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空调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说明书-多联机 - 副本

毕业设计说明书-多联机 - 副本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北京市居住建筑采暖空调系统设计——基于建筑气候设计原理工程设计实践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al system design of residentialbuilding in Beijing city——Based on climate considerations in building design学院(系):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完成日期: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摘要本设计为北京市某居住建筑采暖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除完成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常规设计内容外,还与建筑学院进行联合毕业设计,成立了联合设计小组,其基本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被动式设计手法营造全年室内舒适性热湿环境。

首先,本次设计对三栋不同类型(多层、小高层和高层)的建筑进行了负荷计算及特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新风冷负荷与日射得热之和占总冷负荷的一半以上;而冬季通过门窗围护结构传热和冷风渗透形成的热负荷占了大部分比例。

经过系统方案论证比较,最终选择多联机空调系统与热水采暖系统相结合。

本设计对空调风系统及采暖管道进行了水力计算,并对多联机系统室内机与室外机、新风系统、热回收装置、风机、气流组织、散热器、地板辐射加热管等进行了选择。

绘制了空调系统平面布置图及系统图,采暖系统平面布置图及系统图,防排烟系统图等,撰写了设计施工说明书。

其次,本次联合设计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征,以优先考虑冬季采暖需求设计、其次考虑夏季降温需求为原则,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附加阳光间、增强通风等被动式策略,使最终方案节能率达到78.3%。

最后,本次设计的个人重点是应用了PHPP软件进行不同建筑设计方案全年能量需求的计算,并通过调研,重点研究了建筑节能设计的技术经济比较方法。

关键词:建筑气候设计;空调系统设计;联合毕业设计;技术经济分析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al system design of residentialbuilding in Beijing city——Based on climate considerations in building designAbstractThis project is a residential building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in Beijing. In addition to the conventional design of the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engineering, this project is also a joint graduation design with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establishing of a joint design team, whose basic requirement is to maximize the use of passive design techniques to create a full-year indoor comfort heat and moisture environment. Firstly, this project analyzed the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type of buildings, respectively multilayer, small high-rise and high-rise, and also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new air-cooled load with the insulation heat took up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while the heat transfer of doors and windows accounted for most of the proportion in winter.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the system solutions, this project ultimately chose a combination of multi-connected air conditioner system and hot water heating system. This project carried out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duct and the heating pipes, chose the indoor-outdoor set of the multi-connected air conditioner, fresh air system, heat recovery device, blower, air-flow organization, radiator and radiant floor heating pipes, drew the plan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s well as system drawing, the plan of heating system as well as system drawing, smoke control system drawing and so on, wrote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Also, according to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region,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ooperation is to consider the principle of priority to the winter design followed by the summer design and then based on the previous proposals, use the passive strategies such as adding sun room, enhancing ventilation and so on to make the energy-saving rate of 78.3% finally.Lastly, the design of the personal focus is to use PHPP software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nnual energy needs of the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gram and, through research, mainly study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mparison of building.Key Words: Building climate design; HVAC design; Cooperative graduate project;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6)第一部分 (7)1 建筑概况 (8)2 设计原则及内容 (10)3 设计计算参数 (11)3.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1)3.2 室内设计参数 (11)3.3 其他设计参数 (11)4 冷负荷、热负荷及湿负荷计算 (12)4.1 夏季冷负荷计算 (12)4.2 夏季湿负荷计算 (14)4.3 冬季热负荷计算 (14)4.4 计算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多联机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说明

多联机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说明

多联机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说明多联机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__________办公楼的舒适性空调系统设计,总建筑面积为________m.二.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3.《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DGJ08-88-2006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5.《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J10212-2002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7.各专业提供资料及业主的使用要求三.设计说明:空调设计四.设计参数:(1)室外气象条件:(____市)1.纬度:______ 经度:______ 海拔高度(m):______ 7.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干球温度(℃):__________2.冬季大气压力(Pa):__________ 8.冬季通风室外设计干球温度(℃):__________3.夏季大气压力(Pa):__________ 9.夏季通风室外设计干球温度(℃):__________4.冬季平均室外风速(m/s):__________ 10.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__________5.夏季平均室外风速(m/s):__________ 11.夏季空调室外设计湿球温度(℃):__________6.冬季空调室外设计干球温度(℃):__________ 12.冬季空调室外设计相对湿度(%):__________(2)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名称夏季冬季新风量(m/h.人) 允许噪声dB(A)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办公24~26 ≤65 18~20 / 30 ≤40等待室24~26 ≤65 18~20 / 30 ≤40走道、电梯厅24~28 ≤65 16~28 / 20 ≤45五.空调设计:空调计算冷热负荷与冷热源:空调总冷负荷__________KW,热负荷__________KW.空调方式:空调冷热源采用直流全变频多联机.空调风系统:空调设计以分层设计空调系统为原则,同时根据建筑使用功能,本项目全部采用全变频多联机系统方式.空调控制:(1)每台室内机可单独线控,整个空调系统可采用集中控制系统的方式;(2)可采用独立的计费方式,通过集中控制系统计取每台空调的耗电量;(3)空调设备具有BA接口,可连入大楼BA系统进行集中化管理.六.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本设计所选的空调设备和所采取的设计措施均符合或超过这个标准要求:1.设计选用全变频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 (C)]大于3.6;2.通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均小于0.32;3.空调保冷与保温达到或超过《标准》中指定的经济绝热层厚度,绝热层的最小热阻大于0.74mk/w;4.每台多联机的室内机配制单独线控器,可实现单独控制,合理用能;并可配制置室内/外集控器(液晶显示,可以方便查询室内/外机的所有运行参数同时具有模式锁定功能),便于管理,避免能源浪费,节约运行费用.七.系统安装:1.风管安装(1)通风及防排烟风管材料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厚度及加工办法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的规定确定.(2)空调风管材料采用承插式连接的玻纤复合消声风管(密度不小于75kg/m)制作,厚度为25mm,导热系数不大于0.033w/m.K(平均温度24℃),降噪系数大于等于0.75,防火等级A级不燃.内层敷抗菌防霉涂层,外贴进口防火防潮铝箔贴面.(3)空调风管及支吊架安装可参见国标图集《03K132》.(4)当设计图中未标出测量孔位置时,安装单位应根据测试要求在适当部位配置测量孔,测量孔做法见国标.(5)与通风机进出口相连处,应设置长度为200~300mm的不燃性材料制作的软接头,软接头的接口应牢固、严密.(6)所有水平或垂直的风管必须设置必要的支、吊或托架.所有吊装的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风机均应采用减震吊架.(7)风管支、吊或托架应避免设置在法兰、测量孔、调节阀等零件处.(8)安装调节阀、蝶阀等调节件时,必须注意将操作手柄配置在便于操作的部位.(9)安装防火阀或排烟阀时应先对其外观质量和动作灵活性与可靠性进行检验,确定合格后再进行安装.(10)防火阀的安装位置必须与设计相符,气流方向务必与阀体上标志的箭头方向一致.(11)大于630mm的防火阀必须单独配置支吊架.(12)穿越防火墙处的弯头,三通等材料必须采用1.6mm厚的镀锌钢板制作.(13)空调、通风系统送、回风管上设置的消声器均为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有效长度1米.(14)送、回风消声静压箱应符合以下要求:穿孔镀锌钢板:0.8mm厚,孔径?5-?6,穿孔率大于等于20%.离心玻璃棉板密度24kg/m,厚度100mm.离心玻璃棉板应采用玻璃丝布包覆.(15)所有设于外墙上的送回风口均设置单层固定挡雨百叶.外墙上的送回风口均设置不锈钢防虫网.2.冷媒管安装:(1)采用合格的R410a专用紫铜管.(2)吹氮焊接(氮气压力小于0.05m /h)及阶段别压力测试.(3)铜管和分支管规格及尺寸必须符合三星公司要求,外机液管、气管分支器必须使用Y型.(4)室外机模块之间必须水平安装.(5)当室外机接头之间管路的长度超过2米时,需要安装一个垂直的存油弯,安装要求请查阅三星安装手册.(6)制冷剂管路应与室外机管路的连接位置保持相同或较低的高度.(7)室内外机的垂直立管必须进行U型卡箍固定,防止立管和水平受重力影响发生变形.(8)铜管必须用割刀进行切割,切割完毕后的毛刺必须加以清除.(9)铜管保压前,管路系统进行氮气(15公斤)吹扫.管路或者分支器焊接完毕后不能浸入水中冷却.(10)分支管主管500mm以内禁止折弯,分支管和分支管之间距离1000mm以上.(11)每间隔1.2m以内安装固定卡.(12)分支管前后必须吊杆固定.(13)材料:冷媒管采用空调用去磷无缝紫铜管,并应符合国标GB/T1527-1997,具体规格见附表:配管规格(外径mm) 6.35 9.52 12.70 15.88 19.05 22.23 25.40 28.58 31.75配管厚度(mm) 0.7 0.7 0.8 1.0 0.9 0.9 1.0 1.1 1.1材料 C1220T-O C1220T-1/2H或者C1220T-H(14)冷媒管应采用难燃B1级橡塑保温材料保温,气侧管路和液侧管路的保温,根据管路的规格选择保温材料的厚度:保温材料的厚度是按照室内温度为27℃,湿度80%并根据管路规格计算。

某办公楼多联机设计说明书(全)

某办公楼多联机设计说明书(全)

目录摘要 (II)第一章前言 (3)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2.发展趋势 (3)3.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4.研究内容 (2)第二章方案论证 (4)1.系统形式的选择: (4)2.室外机、室内机的布置 (6)第三章负荷计算 (6)3.1 设计参数 (6)3.3新风冷负荷 (13)3.4.新风湿负荷 (13)3.5汇总表 (14)第四章设计、选型计算 (16)4.1夏季空调房间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 (16)4.2室内机的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室外机、新风室外机选型 (20)4.4风道的水力计算及送风管径的确定 (24)第五章排烟、排风设计 (21)5.1走道排烟 (22)5.2卫生间排风 (24)第六章生活热水系统 (26)6.1空气源热水器 (27)第七章节能措施与节能技术 (33)7.1 MDV多联机 (31)7.2新风全热器 (32)第八章设计总结 (33)致谢 (36)参考文献 (36)附表一负荷统计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本次参赛设计的所选的内容是重庆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该办公楼位于重庆市区,地上六层,一层高4.8m,二~五层高3.3m,六层3.6m,总的建筑面积为1180m2。

整座大楼主要是集办公室、客房、会议室等的综合办公区域。

该空调系统为舒适性空调系统。

本设计主要是针对办公室﹑客房、会议室、大厅等功能进行空调设计。

为工作人员等提供一个舒适康的环境。

本设计从整个商场的冷负荷计算开始,从合理设计的角度出发,选择了合适的系统。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冷负荷、湿负荷、送风量的计算,风管的水力计算和机组的选型等。

通过这次设计,我们综合运用业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创新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联机系统设计说明

多联机系统设计说明

多联机系统设计注意事项负荷计算一一室机选型一一室外机选型一一冷媒配管选择分歧管选择一一控制系统选择一一电气配线室机1、根据冷负荷确定机子大小:计算冷负荷,依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机型。

公共场所必须选取较大制冷量机型,办公区可选择较小机型。

欲降低价格,可在满足制冷需求的前提下选择较小机型。

建筑物冷负荷估算指标2根据设计环境确定类型:全吊顶:RCI系列适合于客厅,复式住宅的楼梯厅等,可对应4.2m的高天花板空间,形状统一,整齐美观,配管方向调整灵活。

局部吊顶:RPI / RPIZ系列。

RPI / RPIZ系列可能存在噪声问题,解决办法是加装软接头,装大风口。

RPI系列噪音、机外余压大,送风距离长,适合宽敞空间;RPIZ系列适用于各种空间,尤其是对天花板空间狭小时更具优势,噪音低,下回风、后回风灵活变换。

风管机:A、室机连接风管前后都应做50~200mm软接;B、应根据室机静压设计风管长度,一般按每米风管损失7Pa计算。

3确定安装位置:高于地面2.3米,不得有障碍物阻挡进出风,易于操作及维护的空间,且该位置能使室温度分布均匀。

较大容量机器应该加装送、回风管道,风管和风口的设置应该能达到降噪减震的作用。

50%~130%之间,视具体情况定;在北方,考虑多联供热量衰减较快,可能造成室外机配置比较小, 建议75%。

数量匹配:室机台数不应超过下表围:2、安装位置确定。

应将室外机设置于通风良好且干燥的地方。

室外机的噪音及排风不应影响到邻居及周围通风。

机组后侧及左右两侧的运行噪音会比前侧噪音值高。

在人行道路旁的建筑物上安装的空调室外设备,其托板底面距道路面的高度不得低于2.5m 。

空调室外设备的出风口与相对方门窗的距离室外机应远离电磁波辐射源,间距至少在3米以上。

不应将室外机安装于季风可以直接吹到室外机热交换器的地方或建筑物间隙风可以直 接吹到的室外机风扇的地方。

室外机安装位置选择尽可能离室机较近的室外,且通风良好。

奥克斯多联机方案书

奥克斯多联机方案书

中央空调工程方案书制造商: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4月1、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3.《采暖空调制冷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5. 业主提供的图纸2、设计计算参数(以夏季为主)设计参数概述:郑州地处北纬34°43’,东经113°39’,平均海拔110.4米,年平均气温14.2℃。

冬季空调设计室外干球温度-7℃,相对湿度60%,室外风速3.4m/s;夏季空调设计室外干球温度:30.8℃,湿球温度27.4℃,相对湿度76%,室外风速2.6m/s;极端最低温度达-17.9℃,极端最高温度为43.0℃.大气压力:991.7hPa。

3、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采用奥克斯直流变频智能多联中央空调,面积约为 400 ㎡;2)负荷计算该工程的冷负荷计算采用冷负荷系数法;主要考虑了如下一些影响空调负荷的因素:(1)围护结构的保温效果;(2)本工程的功能;(3)室内照明及人员数量;(4)地理位置及气候的影响;(5)房间其他用电设备散热。

该工程先利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出所需制冷量。

根据本工程所需最大冷负荷的峰值及其同时使用系数,决定空调的制冷容量;另外,还主要考虑了空调在制冷时的各修正系数,分别为:1、室内空气湿球温度能力修正;室外空气干球温度能力修正;2、风量变化率的影响能力修正;管长、落差对能力影响的修正;3、室内机容量能力修正。

最后根据修正后的冷负荷值选择空调主机的容量,确定主机的型号。

3)室内机布置考虑各功能房间结构及气流组织;室内采用薄型风管天井式。

原则是:①室内机暗装吊顶;②不影响室内装修效果;③净化空气,健康舒适,方便安装。

4)室外机的布置(1)室外机放置在建筑物后方;室外机安装原则是通风良好,便于施工安装且不影响整个建筑的美观,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在室外机外加围护结构以加强美观性。

多联机方案书VRV

多联机方案书VRV

***************公司办公楼中央空调工程报价书自己公司名称地址电话:工程设计、技术支持**************目录一、敬告用户书 (3)二、配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方案比较 (4)1、挂机、柜机同模块机水系统的比较 (5)2、VRV系统同模块机水系统的比较 (6)四、用电量比较 (8)五、15年内用电量分析比较 (9)六、方案设计说明 (10)1、总说明 (10)2、设计依据 (10)3、负荷设计 (11)4、系统说明 (11)5、其他说明 (12)七、中央空调风冷冷(热)水机组性能介绍 (13)1、模块组合式设计,性能稳定 (14)2、全优的配置,高效节能 (14)3、先进的空调系统,安全可靠 (16)4、智能化控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16)5、结构紧凑轻巧 (17)6、强大的微电脑自动控制系统 (17)7、静音低噪 (17)八、性能参数表 (18)九、设备关键零部件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中央空调给用户带来的其他方便 (21)十一、售后服务承诺 (22)十二、公司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艾默生多联机空调系统解决方案手册-zh-cn-6574592.pdf说明书

艾默生多联机空调系统解决方案手册-zh-cn-6574592.pdf说明书

取得市场领先的系统性能更高的机组稳定性提供机组现场监测及报告不断完善产品Emerson 品牌影响力提升终端用户的信任帮助客户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给客户带来的价值包括:艾默生通过对系统核心部件核心技术的不断投资,不但帮助客户取得市场领先的系统性能,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同时通过艾默生品牌影响力提升终端用户的信任。

艾默生专门成立了亚太区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团队,充分整合内部资源,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技术服务,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为客户提供全程的技术服务•统筹配置内部资源,艾默生实验室对方案充分验证 •放心可靠安全的产品方案•持续拓展系统仿真和系统实验室能力艾默生系统集成团队职能:与各种供应商沟通协调工作繁杂技术支持不到位响应速度慢变频系统开发周期长市场风险大一站式采购提供所有核心零部件,包括压缩机/变频器/主控/线控器/阀件强大的系统解决方案团队和实验室提供客户点对点的完整技术支持和服务智能控制,方案成熟可靠所有零部件艾默生设计标准充分验证。

控制逻辑,系统保护,参数优化充分集成压缩机和驱动器完美匹配, 充分发挥高能效针对亚洲市场开发,并根据IPLV/IEER/APF 综合能效标准进行最优化设计AI系统能效难以满足快速提升的法规要求压缩机、变频器、主控、电子膨胀阀、温度传感器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在家用,商用和工业应用方面。

是世界领先的供热、通风、空调和冷冻解决方案提供商。

我们为客户提供先进的整体解决方案,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服务。

艾默生正致力成为制冷空调、供热和冷冻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先企业充分整合提供最优解决方案EMC123456789在整个项目开发周期,艾默生向客户提供强大的技术团队和系统实验室支持,使用艾默生解决方案的客户可以享受VIP 级的待遇。

系统制冷能力7.2kW多联机及地暖应用10kW●12kW●14kW●16kW●18kW●20kW●22kW●25kW●15-120Hz10/12/14kw 最适涡旋设计 单相220V/三相380V4hp 30cc15-120Hz14/16/18kw 最适涡旋设计 单相220V/三相380V5hp 38cc15-120Hz20-25kw 最适涡旋设计 单相220V/三相380V6-8hp 50cc谷轮涡旋™ 4-7HP 变频压缩机产品阵容• 开发多种排量来适合不同的系统能力范围• 每款产品均可搭载谷轮特有的EVI 技术浮动密封圈变容积比涡旋喷气增焓技术(可选)导油管高效集中卷六极永磁电机3.4mm 厚壳设计柔性液体刹车容积式油泵谷轮涡旋™变频压缩机优势:• 优异的性能和噪音表现• 卓越的可靠性• 搭载高效艾默生永磁电机有效提升节能效果• 中国研发中心为亚太市场应用量身打造,苏州生产• 广泛适用于变频多联机、柜式空调、地暖等应用• 900-7200rpm 宽广频率范围,让系统设计更加游刃有余• 可变容积比技术(VVR)显著改善涡旋低转速下的能效系统能力压缩机型号排气量 (cc/rev)转速范围 (RPM)名义制冷量 (kw)@ARI 60Hz输入功率 (kw)COP (W/W)噪声 (dBA) @ARI 60Hz 磁石驱动器输入电压4 HP ZPV03030900-72009.72.983.2570稀土220V/380V5 HP ZPV03838900-720012.63.803.371稀土220V/380V6-8HP ZPV05050900-720016.65.033.372稀土380V产品性能参数表技术特点电流规格变频器组件系统控制器技术特点RS485RS485电子膨胀阀(主路)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子膨胀阀(EVI 回路)四通阀冷凝器风扇电抗滤波板变频压缩机线控器变频器系统控制器(室内机)系统控制器(室外机)• 除霜控制 • 压缩机回油管理• 主路和辅路的电子膨胀阀控制 • 过热度控制• 压缩机运行范围保护 • 压缩机转速控制变频驱动命名规则变频器单相驱动组件滤波板电抗驱动板三相驱动组件滤波板电抗驱动板电容板• 变频器和电机参数整体最优化设计 • 优良的风道设计和驱动板耐热性能 • 充分的可靠性验证 • 正弦波矢量控制• 完全优化控制方案, 充分发挥压缩机最佳性能与噪音• 与压缩机完全匹配, 即插即用• 内置压缩机保护, 进一步增强可靠性官方微信Asia 22 B01 03-R00 Issued 3/2019Emerson, Copeland and Copeland Scroll are trademarks of Emerson Electric Co. or one of its affiliated companies. ©2019 Emers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多联机空调使用说明

多联机空调使用说明

空调设备【使用说明】天津华清佰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目录一、功能描述 (3)1、上电设置 (3)2、开关 (3)3、室内机接遥控时的按键操作 (3)4、工作模式设置 (3)5、温度设定 (3)6、制冷模式 (4)7、除湿模式 (4)8、制热模式 (4)9、送风模式 (4)10、睡眠功能 (5)11、内盘管防结冰功能 (5)12、除霜控制 (5)13、电加热的控制(CC系列) (5)14、风摆的控制 (6)15、水泵的控制 (6)16、防冷风功能 (6)17、信号检测 (6)18、通讯 (6)19、模式设置不一致时的处理 (6)二、线控器故障代码总表 (8)1、主机的故障代码 (1)2、从机的故障代码 (8)3、室内机的故障代码 (9)一、功能描述1、上电设置室内机配接线控器或遥控接收器,通过线控器或遥控器来操作机组。

当未设置来电自启功能时上电复位时室内机默认的状态是:模式设定温度室内风扇系统状态制冷 24℃高速关机对已设置来电自启功能的则恢复上次的设定的参数。

2、开关通过线控、遥控、定时方式。

(注:模式冲突时会自动关机)3、室内机接遥控时的按键操作按键对应的模式选择和开关机:制冷→除湿→送风→制热→关机遥控器对应的模式选择和开关机:制冷→除湿→送风→制热→自动模式设定:制冷:COOL亮,其他灭制热:HEAT亮,其他灭送风:FAN亮,其他灭除湿:DRY/TIMER亮,其他灭目前机型不支持自动模式。

按键操作后延时5秒执行相应的动作。

4、工作模式设置工作模式的设置通过线控或遥控方式,内机根据所设置的模式运行,外机则根据内机的模式和能力需求情况运行。

5、温度设定设定温度范围:接灯板16~30℃;接线控器16~31℃(61~86F)。

6、制冷模式制冷模式开启时,风机开启,室内机组的电子膨胀阀先开到初始开度,每隔一段时间,根据算得的容量需求,膨胀阀作相应的调节。

风速有三档,可以手动设置或由系统根据温度自动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设计为重庆办公大楼中央空调设计。

通过方案比较,在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和大赛要求,采用了多联机空调系统形式。

室内机均采用暗装,部分房间加新风系统。

冷媒管采用去磷无缝铜管,冷凝管采用硬制PVC管,风管采用离心玻璃棉。

设计工程中考虑了消声、减振。

关键词:中央空调;多联机;新风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3)1.1 原始资料 (3)1.2 计算参数 (3)第2章空调负荷计算 (5)2.1 负荷计算概述 (5)2.2 负荷计算参数 (5)2.3 负荷计算方法 (6)第3章空调系统方案的选择 (8)3.1 系统选择 (8)3.2 系统分析 (8)第4章设备选型 (9)4.1 室内机的选型 (9)4.2 新风机组的选型 (10)4.3 室外机组的选型 (11)第5章管径的选定 (12)5.1 冷媒主、配管的选取 (12)5.2冷凝水管的考虑 (13)参考文献 (14)第1章工程概况1.1 原始资料本建筑物为重庆地区某办公楼,建筑面积约为4800m2,使用区域主要为办公室、客房,共6层。

其中1至5层为办公区域,6层为会议室。

建筑层高:一层层高4.8米,顶层层高3.6米,其余层高3.3米,参考立面图。

外窗及门高:窗高统一1800mm,宽度详见平面图,窗台高统一900 mm。

1.2 计算参数1.2.1 室外计算参数本工程位于重庆市,该地区室外气象参数摘录如下:北纬:29°35′东经:106°3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6.5℃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3℃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7℃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82%1.2.2 室内计算参数各空调房间室内计算参数表 2-11.2.3 一层其他设计参数照明功率密度值(w/㎡)表表2-2不同类型房间人员密度(人/㎡)表表2-3第2章空调负荷计算2.1 负荷计算概述本工程主要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各个房间的逐时冷负荷。

其中包括建筑的围护结构的冷负荷,透过玻璃窗的传热冷负荷和日射得热冷负荷,内部热源设备引起的冷负荷,人员散热引起的显热冷负荷及潜热冷负荷。

最后得各个房间最大小时冷负荷汇总。

其热负荷包括通过围护结构传热量、附加耗热量及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

2.2 负荷计算参数1、外墙(自内至外):370mm页岩烧结多孔承重砖:K370=1.191W/(m2·℃)取2%的销键作用的影响,则:K370=1.191W/(m2·℃)×1.02=1.22 W/(m2·℃)。

2、内墙:20 mm水泥砂浆+240 mm砖墙+20mm水泥砂浆,K=1.974W/(m2.K)。

3、玻璃窗:PVC框+Low-E中空玻璃6+12A+6遮阳型,传热系数2.444 W/(m2.K)自身遮阳系数0.55,内遮阳系数0.60,有外遮阳。

4、外门系列:节能外门,传热系数3.02 W/(m2.K);内门系列:木框夹板门,传热系数2.504 W/(m2.K)。

5、楼板:7mm五夹板+370mm热流向下(水平、倾斜)60mm以上+80mm钢筋混凝土+25mm水泥砂浆+25mm大理石,K=0.508 W/(m2·K)6、屋面:内粉刷(20mm)+钢筋混凝土(35mm)+水泥砂浆(20mm)+隔气层(5mm)+水泥膨胀珍珠岩350(200mm)+水泥砂浆(20mm)+卷材防水(5mm)+砾砂外表层(5mm),K=0.49W/(m2.K)。

7、人员:因各房间的功能不同,在房间的人员的数目不同,劳动强度也不同。

所以具体房间依据其功能具体计算。

8、散热设备:因各个房间的功能不同,各房间的设备也不相同,所以各个房间依据其设备的不同进行计算。

2.3 负荷计算方法2.3.1 冷负荷的计算对外墙、外窗、屋面、天窗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逐时进行计算,而对内墙、内门窗、楼板、地面得热引起的冷负荷及人体散热和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均按稳定传热计算。

最后把各项冷负荷计算结果逐时累加,再加上新风负荷,得出冷负荷最大值。

各典型房间的冷负荷汇总见表2-4。

各房间负荷及新风量汇总表表 2-4一层机房采用:新风量=体积*换气次数,得出其新风量为2538m3/h,新风负荷为24.04kw。

2.3.2 热负荷的计算对外墙、外窗、屋面、天窗的传热量,内墙、内门窗、楼板、地面得热引起的户间传热量,附加耗热量,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进行计算。

最后把各项负荷计算结果逐时累加。

各典型房间的热负荷见表2-4。

第3章空调系统方案的选择3.1 系统选择在此工程,考虑到经济效益和大赛要求采用了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并部分房间采用新风系统。

在本设计室内机承担室内的显热负荷和湿负荷,而部分房间新风机组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焓值再送入室内只承担新风负荷。

3.2 系统分析这种方案有利于系统的调节和运转的灵活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其优点: 1、室外机较少,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

2、造价较水冷机低,运行费用较低。

3、控制灵活,个别品牌还可以通过电话和调制解调器实现远程控制。

4、噪音较低,运转宁静。

5、安装简单,无须三相电源,工期短。

缺点: 1、冷媒管长度、室内外机高差有严格限制,不适用房间纵深较大的房型。

2、机外静压小,送风距离短。

3、一套机组的制冷(热)能力有限,不能满足较大房间的空调要求。

4、一般一台内机需要一套控制线路,接线烦琐,易出故障。

第4章设备选型4.1 室内机的选型室内机的选型应根据室内机所能提供的显热和全热冷负荷能满足房间所需显热和全热负荷的原则选型。

室内主要承担室内的显热冷负荷与湿负荷,而无需承担新风冷负荷,故室内机选择见表4-1。

各典型房间室内机选择表表4-14.2 新风机组的选型大厅及六楼房间设计方案为: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的焓值,而室内机承担室内人员、设备冷负荷和建筑物维护结构负荷。

一层机房由一个新风机组提供处理后的新风。

本工程主要分三个新风系统,分别为一层大厅一个新风系统,一层机房一个新风系统,六层一个新风系统。

其新风系统主要承担房间的新风负荷,故新风机组选择见表4-2。

新风机组选择表表4-24.3 室外机组的选型根据计算得出的冷热负荷和新风量进行室内机、新风机组的选择,最后确定室外机组的型号。

因考虑到室内机不会同时开启,为了节约成本、降低工程造价和节约能源,把与使用面积相匹配的外机选小一号,即内机总能力比外机额定能力大。

故室外机组选择见表4-3。

室外机组选择表表4-3第5章管径的选定5.1 冷媒主、配管的选取1)室内机主、配管尺寸选定见表5-1。

注意:A.A表示:配管下游内机(从该段配管的至最后一台内机之间所有内机)的能力之和。

B.第一分歧管以外机总能力为准,其他分歧管不得大于第一个分歧管。

C.与主配管相连的分歧接口尺寸若与主配管尺寸不符,须作适当转接.连接室内机和新风机组冷媒管支管管径均按产品给定尺寸,见第4章表4-1、4-2。

2)室外机主管尺寸,连接方法。

其选定见表5-2冷媒管尺寸表表5-2注意:1、并联模块组合后的能力和。

2、当外机接口尺寸与主管尺寸不符,需要做变径转接。

3、R410a主管选择分配管大于90米和小于90米两种情况。

必须所有液侧+气侧配管(主管+主配管+支配管)的等效长度<90m,才可用小一号管径。

4、根据上表选择室外机主管管径,如果超配,出现主配管大于主管的情况,则按照主配管的尺寸选择主管,即就大原则。

5.2冷凝水管的考虑室内机组在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排走,排放凝结水的管路的系统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冷凝水的进水坡度不应小于0.01。

其它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2)冷凝水管道宜采用聚乙烯塑料管,不宜采用焊接钢管。

冷凝水管采用橡塑保温管进行防结露保温。

3)冷凝水管的直径De(mm),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机组的冷负荷Q(KW),按照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直径:Q≤7KW, De=25mm;Q=7.1-17.6KW, De=32mm;Q=17.7-100KW, De=40mm;Q=101-176KW, De=50mm;本设计的凝水管采用PVC管,室内机的凝水管管径与所选室内机的接管管径一致,均为De32;新风机组的凝水管管径为De32。

并采用集中排放。

参考文献[1] [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4] 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 陆亚俊主编.暖通空调(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 马最良、姚杨主编.民用建筑空调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5]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主编.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 刘宝林主编.暖通空调设计图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