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选择的原则
电缆选型要求及原则

电缆选型要求及原则1.1电缆芯线材质1.1.1控制电缆应采用铜芯。
1.2电力电缆芯数1.2.11KV及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三相回路的电缆芯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2.1.1保护线与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连接接地的情况:(1)保护线与中性线合用同一导体时,应采用四芯电缆。
(2)保护线与中性线各自独立时,宜用五芯电缆;当满足本规范5.1.16条的规定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四芯电缆与另外的保护线导体组成。
1.2.1.2保护线与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与电源系统接地各自独立的情况,应采用四芯电缆。
1.2.21KV及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单相回路的电缆芯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3.2.2.1保护线与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与电源系统接地各自独立的情况:(1)保护线与中性线合用同一导体时,应采用两芯电缆。
(2)保护线与中性线各自独立时,应采用三芯电缆;在满足本规范5.1.16条的规定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两芯电缆与另外的保护线导体组成。
1.2.2.2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与电源系统接地各自独立的情况,应采用两芯电缆。
1.2.3工作电流较大的回路或水下敷设时,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可采用单芯电缆。
1.2.4除本规范第3.2.1条、3.2.3条、3.2.3条的规定情况外,交流供电回路宜用三芯电缆。
3.2.5直流供电回路,宜用两芯电缆;当需要时可采用单芯电缆。
2.3电缆绝缘水平2.3.1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的相间额定电压,不低于使用回路的工作线电压。
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与绝缘或金属套之间额定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阻抗接地的系统当接地保护动作不超过1min切除故障时,应按100%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
(2)对于(1)项外的供电系统,不宜低于133%的使用回路工作项电压;在单项接地故障可能持续8 h以上,或发电机回路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情况,宜采取173%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
2.3.3交流系统中电缆的冲击耐压水平,应满足系统绝缘配合要求。
电缆选用一般原则

电缆选用一般原则电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力输送、通信传输、数据传输等领域。
在选择电缆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电缆的用途、环境条件、性能指标等。
下面将介绍电缆选用的一般原则。
1. 用途选择原则电缆的用途主要分为电力传输、通信传输和数据传输三类。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与之对应的类型的电缆。
例如,在电力传输方面,应选用耐电压高、输送电流大的电力电缆;在通信传输方面,应选用传输速率高、抗干扰性好的通信电缆;在数据传输方面,应选用传输带宽高、传输距离长的数据电缆。
2. 环境条件选择原则电缆应用的环境条件对电缆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振动等。
根据实际环境条件选择适应性较好的电缆。
例如,在高温环境中,应选择抗高温的电缆;在湿润环境中,应选择防潮防水的电缆;在振动较大的环境中,应选择具有较好抗振性能的电缆。
3. 电缆材质选择原则电缆的导体、绝缘层和护套等部分采用不同材料制造,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电缆材质。
例如,铜导体的电缆具有导电性能好、低电阻、高强度等特点;铝导体的电缆相对便宜,但导电性能较差,适用于输送距离较短和负载较小的场合;塑料绝缘层的电缆适用于一般环境,而橡胶绝缘层的电缆适用于较恶劣的环境。
4. 电缆性能指标选择原则电缆的性能指标包括电气性能、机械性能、阻燃性能、耐热性能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能指标。
例如,在电力传输方面,应选择耐电压高、阻燃性能好的电缆;在通信传输方面,应选择传输带宽高、抗干扰性能好的电缆。
5. 标准符合性原则选择电缆时应考虑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
按照标准规范选用具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电缆,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6.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项目需求的前提下,应选择经济性较好的电缆。
经济性主要包括电缆的价格、维护成本、使用寿命等方面。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用成本合理的电缆,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电缆的选择应根据其用途、环境条件、材质、性能指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电缆选用一般原则

电缆选用一般原则电缆选用是指在工程设计和设备选型中,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进行安装和使用。
电缆选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电缆选用的一般原则。
1. 安全性原则电缆选用首先要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因此安全性是选用电缆的首要原则。
首先要考虑电缆的耐火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以确保电缆在火灾、化学腐蚀等特殊环境下能够可靠工作。
同时,要根据电气设备的负荷电流和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参数选择合适的导体截面积和绝缘材料。
2. 经济性原则电缆选择要考虑经济性,即在满足安全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
在选择电缆时,要综合考虑电缆的材料成本、施工成本、维护成本和使用寿命,选择性价比较高的电缆。
此外,还要注意电缆的标称电压和额定电流是否与电气设备匹配,避免因电缆容量不足导致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
3. 可靠性原则电缆选用要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
在实际工程中,电缆是设备之间传递电能的关键部件,因此要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电缆。
一般来说,要选择品牌知名、生产工艺先进的电缆制造商,同时要根据电缆的标准参数、试验报告等评估电缆的技术性能。
4. 环保性原则电缆选用还要考虑环保性原则。
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因此,要选择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电缆材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电缆的有害物质排放。
此外,还应避免使用过长的电缆,以减少资源消耗和能源浪费。
5. 适用性原则电缆的选用要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例如,需要考虑电缆的占地面积、耐受压力、抗拉强度等参数,选择适合的电缆类型。
此外,还要根据工程的特殊要求选择阻燃、耐火、抗冲击等功能特点的电缆,以满足工程的特殊需求。
综上所述,电缆选用的一般原则包括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和适用性。
根据这些原则,在选择电缆时,要综合考虑电缆的材料成本、安全性能、技术性能和环境适应性,选用合适的电缆,以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电缆电压等级的选择原则

电缆电压等级的选择原则电缆是一种常见的电力传输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力系统中。
在选择电缆时,电压等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介绍电缆电压等级的选择原则。
一、电缆电压等级的定义电缆电压等级是指电缆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值。
电缆电压等级一般由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根据电力系统的需求和安全性要求确定。
二、低压电缆的选择低压电缆一般指额定电压不超过1kV的电缆。
低压电缆常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等场所的电力输配电系统中。
选择低压电缆时,应根据电流负荷、导线截面积和敷设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 电流负荷:根据负荷计算所需的导线截面积,选择合适的低压电缆。
一般来说,电流负荷越大,所需导线截面积越大。
2. 导线截面积:根据电流负荷和电缆长度计算所需的导线截面积,选择合适的低压电缆。
导线截面积过小会导致电缆发热,影响电力传输效果和安全性。
3. 敷设环境:考虑电缆的敷设环境,选择适合的低压电缆。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应选择耐高温的低压电缆。
三、中压电缆的选择中压电缆一般指额定电压在1kV到35kV之间的电缆。
中压电缆常用于城市供电系统、工矿企业和农村电网等场所。
选择中压电缆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 电流负荷:根据负荷计算所需的导线截面积和电缆长度,选择符合要求的中压电缆。
2. 输电距离:根据电缆所需输电的距离,选择合适的中压电缆。
输电距离越远,电缆电压等级越高。
3. 经济性和可靠性:综合考虑电缆造价、输电损耗和可靠性等因素,选择最经济可靠的中压电缆。
四、高压电缆的选择高压电缆一般指额定电压超过35kV的电缆。
高压电缆常用于电力系统的输电和变电站等场所。
选择高压电缆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 输电距离:根据电缆所需输电的距离,选择合适的高压电缆。
输电距离越远,电缆电压等级越高。
2. 输电功率:根据负荷计算所需的输电功率,选择符合要求的高压电缆。
3. 经济性和可靠性:综合考虑电缆造价、输电损耗和可靠性等因素,选择最经济可靠的高压电缆。
电缆芯数选择的原则

电缆芯数选择的原则
电缆芯数选择的原则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传输需求:根据所需传输的信号类型和传输距离来确定电缆芯数。
如果只需要传输单一类型的信号(如电力信号或数据信号),并且传输距离不长,那么少量的电缆芯数可能就足够;而如果需要传输多种类型的信号或者需要传输较长的距离,那么可能需要更多的电缆芯数。
2. 容量和扩展性:考虑当前和未来的需求,选择具备足够容量和扩展性的电缆芯数。
如果未来可能有额外的传输需求,则建议选择一定数量的备用芯数,以便于扩展。
3. 经济性和实用性:考虑到成本和使用便利性,选择适合实际需求的电缆芯数。
过多的电缆芯数可能会增加成本,过少的芯数可能限制了后续的扩展。
4. 可维护性和容错性:如果需要进行维护和修复,较多的电缆芯数可能会增加施工和维护的成本。
另外,选择一定的备用芯数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错性,一旦某个芯线出现故障,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电缆芯数选择的原则是基于传输需求、容量和扩展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可维护性和容错性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电力电缆的选择

电力电缆的选择电力电缆的选择包括:正确选择电缆的型号、电压等级和线芯截面等。
这对电缆投入使用后能否确保安全运行十分重要。
一、电缆的型号及电压等级的选择电力电缆的额定电压必须大于或等于其运行的网络额定电压;电缆的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15%。
这就是电力电缆电压等级选择的两个原则。
对电缆型号的选择,应在满足电缆敷设场合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我国电缆工业发展的技术政策。
即:线芯以铝代铜、绝缘层以橡塑代油浸纸、金属护套以铝代铅以及在外护层上发展橡塑护套或组合护套等。
综合以上诸多因素,电力电缆选择的一般原则如下。
(1)对有剧烈震动的柴油机房、空压机房、锻工车间等处以及移动机械的供电,应选用铜芯电缆;对其他地点应首先考虑选用铝芯电缆。
(2)地下直埋电缆,一般应选用裸塑料护套电缆,当电缆需要穿过铁路、公路,跨越桥梁、隧道等有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处所时,应选用具有钢带铠装的电缆,必要处还应采取穿管等防护措施。
(3)在大型调度中心、通信中心、微机站等重要部门室内、夹层或易燃易爆场所敷设的电力电缆,应选用难燃或阻燃电缆。
(4)在电缆线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过具有化学腐蚀、直流泄漏区域时,应选用塑料电缆或具有裸塑料护套的电缆。
(5)在需要承受拉力的沼泽地带、水中或竖直敷设的电缆,应选用整根的、能承受拉力的钢丝铠装电缆。
但通过小溪流时,可选用一般具有铠装及外护层的电缆。
(6)当整个电缆线路在其周围具有几种完全不同的介质条件时,电缆的型号应按其中最不利的条件选择。
二、电缆截面的选择电力电缆的截面,一般是按长期允许载流量选择电缆截面,然后对3kV以下的低压电缆校验其电压降,对3kV及以上的电缆校验其短路时的热稳定度。
对于较长的高压电缆供电线路,应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
1.根据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选择电缆截面为了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运行中的电缆导体温度不应超过其规定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根据这一原则,在选择电缆截面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式中Imax——通过电缆的最大持续负荷电流;I——指定条件下的长期允许载流量,见表1-4-9~表1-4-13;K——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的总修正系数。
电线电缆选用基本原则

电线电缆选用基本原则电线电缆作为现代电力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选用电线电缆不仅可以保证电力传输的安全稳定,还可以节约能源、提高效率。
下面将介绍电线电缆选用的基本原则。
1.电压等级选择:电线电缆的电压等级是根据电力设备的需要确定的。
电压等级的选择应考虑负荷电流、输电距离、线路损耗、电源稳定性等因素。
大电流负荷和远距离输电应选用较高电压等级的电线电缆,以减小线路损耗和传输损耗。
2.电线电缆的导体材料选择:选用电线电缆的导体材料应考虑导电性能良好、抗电腐蚀、耐高温、抗拉强度高等特点。
常见的导体材料有铜和铝。
铜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但价格较高;铝导体相对较便宜,但导电性能差,容易产生接触电阻,需加大导体截面积。
3.绝缘材料选择: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应具备绝缘性能好、燃烧性低、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耐磨损等特点。
常见的绝缘材料有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橡皮、硅橡胶等。
具体选择应根据使用环境和工作要求来确定。
4.电线电缆的截面积选择:电线电缆的截面积选择应参考负载电流、输电距离、线路损耗等因素。
根据安全标准和经济合理性,应选择合适的截面积,以确保电线电缆及其连接器件的正常工作。
5.电线电缆的屏蔽和防护选择:需要进行屏蔽和防护的电线电缆应根据使用环境和工作要求来确定。
开放式场所、易受干扰的环境、高频传输等情况下,应选择具有良好屏蔽效果的电线电缆,以减小干扰和信号衰减。
6.电线电缆的耐火性选择:需要具备良好耐火性能的电线电缆用于火灾易发生或对火灾危险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所,如公共建筑、化工厂等。
耐火性能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相关技术要求。
7.电线电缆的外护层选择:外护层应具备耐磨损、防腐蚀、耐候性能好等特点。
不同使用环境和工作要求下,应选择合适的外护层类型,如聚氯乙烯、聚氯乙烯护套、聚乙烯、钢花纹护套等。
以上是电线电缆选用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需求、环境和工作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电线电缆,可以确保电力传输的安全稳定,提高效率,节约能源。
电线电缆选用的一般原则

电线电缆选用的一般原则
电线电缆的选用原则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电流负载、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安装方式等。
具体来说,一般的选用原则如下:
1.电流负载:电线电缆的选用需要根据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负载来确定。
电线电缆在运行时会有一定的电阻,电阻会产生热量。
因此,在确定
电线电缆的选型时,需要确保所选电线电缆的截面积能够满足负载的要求,以避免因过高的电流密度导致电线电缆过热、损坏等问题。
2.电压等级:电线电缆的选用还需要考虑所需的电压等级。
根据电压
等级的不同,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和绝缘厚度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高
电压等级的电线电缆需要具有更好的绝缘能力和更大的绝缘厚度,以确保
电线电缆能够承受所需的工作电压,防止电击、漏电等危险。
3.环境条件:在选择电线电缆时,还需要考虑电线电缆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腐蚀性气体等。
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电线电缆的性能和
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电线电缆,需要选择具有
耐热性能的绝缘材料;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电线电缆,需要选择具有防水
性能的电线电缆等。
4.安装方式:电线电缆的安装方式也是选用的考虑因素之一、不同的
安装方式对电线电缆的要求有所不同。
例如,埋地敷设的电线电缆需要具
有耐压能力和良好的防水性能;室内安装的电线电缆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火
性能等。
此外,在选用电线电缆时还需要考虑成本、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因素。
对于不同的工程需求,可以根据以上原则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电线
电缆。
最终的选用方案需要经过工程师以及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评估和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选择的原则是【简单算法】:
1)10mm2以下乘以5A,100mm2以上乘以2A。
即:2.5mm2、4mm2、6mm2、10mm2则以每平方毫米导线安全载流量按5A计算。
120、150、185以每mm2乘以2A计算。
2)16mm2、25mm2每平方毫米乘以4A计算,
35mm2、50mm2按每平方毫米乘以3A计算。
3)70mm2、95mm2 按每平方毫米乘以2.5A。
4)穿管高温八九折,即:穿管8折,高温9折,既穿管又高温按0.72折计算。
5)裸线加一半,即:按绝缘导线的1.5倍计算。
6)铜线升级算,即:铜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按上一级铝线的安全载流量计算的如:6平方的铜线可按10平方的铝线计算。
7)三相四线线制中零线的截面积,通常选为相线的一半左右,在单相线路中,由于零线和相线所通过的负荷电流相同,因此零线截面积应与相线截面积相同。
8)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一般直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直接采用上述口诀的有关倍数计算。
铜排、铝排载流量(安)表
铜铝排(宽/厚) 15×3 20×3 25×3 30×4 40×4 40×5 50×5 50×6 60×6 60×8 60×10 80×6 80×8 80×10 100×6 100×8 100×10 120×8 120×10 2根2根
材料结构排放法60×6 80×8
铜排开启平放162 212 264 368 485 540 660 740 873 1018 1140 1115 1270 1430 1356 1565 1785 1860 1980 1340 1950
竖放171 275 285 335 510 580 705 775 920 1070 1195 1205 1370 1540 1475 1685 1870 1955 2170 1410 2120
TMY 封闭130 175 215 315 400 440 540 605 718 837 935 915 1040 1170 1120 1280 1420 1485 1626 1017 1530
每米重量(kg) 0.40 0.53 0.66 1.04 1.40 1.74 2.18 2.61 3.13 4.18 5.22 4.18 5.57 6.96 5.22 6.96 8.70 8.35 10.50 6.26 11.14
铝排开启平放127 166 205 283 372 417 515 573 680 788 895 864 995 1115 1070 1220 1370 1420 1550 1035 1510
竖放134 175 215 300 395 440 546 600 715 830 935 935 1070 1200 1160 1315 1475 1550 1760 1090 1650
LMY 封闭104 136 168 235 305 342 422 470 560 648 730 708 815 915 885 1000 1120 1177 1270 786 1191
每米重量(kg) 0.12 0.16 0.20 0.32 0.43 0.54 0.68 0.81 0.97 1.30 1.62 1.30 1.73 2.16 1.62 2.16 2.70 2.60 3.24 1.94 6.46
塑料铜芯线载流量(安)表
导线截面(mm2)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硬线BV 根数/单根直径1/1.13 1/1.37 1/1.76 1/2.24 1/2.73 7/1.33 7/1.68
7/2.11 7/2.49 19/1.81 19/2.14 19/2.49 37/2.01
软线BVR 根数/单根直径7/0.43 7/0.52 19/0.41 19/0.52 19/0.64 19/0.82
49/0.64 98/0.58 133/0.58 133/0.68 189/0.68 259/0.68 259/0.76
开启式载流量(安) 5 10 15 25 35 60 90 113 140 177 268 288 314
封闭式载流量(安) 4 8 12 20 28 48 72 93 115 145 220 240 258
注:1.根据电流大小,按上表选择相母线。
2.零(N)母线按相母线截面的一半选取(但≮16mm2)。
3.由于受元件进出线端口宽度的限制或母排不易满足规定的电气间隙时,可用对应塑胶线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