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日本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日本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近二十年来,日本的儿童数量不断减少,师范毕业生能找到教师工作的比例在过去的十年里也随之不断减少,到1999年仅为32%。为了适应现实,从1998年开始,教师教育机构在三年的时间里,从15000减少到10000所,其4J,大部分机构改变了目的(不再是为了教师资格认证)。2001年所有学教育的师范生中大约有40%的学生所学的课程与教师资格无关。小的教师教育机构正在不断合并,他们希望通过合并来丰富自己的专业项目,以扩展课程,提供各种类型的培训。

国立大学私有化:国立大学在2004年全部实现私有化。私有化以后,大学更自由了,但是也必须自负盈亏。政府的支持不断减少,迫使包括教师教育机构在内的所有机构不断减少招生和员工,严重影响了这些机构的发展。

(二)教师教育课程和资格认证

认识到日本传统教育在各个方面的不足以后,教育大臣强调指出.有必要鼓励“生育热

情”,并在与中央教育委员会协商后,从1996年起把这一点作为了教育政策的核心概念。其首要任务就是将新、老教师培养成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师。

在教师培训和认证方面最近的进展是, 1 997年引进了一项《爱心体验特别法》(即eciall*aw on Caring Experienccs)。根据该法,1998年后入学的大学生.想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在社会福利机构帮助残疾人和老人,有至少7天的爱心体验。其目的是使小学和初中

的教师认识到社会意识和人类尊严的重要性。

1 998年日本修订了教师认证方式,包括为了应付日本教育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如爆炸

事件、校园暴力、拒绝入学等,提高专业科目的重要吐。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要素,为了适应教育观念的变化,教师教育课程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包括训练教师独立、积极地处理工作问题和学生烦恼的能力。在教师认证体系中,教学科目从40个学分减少到20个学分,相反专业科目的学分从19个增加到31个。同时,在内容上强调教学职业的重要性,一系列与环境保护、人类种族、老龄化社会、促进和平有关的课程变成了必修课。此外.计算机的使用和新信息技术的掌握也变成了必修科目。

另外,允许校外人士参均教学活动和学校管理的可能性扩大了。特殊认证体系的文施使引进校外专家成为可能。这项改革的目的是彻宽课程的J “度,满足更广泛的核:会需求,提供至丰富的课程内容,特别是在高个,改变了学校的“封闭环境”。但是,特殊认if 体系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在有限的几年内发挥作用。

为了使这种LA让更有效,必须去除它的阶段性c巴前,人们把级普通证书看作足获得

教师资格的标准,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期望以高级普通证书为标准,因为为了应对口本学校教育当前面临的问题,教师必须拥有研究生学历。因此,有必要为研究生毕业的教师提供更多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课程,使他们有机刽效离教学进行短期的学习,提高个人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专业学校(研究生水平)有望在2006/f开办。

将增加初中教师初小学教师之间的弹性认证‘,这样初中教师就可以转为小学教师,有利J ;小学一终科目(如科学)的教学。因为小学教师多为女性,对这些稠圈并不足很擅长。

在木来几年内,日本将会更新教师认证体系。在新的认证体系中,教师必须在大学教育系学习,或者参加教育委员会的在职培训。新的教师认证体系将以职业责任、人际关系、理解儿童、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能力为基础进行评价。

(三)教师在职培训

在日本,参加在职培训被认为是韧币工作的一部分,与—I :资没有关系。主要原因是

教师联盟极力反对这么做。在口本组织和管理中的团结被认为是很重要的,教师资格和教师工资差别如果过大,就可能会破坏教师之间的团结。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引进价值工资。

越来越多的道把公立小学和中学的教师派到私人企业,如旅馆、百货公司、银行和酒店进行在职培训,其目的是培养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因队合作能力,并开阔他们的视野。

目前,教师的入职培训是强制性的。而尽管很多垣已经开始实施强制性的教师在职培训,但在职培训(每隔十年)并末真正实现强制。此外,有人建议教师丁作十年以后应该接受评价,判断他/她是否有能力继续从事教学:L作。

(四)教师的工作条件

教师的工资将会减少。财政系统委员会认为,与普通行政人员相比教师的工资太局,并达成一致协议,提出从2005年lo 月20日起改变这种情况。2003年,小学札初小教师的平均月工资为399842日元,比普通行政人员的平均工资(椭8852日大)高11%。19世纪70丫代,日今

经济快速发展,为了确保有足够的高质量教师,吸引有能力的人加入教育行业,教师的工资个断提高。旧别i 同盟和文部省都反对陈攻委员的建议。

(五)教师教育需要核心课程和整体分析

教白的质量在很人程度上依赖广教师的质民、教学设备、课程和教材对保计教育质冕来说也很重要,但足教师足最重要的田索c这也是人们会不遗余力的提高教师能力的原因。但

是,根据联合闻教相文组织1998年的世界教育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几年牛教师的I :作条件并没有多大的改善,甚全其让会和经济地价还有L降的趋势。正如飘waMS博士指出的那样,如果要文现教学专业职业化,所有教帅必须掌握基本的系统知识相技能。

但是要文现这一点,必须先进行科学研究,找出教帅应该享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然用心须以这些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设计教师教亩课程‘”当前,不同国家的教师教育课程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甚不在司“个同家内也不相同”制定教帅资格标淮和教帅教育质量标准。不仅对确保高质量的教师很重要,而巳有利于重建人们对教师的信仰。但是如果没有教帅教育机构的努力,是不习能实现这一点的。

尽管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最关键的—环,但是它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淫确保教师教有的

有效性,必须吸引有能力的人参与培训项白。而奖吸引有能力的参与教学,教帅这一职业就

必须岁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然后,职前培训阶段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培训课程‘、此外,教师还必须有在职培训和专业发展的机会,确保他们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脚都是相互关联的。

从这个意义L 说,要培养有能力的教师必须进行整体分析。

战后日本教育政策

战后日本教育政策刍议 摘要:战后的日本在“废墟”中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其中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战后日本教育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除军国主义教育、实行民主主义的教育改革阶段,确立战后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的阶段,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日本政府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abstract: japan se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from the “ruins” after the war,and gradually realizes modernization based on this,in which educat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policy undergoes several stages: : remove militarism education, democratic socialist stage,establish the post-war bourgeois democratic education system stage, and economic recovery and high speed development stage.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dopts different policies, obtains fruitful achievements in each stage. 关键词:日本战后教育政策教育基本法 key words: japan post-war, education policy, the basic education law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均处于严重的瘫痪和混乱状态,社会凋敝,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只剩下

21世纪初的日本数学教育改革

21世纪初的日本数学教育改革 一、2003年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 1.人才价值观的转变与新大纲的出台 现在的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和技术强国,已经不再象过去那样有现成的样板可以模仿了,它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使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日本探索出一条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学技术诸方面保持世界强国地位的新路子。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日本力图进行新的教育改革,确保其世界强国的地位。因此,日本传统的人才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转变,它迫切需要一大批富于人性和构想力、具有创造性和独创性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国际化(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领导组织能力的新型高素质的人才。 在90年代末,日本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方案。在1997年11月进行的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中间报告》中提出了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①要培养富于人性与社会性、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日本人的自觉性;②要培养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能力;③在宽余的教育活动中,使学生掌握牢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充实个性教育;④各学校要开展能激发创造方法的教育。按照这个指导方针对中小学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于1999年3月颁布了从2003年开始实行的新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中充分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人才价值观。就数学教学大纲说,新大纲降低了课程内容的难度,减少了授课时间,小学减少142学时,初中减少70学时,高中的授课时数也有所减少,增加了数学实践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内容。 2.新的数学教学目标新教学大纲中,对现行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调整后重新确定了中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通过有关数量和图形的算数↑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有条理的思考的能力,同时,注意活动的乐趣和数学处理的好处,进而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用于日常生活的态度。”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加深理解关于数量、图形等的基础概念、原理和规律,获得数学表达和处理的方法,提高对事物的数理考察能力,同时,了解数学活动的乐趣、数学的认识方法和思考方法的好处,并培养灵活运用数学的态度。”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加深对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则的理解,在提高用数学方法考察和处理事物现象的能力,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的基础,同时,认识使用数学的方法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好处,培养积极灵活运用数学方法的态度。” 在这次改革中,特别强调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宽余的作业、操作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充实感,使学生熟练掌握有关数量和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数学课程改革的实例为说明问题简单起见,这里只介绍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某些内容。高中基本上在维持现行课程结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兴趣、关心和特点,全面地考虑到了数学学习的系统性和学生选择的多样性的有机结合,重新检讨了数学课程内容,并在安排课程 ↑日本把小学数学叫做“算数”。

教师下企业调研报告

教师下企业调研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下企业调研报告一、开展企业实践活动,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 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专业课教师,首先自己必须具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才能教好学生,踏踏实实从生产一线做起,抓住一切机会自己动手操作,积累经验,提高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下企业实践不仅提高了实践技能,也对以前所教理论课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使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提升了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熟悉企业生产,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通过企业实践,了解与自己所教专业相对应企业、行业的生产技术、工艺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当前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中,把行业现状和特点如实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尽早与社会接轨,不至于让学生走出校门,与行业实际脱离太远,从而产生种种不适应。三、通过企业实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这次企业实践活动,了解了目前行业、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就业状况,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掌握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返校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同时根据企业要求与工作过程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按知识结构分模块,采用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进行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根据企业对员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沟通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的要求,修订教学计划时加大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培训课程比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身修养。 四、通过企业实践,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学习技能积极性

教师个人成长总结

教师个人成长总结 时间总是来去匆匆,这一年即将结束,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刻苦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努力延伸相关专业深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为了下一学年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本人特将本学期教学心得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深刻体会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在师德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的榜样和标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某种年龄阶段,教师的形象之高大甚至超过他们的父母。所以,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品德发展。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觉得教师的职业道德,集中体现在教育责任感,关爱学生和工作效率上。教育事业关系着下一代的身心发展,关系着祖国建设的明天,是中国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应该是极其强烈的,只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带动起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留意学生的反应和变化,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改正不良的习惯都是教师的基本责任。 光有责任感还是不够的,教师不应只成为学生的导师和帮手,更应该是学生的朋友。所以关心、爱护学生是一个好教师最起码的道德,是强烈责任感的体现和升华。关爱学生首先应当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以公平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不能以偏见、片面的态度对待他们。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以外,还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向着积极、乐观、上进的方向发展。除了关心他们在校的行为,还应了解他们课堂以外的生活,以便及时、适当、全面地帮助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三、教研方面。 教研活动不够,所以我非常注意去听一些其他学科老师的课。我认为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我校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在听课中找出自己差距和不足。 四、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特征分析

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特征分析 摘要:日本政府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育新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新《学习指导要领》,中小学教育内容及课程改革等都是其重要内容。日本《学习指导要领》重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及生存能力。日本中小学课程主要特征;课程目标兼顾总括性和具体性;课程结构合理化;课程设置灵活,富于弹性,趋于科学;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体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现状;特征分析 一、面向21世纪的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历程及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就开始设想第三次教育大改革。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从1971年起接受文部省的委托,提出了一系列咨询报告,以供文部省等决策机构参考。1983年11月,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内容等分委员会的《审议经过报告》,充分关注了初等、中等教育的现状,并从长期展望的角度把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明确为面向21世纪。强调“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基本教育,尊重个人特点,尊重本国及各国文化和传统,强调国际理解。1985年6月至1987午8月期间,直接为内阁总理大臣负责的临时教育审议会先后出台了《关于教育改革》的4次咨询报告。该咨询报告是为响应内阁总理大臣题为“为使教育适应我国社会变化和文化发展而进行的各项改革的基本方针”的指示而提出的。此次报告仍强调个性化的原则,打破封闭性、划一性,要求改革教科书制度,以便以个性化、多样化的教科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增加教育选择机会,建立富有弹性的、分权的教育行政和制度,放宽有关的规章制度,给学生以发展创造力的空间,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强调国际交流与理解,强调信息科学技术的运用。该报告昭示出,此次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校教育充满现代气息,富有人性,以便日本迈人新的国际化时代。 为了应答内阁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决定,日本课程审议会于同年12月出台了《关于改善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教育课程标准问题》的咨询报告。该报告指出,这次改善课程的标准是:“从培养独立思考、判断、行动能力、谋求教育的质的飞跃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面向21世纪,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重视国民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实个性教育,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培养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坚忍不拔的人。”可见,这次报告,作为70年代初开始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的延续,仍强调双基教育,强调人本化、国际化和创造性。 此后,直到1998年,日本又出台了新的课程计划,对课程构成和授课时数作了新的调整,既使课程更实用、灵活、富于弹性,同时又为适应五天工作制及减轻学生负担之需要,平均每周减少了两课时。 二、新《学习指导要纲》的正式实施 2002年,修订后的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新《学习指导要领》结束了为期三年的过渡期,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日本的基础教育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新的《学习指导要领》能否造成学生学习能力下降,尤其是实行每周5天授课制和削减1/3教学内容的新规定,在家长和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之间引起了强烈的争议。人们关注和担心的焦点是新《学习指导要领》强调实施“宽松教育”和培养“生存能力”而大幅度削减了教学内容,同时实行每

教师职业环境分析报告

职业生涯规划结课作业 学校:石河子大学 院系:农学院园艺系 姓名:陈艺易 班级:园艺131班 学号:2013512257

教师职业环境分析报告 一:基本信息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也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任职资格与工作描述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二)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 (1)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必须具备幼儿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是否属于师范教育教育专业应根据省教育行政部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省 教育行政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来确定),其他中专毕业学历应视为不合格学历。 (2)申请认.定初中、初等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 (3)申请认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业中专、职高、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下同)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

其以上学历。 (4)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且应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其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5)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应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三)教育教学能力条件: (1)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解决教学和学生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课程实施、实现教学目的、掌握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等能力和使用普通话提问、板书和讲解的技巧。 (2)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3)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知识要求:非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的人员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必须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国家承认学历的师范院校补修教育学、心理学,并取得相应的单科结业证书。 已在高等学校、师范院校或者通过国家自学考试等途径,学习了相应层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并取得单科结业证书者,可免修。(四)身体条件:应当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教师平时的工作表现有: (一)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辅导方案;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调研与发展任课老师:张海斌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班级:应用化工专业 学号:21 姓名:陈诚

摘要: 感叹人生,是因为曾经没有过轰轰烈烈的壮举,觉得渺小,觉得平庸,似乎生活过于简单,简单得让人感觉烦躁。没有大言不惭地说过将来,只是比较现实地握住了现在,我想,这是一条路,每个人所必须踏上的一次旅程,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成长的过程漫长却充实,自毁的过程短暂却留下一生痛苦,人生可以说是一次考验,何去何从取决于自我。 一.我的历史 我是一名来至农村的孩子,生于1990年的夏天,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平凡的一年,但对我那小小的家来说是多么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不知道不觉已度过二十余年回想自己的人生之旅,心中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我感激我的父母、我的亲人们,他们给我营造了一个快乐的童年。父亲是个个体商户,母亲是个贤妻良母式的巧妇。小时候的生活虽然可谓艰辛,没有现在吃的好,没有现在住的好,但那时和邻居的小伙伴玩的十分开心,过的无忧无虑,真的很还念 小学 小时候,家里又一个大院子,院子里就是一片绿色,浓郁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快乐的童年;山水,开门便是,蓝蓝的天。清澈见底的水,勾勒出的倒影像是流动的生命。家住河边的我有很不错的游泳技巧,那时还不知道城市的美丽与发达,更不知道自己也会在某一天也进入到那样的世界里。我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开始

成长的,也是在那里,开始思考,开始建立和形成价值观。我喜欢那自然的,纯净的生活,无关金钱,无关权力,无关欲望。小学是我们村里的小学,同学们都很单纯,老师也很努力,所有的孩子都会在家长和师的教导和棍棒下学习,那是真的很贪玩,经常遍体鳞伤。像其他同学一样,着迷那些新鲜的各种各样的玩具,那就每周用生活费去买,可想后面的生活了。那是的很大的梦想就是赶紧上初中,这样周五就会比小学早放假两个小时。呵呵,这是看当时的自己真很搞笑的。在一年年的期盼下终于进入了梦想中的初中。 1.初中 初中依然在我们乡里,这时的我们已经知道了学习的重要,虽然依旧还是玩耍,但每个人都知道不学习就在只能一辈子呆在农村所以很多人都会好好学习,这时候我也是其中的一员。父母为了然我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花了1500块钱进了当时的实验班,这个班里都是学习很不错的同学,我在里面很容易就被埋没了,说实话这在当时对我幼小的心灵照成很大的影响。个人都希望被人重视被人夸奖,但上了两年都没有考过太好,成绩决定一切啊。是在和父母上商量决定留级,来到新的班级新的环境我就变得更沉默了,天天起早贪黑的学,黄天不负有心人,留级后成绩很不错都考到全年级第二,为此老爸狠狠的夸了我一次。以后我更努力的学习虽然没考这么好,但每次都在年纪前十,父母真的很开心。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初三那年我们乡开了一家网吧,我迷

大数据未来五年发展趋势统计分析报告

大数据未来五年发展趋势统计分析报告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2017年中国的大数据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大数据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如何,大数据行业前景如何?下面跟随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及其蓝牙模块、iBeacon厂家云里物里科技一起来看下。 (一)大数据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及预测 整体来看,2017年中国大数据行业的发展依然呈稳步上升趋势,市场规模达到了234亿元,和去年相比增速超过39%。随着政策的支持和资本的加入,未来几年中国大数据规模还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可能会趋于平稳。 (二)大数据在各行业应用状况 (1)企业哪些方面需要大数据? 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将近一半的企业将大数据运用在企业工商信息管理方面,此外,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市政管理、教育科研方面分别占据33.9%,32.7%,29.4%,29%。整体来看,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广泛。 (2)多少企业应用到了大数据?

大数据分析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35.1%以上的企业已经开始在企业内部应用到了大数据;34.2%的企业正在考虑应用大数据,22.9%的企业在未来1年有应用大数据的计划,仅仅有7.8%的企业暂不考虑应用大数据。 (3)这些企业如何使用大数据? 根据数据显示,38.8%的企业使用实时动态处理大数据并提供分析结果;37.5%的企业分析历史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辅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决策的企业占比为22.5%。 (三)各行业大数据的发展水平如何? 我国行业大数据总体发展水平较好,在各行业都有应用。其中,金融大数据、政务大数据的应用水平高,同时交通、电信、商贸、医疗、教育、旅游等行业大数据的发展水平也有显着提升。

日本战后复兴期から高度成长期までの経済政策及び効果

日本战后复兴期から高度成长期までの経済政策及び効果 一.戦後の経済改革 1945年~52年の占領軍の厳格な指令と統制のもとに、日本の民主化を目的とする一連の経済改革が実行された。これらの改革は厳密な意味では日本の産業政策とは呼べないが、これらの改革こそが戦後日本の競争的枠組みを形成する上で決定的な役割を果たしたのである。一連の改革のうちで主要なものは、「財閥解体」、「農地改革」および「労働民主化」であった。 二.復興期 日本経済が疲弊しきったこの状況下で政府が採用したのが、1946年~48年の「傾斜生産式」であった。この生産体制は、限られた輸入原料と政府資金を重要戦略産業に配分することによって、戦後経済の俊敏な再建を図ろうとするものであった。この傾斜生産方式によって石炭の他産業への割り当てが可能となり、経済再建の過程への速やかな移行が可能となったことは否定できない。しかし、傾斜生産方式による資源配分は、必ずしも経済効率性を保証するものではなかった。実際、石炭および鉄鋼の生産拡大は、きわめて高い費用の下にようやく可能となったのであって、政府は高い生産費と低い公定価格のギャップを埋めるため、巨額の「価格差補給金」を供与せざるを得なかった。それに加えて、復興金融公庫は日銀引き受けによる復金債券発行という方法で資金を得ていた。傾斜生産方式のこのような金融的メカニズムが深刻なインフレ圧力を生むことは自明であった。 当時は円の過大評価と考えられていた固定為替レートと国内の基礎物資の高い生産費を前提として、資源のより効率的な利用と新規産業の育成を図るためには、なんらかの包括的な措置が必要であった。この要請に応えて、49年12月に合理化推政策に関する合意を政府,民間企業,労働者間で形成する目的をもって「産業合理化審議会」が通商産業省によって設立されたのである。これにより、主要な産業政策の策定に先だって民間と政府官僚との間で意見交換が行われることになり、民間主体が非公式な形で政策形成に事前に参加する道が開かれたのである。 さらに、「外貨法」が制定され、これらの法律によって政府は、外貨,輸入割り当て,資本流出入の管理等の直接的統制権限を手に入れた。こうして確立された規制の枠組みの中で、産業合理化のための様々な試みがなされた。重要戦略産業の指定を受けた産業内の企業を無差別的に優遇した傾斜生産方式とは対照的に、この時期の産業政策の重点は、対象とされた産業内で技術的優位にある企業を選別的に優遇することにおかれた。この合理化政策によって生産性は確かに向上したが、デフレーションとそれに伴う非効率的企業の大量倒産、失業率の上昇といった大きな犠牲を払わねばならなかった。 ところが、1950年に勃発した朝鮮戦争によって、これらの問題は一掃され、繊維、化学、鉄鋼、機械、非金属、木材、の各産業において、輸出、生産、利潤、雇用のすべてが急速に拡大し特需による外貨収入は、国際収支の天井を押し上げた。長期的な観点からいってさらに重要なことは、この戦争が設備投資と技術革新とを促進する効果を伴ったことである。特需に応ずるための重化学工業部門の拡大と米軍からの技術供与が、多くの産業に外国技術の導入と生産能力の拡脹;更新の動機づけを与えた。こうした事情を背景として、戦後日本の産業政策の原型が明確となってくる。以上のような流れから戦後の廃墟と化した日本経済から力強い離陸を遂げ、高度成長期へとはばたいていったのである。 三.高度成長期 1960年代を通じて、民間設備は投資技術的に刺激されつつ急速な成長を持続した。この時期はいわゆる「高度成長期」であり、また日本の産業政策の「全盛期」だったともいわれている。60年代の平均実質成長率は、11.6%であり、わが国の産業構造は第一次産業から第二次産業へ、軽工業から重化学工業へと革命的な変貌を遂げた。また、高度な技術をもつ大企業からなる先進工業部門と、農業や中小企業からなる後進部門との格差はいっそう広がった。こうした不均斉な発展を補正するため、政府は農業および中小企業の近代化政策にも着手した。 通産省はまた、民間設備投資、生産分野の調整や企業合弁;事業共同化を推進しようとした。規

关于教师行业的调查报告(终稿

眺望之窗 -——关于教师岗位的工作调查报告- 团队: 第五季 日期:2008.05.05

关于教师岗位的调查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属于师范类大学,大多数同学毕业后将走上教师岗位。为了同学们提早深入了解教师行业状况,明确该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以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让自己毕业后能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职业中。本小组围绕“招聘教师时,招聘者最看重的条件”和“教师行业应聘的毕业生谁是赢家”这一主线,在2008年4月10日-2008年5月7日期间,展开了本次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采用小组采访和个人单独采访的形式,共调查访问了40位在职教师。其中,每次访问中,在完成本小组拟定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见附录一)后,可自由发挥。 一.调查结论 (一)招聘教师时,招聘者最看重的条件 调查显示,占的比例最多的是专业知识(26.4%),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只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授予学生,也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有该专业的思辩能力。教师,本来

就是做学问的。可见,专业课的学习是何等的重要。而应聘时,体现专业知识的往往是绩点。 师范技能的比例为23.5%,仅次于专业知识之后。面试筛选简历后往往有试讲环节,此时,起最大作用的就是师范技能(包括普通话、三笔字、语言表达、语调语速、重点难点讲解、逻辑思维、概括总结等)。而有部分老师表示:华师的学生专业知识够好,而师范技能薄弱。 排位第三的是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因为老师要面对的是水平不同、思维不同的学生,把知识授予他们,并为他们接受,没有好的表达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清晰的思路是不行的。在其之后的是“对职业的热爱”,调查中,15.4%的老师表示工资比较高,61.5%表示收入中等,而有23.0%表示教师的生活清贫,现在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多劳多得,但教师是一份付出大于收获的职业,如果没有对教师这一行业的热爱,心里难免不平衡。只有4..6%认为文体特长是最看重的,招聘第二课堂课堂老师时就比较注重这一方面。认为个人内在素质修养(耐心、爱心、责任心、性格活跃等)最重要的略高于文体特长,占7.0%的比例。 (二)教师行业应聘的毕业生谁是赢家 在逐步加深对教师行业的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归纳以下结论: 1.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性人才。通过对老师们的采访,我们知道招聘者对那些专业知识很强但师范技能薄弱或师范技能不错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的应聘者都不会给予青睐,只有对那些各方面整体的素质都

教师个人成长报告

教师个人成长报告 和顺县思源实验学校赵素萍 自踏上这神圣的三尺讲台开始,通过自身的努力钻研,通过前辈的指导和引领,我在教育教学道路上不断成长,以下是我的成长分析报告。 一、心中有“爱”:教师成长的灵魂 教师要成长,首先必须让自己的职业理想得到升华。在回答“我为什么要当教师?”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假如一个教师仅仅把它看成一种谋生手段――事实上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那么他倒不如及早放弃,去从事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工作。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工作是一种艺术,教师的使命是去塑造一个个有灵魂的生命,而不是去装配硬邦邦的机器零件。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仅仅依靠理论和技术来工作,也就是说教书育人的工作必须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爱”。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有了爱,教师才有灵魂。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做到爱学生、爱自己、爱职业、爱思考、爱创新……其中最根本是爱学生,爱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要来思考问题,这是教师成长的基点。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孤立地谈教师发展是没有意义的,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去用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哪一个优秀教师不是把学生成长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出发点?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其中也有这样一层意思,就是教师的成长是建立在学生

成长和发展基础上的。不爱学生,教师就不可能爱事业;不爱事业,教师也就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用心思考、追求创 二、职业规划:教师发展的蓝图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无论这个目标是一个偶像还是一个综合的模型,还是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后定下来的一系列子目标,最关键的是它要能“看得见”,能真正激励着自己去努力,模糊的目标几乎等于没有目标。阅读教育大师的作品、了解同时代教育名家的思想、观察分析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等都是形成明确成长目标的有效方法。 有了目标之后自然要寻找通往目标的路径,目标越明确这个路径也越容易找到。实际上目标和路径两者是互相影响的,而且在实践过程中,目标和路径也总会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在选择目标和规划实施计划的时候,目标的逐层分解、具体的时间表、可能遇到的困难、自我激励和内省、获取帮助等策略都是必要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应该跟学校教学的需要和整体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相互促进、并能及时得到帮助和监督。另起炉灶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 每一阶段,每一年的目标,看似很小,但只有从阶段性目标做起,才能实现我们心中更长远的目标。 三、且学且思:教师发展的路径 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成长多成同样离不开“学”和“思”两个字。教师要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孤陋寡闻,

二战后日本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末,日本在55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上的腾飞,同时教育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现代的教育体系.回顾其教育历程,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战后到50年代中期; 2.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3.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4. 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 1.战后到50年代中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战败国日本的教育面临教育体制的彻底改革.日本文部省在9月15日发表了《建设新日本教育方针》,宣布建设和平的国家,道义的国家,但是同时提出"更加努力保护维持国家体制".为此,GHQ针对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相继发布了"四大指令",清除国家神道,军国主义的一切行为,停止开设修身,日本历史,地理等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课程,为战后日本教育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1946年11月3日,新的日本宪法公布,强调民主主义,和平主义,放弃战争等.基于新宪法的精神,《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颁布,确立了战后教育的新理念,主张教育机会均等,学制改为6,3,3,义务教育由6年延长至9年,新设了社会科,家庭科,制定《学习指导要领(试行草案)》,教员实行资格制,公务员制,同时废除了旧的"教育敕语",设立了"教育刷新委员会",具有分权性质的《教育委员会法》和《社会教育法》的颁布,逐渐形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并进的教育体系. 2.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从"55年体制"(注:1955年,日本社会党左右两派于10月13日合并.受此影响,日本自由党,民主党也于11月15日合并组成自民党.从此日本确立了自民党一党执政的政治体制.因此事发生在1955年,故称为"55年体制".)开始到70年代中期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日本新教育制度的发展时期.在中央集权官僚制教育行政机构的管理下,对教育的内容,教育制度等进行了调整,增设了"德育"课程,提出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主张.60年代开始提倡"能力主义"教育.另外,还实施了提高教师待遇,教科书免费,奖励就学,振兴私立学校等一系列措施,使日本的中初等教育迅速普及.但是由于日本高速经济成长政策下的产业结构的改造,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教育上的问题也逐渐增多. 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在70年代初,日本的GNP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泡沫经济的后果也逐渐显露.在普通教育普及的同时,由于高速经济成长对高学力的要求,升入名牌大学的竞争愈加激烈,在"平均主义"教育下,以及多年实行的"知,德,体"——"三育主义"的影响下,为迎合应试需要的"课外补

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况及特征

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况及特征 分析 摘要:日本政府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育新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新《学习指导要领》,中小学教育内容及课程改革等都是其重要内容。日本《学习指导要领》重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及生存能力。日本中小学课程主要特征;课程目标兼顾总括性和具体性;课程结构合理化;课程设置灵活,富于弹性,趋于科学;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体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目标,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日本;基础教育;背景;特征分析;评价;教科书改革 一、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1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80 年代起,日本成为仅次于 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人均国民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日本完成了所谓赶超型近代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报告提出了尊重个性,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原则。但在标准化、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势力强大的日本,临教审的这一思路没有获得理想的进展,日本学校教育的管理主义依然如故。而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对学校教育自由化的要求有增无减。 日本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技术竞争中,尤其是软件领域,未能占据优势,90 年代日本经济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大下降。2000 年3 月日本召开了教育改革国民会议,研讨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日本需要拥有“以丰富的想象力、预见力为基础的、创造新思想、新想法的能力的人”“如何培养创造力是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二、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设置与内容的变动 1.课程领域的划分与年总课时数的安排:日本中小学的课程原分为“各学科”、“道德”、“特别活动”等三个领域,高中为“各学科”、“特别活动”两个领域。新的课程方案增加了“综合学习”领域,并使这一领域成为与

高中教师职业分析报告

高中教师 职业分析报告 一.任职要求 (1)自觉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积极参与各项素质教育实践,关爱学生,师生关系良好,能主动帮助学习困难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教学实践中能体现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并能正确运用这些知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比较系统地理解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业务上起骨干作用,有一定的咨询答疑能力,能开设专题讲座,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 (4)具有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正确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教育学生,在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形成班级集体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善于把思想政治、品德修养教育寓于学科教学过程和课外活动之中。 (5) 具有指导教育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科研任务,其研究成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6) 完成规定的教育和教学工作量,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进取心强。教育教学效果好,所教学生的学业和思想品德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二.工作内容 (1)组织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科学命题,严格监考,认真评卷,及时记录和讲评,保证反馈信息的真实性; (2)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在进行知识辅导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辅导; (3)认真写好教案,制作教具或多媒体课件; (4)关心学生的人身安全,能结合本学科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时上报、处理学生偶发事件。

青年教师个人成长总结报告

青年教师个人成长总结报告 青年教师个人成长 梁军 时光飞逝,转眼间参加工作已经六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正是有了领导的关怀,同事间的互助,师生间的灵犀,才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得到了很好地成长,自己真正经历过,才知道做求实的老师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快乐很充实,“我想成为一名教师!”因为这个信念,我的心中始终涌动着激情的波涛,我的内心始终坚守着一个追求:做一名老师,用我的言语在学生渴求的心海里荡起层层知识的涟漪,用我的真心去灌溉学生的心灵,去温暖他们的人生。将近三年的教学之路走下去,有得有失。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良好的机制 在我校每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老教师的帮助和鼓励。和外校相比,有了老教师的指引和帮助,我们经历的挫折更少,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甚至这种关心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经验丰富的老老师以及我们敬爱的毛校长等等老师和师长的帮助和鼓励过我的人都给过我很大的帮助。在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下我才得

以茁壮的成长。学校每学期一度的集体学习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专业成长发展的平台和教师之间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同科目的还是跨学科的我从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让自己更有信心面对学习和教学。在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中,我慢慢的成长起来。经过自己虚心的请教,随着自己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有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发现了自己还是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但我会逐渐的完善和提高的。所以在这里真地感谢我们的毛校长,感谢求实,在我走上教育之路时,让我知晓了追求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奥秘,给我这么多宝贵的财富! 二、课堂教学方面 (一)备课 教学之始,我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定不讲无准备的课。作为青年教师,我备课从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环节等多方面下手,备详细。我们的集体备课也让我们每个人的智慧得以碰撞,这些更有利于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记得一位师长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做人不能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这样的话最终会蒙蔽自己的双眼,变得自大而无能,只要我们能自律,善于发现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的完善和改善自己提高自己,如果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包容别人,就会使我们的家更融洽,我们都能一同进步,你们年轻的教师就会少走弯路快速的成长起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会变得更美丽更有

顺丰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顺丰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章:顺丰快递总体情况描述 没有比这更能集中你的注意力了:你不断地看到你的竞争对手想把你从地图上驱逐出局。——威勒·嘉洛维 正当全球快递运输公司联邦快递(FedEx)等几大洋快递在中国长硬翅膀之时,国家邮政局此时也将邮政物流作为今后几年发展的一项重要业务备加重视。近年来,作为中国民营快递代表地顺丰快递也确定了战略目标和市场定位。其实,就在2005年新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之前,面对刚刚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中国,2004年,雄雄勃勃的联邦快递就早已做了两件事:一是与联合包裹(UPS)、敦豪航空(DHL)、澳大利亚天地货运公司、TNT、日本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OCS以及中外运、中铁、民航等中外企业联手对抗中国邮政对国际速递业务的新一轮封杀;二是与全球影像巨头柯达携手,利用在中国最大的零售网络,搭便车将“联邦快递自助服务专柜”抢先搬进北京9家柯达快速彩色冲印店。自进入2005年,以联邦快递以及TNT的品牌推广更进一步助推这个以物流服务以及解决方案的营销战略。洋快递这些措施对于中国邮政快递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威胁,同时对于民营快递更是一个几乎毁灭性地打击。因为快递业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自然,中国市场也是联邦快递等洋快递的主要竞争市场之一。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以中邮速递为例,ESM这个曾是市场占有率接近百分之百的快递品牌,目前占有率不断地缩减,不到20%左右,而且不断碰到DHL、TNT等跨国巨头的围攻。作为民营快递领袖的顺丰快递,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一、基本信息 顺丰速运于1993年3月在广东顺德成立。初期的业务为顺德与香港之间的即日速递业务。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顺丰的服务网络延伸至中山、番禺、江门和佛山等地。在1996年,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和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顺丰将网点进一步扩大到广东省以外的城市。至2006年初,顺丰的速递服务网络已经覆盖20个省及直辖市,101个地级市,成为中国速递行业民族品牌的佼佼者之一。 顺丰速运将经营理念定位于“成就客户,推动经济,发展民族速递业”。顺丰积极探索客户需求,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为客户产品提供快速安全的流通渠道,帮助客户更快更好地

战后日本教育改革探析

毕业论文 2012级 题目战后初期日本教育改革探析 专业)历史学 学生姓名黄健 学号2012111129 指导教师韩慧莉 论文字数10000 完成日期2015年6月 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印制 目录

中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 (2) 一、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内容 (2) (一)教育法的完善 (2) (二)教育思想的转变 (3)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3) 二、战后日本教育的特点及成因 (4) (一)政府的高度重视 (4) (二)美国的影响 (5) (三)改革的实用性 (6) 三、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6) (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6) (二)教育公平和社会民主的进步 (7) (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7)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战后初期日本教育改革探析 摘要:战后日本将教育问题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关系重大的现实问题。战后日本教育改革采取了经济、法律和制度各方面的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也呈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鲜明的实用性等特点。对日本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战后比较成功的教育改革。 关键词:教育,措施,实用,深远的影响 The reform of Japanese Education after the War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in Japan after the war is not only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issue, but also a real problem of the relationship.. After the war, the reform of Japanese education adopted the measures of economic,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measures, and it also presented the government's high degre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al and so o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 of Japan is a far-reaching, and it is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after the war. Key words: education, measures, practical, far-reaching 二战后的日本教育,在美国教育的影响下,完成了民主化改革,成为日本战后崛起的外部条件。而战后日本政府加大教育投资力度,重视国民的智力和人才开发的教育工程,则成为日本成功的内在因素。这次巨大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改变了日本的教育界现状,可以说无论是对日本社会亦或是如今处在素质教育改革中的中国都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与启示意义。另一方面,国内外很早就对日本战后教育改革进行了研究,并且当当前有着较大进展,但是纵观文献资料,多数研究学者往往只关注其教育改革中的某个部分,而对整体的阐述较少。本文中,笔者试图从整体上概括战后日本教育的内容与发展趋向、影响,借此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蓝图下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有所启示。 一、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内容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美国的指导下进行了教育的改革,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对日本的教育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教育法的完善 1890年10月30日颁布的《教育敕语》,长期以来作为日本教育的指导思想,对于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教育敕语》是国家至上和孝亲伦理的奇妙混合物,而且逐渐成为统治思想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种军国主义教育变本加厉地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服务,培养所谓“忠顺臣民”,训练扩张侵略的士兵。”[1]二战结束,日本战败,被美军所占领,在1946年3月,美国派来了“美国教育使节团”,对日本的教育进行了考察,并提交了考察报告书,报告书中提出了下列主要内容:“教育目的要重视个性发展;编制课程要以学习者的兴趣、经验和能力为根据;废止教科书国定制;建立民选的教育委员会制度;初等和中等教育学制确定为六三三制,男女同班;义务教育延长到9年,取消学费;高等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