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网及其应用教案

合集下载

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理教案

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理教案

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理教案作为地理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地理定位常常成为同学们头痛的难题。

而经纬网定位恰恰是解决这个难题的重要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地理学习中利用经纬网定位,以及如何将这一知识点应用到教学中。

一、基础知识在介绍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经纬网的基础知识。

经纬网是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网格系统,由纬度线和经度线构成。

纬度线是连接地球两极的圆环线,线上的点表示该点所在的纬度。

而经度线是连接南北极的半圆线,线上的点表示该点所在的经度。

经纬网能够精确地定位地球上各个地点的位置。

二、利用经纬网定位1.通过纬度定位纬度是地球表面上各个点的纵坐标,表示该点距离赤道的距离。

纬度的度数在赤道处为0,向北越来越大,向南越来越小。

如图所示,纬度线是水平的线,所有纬度线总共有90条,其中0度纬线是赤道,90度为北极圈,-90度为南极圈。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找到一个点的纬度线,找到这条纬度线的度数,就可以定位该点的纬度了。

2.通过经度定位经度是地球表面各个点的横坐标,表示该点东经或西经多少度。

经度的度数以本初子午线为0度,向东经度增大,向西经度减小。

如图所示,经度线是竖直的线,所有经度线总共有180条,每条经度线之间距离相等。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找到一个点的经度线,找到这条经度线的度数,就可以定位该点的经度了。

3.通过经纬度定位在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找到一个点的经度和纬度交叉的位置,就能够确定该点的位置。

例如,在地图上找到东经30度、北纬40度的交叉口,就表示该点的位置在东经30度,北纬40度。

三、教学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经纬网定位来进行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

1.地图定位游戏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一个代表上台,老师快速在地图上指定一个地点,并念出这个地点所在的经度和纬度。

代表抢答,第一个回答正确的队伍得到相应的分数。

2.地图上填字游戏老师在地图上先指定某一地点,并把该地点的经度和纬度告诉学生们,让学生将该地点的名称填写在地图上。

初中地理经纬线的应用教案

初中地理经纬线的应用教案

初中地理经纬线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经纬线的定义、特点和分布规律。

2. 培养学生使用经纬网进行地理位置定位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经纬线的定义和特点2. 经纬线的分布规律3. 经纬网的应用4. 实践操作: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经纬线的定义和特点2. 经纬网的应用3. 确定地理位置的实践操作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经纬线的概念和应用。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答疑问。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仪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线。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经纬线在地理学中有什么作用呢?”2. 知识讲解讲解经纬线的定义、特点和分布规律。

(1)经纬线的定义:经纬线是连接地球两极的半圆线,分别称为经线和纬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经纬线的特点: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小。

(3)经纬线的分布规律:经线从北极到南极逐渐缩短,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讲解经纬网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如:航海、航空、地图绘制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的某个地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经纬线在日常生活和学科中的应用。

拓展知识:经纬度的划分和换算。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经纬线的定义、特点和分布规律。

2. 练习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的地点。

3. 收集有关经纬线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进行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经纬网教案

经纬网教案

经纬网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教材第十章第一节“经纬网”。

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系统,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本节课将介绍经纬网的定义、构成、作用以及如何使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纬网的定义和构成,理解经纬网在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位置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使用经纬网确定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经纬网的定义、构成和作用。

难点:如何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经纬网图、PPT。

学具:笔记本、尺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窗户,尝试用经纬网的方式描述窗户的位置。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讲解经纬网的定义、构成和作用。

3. 例题讲解:使用地球仪和经纬网图,讲解如何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使用地球仪和经纬网图,确定教室内任意一点的位置。

5. 知识拓展:讲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航海、航空、地质勘探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经纬网板书内容:定义: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系统。

构成:经线、纬线作用: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如何使用:观察地球仪,使用经纬网确定位置七、作业设计:1. 请用经纬网的方式描述你家所在地的位置。

答案:略2. 请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经纬网的定义和构成,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经纬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经纬网的定义、构成和作用。

(完整版)经纬网及其应用教案

(完整版)经纬网及其应用教案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教案第一节经纬网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经纬线的特点和划分,记忆几条特殊的经纬线。

2。

理解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重点难点熟练掌握经纬网的判读技巧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经纬网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基础与前提,因此要想在今后的学习中游刃有余,必须熟练掌握经纬网的相关知识,今天咱们来共同探讨经纬网的相关内容。

【探究新课】一、基础知识整合二、高考考点剖析【典例剖析】 1.在下面A 、B 、C 、D 四幅图中,P 点的位置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 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注:所谓大 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弧AB)。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 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 ,而不是弧MQK ,赤道上除外)。

(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答案】 D2.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则其位置是()【解析】由题干可知,该人处在(23°26′S,160°E)。

A图地点为(23°26′N,160°E);B图地点为(23°26′S,20°W);C图地点为(23°26′N,20°W);D图地点为(23°26′S,160°E)。

【答案】D3。

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解析】 A图、C图、D图都是北半球图。

A图中,甲位于乙的西北,丙位于丁的东北;B图中,甲位于乙的西北,丙位于丁的东南;C图中,甲位于乙的东北,丙位于丁的东南;D图中,甲位于乙的东北,丙位于丁的西北。

经纬网的应用的教学设计

经纬网的应用的教学设计

经纬网的应用的教学设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经纬网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作为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经纬网在教育领域也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针对经纬网的应用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与知识要点的确定针对经纬网的应用教学设计,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以下是一个例子:教学目标:1. 了解经纬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2. 掌握经纬网的应用方法和技巧;3. 能够运用经纬网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要点:1. 经纬网的定义和作用;2. 经纬网的组成要素:经线、纬线和坐标网;3. 经纬度的表示方式和意义;4. 经纬网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案例。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我们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来设计教学内容。

以下是一个教学内容安排的示例:第一节:经纬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1. 简要介绍经纬网的定义和作用;2. 介绍经线、纬线和坐标网的概念和作用;3.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对经纬网的组成要素进行解释和说明。

第二节:经纬度的表示方式和意义1. 解释经纬度的定义和表示方式;2. 分析经纬度的意义和应用场景;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经纬度定位具体地点。

第三节:经纬网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案例1. 介绍经纬网在航海、地图制作、导航等领域的应用;2. 分析实际案例,演示经纬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3. 讨论学生对于经纬网应用的想法和体会。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针对经纬网的应用教学设计,我们还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经纬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经纬度定位具体地点,提高学生对经纬网的应用能力;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纬网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意义;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对于经纬网应用的想法和体会,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经纬网教案

经纬网教案

经纬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2)使学生掌握经纬网的绘制方法和测量技巧。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讲解、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2)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创新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经纬网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通过对经纬网的讨论,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2)经纬网的绘制方法和测量技巧。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2)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讲述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引出经纬网的话题。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经纬网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经纬网的绘制方法和测量技巧,以及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经纬网的绘制方法和测量技巧。

经纬网教案

经纬网教案

经纬网教案本次的教学内容是经纬网。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经纬网的概念,掌握如何在地图上使用经纬网进行地理定位和测量。

一、知识目标1. 理解经纬网的概念,知道经纬线及其所表示的意义。

2. 掌握如何在地图上使用经纬网进行地理定位和测量。

3. 了解经纬网在航海、航空、军事、旅游等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经纬网的概念及其所表示的意义。

2. 如何在地图上使用经纬网进行地理定位和测量。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地进行地理定位和测量。

2. 如何将经纬网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包含经纬网的世界地图,让学生从图中找出并解释经纬线的含义。

引导学生开始思考经纬网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经纬网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并解释它们在地理定位和测量中的作用。

3. 示范操作:在地图上找到指定经纬度的位置,并进行地理定位和测量的演示。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经纬网的使用方法。

4. 合作探究: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配发一幅地图。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使用经纬网进行地理定位和测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需要找到的地理点,让学生通过经纬网来确定其位置。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经纬网的作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经纬网在航海、航空、军事、旅游等领域的应用,并就此展开讨论。

6. 拓展应用:让学生尝试使用经纬网在不同的地图上进行地理定位和测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较难的示例题,以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课堂作业1. 小组讨论:讨论经纬网在航海、航空、军事、旅游等领域的应用,并写出一份应用实例报告。

2. 阅读练习:阅读相关资料,写出对经纬网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经纬网经线:(定义)纬线:(定义)作用:- 地理定位和测量- 在航海、航空、军事、旅游等领域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演示、合作探究和拓展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经纬网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

高中地理 经纬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中全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经纬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中全册地理教案
了解经纬网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经纬网的判读方法,正确书写经纬度位置
难点
2.东西半球的划分,相对位置关系的判读。
3.养成识图习惯,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升识图、析图能力。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反思
导入新课
学习经纬网基础知识
6、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有个叫小明的小朋友,收到美国小朋友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在信中开了一个小玩笑。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116°、纬度40°的地方参加地理夏令营活动。信中所定的地点在哪里?请帮助小明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这个地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过渡):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经纬网有哪些用途呢?
课件播放: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返航、“和平号”空间站碎片入海、台风“桑美”位置
1、请同学们任意画出一组纬线和一组经线
2、在两组线上各取一点A和B
3、现在我将两组线组合到一起,请同学们看一看像什么?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经纬网
(板书:经纬网)
一名同学板书一组纬线和一组经线
说出A点的纬度值与B点的经度值:
观察并说出组合到一起的图像什么?(像一张网)
复习有关纬线和经线的知识,并为引出经纬网作铺垫
分组探究,说出这样的地点有四个,并进一步说出这四个地点分别为:(40°N,116°E)、(40°N,116°W)、(40°S,116°E)、(40°S,116°W)
观察课件内容,说出经纬网的实际用途:广泛并阐述经纬网的概念。
使学生学会在简单的经纬网上标注指定点
2、请说出你是如何找到C点的。
3、总结:
○1断经纬:横纬竖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教案
第一节经纬网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经纬线的特点和划分,记忆几条特殊的经纬线。

2. 理解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经纬网的判读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经纬网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基础与前提,因此要想在今后的学习中游刃有余,必须熟练掌握经纬网的相关知识,今天咱们来共同探讨经纬网的相关内容。

【探究新课】
一、基础知识整合
纬度经度
标注的起始位置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
(0°经线)
划分方法
向南北各划分90°,赤道以北为北
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

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分布规律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北极点为
90°N;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南极点
为90°S
东经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的度数
愈向西愈大。

半球划分
以赤道为界。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以20°W和160°E的经线圈为界。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二、高考考点剖析
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
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注:所谓大
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弧AB)。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而不是弧MQK,赤道上除外)。

(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典例剖析】
1.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P点的位置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
【答案】 D
2.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则其位置是( )
【解析】由题干可知,该人处在(23°26′S,160°E)。

A图地点为(23°26′N,160°E);B图地点为(23°26′S,20°W);C图地点为(23°26′N,20°W);D图地点为(23°26′S,160°E)。

【答案】D
3.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解析】A图、C图、D图都是北半球图。

A图中,甲位于乙的西北,丙位于丁的东北;B图中,甲位于乙的西北,丙位于丁的东南;C图中,甲位于乙的东北,丙位于丁的东南;D图中,甲位于乙的东北,丙位于丁的西北。

故B图正确。

【答案】B
4.下图是“地球南北半球的极地俯视图”,图(1)阴影部分表示东半球,
图(2)为极地东风带的位置示意图,那么甲地在乙地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答案】D
5.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A点到B、P二点的实际距离最短的分别

A.AEB ADP B.ADP AEB
C.AEB ACP D.ACP AFB
(2)、关于由A点到B、P二点方向的表述,正确的

①A—E—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②A—F—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③A—C—P,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④A—D—P,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C (2)A
【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本节课咱们共同学习了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以及经纬网的应用等内容,其中难点在于东西半球的划分和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航线方向的判定。

这部分内容重在理解,单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

从现在开始大家慢慢练习自己的空间立体概念,逐步构建心理地图。

为以后学习地球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