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一轮中考总复习教学案电和磁1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二十章《电和磁》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二十章《电和磁》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和时间分配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引入本课(2分钟)出示指南针和电铃,提问: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南北?电铃发声时是谁把小锤吸引下?回答:地球是个磁体,指南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小锤是电磁继电器吸引下的。

直观的教具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1.磁体(15分钟)出示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刚棒,提问: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有磁性,可以用哪些方法鉴别?根据讨论出的方法归纳磁体的特点: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都有两个磁极———南极和北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在地磁场中,悬空的磁体总是指向南北;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的关系。

演示:条形磁体的一端吸引两根铁丁,观察铁丁下端是互相排斥还是吸引?解释原因讨论后回答: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根据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的特点判断。

解释磁化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回忆基本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磁场(10分钟)演示:用条形磁体的一端隔着纸吸引铁屑提问:磁体是通过什么对铁屑产生作用的?磁场看不见,它的方向可以通过什么现象体现出?为了描述磁场,我们建立了一种假想的模型,是什么?磁感线可以描述磁场的哪些方面?1.已知磁极,确定磁感线分布及方向或小磁针的N 极例:如图磁场的磁感线描述错误的是()2.已知磁感线方向或小磁针N极指向,确定磁体的磁极例:见中考指导117页20、21题3.正确认识磁场和磁感线例: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磁铁的周围才会有磁场B.磁感线是由铁屑组成的C.小磁针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D.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回到S极回答:磁场;在磁场中放入小磁针,它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磁场的分布、各点磁场的方向(磁感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磁极的强弱(磁感线的疏密);学生看书35页,图16-8、图16-9复习各种磁体的磁感线的画法练习例题多媒体演示更清楚3.电流的磁场(10分钟)由上一题的A选项引出通电导体也可以产生磁场1.奥斯特实验演示:小磁针平行放在导线AB的正下方,当给导线通电时,会观察到现象,人们把这个实验称为___实验,这一现象说明;若改变导线中电流的方向,会看到现象,这一现象说明。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二十章:电与磁》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二十章:电与磁》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二十章:电与磁》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复习并巩固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等,理解电与磁之间的相互关系。

2.科学思维:能够运用电与磁的原理分析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如判断磁场方向、解释电磁现象等,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实验探究:通过回顾实验过程,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理解电与磁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感线、地磁场的概念。

•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的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电与磁概念与具体生活实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转化的理解及应用。

•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安培定则等空间关系的判断。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电与磁相关动画、实验视频、生活实例图片等)。

•实验器材展示(如电磁铁、发电机模型、电动机模型等,用于回顾实验)。

•教材及配套习题册、中考真题集。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梳理电与磁的基础知识。

•演示法:利用实验器材或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增强直观感受。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电与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促进思维碰撞。

•练习法:通过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提升解题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设备(如电磁炉、手机充电器、电动机驱动的玩具车等),提问:“这些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它们与电和磁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章主题。

2. 新课教学2.1 电流、电压、电阻与欧姆定律•概念回顾:明确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及单位。

•欧姆定律:讲解欧姆定律(I=U/R)的内容、公式及应用,通过实例分析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电与磁

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电与磁

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电与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流的概念和单位;(2)了解电源和电压的概念;(3)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4)了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5)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问题探究,提高学生对电与磁现象的理解;(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电与磁现象的兴趣;(2)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流的概念和单位;(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3)磁现象的基本概念;(4)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2)电磁感应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基础知识,如电流、电压等;(2)引入磁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探究:(1)讲解电流的概念和单位;(2)讲解电源和电压的概念;(3)推导欧姆定律,并讲解其应用;(4)讲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如磁场、磁感线等;(5)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 课堂练习与讨论:(1)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心得。

四、课后作业:1. 电流的概念和单位;2. 电源和电压的概念;3. 欧姆定律的应用;4. 磁现象的基本概念;5.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阶段性测试:进行电与磁知识的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结合实际案例:引入生活中的电与磁现象,如电动机、发电机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2. 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电与磁现象,提高感性认识。

3. 问题驱动: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与磁的知识。

4.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___电及磁

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___电及磁

教学目标:1.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方向2.掌握电阻、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3.熟悉并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相关问题4.了解并能运用电功率和电能公式5.掌握磁场概念和磁场的作用6.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教学内容:1.电流和电阻1.1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方向1.1.1什么是电流?电流的单位是什么?1.1.2电流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1.2电阻和电路1.2.1什么是电阻?1.2.2如何计算电阻?1.3欧姆定律1.3.1什么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公式是什么?1.3.2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未知量?2.电功率和电能2.1电功率和电能的概念2.1.1什么是电功率?电功率的单位是什么?2.1.2什么是电能?电能的单位是什么?2.2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2.2.1如何计算电功率?2.2.2如何计算电能?3.磁场和磁力3.1什么是磁感线?3.1.1什么是磁场?3.1.2如何描绘磁感线?3.2磁场的作用3.2.1磁场对运动带电粒子的影响是什么?3.2.2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产生的?4.电磁感应4.1什么是电磁感应?4.1.1什么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1.2如何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问题?4.2电磁感应的应用4.2.1什么是电磁感应发电机?4.2.2如何计算电磁感应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教学方法和过程:1.激发兴趣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的关系,例如磁铁吸附小铁钉、发电机工作原理等。

2.知识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电流、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能、磁场和磁力、电磁感应等相关知识。

3.案例分析利用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论证验证设计实验或实际操作,验证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原理,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

5.概念梳理整理并总结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

6.练习巩固给学生提供练习题和相关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7.总结复习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复习,重点强调重要概念和公式。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优质教案全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优质教案全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优质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九年级物理第四章《电与磁》以及第七章《力学现象》。

具体内容将包括:电流形成与作用,磁场性质,电磁感应现象,简单电路计算,力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等基本概念,解决简单电路问题;理解和运用力合成与分解,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物理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理解,力合成与分解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教学重点:电流、磁场基本性质,简单电路计算,牛顿运动定律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磁铁,导线,滑动变阻器,小车,砝码。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电路实验,引导学生回顾电流形成和作用。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第四章和第七章经典例题,如电磁感应现象计算,力合成与分解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几道与例题类似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10分钟)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力合成与分解实验,增强课堂互动。

6. 答疑解惑(10分钟)解答学生在随堂练习中遇到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电流、磁场、电磁感应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简单电路计算方法。

3. 力合成与分解方法。

4.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简单电路电流和电压。

(2)分析一个物体在多个力作用下运动情况。

2. 答案:(1)电流:I = V/R,电压:V = IR。

(2)根据力合成与分解,以及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反应,解他们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物理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全

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全

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主要围绕教材《物理》第九章《电学基础》和第十章《磁学》进行复习。

具体内容包括:电路的组成与分类、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计算;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磁场、磁效应、电磁感应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路的组成、分类,以及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了解实际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组成与分类、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难点:电路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图示、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组成和分类。

2. 例题讲解:(1)计算一个简单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

(2)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

(3)计算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3. 随堂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4. 讲解难点:针对学生遇到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电路的组成与分类2.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计算3. 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4.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给定的电路图,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2)应用题:根据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课后统一发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了解电磁感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其他物理定律,如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提高物理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巩固电学、磁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考物理复习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2.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3. 学生的随堂练习与反馈4. 板书设计的条理与清晰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在教学内容上,应重点关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这两个部分是电学基础中的核心知识点,也是中考物理的重要考点。

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全

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全

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电与磁》的13节,详细内容包括:磁场及其分布特点、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了解磁场的特点及磁感线的分布;2. 使学生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掌握安培定则;3.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磁感线的理解、安培定则的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掌握。

教学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电流表、导线、指南针、电动机模型等;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磁铁、导线、电流表、指南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动机模型,让学生思考电与磁之间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1)学生观察电动机模型,思考电与磁的联系;(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电与磁的知识。

2. 例题讲解(1)磁场及其分布特点;(2)电流的磁效应;(3)电磁感应现象。

3. 随堂练习(1)判断磁感线的方向;(2)应用安培定则分析电流产生的磁场;(3)计算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动势。

4. 学生实验(1)观察磁铁周围磁感线的分布;(2)验证电流的磁效应;(3)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磁场及其分布特点2. 电流的磁效应3. 电磁感应现象4. 安培定则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解释安培定则,并举例说明;(3)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某电磁感应实验中的感应电动势。

2. 答案:(1)磁感线是描述磁场分布的线,从磁铁的N极出发,回到S 极,磁感线越密,磁场越强;(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其他四指所指的方向即为磁场的方向;(3)感应电动势E=BLv,其中B为磁感应强度,L为导线长度,v为导线在磁场中的速度。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安全用电及电与磁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安全用电及电与磁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安全用电及电与磁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以及电与磁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用电规则的习惯,同时加深对电与磁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能自觉遵守用电规则。

2. 掌握电与磁的基本知识,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安全用电的原则,电与磁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电与磁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磁铁、电线、插座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触电的事故图片,让学生了解触电的危害,引出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安全用电的认识和体会。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与磁的基本知识。

2. 学生结合教材,完成实验报告单中的相关内容。

三、课堂讲解与实践(15分钟)1. 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强调遵守用电规则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预防触电事故?3. 演示实验: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 讲解电与磁的关系,举例说明电生磁、磁生电的现象。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重难点:1. 安全用电的原则。

2. 电与磁的关系。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堂讲解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电与磁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轮中考物理总复习教学案<电和磁>
知识整理: 磁性: ;(吸铁性) 磁极: ;
相互间的作用规律: ;
N 极、S 极的规定 (指向性)
磁化: ; 去磁: ; 磁场的基本性质: ;
磁场方向的规定: ;
磁感应线的方向: ;
常见一些磁感应线的画法:
地磁场:地磁南极在 ,地磁北极在 ;
奥斯特实验: 结论: ; 通电螺旋管 磁场分布与 相似;
右手螺旋定则:
原理: ;
构造: ;
电磁铁 特点: ;
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
应用: 电磁继电器
电话:由 、 、 连接而成。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 的作用;
磁场对电 工作原理: ;
流的作用 应用:电动机 持续转动的原因: ;
能的转化: ;
电动机的转速与 有关;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
应用:发电机 工作原理: ;
电磁感应现象 能的转化: ;
交流电与直流电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 ,频率是 ,表示 。

三.例题及巩固练习:
1、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拉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当导线中通入
电流时,磁针会发生___________,这一现象是___________
发现的,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有联
系.世界上第一个准确地论述地磁偏角的科学家是我国宋代的
___________.
2、如图29-1所示,甲、乙两个线圈套在光滑的玻璃棒上,可以自由滑动,
当S闭合时,甲、乙两个线圈将会怎样? 图29-1
3、弹簧秤下端挂一条形磁铁,且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如图29―2所示.为了
使弹簧的伸长量变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滑动方向如何?
4、有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铁条,一根是磁铁,另一根不是磁铁,不用任何器
具,只用这两根铁条,能否判断出哪个有磁性?
5、在下列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电磁铁
B.通电螺线管
C.电动机
D.发电机
6、一段没有闭合导体在磁场中下落时:
磁体 磁场 电
流的磁场
A 、导体切割了磁感线,有感应电流;
B 、导体没有切割磁感线,无感应电流;
C 、这段导体不闭合,故无感应电流;
D 、不能确定有无感应电流。

7、姜文君同学在一次电磁学实验操作中,她打开了一个实验箱,内有如图29-3所示器材,
她很快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几个实验,你认为她做了什么实验?请把所能做的电磁学实验
名称及相应器材的字母代号写在下面
8、如图,下列实验中揭示的原理与应用或应用原理图对应正确的是( )
9、下列实验装置中用于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10、下图中两个通电螺线管相互吸引,画出这两个螺线管线圈的绕法.
11、如图装置为一监测锅炉内的压力大小的报警器,在压力小于某个安全值时,绿灯常亮当压力超过安全值时,红灯亮、电铃响而报警.试说明其工作原理。

I S N
A B C
D
四.课堂检测:
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是用原理是
A.异名磁极相吸
B.异名磁极相斥
C.同名磁极相吸
D.同名磁极相斥
2、关于磁感应线,正确的说法:
A.用磁感应线可以形象地表示磁场的方向
B.磁感应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线
C.磁铁外面的磁感应线是从磁铁的南极出来,回到它的北极
D.在磁场中,画出一条条曲线,这些曲线叫做磁感应线
3、关于电磁继电器的衔铁的选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选用软铁材料
B.应选用钢铁棒
C.以上两种都可以使用
D.以上两
种不都可以使用
4、下列装置中没有应用电磁铁的是()
A 电铃
B 电磁继电器
C 电热器
D 大型发电机
5、要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下列的方法中可采用的是
A.改变电流方向
B.减少螺线管的匝数
C.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D.减小电流
6、如图1要使两螺线管相互排斥,请连接电路
7、根据图2中电流表的连接标出电流方向及螺
线管的极性。

8、电磁铁甲和永磁铁乙如图3所示放置,开关闭合时
产生如图所示的磁感应线,由此可知
A.a、c两端都是N极
B.a、d两端都是S极
C.b、c两端都是S极
D.d、b两端都是N极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话的话筒中没有磁铁
B.将一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一段是N极,一段是S极
C.把金属棒的一端靠近磁针的N极和S极时都吸引,
可以断定,这个金属棒一定无磁性
D.改变电磁铁中电流的方向可使其南北极对调
10、将如图4所示的电磁铁连入你设计的电路中
(1)电路能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2)使小磁针静止时如图所示
11、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产生力的作用来制造的电器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铃
D.电磁铁
12、直流电动机线圈中的电流是______电,交流发电动机线圈中的电
流是______电
13、如图所示,a是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他是闭合
电路的一部分,他在磁场中沿如图所示的方向运动
时,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14、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电磁感应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B.电磁感应现象说明利用磁场可以产生电流
C.奥斯特的实验说明了利用磁场可以产生电流;
D.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5、要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动的方向,下面方法正确的是( )
A.升高电源电压;
B.增大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强度;
C.把电源正、负极对调;
D.把电源正、负极对调的同时,将电动机磁铁的两极也对调。

16、下面关于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发电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
17、通电矩形线圈在磁场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会受到力的作用;B.一定会发生运动;C.其受力方向可用安培定则来判定;D.若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改为反方向),线圈的受力方向不变。

18、如图9所示,标出通电螺线管旁条形磁体的S、N极和图中磁感线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