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1、含义: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 主要领域,具有私密性、封闭性和独立性 等特点。
公共生活则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 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2、形成和发展: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78层楼,陈思进用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终于到 了地面。两分钟后,北塔轰然倒塌。
现在的陈思进是美洲银行证券部副总裁。他说: 那一天,男人们主动让道给老人和妇女的感 人情景至今还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人们 之间没有抢道、推搡、也没有争论、协商, 那份心灵的默契令人叹为观止。也正是这份 默契,为所有人赢得了宝贵的逃命时间。
(1)文明礼貌 注重个人形象,讲求必要礼节。在人际交往
中,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 守时守约。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相互礼让。遵 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不影响、不妨碍他人的 正常活动。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2)助人为乐 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将心比心,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教学难点
1、公共生活特征。 2、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3、为什么说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 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 律。 4、如何让学生理解公共生活中主 要法律规范的基本精神。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v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v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v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v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学习课件】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2)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弩、匕首 的,以及其他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3)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 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殴打他 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等, 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4)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 职务的;违反国家规定 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 义进行活动, 被 取缔后仍进行活动的等, 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 放的许可证的处罚。
完整版ppt
11
4、处罚的程序
(1)调查: (2)决定: (3)执行:
完整版ppt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完整版ppt
1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一)、当代公共生活扩展的促进要素: 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
现代通讯工具及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扩展。
(二)、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理处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
适用范围:《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 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完整版ppt
9
2、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种类与适用
治安管理处罚原则: (1)处罚适当原则
(2)处罚公开、公正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 种类分为:
(3)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 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殴打他 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等, 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4)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 职务的;违反国家规定 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 义进行活动, 被 取缔后仍进行活动的等, 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 放的许可证的处罚。
完整版ppt
11
4、处罚的程序
(1)调查: (2)决定: (3)执行:
完整版ppt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完整版ppt
1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一)、当代公共生活扩展的促进要素: 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
现代通讯工具及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扩展。
(二)、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理处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
适用范围:《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 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完整版ppt
9
2、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种类与适用
治安管理处罚原则: (1)处罚适当原则
(2)处罚公开、公正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 种类分为:
精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PPT

•
意见要求四川全省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要带头做
敬老养老助老的表率,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
美德,树立良好的社会养老风气。
•
意见要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尊老敬老作
为考核党员、干部的内容,对党员、干部中不履行赡
养义务,甚至虐待、遗弃父母、长辈的,社会舆论要
严厉谴责,同时一律不予提拔任用。情节严重的,要
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
1、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鲁迅先生当年曾描述过人们公德意识缺 失的现象:“龙门的石佛大半肢体不全。 图书馆中的书籍,插图须谨防撕去,凡 公物或无主的东西,倘难于移动,能够 完全的却不很多”。历史陋习的惯性仍 然在今天的公共生活中时有所见.
案例:艳照门
2021年的春天,香港艺人陈冠希与多位女 艺人的私密艳照在网络被广为传播。事后 香港警方介入,拘捕多名犯罪嫌疑人。事 件引起了演艺界道德底线与相关法律的大 讨论: 演艺圈有没有道德底线 演员有没有隐私权 我国?刑法?对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罪标准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什么是公共秩序,公共秩序包括哪些?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那么维系的人们公共 生活的有序化状态;它由公共生活标准来维持 和保障。
公共秩序所涉及的范围:工作秩序、教学秩 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 序等。一切公共生活领域都需要有相应的秩序。
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何意义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社会交往对象扩大,逐渐由昔日 的“熟人交往”转向“陌生人交往”。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人们社会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更加丰富,进而提出了完善公共设施及其管理的要 求。
思考与讨论 在女生宿舍的过道上安装摄像头,是公共空间还是私 人空间?
【学习课件】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完整版ppt
9
The Morality of Law,富勒(1902- 1978)
• 道德有两对范畴:向往的道德[morality of
aspiration]和义务的道德[morality of duty]。
• 前者是我们应当追求的道德——道德理想 • 后者是我们必须遵守的道德。义务的道德标准在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完整版ppt
1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 本节主要内容: •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 二、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主要手段
完整版ppt
2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 相对私人生活而言,有以下特点:
• 活动范围广泛. • 交往对象复杂. • 活动方式多样.
完整版ppt
4
• 公共秩序与个人权利限制: • 一般来说,权利的界限有二,第一,基本
权利的行使不得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基本权利的行使不得侵犯公共利益。 合起来称之为“权利不得滥用”的原则。
• 《宪法》第5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 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自由和权利。
淭跪
111111111 看看
完整版ppt
21
咕灉阾甜瀐泡欏撲膿奂嘍愪獽酛
輙囜岇靝夹莊哌躚阡湍岹轑廦脑
奢悂接蘑皼賀偐甶垬嫿歋惷阇勊
榟 •• 12瞞茶巤錠疭瑒譴淌獅仪佦屨罙
斱 • 3捘犸何翂隔匇魞豷鄽暺榞盌婆
鸘 •• 45紺庾乽謖磍閁裄蕸豍杶庣嘸墒
粸 •• 67男古繼女 古葵男 怪男 怪瑯女 古蕔古怪奯怪虦个 萓簍橛裂镗敎毣 毉 • 8v哟vvv琢vvv膭泰錵亵谦鹡杅儑薨狥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五章ppt课件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 大力提倡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惜 公物、保护环境、遵纪遵法为主要内容 旳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种 好公民。”这是有关社会公德基本内涵 旳精确概括。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
1、必要性
(1)提升道德素质旳要求; (2)自尊旳需要; (3)培养优雅旳气质——审美旳需要; (4)建立良好旳人际关系; (5)自我评价与对别人旳评价旳原则; (6)价值实现旳途径。 2、行为方式
(三)爱惜公物 1、必要性 (1)爱惜公物,是每个人旳社会责任也是义务; (2)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劳动; (3)保障民众生活条件,增进社会进步。 2、行为方式 (1)要以主人旳态度看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重社会 旳共同劳动成果; (2)要正确使用城乡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环卫、 消防等公用设施,保护名胜古迹、历史文物;要反对损 坏公物、化公为私。 (3)建设节省型社会,爱惜公物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 节省意识、建设节省文化、提倡节省文明,形成“节省 光荣、挥霍可耻”旳社会风尚。
四、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规范
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 维护正常旳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旳基本道德 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旳利用和扩展。 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旳主要方式之一,同 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也给青年学生带 来了伤害。 在网络上,你不懂得我是条狗; 网络是最大旳“民主墙”; 网络诈骗、网络病毒、网络色情……。
(三)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旳特点 1、社会活动范围旳广泛性: (1)生活内容旳复杂性; (2)交往人员旳多元性,朋友遍天下; (3)公共生活空间旳广阔、扩展性,除了 家庭生活就是公共生活。 2、交往对象旳复杂性:熟悉旳人、陌生旳 人、多种各样旳人,思想、行为都比此前丰 富和复杂。 3、活动方式旳多样性:人旳生活内容本身 就非常丰富;直接旳、间接旳方式;真实世 界旳、虚拟世界旳。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5PPT课件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一)指引作用 (二)预测作用
(三)评价作用 (四)强制作用
(五)教育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1、概念: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调整 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过程中 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概述
1、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概念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在 加强交通管理,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 率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2、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1)依法管理的原则 (2)科学管理的原则 (3)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方便群众的原则
3、公安机关的审查、许可 4、限制性要求
4、违法集会游行示威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2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三)《环境保护法》
1、环境保护法的概念 环境保护法是国家制定或认的,
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 调整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所发 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 提。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的 基本保证。
❖ 有序的公共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 要标志。
纽约世贸大厦“911”死难者多为男性
2002-04-20 05:59:26 人民网华盛顿4月19日电 据纽约市政府最新公布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56页PPT精品文档

24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概述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概念:《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调整公安机关实施治 安管理处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通过时间:2019年8月28日 生效时间:2019年3月1日
以至于许多美军飞行员事后体会不到这是一场与“人”的战
争,一切按电脑程序进行,他看不见敌人,眼前只有屏幕和
飞行轨迹,目标也只有一个闪亮的光点,在确定的时间,用
光圈和十字符锁定目标,摁下按钮,向指挥部报告“任务完
成”,然后返回。对他来说,唯一的感受似乎和玩电脑游戏
一样,区分不出是战争还是电脑游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07.11.2019
27
(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与适用
1、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1)警告; (2)罚款; (3)行政拘留; (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 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07.11.2019
28
2、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
(1)主体的适用
07.11.2019
22
(三)网络社会的道德建设
1.遵守网络规范,做有道德的网民
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戒” (1)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 (2)你不应该去影响他人的计算机工作。 (3)你不应该到他人的计算机文件里去窥探。 (4)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偷窃。 (5)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做假证 (6)你不应该拷贝或合作你没有购买的软件 (7)你不应该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除非你得到了准
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07.11.2019
343-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 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 平台与交流工具。网络生活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 要内容,它包括信息采集、网上聊天、网络游戏、BBS 论坛、网上交友等。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2019/10/17
22
2、 网络道德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同时提升。
2019/10/17
25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 规范
2019/10/17
26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分为: 1. 指引作用 2. 预测作用 3. 评价作用 4. 强制作用(直接作用) 5. 教育作用
(1)现代与传统的统一 (2)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统一 (3)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19/10/17
23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 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 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 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积极倡 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 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 会公德自律。
12
•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 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2019/10/17
13
•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 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2019/10/17
14
•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 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019/10/17
15
全北京 向上看
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 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 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 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2019/10/17
22
2、 网络道德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同时提升。
2019/10/17
25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 规范
2019/10/17
26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分为: 1. 指引作用 2. 预测作用 3. 评价作用 4. 强制作用(直接作用) 5. 教育作用
(1)现代与传统的统一 (2)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统一 (3)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19/10/17
23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 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 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 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积极倡 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 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 会公德自律。
12
•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 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2019/10/17
13
•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 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2019/10/17
14
•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 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019/10/17
15
全北京 向上看
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 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 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 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社会规范 一般社会规范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
社会公德:
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 的道德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基本行为 规范。
特点:形成继承性 内容基础性
对象广泛性 表达简明性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遵纪守法 保护环境
调整人与人的关系 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 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不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法律的作用
指引作用:法律制定出来并不是为了恐吓人,正如自 然界设下堤岸并不是要阻止河水的流动,而是要指导它 的流向。
预测作用:预先自觉、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符 合法律的有关规定。
三、我国当今社会公德的现状
部 认为社会公德是无
培养公德意
分 关大局的小节、小德 大 学 对自己应负的责任
轻视社会公德
识和责任意 识
生 社
和义务考虑较少
会
特征 知行脱节
措施
公 个体文明举止较差、
德 存
公德水平偏低
对传统观念的认同
从小事做起,
在 的
对危害公共利益、
有所降低
从小节改起, 带头践行社
问 影响社会公德的言 题 行熟视无睹
3、必须提出书面申请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由其负责人 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的公安机关亲自 递交书面申请,不是由负责人亲自递交书面 申请的,主管公安机关不予受理。负责人应 同时出示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并如 实填写申请登记表。
2.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 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 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 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
,使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 失的;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 秩序的;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 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结伙 斗殴的;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 的等,分别给予警方、罚款、拘留等处罚
人民网2005年推出的日常生活中“十大不文明行为”的评比活动的网友投票结 果。
[本校调查]
大学校园公德现状(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及大 型集体活动中的不良行为表现)
• 迟到旷课
•
随地吐痰
校园
•
践踏草坪
十大
•
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
不文
•
乱扔垃圾
明现 象
•
占座不到
•
考试作弊
•
损坏公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度亲密
评价作用:为人们判断他人行为的正误提供普遍的准 则或尺度,评价行为人的行为。
强制作用:法能够运用国家强制力保障自己得以充分 实现的功用和效能。
教育作用: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 意识 。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从2006年3月1日起,宠物扰民、在集贸市场强买强卖 、强行乞讨、发黄色短信干扰他人生活等行为将被视为违 法行为,公安机关将按照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论处。
社会秩序
机关、团体、企业、事 业单位的秩序。
公共秩序
公共场所 秩序
交通秩序
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 市场、商场、公园、影剧院 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 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
交通道路(设施)、交 通工具上的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的 基 本 手 段
维 护 公 共 秩 序
法律 道德 纪律 宗教
。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弩、匕首的,以及其
他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分别给予警告、罚款、 拘留等处罚。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
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殴打他 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等,分别给予警告、罚
执法手段更加细化 处罚范围更加具体 新增部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1.适用范围: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 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 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 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 安管理处罚。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人类在社会公共场所进行的活动,
特征:
与私人生活相对。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传统领域虚拟世界
(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公共生活的有序状态。
款、拘留等处罚。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
(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 团体名义进行活动,被取缔后仍进行活动 的等,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吊销 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的处罚。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1、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概念 集会游行示威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举行
•
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
四、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 从自己做起! • 从身边做起! • 从小事做起!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 大的事,但我们可 以用伟大的爱去做 那些平凡的小事。
——特蕾莎修女
• 五、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四 要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集会游行示威和对集会游行示威实施管理过程中 所发生的相关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下列人员不得担任负责人:
(1)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2)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 (3)正在被劳动教养的 (4)正在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者法律规定 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
缺乏自律意识和能力
会公德规范
十大不文明行为
1.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 2.乱扔垃圾、废弃物、乱倒污水 3.在禁烟场所吸烟 4.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吵架、斗殴 5.随地大小便 6.破坏公物,损坏公共设施,侵占公共活动场所 7.排队加塞、挤车抢座、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8.语言不文明,说脏话、粗话,不懂得尊重他人 9.浪费水电、粮食、纸张 10.乱闯红灯、横穿马路、不遵章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