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中国音乐史篇
中国音乐史考点梳理

中国音乐史考点梳理不管是在音乐教师资格考试还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中国音乐史都是的内容,很多考生在准备这部分内容时显得慌乱无措,今天就给大家总结一些中国音乐史中常考的一些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进行考点的梳理和总结,达到快速备考的效果,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
今天中公老师将从古代音乐史总结到进现代音乐史。
(一)重点知识:贾湖骨笛;音乐起源:精神需要说、情感说、模仿说、劳动生产说;《弹歌》放映狩猎生活;《八阙》选自《吕氏春秋·葛天氏之乐》。
三大乐舞《云门》、《咸池》、《箫韶》。
《大夏》赞颂大禹治水的功绩;《大濩》歌颂商汤伐桀的功绩;兽面纹铜鼓是现存最早的铜鼓;虎纹石磬是体积最大的商磬;青铜铙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图片中的乐器,能够加以区分;(二)礼乐制度是周代建立的等级制度;春宫--第一个礼乐机构;六代乐舞中的《韶》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尽善尽美;尽善未尽美说的是《大武》;小舞等作为了解;诗经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楚辞为第二部诗歌总集。
乐器八音也为重点知识;三分损益法;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乐记》为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著作,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理论著作。
(三)汉代乐府:汉承秦制;相和歌解释以及伴奏乐器。
清商乐:请商三调和清平三调;《声无哀乐论》作者嵇康;何承天的新律已经相当接近十二平均律了。
《碣石调·幽兰》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琴谱;(四)隋代的七部乐,唐代的梨园和教坊;音乐形式为歌舞大曲;变文保存最早的说唱本子;其他的乐器以及主要的音乐家作为了解即可;(五)宋元音乐中心:瓦子和勾栏;姜夔《白石道人歌曲集》;唱赚曲子的代表形式;由张五牛所创;诸宫调由孔三传所创;宋代曲子的解释要作为重点;元曲六大家;南戏的四大传奇和五大传奇为重点;《海青拿天鹅》为最古老的一首琵琶独奏曲。
音乐论著主要了解《乐书》、《梦溪笔谈》等论著地位为重点知识;(六)四大声腔为重点;京剧的三大伴奏乐器;以及汤显祖的四梦;其他知识作为了解内容;(七)民歌中的代表作、京韵大鼓和苏州弹词,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八)学堂乐歌的特点:旧曲填词;沈心工,学堂乐歌之父,《体操-兵操》又称“男儿第一志气高”;李叔同《送别》改编美国的《旅愁》、《春游》我国最早的一首三声部声乐作品;曾志忞《和声学》最早介绍西方的和声丛书;(九)萧友梅创办的音乐院标志中国专业音乐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29年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赵元任:“中国的舒伯特”《海韵》第一个大型合唱,选自徐志摩的诗集;他是刘天华的哥哥,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国化”的音乐发展道路;黎锦晖:中国流行音乐先驱,《麻雀与小孩》是中国第一部儿童歌舞剧;刘天华:“二胡的鼻祖”,是与萧友梅齐名的音乐奠基人;王光祈:“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编写中国第一部《中国音乐史》三大乐系:欧洲乐系(哈萨克族、俄罗斯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等)波斯阿拉伯(维吾尔族等)中国乐系(朝鲜、蒙古、越南、日本等);(十)黄自:四大弟子;贺绿汀、刘雪庵、陈田鹤、江定仙;《长恨歌》第一部清唱剧,改编白居易的《长恨歌》;《怀旧》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创作中最早的一部交响性管弦乐曲;贺绿汀《暴动歌》是我国最早一首创作的工农群众歌曲;《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在亚历山大·齐尔品征集中国风钢琴作品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青主:代表作品《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出自电影《风云儿女》;《毕业歌》选自电影《桃李劫》,《开矿歌》出自电影《母亲之光》是我国最早的革命歌曲;《金蛇狂舞》根据广东音乐《倒八板》改写,采用“螺丝结顶”,第一部舞台剧《扬子江风暴雨》,反映工人阶级反帝反斗争的作品《码头工人歌》、《打转歌》、《打桩歌》、《前进歌》;冼星海,四大合唱《黄河》《生产》《九一八》《牺盟》,最后一部作品管弦乐《中国狂想曲》,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由殷承宗(首演)等改编《黄河大合唱》;(十一)马思聪,《思乡曲》选自《绥远组曲》第二乐章;中国近现代音乐主要了解四种唱法以及熟悉不同的音乐作品,能够达到听旋律知道歌曲的要求。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45题)1、“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使学生认识音乐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拓展艺术视野。
”采用了()的教学方法。
A.比较欣赏B.独立欣赏C.盲目欣赏D.设疑欣赏【答案】 A2、 ( )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
A.创造B.表现C.聆听D.探究【答案】 A3、京剧《铡美案》中秦香莲的角色行当是()。
A.老旦B.青衣C.闺门旦D.刀马旦4、“梅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南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话故事,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所授角色的理解,现场表演出各种相应的动作与形态,模拟森林中的各种音响,使整个教室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森林’。
”上述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创作模块教学的哪个特点( )A.理论性B.民族性C.即兴性D.科学性【答案】 C5、螺旋式课程理念是认知心理学的成果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B.加德纳C.布鲁纳D.维果斯基【答案】 C6、()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A.呆板B.传统C.生成D.创新7、迪斯康特声部附加在格里高利圣咏的()。
A.上方B.下方C.上下方皆有D.与奥尔加农声部相同【答案】 A8、下列剧作家中,()不是古希腊的悲剧代表人物。
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里庇德斯D.毕达哥拉斯【答案】 D9、《跳蚤之歌》的体裁形式为()。
A.诙谐歌曲B.抒情歌曲C.讽刺歌曲D.叙事歌曲【答案】 C10、“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答案】 B1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领域提出7—9年级学生“能够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中国音乐史重点整理(打印版)复习资料重点

中古音乐史要点整理一、中国古代乐律学1.三分损益法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按其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吕的相生,史称“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述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
其求五音之法为: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把它作为宫音。
然后就宫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三分益一),即得低四度的徵音;再就徵音的弦长减去三分之一(三分损一),即得高五音的商音;把商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得低四度的羽音;就羽音弦长减去三分之一,可得角音。
2.周代“十二律吕”十二律吕是周代律学的名称。
它是用三分损益法求得的,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其中单数各律为“律”,双数各律为“吕”。
3.京房六十律京房(前77〜前37)西汉律学家,本姓李,字君明。
他因为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中仲吕不能回到黄钟律,因而继续推算下去,成为“六十律”。
京房同时觉察到律管的管口校正问题,提出“竹声不可度调”的认识,并制作了十三弦的“准”。
4.荀勖笛律西晋律学家荀勖(?~289)在乐律上的成就在于他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荀勖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出较精确的十二笛。
每笛适吹一律。
荀勖的“管口校正”之方法为:他作的笛有六个按孔,前五后一。
后面一个按孔离吹口最近,作为商音。
前面五孔依次由吹孔向下排列为宫、变宫、羽、徵、变徵;六孔全按为角音。
5.何承天的“新律”何承天,南朝宋时郑(今山东郊城县)人,武帝时(420~422)曾为尚书祠部郎,文帝时做过御史中丞:后因故免官,死于家中。
他在乐律学史上,第一次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十二等差律"(即隋书称之“新律”)的理论。
其方法是:先以黄钟本律之数(9寸)减去由仲吕所生黄钟2之数(8. 8788寸),得差数为0. 1212,再将此差数平分为十二等份。
即0. 1212÷12=0.0101,然后将此数依次递加在林钟以下各律上,即得“新律”各音之数。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音乐教师招聘之中国音乐史复习要点

中国音乐史——远古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考察的知识点1、东汉以来,随着各民族的内迁,音乐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在乐律方面纯律和平均律在古琴与阮上得到了应用;2、乐府一词,最早出现在山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铜钟组部;3、汉武帝时李延年担任协律都尉;4、乐府采集和改编的各地民间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郊祭,朝会、宴飨等场合;对继承和发扬民间音乐的优良传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5、鼓吹乐:是以打击乐器鼓和吹奏乐器箫、横笛、笳、角等合奏的音乐,有时也有歌唱;6、相和歌:相和歌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相和歌在发展过程当中与舞蹈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大型的歌舞曲,被成为相和大曲;例如乐府诗集里收集的东门行、白头吟、陌上桑;7、清商乐:又称商乐或者商歌,是一种娱乐性的民间音乐;8、汉百戏:汉百戏是多种民间艺术在宫廷中的总称,内容有杂技、角抵、幻术、武术、歌舞、杂戏等;9、着名的西域乐人曹妙达、白智通、安未弱、苏抵婆等在南北朝时期来到中原,五弦琵琶曲项琵琶筚篥,羯鼓等乐器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原与西域的交往传入了内地;10、南北朝后期出现在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西域及外国的音乐有鲜卑乐、龟兹乐、疏勒乐、西凉乐、高昌乐、康国乐、悦般乐、安国乐、高丽乐、天竺乐等,这些音乐的传入,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并为我国民族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11、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作品主要有: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描写的是公元前四世纪聂政为父报仇刺死韩王的故事;晋代的嵇康善弹此曲;12、酒狂,相传为阮籍所作;描写的内容是作者对魏末司马氏不满情绪的反映;13、碣石调·幽兰是唐代人手抄的一首古琴曲;原件现存日本,从谱前小序来看,为梁末隋初的古琴家丘明所传;14、胡笳十八拍相传为汉末蔡琰所作,内容描写她本人的不幸遭遇和思乡别子的心情;15、西汉时期的记谱法:西汉时期流行“声曲折”的记谱法;16、我国现存最早的乐谱是古琴曲碣石调·幽兰,用四千九百多个汉子记述弦名,悔位及左右手的谈法的;近人称之为“文字谱”;17、我国周代时期用三分损益法求出十二律,不少学者对律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成绩比较突出的有西汉的京房,南朝宋时期的何承天等人;18、京房,西汉律学家,元帝时被立为博士,他为探索传统的十二律相还宫的问题,提出了“六十律”理论;19、何承天,南朝宋时代的无神论思想家山东人,在研究传统十二律旋相还原宫问题中,发明了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20、荀勖xu,晋代音乐家;“管口校正数”,用这种方法制出十二支标准笛,每支可以吹一个调,用于定音,也用于演奏;21、秦汉与魏晋南北朝的音乐论着主要集中在各朝代官方撰写的史书中,如史记中的乐书、律书,前汉书中的礼乐志、律历志,后汉书中律历志,晋书、魏书、宋书、南齐书中的乐志等;22、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着名音乐家有李延年,蔡邕yong,嵇ji 康;23、李延年,西汉武帝时乐官,宦官曾为汉郊祀歌十九章配乐;24、蔡邕,东汉着名琴家,音乐理论家;创作作品有游春、幽居、绿水、坐愁、秋思等,这些作品被后人称之为“蔡氏五弄”;现存神奇密谱中的秋月照茅亭和山中思友人从题记看也是他的作品;他撰写的琴操是现存介绍早期琴曲作品的唯一辑着;25、嵇康,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琴家、音乐评论家;所弹广陵散声调绝伦,创作的琴曲主要有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风入松歌;。
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中国音乐史篇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中国音乐史篇通过最新吉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7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时间、招聘条件,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为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导语:中国音乐史这类题目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题目中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也经常在这个题目中摔跤绊跟头,所以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近现代音乐史这个知识模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个模块里的知识点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于未然。
考点·刘天华中国现代民族器乐领域杰出的音乐家。
二胡曲:《良宵》《月夜》《苦闷之讴》《独弦操》《病中吟》《烛影摇红》《光明行》《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琵琶曲:《改进操》《歌舞引》《虚籁》。
考点·黄自中国20世纪30年代着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
代表作品有:合唱《抗敌歌》《旗正飘飘》;清唱剧《长恨歌》;艺术歌曲《南乡子》《点绛唇》《花非花》《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儿童歌曲《西风的话》《雨后西湖》《踏雪寻梅》;管弦乐作品《怀旧》等。
考点·《长恨歌》1932年创作的清唱剧《长恨歌》,韦瀚章作词。
共十个乐章,黄自生前完成了七个乐章,分别为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混声合唱)第二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合唱)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合唱)第四乐章《惊破霓裳羽衣舞》(未完成)第五乐章《六军不发无奈何》(男声合唱)第六乐章《宛转蛾眉马前死》(女高音独唱)第七乐章《夜雨闻铃肠断声》(未完成)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女声合唱)第九乐章《西宫南内多秋草》(未完成)第十乐章《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合唱及男中音独唱) 考点?赵元任赵元任,着名语言学家、音乐家。
教师招聘考试-中国音乐史备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考试|中国音乐史备考知识点中国音乐史这类题目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题目中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也经常在这个题目中摔跤绊跟头,所以中公教师考试教学部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中国音乐史这个知识模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个模块里的知识点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于未然:考点·六代乐舞六代乐舞又称“六舞”,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包括:黄帝时期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箫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濩》以及周时的《大武》。
考点·京剧京剧的唱腔:京剧唱腔以“皮”、“黄”为主。
“皮”是指湖北襄阳将陕西梆子与楚腔相结合的襄阳腔,称西皮腔;“黄”是指江西宜黄在弋阳腔影响下形成的声腔,又称二黄腔,这两种腔合套成为一个声腔系统,称皮黄腔。
一般来说,西皮较明朗流畅,常用于表现喜悦、激动、高亢的情绪;二黄较深沉柔和,常勇于表现回忆、沉思、感叹、悲愤的情绪。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京剧表演的艺术手段(四功):唱、念、做、打。
考点·萧友梅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是音乐教育的开拓者,创办中国第一所音乐院——国立音乐院,1929年奉命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担任校长。
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宗师”代表作品有:《五四纪念爱国歌》《问》《柏树林回旋歌》《新霓裳羽衣舞》《秋思》。
考点·冼星海其代表作《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逝世后被誉为“人民的音乐家”。
冼星海的群众歌曲创作有《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等。
抒情性独唱曲有《夜半歌声》《黄河之恋》等。
在劳动歌曲方面,冼星海的重要作品有《拉犁歌》《搬夫曲》等。
儿童歌曲有《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谁来跟我玩》等。
在大型的声乐体裁方面,有四部大合唱作品,分别为《黄河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
简明中国音乐史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中国音乐史笔记摘抄一、远古时期(约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21世纪)1. 远古时期的音乐主要表现为祭祀仪式和劳动生产中的歌谣。
2.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黄帝时已有乐官,负责音乐创作和演奏。
3. 传说中的乐器有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4. 殷商时期,音乐成为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六乐”制度。
二、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1. 先秦时期音乐分为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祭祀音乐。
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大量民歌。
3.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体裁,其中包含了许多音乐元素。
4. 儒家思想对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音乐审美标准。
5. 墨家主张“非乐”,认为音乐是奢侈的象征,不利于国家的安定。
6.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成为诸侯争霸的工具,各诸侯国纷纷设立音乐机构。
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焚书坑儒”,但对音乐文化有所保留。
2. 汉朝音乐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祭祀音乐均有较大发展。
3. 汉乐府是汉朝政府设立的音乐机构,负责收集、整理民间音乐。
4. 汉代乐器有:琴、瑟、筝、笛、箫、笙等。
5. 汉代音乐理论有:五声音阶、十二律吕等。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1.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融合了中原文化、巴蜀文化、江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
2. 南北朝音乐以民歌为主,如《子夜歌》、《读曲歌》等。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音乐传入中国,对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4.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理论有所发展,如“声律学”。
5. 乐器有:琵琶、古筝、古琴、笛、箫、笙等。
五、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1. 隋唐时期,音乐进入鼎盛时期,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均有较大发展。
2. 隋唐音乐以唐乐为代表,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
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源远流长,纵观历史发展,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以下将就古代音乐的起源、乐器、音律体系、音乐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总结,带您一起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精髓。
一、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早出现的乐器是以石制成的筑、敲击类乐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原始的简单乐器逐渐演变为各类气韵生动的乐器,如丝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二、古代乐器中国古代乐器种类繁多,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包括丝弦乐器中的琵琶、古筝、二胡、竹笛等;吹管乐器中的箫、笛子、唢呐、洞箫等;打击乐器中的钟鼓、铙钹、大鼓等。
每种乐器都有其特殊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基础。
三、音律体系中国古代的音乐音律体系主要有五声音律、八声音律和十二声音律。
五声音律在古代音乐发展初期较为常见,八声音律在唐宋时期逐渐形成并广泛应用,十二声音律则是明清时代的主流音律。
四、音乐表演形式中国古代音乐的表演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雅乐、宫廷乐、民间乐、寺庙乐等。
雅乐是指古代帝王贵族聚会时进行的正式音乐表演,宫廷乐则是指古代宫廷内举行的各种音乐会和演出,民间乐则是古代百姓自发形成的音乐表演形式,寺庙乐则是在佛教寺院内进行的仪式音乐表演。
五、音乐与文化中国古代音乐与文化密不可分,音乐被视为一种崇高的艺术形式,是古代文人雅士必修的技能之一。
古代文人经常将自己的感悟、人生哲理融入音乐中表达,使音乐兼具艺术和教育的双重功能。
六、音乐与宗教在古代,音乐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佛教、道教和儒教等宗教都在其仪式中使用音乐来达到宗教的目的。
这些宗教音乐在表现形式上各有特点,但都以宏大、庄重、肃穆的风格为主,给人以肃然起敬之感。
七、音乐的社会功能古代音乐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交活动的方式,提升人们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中国音乐
史篇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中
国音乐史篇
通过最新、大纲可以了解到2017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时间、招聘条件,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为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一对一解答。
导语:中国音乐史这类题目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题目中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也经常在这个题目中摔跤绊跟头,所以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近现代音乐史这个知识模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个模块里的知识点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于未然。
考点·刘天华
中国现代民族器乐领域杰出的音乐家。
二胡曲:《良宵》《月夜》《苦闷之讴》《独弦操》《病中吟》《烛影摇红》《光明行》《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
琵琶曲:《改进操》《歌舞引》《虚籁》。
考点·黄自
中国20世纪30年代着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
代表作品有:合唱《抗敌歌》《旗正飘飘》;清唱剧《长恨歌》;艺术歌曲《南乡子》《点绛唇》《花非花》《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儿童歌曲《西风的话》《雨后西湖》《踏雪寻梅》;管弦乐作品《怀旧》等。
考点·《长恨歌》
1932年创作的清唱剧《长恨歌》,韦瀚章作词。
共十个乐章,黄自生前完成了七个乐章,分别为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混声合唱)第二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合唱)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合唱)第四乐章《惊破霓裳羽衣舞》(未完成)第五乐章《六军不发无奈何》(男声合唱)第六乐章《宛转蛾眉马前死》(女高音独唱)第七乐章
《夜雨闻铃肠断声》(未完成)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女声合唱)第九乐章《西宫南内多秋草》(未完成)第十乐章《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合唱及男中音独唱)
考点?赵元任
赵元任,着名语言学家、音乐家。
字宜仲,江苏武进人。
1910年留学美国学习文学,以语言学着名。
被称为“中国的舒伯特”。
代表作品:他的一生中编写了100多首歌。
最优秀的合唱代表作《海韵》是一部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清唱剧式的大型作品;抒情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表现反帝反封建的歌曲《卖布谣》《老天爷》《西洋镜歌》(电影《都市风光》插曲)等。
他是较早收集、改编民歌的音乐家,曾为数十首中国民歌配上钢琴伴奏并进行演唱,为中国的新音乐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邀请您一同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