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合集下载

中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

中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

中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第一位,约为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我国的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第三位。

一、民族人口构成1、人口特点:中国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很不平衡,不仅汉族和少数民族十分悬殊,各少数民族之间相差也很大。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其中以汉族人口最多,共12.658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其余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共1.064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提高了0.40个百分点。

由于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民族的人口所占的比例很小。

所以在中国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民族人口数量见下表)从各民族人口时期增长率看,20世纪90年代,全国总人口增长率为9.92%,55个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为15.37%,比全国高5.4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人口增长幅度呈现出较大差异。

55个少数民族中,有31个民族人口增长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平均幅度。

其中,有5个民族的人口高速增长,分别是:高山族、羌族、毛南族、保安族和土家族,增长幅度分别达到55.06%、54.35%、48.08%、41.27%和40.23%。

有9个民族的人口增长低于全国平均幅度,分别是锡伯族、达斡尔族、满族、怒族、赫哲族、壮族、朝鲜族、塔塔尔族和乌兹别克族。

其中塔塔尔族(-3.44)和乌兹别克族(-16.21)呈现负增长趋势。

2、分布特点:(1)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局面。

一方面是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都有或多或少的汉族居民;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又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在汉族集中的地区又聚居或散居有少数民族,和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

即使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除有汉族居民外,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全国90%以上的县、市、区,都有或多或少的少数民族分布,只有西藏比较单纯,基本居民是藏族,整个自治区藏族241.11万人,占总人口的92.2%;汉族占5.9%,其他门巴、珞巴、回等各族占1.9%。

各民族分布特点

各民族分布特点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

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

据1990年11月20日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56个民族。

其中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每种少数民族均超过5000人),他们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

在这25种少数民族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他们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

云南各民族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5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

其分布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以上。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我国民族状况: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

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

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少数民族的地区分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我国56个民族的知识点

我国56个民族的知识点

我国56个民族的知识点一、民族构成。

1. 数量。

-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11%;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2.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在汉族集中地区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也多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

例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是主要的少数民族,但也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共同居住。

二、部分少数民族特色。

1. 蒙古族。

- 传统服饰:蒙古袍,其特点是宽大、长袖,便于骑马放牧,多为长袍,颜色鲜艳,而且男女款式有所不同。

- 传统民居:蒙古包,呈圆形,由木架和毛毡构成。

这种民居便于拆卸和搭建,适合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 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举行。

大会上有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竞技项目,还有歌舞表演、商品交易等活动。

2. 藏族。

- 传统服饰:藏袍,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脱下一只袖子,调节体温。

藏袍的颜色多以深色为主,且有精美的刺绣装饰。

- 传统民居: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

一般分为两层或三层,底层用于饲养牲畜,二层以上住人。

- 传统节日:雪顿节,是藏族的重要节日。

“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节日期间,有藏戏表演、晒佛仪式等活动,人们还会喝酸奶、吃藏式点心等。

3. 维吾尔族。

- 传统服饰:男子多穿袷袢(qiāpàn),一种对襟长袍;女子则穿艾得莱斯绸制成的连衣裙,颜色绚丽,图案精美,多为几何形状。

- 传统民居: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多为平顶土房,以土坯为建筑材料,房屋多成方形,有庭院,庭院里种植葡萄等果树。

- 传统节日: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也是维吾尔族等穆斯林民族的盛大节日。

节日期间,人们会宰杀牲畜,进行祭祀活动,然后走亲访友,互相赠送礼物,还会举办盛大的歌舞集会。

4. 回族。

- 传统服饰: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檐小圆帽,女子戴盖头,盖头的颜色根据年龄有所不同,年轻女子多戴绿色盖头,中年妇女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民族的国家》知识点整理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民族的国家》知识点整理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民族的国家》知识点整理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多民族的国家》知识点整理中图版知识点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概况(1)民族构成我国有56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占92%,其他少数民族占8%。

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2)分布概况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2、中国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课后练习0多年来,我国x藏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民主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①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A.①③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加强民族团结()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②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③有利于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④能够彻底消除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新中国诞辰60周年庆典上,x疆彩车的一大亮点是所有图案全部为手工绘制,9名美工在北京起早贪黑干了整整18天,一笔一画绘出那些精美的图案。

他们中,有汉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回族,不同民族的兄弟团结无间,合作绘制的作品美轮美奂、生动传神。

56个`民族分布

56个`民族分布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少数民族占8%。

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但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边疆省份,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

以内蒙古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新疆是维吾尔族等,西藏是藏族,广西是壮族,宁夏是回族。

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面积较大。

其中,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

以云南省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如白、哈尼、傣等族就达15个;如果加上不是主要聚居,但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如藏、壮等族,数量达到20几个。

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面积相对较小。

总的说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边疆地区,从东北内蒙古到新疆、西藏,再到云、贵、川、两广、海南和台湾省,大体上呈“U”字型分布。

其主要部分在中国西部地区,重心在西北和西南。

所以,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烟稀少的人口分布,是与我国的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

我国幅员辽阔,陆上疆界长达2.1万千米,同朝鲜、俄罗斯、蒙古、越南等10多个国家接壤。

我国聚居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

这些民族是,朝鲜、赫哲、鄂温克、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藏、门巴、珞巴、仡佬、水、壮、傣、布依、苗、瑶、彝、哈尼、拉祜、傈僳、景颇、阿昌、怒、独龙、佤、德昂、布朗、京族等。

许多在国界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往来密切,进出频繁,包括探亲访友、通婚、互市、朝庙拜佛、节日聚会,甚至过境耕种放牧。

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

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经济上和对外关系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民族分布概况(详细)

中国民族分布概况(详细)

中国民族分布概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 个。

由于汉族以外的55 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 个民族。

55 个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国家。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对东方文化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对全人类的文明有过巨大贡献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约1.1亿,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边境线约有2.1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涉及到123个边境县,有约30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这些民族是,朝鲜、赫哲、鄂温克、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藏、门巴、珞巴、仡佬、水、壮、傣、布依、苗、瑶、彝、哈尼、拉祜、傈僳、景颇、阿昌、怒、独龙、佤、德昂、布朗、京族等。

许多在国界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往来密切,进出频繁,包括探亲访友、通婚、互市、朝庙拜佛、节日聚会,甚至过境耕种放牧。

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

以内蒙古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新疆是维吾尔族等,西藏是藏族,广西是壮族,宁夏是回族。

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面积较大。

其中,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

以云南省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如白、哈尼、傣等族就达15个;如果加上不是主要聚居,但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如藏、壮等族,数量达到20几个。

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面积相对较小。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多少个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多少个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多少个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

除了汉族,其他的都是少数民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对东方文化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对全人类的文明有过巨大贡献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约亿,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边境线约有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涉及到123个边境县,有约30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这些民族是,朝鲜、赫哲、鄂温克、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藏、门巴、珞巴、仡佬、水、壮、傣、布依、苗、瑶、彝、哈尼、拉祜、傈僳、景颇、阿昌、怒、独龙、佤、德昂、布朗、京族等。

许多在国界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往来密切,进出频繁,包括探亲访友、通婚、互市、朝庙拜佛、节日聚会,甚至过境耕种放牧。

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

以内蒙古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新疆是维吾尔族等,西藏是藏族,广西是壮族,宁夏是回族。

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面积较大。

其中,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

以云南省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如白、哈尼、傣等族就达15个;如果加上不是主要聚居,但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如藏、壮等族,数量达到20几个。

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面积相对较小。

总的说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边疆地区,从东北内蒙古到新疆、西藏,再到云、贵、川、两广、海南和台湾省,大体上呈“U”字型分布。

其主要部分在中国西部地区,重心在西北和西南。

所以,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烟稀少的人口分布,是与我国的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
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

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

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

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

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
经济上和对外关系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说少数民族主要聚居边疆地区,并把那里称为少数民族地区。

但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的居民并非全是少数民族,还杂居着很多汉族人口。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大都是与汉族杂居或交错聚居。

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在内蒙古、广西、宁夏3个自治区,汉族人口都超过少数民族人口。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虽未超过少数民族人口,但也接近全区人口的40%。

而且,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也不是当地主要少数民族仅与汉族杂居,还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杂居。

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维吾尔族和汉族外,还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杂居其中。

云南省更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全省共有20多个民族。

西藏自治区民族成份较少,但仍有汉、回、门巴、珞巴等族与藏族杂居。

同样,在汉族集中地区也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人口,例如上海市虽以汉族为主,但是也有37个少数民族的居民。

就全国而言,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市或县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

所以,我国民族分布的显着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据 1990年普查,我国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有 6O0多万人,约占全国少数民人口总数的6、6%,占全国散居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21%。

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几乎都有少数民族。

主要特点是:1、世居的少,迁居的多;2、人数少,居住分散;3、联系面广;4、仍然保持着本民族的特征和宗教信仰;5、经济文化相对落后;6、民族意识较强。

我国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状况,是在各民族几千年不断交往的历史中形成的。

这种民族分布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往学习,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同汉族使用汉语。

其余五十三个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解放前,只有二十一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包括通用汉文的回、满、畲三个民族)。

文字体系有比较原始的象形表意文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

字母形式有:藏文字母,回鹘文字母,傣文字母,阿拉伯、拉丁、斯拉夫字母等七种。

有的民族使用几种文字,如,傣族使用四种文字,蒙古族使用两种文字。

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着重要、广泛深刻的影响。

我国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具有优秀文化传统,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诗歌、神话、历史传说,以及许多文学作品,有价值的科学典籍,产生过一些着名的文学家和科学家。

同时他们还创造了很多雄伟壮观、绚丽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由于各种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也不平衡。

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文化、风俗习惯的形态和性质。

这需要我们以历史和全面的眼光,认真研究对,待做一番挖掘、整理加以发展,使我国的民俗文化得以弘扬,更具有时代意义。

我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民俗事象极为丰富。

这些民族事象不仅伴随着历史发展而生存、发展、消亡、演变,而且以其特有的折光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物质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清理这份丰富的文化财产,探索其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民在文化上的创造力,而且有助于民俗更健康地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我国历史悠久,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每年的民族节日达1
000多个,其中众多的民族盛会主要集中在早春、秋天和冬季。

如苗族的芦笙会,侗族的三月三,苗年等等。

每逢节日各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赛龙舟、玩灯笼、演地戏等活动。

人们把这些节日比喻为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的百花园。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石板房、吊脚楼、鼓楼、风雨桥等造型奇特的民族建筑,再加上少数民族许多奇特的生活习俗、接待礼仪都将使人们产生浓厚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