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相关性分析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测定结果对比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测定结果对比目的对比分析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测定结果。
方法指定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查人员完成80例佝偻病患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及血钙检测,记录患儿两种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80例佝偻病患儿经不同方法检测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准确率高达97.50%,显著高于血钙检测准确率73.7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检测结果均可作为佝偻病诊断依据,但血钙误诊率较高,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准确率较高,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从而提高患儿诊断正确率及治疗效果,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标签: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钙;对比佝偻病是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发病原因主要为机体中钙营养严重丢失,目前主要通过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此类疾病。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80例佝偻病患儿给予临床研究,从而对比分析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测定结果,为提高佝偻病患儿检出率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佝偻病患儿中男童49例、女童31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2.98±1.02)岁。
1.2方法1.2.1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佝偻病诊断标准;②无肝脏、肾脏、心脏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疾病;③无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精神类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④体温正常,无骨折、强直性骨关节炎等疾病;⑤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1.2.2研究方法指定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查人员完成80例佝偻病患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及血钙检测,记录患儿两种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抽取患儿静脉末梢血液2ml作为检测样本,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方法为碘硝基四氮唑紫法,由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ZS0iso APNB试剂盒,以检测结果不大于200U/L为阴性,反之为阳性;血钙采用偶氮砷法检测,由深圳迈瑞公司提供BS-800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以检测结果不小于1.55mmol/L为阴性,反之为阳性。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1. 引言1.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一种儿童骨骼疾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婴儿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仍有大量儿童因维生素D缺乏而患有佝偻病,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困难地区。
在我国,尽管现代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依然有一定比例的儿童存在维生素D缺乏问题。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包括年龄、地域、季节等因素。
幼儿和婴儿期是佝偻病的高发年龄段,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和幼儿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较大,而且受到日晒时间和户外活动的限制。
在一些经济较为贫困的地区,由于饮食结构单一或缺乏维生素D补充,导致维生素D摄入不足,从而增加佝偻病的发病风险。
季节因素也对维生素D的合成和摄入产生影响,冬季户外活动减少,日晒不足,也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在儿童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流行性,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患病风险。
1.2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生物学功能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主要由成骨细胞合成的酶,也称为碱性磷酸酶。
它是一种磷酸酶,主要在骨、肝、肠和肾脏等组织中高度表达。
在骨组织中,ALP主要存在于成骨细胞和成骨前体细胞表面,参与骨形成的生物化学过程。
在骨形成中,ALP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参与骨基质的矿化过程。
ALP能够水解无机磷酸酯,将无机磷酸和骨基质中的无机钙结合生成羟基磷灰石,从而促进骨基质的矿化。
ALP还参与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控成骨细胞的功能,对骨代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除了在骨组织中的作用外,ALP在肝脏中也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在肝脏中,ALP帮助胆汁的产生和排泄,参与脂肪、糖类代谢的调节,同时还参与体内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骨形成和矿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骨代谢和骨骼健康起到关键调节作用。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和儿童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骺未闭、软骨发育不全和骨质疏松等症状。
维生素D缺乏是佝偻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作为维生素D活性代谢的指标,在佝偻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研究表明,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是一种由骨细胞分泌的酶,其活性水平能够反映骨代谢情况。
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下,机体无法充分吸收和利用钙质,导致血清钙磷浓度失衡,进而引发佝偻病的发生。
而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水平则受到维生素D的调节,可以间接反映机体对维生素D的利用情况。
因此,深入研究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揭示佝偻病的发病过程,为佝偻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中的具体作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佝偻病的关系。
通过对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功能特点和表达调节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佝偻病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为佝偻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维生素D缺乏的关系进行探讨,揭示维生素D缺乏对骨代谢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深化对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中的作用机制的认识,为佝偻病的发病机理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通过深入研究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佝偻病的发病机制,为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即为NBAP.骨碱性磷酸酶(NBAP)是成骨细胞的表型标志物之一,它可直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或功能状况,是近年来主要用于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和亚临床鉴别的特异性参考指标,也是目前用于评价人体骨矿化障碍的最佳指标。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是由骨质中分泌出来,当骨头中钙盐沉淀不足时,该酶分泌增多,骨中钙盐充足时就分泌减少,所以用来帮助检查有无钙吸收不足。
骨碱性磷酸酶参考值≤200单位/L检测小儿血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催化活性,籍以筛查或辅助诊断因钙营养不良引起的骨钙化障碍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代谢性骨病。
骨碱性磷酸酶参考值如下:正常水平≤200u/L预防水平 250u/L医疗水平 300u/L你好!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是用于检测佝偻病的一个指标,当缺少维生素D和钙时,骨头钙化不好时,它会升高,但一般明显升高才有诊断意义。
你孩子的结果只比参考值的上限(200)高10,可以是实验误差造成,也可以是佝偻病的早期造成,是不必过度担心,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过些日子再复查一次,很可能就正常了。
追问昨天医生给我宝宝开了龙牡浸在壮骨颗粒和复方三维右酸钙糖浆,可是我的宝宝复方三维右酸钙糖浆吃不下,有没有什么别的药让他可以吃的回答你好!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龙牡壮骨颗粒中已含有维生素D和钙,你的孩子缺维生素D和钙并不重,已经够了,两种都吃恐怕不是很必要。
补维生素d最天然的方法是,多晒太阳,晒太阳可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 ,可以说是没副作用的补VD方法另外,就是吃含补维生素d 多的食物做成的粥或汤,而通过食物摄取维生素D是不会引起中毒的。
含量较多的食物有大马哈鱼、红鳟鱼、鳕鱼肝油、比目鱼肝油、奶油、鸡蛋、鸡鸭肝等动物肝脏以及牛奶等,或是买回维生素d的保健品进行补VD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宝宝100天,骨源性碱性磷酸酶250,高于200的标准值;微量元素钙1.09,低于1.1-1.6。
之前一直在服用伊可新,一天一粒;妈妈也在服用迪巧的钙片,一天2片。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于维持骨骼健康和钙磷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钙和磷的吸收不足,进而导致佝偻病的发病。
佝偻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骨骼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和发育。
而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是参与骨代谢的一种重要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生物学功能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是一种酶,具有促进骨骼矿化过程的重要功能。
它主要存在于成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能够催化磷酸酶酶解反应,促进无机盐的反应生成肌醇磷酸酯,从而有利于骨骺软骨和成骨细胞的矿化。
ALP是骨骼生长和骨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
2.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维生素D缺乏是引起佝偻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维持血钙和血磷的平衡,促进骨骼生长和矿化。
当维生素D缺乏时,就会导致钙和磷的吸收不足,进而导致骨骼软化,出现佝偻病的症状。
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过程中,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会显著增加。
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时,骨细胞将会释放更多的碱性磷酸酶,这是因为骨细胞在受到钙和磷的刺激下,会释放碱性磷酸酶来促进骨骼的矿化过程。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加可以被视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一个生化指标。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不仅是佝偻病的诊断指标,同时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目前,治疗佝偻病的关键是补充维生素D和钙,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骨骼矫正。
通过监测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可以了解患儿骨骼的矿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还发现,在治疗佝偻病的过程中,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会随着治疗的进行而逐渐下降,这反映了骨骼的矿化过程逐渐恢复正常,因此也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它对骨骼的形成和骨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引起佝偻病。
而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作为骨代谢的重要指标,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潜在的临床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基本情况。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是一种由成熟骨细胞向血液中释放的酶,主要参与骨骼的新陈代谢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当骨骼受到损伤或异常的刺激时,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含量会显著上升,成为了反映骨代谢活跃度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D导致骨骼发育不良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骨骼软化、变形和畸形。
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下,机体无法正常吸收和利用钙、磷等无机盐,造成骨骼的发育受损。
在这一过程中,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含量的显著上升,这与骨骼的破坏和修复过程密切相关。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可以作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和治疗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作为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一个重要指标,还可以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参考。
对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监测和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过程,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关注这一领域,为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测定结果比较及临床探讨

中图分 类号 R 4 4 6 . 1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4 ) 8 — 0 1 2 7 - 0 2
本研究对 1 4 0例婴幼儿 的骨 源性碱性 磷酸酶 ( N B A P ) 和其 血 2 结 果 钙含量进 行调 查分析 ,现将 第1 2 卷第8 期( 总 第2 3 2 期) 2 0 1 4  ̄ 1 z 3 月 垒 验体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骨源性碱性磷 酸酶与血钙 测定结果 比较及 临床探讨
张 爱 明①
【 摘 要 】 目的 :对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测定结果进行探 讨分析 。方 法:选取 2 0 1 0 年1 月一 2 0 1 2 年1 月 于笔者所 在医院接受健 康体 检的 1 4 0
1 . 2 方法 对 婴幼儿 的血液检测 结果显示 1 4 0例幼儿 中,N B A P≥ 2 5 0
U / L的为 6 6例 ,符 合佝偻 病 的诊 断界 限 ,患病率 为 4 7 . 1 %。而
根据 《 婴幼 儿佝 偻病 防治方 案 》的临床诊 断发 现 4 0 例( 2 8 . 6 % ) 端末 梢的血 液 3 O l 并使 用小儿 型骨源性碱 性磷酸 酶试 剂盒对 幼儿符 合临床相关症 状。两种方法诊 断相符 的为 3 0例 ( 7 5 . 0 %) ,
骨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检测结果分析

B A L P标 本共 4 3 6 例, 检测血钙 、B A L P水平 。结果 占总人数 的 5 %。结论
部较 高。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骨 源性 碱 性 磷 酸 酶 ( B A L P ) 与钙 营养 水 平 关 系 。方 法 选 择 本科 室检 测 血钙低 的儿童 占全部 人数 的 2 4 %, 血 钙高的儿童
血钙 高低与 B AL P的检测结果 存在 一定关 系 , 就是 血钙 低 的儿童 的 B AL P全
【 关键词 】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 血钙 ; 临床检测分析 现在 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 的不 断提 高 , 人们越来 越注意营 1 . 2 标 本采集 取被检者早 晨的空腹静脉 血 3 ml , 首先用标 0“ l 加入专 用微量 元素稀 释液 中 , 待 血液 养 保健 , 特 别是对于 发育期 的儿 童 , 由于受 到社会各种 营养 准微 量吸 管吸取 4 凝 固完全后 离 心分离血 清 , 标本不 能有 溶血 、黄疸 、脂 血, 品的不断充斥 , 进 补营养品在 目前社会 日益 泛滥 , 特别 是对 于儿童 的补钙 , 儿童是否 补钙以及如何补钙 、到底需不需要 以免影 响结果 的准确性 。 补钙是 日益矛 盾的课题 … , 鉴于此 , 本 院检验科对 4 3 6例儿 1 . 3 试剂 和仪器 北京普 析通用 MB 5血液 五元 素分析 仪 ,
童进行骨 碱性磷酸酶测 定 , 以及 血钙判定 , 现就其 临床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试剂 : 专用微量 元素血 液稀释液 ; 南 京神州 英诺华 D 3 6 0 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 , 试剂 : 上海长征体外 诊断试剂 。 1 . 4 结果 测定 操 作严 格按照试 剂盒说 明书进行 , 分析 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铁性贫血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06T15:19:54.8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作者:周芳静[导读] 分析并研究缺铁性贫血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
桐乡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桐乡)314502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缺铁性贫血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本研究得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我院的健康幼儿8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本研究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液测定,研究缺铁性贫血和谷原性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
结果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可以得出,对照组当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250U/L以上的6例,占7.5%,观察组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250U/L以上的24例,占30.77%,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和顾源性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具有直线关系,呈负相关。
结论缺铁性贫血患儿的顾源性碱性磷酸酶在250U/L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而且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和顾源性磷酸酶含量具有负相关。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相关性
预防婴幼儿出现缺铁性贫血和佝偻病能够有效地提高婴幼儿的营养水平,也可以有效地增强儿童的体质。
是因为患者体内铁缺乏而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1],这是一种小细胞低色素的贫血症状,能够对患儿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
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能够反映古代些状况,它是一种较好的系列化指标[2],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主要通过骨细胞合成,当人体存在盖因营养不良的时候,人体的血该会下降,都会使得甲状旁腺激素的PTH明显上升,能够有效地促进肾脏的合成。
本研究主要据此分析缺铁性贫血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同时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研究,并与80例正常幼儿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当中,抽取78的患儿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有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44例,患儿的最大年龄为5岁,最小年龄为2岁,平均年龄为(3.2±1.2)岁;同期来我院进行身体检查的80例健康幼儿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最大年龄为7岁,最小年龄为1.5岁,平均年龄为(3.4±1.3)岁。
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除病情以外,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验,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检测,所采用的试剂由于厂家配套,每日开机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分析评判标准,血红蛋白<110g/L,平均红细胞体积在80fl以下,平均红细胞蛋白量在27pg以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在320g/l以下,红细胞体积的分布宽度在14.5%以上。
经过血涂片能够明确看到红细胞的体积变小,其朝着中央的淡然区域扩大。
根据病史情况和临床症状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检测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采用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进行测定,并抽取末梢血30μl添加到样本孔当中,将血液样品经过亲和渗漏装置进行分离,分离出血浆以后,进行预处理,之后通过过来垫达到反映膜,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膜上固定的结合蛋白出现亲和反应,并被特异结合在反映膜之上,经过洗涤以后,将其他的组份祛除,将其加入酶底物,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催化为BCIP 水解。
其所产生的吲哚基可以却使碘硝基四氮唑紫还原显色,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得股圆形碱性磷酸酶能够催化活性和色斑深度形成正比,并对照标准色板的半度结果。
2.结果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可以得出,对照组当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250U/L以上的6例,占7.5%,观察组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250U/L以上的24例,占30.77%,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和顾源性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具有直线关系,呈负相关。
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3.讨论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因为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而骨源性碱性磷酸主要对婴幼儿佝偻病进行评价是一项主要的指标[3]。
从本研究的调查和分析能够得出,对照组当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250U/L以上的6例,占7.5%,观察组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250U/L以上的24例,占30.77%,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具有直线关系,呈负相关。
分析缺铁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体内的铁摄入量严重不足,而且食物搭配并不合理[4],先天性的储铁不足,在加之生长繁育较慢,铁丢失过多等都会使患者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5]。
本研究主要分析缺铁性贫血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通过调查和分析能够得出,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可以说明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能够有效的预防小儿佝偻病发病。
为了更好地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再对拥有而进行治疗的时候,必须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并进行有效的喂养指导,在喂养过程中,提倡母乳喂养,要及时添加有效的营养物质,做好相关的合理搭配,稳定期的患者进行体检。
所以综合上述分析,通过研究的调查研究能够得出,缺铁性贫血患儿的顾源性碱性磷酸酶在250U/L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而且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和骨源性磷酸酶含量具有负相关。
为有效的预防小儿佝偻病的发病,做好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和预防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措施。
【参考文献】
[1]高莉莉,任宪辉,富宏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骨代谢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24(01):754-755.
[2]田洪伦,邹永丽,王予川,崔玉霞,赵仁兵.250例体检儿童全血钙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6,21(02):451-452.
[3]曾新建.血液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及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27(01);575-576.
[4]詹凌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测定与钙营养的关系[J].中国热带医学,2016,01(02):164-166.
[5]刘艳云,张红霞,高淑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儿童缺钙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04(09):7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