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华大学物理金秋营考试试题(WORD版无答案)
2016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十二、力学实验Word版含解析概论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十二、力学实验1. (全国新课标I卷,22)(5分)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30Hz、和40Hz。
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它题给条件进行推算。
(1) 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打出C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2)已测得1238.89cm9.50cm10.10cmS S S===,,,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29.80m/s,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f为__________Hz。
【答案】⑴12()2fS S+,23()2fS S+,231()2fS S-;⑵40【解析】⑴由于重物匀加速下落,A B C D、、、各相邻点之间时间间隔相同,因此B点应是从A运动到C的过程的中间时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得:B点的速度B v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122BS Svt+=由于1tf=,故12()2Bfv S S=+同理可得23()2Cfv S S=+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vat∆=∆故2231231()()2()12C BfS S S Sv v fa S Stf⎡⎤+-+⎣⎦-===-①⑵重物下落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 F=ma-阻②由已知条件0.01gF=m阻③由②③得0.99ga=代入①得:231()2fa S S=-,代入数据得40Hzf≈2.(全国新课标II 卷,22)(6分)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 )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⑴ 实验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骤:①把纸带向左拉直②松手释放物块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⑵ 图(b )中M 和L 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由M 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 m /s .比较两纸带可知, (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图b【答案】⑴④①③②⑵1.29 M【解析】:⑴略⑵脱离弹簧后物体应该匀速直线运动,则22.58 2.5710 1.29/0.04v m s -+=⨯= 由能量守恒可知,物体的末动能越大,则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越大,则PM PL E E >3. (全国新课标III 卷,23)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a )中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
北京大学2024年中学生物理学科金秋营试题

北京大学2024年中学生物理金秋营试题
一、一个弹硬币的简单模型(40分)
一个硬币静止地放在光滑桌面的桌边,只有右侧一点露出桌面,已知硬币可视为匀质圆盘,质量为m ,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现在在硬币右侧施加一竖直冲量I 右. (1)求施加冲量后一瞬间硬币的质心速度0v 与角速度0ω;
(2)受冲击之后,硬币有可能飞离桌面。
求出使硬币飞离桌面的最小初速度0min v ,以及在00min v v >,时硬币脱离时与水平方向夹角θ;
(3)当时/6θπ=,试通过计算说明硬币落地时是否会翻面,已知硬币与地面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北京大学2024年中学生物理金秋营试题答案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强基计划备考资料:2016年北京大学夏令营物理试题(带答案详解)

1. 如图所示,滑块 A 静置在半圆柱 B 的最高点,B 的表面光滑。初始时系统静止。现给 A 一个 轻微扰动,使得 A 沿 B 的表面下滑。若在下滑过程中,两者分离,记分离时 A 的角位置为 θ (A 和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0◦ < θ < 90◦)。对于(1)A 的质量 m 远小于 B 的质量 M ,(2)A 的质量 m 远大于 B 的质量 M 这两种情况 C
度
B(x)
=
µ0I 。有一线圈静置在磁场中,其单位长度的电阻为
2πx
r0.
第5页
(1) 当线圈以速度 v 向 x 轴正方向运动时,求瞬时电流 i (2) 求此时电流 I 与 i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F 的大小。
解:(1)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ε
=
[ B(x0)
−
B(x0
+
] l1) l2v
=
µ0 I l1 l2 v 2πx0(x0 + l1)
项正确
第1页
2. 一个பைடு நூலகம்端开口的容器和一个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活塞构成一个封闭系统,该系统与外界绝热。其中 一个质量不可忽略的挡板把内部空间分成两个部分,两部分有质量不同、温度相同的同种气体。 系统处处无摩擦,现在把挡板缓慢抽出,过程中不漏气,则稳定后相对初始状态,气体体积和温 度的变化情况为 A
A .温度改变,体积改变 C .温度不改变,体积不改变
A .两种情况下,A 都不会分离 C .都能分离,(1)的 θ 更大
B .只有一种情况 A 会分离 D .都能分离,(2)的 θ 更大
解:建立坐标系如图 2 所示,设分离时 B 的速度为 V ,A 相对于 B 的速度分量分别为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全国卷1,参考版解析)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
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答案】D【解析】由4πr SC kdε=可知,当云母介质抽出时,r ε变小,电容器的电容C 变小; 因为电容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故U 不变,根据Q CU =可知,当C 减小时,Q减小。
再由UE d=,由于U 与d 都不变,故电场强度E 不变,答案为D【考点】电容器的基本计算15. 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2016年高校自主招生物理模拟试题精编训练+07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要点

一.选择题1.如图,一半径为R的固定的光滑绝缘圆环,位于竖直平面内;环上有两个相同的带电小球a和b(可视为质点),只能在环上移动。
静止时两小球之间的距离为R。
现用外力缓慢推左球a使其到达圆环最低点c,然后撤除外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左球a到达c点的过程中,圆环对b球的支持力变大B.在左球a到达c点的过程中,外力做正功,电势能增加C.在左球a到达c点的过程中,a、b两球的重力势能之和不变D.撤除外力后,a、b两球在轨道上运动过程中系统的能量守恒【参照答案】BD2.在xOy平面内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m/s,振幅为A。
M、N是平衡位置相距2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
在t=0时,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
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
则( )A.该波的周期为5/3sB .在13t s =时,N 的速度一定为2m/s C .从t =0到t =1s ,M 向右移动了2m D .从13t s =到23t s =,M 的动能逐渐增大 【参考答案】D3.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以一定初速度滑上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同时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mg sin θ。
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取出发点为参考点,能正确描述滑块运动到最高点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滑块的动能E K 、势能E P 、机械能E 随时间t 、位移x 变化关系的是【参考答案】CD【名师解析】.滑块运动到最高点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等于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滑块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运动到最高点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fs=f (vt -21at 2),图A 错误。
由动能定理,- f (vt -21at 2)=0-E K ,图B 错误。
滑块重力势能E P =mgxsin θ,图C 正确。
根据题述,F =mg sin θ=μmg cos θ,机械能E 随时间t 不变,图D 正确。
4.以下关于近代物理 的相关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C .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D .玻尔在研究原子结构中引进了量子化的观念E .大量的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4.【参考答案】ABD5. 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利用海洋的波浪可以发电。
(精校版)2016年北京理综物理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单选题(每小题6分)13.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A.1种 B.2种 C.3种 D.4种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 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15.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
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
向右为x的轴的正方向。
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16.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导体圆环a、b,磁场方向与圆环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
两圆坏半径之比为2:1,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 a和E b,不考虑两圆环间的相互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学.科.网A. E a:E b=4: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B. E a:E b=4: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C. E a:E b=2: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D. E a:E b=2: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17.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
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B.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C.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D.地磁场对射向地球赤道的带电宇宙射线粒子有力的作用18.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B.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量19.某兴趣小组探究用不同方法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四种器材组合。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 电学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1.1003:下列几个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C) 场强可由定出,其中q 为试验电荷,q 可正、可负,为试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1405:设有一“无限大”均匀带正电荷的平面。
取x 轴垂直带电平面,坐标原点在带电平面上,则其周围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随距离平面的位置坐标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规定场强方向沿x 轴正向为正、反之为负):3.1551: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A) 场强的大小与试探电荷q 0的大小成反比(B) 对场中某点,试探电荷受力与q 0的比值不因q 0而变(C) 试探电荷受力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探电荷q 0,则=0,从而=04.1558:下面列出的真空中静电场的场强公式,其中哪个是正确的? (A)点电荷q 的电场:(r 为点电荷到场点的距离)(B)“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的电场:(为带电直线到场点的垂直于直线的矢量)(C)“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电荷面密度)的电场:(D)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电荷面密度)外的电场:(为球心到场点的矢量)5.1035:有一边长为a 的正方形平面,在其中垂线上距中心O 点a /2处,有一电荷为q 的正点电荷,如图所示,则通过该平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A)(B)(C)(D)q F E / =F EEFFE F E204r q E επ=λr r E302ελπ=r σ02εσ=E σr r R E 302εσ=r 03εq 04επq 03επq 06εq( x q1035图6.1056:点电荷Q 被曲面S 所包围,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q 至曲面外一点,如图所示,则引入前后: (A)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B)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C)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D)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7.1255:图示为一具有球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的E ~r 关系曲线。
【物理】2016年高考真题——北京卷(解析版)

2016年高考真题——北京卷13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A.1种B.2种C.3种D.4种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15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
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
向右为x的轴的正方向。
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16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导体圆环a、b,磁场方向与圆环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
两圆坏半径之比为2:1,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 a和E b,不考虑两圆环间的相互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E a:E b=4: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B. E a:E b=4: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C. E a:E b=2: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D. E a:E b=2: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17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
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B.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C.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D.地磁场对射向地球赤道的带电宇宙射线粒子有力的作用18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B.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量19某兴趣小组探究用不同方法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四种器材组合。
为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最不可取的一组器材是A.一个安培表、一个伏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B.一个伏特表和多个定值电阻C.一个安排表和一个电阻箱D.两个安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20雾霾天气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清华大学全国优秀中学生物理体验营笔试题
题一
水平地面上有一门固定大炮,可向任意方向发射初速度大小为v的炮弹,求炮弹可能打到的区域的边界(可以建立坐标系后用函数表达)。
已知重力加速度g。
题二
水平地面上放有一高为h、半顶角为α、密度为ρ的均匀刚性圆锥体。
其顶点静止不动(无外力限制),整体做定点转动,锥体与地面间无相对滑动。
底面圆心绕过圆锥顶点的竖直轴(假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
1.求此锥体的角速度;
2.求此锥体的角动量;
3.求支持力的力矩。
题三
无限长一维弹簧链,所有弹簧均为原长时相邻质点间距为a,弹簧劲度系数均为k,质点质量均为m,所有质点的振动频率相同,激发纵波的波长记为λ。
?时该纵波为介质中的普通纵波并求出波速与波长的关系;
1.证明当a
2.求该纵波的最小波长。
题四
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1 cm、带电量为Q=10-8 C的无限长导体圆柱放置在盐水上方,球心到盐水表面的高度为h=2 cm。
会发现盐水会隆起一小坨,求导体圆柱正下方水面隆起的高度。
设盐水密度近似为纯水密度。
题五
平面直角坐标架下,有一圆心位于坐标原点、半径为r的固定绝缘大圆环。
圆心处有一固定的电偶极子,电偶极矩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大小为p。
大圆环上穿有一个带电量为Q的小环,在坐标(r,0)处由静止释放小环,求之后大圆环对小环的弹力与小环位置(用坐标原点到小环的连线矢量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θ表达)的关系。
题六
真空中有两个非常大的平行平面电极相距d,电势分别为0和+U0。
低电势的电极上有一薄层电子源,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源中的电子从中逸出,以垂直于极板方向的几乎为0的初速度持续地朝两电极之间发射电子。
若忽略电子之间的库仑排斥力,则电子应在两极板间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撞上另一极板而进入极板内部。
极板、电源和导线形成一个闭合直流电路,两极板与之间的真空可一同视为一个非欧姆元件:真空管。
当真空管中的电流随着外电场的增强而逐渐增加时,两电极间电子自身产生的电场不可忽略。
电子群自身产生的电场对电流的影响称为空间电荷效应。
试求外电场极强、且考虑了电子自身产生的电场后,当电子流达到稳定时,流过两极板之间电流密度的大小。
忽略相对论效应、电流磁效应以及电磁辐射,忽略电子之间的碰撞,忽略边缘效应(认为板的尺寸远
大于d)。
电子电量e和电子质量m均已知。
提示:电子源表面处只需有一很小的电场就能使电子大量逸出,因此,与强外电场相比,电子源表面处电场强度几乎为0。
题七
如图所示迈克尔逊干涉仪,A为点光源,B为望远镜,实验光的波长为λ,真空中的光速为c。
现使整个干涉装置绕过第一个半反半透镜中点的垂直纸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
记
干涉条纹移动数为ΔN,求证
4A
N
c
ω
λ
∆=,其中A为光路围成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