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经纬网及其应用教案
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理教案

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理教案作为地理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地理定位常常成为同学们头痛的难题。
而经纬网定位恰恰是解决这个难题的重要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地理学习中利用经纬网定位,以及如何将这一知识点应用到教学中。
一、基础知识在介绍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经纬网的基础知识。
经纬网是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网格系统,由纬度线和经度线构成。
纬度线是连接地球两极的圆环线,线上的点表示该点所在的纬度。
而经度线是连接南北极的半圆线,线上的点表示该点所在的经度。
经纬网能够精确地定位地球上各个地点的位置。
二、利用经纬网定位1.通过纬度定位纬度是地球表面上各个点的纵坐标,表示该点距离赤道的距离。
纬度的度数在赤道处为0,向北越来越大,向南越来越小。
如图所示,纬度线是水平的线,所有纬度线总共有90条,其中0度纬线是赤道,90度为北极圈,-90度为南极圈。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找到一个点的纬度线,找到这条纬度线的度数,就可以定位该点的纬度了。
2.通过经度定位经度是地球表面各个点的横坐标,表示该点东经或西经多少度。
经度的度数以本初子午线为0度,向东经度增大,向西经度减小。
如图所示,经度线是竖直的线,所有经度线总共有180条,每条经度线之间距离相等。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找到一个点的经度线,找到这条经度线的度数,就可以定位该点的经度了。
3.通过经纬度定位在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找到一个点的经度和纬度交叉的位置,就能够确定该点的位置。
例如,在地图上找到东经30度、北纬40度的交叉口,就表示该点的位置在东经30度,北纬40度。
三、教学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经纬网定位来进行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
1.地图定位游戏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一个代表上台,老师快速在地图上指定一个地点,并念出这个地点所在的经度和纬度。
代表抢答,第一个回答正确的队伍得到相应的分数。
2.地图上填字游戏老师在地图上先指定某一地点,并把该地点的经度和纬度告诉学生们,让学生将该地点的名称填写在地图上。
《经纬网》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教案

《经纬网》教案设计唐晓娟教学目标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激发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教法游戏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问题解决式教学教程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纬线和经线以及纬度和经度的有关知识,请问:纬线和经线的特点有哪些?纬度和经度的范围与变化规律怎样?纬线和经线填充表格(学生回答)游戏引课: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是“找朋友”。
这和我们小时候的“找朋友”游戏不同,我们要在不知道名字的情况下,找到自己想找的朋友。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开学还没多久,老师对各位同学还不是很熟,那么老师在不知道姓名的情况下怎样找到想要找的朋友呢?学生回答:相貌特征、性格爱好、座位等。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座位号很准确的找到某位同学。
班级座位表及相应的组行活动:教师说出座位号(排列号),请这位同学起立示意。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加深难度,我们把全班分为东西各四组,南北各三组,这样能否找得到想找的朋友呢?班级座位表及相应的组行学生回答:可以。
活动:1.教师说出东西组号和南北组号,如“东二组、北三组”,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起立示意。
(学生熟练后,加快速度)2.教师说出第一位同学的组号,由这位同学说出另一个同学的组号,依次传下去。
3.指出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说出该同学的位置。
教师引导:联系地球的经线与纬线,想想我们刚才分的组号和经纬线及经纬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班级座位表及相应的经纬度活动: 1、分别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经纬度。
2、请符合经度为40度;纬度为20度位置的同学站起来,让学生说说发生了什么?怎么办?联系实际讲讲(2001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44.4°、150°的南太平洋海域,能找出碎片的具体位置吗?答案:44.4°S、150°W)3、帮帮忙:说出正确的经纬度,让你的朋友坐下。
初中地理经纬线的应用教案

初中地理经纬线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经纬线的定义、特点和分布规律。
2. 培养学生使用经纬网进行地理位置定位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经纬线的定义和特点2. 经纬线的分布规律3. 经纬网的应用4. 实践操作: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经纬线的定义和特点2. 经纬网的应用3. 确定地理位置的实践操作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经纬线的概念和应用。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答疑问。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仪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线。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经纬线在地理学中有什么作用呢?”2. 知识讲解讲解经纬线的定义、特点和分布规律。
(1)经纬线的定义:经纬线是连接地球两极的半圆线,分别称为经线和纬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经纬线的特点: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小。
(3)经纬线的分布规律:经线从北极到南极逐渐缩短,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讲解经纬网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如:航海、航空、地图绘制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的某个地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经纬线在日常生活和学科中的应用。
拓展知识:经纬度的划分和换算。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经纬线的定义、特点和分布规律。
2. 练习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的地点。
3. 收集有关经纬线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进行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经纬网教案

经纬网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教材第十章第一节“经纬网”。
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系统,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本节课将介绍经纬网的定义、构成、作用以及如何使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纬网的定义和构成,理解经纬网在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位置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使用经纬网确定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经纬网的定义、构成和作用。
难点:如何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经纬网图、PPT。
学具:笔记本、尺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窗户,尝试用经纬网的方式描述窗户的位置。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讲解经纬网的定义、构成和作用。
3. 例题讲解:使用地球仪和经纬网图,讲解如何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使用地球仪和经纬网图,确定教室内任意一点的位置。
5. 知识拓展:讲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航海、航空、地质勘探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经纬网板书内容:定义: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系统。
构成:经线、纬线作用: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如何使用:观察地球仪,使用经纬网确定位置七、作业设计:1. 请用经纬网的方式描述你家所在地的位置。
答案:略2. 请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经纬网的定义和构成,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经纬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经纬网的定义、构成和作用。
经纬网的应用的教学设计

经纬网的应用的教学设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经纬网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作为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经纬网在教育领域也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针对经纬网的应用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与知识要点的确定针对经纬网的应用教学设计,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以下是一个例子:教学目标:1. 了解经纬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2. 掌握经纬网的应用方法和技巧;3. 能够运用经纬网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要点:1. 经纬网的定义和作用;2. 经纬网的组成要素:经线、纬线和坐标网;3. 经纬度的表示方式和意义;4. 经纬网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案例。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我们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来设计教学内容。
以下是一个教学内容安排的示例:第一节:经纬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1. 简要介绍经纬网的定义和作用;2. 介绍经线、纬线和坐标网的概念和作用;3.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对经纬网的组成要素进行解释和说明。
第二节:经纬度的表示方式和意义1. 解释经纬度的定义和表示方式;2. 分析经纬度的意义和应用场景;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经纬度定位具体地点。
第三节:经纬网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案例1. 介绍经纬网在航海、地图制作、导航等领域的应用;2. 分析实际案例,演示经纬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3. 讨论学生对于经纬网应用的想法和体会。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针对经纬网的应用教学设计,我们还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经纬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经纬度定位具体地点,提高学生对经纬网的应用能力;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纬网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意义;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对于经纬网应用的想法和体会,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经纬网教案

经纬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2)使学生掌握经纬网的绘制方法和测量技巧。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讲解、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2)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创新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经纬网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通过对经纬网的讨论,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2)经纬网的绘制方法和测量技巧。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2)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讲述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引出经纬网的话题。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经纬网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经纬网的绘制方法和测量技巧,以及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经纬网的绘制方法和测量技巧。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地理《经纬网》教学设计

第一节认识地球——经纬网【教学目标】1.了解经纬网的定义,能够对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2.能熟练利用经纬网定地面上地理坐标和方向;3.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和根据经纬线定方向。
【教学难点】利用经纬网定位过程形成地理逻辑能力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图【教学过程】同学们,欢迎走进地理课堂,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经纬网。
说到经纬网,什么是经纬网?1.定义:在地球仪表面经线和纬线在相互交织,形成网络,这就是经纬网。
经纬网是什么线相互交织形成网络?(经线、纬线)什么是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什么是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经线的形状是(半圆);纬线的长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两极(缩为一点),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平行),经线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相交,交于两极);纬线有多少条?(无数条)经线有多少条?(无数条)无数条纬线和经线怎么来区别?标注度数,即为纬度和经度。
纬度的起始线是(赤道,规定为0°),赤道以北有(90°),以南有(90°),从赤道向南和向北各分(90°),向北的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向南的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北纬度数愈向北,度数愈(大);南纬愈向南,度数愈(大)。
南极点和北极点各为(90°);经度的起始线是(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向东的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向西的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东经度数愈向东,度数愈(大);西经愈向西,度数愈大;东西经多少度经线重合?(180°)。
高一地理《经纬网及其应用》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经纬网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掌握经纬网的概念和作用,学会在常见的经纬网上定方向2、理解经纬网的地理意义及其应用【学习过程】【核心知识点一】——地球与地球仪探究准备一一:地球1:形状:两极_______,赤道________的__________。
2:大小:赤道半径:_______千米,极半径:_______千米,平均半径为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_______km。
二:地球仪地轴与两极:地球仪上,地球__________叫地轴。
地轴穿过_______,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其中指向_______的一点叫北极;另一端叫_______。
【核心知识点二】——经纬网探究准备二一、纬线和纬度(一)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1.主要特征:①形状:圆圈,两极为点;②长度:不等,最长,由赤道向两极;③方向:指示方向,是无限方向④间隔:任意两条纬线的间隔;2.特殊纬线:① 0°纬线:(纬度的起点,分南北半球)②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热、温、寒带的分界线)③低纬、中纬、高纬任意一条纬线长度L=赤道×COSa(a为此纬线的纬度)60°S、N的纬线圈长度=1/2赤道在纬线上相差1°经度,距离为:111 千米× COSa (a为此纬线的纬度)赤道上经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千米(二)纬度:为区别每条纬线而标注的度数。
1.实质:某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2.起始点:赤道(0°)3.划分:①从赤道向南、北各划90°,分别为南北纬;②北纬向北度数递增,南纬向北度数递减;③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
4.表达: 0°不标注南北纬,其余一律标注N、S。
二、经线和经度(一)经线(子午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1.主要特征:①形状:半圆,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经度和为),平分地球;②长度:(为1/2赤道),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千米;③方向:指示方向,相交于极点(极点处只有一个方向),是有限方向;④间隔:任意两条相邻经线的间隔,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教案
第一节经纬网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经纬线的特点和划分,记忆几条特殊的经纬线。
2。
理解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经纬网的判读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经纬网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基础与前提,因此要想在今后的学习中游刃有余,必须熟练掌握经纬网的相关知识,今天咱们来共同探讨经纬网的相关内容。
【探究新课】
一、基础知识整合
二、高考考点剖析
【典例剖析】 1.在下面A 、B 、C 、D 四幅图中,P 点的位置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
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 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注:所谓大 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
(如图中弧AB)。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 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 ,而不是
弧MQK ,赤道上除外)。
(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答案】 D
2.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则其位置是()
【解析】由题干可知,该人处在(23°26′S,160°E)。
A图地点为(23°26′N,160°E);B图地点为(23°26′S,20°W);C图地点为(23°26′N,20°W);D图地点为(23°26′S,160°E)。
【答案】D
3。
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解析】 A图、C图、D图都是北半球图。
A图中,甲位于乙的西北,丙位于丁的东北;B图中,甲位于乙的西北,丙位于丁的东南;C图中,甲位于乙的东北,丙位于丁的东南;D图中,甲位于乙的东北,丙位于丁的西北。
故B图正确。
【答案】 B
4。
下图是“地球南北半球的极地俯视图”,图(1)阴影部分表示东半球,图(2)为极地东风带的位置示意图,那么甲地在乙地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答案】 D
5.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A点到B、P二点的实际距离最短的分别是
A.AEB ADP B.ADP AEB
C.AEB ACP D.ACP AFB
(2)、关于由A点到B、P二点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A-E—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②A—F-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③A—C—P,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④A-D—P,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C (2)A
【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本节课咱们共同学习了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以及经纬网的应用等内容,其中难点在于东西半球的划分和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航线方向的判定。
这部分内容重在理解,单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从现在开始大家慢慢练习自己的空间立体概念,逐步构建心理地图。
为以后学习地球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