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开平区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西江月·遣兴》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阅读答案(全)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阅读答案(全)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阅读答案(全)辛弃疾《西江月·遣兴》阅读答案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1.这首词的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下片在语言上有何特色?(5分)2.“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上片以议论为主,下片则为记叙和描写。

下片语言通俗生动,口语化、散文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幽默诙谐,风趣横生,写出了作者的醉态。

2、这是作者愤激之言,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要相信古书中的一些话,现在是不可能实行的,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这两句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大事和个人遭遇的感慨,透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二(1)全篇围绕哪一个字组织内容?请简要分析。

(4分)(2)“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词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醉。

(1分)上片写“醉”的原因:借酒浇因现实而带来的愁。

下片描写醉态,表现醉性、醉情。

“松边醉倒”“问松”“疑松来扶”“推松曰去”,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和动作描写,表现出词人可掬的醉后情形和倔强性格。

(3分)——答出醉因、醉态、醉性三层意思,稍有分析,就是满分。

(2)表面是说相信古书没有一点好处,实则指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现实不能让人满意。

(2分)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愤激不满之情。

(2分))三(1)请分析第一句中“且”字的作用。

(2分)答:一个“且”字,写出了作者“借酒浇愁”的悲哀,词人无法排遣内心的忧愁苦闷,想“姑且”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

(2分)(2)第二句说“要愁那得功夫”是属于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吗?联系作者的情况,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3分)答:不是直抒胸臆。

说“没有工夫愁”实际上是因为“愁”太多、太深重,无法排遣,词人一生立志报国,渴望亲上前线杀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可是这志向一直无法实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二语文《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二语文《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烂柯.()折戟.()宫阙.()峰峦.()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暂凭杯酒长.精神()②折戟.沉沙铁未销()③千里共婵娟..处()..()④伤心秦汉经行3.默写、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酬”的意思是___________,“乐天”是___________。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

⑤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

⑥兴,百姓苦;____________。

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苏轼,_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号___________。

他与父亲_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合称为“三苏”。

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__________”。

5.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琼楼玉宇:____________②弄清影:____________6.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在词中,这句词是对___________说的,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____________。

7.翻译词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8.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__,下阙写____________。

9.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____________。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诗词八首课后练习八十九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诗词八首课后练习八十九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天人对话诗词八首课后练习八十九第1题【单选题】对《题李凝幽居》这首诗中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写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C、“闲居”句中的“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B、三、四句采用问话的形式,借饮酒人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

C、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D、这首诗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语言朴素自然。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于《望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了设问、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B、“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均是倒装句。

C、“一览众山小”暗引《论语》,因为这本书中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

D、这首诗选自《杜少陵集详注》,作者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西江月·遣兴》这首词上片前两句写______,后两句写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西江月·遣兴》的体裁是______,作者是______时期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修辞方法我知道。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默写①《陋室铭》中点明中心的语句是:,。

② 杜甫在《望岳》中表明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唐诗三首》(同步习题原卷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唐诗三首》(同步习题原卷版)

24《唐诗三首》(同步习题)(原卷版)一、选择题1.(2021·全国八年级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挂罥.(juàn)翩.翩(piān)邺城戍.(shù)B.塘坳.(ào)老妪.(yù)口称敕.(chì)C.两鬓.(bìn)突兀.(wù)辗.冰辙(niǎn)D.布衾.(jīn)幽咽.(yè)风怒号.(háo)2.(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茅飞度江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

B.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躁呼不得。

C.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3.(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八月/秋高/风怒号B.老翁/逾墙走C.满面/尘灰/烟火色D.半匹红纱/—丈/绫4.(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坏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与声势,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时,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

5.(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对《石壕吏》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老翁早已超过服兵役的年龄,但仍然要被“抓丁”,由此可见世道的混乱及横征暴敛的祸害。

B.“呼”“啼”“怒”“苦”。

把矛盾的尖锐性揭示出来,表现了差吏如狼似虑的狰狞,以及老妇悲苦痛哭的凄惨。

C.诗中“更无人”与母,孙的存在,在逻辑上存在矛盾,表现了老妇的机智;不想让官吏把人都抓走。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西江月·遣兴》同步练习A卷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西江月·遣兴》同步练习A卷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西江月·遣兴》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16题;共85分)1. (3分)文学常识填空。

《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历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体通史,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2. (7分)填空: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 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 ________,号________,又号________,________ (朝)人。

3. (2分)本文作者________,原名孙树勋,著名小说家、散文家,“________”创始人。

《荷花淀》《嘱咐》是其代表作。

从20世纪40年代起,作家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等,长篇小说4. (19分)填空。

①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籍华裔________学家,曾获________奖。

②宋代________抽取《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篇,和________、_______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________家主要经典。

③王阳明,即________,字伯安,也称________先生,________代哲学家、教育家。

④议论文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________和________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5. (5分)翻译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6. (5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7. (5分)写出《梅岭三章》三首诗中意义相同的诗句。

8. (2分)《西江月·遣兴》这首词上片前两句写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诗词八首诗词八首练习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诗词八首诗词八首练习北师大版

《诗词八首》同步练习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饮酒》(1)表现诗人投身到清新的大自然中的无限喜悦之情的句子:(2)把主观对客观的感受写得异常真切自然的句子:(3)本诗的主旨句是:(4)写山间晚景,表明诗人归返田园的惬意情怀的句子:2.《过故人庄》(1)写田家热情好客的句子:(2)写田家美丽风光的句子:3.《滁州西涧》(1)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2)描摹空山无人的寂寞春景的句子:4.《江雪》最能体现诗人情趣旨向的句子:5.《西江月遣兴》与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句相对应的句子:6.《题李凝幽居》(1)推敲二字典故出自句子:(2)以动衬静,衬托出四野的静谧荒寂的句子:二、赏析下列诗句。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三、诗句仿写。

诗人王宜振在《初春》中有这样的诗句:春天在我的心上荡漾,春天在弯弯的小路倘佯。

春天的风筝驮着一片阳光,春天的脚步总是那么匆忙。

你也有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吧?仿写这节诗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吧!四、诗词鉴赏。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首联描绘出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2.颈联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参考答案基础达标训练一、1.(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6.(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2)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课后能力提升二、1.小扣,是轻轻地扣,而久扣不开,仍然一直“小扣”可见诗人的细心与耐心的,他很珍惜园子的宁静,也许正是有这样一颗怜惜春色的心,才会发现墙头那令人惊喜的春意吧!)2.“争暖树”生动地描画了早莺的活动,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树是因天气暖了起来,是黄莺在树上感觉到了暖气,还是黄莺的争鸣,造成了树林间热闹的氛围呢?总之,这一情形使早春充满了生机。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第8课三峡诗词九首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第8课三峡诗词九首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三峡》《诗词九首》⊙收获平台一、你如何理解余秋雨《三峡》中的这些语句?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与同学沟通,留意倾听别人的观点和分析,完善自己的理解。

1.只是,时间一长,这片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日渐减弱,他们的船揖时时搁浅,他们的衣带常常熏焦,他们由高迈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无声。

中国,还留下几个诗人?答:2. 过三峡本是找寻不得词汇的。

只能老醇厚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

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

答:*3. 在船舷上惊叫的外国游客,以及向我探询中国第一名胜的外国挚友,你们终究不会真正了解三峡。

我们了解吗?我们的船在安平稳稳地行驶,客舱内谈笑从容,烟雾缠绕。

答:二、与同桌比一比,看谁背得快,写得精确。

赢家可得说一说背诵的小窍门。

1.依据提示填写诗文的上下句:①羁鸟恋旧林,。

②荡胸生层云,。

,一览众山小。

③,野渡无人舟自横。

2.用课文原句回答:①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诗中写声音反而更衬托出环境之幽静的诗句是,。

②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中表现作者醉态的句子是。

3.依据提示,完整地填写诗歌的题目、作者和其他诗句:江雪,。

,。

⊙发展空间一、请比较《田园乐》和《春晓》,回答下面问题: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两首诗都写到春雨、啼鸟,构成的意境相同吗?答:2.你更喜爱哪一首并说明理由。

答:二、品读《归园田居》《过故人庄》《题李凝幽居》三首诗,填写下表:⊙轻松一刻猜一猜:*春潮带雨晚来急(猜古书目一)*野渡无人舟自横(猜成语一)*一览众山小(猜成语一)*万径人踪灭(猜四字常用语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猜数学名词一)*两岸猿声啼不住(猜物理名词二)参考答案⊙收获平台一、1.盛世时诗人是豪迈的、昂扬的、浪漫的,他们不必忧国忧民,不必为生计奔波,可是假如社会动荡担忧,敏感的诗人就为现实所苦,他们的心就无法翱翔,他们为国家为民族而痛哭流涕,奔跑呼喊,而当他们的哭泣、呼喊没人理睬时,他们就发不出声音,写不出诗歌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诗词九首》 练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诗词九首》 练习

《诗词九首》理解性默写
1.《饮酒》
(1)表现诗人投身到清新的大自然中的无限喜悦之情的句子——
(2)把主观对客观的感受写得异常真切自然的句子——。

(3)本诗的主旨句是——
(4)写山间晚景,表明诗人归返田园的惬意情怀的句子—2.《过故人庄》
(1)写田家热情好客的句子——
(2)写田家美丽风光的句子——
3.《望岳》
(1)最能体现人生哲理的句子——
(2)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意境相似的句子——(3)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4)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句子——
(5)体现诗人不畏困难,俯视一切的豪情壮志的句子——4《滁州西涧》
(1)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_______ (2)描摹空山无人的寂寞春景的句子——
(3)流露一种恬淡自适,悠然无所作为的思想感情的句子——
5《江雪》
最能体现诗人情趣旨向的句子——
6《西江月遣兴》
与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句相对应的句子——7《题李凝幽居》
(1)推敲二字典故出自——句子
(2)以动衬静,衬托出四野的静谧荒寂的句子——
答案:
1.(1)此中------忘言
(2)采菊------南山
(3)问君-----偏
(4)山气----还
2.(1)故人----家
(2)绿-----斜
3.(1)会----小
(2)荡-----鸟
(3)会----小
(4)造化----晓
(5)会-----小
4.(1)春----横
(2)独----鸣
(3)春----横
5.孤舟----雪
6.近----处7鸟----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市开平区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西江月·遣兴》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79分)
1. (2分)读《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诗中有两个两个相关的地名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4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他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②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只见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第①段文字中的他出自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________》。

第②段文字中的他是________,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________》的主人公。

3. (5分)布封,________国________家、________家。

他用毕生精力经营________,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________。

4. (3分)《爱莲说》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茂叔)是________时著名的(哲学家)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本文文体是(说)。

5. (2分) (2016九上·罗湖期末) 《简·爱》的作者是___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作家名)。

6. (3分)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中,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7. (5分)划分句子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
万径人踪灭
8. (5分)翻译句子:
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9. (5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10. (5分)读《鸟鸣涧》,怎样理解“月出惊山鸟”的现象?
11. (5分)作者“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什么?
12. (5分)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13. (5分)体会下列诗句中划线词的表达作用。

(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
①沙场秋点兵。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4. (5分)古诗赏析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5. (5分)“断头今日意如何?”反映了当时作者怎样的处境?分析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6. (5分)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17. (5分)请简要分析诗《李凭箜篌引》的艺术特色。

18. (5分)读《渔舟唱晚》,从诗中哪几句诗表达诗人对美好和谐的大自然的向往?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
19. (4分) (2020八上·黄浦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诗人________(人名)。

(2)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做诗题写当时战事。

B . 首句中的“压”字把敌军来势凶猛,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C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先从视觉入手,再从听觉来写阴寒惨烈的战地气氛。

D . 这首诗“黑”“金”“紫”“红”等色彩浓丽的词语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想象丰富。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7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
19-1、
1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