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淡水鱼营养、饲料及投喂技术研究进展
大宗淡水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一
饲 料 日投 喂 1 次1和 投 喂 时 间 等 应 遵 照“ 四定 ” 的原 则 . 合颗 粒饲 料 采 用 配 投 饲 机 投 喂 . 有效 地 提 高饲 料 利 用 可 率 。 低成 本 , 少 养 殖 污染 , 加 养 降 减 增
2水质 调 节 鱼种 放养 时 池 中水 . 位 应 达 到08 1 。 1 ̄ 米 以后 逐 步 加 水 , 进 水 时 要过 滤 . 止野 杂 鱼 和杂 物 进 入 防 池 中 。 月 底 至6 初 加水 至 18 , 5 月 .米 以 后 随 着鱼 类 的 生 长逐 步 加满 池 水 。 7 9 每 2 天 换 水 1 . 次换 水 不 少 于 月 0 次 每 13 / .使 池水 透 明 度保 持在 3 厘 米 左 0 右 ,溶 氧量 在 5 毫克/ 升左 右 ,H值 为 p 7 85 应 定 期 测 定 养 殖 水 的 水 质 。 ~ .。 并 根 据 测定 结果 调 节好 水 质 。
三 、 种 投 放 规 格 与 密 度 鱼 同一 批 放养 的鱼 种规 格 要 整 齐 . 放 养 规格 应 根 据 品 种 、 量 、 市 时 产 上 间 、 格 和 养 殖 条 件 等 来 选 择 。 般 规 一 鱼 种 的规 格 为 5 ~ 0 克/ 0 1 0 尾 放 养 密 度 可 依据 以下3 点来 确 定 : 1 养 殖 类 () 型 , 混养 还 是 单养 ;2 每 亩 养 殖 产 是 () 量 控 制 在7 0 斤 以 内 :3 预 期 达 到 5公 () 的 上 市 规 格 和 时 间 四 、 养 管 理 饲 1饲 料 投 喂 饲 料 品 种 、 . 日投 喂 量 、 喂 次 数 f 饲 料 日投 喂 2 , 投 精 次 青
草鱼饲料研究进展报告

草鱼饲料研究进展报告草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在养殖过程中,饲料的质量和配方对草鱼的生长和健康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草鱼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对草鱼饲料的研究不断深入。
本报告对近年来草鱼饲料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1. 饲料配方优化研究饲料配方的优化是草鱼饲养管理的关键环节。
通过确定合理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比例,可以提高草鱼的生长速度、养殖效益和饲料利用率。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调整不同原料比例和添加功能性添加剂等方法,对草鱼饲料的配方进行了优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饲料配方的优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平衡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如何减少过度使用添加剂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饲料配方的优化策略。
2. 饲料成分替代研究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可持续性,替代性饲料成分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方面,大豆粕等传统饲料成分的价格不断上涨,对草鱼养殖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另一方面,农业剩余物和水生植物等资源丰富,可以作为替代性饲料成分,提高饲料可持续性和资源利用率。
目前,一些研究已经开始探索替代性饲料成分的应用,如豆粉、水生植物粉等。
但是,替代性饲料成分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保证饲料的稳定性和营养均衡。
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替代性饲料成分的适用性和效果。
3. 饲料添加剂研究饲料添加剂在草鱼饲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增强免疫力和促进生长。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和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
例如,益生菌、酶制剂和抗氧化剂等都被广泛用于草鱼饲料中,以提高其健康状况和生长速度。
然而,各种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和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此外,饲料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注意其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深入探讨各类饲料添加剂的效果和适用性。
总结:近年来,草鱼饲料的研究不断深入,饲料配方优化、替代性饲料成分和饲料添加剂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淡水鱼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资源之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了保障淡水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建立了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
本文将介绍这一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养殖技术研究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的核心是养殖技术研究。
针对不同的淡水鱼品种,通过对水质控制、饲料配方、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研究,提高了养殖效益和鱼类产量。
同时,我国还进行了淡水鱼种苗繁育技术的研究,通过选育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种苗,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稳定性。
二、养殖环境综合治理为了提高淡水鱼的养殖环境质量,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注重了养殖环境的综合治理。
通过引入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对养殖水体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
同时,利用人工湿地、植物净化等技术手段,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三、市场营销和质量管理为了推动淡水鱼产业的发展,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注重市场营销和质量管理。
通过建立现代化的市场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动态,制定合理的产销计划,提高淡水鱼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通过加强淡水鱼产品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监控,确保养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四、综合示范与科普宣传为了加强淡水鱼产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注重综合示范与科普宣传。
通过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向养殖户展示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发布科普资料等,增强养殖户的技术认知和技术意识。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了引进和推广国际先进的淡水鱼养殖技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淡水鱼养殖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我国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在国际上推广我国的淡水鱼养殖技术和产业经验。
以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为支撑,我国淡水鱼产业得以持续发展,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淡水鱼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淡水鱼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经济可行性分析 (2)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5)三、市场可行性分析 (8)四、社会与环境可行性分析 (11)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经济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是评估淡水鱼养殖项目在经济层面是否可行的重要过程,它涉及到项目的投资成本、收益预测、资金回收期以及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
(一)投资成本分析1、固定资产投入淡水鱼养殖的固定资产投入主要包括鱼塘建设、养殖设备购置、增氧机、投料机、监控设备、水质监测仪器等。
这些设备的购置和安装费用是项目初期的主要支出,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升,可以通过规模化采购和节能降耗来降低单位成本。
2、运营成本运营成本包括鱼苗购买、饲料费用、水电费、人工成本、防疫费用等。
这些费用在养殖周期内持续发生,是维持养殖活动正常运转的必要支出。
通过科学管理、精准投喂和疾病预防,可以有效控制运营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二)收益预测1、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健康饮食潮流的兴起,淡水鱼因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特别是在亚洲市场,淡水鱼的需求持续增长,不仅用于家庭烹饪,还广泛应用于餐饮、食品加工等行业。
这为淡水鱼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2、销售价格与产量淡水鱼的销售价格受市场需求、养殖成本、品质等多种因素影响。
通过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可以提升淡水鱼的品质和产量,从而增加销售收入。
同时,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也是提高收益的重要途径。
3、利润预测基于投资成本和收益预测,可以对淡水鱼养殖项目的利润进行估算。
在合理预测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基础上,结合运营成本和管理费用,计算出项目的净利润和投资回报率。
通过对比行业平均水平和项目自身情况,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
(三)资金回收期与风险评估1、资金回收期资金回收期是指项目从投入到收回全部投资成本所需的时间。
我国大宗淡水鱼产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产值合计达到 4 1 4 5亿元 , 占到渔业产值
的5 2 . 5 %。 现在渔业从业人员有 2 0 6 0万
种极少 。 三是保种 和选种技术缺乏 。 当前
不 少育苗场 因缺乏应有的技 术手段 和方
人 ,其 中约 7 0 %是 从 事 水 产养 殖 业 。 2 0 1 1 年渔 民人均纯收入达 1 0 0 1 2元 , 高
工、 储运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 不仅形 成 了完整的产业链 ,也创造 了大量的就
业机会 。
规选择 育种 ,需要 经过 5 - 6 代 的选育 ,
所 以培育一个新品种约需 2 0年 以上 ; 同 时由于这些种类的个体大 , 易死亡 , 保种 难度很大 ,没有稳定的科研力量 与经 费 支持很难完成这样持续性的研究 。
目前 , 草鱼 、 鲢、 鳙、 鲤、 鲫 等大宗淡
塘 改善 水质 的方 式 主要采 用换 水 的方
水鱼类品种养殖过程 中 , 病毒性 、 细菌性 和寄生虫等疾病均有发生 。 据统计 , 淡水 养殖鱼类病害种类 达 1 0 0余种 。 2 0 0 6年
水产养殖 因病 害造成 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物构成 中主要蛋 白质来源之一 ,发展大 宗淡水鱼类养殖业增加 了膳 食结 构中蛋 白质 的来源 , 为 国民提供 了优 质 、 价廉、 充足的蛋 白质 。 大宗淡水 鱼对调整农业 产业结 构 、
蛋 白,另一方 面可 直接消耗水体 中过剩 的藻类 , 从 而降低水体 的氮 、 磷 总含量 ,
1 1 5 . 0 8 亿元 ,其 中主要淡水鱼病害损失 3 9 . 6 6亿元 。另一方面 , 病害严重导致渔
药滥用 , 危 害食 品安全 。2 0 1 1 年 的问题 银鱼 、水银刀鱼 问题 的爆发让水产品安 全问题再 一次受到 了消费者 的质疑 , 虽 然大宗淡水鱼 目前还未发生大规模质量
大口黑鲈的营养需要研究进展____

动物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1期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俗称加州鲈,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 ),太阳鱼科(Ceutrarchidae )。
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由于其生长快、病害少、耐低温、肉多刺少、味道鲜美及营养丰富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养殖的主要淡水鱼品种之一。
大口黑鲈属典型淡水肉食性鱼,迄今尚未成功开发出营养平衡的全价专用饲料,尤其全程使用饲料一直是业界的一大难题,表现在中后期经常出现生长慢、厌食、肝脏疾病等问题[1]。
虽然大口黑鲈的养殖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规模,而且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比例较高,但有关大口黑鲈营养需要的研究仍十分缺乏[2]。
在国外,大部分大口黑鲈的养殖,均采用比较容易获得的其他肉食性鱼类如鲑鱼和鳟鱼的饲料,而非采用针对大口黑鲈自身营养需要配制的专用饲料[3]。
在国内,养殖户投喂的饲料多以冰鲜下杂鱼和其他动物性饲料为主,这对海洋资源无疑是一种浪费,同时对养殖环境的污染也十分明显,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的暴发[4]。
按大口黑鲈2010年的产量测算,我国潜在的鲈鱼专用饲料需求可达20万t/年[1]。
对配合饲料的需要日益增加,亟待进一步全面开展其营养需要的研究。
因此,该文综述了国外内大口黑鲈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并参考其他鱼类的营养需要,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大口黑鲈对饲料中各营养素的需要量,以期为大口黑鲈专用饲料的研发和配制提供参考。
1大黑鲈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1.1蛋白质和氨基酸由于没有专门为大口黑鲈开发的商用饲料,目前在国外均采用其他肉性鱼类的饲料(蛋白质含量>40%,鱼粉含量50%~70%)[5-8]。
最早关于大口黑鲈饲料蛋白质营养需要的研究见于1981年[5]。
研究发现,0~1龄的大口黑鲈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为39.9%~40.8%(基于饲料干物质)。
以饲料中水分含量为10%来计算的话,蛋白质含量为36%~37%(饲料湿重)即可满足1龄及之前的大口黑鲈鱼的生长。
淡水鱼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淡水鱼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张万香(肥东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安徽肥东231600)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淡水鱼属于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铁、钙等,食用淡水鱼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本文介绍了淡水鱼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制定合理养殖模式、鱼种投放及疫苗注射、饲料精准投喂、水质调控、病虫害防治、捕捞销售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淡水鱼;健康养殖;鱼种投放;饲料投喂;水质调控中图分类号S9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23)09-0184-04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09.05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淡水鱼属于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铁、钙等,可给人类提供优质蛋白源。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淡水养殖也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养殖水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而其中1/2以上都来自淡水养殖。
据2021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690.29万t,比2020年增长2.16%。
其中,养殖产量5394.41万t,同比增长3.26%[1]。
基于此,本文从健康养殖模式、饲料精准投喂、养殖水环境的水质调控、鱼病防治等方面对淡水鱼养殖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淡水鱼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1制定合理的养殖模式以水产良种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放养模式。
首先,围绕市场,结合具体实际,深入调查与分析,选择市场适销对路的鱼类品种,制定分级多品种混养模式。
其次,放养密度应根据苗种来源、养殖水环境状况、品种和鱼苗规格、饵料供应和管理水平确定,重点是混养的密度要由饲养条件(饲料来源、水质条件、管理水平)决定,放养密度要科学合理,执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渔业责任到人[2]。
水源充足,供水稳定,水源水质要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的规定;池塘水质要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的规定,禁止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3]。
淡水鱼脑营养与功能研究进展

图4 胡萝 卜 浆添加量对鲅鱼蔬菜饼质构的影响
表 4 黄瓜 浆 、胡 萝 l 、 浆添加 量 对鲅 鱼蔬 菜饼 感官 评分 的影 响
添加 量 ( % ) 0 5 1 O 1 5 2 0 品种
表 5 鲅 鱼蔬 菜饼 的营 养组 成
成分含 量 ( % )
分析和营养评价 。研 究发现 ,鱼 脑富含多不饱和脂肪
脂肪酸分析 ,发现不 同脂肪及磷脂组分 的脂肪 酸组成
与 比例存在一定差异 ,丰 富的磷脂含量 有助 于提高智 力、改善记忆 。
酸 ,其 中二十碳五烯酸 ( E P A ) 和 二十二碳六烯酸 ( D H A )
含 量较 高 ,丰富 的 一 3 脂肪 酸含 量及 良好 比例 是鱼
黄 瓜浆 胡萝 浆
7 . 2 7 . 2
7 . 9 7 . 9
8 . 9 8 . 3
8 . 8 9 . 4
5 . 7 5 . 6
鲅鱼 芹菜 饼
水 分
6 6 . 6 4
灰 分
2 . 4 3
蛋白
1 5 . 3 9
脂肪
7 . 4 5
添 加量 ( % ) 添加量 ( % )
0 8 2
0 8 O 0 7 8 ”
2 00
蓄 1 5 0
50 。
方 式添 加 到鱼糜 中 ,添加 量均 为 1 5 % 时
产品的感官评分 和质构最佳 。
。 72
鲅鱼蔬菜饼 外观 呈新鲜蔬菜 的绿色 或淡黄色 ,且颜色均 匀、柔和 ,易被人
食盐
2 . O O
鲅鱼 洋葱 饼
6 5 . 6 3 6 9 . 6 9 6 9 . 4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营养与饲料
大宗淡水鱼营养、饲料及投喂技术研究进展
解绶届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
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大宗淡水鱼(鲤、鲫、团头鲂、青鱼)在营养学、饲料配方及 投喂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营养需求、对主要饲料蛋白源和能源的利用、饲料添加剂作 用、不同饲料配方配比原理、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前期的工作主要不足在于: 1)多数研究局限于幼鱼阶段,对开口饲料和成鱼的研究较少,对亲鱼培育营养和饲料研 究较少;2)较多关注饲料配方,而对投喂技术研究重视不够;3)饲料加工技术研究不 足。通过回顾,认为近期的大宗淡水鱼营养、饲料研究主要应该重视几个方面:1)不同 阶段鱼类营养需求的研究;2)营养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3)饲料原料资源的开发; 4)不同区域原料消化率数据库的建设;5)环境因子对营养物利用的研究;6)结合不同 养殖模式下饲料配方技术;7)精确投喂技术研究;8)饲料加工工艺研究。 关键词:大宗淡水鱼类;营养;饲料;投喂技术
异育银鲫幼鱼对饲料苯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酸需求的研究
马志英朱晓呜+解绶启杨云霞韩冬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摘要:通过55d的生长实验确定异育银鲫幼鱼对饲料苯丙氨酸的适宜需求。实验饲料是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完整蛋白源,通过添加羧甲基纤维素(CMC)包埋的晶体氨基酸配制而 成的等氮等能半纯化饲料(蛋白质38%,能量17.8kJ/g)。饲料必需氨基酸含量(除苯丙 氨酸外)根据异育银鲫肌肉氨基酸模式添加,苯丙氨酸的添加量分别为0.00%、0.20%、0. 40%、0.60%、0.80%、1.00%和1.20%(占饲料干物质),饲料苯丙氨酸含量的实测值分别 为0.73%、0.89%、1.09%、1.26%、1.33%、1.58%和1.67%,通过非必需氨基酸(除半胱氨 酸和酪氨酸外)的填充配制成等氮。实验系统为21个灰色方形玻璃纤维缸组成的流水养殖 系统(120L每缸容积,200mL/min流速),每缸30ind(初始尾均重为3.19±O.039),每 种饲料随机3个重复,每天两次饱食连续投喂1h(9:00和16:00)。实验结果表明,饲料苯 丙氨酸含量为1.09%时,异育银鲫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到达最大值, 分别为194.50%、1.96%/d、37.74%,而摄食率为最小值4.76%/d。饲料添加适宜水平的苯 丙氨酸也显著提高其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均以1.09%处理组显著高 于其他各处理组(仄0.05)。随着苯丙氨酸含量的增加,鱼体灰分含量逐渐降低;血糖和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