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一、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济南市某综合楼的空调工程设计(其中设计地点可在以下地点中任选:济南、北京、上海、哈尔滨、西安、兰州、郑州、西宁、乌鲁木齐、广州、深圳以及山东省各地市,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不同的设计地点)(二)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空气调节》课程的理论知识,并且比较系统地、全面地熟悉和掌握空调的设计技能,为将来的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单位综合楼空调工程,整个建筑物为10层,一、二、三层分别为商场、餐厅等,四层以上为宾馆客房,本次设计任务为四~十层空调系统设计。

(四)室内设计参数室内室内温湿度标准由设计者根据规范自定。

室外气象参数由设计地点查设计手册而定。

(五)设计原始资料1、土建资料:详见图纸4、外墙为内抹灰,外抹水泥沙浆的37实心砖墙,属Ⅱ型,K=1.5W/㎡·℃。

屋面为300mm厚混凝土板加12.5mm厚加气混凝土保温层,属Ⅱ型,K=1.08W/㎡·℃。

外窗为采用标准玻璃的单层铝合金窗,全部挂淡色窗帘,窗的宽度及高度按图纸上的标注确定。

(六)动力与能源资料1、动力:城市供电2、冷热源:(1)夏季由制冷机房提供7(供)~12℃(回)冷冻水。

(2)冬季由设在制冷机房内换热器提供60(供)~50℃(回)热水。

(七)设计计算内容1确定各房间的室内温湿度参数及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2确定空调方案,并进行方案比较。

3计算各房间冷热负荷。

4确定各房间或系统新风量和排风量。

5选择空气处理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校核计算。

6布置管路并进行风管及水管的水力计算。

(八)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要求:内容完整、书写清楚、整洁、文字通顺。

采用统一规格的课程设计用纸,装订整齐。

内容应包括:目录、工程概况,室内设计计算参数,空调设计负荷(热负荷、冷负荷等)的计算、系统方案的确定、新风量的确定、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管道的设计计算、气流组织的计算及送回风口的选择、消声防振及空调系统的控制、设备及主要材料明细表等。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空调系统在商场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其基本工作原理;2. 学生掌握空调系统的能量守恒定律,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 学生了解商场空调系统的分类及特点,能分析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商场空调系统的运行状况,提出优化建议;2. 学生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商场空调系统能耗的计算,并提出节能措施;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符合商场需求的空调系统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空调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物理学科知识,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节能意识,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力量。

同时,课程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空调系统基本原理:介绍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制冷剂循环、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组成部分;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制冷原理及其应用”。

2. 商场空调系统分类及特点:分析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多联机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优缺点;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空调系统的分类与选择”。

3. 空调系统能量守恒定律:讲解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计算”。

4. 商场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探讨商场空调系统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介绍节能措施;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与节能”。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商场空调系统调研,设计空调系统优化方案,进行能耗计算;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空调系统实践操作”。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了解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目标包括: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空气调节工程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计算和设计;能够操作和维护空气调节工程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空气调节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首先,介绍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知识。

然后,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让学生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关键技术。

最后,介绍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知识。

再次,采用实验法,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最后,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空气调节工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其次,参考书《空气调节工程设计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和设计方法。

再次,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和图片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空气调节工程的相关内容。

最后,实验设备包括风扇、空调等,用于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空气调节工程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空气调节仲恺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仲恺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仲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掌握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了解其调节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方面的作用。

3. 帮助学生了解空调系统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如家庭、商场、办公室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空调系统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空调设备。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等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空调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并学会节能减排。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让他们在选择空调设备时,能够综合考虑性能、价格、能耗等因素。

本课程针对仲恺地区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实践性与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空调调节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关注环保和节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本原理:讲解空调系统的制冷和制热原理,以及空气湿度、洁净度的调节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空气调节原理- 内容列举:制冷原理、制热原理、湿度调节、洁净度调节2. 空调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空调系统组成与设备- 内容列举: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控制系统3. 空调系统工作流程:讲解空调系统从制冷到制热的整个工作流程,分析各环节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空调系统工作流程- 内容列举:制冷循环、制热循环、自动调节与控制4. 空调系统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介绍空调系统在家庭、商场、办公室等不同场合的应用,分析其优缺点。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空调系统应用实例- 内容列举:家用空调、商用空调、中央空调5. 空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教授学生正确使用空调设备的方法,以及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技巧。

南方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南方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南方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南方气候特点及其对空气调节的影响。

2. 学生能掌握空调工作原理及在南方气候条件下的高效运行策略。

3. 学生能描述并解释空调系统的能耗构成及其与环保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南方室内外温差,合理调节空调温度,提高舒适度的同时实现节能。

2. 学生能够操作空调设备,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和日常维护。

3. 学生能够运用节能知识,评估并优化家庭空调使用习惯,降低能源消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节能环保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

2. 增强学生对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激发其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提高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结合南方地区气候特点,以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提高学生对空调设备使用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思考分析,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教学评估,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程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空调工作原理:介绍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制冷剂循环过程、热交换原理等,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 空调设备结构与功能- 制冷剂的选择与循环过程- 热交换原理及其在空调中的应用2. 南方气候特点与空调运行策略:分析南方高温潮湿气候对空调运行的影响,探讨合理调节温度、湿度等参数的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 南方气候特点概述- 空调运行策略调整- 节能运行案例分析3. 空调能耗与节能技术:介绍空调能耗构成、节能技术原理及实际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 空调能耗分析- 节能技术介绍- 节能效果评估与优化4. 空调设备操作与维护:教授空调设备的日常操作、故障排查和保养维护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第四节。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掌握空调系统的原理与组成;2. 使学生掌握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室内环境参数对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的影响;3.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空调设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空气调节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空调系统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理科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本概念:讲解空调的定义、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空调系统的原理与组成:介绍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原理,以及主要组成部分;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3. 室内环境参数对健康的影响:分析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材章节:第二章。

4. 空调设备类型及适用场景:介绍分体式、中央空调等不同类型空调设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教材章节:第三章。

5. 空气调节方案设计:教授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空调系统方案;教材章节:第四章。

6.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开展空气调节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教材章节:第五章。

建环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建环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建环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建筑环境中的空气调节原理,掌握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工作方式。

2. 使学生了解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掌握空调系统能耗分析的方法,了解节能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建筑环境空气调节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空调系统的方案,并进行初步的能耗评估。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建筑环境与能源问题,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

2. 激发学生对建筑环境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关注健康生活,培养环保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建筑空气调节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础理论:包括室内外热湿环境、空气调节原理、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在空调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建筑环境与空气调节概述》2. 空调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介绍空调系统的分类、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包括制冷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关键元件。

教材章节:第二章《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3. 空调系统设计与施工:讲解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负荷计算、设备选型及施工要求,以实现良好的空调效果。

教材章节:第三章《空调系统设计与施工》4. 空调系统运行与管理:分析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故障处理、维护与管理,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

教材章节:第四章《空调系统运行与管理》5. 空调系统节能技术:介绍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及其应用,包括变频技术、热回收技术、太阳能空调等。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哈尔滨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哈尔滨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哈尔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设备,了解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和特点,熟悉常见的空气调节技术及其应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空气调节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设计和评价简单的空气调节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设备,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和特点,常见的空气调节技术及其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空气调节的定义、目的和基本原理,讲解空气调节的主要参数和指标。

2.空气调节设备:介绍空气调节系统中常见的设备,如空调器、新风系统、净化设备等,讲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3.空气调节系统:讲解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空气调节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4.空气调节技术:介绍常见的空气调节技术,如制冷、加热、通风、净化等,讲解其原理和应用。

5.实践案例:分析一些典型的空气调节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空气调节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讲解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设备,使学生掌握空气调节的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空气调节系统的优缺点、适用场景等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空气调节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空气调节设备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空气调节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江苏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学生
设计题目
课题来源横向课题
起讫日期年 12月 10 日至年 12月 21 日共 2 周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一、计算参数的选择与设计标准
1.1、室外设计气象参数
位置:北纬34°,东经108.93°
大气压:96.0KP
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7]:35.2℃
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
夏季日平均干球温度:31.2℃
夏季日平均温差:8.7℃
1.2、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室内设计温度t N=26℃,相对湿度55%
屋顶:由附录2-9查的,K=1.10,衰减系数0.52,衰减度15.15,延迟时间ε=5.9h,
外墙:由附录2-9查的,K=1.95,衰减系数β=0.35,衰减度ν=12.9,ε=8.5h,
内墙:由附录2-9查的,K=2.37,衰减系数β=0.59,衰减度ν=6.32,ε=5.2h,
楼板由附录2-9查的,K=3.13,衰减系数β=0.64,衰减度ν=4.35,ε=4.1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