具网纹或似网纹结构。

根据岩性与工程地质特征的不同,划分四个工程地质层:①硬塑状中等压缩性粘土层(La)分布于城区贤士湖~莲塘条带,贤士湖~双马被人工填土覆盖,双马~莲塘出露地表,该层位断续分布稳定性差,厚度一般为1.9~3.6米。

②硬塑状中等压缩性粉质粘土层(Lb)广泛分布于赣江以东和莲塘一带,除城区伏于人工填土之下或软土之下外,多出露地表。

厚度一般为2.0~4.5米,罗家地区可达11.0米。

层位分布连续,稳定,有由西向东逐渐增厚的趋势。

粘土矿物伊利石含量占40~75%,高岭石含量占20~50%。

③中密稍湿的粉土层(Lc)分布于城区、莲塘、尤口及罗家镇一带,岱山~南昌农药厂一带出露地表,分布较连续,厚度1.16~6.96米。

其他地区主要呈透镜状伏于粘土层之下或夹于粉细砂层间,厚度小,顶板埋深2.0~5.0米。

④硬塑状低~中等压缩性含砾石粘土粉质粘土层(La+b)分布于赣江以西的生米街,乐化等岗地上,厚度因地形起伏变化较大,一般2.7 ~7.8米,地形坡度小于20度。

(5)粉细砂层(Si)一般组成全新统上更新统冲积砂类土的上部层位,多伏于粘性土之下,在赣江、抚河的沿岸边滩、心滩及莲塘富山等地带直接出露地表。

①松散~稍密的粉细砂层(Si1)主要沿赣江、抚河沿岸的高漫滩、边滩、心滩分布,高漫滩地带伏于粉质粘土之下,边滩、心滩地带直接裸露地表。

分布一般较连续,顶板埋深一般2.0~8.0米,厚度1.5~5.0米,多处于地下水位以下,饱水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