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 数 数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和教材分析(共8课时).doc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和教材分析(共8课时).doc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练习一第1题。
(1)分别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从中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2、做练习一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题有什么特点,并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第3课时十几减8、7
【教学内容】十几减8、7
【教学要求】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第6课时练习三
【教学内容】练习三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选择信息,处理数据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2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3课时)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2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3课时)

2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第1课时数的顺序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材第29页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使学生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重点难点重点: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并寻找规律。

难点:了解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么排队的?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学习新课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1)问题:按顺序在方格里填数。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2)观察百数表中的排列规律。

规律:①横行观察:每一横行中都有10个数,除了第一行以外,每行前9个数的十位上的数都相同。

个位从左到右依次增加1。

最右边的一个数是整十数(最后一行是一百),同一横行的数后面的数都比前一个数多1。

②竖列观察:每一列也都有10个数,在同一竖列中,个位上的数都相同,十位上的数从上到下依次增加1,即同一列中下面一个数比上面一个数多10。

③从左上方到右下方观察:除了最后一个数外,个位和十位分别依次增加1。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2课时)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2课时)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教材第57页例6及“试一试”)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2.使学生学会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难点: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口算。

54-50=42+7=94-60=68-8=4+7=29-8=32+20=40-20=37-7=41+8=56-4=40+8=94-80=82-1=47-30=二、学习新课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主题图。

问题: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1)观察主题图,找出已知信息。

明确:一辆车上坐了45人,另一辆车上坐了31人。

(2)怎样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列出算式?明确:这是已知两数求和的问题,应该用加法。

板书:45+31=()(3)怎样计算45+31?仔细观察这个算式,想想它和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和同桌说一说。

发现:以前我们学的加法算式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或两位数加整十数,而这个算式的两个加数都是两位数且都不是整十数。

追问: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

(方法一)借助小棒计算。

先摆4捆和5根小棒,再摆3捆和1根小棒,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

一共是7捆零6根,所以45+31=76。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计算。

先在个位拨5个珠子,十位拨4个珠子;再在个位加拨1个珠子,十位加拨3个珠子。

观察得出:个位上有6个珠子,十位上有7个珠子,所以45+31=76。

(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先从个位加起,5+1=6,在和的个位写6。

再加十位,4+3=7,在和的十位写7。

板书:教师提示:在书写竖式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两个加数的个位和十位与和的个位和十位要分别对齐;二是不要忘写“+”。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2)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总结反思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0+4=3434-30=4
↓↓↓ ↓↓↓
加数 加数和 被减数 减数差
第4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练习五
【教学要求】
1、复习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强化数数能力以及运用数进行交流的能力。
(5)一起十根十根地数: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多媒体)
师指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
追问:我们把10捆小棒摆成一大捆,一大捆就是100根,那么,一百里面有几个十?
过渡:小朋友们帮助小狗解决了问题,小狗很高兴。不过小狗想起来它的好朋友小猫有几道问题不会解答,小朋友们愿意帮一帮小猫吗?
(6)组织练习
①“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再指名回答。
②“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木块图,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③“想想做做”第3题
过渡:小猫小狗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问题,它们邀请小朋友们继续参观。咦,小青蛙是不是也遇上难题了?我们赶快来看一看。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数,小朋友想想,今天我们认识的数有什么特点?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4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3课时)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4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3课时)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减整十数。

(教材第42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2.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强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难点:能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口算。

3+2=6+3=7+1=4+5=5+4=8+2=6+2=5+5=6-4=8-2=4-2=9-6=7-3=5-1=7-5=10-4=2.复习数的组成。

(1)80里面有()个十,60里面有()个十。

(2)4个十是();7个十是()。

二、学习新课1.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第42页主题图。

问题:大公共汽车和小公共汽车各有多少个座位?(1)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这幅图的图意。

明确:大公共汽车有40个座位,小公共汽车有30个座位,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同学们列出算式。

明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就是把两辆车的座位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40+30(3)探讨40+30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十个十个地数:40,50,60,70。

(方法二)数的组成。

因为4个十加3个十是7个十,7个十是70,所以40+30=70。

(方法三)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因为4加3等于7,所以40+30=70。

教师小结:①这几种计算方法都正确,方法三最简单。

②整十数加整十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再在结果的末尾添加1个0。

2.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70-30=□。

想一想,把你的想法讲给你的同桌听。

(方法一)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7个十减3个十等于4个十,4个十是40,所以70-30=40。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一. 教材分析《数一数》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观察、思考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他们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数数的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能够数的又快又准,掌握10以内的数数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数感以及观察、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数数,能够数的又快又准,掌握10以内的数数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数感以及观察、思考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游戏教学法等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些可爱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有多少只动物,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数一数。

2.教学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的物品,如苹果、小鸟等。

(2)学生交流数数的方法和经验,教师总结并示范正确的数数方法。

(3)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数数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展示数数成果,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3.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有关10以内的数数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指导。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数一数的方法和意义。

5.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数数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十几减9教学内容:第1---2页。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准确算出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2、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实践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求异精神。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共同合作,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相应的CAI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修改意见由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生活实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可以让学生用小圆片代替桃,按情景摆出13个一堆10个,另一堆3个。

让学生多说、多想自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猴子卖桃(小猴子有13个桃,小兔买走9个。

)问:小兔买走9个以后还剩几个?你是怎样知道还剩4个?引导学生说出:小猴原来有13个桃,卖了9个后,还剩下4个。

问:你能根据猴子卖桃的情景列出算式来吗?板书:13-9二、自主探究,领悟算法。

1、问:怎样才能准确地算出13-9=?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可以借助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想一想。

2、各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学生从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己是怎样操作的,加强操作的印象,让操作印象支持十几减9的计算。

也许有的学生还有另外不同的算法,但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准确计算出13-9就可以了,不必强求学生用同一种计算方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让学生大胆尝试,积极自主地探索算法,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充分展示个性,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培养了学生互动、互助的合作学习精神。

从而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算法的进一步理解每个组先派代表上讲台演示,发表意见解释自己的想法。

随后允许同一小组的其他同学对自己组中发言的同学作补充,指导学生有条理的表达。

有的学生会从13个小圆片了一个一个地减连续减去9个剩下4个;有的学生从10个一堆里减去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3个一堆的合在一起,的出剩下4个;有的学生先减去3个一堆的再从10个一堆了拿走6个剩下4个;有的学生这样想:因为9加4等于13,所以13减9等于4;3、教师对学生想出的正确算法给予肯定与表扬。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热门15篇)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热门15篇)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热门15篇)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01页。

教学案例师:说一个你最喜欢的101以内的数,并说说为什么?生1:我喜欢60,因为我们班有60位小朋友。

生2:我喜欢7,因为我今年7岁了。

(老师把学生说的数字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喜欢的数字。

那么,你们能不能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一道加法或减法算式?能的话将它写在卡片上。

(把学生编好的算式卡片贴到黑板上。

)师:看着一黑板乱七八糟的卡片,你现在最想对它们做什么?谁愿意帮这个忙?生1:给它们分类。

生2:按顺序排一排。

师:小组内讨论一下,按什么顺序排?理由是什么?组1:我们组认为按得数大小排比较好。

组2:我们组认为按计算方法排比较合理。

组3:我们组同意2号组的意见。

我们还把加法计算题分成两类:一类是进位加法,一类是不进位加法;还把减法计算题也分成两类:一类是退位减法,一类是不退位减法。

师:说得真好!就请你上来帮老师来归归类。

师: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道题说说你怎么算出来的?生1:我来说进位加法36+8。

我是这样想的,先把8分成4和4,先算36+4得40,再算40+4等于44。

生2:30+58,先算30加50得80,再算80加8等于88。

生3:95—40,先算90减40得50,再算50加5等于55。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好的方法,真了不起。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1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板书课题。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 =15 29+ =1815-9= 18-9=39+ =14 49+ =1714-9= 17-9=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数数
【教学内容】教材21~22页。

【教学要求】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小动物们今天在森林公园进行数学竞赛,蓝猫打算乘着智慧列车去参加,小朋友们想一起去吗?【学生活动
与教师关注】
1
二、活动探究
1、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森林公园门口,小狗在数小棒呢!我们跟它
一起数:
1、2、3 (10)
(2)10个1根捆成一捆,得到1个十,一捆是十
根。

(3)2捆是多少根呢?3捆是多少根?6捆呢?你
是怎么想的?
(板书:2个十是二十3个十是三十6个
十是六十)
(4)学生用学具摆,愿意摆几捆就摆几捆,并与
同桌说说有几个十,是多少。

(5)一起十根十根地数:十、二十、三十……九十、
一百(多媒体)
师指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
追问:我们把10捆小棒摆成一大捆,一大捆就是
100根,那么,一百里面有几个十?
过渡:小朋友们帮助小狗解决了问题,小狗很高兴。

2
不过小狗想起来它的好朋友小猫有几道问题不会
解答,小朋友们愿意帮一帮小猫吗?
(6)组织练习
①“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
有多少颗,再指名回答。

②“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木块图,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
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③“想想做做”第3题
过渡:小猫小狗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问
题,它们邀请小朋友们继续参观。

咦,小青蛙是不
是也遇上难题了?我们赶快来看一看。

2、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1)出示计数器,要求学生说说对此已经知道了
什么。

(2)师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让学生说说表示多
少,是怎样想的。

3
师:是啊,十位上的3颗珠子表示3个十,3个十
是30。

(边板书边指导30的写法)
(3)在十位上拨6颗珠子,让学生说说表示多少,
并指名板书60。

(4)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让同桌说一
说是多少,并请他写出这个数。

(5)师在十位上拨珠,让学生一十一十地数,从
十数到一百。

师:当十位上满10颗珠子时,也就是10个十,那
就是一个“百”,所以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数位:百
位。

10个十是一百,我们可以在百位上拨一颗珠
子,这一颗珠子就表示1个百,是一百,谁会写一
百?(指名尝试板书100)
(6)闭上眼睛想一想计数器上从左边起,第一位、
第二位、第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画一画后用实物投影反馈。

2、“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后反馈。

4
3、“想想做做”第6题
(1)学生独立填空格
(2)反馈交流,说说“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
30?”
(3)看着这两排数,你还可以说些什么?
4、“想想做做”第7题
5、“想想做做”第8题
四、总结反思
1、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数,小朋友想想,
今天我们认识的数有什么特点?
2、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并板书课题:认识整十数
板书:
数数
1、2、3、4、5、6...
10个十是一百
4个十是30 8个十是80 一个百是100
5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