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教学头颈部
局部解剖头颈部总结

局部解剖头颈部总结局部解剖头颈部总结一、头颈部一)概述头的境界与分区头颈分界线:下颌体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颅面分界线: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缘和乳突尖的连线颈的境界与分区颈胸分界线: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主要体表标志1.枕外隆凸2.乳突3.颧弓4.眶上孔5.眶下孔6.颏孔7.翼点:颅骨侧面,额、顶、颞、蝶骨四骨接缝,H形;骨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经过8.髁突9.下颌角二)面浅部(皮肤与浅筋膜、面部浅的血管、神经和淋巴、腮腺、肌肉、咬肌间隙)1、皮肤与浅筋膜: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血管丰富,富含毛囊、皮脂腺、汗腺。
面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表情肌)。
2、面部浅的血管、神经和淋巴3.腮腺为三大唾液腺中最大者,大部分位于下颌后窝内浅层致密、深层薄弱!!腮腺肿瘤4. 肌肉5.咬肌间隙三)面深部位于颅底下方、下颌支的深面、口腔、咽的外侧,上方为颞下面(1)境界前:上颌骨后面后:腮腺鞘内:翼突外侧板、咽侧壁外:下颌支上:蝶骨大翼的颞下面下:下颌骨下缘水平(2)内容1、肌肉:翼内肌、翼外肌2、血管:上颌动脉依其与下颌骨、翼外肌的关系将其分为三段:1)下颌段分支:① 下牙槽动脉② 脑膜中动脉2)翼肌段分支:① 咀嚼肌动脉②颊动脉3)翼腭窝段主要分支:①上牙槽后动脉②眶下动脉翼静脉丛位于颞下窝内,翼外肌之间及翼内外肌之间,血液主要由上颌静脉注入下颌后静脉,也可由面深静脉注入面静脉3、神经面侧区的间隙1)咬肌间隙: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上部之间,感染源多来自下颌第三磨牙2)翼下颌间隙: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
内容:舌神经、下牙槽神经、下牙槽血管颅头皮(额顶枕区)一)头皮的层次二)头皮的血管、神经颅底内面颅前窝:额叶颅中窝: 颞叶颅后窝:脑干.小脑蝶鞍区:位于蝶骨体上面,为蝶鞍(垂体窝和鞍背)及其周围区域。
主要结构有垂体、垂体窝和两侧的海绵窦1、垂体和垂体窝的毗邻垂体瘤压迫视交叉--------管状视野2、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3、硬脑膜及硬脑膜窦颈部主要体表标志:1.舌骨2.甲状软骨3.环状软骨5.锁骨上大窝6.胸骨上窝颈部的层次结构(一)浅层结构位于皮肤与深筋膜之间1.皮肤与浅筋膜皮肤薄,活动性大,皮纹呈水平排列2颈阔肌:位于浅筋膜内,起自胸前深筋膜、三角肌筋膜,止于面下部皮肤3.浅静脉和浅淋巴结颈前V、颈外V、颈前浅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4.神经(二)颈深筋膜和筋膜间隙1、颈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 :两层包绕两肌、两腺、胸骨上间隙中层(气管前层筋膜) (内脏筋膜:气管前筋膜+颊咽筋膜) 一鞘(甲状腺鞘)深层(椎前筋膜): 移行成一鞘(腋鞘)*颈动脉鞘:颈深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上起自颅底,下续纵膈,鞘内有颈总(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2、颈筋膜间隙颈前区一)下颌下三角胸锁乳突肌区境界: 胸锁乳突肌前后缘内容:1、颈袢-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组成。
局部解剖学课件-颈部(皖南医学院)

颈部肌肉
颈浅肌
颈浅肌位于颈部 浅层,包括胸锁 乳突肌、斜方肌、 肩胛提肌等
胸锁乳突肌:起 于胸骨柄和锁骨 内侧,止于乳突
斜方肌:起于枕 骨、颈椎和胸椎, 止于肩胛骨
肩胛提肌:起于 颈椎横突,止于 肩胛骨
颈中肌
位置:位于颈部 前侧,胸锁乳突 肌和斜方肌之间
肩胛提肌起于颈椎横突,止 于肩胛骨
颈深肌的主要功能是稳定颈 椎和胸椎,以及协助呼吸和
吞咽
颈部血管和神经
颈部动脉
颈总动脉:位于颈部前侧,是颈部最大的动脉 颈内动脉:位于颈总动脉内,供应大脑和面部 颈外动脉:位于颈总动脉外,供应颈部、肩部和上肢 颈动脉窦: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调节血压和心率
颈部静脉
颈部淋巴管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收集和运输淋巴液 颈部淋巴管分为浅淋巴管和深淋巴管,浅淋巴管位于皮下组织,深淋巴管 位于肌肉和筋膜之间 颈部淋巴管具有过滤淋巴液、清除细菌和异物的功能
颈部淋巴管还具有免疫调节和免疫应答的功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颈部筋膜和间隙
颈部筋膜的层次和特点
颈部筋膜分为浅层和深层 浅层筋膜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 深层筋膜包括深筋膜和骨膜 颈部筋膜的特点是坚韧、富有弹性,可以保护颈部肌肉和血管神经
颈部先天性畸形的分类和特点
颈部先天性畸 形包括:短颈 畸形、斜颈畸 形、颈椎融合
畸形等
短颈畸形:颈 部短小,颈椎 发育不良,可 能导致呼吸困 难、吞咽困难
等症状
斜颈畸形:颈 部向一侧倾斜, 可能导致面部 不对称、视力
下降等症状
颈椎融合畸形: 颈椎骨融合在 一起,可能导 致颈椎活动受 限、疼痛等症
局解—头颈部(聂)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二、面侧区:頬区、腮腺咬肌区、面侧深区
(一)腮腺咬肌区
穴位:下关、頬车、耳门 、听宫、听会、牵正
1、腮腺 5、穿过腮腺的结构: 纵行组:颈外A、颞浅A、下颌后V、耳颞N 横行组:上颌A、V;面横A、V;面N的分支等 面神经因穿腮腺分三段: 第一段:腮腺前段(显露面神经主干,翳风穴) 第一段:腮腺内段 ,先分上、下干,再形成丛 第一段:腮腺后段,即五组分支 6、咬肌:属于咀嚼肌(頬车)
(二)面侧深区
下颌神经(混合性)
肌支 咀嚼肌 感觉支: 1、頬神经 頬区皮肤和粘膜 2、耳颞神经:分布于外耳道、耳廓及颞区的皮肤 3、舌神经:有面神经的鼓索参加,分布于舌前 2/3粘膜、舌下腺、下颌下腺等 4、下牙槽神经 颏神经:
第三节
分部
颅 部
颅顶:额顶枕区、颞区 颅底 :外面、内面
穴位 督脉: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
二、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又称锁骨上三角、锁骨上大窝)
(一)境界: (二)内容: 1、锁骨下静脉及静脉角
肩胛背动脉 2、锁骨下动脉 肩胛上动脉 颈横动脉 3、臂丛:5个根,3个干,6个股,3个束 3个分支: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胸长神经
复习思考题
1、试述颈部的分区,其体表标志及意义。 2、颈丛皮支及其分布。 3、试述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及其内容。
内容
2、颈袢 ①构成
颈袢上根(舌下神经降支) 颈袢下根:第2、3颈神经前支组成 ②分布:舌骨下肌群 注意:甲状腺手术是勿损伤该神经
3、颈丛 组成:第1~4颈神经前支 分支:皮支、肌支(膈神经)
4、颈交感干 组成:颈上、中、下神经节借节间支连成 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 位置:脊柱颈部的两侧,椎前筋膜深面
最新局部解剖学—头颈部(熊)-PPT文档

舌骨上区
颈前区
(舌骨)
颏下三角
下颌下腺
面A 左右下颌下三角 舌下N
舌N
舌A 左右颈动脉三角
舌骨下区
肌三角
图49
一、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境界 内容物
前上界—二腹肌后腹 前下界—肩胛舌骨肌上腹 后—胸锁乳突肌
血管
颈内静脉及其属支 颈总动脉及其分支
神经
舌下神 经迷走神经
副神经
(二)肌三角
穿出浅叶下缘的N血管 前
后
——
面N下颌缘支
面N颈支
图
面后V
颈外V的交通支
面侧区血管神经分布
1、血管:面A、面V、下颌后V、颈外A
2、神经:耳颞N ‘面N
第一段:
面N (颅外部)
第二段(腮腺内段): 图
第三段:
咬肌(属于咀嚼肌)
起自于颧弓及其深面,止于下颌支 作用:活动颞下颌关节
境界
面
前 壁—上颌骨的后面
感觉神经:三叉神经
3、神经
颞支
颧支
面神经 颊支 (运动神经) 下颌缘支
颈支
眶上神经 眶下神经 颏神经
图20
面侧区
图
腮腺咬肌区 面侧深区
前界—咬肌前缘
境界 后界—乳突、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腮
上界—颧弓及外耳道 下界—下颌骨下缘
图
腺
皮肤
咬
皮下组织
肌 区 层次
图
腮腺咬肌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分为浅、深两层
颅顶
颅底
额顶枕区
颞
区
颅底内面观 颅底外面观
颅顶(一)
境界 前—眶上缘
额
后—枕外隆凸及上项线 两侧—颞上线
局部解剖学各部分考点总结

《局部解剖学》考点总结第一章头颈部一、名词解释1、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2、面部“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3、腮腺床:腮腺深面有起自茎突的诸肌、颈内动脉和静脉、第四—第七脑神经共同组成的腮腺床.4、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5、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静脉、神经。
6、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
7、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围成。
三角内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血管、舌血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8、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状腺的气管前筋膜,即甲状腺鞘。
9、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10、颈袢:上根:自舌下神经发出,为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下根:由颈丛的第2、3颈神经前支纤维组成,在颈内静脉内侧下行。
上下根在颈内静脉的后内侧或前外侧联合成颈袢。
11、肌三角:底为颈深筋膜深层,顶为颈深筋膜浅层。
三角内含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以及气管前筋膜和位于其深部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结构。
1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13、颞下颌关节:由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头、关节盘、关节囊及韧带组成。
它是颌面部唯一既稳定又灵活的联合关节,参与完成咀嚼、吞咽、语言及表情等功能。
14、翼点:位于颞窝前下部,为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处,多呈“H"形,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位.15、颅顶“危险区”:即腱膜下间隙,是指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
(完整版)医用局部解剖学-颈部(lv)

1. 副神经外支
4. 颈交感干
由颈上、中、下交感干神经节和节间支 组成。 位于脊柱颈部两侧,被椎前筋膜覆盖。 分支组成: 心丛 颈动脉丛 颈神经
(六) 颈部的淋巴结
颈前淋巴结 位于颈前正中,分浅、深淋巴结
颈前浅淋巴结 沿颈前静脉排
列,收集颈前浅层淋巴,输入颈外 侧下深淋巴结 或锁骨上淋巴结
颈前深淋巴结 分布于颈部器 官前方或外侧,包括喉前、气管 前和气管旁淋巴结
(3)气管颈部与食管颈部
气管颈部上起环状软骨下缘,下至颈静脉切迹
活动性较大,6-8个气管软骨 前方: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 及颈静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气管前间 隙。第2-4气管软骨前有甲状腺峡,下有甲状腺下 静脉(丛)以及甲状腺最下动脉。
后方:食管,气管食管沟内有喉返神经。
右喉返神经右锁骨下动脉在气 管食管间沟内上行,经甲状腺下动 脉前方交叉或穿行于甲状腺下动脉 分支之间。手术中处理甲状腺下动 脉时常被牵拉损伤。
手术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 状腺,以免损伤喉返神经。
4)甲状腺最下动脉 6-13%,来自头臂干或主动脉弓,
经气管颈部前方至甲状腺峡,手术时 应加注意。 5)甲状腺的静脉
医用局部解剖学
第一章 头颈部
第五节 颈外侧区
Dept of Human Anatomy, Medical School, Nantong University
颈外侧区境界
前界:胸锁乳突肌后缘 后界:斜方肌前缘 下界:锁骨中1/3段
分区
枕三角 锁骨上大窝
(一) 枕三角
边界: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 肩胛舌骨肌下腹 顶:颈深筋膜浅层 底:椎前筋膜覆盖的前、中、后斜角肌 和肩胛提肌 内容:副神经外支、淋巴结、颈丛皮支
头颈胸局部解剖学-教学课件

第三节 颞区手术局解
一、层次结构
1.皮肤及浅筋膜 皮肤较薄,可移动。浅筋膜 内的血管、神经为颅顶血管、神经的外侧组,分为 耳前组和耳后组。
(1)耳前组: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
颞浅动脉在耳屏前方能扪到动脉的搏动,是数 脉搏、颞区出血压迫止血的良好部位。颌面癌肿可 行颞浅动脉逆行插管注药化疗。
(二)体表投影 (1)标志线 临床上,为了确定端脑外侧面的沟回及脑膜中
动脉的体表投影,确定了6条标志线:①下水平线; ②上水平线;③矢状线;④前垂直线;⑤中垂直线 ;⑥后垂直线。
(2)投影 端脑外侧面的主要沟回及脑膜中动脉的体表投
影:①大脑半球中央沟的投影;②中央前、后回的 投影;③外侧沟的投影;④说话中枢的投影;⑤大 脑下缘的投影;⑥脑膜中动脉的投影;(见下图) 。
(2)血管、神经和淋巴结 面动脉;舌下神 经;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 submandibular ganglion 上方连于舌神经,向下发分支至下颌 下腺。在下颌下腺的周围有4~6个下颌下淋巴 结。
二、舌骨下区 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 颈筋膜浅层,再深入可见舌骨下肌群。在该 区可见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第Ⅹ-Ⅻ对脑神经 ,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段和食管颈段 等。
颈动脉鞘内,位于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与颈 内静脉之间的后方。其在颈部的分支有喉上 神经和心支等。 4)二腹肌后腹 posterior of digastric
(二)肌三角 1.境界
2.内容 (1)甲状腺 thyroid gland
1)形态与被膜:甲状腺呈H形,分为左右两 侧叶和甲状腺峡。 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腺 鞘,又称甲状腺假被膜。甲状腺外膜称真被膜, 即纤维囊。二者之间为囊鞘间隙。
(5)颅骨外膜 为致密结缔组织膜,借少 量结缔组织与颅骨相连,二者易于分离,但骨 膜与颅缝紧密愈着,故骨膜下血肿不易蔓延, 常局限在一块颅骨的范围内。颅顶骨外板较厚 弧度小,内板较薄弧度大,骨折时,外板可保 持完整,内板却发生骨折,骨折时板障破裂, 损伤板障静脉可引起出血,形成硬脑膜外血肿 。小儿多为凹陷性骨折。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课件

颅神经
1
嗅神经
嗅神经负责感知和传递嗅觉信息,参与
视神经
2
人体对气味的识别。
视神经负责传递视觉信息,连接眼睛和
大脑的视觉中枢。
3
面神经
面神经控制面部表情和咀嚼动作,是运 动功能的重要神经。
食管
食管负责将食物从咽部运送到胃 部,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
甲状腺和副甲状腺
1
甲状腺
甲状腺是位于颈部前方的腺体,分泌激素调节新陈代谢和身体发育。
2
副甲状腺
副甲状腺是四个小腺体,位于甲状腺的附近,参与钙离子代谢的调节。
儿童颈部解剖学
1 骨骼发育
儿童颈椎骨骼的发育过程 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特 殊关注。
2 肌肉结构
儿童颈部的肌肉结构与成 人有所不同,需要了解其 特点和功能。
3 器官发育
儿童颈部的器官在生长发 育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 变化和适应。
脑部解剖学
大脑
小脑
大脑是脑部的主要组成部分,负 责感知、思考和运动等高级功能。
小脑位于大脑的后方,调节运动 协调和平衡等功能。
脑干
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控制基本 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和心跳。
血管解剖学
颈动脉
颈动脉是供应头颈部的主要动脉之一,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颈静脉
颈静脉是排空头颈部静脉血液的主要静脉之一,与颈动脉有密切联系。
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系统,通过淋巴管和淋巴结分布于头颈部。
咽部解剖学
咽部结构
咽部是头颈部的一个重要部位, 包括鼻咽、口咽和喉咽。
扁桃体扁Βιβλιοθήκη 体是咽部的一部分,具有免 疫功能,参与抵御细菌和病毒的 侵袭。
下颌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椭圆形, 米粒大小的小体,是化学感受器。
面部深层 的血管神经
下颌支深面的 颞下窝
翼丛
上颌动脉分为3 段
⑴下颌颈深面 分支 脑膜中动脉
⑵穿越翼外肌
下牙槽动脉
⑶进入翼腭窝 眶下裂 眶下动脉
下颌神经 的分支
颊神经 下牙槽神经 舌神经 耳颞神经
(咀嚼肌神经)
⑶ ⑵ ⑴
海绵窦
眼上V
眼下V 内眦V
面静脉
危险三角 颅内外静脉 相通途径之二
【翼丛】
面静脉
位于 面深部,
面深V
翼内、外肌之间,
由上颌静脉的属支
及其吻合支
交织而成。
头颈部静脉
腮腺导管 开口部位
位置分部
被膜
腮腺鞘
(成自封套筋膜)
② ① ③④
腮腺咬肌区
穿经腮腺 的结构
经腮腺的水平断层
①→④
颈部境界
和
体表标志
浅层结构
1 块肌肉 2 条静脉及周围的淋巴结 5 条神经 (4条颈丛皮支
⑸ 颅骨外膜
导静脉
颅内外静脉
(P 11)
交通途径之一:
板障静脉 (P 12)
颅内 硬脑膜窦
⑴
⑵ ⑶
⑷ ⑸
额肌 帽状腱膜
滑车上AVN
眶上AVN
第2层 AVN 分布特点
AVN 伴行
静脉 吻合成网,与颅内交通。 神经分布重叠。
颞浅AV 和耳颞N
枕肌
耳后AV 和枕小N
枕AV和 枕大N
面部浅层
的血管 淋巴 神经
鼻后孔 鼻咽 咽峡 口咽 喉口 喉咽
通连
食管
咽 消化、呼吸系的共同通道。 位置和上下界 位于颈椎前方 上达颅底,下至C6下缘 形态 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
鼓室
腭帆 后缘 会厌 上缘
分部及其分界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鼻咽癌
好发部位
腭扁桃体
梨状隐窝
C6
【咽淋巴环】
位于口腔、鼻腔与咽交界处的淋巴组织,
后: 颈交感干 颈上节
(颈中节 )
颈下节或星状神经节
•副神经? •颈外静脉?
颈动脉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颈外侧区 枕三角
肩锁三角
颈根部
颏下三角
境界 内容
下颌下三角
内 容 境界
•下颌下腺 及周围淋巴结
•面动静脉 •舌下神经 •舌神经和
下颌下神经节
•甲状腺 位置:喉和气管
•甲状旁腺
前外侧
•气管(颈部)
•食管(颈部)
甲状软骨 中部
侧 叶峡
C2
C4
C6
(甲状腺最下动脉)
甲状腺的血管:
局部解剖学教学头颈部
颅—面部分界 头—颈部分界
额顶枕区 颞区
腮腺 咬肌区
头部肌肉—表情肌
颅 骨 侧面观 下颌 骨
和 颞下颌关节
组成 结构特点 运动
咬肌间隙
下颌支外面, 与咬肌之间
翼颌间隙
下颌支内面, 与翼内肌之间
咀嚼肌 和 面部筋膜间隙颅底内面和 海绵窦位置
内容
Ⅲ Ⅳ
Ⅴ1 Ⅴ2
Ⅵ
境界
上 :腭 下 :口腔底 后 :咽峡 前侧面:唇和颊
舌下神经及其降支( 颈袢上根 ) 副神经
颈血管鞘 内容
(上段〕
(下段〕
颈内动脉 和 颈总动脉 (内)
颈动脉窦 和 颈动脉小球
排
列
颈内静脉 (外)
关 系
迷走神经 (后)
及 出鞘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舌动脉
面动脉
胸锁乳突肌区
内容
• 颈丛及部分分支 •颈血管鞘 内容
及 前、后方结构
前: 颈袢(舌下神经袢)
+面神经颈支)
面神经颈支
颈部浅层
颈外静脉 颈前静脉
耳大神经 枕小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颈部 深层 肌肉
舌 骨 上 肌 群
二腹肌 舌 胸骨舌骨肌
…… 骨 肩胛舌骨肌
…… 下 胸骨甲状肌
……
肌 群
甲状舌骨肌
胸锁乳突肌
颈外 深侧 肌群 群
前斜角肌
中…… 后……
颈 深 筋 膜 和 筋 膜 间 隙
腋鞘
甲状腺上动脉 和 喉上神经喉外支的关系 甲状腺下动脉 和 喉返神经的关系
肌 三 角
内 容
甲状腺 上、中、下
静脉 甲状腺奇静脉丛
甲
状 腺
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
囊
喉外支伴行,靠近甲状腺
悬
上极时,二者分开。
韧
带
甲状腺下动脉 在甲状腺
侧叶后面与喉返神经交叉。
甲状腺 被膜
甲状腺囊(假被膜) 甲状腺鞘(真被膜)
口腔
分部
口腔 前庭
第三磨牙 后方
固有 口腔
(上壁)
腭
前2/3 后1/3
= 硬腭 + 软腭
后部 称为
腭帆
口腔底
(下壁)
咽峡
(后界)
口腔
唇
腭扁桃体
颊
腭垂 腭咽弓 腭舌弓
【咽峡】
是口腔的后界,由腭垂、 腭舌弓和舌根构成。
舌
舌根
界沟和舌盲孔
是舌的
分部
标志
舌扁桃体舌根粘膜内
的淋巴组织
腭扁桃体
轮廓乳头
舌体 和
面动脉 面静脉
面神经 5条 表情肌支 三叉神经 3条 终末支
头颈部动脉
颈总动脉 起止 行程中无分支
颈内动脉 颅外无分支
颈外动脉的分支分布
①-⑤
锁骨下动脉 的 起止分支
①-③
❖
【颈动脉窦】
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 动脉起始处管腔膨大,
①
②
管壁内有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小球】 位于颈总动脉末端分叉处后方的,
*③
颈深筋膜深层 (椎前层) 颈动脉鞘 颈深筋膜中层( 内脏筋膜,气管前筋膜) 颈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
椎前 间隙
咽后间隙 气管前间隙
气管前间隙
胸骨上间隙
筋膜间隙及蔓延
封套层 形成结构
咽后间隙
腮腺鞘 下颌下腺鞘
椎前间隙
腋鞘
腋窝
T3
食管后间隙
后纵隔
颈前区
下颌下三角
颈 部
舌骨上区 颏下三角
分
区
舌骨下区 肌三角
舌尖
形态
舌上面-舌背
叶状乳头
菌状乳头
丝状乳头
舌下面
4 种舌乳头 中,上3种含有味蕾
构 铀质 造 牙本质
牙腔
由神经血管 含
淋巴管和结 牙髓
缔组织构成
粘合质 牙根管 牙周膜 牙尖和 根尖孔
表示左上
Ⅳ 第4个乳牙
牙冠
牙颈
牙根
分部
牙式
记录病牙 位置的格式
5 表示右上
第5个恒牙
牙列
切牙 尖牙 前磨牙 磨牙
牙
是消化、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 包括:
① 舌扁桃体 舌根背面粘膜内 ② 腭扁桃体 腭舌弓和腭咽弓
之间的扁桃体窝内。
③ 咽扁桃体 鼻咽部后壁粘膜内 ④ 咽鼓管扁桃体鼻咽部侧壁,
咽鼓管咽口周围的粘膜内。
C6
咽
额顶枕区 层次
垂直纤维束
头皮
⑴ 皮肤
⑵ 浅筋膜
⑶ 帽状腱膜和额、枕肌
⑷ 腱膜下疏松组织(危险区)
甲状旁腺
侧叶后方, 中上、中下1/3处,
囊鞘间隙内。
甲状腺 被膜
毗邻
后内— 喉与气管、
咽与食管, 喉返神经。
后外—颈血管鞘、
颈交感干。
前— 即前面的层次:
1 皮肤 2 浅筋膜(包括颈阔肌、皮神经、颈前静脉等) 3 封套层(颈深筋膜浅层) 颈血管鞘内容的排列关系 4 舌骨下肌群 5 气管前筋膜
颈动脉三角
迟牙或 智牙
出
6个月 2.5--3岁 6岁左右 13--14岁
牙 换
20 乳牙
萌出
出齐
开始逐个脱落
牙 32 恒牙
萌出
出齐
开口部位
腮腺的开口
第二磨牙根部的 颊粘膜
组成
开舌口下部阜 位
舌下腺(大导管)
和下颌下腺的开口
舌下腺 下 颌 下 腺
腮腺管
腮腺
浅部
下颌下腺
口腔腺 组成 共3对
咽前壁
(后面观)
鼻腔 口腔 喉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