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含课程设计)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数据结构同步练习册答案

6.3 分别写出题 6.1 所示二叉树的先根,中根和后根序列。 答:先根:ABCDEFGHIJ 二叉树。 答: 由后根遍历序列得到二叉树的根结点 A (后根序列中最后一个结点) ; 在中序序列中, A 的左力是 A 的左子树上的结点,A 的右边是 A 的右子树上的结点;再到后根序列中找左子 树和右子树的根结点,依次类推,直到画出该二叉树。 中根:DCBAFEHJIG 后根:DCBFJIHGEA 6.4 已知一棵二叉树的中根序列和后根序列分别为 BDCEAFHG 和 DECBHGFA,试画出这棵
(4) int x = 91, y = 100;
while (y > 0) { if (x > 100) else x++; } 答:100 解析: x=91; //1 y=100; //1
{
x = x -10; y--;
}
while(y>0) //1101 if(x>100) //1100 { x=x-10; //100 y--; //100 } else x++; //1000 以上程序段右侧列出了执行次数。该程序段的执行时间为: T(n)=O(1)
while ( i <= n ) { k = k+10*i; i++; } 答:n-1
解析: i=1; //1 k=0; //1 while(i<n) //n { k=k+10*i; //n-1 i++; //n-1 } 由以上列出的各语句的频度,可得该程序段的时间消耗: T(n)=1+1+n+(n-1)+(n-1)=3n 可表示为 T(n)=O(n)
x++; y++;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数据库同步练习册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数据库同步练习册答案答案:第一章1.A2.A3.D4.A5.C6.A7.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员(DBA)8. 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9.人工管理、数据库10.概念模式第二章1.B2.C3.C4.C5.A6.A7.B8.109. 课程名,课程号10. 答:外键的充要条件:1) FK和K的取值域是一样的;2) 对于R中任何一个元组t,要么t[FK]上的值为null,要么存在R'中的元组t',使得t[FK]=t'[K]。
作用:形成关系(表)与关系(表)之间的联系11. 答:每个关系应有一个主键,每个元组的主键的应是唯一的。
这就是实体完整性约束。
如关系:student(学号,姓名,性别)中,有一个主键“学号”,每条学生记录的学号都不同,这是就关系student中的实体完整性约束。
12.R4为:ABa1b1a2b113.ПENO(EPM σmanager=’001’(DEPT))= ПENO(σmanager=’001’(EPM╳DEPT))SELECT ENO FROM EMP, DEPT WHERE DEPT.MANAGER=‘001’ AND EMP.DNO=DEPT.DNO14. 答:1.2.客户(身份证号,客户姓名,联系电话,地址,邮政编码)主键:身份证号业务员(业务员代号,业务员姓名,电话号码)主键:业务员代号房间(房间号,居室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单位,金额,合同号)主键:房间号外键:合同号合同(合同号,日期,付款方式,总金额,身份证号,业务员代号)主键:合同号外键:身份证号,业务员代号15.文本框: 客户客户业务员房间购房合同经办出售111mmm司机(驾照号,姓名,地址,邮编,电话)PK=驾照号机动车(牌照号,型号,制造厂,生产日期)PK=牌照号警察(警察编号,姓名)PK=警察编号处罚通知(编号,日期,时间,地点,驾照号,牌照号,警告,罚款,暂扣,警察编号)PK=编号FK=驾照号,牌照号,警察编号第三章1.B2.A3.B4.A5.B6.B7.D8.grant revoke9. (1)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course,sc where credit>3 and grade<70 andstudent.sno=sc.sno and /doc/3c2526876.html,o=http://www.doczj .com/doc/3c2526876.html,o(2) ПSNAME(σs.sno=sc.sno and/doc/3c2526876.html,o=http://www.doczj .com/doc/3c2526876.html,o and credit>3 and grade<70 (STUDENT×COURSE×SC))(3) select sname,/doc/3c2526876.html,o,credit from student, course ,sc where grade is nulland student.sno=sc.sno and /doc/3c2526876.html,o=http://www.doczj .com/doc/3c2526876.html,o(4) Select cno,count(sno),max(grade),min(grade), avg(grade) from sc wheregroup by cno order by cno(5) 二步:第一步:CREATE TABLE FGRADE(SNAME VARCHAR(8) NOT NULL,CNO CHAR(6) NOT NULL,文本框: 司机司机机动车警察下发处罚通知包含开出11mmm1GRADE DEC(4,1) DEFAULT NULL);第二步:INSERT INTO FGRADE SELECT SNAME,CNO,GRADE FROM STUDENT,SC WHERESTUDENT.SNO=SC.SNO AND SEX=‘女’;10.(1) select ename,dname from emp,dept where salary>=600 and emp.dno=dept.dno(2)select dname from emp,dept where eno=’001’and emp.dno=dept.dnoПdname(σeno=’001’and emp.dno=dept.dno (emp×dept)) 或者Пdname(emp eno=’001’dept)(3) update emp set salary=salary*1.1 where salary<600 and dno in (select dnofrom dept where dname=’销售部’)(4) 查询编号为“001” 的部门经理的职工号。
数据结构(含课程设计)·随堂练习2019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数据结构(含课程设计),随堂第一章绪论1.(单选题) 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一般具备某种内在联系,这是指()。
A、数据和数据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B.元素和元素之间存在某种关系C元素内部具有某种结构 D.数据项和数据项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在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结构.A.逻辑B.存储C.逻辑和存储D. 物理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单选题)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称为数据的()A.存储结构B.抽象数据类型C.顺序结构D.逻辑结构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4.(单选题) 在计算机中存储数据时,通常不仅要存储各数据元素的值,还要存储().A.数据的处理方法B.数据元素的类型C.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D.数据的存储方法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5.(单选题) 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表示数据时,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对应的物理地址也是相邻的,这种存储结构称为()A.逻辑结构B.顺序存储结构C.链式存储结构D.以上都正确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6.(单选题) 当数据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A.每个结点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区域B.所有结点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区域C结点的最后一个数据域是指针类型D.每个结点有多少个后继就设多少个指针域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7.(单选题) 以下关于算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算法最终必须由计算机程序实现B.算法等同于程序C算法的可行性是指指令不能有二义性D.以上都是错误的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8.(单选题)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有关.A问题规模 B.计算机硬件性能C编译程序质量 D.程序设计语言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9.(单选题) 算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分析()A算法是否具有较好的可读姓,B算法中是否存在语法错误,C算法的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D.算法的执行时间和问题规模之间的关系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0.(单选题) 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表明该算法的()A问题规模是 B执行时间等于C.执行时间与成正比D.问题规模与成正比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二章线性表1.(单选题) 线性表是具有n个()的有限序列.A.关系 B字符C数据元素 D.数据项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以下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前趋元素和一个后继元素B线性表中至少有一个元素C.线性表中元素的排列次序必须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D.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外,每个元素都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前趋元素和后继元素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单选题) 以下关于线性表和有序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完整版)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1.简述下列概念: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项、数据对象、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抽象数据类型。
答案:数据: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如数学计算中用到的整数和实数,文本编辑所用到的字符串,多媒体程序处理的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通过特殊编码定义后的数据。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在有些情况下,数据元素也称为元素、结点、记录等。
数据元素用于完整地描述一个对象,如一个学生记录,树中棋盘的一个格局(状态)、图中的一个顶点等。
数据项:是组成数据元素的、有独立含义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例如,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的学号、姓名、性别等都是数据项。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例如:整数数据对象是集合N={0,±1,±2,…},字母字符数据对象是集合C={‘A’,‘B’,…,‘Z’,‘a’,‘b’,…,‘z’},学生基本信息表也可是一个数据对象。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换句话说,数据结构是带“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结构”就是指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
逻辑结构: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它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因此,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看作是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
存储结构:数据对象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也称为物理结构。
抽象数据类型:由用户定义的,表示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这个模型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具体包括三部分:数据对象、数据对象上关系的集合和对数据对象的基本操作的集合。
2.试举一个数据结构的例子,叙述其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两方面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答案:例如有一张学生基本信息表,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籍贯、专业等。
每个学生基本信息记录对应一个数据元素,学生记录按顺序号排列,形成了学生基本信息记录的线性序列。
计算机概论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计算机概论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1、简述人工智能。
答: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2、简述虚拟内存。
答:虚拟内存英文全称Virtual Memory 别称虚拟存储器。
电脑中所运行的程序均需经由内存执行,若执行的程序占用内存很大或很多,则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
为解决该问题,Windows 中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匀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
当内存耗尽时,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张。
3、简述计算机总线工作原理。
答:总线是能按照固路线,来回不停传输运作的比特,这些线路在同一时间内都仅能负责传输一个比特。
因此,必须同时采用多条线路才能传送更多数据,而总线可同时传输的数据数就称为宽度,以比特为单位,总线宽度愈大,传输性能就愈佳。
总线的带宽(即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总数据数)为:总线带宽= 频率x 宽度。
当总线空闲且一个器件要与目的器件通信时,发起通信的器件驱动总线,发出地址和数据。
其他以高阻态形式连接在总线上的器件如果收到(或能够收到)与自己相符的地址信息后,即接收总线上的数据。
发送器件完成通信,将总线让出(输出变为高阻态)。
4、简述计算机编码及常用编码。
答:计算机常用编码如下:1>Base64 是网络上最常见的用于传输8Bit 字节代码的编码方式之一2>ASCll 字符集:美国信息互换标准代码,是基于罗马字母表的一套电脑编码系统,主要显示英语和一些西欧语言,是现今最通用的单字节编码系统。
3>GB2312 字符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是中国标准的简体中文字符集,它所收录的汉字已经覆盖99.75%的使用频率,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广泛使用。
4>GBK 字符集:GB2312 字符集的扩展,它收录了21886 个符号,它分为汉字区和图形符号区,汉字区包括21003 个字符。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2020.3《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温馨提示:请务必直接将答案粘贴在答题框内!1. 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 (8分)答:第一阶段(1946~1959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电子真空管作为逻辑元件,存储器用延迟线或磁鼓,软件主要是机器语言,开始使用符号语言.第二阶段(1959~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晶体管取代电子真空管作为逻辑元件,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程序语言,还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第三阶段(1964~1970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存储器仍使用磁芯.操作系统进一步发展与普及.第四阶段(1970~现在)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主存储器也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在软件方面出现了与硬件相结合的产品2.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8分)答:冯·诺依曼有三条重要思想1、计算机硬件是由5大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2、采用二进制3、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存储器中3. 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8分)答:存储程序:程序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器重;由程序控制: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逐条执行指令。
4. 什么是Windows文件夹?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8分)答:是指在windows中的文件目录,文件目录(或称为文件夹)是由文件目录项组成的。
文件目录分为一级目录、二级目录和多级目录。
文件目录为每个文件设立一个表目。
文件目录表目至少要包含文件名、文件内部标识、文件的类型、文件存储地址、文件的长度、访问权限、建立时间和访问时间等内容。
在桌面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菜单中的“新建”,选择“文件夹”就可以新建,也可以在桌面按快捷键“Shift+Ctrl+n”就可以新建文件夹了。
5. Word的大纲视图完成什么操作?(8分)答:可以将文档的标题分级显示,使文档结构层次分明,易于编辑,还可以设置文档和显示标题的层级结构,可以折叠和展开各种层级的文档。
(完整版)华南理工大学数据结构(含课程设计)随堂练习

第一章绪论本次练习有19题,你已做19题,已提交19题,其中答对19题。
.A. B. C..A. B. C.A. B. C.答题: 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2. 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 结构;A. 存储B. 物理C. 逻辑D. 物理和存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 计算机算法指的是:A. 计算方法B. 排序方法C. 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D. 调度方法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的各数据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4. 计算机算法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 等5个特性。
A. 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B. 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C. 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 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 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指数据在计算机内的实际存储形式。
(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 . . . . . . .本次练习有32题,你已做32题,已提交32题,其中答对15题。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9题。
1.下述哪一条是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点?()A.存储密度大B.插入运算方便C.删除运算方便D.可方便地用于各种逻辑结构的存储表示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个?()A.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B.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D.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线性表是具有n个()的有限序列(n>0)。
数据库》随堂练习-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

数据库》随堂练习-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参考答案:B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其中,数据库系统阶段具有最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与具体的机器和DBMS、E-R图、信息世界以及现实世界是独立的。
数据库的基本特点包括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
选项B中的数据冗余小易扩充是正确的。
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存储的是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其中数据共享是指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9.关于数据库系统,正确的叙述应该是数据库系统能够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10.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主要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以及管理规范性和数据的共享。
1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DBS包括DB和DBMS。
12.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数据冗余,而不是数据存储量太大等原因。
1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系统软件。
1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库,而不是修改、应用或保护数据库。
15.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数据共享、数据独立、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不一致和加强了数据保护。
16.数据库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数据的三级抽象和二级独立性,而不是数据共享性、数据的结构化或数据独立性。
17.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这种功能称为数据操纵功能,而不是数据定义功能或数据管理功能。
18.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模式。
19.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评价一个好的算法,应该从哪几方面来考虑的?
答:1、算法的正确性,2、算法的易读性,3、是算法的健壮性,4、是算法的时空效率(运行)。
2. 简述线性表的顺序和链式两种存储结构各自的主要特点。
答:1、顺序存储结构:存储单元地址连续,它以“物理位置相邻”来表示线性表中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可随机存取表中任一元素。
但它也使得插入和删除操作需移动大量的
数据元素。
由于顺序表需要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对于长度可变的线性表就需要预
分配足够的空间,有可能使一部分存储空间长期闲置不能充分利用。
也可能由于估计不足,当表长超过预分配的空间而造成溢出,在这种情况下,又难于扩充连续的存储空间。
2、链式存储结构:存储单元地址为任意一组,它的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
不连续的,甚至是零散分布在内存中的任意位置上的。
因此,链表中结点的逻辑次序和
物理次序不一定相同。
在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时,除了存储其本身的信息之外,还需存储一个指示其直接后继的信息(即直接后继的存储位置),这两部分信息组成数
据元素的存储映像,称为结点(node)
3. 有一个有序表为{1,3,9,12,32,41,45,62,75,77,82,95,99},如果采用折半查找法查找关键字为82 的元素时,请分析其比较次数和每次进行比较的元素。
答:4次比较后查找成功,分别和45、77、95、82进行比较首先和中间值45比较,82比45大选择右边,右边六个数和中间值77比较,82比77大选择右边,右边3个数选择中间值95进行比较,82比95小选择左边,左边1个数和82比较相等。
4. 有5 个元素,其入栈次序为:A,B,C,D,E,在各种可能的出栈次序中,以元素C,D最先出栈(即C 第一个且D 第二个出栈)的次序有哪几个?
答:有3 个: CDBAE, CDEBA, CDBEA
5. 一棵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为ABCDEF,中序遍历序列为CBAEDF,则后序遍历序列为什么?
答:CDBAE;CDBEA;CDEBA
6. 将整数序列(4,5,7,2,1,3,6)中的元素依次插入到一棵空的二叉排序树中,试构造相应的二叉排序树,要求用图形给出构造过程。
7.对于稠密图和稀疏图,采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哪个更好些?为什么?
答:邻接矩形适合稠密图,因为邻接矩形占用的存储空间与边数无关;邻接表适合于稀疏图,因为邻接表占用的存储空间与边数有关
8.设双向循环链表中结点的数据域、前驱和后继指针域分别为data,pre 和next,试写出
在指针p 所指结点之前插入一s 结点的C 语言描述语句。
答:在指针p所指结点前插入结点s的语句如下:s一>pre=p一>pre;s一>next=p;p 一>pre一>next=s;p一>pre=s;
在指针p所指结点前插入结点s的语句如下:s一>pre=p一>pre;s一>next=p;p一>pre 一>next=s;p一>pre=s;
9.编写一个在顺序表L 中按元素值进行顺序查找的LocateElem(L,e)算法,该顺序查找第1个值域与e 相等的元素的逻辑位序。
若这样的元素不存在,则返回值为0。
并为每条语句添加一个注释,解释该语句的功能和作用。
10.编写一个链式队列进队算法enQueue(q,e),并为每条语句添加一个注释,解释该语句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