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混砂浆常见质量问题
干混砂浆离析问题研究分析

干混砂浆离析问题研究分析干混砂浆是建筑行业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由水泥、砂子和其他添加剂混合而成,具有便于施工、质量稳定、灰尘少等优点。
随着建筑工艺的不断提升,干混砂浆离析问题愈发凸显,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对干混砂浆离析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我们来看一下干混砂浆离析问题的产生原因。
干混砂浆离析是指砂浆中的水泥和砂子分离,导致砂浆表面出现斑点、麻面、孔洞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砂浆的质量和外观。
造成干混砂浆离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配比不当。
干混砂浆的配比不当是导致离析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水泥和砂子的比例不合适,或者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没有经过科学调配,都会导致砂浆中的水泥和砂子不能充分混合,从而出现离析现象。
2. 搅拌不均匀。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搅拌时间不够或者搅拌速度不均匀,都会造成砂浆中的水泥和砂子没有充分混合,从而产生离析问题。
3. 施工环境不合适。
施工环境对于砂浆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施工现场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者湿度过大,都会导致干混砂浆的离析问题。
了解了干混砂浆离析问题的产生原因,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1. 合理配比。
针对干混砂浆离析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砂浆的配比进行合理设计。
可以根据施工环境、使用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泥、砂子和添加剂,并进行科学的配比计算,确保砂浆中的每一种成分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从而避免离析问题的产生。
3. 控制施工环境。
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有效控制也是解决干混砂浆离析问题的重要措施。
通过保持施工现场通风良好、控制温度和湿度等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施工环境对砂浆质量的影响,从而减少离析问题的发生。
干混砂浆离析问题是建筑行业中一个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配比不当、搅拌不均匀和施工环境不合适等原因所致。
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合理配比、均匀搅拌和控制施工环境等措施,从根本上避免离析问题的发生,确保砂浆的质量和外观。
墙面抹灰开裂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墙面抹灰开裂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摘要:建设工程项目中,建筑抹灰发生开裂是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却因大多抹灰层开裂不危及建设项目主体结构安全,无论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均会产生错觉而不能真正认真对待,抹灰开裂情况轻微的,仅仅是影响少数观感质量,若是情况严重,发生开裂的面积过大,对建设项目不只是造成工期延误、返工带来的人、机、料的直接损失,更是影响施工企业质量信誉,进而大大影响建设项目的后期销售、运营,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带来的市场损失难以统计,更有甚者,项目中后期施工或投入使用后,若外墙抹灰层出现大面积开裂进而引起外墙饰面材料脱落,尤其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出现伤人事故更是会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给项目建设带来巨大的后期损失。
本文以本人参与的一个住宅项目为例,对项目实施过程初期发生的抹灰层出现开裂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整改、预防治理措施。
该住宅建筑项目,占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7.3万平方米,施工分两期进行,施工中第一期建筑结构主体完成后,进行抹灰施工作业初期,发现抹灰层出现部分开裂情况,导致后续部分施工的内墙防水、内墙腻子以及外墙涂料也发送开裂质量问题,经项目部仔细调查研究后作出以下原因分析和预防整改措施。
关键词:抗裂砂浆、干混砂浆、抹灰、开裂1.抹灰开裂情况描述本项目主要为21层的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内外墙抹灰采用分段验收,抹灰工作提前插入的方式循环进行,发生抹灰开裂的情况室内及外墙均有出现,以下将室内、室外分别进行讨论[1]。
(一)室内抹灰出现开裂的原因分析经仔细现场查看,室内抹灰开裂主要发生在建筑的临外墙的有保温层墙面(使用砂浆为抗裂砂浆,产生的不规则龟裂及少量空鼓形成的裂缝)以及少量保温板接缝处长直缝(出现沿保温板接缝的通长直线裂缝)。
原因分析及预防整改措施:(1)保温板粘贴及固定不充分,造成保温板下空鼓,抹灰后砂浆层收缩造成空鼓裂缝或龟裂缝。
整改预防须加强保温板安装检验、严格执行保温板安装操作规范,对保温板涂胶以及保温钉固定等步骤进行严格的分项验收,保温板安装未经验收,严禁执行下一步施工。
干混砂浆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干混砂浆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干混砂浆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装修和修缮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干混砂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强度不达标、开裂、脱层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干混砂浆的质量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干混砂浆的组成和制备方法。
干混砂浆是由水泥、砂子、添加剂和其他辅助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其中水泥是干混砂浆的主要胶凝材料,砂子是填充材料,添加剂能够改善砂浆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制备干混砂浆的工艺方法包括干拌和湿拌两种。
然而,尽管有明确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干混砂浆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
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强度不达标。
干混砂浆的强度取决于水泥的含量和质量、砂子的颗粒形状和大小、以及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
如果这些因素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就会导致砂浆的强度不达标。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合理选择水泥品牌和类型、使用粒度合适的砂子、控制水泥和水的用量、以及适量添加增强剂等。
除了强度不达标,干混砂浆还容易出现开裂和脱层等问题。
开裂一般是由于砂浆的收缩引起的。
砂浆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控制,就会导致开裂。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控制砂浆的水胶比、适当延长施工周期、提高砂浆的保水性等。
脱层是指砂浆与基层之间的黏结出现问题,导致砂浆剥落。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选择粘结性好的砂浆材料、提高基层的粗糙度、在基层上做好抹灰底层等。
除了上述问题,干混砂浆还可能出现施工工艺不良、控制不当等问题。
施工工艺不良可能导致砂浆的质量下降,而控制不当可能导致砂浆的性能不稳定。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加强施工技术培训、完善施工工艺、加强质量监督和控制等。
综上所述,干混砂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质量问题,如强度不达标、开裂、脱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合理选择材料、控制配比、改善施工工艺,并加强质量监督和控制。
通过这些努力,干混砂浆的质量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干混砂浆产生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干混砂浆产生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一、干混砂浆质量问题的概述干混砂浆是一种现代建筑材料,具有搬运方便、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干混砂浆仍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需予以关注和解决。
二、干混砂浆质量问题及其原因2.1 粒度不均匀粒度不均匀是干混砂浆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表现为砂浆中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匀,造成施工时出现堵塞、渗漏等问题。
2.1.1 原因1: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原材料中砂、水泥等成分的质量不稳定是导致粒度不均匀的主要原因之一。
2.1.2 原因2:搅拌不充分搅拌过程中搅拌时间不足、搅拌速度不均匀等因素会导致砂浆的粒度不均匀。
2.2 流动性差流动性差是指干混砂浆在施工过程中流动性不佳,难以均匀涂抹或填充,给施工带来困扰。
2.2.1 原因1:水灰比不合理水灰比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干混砂浆的流动性差。
2.2.2 原因2:粘结剂品质不佳粘结剂的质量不良会导致砂浆的流动性差,出现结块或凝固现象。
2.2.3 原因3:搅拌不均匀搅拌过程中未能将砂、水泥等原材料均匀混合,导致砂浆流动性差。
2.3 可塑性差可塑性差是指干混砂浆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形成良好的塑性,难以塑造和调整造型。
2.3.1 原因1:粒度不均匀粒度不均匀会影响砂浆的可塑性,导致难以形成良好的塑性。
2.3.2 原因2:水灰比不合理水灰比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砂浆的可塑性差,难以调整和塑造造型。
三、解决干混砂浆质量问题的措施3.1 优化原材料选择选择质量稳定、符合要求的砂、水泥等原材料,确保干混砂浆质量稳定。
3.2 加强搅拌工艺控制搅拌时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原材料充分混合,避免粒度不均匀的问题。
3.3 合理控制水灰比通过调整水灰比,合理控制砂浆的流动性和可塑性,避免流动性差和可塑性差的问题。
3.4 提高粘结剂品质选择质量好的粘结剂,确保砂浆的粘结性良好,避免流动性差的问题。
3.5 定期检测和监测定期对干混砂浆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干混砂浆产生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3 施工单位不规范施工操作导致的干混
பைடு நூலகம்砂浆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 时 … 次性 抹灰 太厚 , 1 施工 造成 砂浆 开裂 。 解 决措 施 : 规 范施工 操作 , 次抹灰 不要 太 厚 。 按 一 如 外 墙 抹 灰 厚度 规 范要 求 每 层 每 次 厚 度 宜 为 5 7 m 抹 m, 灰 总厚度 大 于 3 m , 5 m 应采 取加 强措 施 。
解 决措 施 :不 同材 质 交 界 处应 采 取 加 强 网进 行 处
理 。
解决措施 : 筒仓下料 口 孔径加大, 加大下料速度 。
() 装移 动筒 仓下 方 的搅 拌 机 容量 较 小 , 拌料 量 4散 搅
少, 也是造 成 出料速 度慢 和砂 浆质 量差 的 原 因。 解决 措施 : 考虑 改装 散装 移 动筒 仓下 方 的搅 拌机 容 量或 者安 装大 容量搅 拌机 。
解决 措施 : 不应 该涂 抹在 比其强度 等 级低 的基 体 或
基层 上 。
( 不 同材 质 的交 界处不采 取 措施 , 成干 混抹 灰 砂 3 ) 造 浆 开裂 。
速度 要快 。实验表 明, 料量 小 、 下料 速度 慢 比料 量大 、 下
料速 度快 的干 混砂 浆“ 离析 ’ 象要严 重 。 ’ 现
的墙 体 上抹 面 时 , 需要 砂 浆 的保 水 率大 一些 , 需调 整 砂
浆 的使用 解决 了现 场拌 制砂 浆所 经 常产 生 的强度 低 , 裂
纹多, 厚度 不 均等 质 量 通病 , 且 降低 了噪 音和 环 境 污 而 染 , 环境 保护 及提 高建 筑质 量起 到 了积 极 作用 。 为 目前 , 国各 地 都在 积 极 推 广应 用 干 混 砂浆 , 干 全 但 混 砂浆 在生 产及 使用 过程 中也 暴露 出一 些 问题 。 文 总 本
干混砂浆产生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干混砂浆产生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干混砂浆是一种预制混凝土制品,由水泥、石灰、石膏、砂和其他添加剂混合而成。
它具有施工方便、质量稳定、强度高等优点,因此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干混砂浆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粘结力不足、开裂、脱落等。
本文将探讨干混砂浆产生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干混砂浆产生的质量问题1. 粘结力不足:干混砂浆的粘结力是指其与基层的粘结强度。
如果粘结力不足,会导致砂浆与基层分离,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2. 开裂:干混砂浆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现象,这是由于砂浆内部的应力不均匀所致。
3. 脱落:干混砂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落现象,这是由于砂浆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不足所致。
二、干混砂浆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1. 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干混砂浆的质量受原材料的影响很大,如果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就会导致砂浆的质量不稳定。
2. 生产工艺不规范:干混砂浆的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如果生产工艺不规范,就会导致砂浆的质量不稳定。
3. 施工环境不良:干混砂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如果施工环境不良,就会导致砂浆的质量不稳定。
三、干混砂浆产生质量问题的解决措施1. 优化原材料: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2. 规范生产工艺: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保证砂浆的质量稳定。
3. 控制施工环境:保持施工环境的湿度和温度,保证砂浆的质量稳定。
4. 加强质量检测:加强对干混砂浆的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5. 提高施工技术: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干混砂浆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但只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就能够保证砂浆的质量稳定。
因此,在干混砂浆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该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砼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

-一、现场常见的混凝土质量缺陷:麻面、蜂窝、漏筋、孔洞、裂缝、混凝土外表颜色不均匀等。
1.1 麻面是混凝土外表局部浮现缺浆、粗糙或者有小凹坑、麻点、气泡等,形成粗糙面,但混凝土外表无钢筋外露现象。
1.2 产生原因:(1)模板外表粗糙或者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外表被粘坏;(2)模板未洒水湿润或者湿润不够,构件外表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浮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混凝土外表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外表形成麻点。
1.3 处理措施:先将麻面处凿除到密实处,用清水清理干净,再向混凝土外表喷水直至吸水饱和,将配置好的水泥干灰均匀涂抹在外表,此过程应反复发展,直至有缺陷的地方全部被水泥灰覆盖。
待凝固后用抹子将凸出于衬砌面的水泥灰去除,然后按照涂抹水泥灰方法发展细部的修复,保证混凝土外表平顺、密实。
用水泥灰修复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①首先是调配水泥灰。
普通情况下,黑、白水泥的配比采用5:2 的比例。
用喷壶对调制好配比的水泥灰发展层层洒水,保证握在手里成团,放手后能松散开。
②用水把需要修补的局部充分湿润后即可修复。
戴好橡胶手套,将水泥灰握于掌心,对着麻面发展涂抹填充。
填充时要保证一定的力度,先是顺时针方向,后转换为逆时针方向对同一处麻面发展揉搓,反复发展,直至麻面填充密实。
密实的概念是用手指对着缺陷处按压时,不浮现深度的凹陷。
③处理完一处面积后,用手背(不能用手指)对修复过的混凝土外表发展拂扫,抚平应按从上而下的方向发展,其目的一是去除粘在混凝土外表多余的水泥灰,二是可以消除因涂抹形成的不均匀的痕迹,使颜色和线条一致。
④此外,对于局部凸出混凝土面的湿润水泥灰应该用抹子铲平。
蜂窝就是混凝土构造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无砂浆,骨料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
产生原因:(1)混凝土拌和不均,骨料与砂浆别离;(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者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许,造成砂浆少、石子多;(3)卸料高度偏大,料堆周边骨料集中而少砂浆,未作好平仓;(4)模板破损或者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漏浆;(5)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充分,或者漏振,或者振捣时间不够,未到达返浆的程度。
干混砂浆原材料及产品检测方法

干混砂浆原材料及产品检测方法干混砂浆,听起来好像很专业,对吧?但其实它就是我们在建筑里常用的一种材料,主要用来铺砖、抹墙,甚至是找平地面。
别看它名字那么高大上,实际就是一种把水泥、沙子、石膏和一些添加剂按比例混合起来的“调料包”。
你买到的袋装干混砂浆,只需要加水就能直接使用,非常方便。
可是,像所有的建筑材料一样,干混砂浆也得经过严格的检测,才能保证它用在墙上或者地面上的时候,不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说白了,这就是干混砂浆的“体检”过程。
说到检测,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干混砂浆的原材料得先过一关。
你想啊,像水泥、沙子这种东西,原本看着是没啥问题的,但如果它们质量不行,混在一起也不行。
举个例子,如果水泥里面有杂质,可能就会影响干混砂浆的强度。
再比如说沙子,如果沙子粒度不均匀,或者太脏,砂浆搅拌出来就不均匀,粘性差,使用起来就可能不牢固。
检测原材料主要就看它们的成分、粒度、杂质含量,还有一些其他的化学性质。
比如说,水泥要有一定的强度,沙子不可以有太多泥土,这些都得仔细检查,不然就像做饭时食材不新鲜,做出来的菜也不好吃,甚至可能不安全。
然后,干混砂浆混合好之后,它的性能得进行一系列检测。
首先就是强度了,直接决定着它能不能承受住压力,能不能坚固地粘住砖块。
你想啊,要是砂浆强度不够,那砖块一压上去,整个墙体都可能倒塌,谁敢用这样的砂浆做墙?所以,强度检测就像是给砂浆做个体力测试,看它是不是结实,能不能站得住。
这个检测其实并不复杂,用水泥砂浆强度试件进行实验,通常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备就能得到结果。
简单来说,就是把砂浆做成样本,硬化之后去测量它的抗压能力。
如果一切顺利,合格的话,砂浆就能进入下一轮的考验。
再来是砂浆的流动性。
这个问题其实是挺容易被忽视的,但是它却很关键。
你想想,如果砂浆流动性差,用的时候就不容易涂抹均匀,不仅浪费材料,还可能影响粘结效果。
流动性检测其实就像是看砂浆能不能“听话”。
一般来说,标准的干混砂浆在调和水后,应该有适当的流动性,既不太粘稠,也不太稀,保证它可以均匀地覆盖住墙面或者地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预拌干混砂浆工程质量分析及干混砂浆材料性能分析 预拌干混砂浆的全面推广有着它自身的优点,比起传统水泥与水泥混合砂浆,大部分各地认为预拌干混砂浆抹灰 出现的空鼓、开裂、起壳现象明显少于传统砂浆,施工企业认为在使用预拌干混砂浆时施工操作方法与传统的施 工方法不一样,如果继续使用的传统方法,工程可能会出现质量通病问题,而且预拌干混砂浆与传统砂浆相比, 成分要求提高,淘汰了石灰膏,使用高要求的保水增稠材料以及其他各种满足预拌干混砂浆的掺合料,预拌干混 砂浆无论从质量还是其他各种性能均超过传统砂浆,质量通病的发生也明显少于传统砂浆。
(2) 水泥用量大,砂细度模数越小,含泥量越高,用水量大,砂浆越容易发生塑性开裂 预拌干混砂浆干缩开裂 干缩开裂是指砂浆在硬化后产生开裂,它一般发生在砂浆硬化后期,干缩开裂裂纹其特点是细而长。 原因分析:干缩开裂是砂浆硬化后由于水分散失、体积收缩产生的裂缝,它一般要经过一年甚至2到3年后才逐
干混砂浆常见质量问题
抹灰砂浆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1)空鼓:主要原因是:①基层处理不干净,如基层表面附着的灰尘和疏松物、脱模剂和油渍等,这些杂 物不彻底清除干净会影响抹灰层与基层的粘结。②有凹处或一次抹灰太厚等,在砂浆干燥之前砂浆层由于重力作 用已与基层脱离。 ③界面处理不当或未做界面处理, 基面过于光滑, 不能抑制砂浆的干缩导致砂浆层与基层脱离。 抹灰前应将基层清扫干净,并提前2-3天开始向墙面浇水,渗水深度达10毫米后方可施工,有深凹处,应提前 补平砂浆。另外,应提前喷涂好界面砂浆。
2)地面起砂:①砂浆泌水,导致砂浆中的粉煤灰等密度较小的掺合料上浮,产生了起砂现象。②砂浆配 合比不合理,掺合料掺量过高,导致砂浆表层耐磨性差,起砂。所以在设计地面砂浆配合比时,必须结合施工环 境进行设计,不能盲目地认为试验室数据满足标准要求即可。
3)砂浆强度不够: 水灰比过大造成稠度过高, 降低了地面砂浆表面的强度、 硬度, 影响地面的耐磨性能。
4) 散装移动筒仓下方的搅拌机容量较小,搅拌料量少,也是造成出料速度慢和砂浆质量差的原因。解决 措施:考虑改装散装移动筒仓下方的搅拌机容量或者安装大容量搅拌机。
干混砂浆生产单位产生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1)砂子含泥量过大或砂子太细造成干混砂浆开裂。解决措施:控制原料砂子的含泥量和细度,尽量采用 中砂。
1)施工时一次性抹灰太厚,造成砂浆开裂。解决措施:按规范施工操作,一次抹灰不要太厚。如外墙抹
灰厚度规范要求每层每次厚度宜为5〜7mm,抹灰总厚度大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2) 砂浆涂抹在与其强度等级不相宜的基体或基层上,砂浆收缩与基层不一致造成干混砂浆开裂。解决措 施:各种墙材分别采用适当强度等级的砂浆。
材料需达到规定龄期,待其体积稳定后方可使用,如蒸压砖使用前龄期不宜小于28天。
6)干混抹灰砂浆及干混地面砂浆凝结后没有及时保湿养护,造成砂浆干缩开裂。解决措施:砂浆凝结后 及时保湿养护。
7) 施工现场掺入其它材料,如砂浆王、砂、石灰等,导致砂浆强度降低,甚至剥落及开裂。解决措施: 施工现场未经砂浆生产厂允许禁止往砂浆中掺入其它材料。
水泥抹灰砂浆出现以上情况,应该进行返工修复,修复时,将脱层、空鼓、爆灰及裂缝部分清除干净,再 按规范要求进行局部的抹灰。
地面砂浆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 开裂:由于温度差异的变化(热胀冷缩),使地面被破坏出现裂缝;或是由于基层非常潮湿,在砂浆凝 固过程中,地面砂浆与一部分水发生化学反应,其余的水被蒸发掉,水蒸发后砂浆体积收缩造成地面开裂。因此 应提前将基层清扫干净,并提前2-3天开始向地面浇水,保持地面湿润且无明水,另外地面砂浆凝结时间不宜过 长。
在拌合时,应严格控制地面砂浆的用水量,将稠度控制在45-55mm之间。
干混砂浆离析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在散装移动筒仓中,散装移动筒仓刚开始放料和最后放料的那部分砂浆容易离析。解决措施:保持施 工现场散装移动筒仓中的干混砂浆量不得少于3吨,以免干混砂浆在打入散装移动筒仓过程中, 下料高度差过大, 造成离析。
2、预拌干混砂浆质量通病典型问题及其防止措施 预拌干混砂浆塑性开裂 塑性开裂是指砂浆在硬化前或硬化过程中产生开裂,它一般发生在砂浆硬化初期,塑性开裂裂纹一般都比较粗, 裂缝长度短。
原因分析:砂浆抹灰后不久在塑性状态下由于水分减少快而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大于砂浆自身的粘结强度
时,表面产生裂缝。
(1) 它往往与砂浆的材性和环境温度、温度以及风度等有关系。
3) 不同材质的交界处不采取措施,造成干混抹灰砂浆开裂。解决措施:不同材质交界处应采取加强网进 行处理。
4) 砌体不洒水或洒水过多造成干混抹面砂浆产生裂纹、裂缝。解决措施:按规范施工操作,如对于烧 结砖、蒸压粉煤灰砖抹灰前浇水润湿。
5) 蒸压砖等砌体未达到规定龄期即进行砌筑、抹灰施工,造成干混抹面砂浆开裂。解决措施:各种块体
2) 仓储罐及运输车内干混砂浆容易离析。解决措施: 仓储罐和运输车内的干混砂浆尽量满罐储存, 匀速、 平稳运输。
3)装、下料速度过慢使干混砂浆容易离析。 不论是装车、泵料、还是储罐下料,装、下料量要大,速度要快。实验表明,料量小、下料速度慢比料量
大、下料速度快的干混砂浆“离析”现象要严重。解决措施:筒仓下料口孔径加大,加快下料速度。
2)脱层:主要是由于底层灰层过干。防治方法除按规范要求施工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现底层已干,应清水湿润、待 底层湿润透后再抹面层。
3)爆灰:主要原因是材料质量不好,有杂质或泥土。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材料质量,砂子要经细筛筛分后 方能使用。
4)裂缝:主要原因是抹灰层过厚而未采取抗裂措施或由于空鼓而产生的开裂,如果抹灰面很厚,施工中 应先填底层,或在底灰抹好后喷防裂剂进行处理。
2) 预拌砂浆生产单位没有随着墙材、气温等变化对砂浆配合比进行适时调整, 造成砂浆开裂。 解决措施:
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墙体材料等条件及时进行生产配方调整。如夏天气温高达30C,在轻骨料砌块的墙体
上抹面时,需要砂浆的保水率要高一些,应适当调整砂浆中添加剂掺量来提高砂浆的保水率。
施工单位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干混砂浆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