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分布概况(详细)
中国56个民族介绍儿童版

中国56个民族介绍儿童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不同的民族组成。
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和传统。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中国的56个民族。
1. 汉族: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92%。
他们的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2. 蒙古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有着悠久的游牧民族历史。
他们以驯养和骑乘马匹为生。
3. 满族:满族是中国的第三大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他们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4. 藏族: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是中国最高的民族。
他们以信仰佛教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而闻名。
5. 壮族:壮族是中国的第七大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他们以种植水稻、玉米和茶叶为生。
6.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
他们以种植棉花和养殖家畜为生。
7. 苗族: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等地。
他们以种植水稻、玉米和红米为生。
8. 彝族: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是中国的第八大民族。
他们以农耕和织布为生。
9.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牧民和狩猎为生。
10. 朝鲜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他们保留了朝鲜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化。
11. 满族: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他们是中国的第四大民族。
12. 赫哲族: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以捕鱼和狩猎为生。
13. 哈尼族: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他们以农耕和种植茶叶为生。
14. 土家族: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他们以农耕和捕鱼为生。
15. 布依族: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以农耕为生。
16. 侗族: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等地,以农耕为生。
17. 瑶族: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以农耕为生。
18. 白族: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以种植稻米和养殖家禽为生。
19. 土族: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以农耕和畜牧为生。
20. 苗族: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生。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分布情况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分布情况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五十二个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161.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2%;草原面积3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5%,中国著名的5大天然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52.4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4.46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65.9%。
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一、东北、内蒙古地区(7个民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朝鲜族、赫哲族、满族、达斡尔族、蒙古族二、西北地区(14个民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撒拉族、土族、保安族、裕固族、回族、东乡族三、西南地区(26个民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怒族、羌族、彝族、仡佬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纳西族、基诺族、傣族、哈尼族、德昂族、阿昌族、普米族、僳僳族、佤族、水族、景颇族、拉祜族、布朗族、白族、独龙族、毛南族四、中南、东南地区(8个民族)高山族、黎族、京族、仫佬族、壮族、土家族、瑶族、畲族五、汉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情况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中国现今人口为13.39724852亿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西部地区人口较稀少。
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为12.25932641亿人,占91.51%,其余五十五个民族的人口为1.13792211亿人,占8.49%,称为少数民族。
各民族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中国56个民族人口情况资料官话拼音中文名称人口Achāng Zú 01 阿昌族33,936Bái Zú 02 白族1,858,063Bǎoān Zú 03 保安族16,505Bùlǎng Zú 04 布朗族91,882Bùyī Zú 05 布依族2,971,460Cháoxiǎn Zú 06 朝鲜族1,923,842Dáwòěr07 达斡尔族132,394ZúDǎi Zú 08 傣族1,158,989Déáng Zú 09 德昂族17,935Dōngxiāng Zú 10 东乡族513,805Dòng Zú 11 侗族2,960,293Dúlóng Zú 12 独龙族7,426Éluōsī Zú 13 俄罗斯族15,609Èlúnchūn14 鄂伦春族8,196ZúÈwēnkè15 鄂温克族30,505ZúGāoshān Zú 16 高山族458,000Gēlǎo Zú 17 仡佬族579,357Hāní Zú 18 哈尼族1,439,673Hāsàkè19 哈萨克族1,250,458ZúHàn Zú 20 汉族1,230,117,207 Hèzhé Zú 21 赫哲族4,640Huí Zú 22 回族9,816,802Jīnuò Zú 23 基诺族20,899Jīng Zú 24 京族22,517Jǐngpō Zú 25 景颇族132,143Kēěrkèzī26 柯尔克孜族160,823ZúLāhù Zú 27 拉祜族453,705Lí Zú 28 黎族1,247,814Lìsù Zú 29 傈僳族634,912Luòbā Zú 30珞巴族2,965Mǎn Zú 31 满族10,682,263 Màonán Zú 32 毛南族107,166Ménbā Zú 33 门巴族8,923Měnggǔ Zú 34 蒙古族5,813,947Miáo Zú 35 苗族8,940,116 Mùlǎo Zú 36 仫佬族207,352 Nàxī Zú 37 纳西族308,839 Nù Zú 38 怒族28,759Pǔmǐ Zú 39 普米族33,600Qiāng Zú 40 羌族306,072 Sǎlá Zú 41 撒拉族104,503 Shē Zú 42 畲族709,592 Shuǐ Zú 43 水族406,902 Tǎjíkè44 塔吉克族41,028ZúTǎtǎěr Zú 45 塔塔尔族4,890Tǔjiā Zú 46 土家族8,028,133 Tǔ Zú 47 土族241,198 Wǎ Zú 48 佤族396,610Wéiwúěr49 维吾尔族8,399,393 ZúWūzībiékè50乌孜别克族12,370; ZúXíbó Zú 51 锡伯族188,824 Yáo Zú 52 瑶族2,637,421 Yí Zú 53 彝族7,762,286 Yùgù Zú 54 裕固族13,719Zàng Zú 55 藏族5,416,021 Zhuàng Zú 56 壮族16,178,811。
我国56个民族分布地域及简介

我国56个民族分布地域及简介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分布背景介绍编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50年代末完成。
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
分布特点编辑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人口数目编辑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中国各民族介绍

1、蒙古族介绍 :现有人口4806849 人。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被誉为“草原骄子”。
2、回族介绍 :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3、藏族介绍 :有人口4593330 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4、维吾尔族介绍 :""维吾尔""是民族自称。
史籍记载: 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 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牧民5、苗族介绍 :主要分布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
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6、彝族介绍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人口有6572173 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7、壮族介绍 :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有人口15489630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8、布依族介绍: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9、朝鲜族介绍 :有1920597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其余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
10、满族介绍:现有人口9821180人。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11、侗族介绍:现有人口2514014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的黔东、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县。
12、瑶族介绍:现有2134013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等省区。
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呼13、白族介绍:有人口1594827 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14、土家族介绍: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哈尼族介绍:现有人口1253952 人。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分布情况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分布情况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五十二个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161.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2%;草原面积3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5%,中国著名的5大天然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52.4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4.46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65.9%。
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一、东北、内蒙古地区(7个民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朝鲜族、赫哲族、满族、达斡尔族、蒙古族二、西北地区(14个民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撒拉族、土族、保安族、裕固族、回族、东乡族三、西南地区(26个民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怒族、羌族、彝族、仡佬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纳西族、基诺族、傣族、哈尼族、德昂族、阿昌族、普米族、僳僳族、佤族、水族、景颇族、拉祜族、布朗族、白族、独龙族、毛南族四、中南、东南地区(8个民族)高山族、黎族、京族、仫佬族、壮族、土家族、瑶族、畲族五、汉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情况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中国现今人口为13.39724852亿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西部地区人口较稀少。
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为12.25932641亿人,占91.51%,其余五十五个民族的人口为1.13792211亿人,占8.49%,称为少数民族。
各民族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中国56个民族人口情况资料官话拼音中文名称人口Achāng Zú 01 阿昌族33,936Bái Zú 02 白族1,858,063Bǎoān Zú 03 保安族16,505Bùlǎng Zú 04 布朗族91,882Bùyī Zú 05 布依族2,971,460Cháoxiǎn Zú 06 朝鲜族1,923,842Dáwòěr07 达斡尔族132,394ZúDǎi Zú 08 傣族1,158,989Déáng Zú 09 德昂族17,935Dōngxiāng Zú 10 东乡族513,805Dòng Zú 11 侗族2,960,293Dúlóng Zú 12 独龙族7,426Éluōsī Zú 13 俄罗斯族15,609Èlúnchūn14 鄂伦春族8,196ZúÈwēnkè15 鄂温克族30,505ZúGāoshān Zú 16 高山族458,000Gēlǎo Zú 17 仡佬族579,357Hāní Zú 18 哈尼族1,439,673Hāsàkè19 哈萨克族1,250,458ZúHàn Zú 20 汉族1,230,117,207 Hèzhé Zú 21 赫哲族4,640Huí Zú 22 回族9,816,802Jīnuò Zú 23 基诺族20,899Jīng Zú 24 京族22,517Jǐngpō Zú 25 景颇族132,143Kēěrkèzī26 柯尔克孜族160,823ZúLāhù Zú 27 拉祜族453,705Lí Zú 28 黎族1,247,814Lìsù Zú 29 傈僳族634,912Luòbā Zú 30珞巴族2,965Mǎn Zú 31 满族10,682,263 Màonán Zú 32 毛南族107,166Ménbā Zú 33 门巴族8,923Měnggǔ Zú 34 蒙古族5,813,947Miáo Zú 35 苗族8,940,116 Mùlǎo Zú 36 仫佬族207,352 Nàxī Zú 37 纳西族308,839 Nù Zú 38 怒族28,759Pǔmǐ Zú 39 普米族33,600Qiāng Zú 40 羌族306,072 Sǎlá Zú 41 撒拉族104,503 Shē Zú 42 畲族709,592 Shuǐ Zú 43 水族406,902 Tǎjíkè44 塔吉克族41,028ZúTǎtǎěr Zú 45 塔塔尔族4,890Tǔjiā Zú 46 土家族8,028,133 Tǔ Zú 47 土族241,198 Wǎ Zú 48 佤族396,610Wéiwúěr49 维吾尔族8,399,393 ZúWūzībiékè50乌孜别克族12,370; ZúXíbó Zú 51 锡伯族188,824 Yáo Zú 52 瑶族2,637,421 Yí Zú 53 彝族7,762,286 Yùgù Zú 54 裕固族13,719Zàng Zú 55 藏族5,416,021 Zhuàng Zú 56 壮族16,178,811。
中国少数民族介绍(全)

端午节
端午节是汉族的重要节日,但在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庆祝活动 。如苗族的“龙舟节”、土家族 的“女儿节”等。
中秋节
中秋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但在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类似的庆 祝活动。如彝族的“火把节”、 傣族的“泼水节”等。
习俗与节日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政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法律手段,对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节日进行保护。同时,也鼓励少数民族地 区开展非遗传承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保护工作。
语言保护措施
政府和学术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 包括语言记录、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 等,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
04
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
传统经济模式
01
பைடு நூலகம்
农业为主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经济模式以农业为主,多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
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如藏族的青稞种植、彝族的梯田农
业等。
02
手工业
傣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以及德宏、 耿马、孟连等县。
彝族
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
纳西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地区。
西北地区
01
02
03
04
维吾尔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还有一部分分布在甘肃、青 海等省的维吾尔族聚居区。
哈萨克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还有一部分分布在甘肃、青 海等省的哈萨克族聚居区。
教育传承
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途径,向广大群众普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尊重意识 。
旅游开发
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中,通过旅游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促进文 化交流和传承。同时,旅游开发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经济收益,提高了当地居民保护和传承传统文 化的积极性。
五十六个民族和分布区域

贵州省,湖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纳西族 云南省,四川省
哈萨克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土家族
湖南省,湖北省, 四川省,贵州省
普米族 云南省
壮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云 南省,广东省,贵州 省
布依族 贵州省
基诺族 云南省
佤族 云南省
德昂族 云南省
傣族 云南省
裕固族 甘肃省
土族 青海省,甘肃省
景颇族 云南省
哈尼族 云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保安族 甘肃省
鄂伦春族
内蒙古自治区,黑龙 江省
赫哲族 黑龙江省
珞巴族 西藏自治区
高山族 台湾省,福建省
东乡族
甘肃省,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
俄罗斯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黑 龙江省
锡伯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辽宁省,吉林省
撒拉族 青海省,甘肃省
阿昌族 云南省
羌族 四川省
达翰尔族
内蒙古自治区,黑 龙江省,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
汉族 汉族是的主中国体 民族 , 也 是 世 界 上 人口最多的民族, 分布在全国各个省 份。
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辽宁 省,吉林省,黑龙江 省,青海省,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河 北省,河南省,甘 肃省,云南省
满族
辽宁省,吉林省,黑 龙江省,河北省,河 南省,安徽省,江苏 省,上海市,浙江省, 广东省,山东省,福 建省,湖南省,云南 省,北京市,天津市,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陕西 省,四川省,海南省, 台湾省,香港特别行 政区
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湖南省
彝族
四川省,云南省,贵 州省,广西壮族自治 区
傈傈族 云南省,四川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分布概况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 个。
由于汉族以外的55 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 个民族。
55 个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
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国家。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
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
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
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
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
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同汉族使用汉语。
其余五十三个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解放前,只有二十一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包括通用汉文的回、满、畲三个民族)。
文字体系有比较原始的象形表意文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
字母形式有:藏文字母,回鹘文字母,傣文字母,阿拉伯、拉丁、斯拉夫字母等七种。
有的民族使用几种文字,如,傣族使用四种文字,蒙古族使用两种文字。
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着重要、广泛深刻的影响。
我国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具有优秀文化传统,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诗歌、神话、历史传说,以及许多文学作品,有价值的科学典籍,产生过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和科学家。
同时他们还创造了很多雄伟壮观、绚丽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由于各种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也不平衡。
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文化、风俗习惯的形态和性质。
这需要我们以历史和全面的眼光,认真研究对待,做一番挖掘、整理加以发展,使我国的民俗文化得以弘扬,更具有时代意义。
我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民俗事象极为丰富。
这些民族事象不仅伴随着历史发展而生存、发展、消亡、演变,而且以
其特有的折光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物质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清理这份丰富的文化财产,探索其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民在文化上的创造力,而且有助于民俗更健康地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在我国的西南部住着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了
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每年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其中众多的民族盛会主要集中在早春、秋天和冬季。
如苗族的芦笙会,侗族的三月三,苗年等等。
每逢节日各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赛龙舟、玩灯笼、演地戏等活动。
人们把这些节日比喻为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的百花园。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石板房、吊脚楼、鼓楼、风雨桥等造型奇特的民族建筑,再加上少数民族许多奇特的生活习俗、接待礼仪都将使人们产生浓厚兴趣。
中国各民族分布情况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
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
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
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各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域却相当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
东至台湾,南达海南岛,西到新疆、西藏、北至宁夏、内蒙古都有分布。
而少数民族分布也有“小聚居”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其具体分布大致情况如下:
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以辽宁省为最多;其次有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新疆、甘肃和北京等省、市、自治区。
朝鲜族主要集中于吉林省;其次有黑龙江、辽宁等省。
现在最大的聚居区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同江、抚远和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则有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多与蒙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回族分布全国各地,但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为集中,其次则有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新疆等省区。
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
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部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保安族和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
维吾尔族大部分聚居在新疆天山以南、伊犁地区和北疆各地。
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等族都居住或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甘、青、川、滇四省。
门巴族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南部。
珞巴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内。
彝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四川二省,少数在贵州、广西等省(区)。
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和湖南、云南等省。
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
白、哈尼、傣、僳僳、拉祜、佤、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基诺、德昂、独龙、纳西等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布依、水、仡佬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滇四省。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其余分布在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区)。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
畲族主要散布在福建、浙江等省。
毛南、京、仫佬等族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高山族分布在台湾省。
总的看,各少数民族多分布在我国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域广大、人口稀少的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带。
这里物产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而且边防地位极为重要。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状况加强了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形成了各民族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对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极为有利。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同汉族使用汉语。
其余五十三个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解放前,只有二十一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包括通用汉文的回、满、畲三个民族)。
文字体系有比较原始的象形表意文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
字母形式有:藏文字母,回鹘文字母,傣文字母,阿拉伯、拉丁、斯拉夫字母等七种。
有的民族使用几种文字,如,傣族使用四种文字,蒙古族使用两种文字。
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着重要、广泛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