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与氧疗
医治缺氧的标准

医治缺氧的标准
医治缺氧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氧疗目标导向原则:根据不同疾病选择合理的氧疗目标。
对于有CO2潴留风险
的患者,SpO2推荐目标为88%~93%;对于无CO2潴留风险的患者,SpO2推荐目标为94%~98%。
2.吸氧浓度:一般达到24%~60%之间可以辅助治疗疾病。
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
遵医嘱选择合适的吸氧浓度,这样对肺功能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对缺氧的症状可以起到缓解效果。
吸氧浓度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好的,如果吸氧的浓度过高,容易导致氧中毒;如果吸氧的浓度过低,又会导致低氧血症,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呼吸衰竭。
3.病情评估:轻度缺氧的患者,动脉氧分压在8.0~9.33kPa(60~70mmHg)
范围内,氧饱和度为85%~90%,此类患者在中度活动后可能气促,但一般不需要吸氧治疗。
中度缺氧的患者,动脉氧分压在5.33~8.0kPa(40~60mmHg),氧饱和度为75%~85%,轻度活动后即感气促,但神志清醒,应接受持续性控制性吸氧。
以上是医治缺氧的一些基本标准,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氧气疗法

氧气疗法氧气疗法(Oxygen therapy 简称氧疗)是指通过额外向肺内吸入氧气纠正机体缺氧的治疗方法。
氧疗因效果肯定、方法简便和价格低廉,目前已成为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呼吸疗法。
对任何一个临床医生来说,氧疗似乎都不陌生,但由于对氧疗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不少模糊观念仍阻碍氧疗的合理应用。
一、氧疗的适应症一般来讲,凡是有低氧血症存在即有氧疗指征。
氧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和在某些病理状况下机体对氧供需求的明显增加。
临床中对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到什么程度才需要氧疗,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及灵活掌握。
但应强调的是,氧疗时应有较明确的指征、准确的流量,对疗效应及时进行评价和调整。
临床上氧疗常见的适应征见表1。
表1氧疗适应症的指导原则氧疗目的是纠正或减轻机体的缺氧,保证组织氧供。
通过提高肺泡气氧分压(PAO2)与PaO2,使组织氧供得到改善。
对不同原因的低氧血症,氧疗的效果存在差异。
对肺泡通气不足引起的低氧血症,因换气功能正常,PAO2的增高与吸入气氧浓度(亦称吸氧分数FiO2)是平行的,一般只要稍提高FiO2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应清楚吸氧并不能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其根本治疗是改善通气减少无效腔。
因氧的弥散速率与PAO2成正比,对弥散障碍引起的低氧血症,通过吸氧也比较容易得到改善,当FiO2为30%时,PAO2比呼吸空气时要高60mmHg左右,此时氧弥散量约增加一倍。
一般来说,吸氧对轻、中度通气/血流分布不均所致缺氧效果较好,而对重度者效果不佳,对肺内分流所致低氧血症效果最差。
二、组织缺氧的判别合理氧疗的前提是确定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的存在及程度,低氧血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动脉血气分析(ABG)。
1、临床表现缺氧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的,低氧血症所致症状取决于缺氧的程度、发生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
轻度缺氧病人临床症状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表现出活动后气短、心悸、血压升高、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及定向障碍等。
氧气疗法

(七).高压氧疗:在气体压力超过1个大气压的条件下给 高压氧疗: 氧为高压氧,应用高压氧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称为高压氧疗法。 常用压力为2-3个标准大气压。 1.主要作用: 1.主要作用: 主要作用 (1).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在2.5-3个标准大气压 下吸纯氧,血液“溶解氧”可比常压下吸空气时提高17-20倍, 此时即使无血红蛋白携氧,单靠血浆“溶解氧”就可满足机体所 需氧供。 (2).增加组织含氧量和氧储备量:高压氧环境下血氧含量增 加,组织含氧量和氧储备量也随之增加。对纠正缺氧和提高对缺 氧耐受性均有重要意义。 (3).提高血氧弥散率和增加氧的有效弥散距离。 2.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2.临床应用: 高压氧作为一种特殊氧疗,主要用于非低氧血症性缺氧的治 疗,如一氧化碳的中毒、氰化物的中毒,以及锑剂、安眠药、奎 宁等药物中毒。心肺脑复苏后,意外事故(点击、脑外伤)、各 种原因所致脑缺氧与脑水肿、心肌梗塞、缺血性脑病、眼底病及 突发性耳聋等。 3.注意: 3.注意: 注意 如应用不当可引起氧中毒,可降低化学感受器对呼吸的促进 作用,减少通气量和PaO2升高。另外,因氧合血红蛋白已达饱 和,不利于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
二.慢性呼吸衰竭缓解期的长期氧疗: 慢性呼吸衰竭缓解期的长期氧疗:
英国研究中心( 英国研究中心(MRC)随机选择 )随机选择COPD低氧血 低氧血 症患者,让其每日持续吸氧15小时 随访5年的结 小时, 症患者,让其每日持续吸氧 小时,随访 年的结 果表明,其生存率比非氧疗组高,分别为55%和 果表明,其生存率比非氧疗组高,分别为 和 33%。 。 在美国氧疗夜间试验( 在美国氧疗夜间试验(NOTT)组,对COPD ) 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每日夜间氧疗( 小时 小时) 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每日夜间氧疗(12小时)和持 续氧疗( 小时) 续氧疗(19-24小时)两组,26个月氧疗结果表明 小时 两组, 个月氧疗结果表明 持续氧疗组的存活率为夜间氧疗组的1.94倍。 持续氧疗组的存活率为夜间氧疗组的 倍 以上说明吸氧者优于不吸氧者, 以上说明吸氧者优于不吸氧者,吸氧时间长者 其疗效更佳。 其疗效更佳。
氧疗的概述

氧疗的概述
氧疗是指吸入氧气提高血氧水平的治疗方法,适用所有缺氧患者。
其中,以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为主,特别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治疗中,氧疗已作为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家庭等场所。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老慢支和肺气肿。
据了解,吸烟、长期在家中用柴草、煤炭等生物燃料煮饭、生炉子或者儿童时代经常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属于慢阻肺高危人群。
研究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量达9990万,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
“已经得病的患者,可以使用一些支气管舒张和提高呼吸道免疫力的药物,进一步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而对于有缺氧的患者,应该给予氧疗。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劲平向大家介绍道。
家庭氧疗是病人可以在家进行的自助的氧气疗法。
作为家庭护理的一部分。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病人接受和重视。
“家庭氧疗是医院外治疗低氧血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仅是用来改善症状,最终目的是减慢病程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低氧血症与缺氧的规范氧疗

氧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对于不同疾病的处理是否有区别?
• 2.对于同一疾病不同严重程度或不同病程,氧疗是否有所 区别?
• 3.对于氧疗是否要因人因病而异,即治疗个体化问题?
•
回答是肯定的
• 1、急性缺氧和慢性失代偿性缺氧的氧疗策略不同。
低氧血症的原因与时程
• 根据低氧血症持续时间的生理反应提出分层建议 • 急性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在发病后6h内迅速下降(如:急
性上呼吸道梗阻) • 亚急性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在发病后6h-7d下降(如:肺
炎) • 持续性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在发病后7d-90d持续低于正
常(如:ARDS迁延不愈,在高海拔地区登山者) • 慢性低氧血症:动脉血氧持续低于正常≥90d(如:
• 2.低通气 改善
如:药物、神经肌肉疾病,增加吸氧可以
• 3.V/Q比例失调 是危重病引起低氧血症常见原因,增加 FiO2可从一定程度改善。
• 4.右向左分流 通过改善FiO2,不能纠正低氧
• 5.弥散功能障碍 如肺间质纤维化 ARDS,吸氧不能改善低 氧血症。
低氧血症的原因与时程
无论病因如何,低氧血症可依据其持续时 间定义(或分类),但定义特定分类的精确 标准由主观决定。也考虑如下因素: 1.机体对低氧血症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变化。 2.机体对低氧血症的适应能力。
一、低氧血症
• 定义:海平面呼吸空气时,PaO2≤80mmHg或 SaO2≤94%。不论诊断如何,低氧血症是危重病患者常 见表现。但不同患者,此值有一定差异。
• 1.老年人V/Q比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其氧合与年龄成反 比关系。PaO2=100-0.3*年龄±5mmHg
氧气疗法

氧气疗法氧是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如果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改变,这一过程称为缺氧。
氧气疗法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1、缺氧分类和氧疗适应证(1)低张性缺氧: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使动脉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由于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所致。
常见于高山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造成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所致。
常见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血红蛋白血症等。
(3)循环性缺氧: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致。
其原因为全身性循环性缺氧和局部性循环性缺氧。
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竭、栓塞等。
(4)组织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致。
其原因为组织中毒、细胞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
常见于氰化物中毒、大量放射线照射等。
以上四类缺氧中,低张性缺氧(除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外)由于患者PaO2和SaO2明显低于正常,吸氧能提高PaO2、SaO2、CaO2,使组织供氧增加,因而疗效最好。
氧疗对于心功能不全、心排出量严重下降、大量失血、严重贫血及一氧化碳中毒,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缺氧程度的判断根据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来确定。
(1)轻度低氧血症:PaO2>6.67kPa(50mmHg),SaO2>80%,无发绀,一般不需氧疗。
如有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氧流量1~2升/分)氧气。
(2)中度低氧血症:PaO24~6.67kPa(30~50mmHg),SaO260%~80%,有发绀,呼吸困难,需氧疗。
(3)重度低氧血症:PaO2<4kPa(30mmHg),SaO2<60%,显著发绀、呼吸极度困难、出现三凹症,是氧疗的绝对适应证。
氧疗的护理措施

氧疗的护理措施
氧疗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措施,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缺氧症状,提高氧饱和度,缓解病情。
以下是氧疗的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氧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要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无痰液、呕吐物等堵塞物。
对于无法自行排痰的患者,应定期为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监测氧疗效果:氧疗效果监测是评估患者缺氧改善情况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症状、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方式进行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吸氧浓度,以保证治疗效果。
3.预防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因此在氧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对于需要长时间吸氧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吸氧浓度。
4.定期消毒吸氧装置:吸氧装置是直接与患者呼吸道接触的医疗设备,因此必须定期进行消毒。
应使用专用的吸氧装置消毒剂,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消毒彻底。
5.做好患者教育:对患者进行氧疗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其了解氧疗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吸氧装置,避免吸氧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6.注意安全:在氧疗过程中,应注意防火、防油、防震等安全措施。
氧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因此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油脂接触。
同时,氧气瓶应避免剧烈震动,以防发生意外。
总之,氧疗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氧疗效果、预
防氧中毒、定期消毒吸氧装置、做好患者教育和注意安全等方面。
在护理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各项措施,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接受氧疗。
氧气疗法

氧气疗法氧气疗法就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与动脉血氧饱与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得缺氧状态,促进组织得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得一种治疗方法。
(一)缺氧得类型与氧气疗法得适应症:(1)低张性缺氧: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由于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引起、常见于高山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2)血液型缺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造成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得氧不易释放所致。
常见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3)循环型缺氧: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致。
其原因为全身性循环性缺氧与局部性循环性缺氧。
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竭、大动脉栓塞等。
(4)组织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致。
其原因为组织中毒、细胞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
常见于氰化物中毒、大量放射性照射等。
其中低张性缺氧得疗效最好,因为低张性缺氧就是由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与动脉血氧饱与度明显低于正常,吸氧能提高这两者,使组织供氧增加。
(二)缺氧程度得判断:主要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与动脉血氧饱与度做出,其不足之处就是不能正确得反映组织缺氧状态。
(1)轻度低氧血症:PaO2〉6。
67kPa(50mmHg),SaO2〉80%,无发绀,一般不需要氧疗、如有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浓度低流量(氧流量1~2升/分)氧气。
(2)中度低氧血症:PaO24~6。
67(30~50mmHg),SaO260%~80%,有发绀、呼吸困难,需氧疗。
(3)重度低氧血症:PaO2〈4kPa(30mmHg),SaO2<60%,显著发绀、呼吸极度困难、出现三凹征,就是氧疗得绝对适应症、(4)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可反映组织缺氧状态,其正常值为5.18±0。
45kPa(39±3。
4mmHg),若低于4、66kPa(35mmHg),可视为组织氧合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缺氧与氧疗
作者:何权瀛
来源:《大众健康》2001年第0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需求的增强,大家对缺氧和氧疗问题十分感兴趣,经常有人询问“学习和工作紧张时吸氧有用吗?”“健康人需要吸氧吗?”等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需要吸氧?需要吸氧的人应该如何进行氧疗呢?
缺氧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氧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因此,长期缺氧对人体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危害,例如:
1.缺氧时体内有氧代谢率降低,无氧酵解加强,机体代谢效率下降。
2.长期重度缺氧可引起肺血管收缩,造成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担增加,长久下去可引起肺心病。
3.缺氧可以加重高血压,加重左心负担,甚至可引起心律失常。
4.缺氧刺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使体内红细胞增多,血液黏滞度增高,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脏负担加重,引起或加重心力衰竭,还容易诱发脑血栓。
5.大脑长期缺氧可产生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如睡眠障碍、智力下降、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个性改变等。
缺氧有哪些表现
1.呼吸次数增多,呼吸困难,胸闷,气憋,口唇、甲床发绀。
2.心跳加快。
3.由于无氧酵解加强,体内乳酸水平升高,常有乏力、易疲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