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以学代教、以做代讲”的教学策略
学案引导以学带教

学案引导以学带教【摘要】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求进步,菏泽一中进行了“学案引导,以学带教”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在论证“学案引导,以学带教”教改方案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有效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后,阐述了“学案引导,以学带教”的主导思想,课堂教学模式和督导检查等具体实施情况,最后对“学案引导,以学带教”方案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Abstract】Is exalt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performance,development student of independence study ability,promote student of overall development with from seek improvement step,Ge Ze a medium carried on the theories of the reform in education of“learn a case leading to take by learn to teach” and practic e.Elaborated “learn a case leading to take by learn to teach” after the argument“teach in order to predominate,learn for the corpus”,the theories foundation of“valid teaching” and“construction or purchase doctrin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project of“learn a case leading,with learn to take to teach” of predominance thought,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d councilor check etc. concrete implement circumstance,end to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learn a case leading to take by learn to teach” pro ject carried on to generalize with summary.【Key words】Independence study ability;Learn a case leading teaching;The teaching practice with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思路的解析

“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思路的解析济南育才中学石金华“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校针对自身学情特点,历经多年的课改探索形成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教改成果。
下面是对我校“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思路的具体解析、说明,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一、“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思路的基本结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依据“学案”自学:通读教材,梳理知识系统,提出相应问题,完成“学案”相关要求。
)(依据“学案”:兵教兵、兵练兵;教师针对性精指导学法及陌生点,学生能自学或讨论会的教师尽量不讲)(依据“学案”:兵练兵,兵评兵;师精导;学后检测)(生)--------------→(生)--------→(生)几点说明:(1)“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思路的实质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2)“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思路的教育理念是:“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努力教会学会”。
(3)“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思路的准求目标是:高效课堂。
(4)“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学,而是在“学案”引导下,学生带着思考在指定时间内自学内容,并完成相应检测性练习。
“先学”为“后教”提供了针对性。
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学案”的作用是导学和助学。
(5)“后教”:是在学生依据“学案”充分自学后,经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探究后的师教生或兵教兵的指导。
这一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归纳,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上升到一般、由实践到理论的学习规律、结论的归纳。
二、“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思路的基本运用:(一)设计相应学案,课前下发:“学案”设计要体现“导学”原则,“学案导行”要贯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全过程。
【“学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学案”通常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简介学案导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通过设置导学案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自主拓展,最终达到知识点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本文将介绍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步骤设计导学案设计导学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开头部分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和活跃课堂氛围,可以简述本节课的主题或引入话题;2.中间部分应当设置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以及自主探究任务等;3.结尾部分应当设置知识深化、拓展以及评价方面的任务。
发放导学案教师在开课前发放好导学案,让学生提前熟悉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任务,摆脱只听讲的被动学习状态。
布置自主探究教师在发放导学案之后,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展开自主探究,创设开放性研究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
提供指导与辅导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提供指导和辅导,对学生的思考方向及方法进行引导,避免走入死胡同。
布置反思任务,进行分享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平台来反思并分享自己的感悟,让学生了解别人的学习和思考成果,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交流。
课后评价教师需要根据导学案中相应的评价维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在评价过程中针对学生不足出谋划策以帮助其提高。
效果评估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成果,并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对学生生成的学习云图进行分析和对比,可以看出学案导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能力。
结论通过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课堂的老师授课和学生配合的模式,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实现自主、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同时也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意见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意见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意见一、推行“学案导学”的意义“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同学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老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培育同学自主学习力量,注意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教学策略。
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一)“学案导学”能促进老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专业化成长;能从同学学习实际动身,关心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把教学重心从讨论教法转变到讨论学法指导上,老师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走近同学,指导学法,让同学的自主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二)“学案导学”符合同学思维进展、自我意识进展的规律,有效地促进同学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转变,使同学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究者,对同学的自我进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非常乐观的作用。
“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学问结构,为同学供应适当的学法指导,使同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助于培育同学良好学习习惯,增加学习实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学案编制的基本思路“学案”是指老师依据同学的认知水平、学问阅历和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要求,为指导同学主动进行学问和力量的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学案实质上是老师用以关心同学把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育同学自主学习和建构学问力量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练”的作用。
学案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自主学习为先导,问题探究是关键,学问整理是重点,阅读思索是特色,巩固练习是着力点。
由于课型、学科不同,学案的环节也会存在着不同,提倡各备课组突出特色、彰显共性,每个学案包括的内容可以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导学问题、学法指导、规律总结、达标训练、体系拓展等。
主要设计流程课前预习导读——课堂探究导学——学问应用导练——体系拓展导思。
(一)课前预习导读此部分学案设计内容应包括课题名称、授课时间、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方法、阅读提示、诊断补偿等。
论“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

论“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东城初中巫立清传统教育观认为在教学关系中,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
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可以说,这种以教为本位的教学关系,完全把学生定位在依赖性层面上,低估、漠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或课件)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突出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案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升能力,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我县当今或将来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的教学模式(一)什么是学案1、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讨、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行教材为主要依据、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
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2、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
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3、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六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学习反思与教学反思。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引领课堂教学的“四策略”

的周长和直径 ,并用周 长除以直 径来 验
证我们 的猜想 。
二 、围绕 “ 探 究路径 ”的 教学模式
围绕 “ 探究路径”这 一模 式是我们
在磨课 活动中产生的 , 以《 梯形 的面积 》
一
个探究问题 ,那么就要确定本节课 的核
心 探 究 问 题 。这 个 核 心 问 题 既 是 学 生 真
一
形 的周长是边长的四倍 , 引发学生思考 ,
圆的周长与直径会成几倍 关系?再 次缩 小探究的范围 , 然后 以合作学 习的形式 , 引导学生围绕 “ 圆的周长与直径会成几
、
师 :那 么 ,到底谁 的猜想才是正确 的呢?怎 么办 ? ( 实验验证 ) 3 . 分组测量 ,记录实验数据 师 :具体 说 ,怎么验证7 . 预设 :可 以测量几个 大小不 同的圆
年 的研 究 ,我们 总结 了以下 四种 引领课 堂教 学的策略 :一是 设计 “ 核 心问题” 的 教 学策略 ,二是 围绕 “ 探究路径”的教学模式 ,三是创设 “ 活动 串”的教 学策略 ,
教学 模式在 数学教 学 中的实践 与研究 ”
的课题研究 ,围绕着 “ 先学后教 、以学 定教 ”这一教学理念 ,我们进行 了大量
证核心 问题得到深入探讨 。
采用的方法 是先转化图形 ,然后在 老师 的引导下发现转 化后 的图形 与原来 的图
形 之间的联 系 ,最后再 推导出公式 。这 样 的教学给我们的感 觉是 老师引得 多、 学生学得不 够 自主 ,给学生探究 的时间
种方法 叫做 “ 化 曲为直 ”。
师:一切准备就绪 , 请看活动要求:
学策略 :
使学生明确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 ,那么 圆的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呢?这个
高中思想政治课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课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摘要:生本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教学践行的教育理念,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以政治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本文探讨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模式旨在为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学案导学;生本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以政治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的内涵就是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和谐统一;它的核心就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达成“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导学案是高中政治新课程理念落地的平台,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载体,是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路线图。
它由预学案、导学案、固学案、思学案四案组成,既描述了学生完成政治课学习目标要经历的四个阶段,也明确了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与任务,还为学生提供完成政治课学习任务所要采用的方式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何种程度等问题。
所以,科学、有序地使用政治课导学案教学是推进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及相关教学资源合力推动学案导学1.要处理好导学案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关系。
高中思想政治课标是纲,政治教材是本,政治课导学案是路线图,校情、学情、班情是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教学的落点。
2.要处理好政治课教案与政治课导学案之间的关系。
教案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设计的方案,其重心是解决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等问题。
学案是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设计的方案,其重心是解决学什么、学的重难点以及如何学的问题。
而导学案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导促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它是师生共用的教学行动方案。
浅谈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实施策略

176神州教育浅谈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实施策略董芳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六中学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仅限于应试教学,如今社会和家长们更关注的是素质教育,因此学校对教学的方法也作出相应的改革,采用“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引言: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受到广泛关注,为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为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初中数学老师采用了“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让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数学采用“学案导学、先教后学、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的积极影响初中学生由于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一时之间很难进行改正,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必须先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提高,老师必须改进和创新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采用“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有效地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所谓“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其实最主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先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预习,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带着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去听老师讲课,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课堂的教学,这样真正做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同时也体现了“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样一来,原本学生被动地进行数学学习就会变得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大大提升,同时,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会有大幅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做代讲”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尽管教师们都明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道理,但实际操作中,至于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要求则相去甚远,最终的结果大多往往以滑向教师主导的单向信息传输模式而结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大都还没有形成对学习的初步认识,对有关的课堂教学活动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自己在学习中应扮演的角色没有清楚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无疑是被动的、低效率的,因而一定意义上注定是谈不上兴趣的。因而,我认为“以做代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全局上营造一种浓厚而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全新的认知环境下减轻甚至没有来自教师或者同伴的压力,心理上不自觉地产生自我努力的发奋动机,进而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投入学习中。
总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同时会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学案导学、以学代教、以做代讲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高效认真地学、积极主动地学,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
一、学案导学
什么是“学案”?“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学习方案。“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
“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法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学案导学、以学代教、以做代讲”的教学策略
学校从上学期开始,大力倡导以“学案导学、以学代教、以做代讲”为策略改革课堂,构建了“10+20+10”的课堂模式,即自主学习,交流反思(10分钟);展示讲评,突破重难点(20分钟);当堂检测,巩固知识(10分钟)。学校希望以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从而使全体学生自主、合作、全面发展,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我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做一下交流。
4.查找资料: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分子构成的?举例说明。
5.探究: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其混合液的体积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结合书本P141活动思考:本实验说明什么?并举例说明。
6.举例说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还是气体分子之间空隙大?
7.分子在运动吗?举例说明。
8.分子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举例说明。
例如,物态变化的复习课时,我编制了如下学案中复习引导部分。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复习书本P124~P140,小结物态变化知识点及易错题并小组内展开讨论,同时请组长将本组最中最典型的问题汇总。
1.写一写义乌一年四季中水的物态变化;
2.寻找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3.熔化曲线、凝固曲线、沸腾曲线的包含哪些信息。
2.“以做代讲”对教师的教学技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看重的是自我设定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至于教学目标和相应效果是否达到则另当别论。在“以做代讲”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目标下相关教学任务的完成则主要依据和依靠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细细斟酌和揣摩学生“做”的过程,把教学目标细化,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多依赖学生,教师的点拨只能是精简而精当的,只有在学生又“愤”又“悱”时才去又“启”又“发”,从而实现时间利用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
9.小组任务:假如每个学生代表一个分子,请设计游戏说明下列问题:(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2)分子之间有空隙;(3)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4)气体分子空隙导学的基础,以学代教,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教师都只是做一个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展示自我。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与批判,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正是通过相互讨论,各种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才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增强。也正因为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的、是生成的,而不是老师教给的,学生才体验到了探究明理的快乐,所学知识掌握的才更加牢固,不易忘记。
例如,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阅读书本P139~P143,得出自己的答案后讲给组内的成员听(同时配上解说稿):
1.探究:利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碾碎后观察、溶解入水中后观察。
思考:溶解入水中后,蔗糖是否消失了?用恰当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
2.举例说明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3.一滴水中大约有多少个分子?联想分子具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