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pptx
合集下载
西妥昔单抗联合卡培治疗结直肠癌一线ppt课件.pptx

5.5
Petrovic Z
20.5%
4
10.4
1. Souglakos J et al. Ann Oncol. 2007 Feb;18(2):305-10. 2. Grothe W et al. 2005 ASCO abs. 3669 3. Petrovic Z et al. 2008 ESMO abs. 391P
一线西妥昔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的ORR
wt
wt
wt
wt
一线西妥昔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的PFS/TTP
wt
wt
wt
一线西妥昔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的OS
wt
wt
二线西妥昔单抗联合CAPOX/XELOX的疗效
ORR
TTP/PFS(月)
OS(月)
Souglakos J
20%
3
10.7
Grothe W
27%
2.5(PFS)
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
1.51(1.01-2.25)
0.044
1.46(0.92-2.33)
0.110
剂量减低
1.72(1.32-2.25)
<0.001
1.21(0.91-1.61)
0.193
停药
1.83(1.27-2.65)
<0.001
2.09(1.52-2.87)
<0.001
美国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美国以外的患者对一线治疗的分析发现,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氟尿嘧啶类药物种类无关
奥沙利铂剂量减少
任何
卡培他滨剂量减少
爱必妥剂量减少
剂量强度的变化(%)
P<0.001
P<0.001
P<0.001
Petrovic Z
20.5%
4
10.4
1. Souglakos J et al. Ann Oncol. 2007 Feb;18(2):305-10. 2. Grothe W et al. 2005 ASCO abs. 3669 3. Petrovic Z et al. 2008 ESMO abs. 391P
一线西妥昔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的ORR
wt
wt
wt
wt
一线西妥昔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的PFS/TTP
wt
wt
wt
一线西妥昔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的OS
wt
wt
二线西妥昔单抗联合CAPOX/XELOX的疗效
ORR
TTP/PFS(月)
OS(月)
Souglakos J
20%
3
10.7
Grothe W
27%
2.5(PFS)
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
1.51(1.01-2.25)
0.044
1.46(0.92-2.33)
0.110
剂量减低
1.72(1.32-2.25)
<0.001
1.21(0.91-1.61)
0.193
停药
1.83(1.27-2.65)
<0.001
2.09(1.52-2.87)
<0.001
美国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美国以外的患者对一线治疗的分析发现,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氟尿嘧啶类药物种类无关
奥沙利铂剂量减少
任何
卡培他滨剂量减少
爱必妥剂量减少
剂量强度的变化(%)
P<0.001
P<0.001
P<0.001
(2024年)方剂学电子课件pptx

2024/3/26
11
现代研究与应用进展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通过现代分离和分析技术,研究方剂中的 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方剂的药效作用机制 。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方剂配伍规律进行 深入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
方剂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
方剂临床应用研究
采用先进的制剂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提 高方剂的制剂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
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评价方剂的临 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 科学依据。
2024/3/26
12
03
CATALOGUE
常见疾病治疗方剂举例
2024/3/26
13
感冒类疾病治疗方剂
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主治外感风寒表实 证。
桂枝汤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主治外感风 寒表虚证。
方剂学电子课件pptx
2024/3/26
1
CATALOGUE
目 录
2024/3/26
• 方剂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 药物组成及功效解析 • 常见疾病治疗方剂举例 • 中药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 • 方剂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
01
CATALOGUE
方剂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024/3/26
药物性味
指药物具有的四气五味,反映药物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2024/3/26
药物归经
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 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
功效关系
药物的性味归经与其功效密切相关,不同性味归经的药物具有不 同的功效。
9
药物配伍变化规律探讨
药物治疗ppt课件

在Spaide等报道的一组含有266例新生血管性AMD病人中,有三分 之二(67,9%)的病人对已经进行过的一些相关治疗无好转疗效。其中21.1%的 病人进行过Pegaptanib注射、55.4%的病人进行过PDT (与曲安奈德联合或 单独)治疗,17.1%的病人接受过其他一些治疗(anecortave acetate,热激 光,曲安奈德)。通过玻璃体腔注射1.25mg/0.05ml Bevacizumab(Avastin) 药物,经过每月注射1次的3个月治疗周期,治疗后第1个月随访,有80%的病 人黄斑中心厚度OCT检测比治疗前显著下降;第2个月随访222治疗眼,有31% 的病人视力提高,8%的病人视力下降;第3个月随访144眼,平均视力提高到 20/109,有38.3%的病人视力提高,4.7%的病人视力下降。治疗后前3个月与 治疗前相比平均视力提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期间无眼内 炎、高眼压、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等并发症发生。Bevacizumab(Avastin)的玻 璃体腔用药短期内观察是安全有效的,另外,从治疗后的短期随访结果看, 视力提高的疗效还没有OCT显示的黄斑病变的组织厚度恢复明显。有关治疗 还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长期进一步随访观察。
三、AMD的现代治疗
口服药物控制治疗: 1992~2001年,AREDS临床实验项目:
补充高剂量抗氧化剂维生素:(维生素C,500mg;维生素E,400IU; ß-胡萝卜素,15mg)和矿物质锌,80mg;铜,2mg。
长期随访至2005年底结束:抗氧化剂和锌补给有益于控制AMD的进展。 AREDS2目前及未来5年全美近100个临床医疗中心研究进行:研究观察 黄体素(Lutein)、玉米黄质 (Zeaxanthin)、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 肪酸( Omega-3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主要 是Docosahexaenoic acid[DHA]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即所谓 的“深海鱼油”的主要成分,制成的口服药物能否阻止或延缓黄斑变性的进展, 能否在减少或不用以前治疗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情况下,具有同以前治疗 效果一样的作用。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三章药物治疗基本过程课件

记录方式:纸质 记录、电子记录、 口头记录等
报告内容:治疗 效果、不良反应、 患者反馈等
报告方式:口头 报告、书面报告、 电子报告等
PART 6
药物治疗的伦理与法律责任
药物治疗的伦理原则
公平公正:确保所有患者都 能获得公平、公正的治疗机 会
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保护患 者的个人信息和医疗记录, 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药物治疗的监测与调整
监测目的:确保 药物治疗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监测内容:药物 浓度、药物反应、 药物副作用等
调整原则:根据 监测结果,调整 药物剂量、药物 种类或治疗方案
调整方法:根据 药物代谢动力学 和药效学原理, 进行个体化调整
PART 3
药物治疗的执行过程
药物剂型与给药方式
药物剂型: 包括片剂、 胶囊、注射 剂、溶液剂
药物治疗的长期效果与安全性
长期效果:药物治疗对疾病的长期控制和改善 安全性: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潜在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患者依从性: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接受程度和配合程度
PART 5
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
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患者,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解释药物治疗方案:详细解释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使用方法等 鼓励患者提问:鼓励患者提出疑问,解答患者的疑惑 提供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尊重患 者的知情同意权,确保患者 了解治疗方案和可能的风险
专业责任:医生和药师应具 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药
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国家法 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药
物治疗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持续改进:不断学习和改进, 提高药物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课件

19
药品安全性
21位演员 中18人因 药致聋
听力残疾60-80%系药源性伤害
不合理使用药物导致耳PPT学聋习交的流 儿童每年增加3万人
20
Chp 2
1957-1962年,欧、 日等国使用沙度利胺 (反应停)治疗妊娠反应, 导致海豹样畸胎8000 多例,死亡5000多人
PPT学习交流
药物史上最悲惨 的药源性灾害— 沙利度胺灾难
PPT学习交流
27
不合理用药(Irrational Use of Drugs)
• 不合理用药可分为药品不良反应(ADR)和用 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
• ADR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对人 体有害或意外的反应
• 用药错误指医师处方书写、用药剂量与方法、 调配与发药中的任何错误,是潜在的和可避免 的错误用药
PPT学习交流
23
安全性原则
绝对安全不可能,也不符合科学原理,应权衡利弊。 ➢理想的药物治疗应有最佳的效益/风险比(benefit/risk ratio),许多新药的治疗风险较高;评价见表3-1。 ➢不同的药物治疗患者获益不同,对风险的可接受程度 也不一样。如: ➢考虑药物安全性主要着眼于禁忌症和药物相互作用, 尤其特殊人群。
评估为发生严重ADR: ➢ 考虑疾病是否允许停药 ➢ 分析导致的原因
思考:“首选药物”和“标准方案”对病人一定产生最佳效果 吗?
PPT学习交流
12
切记
无论何种原因停止药物治疗时,应切记不是所有 的药物都能立刻停药。
为防止出现停药反跳或撤药综合征,有些药物(如 精神神经系统用药、糖皮质激素、β受体拮抗剂 等)需要经过一个逐渐减量期才能停药。
病例少(Too few)
便秘的药物治疗_1136.pptx

副作用:①水样腹泻和腹痛 ②低钠/低钾血症 ③耐药,继发性便秘 ④惰性结肠 ⑤结肠黑病变(损害结肠神经系统)
注意事项: 这类泻药较剧烈,不宜长期服用;有刺激性,避免接触眼 睛和皮肤黏膜。孕妇慎用,急腹症患者禁用。
西药—润滑性泻药
概念: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作用温和
代表药物: 液状石蜡、甘油 开塞露(刺激作用、软化粪便,对出口梗阻性便秘有效) 多库酯钠等
适用对象:低纤维素膳食、妊娠期以及撤退刺激性泻药时应用。
副作用:能被细菌降解,可引起产气增加和腹胀,部分会发生过敏和 哮喘等不良反应。
西药—刺激性泻药
概念:药物本身或其体内的代谢产物能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强而促 进排便。
代表药物:酚酞(果导)、双醋酚汀
适用对象: 各类型便秘,X线检查或内镜检查前的肠道排空等。
谢谢聆听
➢ 临床一般先选择乳果糖类药物,中药选用六味安消胶囊短期调整, 待便秘缓解后改用聚乙二醇,中药选用麻仁润肠丸维持治疗,逐渐 减量服用。
特殊人群便秘治疗药物的选择—肛门术后
应使用疗效确定的、作用较快的泻药,以免影响创口的生长, 减轻排便对患者产生的疼痛。一般可选择润滑性泻药。通常术后 第一天可用开塞露,口服麻仁润肠丸等中药。
便秘的药物治疗
常见药物
西药
①容积性药物 ②刺激性药物 ③润滑性药物 ④渗透性药物
中成药
①行气导泻
②清热通便类 ③益气滋阴类
西药—容积性泻药
概念:又称膨松剂,吸水后增加容积,轻度刺激肠蠕动;抵达结肠后 被肠道内细菌解酵,增加肠内渗透压和阻止肠内水分吸收,增强导泻 的作用。
代表药物:车前草、燕麦麸、果胶、琼脂、纤维素的制剂
√
—
—
—
√
注意事项: 这类泻药较剧烈,不宜长期服用;有刺激性,避免接触眼 睛和皮肤黏膜。孕妇慎用,急腹症患者禁用。
西药—润滑性泻药
概念: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作用温和
代表药物: 液状石蜡、甘油 开塞露(刺激作用、软化粪便,对出口梗阻性便秘有效) 多库酯钠等
适用对象:低纤维素膳食、妊娠期以及撤退刺激性泻药时应用。
副作用:能被细菌降解,可引起产气增加和腹胀,部分会发生过敏和 哮喘等不良反应。
西药—刺激性泻药
概念:药物本身或其体内的代谢产物能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强而促 进排便。
代表药物:酚酞(果导)、双醋酚汀
适用对象: 各类型便秘,X线检查或内镜检查前的肠道排空等。
谢谢聆听
➢ 临床一般先选择乳果糖类药物,中药选用六味安消胶囊短期调整, 待便秘缓解后改用聚乙二醇,中药选用麻仁润肠丸维持治疗,逐渐 减量服用。
特殊人群便秘治疗药物的选择—肛门术后
应使用疗效确定的、作用较快的泻药,以免影响创口的生长, 减轻排便对患者产生的疼痛。一般可选择润滑性泻药。通常术后 第一天可用开塞露,口服麻仁润肠丸等中药。
便秘的药物治疗
常见药物
西药
①容积性药物 ②刺激性药物 ③润滑性药物 ④渗透性药物
中成药
①行气导泻
②清热通便类 ③益气滋阴类
西药—容积性泻药
概念:又称膨松剂,吸水后增加容积,轻度刺激肠蠕动;抵达结肠后 被肠道内细菌解酵,增加肠内渗透压和阻止肠内水分吸收,增强导泻 的作用。
代表药物:车前草、燕麦麸、果胶、琼脂、纤维素的制剂
√
—
—
—
√
药物治疗PPT课件

上腺素)、催醒、保温、抗痉挛、
第32页/共95页
抗精神病药:药物相互作用
增加三环抗抑郁药血药浓度,诱发癫痫,加剧 抗胆碱副作用 加重抗胆碱药的抗胆碱副作用 逆转肾上腺素升压作用 减弱抗高血压药呱乙啶的降压作用 加强其他中枢抑制剂,酒精,利尿剂的作用 制酸药影响抗精神病药吸收
第33页/共95页
二.抗抑郁药
神病药可以减至治疗量的1/2 停 药:多数为终身治疗,极少数逐渐减量直至停用
第25页/共95页
抗精神病药:预防复发作用
维持时间和复发
2年内用药维持治疗的复发率40% 2年内不用药维持治疗的复发率80%
维持剂量与复发(1年随访,氟庚酯)
高剂量组(12.5-50mg/2w) 14% 中剂量组(2.5-10mg/2w) 24% 低剂量组(1.25-5mg/2w) 56%
第26页/共95页
抗精神病药:副作用(1)
抗多巴胺能作用(锥体外系反应)
急性肌张力障碍 acute dystonia
静坐不能
akathisia
巴金森氏症
parkinsonism
迟发性运动障碍 tardive dyskinesia, TD
第27页/共95页
附:抗巴金森氏症药
对精神病没有治疗作用,主要用于控制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 外系反应 用法:苯海索(安坦)口服2~4mg每日2~3次治疗巴金森氏症, 东莨菪碱0.3mg肌注控制急性肌痉挛 与抗精神病药合用增加抗胆碱能副作用, 如便秘、青光眼、尿潴 留, 增加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
第46页/共95页
TCAs:药物的相互作用(2)
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
拮抗呱乙啶、可乐定抗高血压作用 加重酒精、安眠药等的中枢神经抑制 与拟交感药合用导致高血压、癫痫发作 增强抗胆碱能药、抗精神病药的抗胆碱副作用 促进MAOI的中枢神经毒性作用
第32页/共95页
抗精神病药:药物相互作用
增加三环抗抑郁药血药浓度,诱发癫痫,加剧 抗胆碱副作用 加重抗胆碱药的抗胆碱副作用 逆转肾上腺素升压作用 减弱抗高血压药呱乙啶的降压作用 加强其他中枢抑制剂,酒精,利尿剂的作用 制酸药影响抗精神病药吸收
第33页/共95页
二.抗抑郁药
神病药可以减至治疗量的1/2 停 药:多数为终身治疗,极少数逐渐减量直至停用
第25页/共95页
抗精神病药:预防复发作用
维持时间和复发
2年内用药维持治疗的复发率40% 2年内不用药维持治疗的复发率80%
维持剂量与复发(1年随访,氟庚酯)
高剂量组(12.5-50mg/2w) 14% 中剂量组(2.5-10mg/2w) 24% 低剂量组(1.25-5mg/2w) 56%
第26页/共95页
抗精神病药:副作用(1)
抗多巴胺能作用(锥体外系反应)
急性肌张力障碍 acute dystonia
静坐不能
akathisia
巴金森氏症
parkinsonism
迟发性运动障碍 tardive dyskinesia, TD
第27页/共95页
附:抗巴金森氏症药
对精神病没有治疗作用,主要用于控制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 外系反应 用法:苯海索(安坦)口服2~4mg每日2~3次治疗巴金森氏症, 东莨菪碱0.3mg肌注控制急性肌痉挛 与抗精神病药合用增加抗胆碱能副作用, 如便秘、青光眼、尿潴 留, 增加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
第46页/共95页
TCAs:药物的相互作用(2)
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
拮抗呱乙啶、可乐定抗高血压作用 加重酒精、安眠药等的中枢神经抑制 与拟交感药合用导致高血压、癫痫发作 增强抗胆碱能药、抗精神病药的抗胆碱副作用 促进MAOI的中枢神经毒性作用
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与过程PPT课件

2020/3/27
30
给药方案通常指确定药物的 剂型
给药途径 给药剂量 给药时间 给药间隔时间
疗程 等
维持有 效血药 浓度
2020/3/27
31
根据 药物产生的疗效
调整方案
患者的耐受程度
最
出现的不良反应
佳
治
疗
效
果
2020/3/27
32
制定给药方案时,首先必须明确目标血药浓度范围和相关 药动学参数。
22
有效性(efficacy)
是选择药物的首要标准,无效药物不值 得进一步验证。为了产生疗效,药物必 需达到最低有效血药浓度。理想的药物 应具有很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允许采 用简便的给药方案达到所需的治疗浓度。
2020/3/27
23
安全性(safety) 用药安全是药物治疗的前提。经过 临床前药理和毒理学评价以及上市前临床试验,只 有满足基本的安全性要求的药物才得以进入临床。
目标血药浓度范围一般为文献报道的安全有效范围,特殊 患者可根据临床观察的药物有效性或毒性反应来确定。 (了解)
2020/3/27
33
药物手册和药品说明书中推荐的标准剂量方案中 的药物剂量大多数是能够保持有效血药浓度的平 均剂量,一般是基于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制 定的,属于群体化模式方案。
由于多数情况下患者的个体差异是有限的,故在 初始治疗时,对安全、低毒的药物采用标准剂量 方案获得预期疗效的概率是最大的。
有潜在骨髓抑制作用的药物后出现咽痛)
2020/3/27
15
第五步:评估和干预
在确立治疗目标时,实际上就同时设定了反映疗效的 观测指标与毒性的观察终点(endpoint),并在治疗过程 中对这些指标和终点进行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进 行适度干预,决定继续、调整或是终止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药师考试培训课程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
(一)考纲与考点
考纲要求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 安全性、有效性、经济
一般原则
性与规范性
药物治疗 方案的 制定
识别和评估病人的症状
和体征,给予非处方药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 物信息
基本过程
治疗药物选择的基本原
Hale Waihona Puke 则及方法给药方案制定和调整的 基本步骤及方法
制作人:冯文平
谢谢
考点分析
药物治疗方案的 制定原则
考情回顾
2015年:0道 2016年:1道
1.药物治疗方案制定 的基本方法
2.调整给药方案的基 本方法与步骤
(二)考点精讲
1.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可以使患者获得有效、安全、经济、 规范的药物治疗 。 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应考虑以下几个方 面。
考点 精讲
前提 首要标准 经济性
规范性
用药安全是药物治疗的前提 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首要标准
经济性应考虑治疗总成本,而非单一给药方便性可 能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可参考权威的专科诊疗指南并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 的个体情况做出决定
(2)给药方案制定和调整的基本步骤及方法给药方案
考点 精讲
①制定和调整给药方案的基本步骤 a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体重、烟酒嗜好、肝肾疾病史 等) 。 b按群体参数计算初始给药方案,并用此方案进行治疗。 c患者评估:药效学(疗效、不良反应)和药动学(血药浓 度)。 d必要时,按个体数据重新计算给药方案。
(1)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考点 精讲
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是药物治疗的前提。产生药物 治疗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药物本身固有 的药理学特性、药品质量问题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2)药物治疗的有限性
考点 精讲
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首要标准,应考虑 如下因素 。 ①只有利大于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才有实际意义 。 ②药物方面因素:药物的生物学特性、药物的理化性 质、剂型、给药途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③机体方面因素:年龄、体重、性别、精神因素、病 理状态、时间因素等 。 ④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
2.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基本过程
考点 精讲
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首先应确定治疗目的, 其次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的适应证选择合适的药物,选 择合适的用药时机,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 选择合理的药物配伍,确定合适的疗程 。
(1)治疗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考点 精讲
治疗药物选择的原则是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 济性,也要考虑给药的方便性。
①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改善环境、改善生活方式。 ②确定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药物以消除疾病、去除 诱因、预防发病、控制症状、治疗并发症、为其他 治疗创造条件或增加其他疗法的疗效。 ③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强调早治疗。 ④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 。 ⑤选择合理配伍用药 。 ⑥确定合适的疗程 。 ⑦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
②制定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
考点 精讲
制定给药方案时,首先要明确目标血药浓度范围 。 根据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
a.半衰期小于30min:维持药物有效治疗浓度有较大困难 。 b.半衰期在30min~8h:主要考虑治疗指数和用药的方便性。 c.半衰期在8~24h: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如果需要立即达到稳 态,可首剂加倍 。 d.半衰期大于24h:每天给药 1次较为方便,可提高患者对医嘱 的依从性 。如果需要立即达到治疗浓度,可首剂加倍 。
( 3 )药物治疗的经济性
考点 精讲
药物治疗的经济性是要以最低的药物成本,实现最 好的治疗效果 。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要考虑治疗的 总成本,而不是单一的药费。
(4)药物治疗的规范性
考点 精讲
在药物治疗方面,指南往往根据疾病的分型、分期、 疾病的动态发展及并发症,对药物选择、剂量、剂 型、给药方案及疗程进行规范指导。
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给药方案
考点 精讲
通过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达到所需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通常是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和给药间隔而确定给药剂量
计算得到恰当的给药间隔或剂量。如果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且药 物半衰期短,为了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可增加给药次数。
(3)调整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
考点 精讲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如果出 现下述情况,应对标准给药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实行 个体化治疗:治疗窗改变 。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改变(包 括整体降低或升高,或大幅波动而超出治疗窗)。治疗窗 和药时曲线均改变。
(三)真题解析
1 .为患者制定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有( )。 (2016年真 题第117题) A.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的给药剂量 B.根据药物消除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 C.根据治疗药物检测(TDM)结果制定给药方案 D.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和给药间隔确定给药剂量 E.根据 PK/PD 参数制定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制定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 。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
(一)考纲与考点
考纲要求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 安全性、有效性、经济
一般原则
性与规范性
药物治疗 方案的 制定
识别和评估病人的症状
和体征,给予非处方药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 物信息
基本过程
治疗药物选择的基本原
Hale Waihona Puke 则及方法给药方案制定和调整的 基本步骤及方法
制作人:冯文平
谢谢
考点分析
药物治疗方案的 制定原则
考情回顾
2015年:0道 2016年:1道
1.药物治疗方案制定 的基本方法
2.调整给药方案的基 本方法与步骤
(二)考点精讲
1.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可以使患者获得有效、安全、经济、 规范的药物治疗 。 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应考虑以下几个方 面。
考点 精讲
前提 首要标准 经济性
规范性
用药安全是药物治疗的前提 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首要标准
经济性应考虑治疗总成本,而非单一给药方便性可 能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可参考权威的专科诊疗指南并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 的个体情况做出决定
(2)给药方案制定和调整的基本步骤及方法给药方案
考点 精讲
①制定和调整给药方案的基本步骤 a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体重、烟酒嗜好、肝肾疾病史 等) 。 b按群体参数计算初始给药方案,并用此方案进行治疗。 c患者评估:药效学(疗效、不良反应)和药动学(血药浓 度)。 d必要时,按个体数据重新计算给药方案。
(1)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考点 精讲
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是药物治疗的前提。产生药物 治疗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药物本身固有 的药理学特性、药品质量问题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2)药物治疗的有限性
考点 精讲
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首要标准,应考虑 如下因素 。 ①只有利大于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才有实际意义 。 ②药物方面因素:药物的生物学特性、药物的理化性 质、剂型、给药途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③机体方面因素:年龄、体重、性别、精神因素、病 理状态、时间因素等 。 ④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
2.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基本过程
考点 精讲
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首先应确定治疗目的, 其次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的适应证选择合适的药物,选 择合适的用药时机,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 选择合理的药物配伍,确定合适的疗程 。
(1)治疗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考点 精讲
治疗药物选择的原则是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 济性,也要考虑给药的方便性。
①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改善环境、改善生活方式。 ②确定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药物以消除疾病、去除 诱因、预防发病、控制症状、治疗并发症、为其他 治疗创造条件或增加其他疗法的疗效。 ③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强调早治疗。 ④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 。 ⑤选择合理配伍用药 。 ⑥确定合适的疗程 。 ⑦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
②制定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
考点 精讲
制定给药方案时,首先要明确目标血药浓度范围 。 根据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
a.半衰期小于30min:维持药物有效治疗浓度有较大困难 。 b.半衰期在30min~8h:主要考虑治疗指数和用药的方便性。 c.半衰期在8~24h: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如果需要立即达到稳 态,可首剂加倍 。 d.半衰期大于24h:每天给药 1次较为方便,可提高患者对医嘱 的依从性 。如果需要立即达到治疗浓度,可首剂加倍 。
( 3 )药物治疗的经济性
考点 精讲
药物治疗的经济性是要以最低的药物成本,实现最 好的治疗效果 。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要考虑治疗的 总成本,而不是单一的药费。
(4)药物治疗的规范性
考点 精讲
在药物治疗方面,指南往往根据疾病的分型、分期、 疾病的动态发展及并发症,对药物选择、剂量、剂 型、给药方案及疗程进行规范指导。
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给药方案
考点 精讲
通过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达到所需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通常是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和给药间隔而确定给药剂量
计算得到恰当的给药间隔或剂量。如果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且药 物半衰期短,为了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可增加给药次数。
(3)调整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
考点 精讲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如果出 现下述情况,应对标准给药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实行 个体化治疗:治疗窗改变 。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改变(包 括整体降低或升高,或大幅波动而超出治疗窗)。治疗窗 和药时曲线均改变。
(三)真题解析
1 .为患者制定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有( )。 (2016年真 题第117题) A.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的给药剂量 B.根据药物消除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 C.根据治疗药物检测(TDM)结果制定给药方案 D.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和给药间隔确定给药剂量 E.根据 PK/PD 参数制定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制定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