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考前冲刺必读
大学语文冲刺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冲刺复习资料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正感到-一个“乐”字时,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
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脱离尘世。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起舞:” ...哭泣。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忧愁。
(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渺小。
《奕喻》1、作者从下棋中得出了怎样的启示?作者以下棋作喻,得出启示,即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
警戒那些主观臆断、盲目自大、强不知以为知的人,从而教人领会做人的正确道理。
2、本文在论事说理方面有什么特点?由事入理,以小见大,议论切实中肯。
《人间词话》1、谈谈你对“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含义的理解,并用以前学过的古诗词的例句予以阐释。
所谓“有我之境”,就是在作品中体现出较为浓厚的作者的主观色彩的这样一种艺术境界,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而“无我之境”就是在作品中作者的主观色彩较为隐晦,创作主体和客体完美地统、融汇在作品里的这样一种艺术境界,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你对“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是怎样理解的?昨夜西风调碧树。
独上高播,望尽天涯路”的第-境界,应该是指寻求确立理想的目标的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粹”的第二境界,应该是指为实现理想的不懈努力的阶段;“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境界,应该是指理想目标的获得,是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阶段。
想想人生事业,都应该有这种感受。
3、什么是意塘?请举例分析说明。
所谓“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谓“境”,就是诗人所描绘的人、事、景、物。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作吊中所插绘的生活场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种艺术境界。
《又是一年芳草绿》1、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老舍是怎样-一个人?试加以概括说明。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随着高考的临近,大学语文的复习也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
们高效备考,我整理了一份最全的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包括常见的文
学常识、熟词生义、古文阅读、作文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具体
的资料整理:
一、文学常识
1. 文学流派: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
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三国演义》;
3. 中国古代诗词:包括唐诗、宋词等;
4. 中国古代文人: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5. 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
二、熟词生义
1. 常见的熟词生义:比如“夺冠”可指一支球队在比赛中获得冠军,
也可指一个人从别人手中抢走冠军头衔;
2. 语文考试常见的熟词生义题型:如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的含义等。
三、古文阅读
1. 古文名篇:如《论语》、《庄子》、《韩非子》等;
2. 古文阅读技巧:如理解文言文句式、考察修辞手法等。
四、作文技巧
1. 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论点、论据和结论;
2. 作文的写作技巧:如运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提升文章表达能力;
3. 作文的题材: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五、其他
1. 作文常见的错误:如逻辑不清晰、语法错误等;
2.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如找准关键词、善用排除法等。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料,提升语文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大学语文(中国文学)考试必背

大学语文(中国文学)考试必背大学语文(中国文学)考试题目总结1、季羡林说:“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的高度与人类前途的危险性成正比——尾巴翘得越高,危险性越大。
”这是就什么问题而说的?季羡林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答:季羡林谈的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他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态度是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不应该肆意的破坏和改造自然,而应该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要同自然交朋友,也就是努力做到“天人合一”。
2、陈省身说:“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
”内在含义有哪几方面?答:陈省身的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中西文化不同,甚至是处在矛盾冲突当中,相互交流也相互对抗;第二,中西文化都想在未来的时空间占有优势,压倒对方,长远地看,未来还比较渺茫。
坚持文化对话的原则是理性和明智的。
3、贾平凹散文《秦腔》里面说:“说穿了,看秦腔不为求新鲜,他们只图过过瘾。
”试说明观众欣赏秦腔艺术中“过瘾”可能包含的内容。
“过瘾”是指获得了艺术享受,包括思想的共鸣、感情的感动和宣泄、审美的提升等内容;思想共鸣是指秦腔是传统艺术,其中包含的传统善恶、因果报应、忠孝节义等内容,符合观众的思想观念;情感宣泄是现实中压抑和无奈在戏剧中得以虚拟的形式完善解决,情感得到陶冶;审美提升,指的是秦腔的表演和唱腔艺术积淀深厚,在老的曲目中就能得到完全展现,观众接受有审美经验的事物是比较容易、比较有评判的审美经验的,观众熟悉秦腔的表演,更熟悉熟戏的人物情节,可以更方便的参与到审美互动而享受审美评价的超越感、权威感、智慧感。
4、贾平凹散文《秦腔》里面说:“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这里“大苦大乐之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与“秦腔”是怎样的关系?秦腔是秦川人大苦中的大乐秦川的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秦腔给他们辛苦劳累而刻板的生活带来了无比的乐趣,所以说秦腔是秦川人大苦中的大乐。
202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重点复习课文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重点复习课文《选择与安排》(泛读课文)《作家作品》朱光潜,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选择与安排》收入《谈文学》《主旨》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的,最艰苦的工作是在有了材料之后的选择与安排,给文章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形式。
《疑难词句》一切成功和失败的枢纽都在此。
枢纽:事物的重要关键;在这上面鞭辟入里。
鞭辟入里:词意深刻。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拱:环绕。
《课文串讲》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重点谈文章在运思时,首要的问题是选择与安排,而不是搜寻材料。
用类比方法把写作中的选择、安排的诀窍比喻成战争中用兵打仗。
第二部分(3——8自然段)集中谈关于写作应该如何选择与安排。
第一层(3—4自然段)正确的选择方法。
用用兵之道谈选择的问题。
列举戏剧小说中的例子,强调写人写事都必须选择重点,突出主旨,选择典型细节。
第二层(5——8自然段)正确安排的方法。
文章布局必须做到:一,结构完整,有头有尾有中段,之间要有逻辑联系;二,头、尾、中段必须各在其位;三,有一股生气贯注全体。
要阅读完美的作品来掌握文章布局的诀窍。
结构安排上的两个重要条件:1,层次清楚,条理缜密;2,轻重分明,以主旨为纲。
文章显出轻重的办法:1,在层次上,2,在篇幅分量上。
第三部分(9自然段)总结写作原理与经验。
《学习要点与难点》1、本文的主要观点主旨;选择材料,一要进行剪裁,要舍得割爱,二要选最能表现主旨的材料;安排材料,一结构要完整,要有一股生气贯注全体,二层次要清楚,轻重要分明; 写作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2、本文的类比推理法。
文章多以如何用兵来做比喻。
在论述剪裁时,“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
“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
”在说明选择材料要为文章主旨服务时,“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
”在论述材料的安排时,“第二要事是安排,就是摆阵势,兵家有所谓常山蛇阵,它的特点——”。
大学语文考试必备资料

道士塔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
主要著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1998年,文汇出版社出版),《信客》一文入选初中语文课文。
荣誉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
《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其文化散文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思考得到高度评价。
背景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
在甘肃省敦煌县境内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
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
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
发现藏经洞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说必然性,是因为他走进洞窟,雇用人员清理洞窟中堆积多年的淤沙,踏踏实实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只有清除淤沙,藏经洞的洞门才能显露出来。
说偶然性,是因为王道士当初清除洞窟淤沙,不是为了要发现什么,而是为了保护洞窟,发现藏经洞完全是偶然的。
可以说,无论什么人发现藏经洞都是一种贡献,都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
因为藏经洞的发现就预示着“敦煌学”的产生。
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同样有功,而不能视为过错。
至于有人说应该在某个时代发现合适,那纯粹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一厢情愿。
贱卖国宝1907年,斯坦因到来,他通过宗教精神的交流将王道士俘虏了。
斯坦因说:“道士之敬奉玄奘,在石窟寺对面新建凉廊上的绘画有显明的证据,所画的都是一些很荒唐的传说……我用我那很有限的中国话向王道士述说我自己之崇奉玄奘,以及我如何循着他的足迹,从印度横越峻岭荒漠,以至于此的经过,他显然是为我所感动了。
高考语文冲刺学生必读

Ⅰ、现代文阅读(小阅读一、出题人设置选项方法增:增加原文若干词语使选项发生变化删:删减原文若干词语使选项发生变化调:调换词语的位置或顺序使选项变化换:把原文的某些词语用别的词语置换留:保留原文中的句子,但可能挪位置和语境二、设误方法1.张冠李戴 2 .无中生有 3.因果混乱(因果倒置、强加因果 4.主次颠倒5.以偏概全(过于绝对6.偷换概念7.混淆时态8.混淆条件9.答非所问10范围不清三、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点,特别留心几种关系:先与后、因与果、现象与本质、可能与现实、条件与结果、部分与全体、肯定与否定Ⅱ、文言文阅读(1文言实词①语境推断法②词性推断法③联想推断法(2断句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法:1.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2.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3.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4.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
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5.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3文言文翻译题:方法:做好“留、删、换、调、补、贯”。
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赋分点: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备查知识1:常见文言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知识点汇总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知识点汇总自考《高校语文》考前学问点汇总1《秋夜》本课主要考核点:胡适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在谈论中抒情的特点;文章通过引用典型材料来说理抒情的方法,文中所引用的三封信的作用;文章大量引用徐志摩的诗句来抒情的特点,并要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这些诗句的寓意,指出其中所采纳的修辞手法。
这是一篇追悼性写人散文。
文章抒写了对徐志摩因失事而遇难的无限悲哀之情,主要赞扬了徐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抱负及其为这一抱负而挣扎、奋斗的精神。
在学习时,应留意把握好本文的以下重点内容,到达综合应用的力量。
1、段落层次划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至5自然段,抒写志摩不幸遇难给人们带来的悲哀和人们对他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其次部分,包括第6至14自然段,赞扬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观,并为他所患病的不公正的责难进行辩解。
第三部分,包括第15至19自然段,赞扬志摩在逆境中坚持崇高抱负,连续热忱唱歌的坚韧精神。
第四部分,包括第20至23自然段,呼应文章开篇抒发的哀伤、尊敬之情,以志摩精神永存收束全文——“他投的影子会永久留在我们心里,他放的光亮也会永久存在。
2、写作特色(1)在谈论中抒情写人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文章除了第一、四两个部分的追悼性文字是直接抒情以外,全文的主体部分都是通过谈论来抒情、写人。
一方面,在立论中抒发对志摩的尊敬之情;另一方面,又在驳论中抒发对志摩不幸遭际的理解之情。
文章在谈论中抒情,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到达了理真且情浓的艺术境界。
(2)运用典型材料来说理抒情。
本文的典型论据,主要就是三封信。
一封是志摩写给妻子的信,直接证明白他离婚和再婚正是为了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抱负。
其次封信是梁启超写给志摩的信,通过梁表现出来的随俗沉浮的人生看法,从反面证明志摩为“美与爱与自由”苦苦奋斗的人生观。
第三封信是志摩写给梁启超的回信,直接说明志摩决不随俗沉浮,愿为抱负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
大学语文冲刺班资料

现代文文言文 08 柯灵《巷》刘邵《英雄》 09 张爱玲《秋雨》苏轼《留侯论》 10 郭沫若《银杏》袁宏道《徐文长传》 11 沈从文《秋》蒲松龄《婴宁》 12 施蛰存《古代旅行》张岱《西湖七月半》 13 杨绛《读书苦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4雨果《雏菊》邓牧《吏道》记叙文一、记人叙事一、或以人物为中心、或以事件居主位,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思。
钱谦益《徐霞客传》“千古奇人” 施蛰存《纪念傅雷》“怒目金刚” 袁宏道《徐文长传》(2010) 张洁《拣麦穗》 林语堂《我的戒烟》 二、试题分析:1、人物性格特征:优秀品质、精神面貌、胸襟情怀、特殊命运2、文章主旨(寄寓作者感情):由衷钦佩、赞美、崇敬;惺惺相惜;谴责鞭挞;沉重思考……(由“个”到“类”、“代”、由表及里)3、写作特色:片断式、以事传人、由事见情、淡中寓浓、重神轻形——“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文中有我”。
4、艺术效果:形象鲜明、兴趣盎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按时间、按心理,移步换景、展开联想、对照比较6、文章结构(分段落)总—分—总,总—分,分—总 5、(写人)描写手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环境描写):提示、烘托、铺垫、过渡自然环境: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情感的变化);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试题分析:10《徐文长传》、11《婴宁》- 3 -二、抒情美文一、特点:写作对象大多为景物:春雨夏荷、秋月冬雪、高山烟霞、钓台晚亭、柳影虫唱、市井万象,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情,重在写出“情调”,洒脱、灵动。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陆蠡《囚绿记》 二、试题分析:1、托“物”抒“情”言“志”:“物”的特征?何种感情? 2008柯灵《巷》2、写作特色:A、写作特色: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答题要具体化)…… 试题分析:2010郭沫若《银杏》“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银杏?”——从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两方面来写,从外到内,形神兼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考前冲刺必读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很多考生对《大学语文》的课文内容非常熟悉了,知识点也已经基本掌握。
但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把握及灵活运用能力,考出好成绩,是我们下面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我多年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学的经验,针对考生《大学语文》考前冲刺复习,提出以下建议。
归纳总结:注重综合知识的学习
《大学语文》的学习通常是一篇一篇课文进行的,知识点的掌握也是按照课文一篇一篇逐一完成的。
但是命题老师出题是从《大学语文》的整体、综合角度出发考虑的。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也要站在全书的高度,从整体、综合的角度进行复习。
以《大学语文》(专)为例,综合题涉及的知识大致有:
·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作者:欧阳修,王安石;韩愈,柳宗元,苏轼
·属于北宋的作家:欧阳修,王安石
·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朱自清,茅盾,叶圣陶
·以反驳论点为主的文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答司马谏议书》
·以反驳论据的文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驳“国中无伪……”)
·属于奏疏文体的文章:《谏太宗十思疏》《朋党论》
·属于文艺专论的文章:《咬文嚼字》《散文创作谈》
·属于讲话稿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的春天》《论气节》(演讲稿)
·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文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谏太宗十思疏》《朋党论》·主要运用归纳论证方法的有:《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科学的春天》《论气节》《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咬文嚼字》《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同时运用比较、演绎、归纳三种论证方法的文章有:《科学的春天》《散文创作谈》《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既属于实体事物说明文,又属于科学小品的文章:《菊花》《苏州园林》《白丝翎羽丹砂顶》《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既属于抽象事理说明文,又属于科技说明文的文章:《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
·属于科学小品的文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菊花》《苏州园林》《白丝翎羽丹砂顶》《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采用“总——分——总”结构的文章:《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统筹方法平话引子》《桥的运动》
·采用“总——分”结构的文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苏州园林》
·采用“分——总”结构的文章:《白丝翎羽丹砂顶》
·属于清代散文家:张岱,方苞
·属于游记的课文:《箱子岩》《都江堰》
·属于写人散文:《追悼志摩》《秋夜》《哭小弟》《柳敬亭说书》
·属于记事散文:《北京的春节》《拣麦穗》《我与地坛》《狱中杂记》
·属于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毛颖传》
·属于寓言:《毛颖传》《寓言二则》
·运用第一人称:《追悼志摩》《秋夜》《箱子岩》《哭小弟》《都江堰》《拣麦穗》《我与地坛》《狱中杂记》
·运用第三人称:《北京的春节》《廉颇蔺相如列传》《毛颖传》《寓言二则》《柳敬亭说书》·运用象征手法的:《秋夜》《拣麦穗》《我与地坛》《毛颖传》
·运用对比手法:《北京的春节》《箱子岩》《都江堰》
·运用场面描写:《北京的春节》《箱子岩》《柳敬亭说书》
·具有思辩色彩:《箱子岩》《都江堰》
·主要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秋夜》《都江堰》《我与地坛》
·五言古诗:《迢迢牵牛星》《归田园居》《游子吟》
·七言古诗:《春江花月夜》
·七言绝句:《出塞》《送元二使安西》《枫桥夜归》《乌衣巷》《江南春》《夜雨寄北》
·七言律诗:《蜀相》《书愤》
·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赋得古原草送别》
·相思诗:《迢迢牵牛星》《夜雨寄北》
以上就是《大学语文》(专)的一些综合知识点。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分析,以上的内容每年考试都占一定的分值。
同学们如果不注意这些综合知识的归纳分析,这部分考分就很容易丢掉。
《大学语文》(本)的综合性知识也如此,一定要请同学们自己以此法加以归纳。
另外,同学们还要注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知识的归纳,掌握。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也是考试的重点,具体的内容没有在每篇课文中讲解,而在教材后面的考试大纲中有涉及。
同学们在最后的复习时,要着重复习这方面的知识。
每年修辞手法的考题、表现手法的考题都有五六分,而不少学生这方面知识的掌握都不太好,因此要格外注意。
合理安排,做最后的冲刺复习
在考前,用三四天时间做最后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复习十分必要与重要。
这最后一次冲刺的复习可以采取“三部曲”方法进行:
第一步:阅读课文,这时不要考虑考试,先集中精力把课文仔细阅读一遍,再熟悉一遍课文的内容。
以这样的心态复习很关键。
第二步: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点,一个一个在课文中、课文后的“提示”中找到标准答案。
千万不能有遗漏,这点十分重要。
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
适当做练习题,巩固前一个阶段所学的知识,检验一下自己学习的情况,找出学习的不足之处。
建议以上每一步复习用一天时间。
四个单元,共四天完成。
牢记标准:提高作文考试成绩
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在考试前一个月的有限时间内要想使作文水平有质的飞跃,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从考试老师判卷的角度出发,我叮嘱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四条:
一、注意审题,千万不能跑题
《大学语文》的作文只要不跑题,一般都能得到较好的分数。
因此,拿到作文题,一定要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认真分析这个题目的内涵、外延,写作时一定也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紧扣题目。
二、《大学语文》无论是专还是本,作文题以议论文为多,一般需要写成夹叙夹议的议论文
在写作议论文时,要注意多写理论,多讲道理,少讲例子。
例子只是说明论点的论据,这个例子不能展开描写,点到为止。
三、注意作文对字数的要求
有要求写600字的,有要求写800字的。
在写作时,一定要写够要求的字数。
四、注意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有些考生卷面乱七八糟,字迹让判卷老师无法辨认,这样会影响作文的得分。
做到以上四点,就基本可以在现有作文水平的基础上,取到较好的分数。
今年10月份的全国统一考试日期很快就要到了,愿同学们采取科学的复习方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冲刺复习,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