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换气次数标准

合集下载

动态千级换气次数标准

动态千级换气次数标准

动态千级换气次数标准如下:
千级无尘车间的换气次数是指车间内空气的更新频率。

换气次数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和颗粒物浓度。

一般来说,千级无尘车间的换气次数应该在15-25次/小时之间。

换气次数的计算公式为:换气次数=车间内空气总量÷排风量。

其中,车间内空气总量的计算公式为:车间内空气总量=车间面积×车间高度×车间内空气温度×1.2。

排风量的计算公式为:排风量=车间内空气总量×换气次数。

此外,各种等级包括10万级净化车间洁净度标准参考如下:ISO根据悬浮粒子浓度这个指标来划分洁净室(区)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的等级,并且仅考虑粒径限值(低限)在0.1um~5.0um范围内呈累积分布的粒子群。

其中,100000(10万)级要求每小时换气18-25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40分钟。

10000(1万)级别要求每小时换气25-3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30分钟。

1000(1千)级别要求每小时换气40-6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咨询净化工程专家或查阅净化工程行业规范。

10k净化间换气次数标准

10k净化间换气次数标准

10k净化间换气次数标准
在10k净化间(百级净化车间)中,换气次数并没有特定的标准,因为换气次数是根据不同的洁净室(区)要求以及室内空气洁净度级别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换气次数越多,净化室的空气越干净。

根据不同的行业标准,换气次数通常在每小时30到60次之间。

例如,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A级(百级净化车间)截面风速为0.36-0.54m/s;而在ISO标准中,百级净化车间的截面风速为0.2-0.5米/秒。

因此,对于10k净化间的换气次数,需要参考具体的使用场景和行业标准来确定。

洁净室换气次数标准

洁净室换气次数标准

洁净室换气次数标准(一)在各国的洁净室标准中,相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的经验换气次数并不相同。

我国《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洁净送风量计算所需的经验换气次数,见下表:备注:① 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4.0m的洁净室。

② 室内人数少、热源小时,宜采用下限值。

③ 大于100000级的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

另外: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国家标准 GB 14925-2001规定普通环境 8~10次/h屏障环境10~20隔离环境 20~50(二)温度和相对湿度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相适应。

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温度应控制在45%~65%。

(三)压差(1)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可通过使送风量大于排风量的办法达到,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2)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并应有批示压差的装置。

(3)工艺过程产生大量粉尘、有害物质、易烯易爆物质及生产青霉素类强致敏性药物,某些甾体药物,任何认为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的生产工序,其操作室与其相邻房间或区域应保持相对负压。

(四)新鲜空气量洁净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1)非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10%~30%,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2%~4%;(2)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3)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 m3。

(五)其他标准说明:1、无菌医疗器械管理规范(YY 0033—2000):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20次/h.2、体外诊断试剂实施细则:没有具体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没有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0次/h—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5次/h—25次/h。

换气次数及原理

换气次数及原理

设计资料提出,洁净室的换气次数(以百万级为例)为15~20次每小时。

若一个洁净房间为100平,高3米,人员为10人。

那么按照人员新风=40*10=400CMH,按照换气次数则为20*100*3=6000CMH。

这两个数据差别很大,请指点换气次数计算的数据即6000CMH是新风量还是总送风量(新风+回风)。

我的理解如下1、如是全新风系统,则换气次数计算的数据是新风量也即是送风量,毫无疑问。

2、若是新风+回风系统,则新风由人员或者渗透+排风确定,假如以人员新风计算,即新风400CMH,那么总的送风为6000CMH,回风为5600CMH,400的风量为排风和渗透排风之和。

另外,洁净室的负荷以设备散热及电机温升为主导,占总体负荷的80%左右,甚至超过1000w每平方,大家有没有经验数据提供一下,方便学习。

几个洁净室换气次数及新风量的概念问题一、换气次数气流流型和送风量空气洁净度等级气流流型平均风速(m/s)换气次数(m3/hr)1-4单向流0.3-0.5--- 5(100级)单向流0.2-0.5--- 6(1000级)非单向流---50-60 7(10000级)非单向流---15-25 8(100000-1000000级)非单向流---10-15 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 4.0M的洁净室室内人员少,热源少的,宜采用下限值问题:1.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 4.0M的洁净室,当房间超过4M时怎么计算风量。

2.1~5级G=3600VF M3/S 其中V——全室单向流(层流)工作区截面的平均风速M/S F——室截面积,M2 F值的疑问,举例,一个房间5M*4M*3M,如果用垂直单向流时,F=20M2,当采用水平单向流时,F=15M2或12M2是不是这样呀。

3.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顶送风口,nv=nφ你们计算风量的时候用换气次数n 还是用修正过的nv?二、新风的问题。

如果人员的新风量小于排风量与漏风量之和,那新风量=排风量+漏风量,如果是这样的话,何来正压。

洁净室换气次数标准之欧阳语创编

洁净室换气次数标准之欧阳语创编

洁净室换气次数标准(一)在各国的洁净室标准中,相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的经验换气次数并不相同。

我国《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洁净送风量计算所需的经验换气次数,见下表:备注:① 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4.0m的洁净室。

② 室内人数少、热源小时,宜采用下限值。

③ 大于100000级的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

另外: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国家标准 GB 14925-2001规定普通环境 8~10次/h屏障环境10~20隔离环境 20~50(二)温度和相对湿度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相适应。

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温度应控制在45%~65%。

(三)压差(1)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可通过使送风量大于排风量的办法达到,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2)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并应有批示压差的装置。

(3)工艺过程产生大量粉尘、有害物质、易烯易爆物质及生产青霉素类强致敏性药物,某些甾体药物,任何认为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的生产工序,其操作室与其相邻房间或区域应保持相对负压。

(四)新鲜空气量洁净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1)非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10%~30%,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2%~4%;(2)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 (3)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 m3。

(五)其他标准说明:1、无菌医疗器械管理规范(YY 0033—2000):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20次/h.2、体外诊断试剂实施细则:没有具体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没有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0次/h—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5次/h—25次/h。

静压差和换气次数

静压差和换气次数

静压差和换气次数为避免洁净室内的洁净度受邻室的污染,或污染邻室,洁净度不同的洁净室之间,或洁净室与一般房间之间要保持适当的静压差,静压差不得小于5Pa。

由于送入洁净室内的洁净送风量不同,则室内的洁净度也不同,根据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一般的经验换气次数如下,作为初步洁净室送风量的估算值:1.对于10万级,换气次数一般在15次/小时以上;2.对于1万级,换气次数一般在25次/小时以上;3.对于1000级,换气次数一般在50次/小时以上;4. 100级,其送风量按送风截面风速0.2---0.45m/s计算GMP规范第十六条规定:"..........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与室外大气静压差应大于10pa,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所以:“洁净走廊与其它洁净室的压差也应大于5pa.”具惠氏提供的国外的压差标准:分级区域之间的压力差应10~15pa,分级区域与未分级区域间的压力差应为≥12.5pa。

10万级洁净室的空气交换率应≥20次/小时。

洁净室要获得良好的洁净效果,不仅要着重采取合理的空调净化措施,而且也要求工艺、建筑及其他专业采取相应的措施:不但要有合理的设计,而且还要精心的符合规范的施工安装,以及正确的使用洁净室和科学的维护管理。

为使洁净室获得良好的效果,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从不同的角度作过阐述。

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很难做到理想地配合,而且设计者很难把握施工安装质量以及使用和管理情况,尤其后者。

就洁净室净化措施而言,许多设计者,或者还有施工方,往往对其必要条件未予足够重视,造成洁净效果不理想。

本文仅就洁净室净化措施中达到洁净度要求的四个必要条件简要论述。

一、送风洁净度要保证送风洁净度符合要求,关键是净化系统末级过滤器的性能和安装。

净化系统末级过滤器一般采用高效过滤器或亚高效过滤器。

按我国标准[1]规定高效过滤器效率分四档:A类为≥99.9%,B类为≥99.9%,C类为≥99.999%,D类为(对≥0.1μm粒子)≥99.999%(亦称超高效过滤器);亚高效过滤器[2]为(对≥0.5μm粒子)95~99.9%。

10万级洁净区新风量标准

10万级洁净区新风量标准

10万级洁净区新风量标准
10万级洁净区的新风量标准因不同的国家和行业而异。

一般来说,10万级洁净区的新风量标准为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小于15次,即每小时至少换气15次。

同时,新风量的大小也与洁净室的面积、高度、送风方式等因素有关。

此外,根据国家医药行业标准,10万级洁净房的新风量应不小于40%的换气次数,且每个小时换气次数不应少于12次。

这是为了确保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和微生物控制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对于10万级洁净区的新风量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同时,为了确保洁净室的性能和效果,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洁净室的布局、气流组织、过滤器选择等。

万级洁净车间标准

万级洁净车间标准

万级洁净车间标准第—、净化原理净化原理:气流→初效净化→加湿段→加热段→表冷段→中效净化→风机送风→管道→高效净化风口→吹入房间→带走尘埃细菌等颗粒→ 回风百叶窗→初效净化重复以上过程,即可达到净化目的。

第二、常见的净化级别净化车间洁净度级别:百级(100)>千级(1000)>万级(10000)>十万级(100000)>三十万级(300000),数值越小,净化级别越高。

净化级别越高,造价就越高。

第三、从换气次数来定义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1、十万级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15次/h、十万级≥15次/小时;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40分钟。

2、万级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25次/h、万级≥25次/小时; 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30分钟。

3、千级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50次/h、千级≥50次/小时; 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十万级净化就是靠洁净的气流不断稀释室内的空气,将室内的污染逐渐排出,来实现洁净效果。

第四、从单位体积内微尘数量来定义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十万级净化车间微尘大允许数是:大或等于0.5微米的粒子数,每立方米内不得超过3500000个;大或等于5微米的粒子数,每立方米内不得超过20000个。

第五、从微生物大允许数量来定义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十万级净化车间微生物大允许数是:浮游菌数不超过500个每立方米;沉降菌数不超过10个每培养皿。

第六、从压差角度来定义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十万级净化车间压差:相同洁净度等级的净化车间区域压差保持一致,对于不同洁净等级的相邻净化车间之间压差要≥5Pa,十万级净化车间与非净化车间之间要≥10Pa。

ISO 14644 根据悬浮粒子浓度这个指标来划分洁净室(区)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的等级,并且仅考虑粒径限值(低限)在0.1um~5.0um 范围内呈累积分布的粒子群。

根据粒子径,可以划分为常规粒子(0.1um~5.0um)、超微粒子(<0.1um)和宏粒子(>5.0u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洁净室换气次数标准
(一)在各国的洁净室标准中,相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的经验换气次数并不相同。

我国《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洁净送风量计算所需的经验换气次数,见下表:
备注:
① 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4.0m的洁净室。

② 室内人数少、热源小时,宜采用下限值。

③ 大于100000级的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

另外: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国家标准 GB 14925-2001
规定
普通环境 8~10次/h
屏障环境10~20
隔离环境 20~50
(二)温度和相对湿度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相适应。

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温度应控制在45%~65%。

(三)压差
(1)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可通过使送风量大于排风量的办法达到,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2)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并应有批示压差的装置。

(3)工艺过程产生大量粉尘、有害物质、易烯易爆物质及生产青霉素类强致敏性药物,某些甾体药物,任何认为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的生产工序,其操作室与其相邻房间或区域应保持相对负压。

(四)新鲜空气量
洁净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
(1)非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10%~30%,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2%~4%;
(2)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
(3)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 m3。

(五)其他标准说明:
1、无菌医疗器械管理规范(YY 0033—2000):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20次/h.
2、体外诊断试剂实施细则:没有具体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没有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0次/h—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5次/h—25次/h。

5、GMP验证指南(2000版)建议: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25次/h.文字
6、生物污染控制(ISO14644)国际标准第一章洁净等级划分: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0次/h—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5次/h—25次/h。

也就是说,换气次数问题可以商榷。

(六)一般的洁净区换气次数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