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一教学案:第1章 第2节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件:第1章 第2节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意义 (1)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一门新科学—— 细胞学 的兴起,对现代生物科学的 发展有重要意义。 (2)使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已由器官层次进入到 细胞层次 ,可以通过对细胞 的研究进一步认识生物的 生长、繁殖 及其他生命活动,它使动物和植物统一 到 细胞 的基础上。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基础诊断]
(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无叶绿体( ×)
(2)叶绿体、线粒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
(3)亚显微结构就是指在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 )
(4)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 )
(5)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多样性( × )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第2节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学习目标] 1.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2.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3.了解对细 胞结构的探索过程。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01 探新知 自主梳理 02 破重难 讲练互动 03 固双基 当堂达标
04 课后 达标检测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一、细胞的发现 1.细胞的发现和命名者:1665年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 了软木塞的薄切片,发现并命名。他看到的只是残留的 细胞壁 。 2.最早研究细胞者:荷兰人 列文虎克 是最早观察、研究、记录活细胞的人,
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一细胞学说的建立》557北师大教案教学设计

第1节多种多样的细胞1.不同生物体细胞及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形态结构不同。
2.细胞形态结构的不同是与其所在位置和功能相适应的。
3.细胞中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就是真核生物。
4.原核细胞中无典型的细胞核,但有一个被称为拟核的区域;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5.病毒是迄今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自读教材·夯基础]1.显微镜的使用(1)一般的使用程序: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2)低倍镜的使用方法: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高倍镜的使用方法:选好目标:在低倍镜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调节亮度: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焦: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观察不同生物组织细胞的结论(1)不同生物体细胞的形态与结构差异很大。
(2)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形态结构不同。
(3)细胞形态结构的不同是与其所在位置和功能相适应的。
[跟随名师·解疑难]1.物镜和目镜的特征比较镜头种类有无螺纹长度放大倍数视野大小、明暗物镜有长大小而暗短小大而亮目镜无长小大而亮短大小而暗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及装片移动方向(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与实物相比是倒置的,即显微镜成倒像。
若观察的实物为“b”,则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应为“q”,将物像旋转180°即与实物相同。
(2)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移动装片时应按照同向原则,若物像偏向右下方,装片也应向右下方移动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

二、技术的进步推动细胞生物学发展
肉眼、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用不同的显微镜及染色方 法观察到的酿酒酵母细胞
二、技术的进步推动细胞生物学发展
发现细胞
红细胞
神经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黄瓜果肉细胞
一、显微镜的发明支持细胞学说建立
相差显微镜
倒置显微镜 电子透射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发明支持细胞学说建立 显微镜的发明开启了人类窥探微观世界的大门
1674年,列文虎克 首次观察到活细胞
1838年,施莱登 提出“所有的植 物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
英国罗伯 特·虎克用 显微镜观察 木栓组织, 发现并命名 细胞。
施莱登、施 旺共同建立 了细胞学说
魏尔肖总结 出: 细胞通过分 裂产生新细 胞
从器官到 组织
资料的积 累 —— 认 识 细胞
观察和归纳相 结合——形成 理论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细胞学说在 修正中前进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 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细胞的发现到建立的全过程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展
不足之处
1665年
罗伯特· 胡克
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看到的是死细胞
17世纪 列文虎克 发现了许多活细胞
1838年
施莱登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的,细胞是最小的活的单位
没有与动物界联系
1839年
施旺
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第2节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共49张PPT)

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对细胞进行了研究, 最终建立并完善了细胞学说。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
人类发现细胞的第一步
所观察到的为死细胞
人类第一次观察 到活细胞
细胞是植物体中普 遍存在的结构,无论 多么复杂的植物都是 由细胞组成的,细胞 是最小的活的单位。
外部形态比植 物更加多样的动物 体,也是由细胞构 成的。
2、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 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 低处。
3、反光镜竖直放置,以防反射光 线进入物镜或者灰尘落在反光镜 上。
4、最后把显微镜送回原处。
基础知识和应用 1、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2、倒立的物像:上下左右相反
3、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 不动的不在目镜上。
第1章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使人们看到了平 时肉眼看不到的奇妙世界,并且发现了 细胞。在多位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逐 步建立和完善了细胞学说。
❖显微镜的结构怎样?怎样使用显微镜?
❖什么是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内容是什 么?
❖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有什么区别?
一、显微镜的 结构及使用
3、观察
(2)先降后升。 (镜筒下降时,眼 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
( 3)先粗后细。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逆时针 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 晰。
下降镜筒
观察和绘图
4、清洁收镜
1、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 镜纸。)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看
到这行细胞中的
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一细胞学说的建立》550北师大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材分析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为高中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课应是同学们进入高中后的第一堂高中生物的知识性学习课,本节课内容较多,主要是引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且导入我们接下来学习的关于细胞的相关知识,因此应该将本节课内容上得生动活泼,但是由于这是第一节课,涉及内容又太多,对于很多知识大家都还没有进行系统学习,所以只需要点到为止,对于书本上比较前沿的实例,正是本节课的一个突破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利用大家对初中知识的学习与义务教育相衔接,注重知识的连续性和发展性;既然是引导学生兴趣我们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这样可以让大家积极的参与到我们的学习内容中来,也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具体我们选择SARS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究”的素材,有助于服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在教学时将病毒与细胞联系起来,同时探讨教材中的问题,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的理解这几个层次,在理解这几个层次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补充各个层次的名词解释,以利于学生从宏观到微观,步步紧扣的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
二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刚进入高中(高一)的同学。
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生物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得生物学基础。
在本节课前已经让同学们下去复习初中相应章节知识,并预习本节内容。
但是由于时间比较长,可能部分同学对相应知识有所忘记,因此必须要给以提示,虽然病毒、生殖、反射等内容都已学习,但都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所以必须给以完全的讲解。
学生对于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认识,有些是合理的,但也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观点。
(例如:有些同学认为病毒不是生物,认为它具有细胞结构,生命能离开细胞等等一系列不科学的观点。
)因此,在教授本节课的时候,教师应该设置情境,暴露学生可能的前科学概念,帮助学生转变前科学概念三教学目标1.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二对细胞的深入探索》538北师大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第一章走进细胞的引入,让他们体会一下学习细胞的好处。
〖板书〗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边思考边回答。
〖生答师提示〗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问题〗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
〖板书及问题〗一、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列表说明(板书)〗选列出问题空表,学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填写,教师总结。
表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生物生物类型生命活动基本特征说明草履虫单细胞生物运动和分裂运动和繁殖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人多细胞生物生殖和发育繁殖、生长和发育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人多细胞生物缩手反射应激性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统整体系统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二对细胞的深入探索》541北师大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3.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能力目标1.思维训练:训练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2.自主学习: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2.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难点1.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4.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5.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考试点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点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自主探究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易错易混点1.原核生物的判断。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训练点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4.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5.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拓展点1.带“菌”的生物类群的判断。
2.带“藻”的生物类群的判断教法与学法诱思探究、分组合作讨论教学模式诱思探究、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教具课件教材显微镜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先学后教1、目标导学检查学案填写并提问导入:评价学案落实情况后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P7页问题探讨中的光学显微镜下的几种细胞照片。
教师:同学们,这是显微镜下的几种细胞,请分辨一共有几种细胞?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结构?为了弄清上述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板书课题)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2019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一教案:1.1多种多样的细胞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因此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
2、说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知道病毒的结构。
学生情况:经过初中生物学习,学生对细胞并不陌生,知道有多种多样的细胞,但没有更进一步的分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辩证的看待事物的两面性的问题上还较欠缺,对于细胞的地位认识不够,但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结合生活实际发现一些问题,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对于显微镜的使用欠规范,还需加强。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阶段,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成为了学习最好的动力。
认真观察、思考、讨论问题,积极发言,得出结论。
能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并得出结论: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二、真核细胞
三、原核细胞
观察比较植物细胞和蓝藻细胞,发现问题。
通过阅读教材,小组成员合作,讨论:1、什么是真核细胞?什么是原核细胞?分别举例。2、描述原核细胞的结构。3、他们共有的结构有哪些?
学会倾听、思考。
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好奇心带入细胞一词中,同时作为初高中的衔接。
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新
课
讲
解
一、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思考、讨论问题:1、通过大量而认真的观察,你能得出哪些结论?2、他们有哪些共有的结构?3、描述每一类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他们有什么关系?
毒有哪些类型?
介绍一些病毒,了解与人类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一教学案:第1章第2节人类探索
细胞的历史(含答案)
1.细胞的发现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2.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建立和完善的。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①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显微结构;电子显
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细胞的发现
1.罗伯特·胡克的发现
1665年,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薄切片,观察到了许多小室,这是细胞死亡后残留的细胞壁。
2.列文虎克的贡献
(1)是最早观察、研究、记录活细胞的人。
(2)他制造出了当时最好的显微镜。
1.最早观察活细胞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罗伯特·胡克
C.列文虎克D.孟德尔
答案:C
细胞学说的建立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时间科学家重要论断
2.细胞学说的内容
(1)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没有参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施莱登
C.施旺D.魏尔肖
解析:达尔文是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的建立者。
答案:A
3.借助于电子显微镜,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观察和研究,这属于细胞学发展的哪一阶段()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
答案:C
[例]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建立于18世纪
B.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C.它的内容是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细胞是生物体最简单的结构
[解析]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除了病毒之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构成的,不是最简单的结构。
[答案] B
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说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到了分子水平
解析: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基础,根据这一共性的存在,我们可以推断,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答案:B
(满分50分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他们是()
A.胡克、列文虎克B.施莱登、施旺
C.魏尔肖、耐格里D.魏尔肖、施莱登
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答案:B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解析:细胞学说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分别于1838年和1839年发表的研究成果。
这个学说告诉人们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并不包括所有的生物,例如病毒就没有细胞结构。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
生,即是说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答案:A
3.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与其观点不相符的是()
A.罗伯特·胡克观察木栓组织,并命名细胞
B.列文虎克观察红细胞、细菌等,并命名细胞
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是动植物的构成单位
D.魏尔肖提出细胞分裂产生细胞
解析: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红细胞和精子单细胞,但命名细胞的科学家则是英国的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答案:B
4.以下关于细胞学说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细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老细胞可以从新细胞中产生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解析:细胞学说的内容是: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这里的“一切动植物”不能理解为“一切生物”,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这是“相对独立”而不是“绝对独立”。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而不能倒转过来。
答案:D
5.1665年,罗伯特·胡克观察软木塞切片时,所看到的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实际上是()
①活细胞②死细胞③细胞膜④细胞壁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罗伯特·胡克所观察到的小室,其实是死亡细胞所残留的细胞壁。
答案:B
6.最早观察和记录不同类型细胞的科学家是()
A.罗伯特·胡克B.列文虎克
C.施莱登D.施旺
答案:B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只有细胞才能产生新细胞
C.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D.病毒无细胞结构,它的代谢活动与细胞无关
解析:病毒必须寄生在生物体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并繁殖后代,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无法生活。
答案:D
8.以下对细胞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B.细胞来源于原来已存在的细胞
C.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是相同的
D.建立者只有施莱登和施旺
答案:B
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是在发现细胞的基础上建立的
B.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细胞学兴起的基础
C.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是从细胞层次进入到器官层次的
D.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解析: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是从器官层次进入细胞层次的。
答案:C
10.关于细胞学进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显微水平的主要工具是显微镜
B.细胞学亚显微水平的主要工具是电子显微镜
C.目前细胞学的研究已进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学与生物学其他学科之间越来越分离
解析:细胞学与生物学的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11.(10分)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它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早借助于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并将其命名的是________国科学家________,实际上他所观察到的被称为细胞的“小室”是已经死了的只剩下细胞壁的细胞。
(2)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科学家多年的艰苦工作,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英胡克(2)施莱登施旺魏尔肖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