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某办公楼多联机设计说明书(全)

某办公楼多联机设计说明书(全)

目录摘要 (II)第一章前言 (3)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2.发展趋势 (3)3.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4.研究内容 (2)第二章方案论证 (4)1.系统形式的选择: (4)2.室外机、室内机的布置 (6)第三章负荷计算 (6)3.1 设计参数 (6)3.3新风冷负荷 (13)3.4.新风湿负荷 (13)3.5汇总表 (14)第四章设计、选型计算 (16)4.1夏季空调房间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 (16)4.2室内机的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室外机、新风室外机选型 (20)4.4风道的水力计算及送风管径的确定 (24)第五章排烟、排风设计 (21)5.1走道排烟 (22)5.2卫生间排风 (24)第六章生活热水系统 (26)6.1空气源热水器 (27)第七章节能措施与节能技术 (33)7.1 MDV多联机 (31)7.2新风全热器 (32)第八章设计总结 (33)致谢 (36)参考文献 (36)附表一负荷统计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本次参赛设计的所选的内容是重庆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该办公楼位于重庆市区,地上六层,一层高4.8m,二~五层高3.3m,六层3.6m,总的建筑面积为1180m2。

整座大楼主要是集办公室、客房、会议室等的综合办公区域。

该空调系统为舒适性空调系统。

本设计主要是针对办公室﹑客房、会议室、大厅等功能进行空调设计。

为工作人员等提供一个舒适康的环境。

本设计从整个商场的冷负荷计算开始,从合理设计的角度出发,选择了合适的系统。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冷负荷、湿负荷、送风量的计算,风管的水力计算和机组的选型等。

通过这次设计,我们综合运用业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创新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联机系统设计说明

多联机系统设计说明

多联机系统设计注意事项负荷计算一一室机选型一一室外机选型一一冷媒配管选择分歧管选择一一控制系统选择一一电气配线室机1、根据冷负荷确定机子大小:计算冷负荷,依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机型。

公共场所必须选取较大制冷量机型,办公区可选择较小机型。

欲降低价格,可在满足制冷需求的前提下选择较小机型。

建筑物冷负荷估算指标2根据设计环境确定类型:全吊顶:RCI系列适合于客厅,复式住宅的楼梯厅等,可对应4.2m的高天花板空间,形状统一,整齐美观,配管方向调整灵活。

局部吊顶:RPI / RPIZ系列。

RPI / RPIZ系列可能存在噪声问题,解决办法是加装软接头,装大风口。

RPI系列噪音、机外余压大,送风距离长,适合宽敞空间;RPIZ系列适用于各种空间,尤其是对天花板空间狭小时更具优势,噪音低,下回风、后回风灵活变换。

风管机:A、室机连接风管前后都应做50~200mm软接;B、应根据室机静压设计风管长度,一般按每米风管损失7Pa计算。

3确定安装位置:高于地面2.3米,不得有障碍物阻挡进出风,易于操作及维护的空间,且该位置能使室温度分布均匀。

较大容量机器应该加装送、回风管道,风管和风口的设置应该能达到降噪减震的作用。

50%~130%之间,视具体情况定;在北方,考虑多联供热量衰减较快,可能造成室外机配置比较小, 建议75%。

数量匹配:室机台数不应超过下表围:2、安装位置确定。

应将室外机设置于通风良好且干燥的地方。

室外机的噪音及排风不应影响到邻居及周围通风。

机组后侧及左右两侧的运行噪音会比前侧噪音值高。

在人行道路旁的建筑物上安装的空调室外设备,其托板底面距道路面的高度不得低于2.5m 。

空调室外设备的出风口与相对方门窗的距离室外机应远离电磁波辐射源,间距至少在3米以上。

不应将室外机安装于季风可以直接吹到室外机热交换器的地方或建筑物间隙风可以直 接吹到的室外机风扇的地方。

室外机安装位置选择尽可能离室机较近的室外,且通风良好。

某办公楼多联机设计说明书(全)

某办公楼多联机设计说明书(全)

目录摘要 (II)第一章前言 (3)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2.发展趋势 (3)3.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4.研究内容 (2)第二章方案论证 (4)1.系统形式的选择: (4)2.室外机、室内机的布置 (6)第三章负荷计算 (6)3.1 设计参数 (6)3.3新风冷负荷 (13)3.4.新风湿负荷 (13)3.5汇总表 (14)第四章设计、选型计算 (16)4.1夏季空调房间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 (16)4.2室内机的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室外机、新风室外机选型 (20)4.4风道的水力计算及送风管径的确定 (24)第五章排烟、排风设计 (21)5.1走道排烟 (22)5.2卫生间排风 (24)第六章生活热水系统 (26)6.1空气源热水器 (27)第七章节能措施与节能技术 (33)7.1 MDV多联机 (31)7.2新风全热器 (32)第八章设计总结 (33)致谢 (36)参考文献 (36)附表一负荷统计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本次参赛设计的所选的内容是重庆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该办公楼位于重庆市区,地上六层,一层高4.8m,二~五层高3.3m,六层3.6m,总的建筑面积为1180m2。

整座大楼主要是集办公室、客房、会议室等的综合办公区域。

该空调系统为舒适性空调系统。

本设计主要是针对办公室﹑客房、会议室、大厅等功能进行空调设计。

为工作人员等提供一个舒适康的环境。

本设计从整个商场的冷负荷计算开始,从合理设计的角度出发,选择了合适的系统。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冷负荷、湿负荷、送风量的计算,风管的水力计算和机组的选型等。

通过这次设计,我们综合运用业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创新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浅析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浅析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浅析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多联机空调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解决方案,近年来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特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进行简要分析。

一、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多联机空调系统,又称变制冷剂流量(VRV)系统,主要由室外机、室内机和冷媒配管三部分组成。

其设计原理是通过改变制冷剂流量,实现室内外机的灵活搭配,满足不同区域、不同负荷的空调需求。

1. 室外机:作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室外机负责制冷剂的状态转换,即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再通过膨胀阀节流降压,使其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完成一个循环。

2. 室内机:室内机负责将制冷剂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实现制冷或制热效果。

室内机有多种类型,如风管式、天花板嵌入式、挂壁式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 冷媒配管:冷媒配管是连接室外机与室内机的桥梁,负责传输制冷剂。

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管道的长度、走向、保温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二、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特点1. 节能性:多联机空调系统可根据室内外温度和负荷变化,自动调节制冷剂流量,实现精确控温,降低能耗。

2. 灵活性:系统可采用一台室外机对应多台室内机的形式,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空间的空调需求。

3. 占用空间小:室外机占地面积较小,室内机隐蔽安装,节省建筑空间。

4. 安装方便:多联机空调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简便,缩短施工周期。

5. 运行安静:室内外机采用低噪音设计,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1. 适用于多种建筑类型:多联机空调系统可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办公等建筑,满足不同场景的空调需求。

2. 智能化程度高:系统具备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等功能,方便用户管理和维护。

3. 节省运行成本:相较于传统空调系统,多联机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更高的能效比,降低用户电费支出。

4. 环保性强:系统采用环保制冷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多联机安装设计讲解

多联机安装设计讲解

多联机系统的应用场景
住宅小区
办公楼
多联机系统适用于各种住宅小区,特别是 高层住宅和别墅,可以满足不同户型和家 庭的空调需求。
多联机系统适用于办公楼、写字楼等商业 场所,能够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具 有节能、环保等优点。
商场
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
大型商场、超市等商业场所也需要空调系 统来调节室内温度,多联机系统能够满足 大空间的制冷和制热需求。
硬件升级
在必要时,可升级多联机的硬件 组件,如压缩机、电机等,以提 高整体性能。
05 多联机系统的未来发展趋 势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高效传热材料
利用新型高效传热材料,提高多联机系统的换热效率,降低能耗。
新型绝热材料
采用先进的绝热材料,减少冷量损失,提高系统能效。
新型连接材料
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新型连接材料,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控制系统与智能化
控制系统
多联机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各部件的协调控制和智能管理。控制系统包 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部分,能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调整参数、故 障诊断等功能。
智能化
多联机具备智能化特点,能够根据室内外环境、使用习惯等因素自动调整运行状 态,提供舒适节能的空气环境。同时,多联机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智能语音等 方式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交互。
多联机安装设计讲解
目录
• 多联机系统概述 • 多联机系统的设计原理 • 多联机系统的安装工艺 • 多联机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 多联机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多联机系统概述
多联机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多联机系统是一种中央空调系统,采 用一台或多台室外机连接多个室内机 ,通过制冷剂管路实现冷热空气的输 送。

多联机空调设计说明书

多联机空调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为重庆办公大楼中央空调设计。

通过方案比较,在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和大赛要求,采用了多联机空调系统形式。

室内机均采用暗装,部分房间加新风系统。

冷媒管采用去磷无缝铜管,冷凝管采用硬制PVC管,风管采用离心玻璃棉。

设计工程中考虑了消声、减振。

关键词:中央空调;多联机;新风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3)1.1 原始资料 (3)1.2 计算参数 (3)第2章空调负荷计算 (5)2.1 负荷计算概述 (5)2.2 负荷计算参数 (5)2.3 负荷计算方法 (6)第3章空调系统方案的选择 (8)3.1 系统选择 (8)3.2 系统分析 (8)第4章设备选型 (9)4.1 室内机的选型 (9)4.2 新风机组的选型 (10)4.3 室外机组的选型 (11)第5章管径的选定 (12)5.1 冷媒主、配管的选取 (12)5.2冷凝水管的考虑 (13)参考文献 (14)第1章工程概况1.1 原始资料本建筑物为重庆地区某办公楼,建筑面积约为4800m2,使用区域主要为办公室、客房,共6层。

其中1至5层为办公区域,6层为会议室。

建筑层高:一层层高4.8米,顶层层高3.6米,其余层高3.3米,参考立面图。

外窗及门高:窗高统一1800mm,宽度详见平面图,窗台高统一900 mm。

1.2 计算参数1.2.1 室外计算参数本工程位于重庆市,该地区室外气象参数摘录如下:北纬:29°35′东经:106°3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6.5℃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3℃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7℃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82%1.2.2 室内计算参数各空调房间室内计算参数表 2-11.2.3 一层其他设计参数照明功率密度值(w/㎡)表表2-2不同类型房间人员密度(人/㎡)表表2-3第2章空调负荷计算2.1 负荷计算概述本工程主要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各个房间的逐时冷负荷。

多联机选型设计及安装施工指导说明

多联机选型设计及安装施工指导说明

多联机选型设计及安装施工指导说明第四章工程设计及安装施工一、冷媒配管工程(一)、冷媒配管设计1、冷媒配管长度和落差注:相当长换算:按分歧管接头0.5m/处、2、冷媒配管选取1)冷媒配管类型选定配管类型连接部位编号室外机与第一分歧管间1、2主配管分歧管与分歧管间支配管分歧管与室内机间 32)单模块室外机配管尺寸和连接方法机型气侧液侧MDV-D252(8)W/S-830Φ28.6(焊接)Φ12.7(扩口螺母)MDV-D280(10)W/S-830Φ28.6(焊接)Φ12.7(扩口螺母)MDV-D335(12)W/S-830Φ28.6(焊接)Φ12.7(扩口螺母)MDV-D400(14)W/S-830Φ38(焊接)Φ15.9(扩口螺母)MDV-D450(16)W/S-830Φ38(焊接)Φ15.9(扩口螺母) 3)多台模块机并联的连接主管尺寸并联机组能力A(HP)配管尺寸(气/液)18≤A≤24 Φ38.0/Φ19.026≤A≤32 Φ45.0/Φ22.034≤A≤48 Φ54.0/Φ25.050≤A≤64 Φ67.0/Φ28.6★注意:多台模块机并联时,必须处于同一水平面,不得出现高差。

4)主配管尺寸选定A (HP) 配管尺寸 (气/液) 适用分歧管备注0<A≤12 Φ28.6/Φ12.7 MDV-BY101分流冷媒到下一分歧管或室内机12<A≤16 Φ38.0/Φ15.9MDV-BY102分流冷媒到下一分歧管或室内机16<A≤24 Φ38.0/Φ19.024<A≤32Φ45.0/Φ22.0 MDV-BY103分流冷媒到下一分歧管或室内机32<A≤48 Φ54.0/Φ25.0 MDV-BY104分流冷媒到下一分歧管48<A≤64 Φ67.0/Φ28.6 MDV-BY105分流冷媒到下一分歧管说明:① A表示:配管下游内机(从该段配管的至最后一台内机之间所有内机)的马力数之和。

② 第一分歧管以外机总能力为准,其他分歧管不得大于第一个分歧管。

多联机电气设计手册

多联机电气设计手册
2%,若其长度无法缩短,则电源线需加粗;相间电压差不超过额定值的2%,
且最高与最低相电流差值应小于额定值的3%。

1.2 室外机配线
• 室外机电源配线
图1
图2

电源配线是指到分配器的主干线(a)和从分配器到室外机的配线(b),
请按如下方法选定电线粗细。








1、主干线(a)的粗细:
根据室外机匹数(HP)之和由下表得出
注意:
1. 室外机之间、室内外机之间、室内机之间的信号连接线是有极性 的,在连接时务必细心,切勿接错。
2. 控制线必须用≥0.75平方的屏蔽三芯线。
3. 禁止将控制线与铜管用扎带捆绑在一起。
• 1、控制线正确的连接
•2、控制线错误的连接
•1)、控制线环状连接
•2)、控制线星形连接
•3)、控制线接反
蔽层必须保证可靠接地(即接在电控盒钣金上)。


禁止将控制线和制冷剂管道、电源线等捆绑在一起。当电源线与控制
线平行敷设时,应保持在300mm以上的距离,以防信号源被干扰。

控制线不能形成闭合环路。

控制线具有极性,接线时一定要注意。

室内机的通讯最末端接上120Ω的匹配电阻。

2.2 控制线(控制线)的连接
• 2.3 控制线规格选择
控制线一般选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护套软电线(RVVP)。
控制线必须用≥0.75平方的屏蔽三芯线。
• 3. 地址设置

3.1、室外机地址设定

室外机配管连接必须遵循制冷量“从大到小”的原则,通过室外机主控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和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苏州水世界办公楼中央空调项目,共三层 ,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中空调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版)
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
7. 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以及其它配合专业的设计资料,以及相关的设计规范、规程和措施。

三、设计范围
暖通空调专业负责施工图设计的范围是: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四、室外计算参数
1.本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城市位置:北纬31°46',东经119°57'海拔9.2M,
2.大气压力:冬季1025.9hPa,夏季1004.9hPa;
3. 年平均气温:15.4℃;
4. 极端最低温度:-1
5.5℃;
5. 极端最高温度:39.4℃;
6.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夏季空调:34.6℃; 夏季通风:32℃;
冬季空调:-5.0℃; 冬季通风:2.0℃;
7. 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夏季空调28.6℃; 最热月平均82%;
8. 室外风速:冬季平均3.1m/s,夏季平均3.1m/s;
9. 主导风向及频率:冬季ESE8%,夏季ESE19%;
10. 最大冻土深度: 10cm。

五、室内计算参数
1、空气调节
夏季冬季新风量噪声标准区域或房间
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m3/h·p) (dB) 包厢25 55% 20 40% 20 45 办公、值班室26 60% 20 45% 30 40 会议室25 60% 20 45% 25 35
备注:上述室内温度和湿度均为设计值,而允许波动范围在±10%之间.
施工说明
施工步骤:
●冷媒铜管施工
●冷凝水管施工
●铜弯头及对接
●PVC控制线管及控制线
●管道安装零配件
●风系统管道安装
●焊接材料
●室外机基础
●室内外机组安装就位
●冷媒管清理及试压
●气密实验
●冷媒填充
●试运转
●系统整理、验收
各步骤技术要求与标准:
冷媒配管施工,本系统制冷剂的液管和气管均采用磷化脱氧无缝铜管1)打洞及预埋件作业处理
核准应开洞孔的位置、尺寸准确无误后,在要打洞的墙板上标出所开洞孔的大小,征得业主和现场监理同意后进行打孔作业。

管线过墙洞,采用电锤打孔,若不适宜电锤打孔的墙壁在征得业主同意后方可用其它方式打孔。

孔的尺寸以穿过管线(含保温层)外径为准,吊装室内机及支托架固定采用膨胀螺栓。

配管穿过墙体或楼板处应设镀锌铁皮套管或钢套管,管道的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内,镀锌铁皮套管应与墙面或楼板平齐,但应比地面高出20mm,管道与套管得空隙应用隔热或其它不燃材料填塞,不得将套管作为管道支撑。

2)弯管作业
冷媒配管应尽量短,优先选用直线配管,必须弯曲时,弯曲半径要在配管半径的4倍以上。

而且,弯曲冷媒配管时,要用手动弯头,一定要注意不能把管子弄破,并且管壁不能变薄。

3)扩口加工
对于KX4系统安装,使用R410A专用的抓卡式扩口工具,按KX4冷媒配管要求进行加工,扩口铜管必须用O材或OL材料。

2)扩口连接
扩口连接冷媒管与室内机连接采用喇叭口连接,因此要注意喇叭口的扩展
质量,其中承口的扩口深度不应小于管径,扩口方向应迎冷媒流向,切管
采用切割刀,扩口和琐紧螺母时在扩口的内表面上涂少许冷冻油,扩口尺
寸和螺母扭力如下表:
标称直径管外径(mm)铜管扩口尺寸(mm)扭矩(kg-cm)1/4 Ф6.4 9.1-9.5 144-176
3/8 Ф9.5 12.2-12.8 333-407
1/8 Ф12.7 15.6-16.2 504-616
5/8 Ф15.9 18.8-19.4 530-770
3/4 Ф19.05 23.1-23.7 990-1210
室内侧的连接
a)辅助配管前端的扩口螺帽要用2把扳手来装卸(这时如有氮气漏出的话
不是异常)
b)对正扩口中心,最初用手拧3-4圈,再用2把扳手切实紧好。

室外侧的连接
A、首先卸下液管侧的扩口螺母(小的),对正扩口中心,最初用手拧3-4
圈,再用扳手切实紧好。

B、在卸下气管侧的扩口螺母(大的)对正扩口中心,最初用手拧3-4
圈,再用扳手切实紧好。

一、冷媒配管安装
步骤:支架或吊杆制作→按图纸要求配管→焊接→吹净→试漏→干燥→保温
原则:干燥、清洁、气密性。

首先是防止安装前铜管内有水分进入,配管安装完毕后要吹净和真空干燥;施工时应注意管内清洁;焊接时采用氮气置换焊,最后吹净。

气密性试验一是保证焊接质量和喇叭口连接质量,是最后的气密性试验。

充氮:
我公司要求,冷媒管焊接时必须采用氮气保护,焊接时把微压(3~5kg/cm2)氮气充入正在钎焊的管道内,以有效防止管内氧化皮的产生。

封盖:
冷媒管的包扎十分重要,以防止水分、赃物、灰尘等进入管内。

冷媒管穿墙一定要将管头包扎严密。

暂时不连接的已安装好的管子要把管口包扎好。

吹净:
冷媒管吹净是一种把管内废物清除出去的最好方法,具体方法是将氮气瓶压力调节阀与室外机的充气口连接好,将所有室内机的接口用盲塞堵好保留。

一台室内机接口作为排污口,用手持绝缘材料抵住管口,调节压力阀5kg/cm2向管内充气,至手抵不住时快速释放绝缘物,赃物及水分即随着氮气一起被排除。

这样循环进行若干次直至无污物十分排除为止(每台室内机都要做)。

对所有液管和气管均按此方法作吹净处理。

水平管(铜管)支撑物间隔标准如下:
标称Ф20以下Ф25-40 Ф50
间隔(m) 1.0 1.5 2.0
主意:铜管不能用金属支托架夹紧,应在自然状态下,通过保温层托住铜管,以防冷桥产生。

6)冷媒管钎焊
准备:
保证钎焊条的质量,作好焊接设备的准备,铜管切口表面要平整,不得
有毛刺、回凸等缺陷,缺口平面允许倾斜,偏差为管子直径的1% 。

要求:
冷媒管钎焊应采用磷铜焊条或银焊条,焊接温度为7000C-8450C,钎焊工
作宜向下或水平侧向进行,尽可能避免仰焊,接头的分支口要保持水平。

直径小于Ф19.05mm的铜管一律采用现场煨制。

热弯或冷弯须使用专用制
弯工具。

椭圆率不应大于8%,并列安装配管其弯曲半径应相同,间距,坡
向,倾斜应一致。

大于Ф19.05mm的铜管应采用冲压弯头。

5)作业人员资格:
施焊人员应具备必要的资格证明,才能上岗。

室内机安装
步骤:决定室内机的位置→画线标位→打膨胀螺栓→装室内机→管路连接
室内机安装前的检查、校核
室内机安装质量要求
高度:注意顾及最后面向天花板的表面
水平:水平装配是重要的(水平度在±1之内)
方向:机器必须与天花板可见接合处呈直线状态
检修口:按照技术资料要求,预留出检修口的位置
冷凝水管的安装
冷凝水管采用U-PVC管,粘接连接
1)步骤:连接水管→检查水泄露→绝热
2)管道安装前必须将管内的污物及锈蚀清洁干净,安装停顿期间对管道开口应
采用封闭保护措施。

3)冷凝水管的水平管应坡向排水口坡度尽可能做到1/100,实在困难时也要保证3/1000以上。

4)室内机与冷凝水管之间作软连接,且室内机冷凝水排放应先抬高于冷凝水管
后,在连接干管。

冷凝水系统的渗漏试验可采用充水试验,无渗漏为合格。

5)管道安装后应进行系统(氮气)吹净,系统清洁后方可去与空调设备连接。

空调风管采用玻纤复合风管制作,排烟管道均采用镀锌铁皮制作,室内机出风管回风管连接处采用帆布软管连接。

控制线和电源线作业
控制线全部采用屏蔽线沿冷媒管捆扎敷设,室内控制器部分穿管暗敷设,禁止电源线和控制线捆绑在一起,当电源线与控制线平行走时,应保证其在300mm 以上的距离防止干扰。

防腐与绝热工作
绝热工作需要按设计要求选材施工时先把保温套管穿好,留出焊接口处,最后处理焊口。

施工时绝对禁止绝热层断段现象,保温套管搭接处一定要用胶带捆扎好。

本工程系统的液管,气管、风管及冷凝水管均需保温,风管保温厚度为30mm,冷凝水管保温厚度9MM,冷煤管保温厚度以设备生产厂家要求为准。

其防腐保温要求均按生产厂提供的安装手册和施工说明进行。

所有支吊架等铁件均经除锈后,刷红丹漆两道,调和漆两道。

二、室外机安装
1)室外机设备开箱检查,检查情况填入设备开箱检查纪录表;
2)室外机设备的搬运或吊装;安装空间选择,严格按照技术资料要求实施;
3)室外机的座下方均设置槽钢支架和橡胶减震垫,禁止四角支撑,用纵向支撑或四周支撑。

室外机之间、室外机与建筑物之间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规定。

安装位置需经土建单位认可。

三、气密性试验
1)作业顺序:配管完工→氮气加压→检查压力是否有下降→合格
2)要领:
(1)气密实验因用氮气对于冷媒配管内进行设计压力以上的加压,请参考图10-1
进行器具类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