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认知实习报告

一、前言为了更好地了解药用植物的特性及其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我们一行人于XX年XX月XX日前往XX药用植物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知实习。
本次实习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药用价值以及种植管理等方面知识,对中医药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实习目的1. 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2. 掌握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其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3. 学习药用植物的种植管理技术;4. 提高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习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共一周。
四、实习地点XX药用植物园五、实习内容1. 观察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通过实地考察,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土壤、气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认识药用植物:认识药用植物园内种植的各类药用植物,了解其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及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3. 学习药用植物的种植管理技术:了解药用植物的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
4. 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集药用植物标本,了解标本的制作方法。
5. 分析药用植物成分:通过实验分析,了解药用植物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六、实习总结1. 实习过程中,我们认真观察了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了解了药用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为今后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提供了实践依据。
2. 通过对药用植物的认识,我们掌握了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及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为今后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学习了药用植物的种植管理技术,了解了药用植物的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方法,为今后从事药用植物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持。
4. 通过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和实验分析,我们掌握了标本制作方法和药用植物成分分析技术,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七、对母校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1. 增加药用植物园的实习时间,以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药用植物知识;2. 加强实习过程中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增设药用植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4. 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药用植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用植物学在药品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我对药用植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药用植物学实习。
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 培养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药用植物形态特征、分类及其药用价值。
4. 增强我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时间为2021年6月13日至6月16日,地点位于我国湖北省的三潭风景区。
在这里,我们有幸接触到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集。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了解药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深入了解了药用植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生长状况,以及环境因素对药用植物生长的影响。
2. 认识药用植物营养器官、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药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叶)和繁殖器官(如花、果实、种子),并掌握了相关的形态学术语。
3. 学习植被类型及其药用植物:我们识别了多种植被类型,如草原、灌木丛、森林等,并了解了其中的药用植物及其分布特点。
4. 掌握植物采集、压制、制作标本的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地采集药用植物,并进行压制、制作标本,以便于后续的鉴定和研究。
5. 学习植物鉴定方法:通过实习,我们了解了植物鉴定的基本方法,包括形态学、解剖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
6. 了解药用植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性,药用植物形态结构对植物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药用植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如何通过形态结构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通过这次药用植物学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药用植物的分类、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还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药用植物资源在我国医药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报告一、前言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生理、生态、分类和利用等方面的学科,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在本学期末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的识别、采集、制作标本和种类鉴定等。
二、实习过程1.药用植物识别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学校附近的药用植物园,导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各种药用植物,并对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实地观察和对比分析,我们逐渐掌握了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不同种类的药用植物。
2.药用植物采集在实习的第二天,我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药用植物的采集。
采集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生长习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并学会了使用工具正确地挖掘和采摘药用植物。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了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遵守了相关规定,不破坏植物的生长环境。
3.药用植物标本制作在实习的第三天,我们开始了药用植物标本的制作。
首先,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剪切植物材料,保持植物形态的完整。
然后,按照标本制作的基本步骤,我们进行了标本的压制、干燥和装订等工作。
通过亲身参与标本制作,我们更加熟悉了药用植物的形态结构,提高了对植物的鉴赏能力。
4.药用植物种类鉴定在实习的第四天,我们进行了药用植物的种类鉴定。
导师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药用植物的标本,我们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查阅相关资料,学会了如何准确地鉴定药用植物。
此外,我们还通过实习间的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鉴定能力。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我们收获颇丰。
首先,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和采集药用植物,掌握了药用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
其次,我们对药用植物的分类和种类鉴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本次实习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最后,通过实习,我们更加热爱药用植物学这个专业,激发了继续学习的热情。
药用植物学的实习报告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以及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我们开展了药用植物学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标本采集、鉴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3月19日实习地点:湖北省十堰市神农架林区三、实习内容1. 药用植物形态特征观察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神农架林区的药用植物园,对园内各种药用植物进行了实地观察。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形态特征,了解了不同药用植物的识别特征。
2. 药用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压制和制作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标本采集的技巧,学会了如何压制和制作高质量的药用植物标本。
3. 药用植物鉴定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药用植物的鉴定实践。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鉴定方法,对园内采集的药用植物进行了鉴定。
4.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神农架林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神农架林区的药用植物种类、分布、生长习性等,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5. 药用植物临床应用研究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我们了解了药用植物在中医药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为今后从事药用植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1.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药用植物标本采集、压制和制作方法,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2. 深化理论知识实习过程中,我们对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实习期间,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使我们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
药物植物学野外实训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药物植物学作为中医药学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我国某知名药用植物园进行了药物植物学野外实训。
本次实习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药用价值,培养学生的野外观察、识别、采集和标本制作能力。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我国某知名药用植物园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生态环境观察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药用植物园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观察。
该植物园位于山区,海拔约1000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植被覆盖率高。
园区内共有药用植物500余种,其中包括草本、木本、藤本等多种类型。
2. 药用植物形态特征观察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逐一观察了园区内的药用植物。
主要观察内容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的形态特征。
通过对药用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我们掌握了以下几种植物的特征:(1)人参:多年生草本,根为肉质,呈纺锤形;茎直立,叶为掌状复叶;花为伞形花序,花色白色。
(2)黄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呈圆柱形;茎直立,叶为单叶,叶片呈椭圆形;花为单性花,花色黄绿色。
(3)丹参:多年生草本,根为肉质,呈圆柱形;茎直立,叶为奇数羽状复叶;花为伞形花序,花色紫色。
3. 药用植物生长习性观察在观察药用植物形态特征的同时,我们还关注了它们的生活习性。
例如,人参喜阴湿环境,多生长在林下;黄连喜阴凉、湿润、排水良好的环境,多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区;丹参喜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
4. 药用植物采集与标本制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药用植物的采集与标本制作方法。
采集时,应选择生长旺盛、形态完整的植株,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标本制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将药用植物连同土壤一同挖出,保持植株的完整性。
(2)清洗:用清水将植株表面的泥土冲洗干净。
药用植物学庐山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庐山的药用植物资源,掌握药用植物的识别、采集和保存方法,以及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分布规律。
通过实习,提高我们对药用植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为2023年7月10日至2023年7月20日,地点位于我国江西省庐山。
三、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对庐山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
我们主要调查了庐山的植被类型、药用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和分布规律。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庐山植物园,这是我国第一座正规化大规模以植物保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的亚高山植物园。
在这里,我们认识了许多珍贵的药用植物,如黄连、人参、黄芪等,并了解了它们的生长习性和药用价值。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沿着庐山的山路,深入到各个景点,对药用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我们发现,庐山的药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有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和乔木植物等。
这些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500米的区域,生长在阴湿、多云雾的环境中。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对所采集的药用植物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我们发现,庐山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药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濒危物种,需要加强保护。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识别药用植物,如何采集和保存药用植物,以及如何分析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分布规律。
同时,我也认识到庐山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药用价值。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药用植物学,为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实习总结本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我的药用植物学实践技能,也增强了我对庐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的药用植物学研究和应用贡献力量。
有关药用植物实习报告5篇_1

有关药用植物实习报告5篇药用植物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明确树体结构及各部分名称;熟识主要园林林树种的枝芽特性和特点;熟识不同年龄时期的分枝方式,树形演化规律;了解认为影响树木分枝方式为整形修剪打下基础;初步学会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程序和技术要点,弄清果树修剪与园林修剪的不同。
二、材料用具各种园林树木和笔记本、修剪锯、剪子、高梯三、实习内容(一)观看部分蜡梅:花瓣为蜡质,因此写作“蜡”梅更为合适。
蜡梅喜光,稍耐荫,耐干旱瘠薄,怕涝怕风,耐修剪。
,蜡梅根茎膨大,形成蜡盘,有很强的分生力量,有许多萌蘖。
而且去年的萌蘖今年就可以开花。
花芽在一年生枝的中下部。
修剪时以灌木状的修剪为主,以疏老枝为主,一年疏掉三分之一。
蜡梅可做盆栽和切花,是春节花市的重要材料。
蜡梅花香、花期长且花谢不落,延长了欣赏期。
在园林中参加梅花一起使用,延长花期,互补颜色。
在南方的园林中,也常与南天竺一起使用。
蜡梅花还可以提取精油,香气也有保健作用。
木香:为半常绿藤本,春季开花,花有香气。
可用作垂直绿化,但本身不具备攀援力量,需要由铁丝等牵引。
假如栽植的空间比较小,可以采纳一条主蔓的修剪方法。
木香怕涝,耐寒性不强,因此,北京要栽植在小气候良好的地区才能露地过冬。
垂直绿化最好在西墙布置,可调整室内温度,降低调整室内温度而消耗的能源,节能环保。
玉兰:玉兰喜光,要保证正午有光线,西侧遮阴有利于花芽分化,延长花期,且干皮薄,西晒会灼伤。
木兰科的植物都怕涝,玉兰喜肥,但一次不要施肥过多。
花芽位于枝顶端,是纯花芽,因此,玉兰的修剪不用短接,只有对骨干延长枝枝头修剪时才用。
玉兰伤口愈合慢,因此一次修剪不要过重。
可以修剪成松散分层形。
主枝要小于主干直径的三分之一,且要形成枝领,侧枝也如此,以保证安全。
破坏枝领可能会形成树洞,会影响树体结构,不坚固。
理论上不保留树洞,如有特别状况需要保留,要定时修剪以保证树体的安全稳固。
枝丫成“U”字形比较安全,成“V”字形成内涵皮不坚固要修剪。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我所在的大学开设了药用植物学这门课程,今年夏季学期安排了两周的实习时间。
我们实习的地点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这里有各种药用植物,可供我们实习观察和学习。
二、实习经验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当地主要采集的几种药用植物。
我们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大片大片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向我们介绍了每一种植物的品种特点、栽培习性以及采收方法和时间。
我们也抬头仰望,并仔细欣赏植物的形态、色彩与姿态。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我意识到药用植物的生命力是如此强大,它们蕴含的精华和研究的价值也是如此的可观。
其次,在实习期间,我还有机会观察到药用植物的制作过程。
可以看到,同一种植物的制作方法会有所不同,而且制作流程非常繁琐。
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每一个细节,一旦出错,就可能导致整个批次的产品质量下降。
我也发现,药用植物的制作过程一般都是基于传统的制作手法,但在现代生产中,也要逐渐引进先进科技手段,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纯度。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药用植物学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实践了技能,而且也感悟到了药用植物的文化内含和文化价值。
药用植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种科学的保健和治疗方式,被尊为传统医药珍品。
深入了解了药用植物,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一直坚持走药用植物这条路,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为推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总结通过这次药用植物学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实践了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要珍惜和尊重大自然的馈赠,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让药用植物得到更好的收获和利用。
最后,我要感谢老师和企业的帮助和支持,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学名:
盐肤木
别称:
五倍子树,五倍柴,五倍子
二名法:
Rhus chinensis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无患子目
科:
漆树科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绿林镇
实习时间:2013年8月22日至2013年8月28日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习报告评分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实习,巩固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实习期间,尽管前两天下着倾盆大雨,但同学们不畏艰险,冒着大雨在山间各处寻找植物,克服种种困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相应的任务。
经过这几天的实习我们不但巩固了药用植物学的基本内容,而且学习到了学校所不能学到的知识。同时同学们在了解植物知识的同时也欣赏了大自然的风光。在实习期间同学们由于准备不充分对很多植物不能进行识别和鉴定,但总的来说,同学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12.益母草,唇形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生叶掌状3深裂呈线形,近无柄,
轮伞花序,花冠二唇形淡红色或紫红色。地上部分活血调经,祛瘀生新,利尿消肿,果实能清肝明目,活血调经。
13.牵牛,旋花科。一年生缠绕草本,单叶互生,叶片近卵状心形,阔卵形或长卵形,常掌状3裂,花多单生,花冠漏斗状,浅蓝色或紫红色。种子能涿水消肿,杀虫。
7.盐肤木,漆树科,灌木或小乔木,羽状复叶,叶轴及叶柄有翅。其五倍子能
涩肠止泻,敛汗止血。
8.金樱子,蔷薇科。常绿攀缘灌木,三出羽状复叶,叶片近革质,茎,叶柄和叶轴均有皮刺。蔷薇果密生直刺。果实和根能收敛涩精,固肠止泻。
8.木防己,防己科。缠绕藤本,叶心形或卵状心形。根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痛,行水消肿。
属:
盐肤木属
种:
盐肤木
分布区域:
辽宁,吉林,湖北,南,广西,广东,安徽,浙江,福建
别名:盐霜柏、盐酸木、敷烟树、蒲连盐、老公担盐、盐桑柏、五倍子树。
药材基源: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以根、叶入药。
性味归经:酸、咸,寒。
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止血。
根: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咳嗽咯血,肠炎,痢疾,痔疮出血;
17.马鞭草,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茎四方。叶对生。穗状花序如马鞭状。花二唇形,花冠淡紫色,果长圆形。全草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消肿,截虐。
18.夏枯草,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带紫色。叶长卵形。轮伞花序密集茎顶成粗穗状,花冠唇形,淡紫色或白色。全草或花序(果穗)能清肝明目,清热散结,降血压,常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
根、叶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漆疮。
主治:
果、根性味酸、咸、微寒,无毒。能化积滞,消骨硬,解毒,退目翳。
根:入药为“盐麸子根”,有驱风,化湿,消肿,软坚的功效;治感冒发热,咳嗽,腹泻,水肿,风湿痹痛,跌打伤肿,乳痈,癣疮,消酒毒。去掉栓皮的根皮为“盐麸根白皮”,有祛风湿,散瘀血,清热解毒的功效;治咳嗽,风湿骨痛,水肿,黄胆,跌打损伤,肿毒疮疥,蛇咬伤等。
9.银杏,银杏科。落叶大乔木叶片扇形,顶端2浅裂或3浅裂,有长柄;叶脉二叉状分歧;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短枝上3~5枚簇生。银杏种子(白果)有敛肺,定喘,止带,涩精功能;亦可食用(但食过量易中毒)。肉质外种皮含白果酸,有抑菌作用,但对皮肤有毒,可引起皮炎。银杏叶中含多种黄酮及双黄酮类化合物,有扩张动脉血管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脉管炎、高血压等。
二、实习单位概况
位于京山县县城以北,距京山县城40公里,武汉市16公里,交通:京山——绿林公路,被称为武汉的后花园。
三、介绍当地至少20种常见药用植物(写出植物中文名称)的鉴别要点及疗效应.
1.马鞭草科,牡荆属拉丁名称:Vitex negundo L.var.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Hand.-Mazz鉴别要点:灌木或小乔木。小枝方形,密生灰白色绒毛。叶对生,掌状5出复叶,小叶片边缘有多数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无毛或稍有毛。圆锥状花序顶生;花萼钟形,顶端有5齿裂;花冠淡紫色,顶端有2.裂片。果实球形,称“黄荆子”,黄褐色至棕褐色,作药材用,也可提取芳香油。花果期7~11月。疗效:白带下,小肠疝气,,湿痰白浊,耳聋。
3.重点认识各大植物类群中常见的重要科、属的特征及其经济价值。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
4.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和掌握植物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
5.识别药用野外植物,掌握植物拉丁学名、药材学名,熟悉药用植物野外生长环境,实地考察。
6.识野外药用植物的特征及相关科、属特征和药用价值,采集野外药用植物,植物标本的鉴定,植物拉丁学名和药材学名确定。
14.青葙,苋科。一年生草本。穂状花絮排成圆柱状或塔状。苞片、小苞片及花被片均干膜质,淡红色。种子(青葙子)能清肝明火,祛风热,明目降压。
15.龙牙草(仙鹤草),蔷薇科。草本,全株密被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大小不等相同。全草能止血,补虚,消炎,止痛。根芽能驱绦虫。
16.枸股,冬青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硬革质,矩圆状。边缘具3个硬尖刺。花单性异株。核果熟时红色。叶(枸骨叶、功劳叶),能清热养阴,平肝,益肾。果能补肝肾,止血。
19.忍冬,忍冬科。半常绿木质藤本。小枝密生柔毛。叶对生,幼时两面被短毛。花冠二唇形,上唇四裂;花初开时白色,后转黄色,故称金银花。花蕾或初开的花(金银花)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20.卫矛,卫矛科。落叶灌木,小枝有2~3列木栓质的阔翅。聚伞花序3~9花,枝翅或翅嫩枝能破血通经,杀虫,止痛,又可煎汤熏洗,治疗过敏性皮炎。
五倍子:性味平,酸。收敛止血,敛肺降火,敛汗涩肠。治肺虚咳嗽,多汗,水肿,泻痢,下血,脱肛,痔疾等。外用于烫伤及局部出
五、实习小结与体会
2013年8月22日至2013年8月28日,按照教学计划安排,2012级药学院全体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6天的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为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动手,学习的能力,掌握植物分类,名称,药用价值的基础知识和常见植物形态特征,老师带领同学们对离校近200公里的绿林镇进行筛选考查。实习在准备工作,实践,标本制作及整理过程以及老师和同学的努力下去的圆满成功。
总之,我认为学习应该结合实践。实践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当然我们也要感谢领导老师对同学的帮助。
注:以上内容以A4纸打印并装订,若不够可附页。
10.桑,桑科。落叶小乔木,雌雄异株。聚花果熟时紫红色、紫色、或白色,瘦果包于肉质化的雌花被内。根皮(桑白皮)能泻肺行水,止咳平喘。小枝(桑枝)能祛风通络。桑叶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聚花果(桑葚)可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11.楝树,楝科,落叶乔木,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边沿有钝锯齿。核果球形。根皮及树皮能清热燥湿,杀虫。
3.桔梗.多年生草本,根肉质,圆柱形,叶对生,轮生或互生,花冠宽钟状,
蓝色或蓝紫色。根能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4.百合,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鳞茎近球状,花大型,乳白色。鳞茎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5.络石,夹竹桃科.木质藤本,花冠白色,茎叶能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
6.木槿,锦葵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皮和根皮有杀虫止痒,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