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投稿规范及要求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投稿须知1.《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稿件格式要求和规范请参见我刊已出版的各期杂志,或登陆本刊网站:http://x w x h.x isu.erlu.c n/,浏览并了解我刊投稿须知、新版稿件体例、期刊简介、期刊动态、过刊目录等,也可登陆中国知网下载并查阅本刊过往刊发的文章。
2. 来稿请力求精炼,论文字数以7000-10000字为宜,书评不超过5000字。
电子文稿请用W O R D文档。
来稿应附英文标题、英文摘要、关键词及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所有信息应与中文内容对应 一致。
正文请采用5号宋体排版,文中应使用规范的汉字、标点符号和数字书写,插图和表格应符 合_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参考文献一般应引用公开发表的文章或出版的论著和文献。
外文文献编 排在前,中文文献编排在后;文献一律按作者姓氏外文字母或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以带方括号的 序号依次列明,并采用小5号字编排,置于文末。
3. 本刊按国际学术界通行做法实行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正文请勿显示作者任何个人信息,以免影响稿件的审理;来稿请另页附上稿件题目、作者姓名、署名单位、职称学历、研究方向、基金项目、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讯地址等信息。
4. 本刊倡导学术创新,反对学术造假、抄袭、剽窃、过度重复、一稿两投等学术不端行为。
请作者投稿时一定注意查重,文字重复率不得超过15%。
本刊将使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 来稿进行检测,文字重复率超过15%的稿件将退回作者重新修改再投。
来稿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拟用稿件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者请在来稿时声明。
5. 为方便作者投稿与查稿,本刊采用在线采编系统处理稿件,请广大作者登陆我刊采编系统网址http://x a w x.r h p t.c n k /W K D/W e h P u h l i r a t i o n/index.a s p x?m i d=x a w x,或可登陆我刊编辑部网站http://x w x h.xisu.e d u.c n/,通过点击系统网站左上角“在线办公系统”中的“作者投稿系统,按 照相关提示进行注册及投稿操作。
江苏大学学报投稿及写作要求

1.论文篇幅:打印稿4页左右,每页44行×44字(含图表、标点符号、空格及英文摘要),即8000字符左右。
不必排双栏。
2.论文题目不超过20字,题目中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
3.摘要要求:(1)必须对论文进行认真的主题分析,根据论文的主题概念组织好文摘内容,应包括研究的问题和目的、过程和方法、结果和结论。
不说无用的话,不能与引言和结论简单重复。
(2)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不宜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对于那些仅为同行所熟悉的缩略语,应在题目、文摘中至少出现一次全称。
(3)篇幅: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100~150 words,文摘第一句应避免与题目(title)重复。
(4)采用第三人称,不用“作者、笔者、我们”“本文(This paper)”.尽量不要使用not only…but also用and就行了;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可数名词尽量用复数;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定语的情况下,要少用of 句型;少用“It is reported that”;尽量不用长句、复合句,而应使用简明、直接的短句形式。
摘要例1:研究了亚共晶成分的铝硅合金中铁相形态与熔体处理的关系,发现六氯乙烷精炼强烈促进初生α铁相的产生.在未经精炼处理时,合金微观组织中的铁相基本呈发达的树枝状,只有少量为初生汉字状铁相. 用六氯乙烷精炼后,合金的组织中开始出现大量六角形的初生相. 这种六角形铁相的形貌受冷却速度的影响较大. 在精炼以后对合金长时间保温对该六角形铁相的出现和形态没有影响. 由六氯乙烷精炼导致合金中大量六角形初生α铁相出现,可能是六氯乙烷精炼提高了α铁相的形核温度.摘要例2:通过参数变换,将混沌系统的适当参数作为摄动小参数,从而将Lorenz系统、Chen系统和Lü系统看作快慢型自治系统,利用几何奇异摄动理论对其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由退化快子系统得到零阶慢流形的表达式,利用Fenichel保持定理得出慢流形的存在性,慢流形与零阶慢流形是充分接近的。
建筑学报投稿格式要求

建筑学报投稿格式要求一、稿件内容方面。
1. 标题。
标题得简洁明了,能一下子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
就像是给一个人起名字,要让人一看就大概知道你这篇文章是关于啥建筑的,是讲建筑设计理念呢,还是建筑技术创新之类的。
可别整那些花里胡哨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标题哦。
2. 正文。
结构清晰。
正文要有个清晰的结构,就像盖房子要有框架一样。
一般可以先有个引言部分,说说你为啥要写这篇文章,这个建筑相关的话题为啥重要。
然后中间展开论述,分几个部分来讲你的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比如设计思路、功能布局、材料运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等。
最后来个结论部分,总结一下你这个建筑项目的意义和成果之类的。
文字表述。
文字呢,要通俗易懂。
你可别觉得这是个很学术的期刊就写得特别晦涩难懂,把那些复杂的建筑术语用简单的话解释清楚。
当然啦,也不能太口语化得像唠家常,还是要有一定的专业性。
比如说你要描述一个建筑的空间感,你可以说“走进这个建筑,空间开阔又通透,就像进入了一个明亮的大盒子”,而不是写得云里雾里让人猜。
数据和案例。
如果有数据和案例的话,那得准确可靠。
你不能瞎编一些建筑的面积、高度之类的数据。
案例也要具有代表性,比如说你讲现代建筑中绿色环保理念的应用,你举的例子得是真的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的建筑,而且要把这个案例和你的论点紧密联系起来,就像拼图一样,要严丝合缝。
3. 图表。
如果你的文章里有图表,那可不能马虎。
图表要清晰,分辨率要高,不然模糊不清的图表就像近视眼不戴眼镜看东西一样,让人难受。
图表的标题也要明确,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图表是表达啥内容的。
比如说你有个建筑平面图的图表,标题就可以是“XX建筑一层平面图”,简单直接。
图表在文章中的位置也要合适,要紧跟在你论述到相关内容的地方,就像配菜跟着主菜上桌一样及时。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规范标注。
你引用了别人的观点或者研究成果,就得老老实实地把出处标出来。
这就像是你借了别人东西得说一声从哪借的一样。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投稿要求

图谱)应改为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药);fingerprint(指纹图谱)。
2.5 中图分类号
请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 4 版)标注(校图书馆及学报编辑部有藏书)。
常用分类号:
药剂学 R 94
药物化学 R 914
药物分析 R 917
药理
R 96
中药研究 R 28
2.6 文献标志码
本刊大部分文章的文献标志码为“A”,接排在中图分类号之后(前空 3 个汉字)。
2.7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或其他项目)、作者简介
示例(请注意字体):
收稿日期:2007-11-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
作者简介: 王一平(1981–), 男(汉族),辽宁沈阳人, 硕士研究生,E-mail wangyuping@;
2
搅拌器(河南巩义英峪予华仪器厂),Anastar 色谱工作站(美国 Suntek Science 公司)。 氧化苦参碱(江苏连云港正大天晴有限公司),对硝基酚(德国 Merck 公司),甲醇(色
谱纯,天津康科德公司),其余试剂(分析纯,市售)。 独活药材,购自辽宁省药材公司,经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孙启时教授鉴定为重齿毛当
2 撰稿要求与规范
2.1 文题 尽可能不用缩略词和代号,不用 “…的研究”等非特定词。中文标题不超过 25 个汉字,英文
标题应与中文标题一致。 2.2 署名
单位名称要写全称。如果作者分属不同单位, 使用上标数字标示作者所属单位序号。 示例(请注意标点):
张 英 1,王晓兰 1,李卫华 2 (1. 沈阳药科大学 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2. 东北制药集团公司,辽宁 沈阳 110032) ZHANG Ying1,WANG Xiao-lan1,LI Wei-hua2 (1. School of Pharmacy,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16,China;2. Northeast
大学学报投稿格式要求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投稿格式要求1 论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摘要、关键词文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作者单位名、中英文单位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必须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
英文内容单独放在正文之前。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的研究”等非特定词,不使用副题名。
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开头不用定冠词。
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即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过程、结果和结论(中文一般不少于200字),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避免出现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
中文关键词(3~8个)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不能采用英文缩写。
2 正文正文篇幅一般在5 000~8 000字左右,包括简短引言、论述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时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
图/表要有中英文的图/表序和图/表名,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和标值线必须清晰,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无量纲除外)。
文中有关的量与单位必须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
正文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
自科论文层次序号形如1、1.1、1.1.1排序;社科论文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1)排序;引言不排序。
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表的并且在文中确切引用的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报纸文章、国家(国际)标准、专利、电子文献(网络、磁带、磁盘、光盘)等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且应在文中相应的地方标示。
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应少于5条,且大多应为近5年之内的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专著——作者名.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期刊——作者名.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作者名.题名[C]//论文集编者名(任选).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作者名.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科研报告——作者名.报告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报纸——作者名.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专利——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名,专利号,出版日期.电子文献——作者名.电子文献题名.[发表或更新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文献中若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 al”。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投稿须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刊登理工类以及运输和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验研究、学术讨论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科技信息报道.读者对象主要为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师和学生等.《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为全国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另据不完全统计,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已被德国数学文摘、美国数学文摘、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Compendex), 以及中国数学、力学、岩土工程、机械工程、无线电等众多文摘作为引文源.1来稿要求1.1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谨、文字精炼,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文中不得涉及保密内容.每篇稿件一般不超过4页(A4,版心尺寸25.4 cm×16.7 cm).1.2必须包括以下项目(按顺序): 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作者姓名(不超过三位作者)、作者单位(包括地址及邮编)、中文摘要(100~300字左右,一般应包括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此项可由编辑部填写)、文献标识码、正文、参考文献(详见1.8节)、英文题目、作者英文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英文)、英文摘要(可比中文摘要稍详细,且符合英文语法和表达习惯)、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1.3在首页地脚处注明第一作者简历(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 如属于省部级以上各种基金资助项目, 也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包括项目编号).1.4必须使用规范的中文简化字.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数码、符号(如矢量、向量、张量等)、特殊运算符号和函数等, 应在第一次出现处, 用铅笔标注清楚.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位置应明显.1.5各级标题均左顶格书写.标题的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 一级标题为“1”, 二、三级标题编号数字间用下圆点相隔, 例如, “1.1”, “1.1.1”.前言不排标题序号, 也不加“前言”二字.1.6图和表随文出现.工程图应符合制图规范, 照片应为反差较大的黑白片.表格请制成三线表(表内无斜线、竖线).图和表中的量和单位请参考有关标准,一般用符号(字母)表示, 量的单位用量与单位的比值表示, 例: l/mm (l表示长度, 单位为mm).图题和标题请用中、英文两种语言书写,其格式如下:图题:图11990年12月至2001年4月上证综合指数Fig.1Shanghai Index from Dec.1990 to Apr.2001表题:表1R/S分析结果及统计检验Tab.1Result of R/S analysis and statistic test1.7图表及公式用阿拉伯数字分别连续编号,打印清楚.图号和图题在图的正下方居中表号和表题在表的正上方居中,公式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排在公式行右顶格.1.8引用的成果标注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按出现的顺序标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书: 著者. 书名[M].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页次.例靳凡, 范俊波, 谭永东. 神经网络与神经计算机原理应用[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3. 146 157.★期刊:著者. 题(篇)名[J]. 刊名, 出版年,卷号(期号):页次.例宋玲,马军.Internet个性化智能信息检索的分析与研究[J].情报学报,2002,21(1):33 37.SONG Ling, MA Jun.Analysis and study on personalize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 internet[J].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02, 21(1): 33 37.★论文集:著者. 题(篇)名[A]. 见(英文用In):整本文集的编者姓名ed. (多编者用eds.), 文集名[C]. 会议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页次.例GABRIEL T R, BERTHOLD M R.Formation of hierarchical fuzzy rule systems[C]//Proc.of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North American Fuzzy Information.Chicago: IEEE Press, 2003: 87 92.★学位论文:著者. 题(篇)名[D]. 博士(硕士)士论文. 学位授予单位, 编号或缩微制品序号. 年.例CAIRN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solid oxygen[D]. Dissertation.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65.★专利文献:著者. 题(篇)名[P]. 专利文献种类, 专利号, 年:页.例黄楠, 覃长华, 徐元士. 一种大功率X射线衍射仪的测角装置[P]. 实用新型, 87200866.5,1987.★技术标准: 起草责任者. 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例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7分委员会. GB/T 3179 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2.2注意事项2.1来稿必须是未正式发表过的文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考虑到本刊稿件送审周期, 作者自投稿之日起满6个月后未收到本刊的通知, 可另投他刊.在此之前, 请勿一稿多投.否则, 作者需对由于一稿多投引起的法律纠纷负责, 并赔偿编辑部的经济损失.2.2本刊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CNKI)、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wanfang data)、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维普)和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CEPS)签订了出版光盘和上网协议.本刊支付作者的稿酬中已包括由此产生的稿费.如作者不同意将论文制作成光盘或上网,请在投稿时书面声明.2.3本刊编辑部对稿件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2.4来稿请打印一式两份, 并将电子文档通过Email发来.2.5线图应由计算机绘出.线条只能选用黑色,并尽量不用复杂的底纹.由计算或试验数据形成的曲线图建议采用Origin或Excel绘制,并附上数据文件.用Matlab绘制的图形,请附相应数据文件及简要说明.有限元计算生成图形必要时应用灰度表示数值大小,而不用色块表示.照片可用扫描仪扫描后存为灰度的tif, jpg或bmp格式的文件,扫描时应保证足够的分辨率(不小于300 dpi).2.6投稿校内作者请直接将打印稿2份交到本刊编辑部(九里校区图书馆507号).校外作者请通过Email传送(请务必在标题栏注明“投稿”,并在Email中作必要的说明):Email: bliu@也可邮寄:四川省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邮编: 610031.电话: (028) 87600550,87600551,87600552传真:(028)876005522.7不拟刊用的稿件恕不退还, 请作者自留底稿.3其它稿件刊登后, 将酌致稿酬, 并赠送学报.欢迎投稿、订阅以及对本刊提出批评建议.。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是由南昌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际标准连续岀版物号: ISSN 2095-8102;国内统一连续岀版物号:CN 36-1335/G4),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年6期 刊登社会科学稿件,逢双月岀版。我们竭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及高等院校师生惠赐佳作。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学院路158号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邮编:330029 电话:0791-83812093 由E箱:xuebao12345文稿格式 为方便作者来稿并使稿件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学报编校质量,加强期刊版式的规范化,促 进学术交流,特将来稿基本要求告知如下: 1.来稿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投稿,稿件字数一般控制在6000字以内。稿件首页下方标明作者 简介(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一),性别,民族,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文末请 附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2•来稿请附上单位和单位所在地省市名称,邮政编码,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6 个),并将论文题目、作者名、单位、摘要和关键词译成英文。 3. 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应注明基金项目来源、名称及项目编号。 4. 文中的注释。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正文中用右上标 ①、②、③……标示,采用页下注,上下对应准确。 5. 凡引文岀处一律列入“参考文献”,并按论文中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在正文中用右上标 [1]> [2], [3]……按先后次序标注,一种文献在同一论文中被多次引用的,按第一次岀现的序 号分别标注。 6. 引文数据需标明岀处,格式示例: 专著:[序号]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引用页码. 期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期刊名,年,卷(期):引用页码.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作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作者.原文献题 名.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析出文献引用页码. 报纸:[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 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二、 文稿处理 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删改,作者如不同意,请在稿件醒目位置予以明示。 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2个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 不另行通知。本刊用稿原则是择优录用,来稿一经刊用即赠送样刊2本。 所有来稿严禁抄袭、剽窃等行为,如因抄袭、剽窃等行为产生的各种纠纷及法律责任均由 作者自行承担,同时,本刊视情况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 版权说明 本刊己许可部分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通过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全文等方式使 用本刊文字,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及稿费由编辑部一次性付给。作者向本刊提交稿件发表的行为 即视为作者同意有关文献检索机构拥有对本刊所有稿件进行传播的权利。
东北大学学报投稿格式要求【最新】

《东北大学学报》投稿格式要求一、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二、作者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姓氏的全部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复姓连写,姓名均不缩写。
示例:ZHANG Aixin(张爱新),ZHENG Ting(郑挺),ZHUGE Hua(诸葛华)。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多个作者之间用空格隔开。
作者单位(中文,英文) 加圆括号置于署名下方。
包括单位学校、学院、邮编3项。
三、作者简介及工作单位作者简介排在篇首页地脚位置,置于收稿日期项之下,写法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
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识。
例如:作者简介:张爱新(1979-),女,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工商管理学。
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中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
”结束。
英文作者简介用“Biography:”(单一作者)或“Biographies:”(多作者)作为标识。
四、内容摘要文章均应附中文和英文摘要,100-200字以内,应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不发空洞的评语,不进行自我评价。
最后以“。
”结束。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
五、关键词3-7个关键词,以分号隔开。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中文关键词前冠以“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例如:关键词:汽油机;燃爆控制;电子点火;模糊逻辑Key words:gasoline engines; knock control; electronic ignition; fuzzy logic六、文献标识码来稿的文献标识码按以下标准分别标识: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为A;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为B;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为C;一般动态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为D;文件资料为E,非上述类型的文摘、补白、启事不加文献标识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号黑体)中图分类号:(可到网站查询:/tools/ztf/simple.htm)
英文文章标题(4号times new romans)
作者1,作者2
(1.英文作者单位,城市,邮编;2.英文作者单位,城市,邮编)(小5号times new romans)
通信作者:***电话:******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收稿日期: 修订日期:
项目基金: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省、市),职称,学位, 研究方向。
(6)专利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专利申报日期或公开日期.
例:[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7)电子文献作者.题名[EB/OL].(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得或访问路径.
例:[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10-04) [2005-04-12].http://ww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例:[1]陶建人.动接触减振法及其应用[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88.
(5)技术标准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1]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5795-1986,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1第一部分
正文(5号宋体)
1.1(5号黑体)
1.1.1(5号楷体)
正文
1.2
正文
第二部分
2.1
正文
2.2
正文
文章插图,图随文出现(如图1)。
图1中文图题
3第三部分
3.1
正文
3.2
正文
4第
5结
结论是整篇论文的总结。如果在文中不可能明显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写作要求:结论不应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他应该以正文中的实验或考察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以下内容:
(5号黑体)Abstract:(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必要时可适当加长英文摘要篇幅)
(5号黑体)Key words:(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一致)(5号times new romans)
0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
(5号宋体)
写作要求: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互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要在结论中应有解答,但也应避免与结论雷同。
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切忌使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不适之词;同时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求指教”、“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
(2)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1]厉兵.说说起止号和连接号的分合[J].编辑学报,1996,6(1):45-47.
(3)会议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会议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1]郭爱民.浅谈提高图书的综合质量[C]//王君仁主编.编辑出版文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70-82
作者1,作者2(4号楷体)
(1.作者单位、二级单位,省市,邮编;2. 作者单位、二级单位,省市,邮编)(小5号楷体)
摘要写作要求:摘要要求简短精练,明确具体。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体。文摘应包含正文的要点,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写清楚,比如:试验研究的方法、设备、材料等,一定要给出结论。文摘中不能出现图、表、参考文献序号,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一般不分段。文字表达要符合“语言通顺,结构严谨,表达简明”的要求。不表述个人观点,不出现未来计划,要纯粹的文章概述。文摘中的缩写要有全称,专业词汇准确。文摘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要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文摘陈述的主语。
基本格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模拟样本:
(5号黑体)摘要:目的为提高切换性能,将快速分层移动IPv6(F-HMIPv6)应用到IEEE802.16e中提出了一种新跨层切换方法。方法通过将MAC层切换和IP层切换有效结合,使MAC层切换和IP层切换交叉进行。结果该方法与现有的方法相比,具有更小的切换时延和服务中断时间。对不同的切换方法的数据传输时间进行了分析,不同的参数对数据传输时间有不同的影响。结论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切换性能。(小5号楷体)
a由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
b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
c与先前已发表过的(包括他人和作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
d本论文在理论上和实用上的意义及价值;
e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文章内容由作者自定,分几部分论述都由作者自定。文章中图表尽量用单栏排版,图表随文出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参考文献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编排,且在论文中有标示,参考文献至少10篇,格式见附录)
附录: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小5宋体)
(1)专著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1]刘国钧.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