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管理流程图

合集下载

17风险分级管控与检查治理流程图

17风险分级管控与检查治理流程图

风险分级管控与检查治理流程图 1.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2.重大风险报告公司、行业主管部门 公司编制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治理双控制度、 风险分级评定标准、施工风险辨识管控指导清单
安全风险教育、公示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项目编制安全风险辨
识管控清单
1.危险源监测、预警
2.绘制区域“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
险空间分布图
3.高风险等级区域重点监控、检查
4.修订风险辨识管控清单 项目组织全员安全风险辨识活动
公司编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建立完善隐患项目编制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制度 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 全员全程安全风险管理
全员每日双控检查治理活动 1.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2.重大隐患报告公司、行业主管部门 隐患治理闭环管理 应急管理、事故管理。

安全风险预控及应急响应管理办法

安全风险预控及应急响应管理办法

安全风险预控及应急响应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健全和完善分级监管机制,全面规范应急相应管理工作,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及各类突发事件,控制和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项目正常施工生产秩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二条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建质〔2014〕34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1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应急管理办法》、《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导意见(试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等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

第三章风险管控组织体系及职责第三条安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包括决策层(项目部安委会)、监管层(项目各分部)、实施层(项目分部各工区)三个层级。

安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图(见附件1)。

第四条决策层由项目部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组成,是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二期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

其安全风险管理职责如下:(一)组织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风险管理的规定、指令及会议精神。

(二)审批安全风险管理目标及相关制度。

(三)批准发布和解除安全风险Ⅰ级预警。

(四)负责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总体协调。

第五条监管层由项目各分部安质环保部和工程部组成。

安全风险流程图

安全风险流程图

上级发现 典型问题 本级发现 且未销号 问题
已销号但具有 苗头性、倾向 性、惯性问题
段安全风险问题库
段安委会
段本月安全风险控制表
形成段安委会会议纪要(包括段本月 风险控制表及上月落实反馈表),并 下发至管内各车间班组
段本月安全风险控制落 实反馈表
段下月安全风险控制表
工务处安全科
车间(队)安全分析例 会
车间(队)本月安全风险控制表
车间(队)安全风险问 题库
车间(队)本月安全风 险控制落实反馈表
车间(队)下月安全风险控制表
段安全调度科,由安调 科负责分劈并分发至各 科室
段各对应科室对问题库 、控制(反馈)表把关 审核后上报段安委会
科室形成本科室的风险问题库、控制 表及落实反馈表,并督导检查各车间 落实情况
附件2:
太原南工务段月度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图
上级发现 典型问题 本级发现 且未销号 问题
已销号但具有 苗头性、倾向 性、惯性问题
班组安全专题会
班组本月安全风险控制表
班组安全
班组下月安全风险控制表
上级发现 典型问题 本级发现 且未销号 问题
已销号但具有 苗头性、倾向 性、惯性问题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图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图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图一、背景介绍安全风险管控是指对企业或者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风险管控的流程,我们设计了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安全风险管控的流程图及其各个步骤。

二、流程图概述安全风险管控流程图主要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风险应对和风险溯源。

下面将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

三、流程图详细步骤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安全风险管控的第一步,通过对企业或者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

在这一步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安全检查、安全演练、员工反馈等,以确保全面准确地识别风险。

2. 风险评估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以便进一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指数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不同风险之间的差异。

3. 风险控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的目标是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保障企业或者组织的安全。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行为控制等多种方式,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 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对已经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监测可以通过定期的安全巡检、风险评估和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保障风险管控的持续有效。

5. 风险应对在风险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现风险的发生概率或者影响程度发生了变化,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可以包括风险重新评估、调整控制措施、培训员工等,以确保风险得到及时有效的应对和控制。

6. 风险溯源风险溯源是对风险事件的起因进行追溯和分析,以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预防。

溯源可以通过事故调查、问题分析和经验总结等方式进行,以避免类似风险再次发生。

风险管理程序 附流程图

风险管理程序 附流程图

1 目的通过建立该程序,评价公司所生产产品的采购、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的风险,并对风险加以控制,保证公司活动的安全性。

2 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方法及要求的控制。

3 职责3.1 最高管理者a) 为风险管理活动分配充分的资源和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b) 规定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确定风险管理小组成员;c) 主持每年的风险管理活动评审;d) 批准F-ZL-14《风险管理活动记录》。

3.2 管理者代表a) 负责制定风险管理计划b) 作为风险管理小组组长,负责组织风险小组实施风险管理活动;c) 组织负责跟踪相关活动,包括生产和生产后的信息,对涉及风险管理活动的内容,必要时执行风险管理活动;对涉及重大风险的,可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d) 负责整理风险管理文档,确保风险管理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3 风险管理小组a) 配合管理者代表,做好各岗位、各环节的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b) 参与实施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活动的各项步骤;c) 展开培训,负责将危害因素清单及各控制措施、管理方案告知全员,并督促执行;d) 负责收集整理各环节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活动参与记录。

4 程序4.1 建立风险管理方针和流程4.1.1 方针a) 最高管理者应充分评价外部及内部相关信息,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

b) 最高管理者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管理活动进行评审,必要时可增加评审的次数。

c) 最高管理者对新产品上市前的风险管理评审活动形成的结果《风险管理报告》进行审批。

4.1.2 流程4.2 风险管理小组的建立4.2.1 风险管理小组的构成,可以包括熟悉产品原理及功能的研发部成员,熟悉产品制造的生产部成员,以及熟悉产品的应用的销售成员,以及需要掌握所应用的风险分析的质量部成员。

4.2.2 管理者代表建立一个“风险管理小组”,小组人员应具备以下的能力:a) 熟悉其所在部门的所有流程;b) 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c) 熟悉YY/TO287&IS013485标准的要求,能够策划风险和机遇的分析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图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图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图安全风险管控流程图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安全风险的工具。

它通过绘制图形化的流程图来展示安全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帮助组织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全风险的来源、性质和影响,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安全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图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风险识别:在这一步骤中,组织需要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这可以通过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来实现。

例如,对组织内部的设备、系统和流程进行审查,以确定潜在的安全风险。

2. 风险评估:在这一步骤中,组织需要对已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每个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以便为后续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评估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如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3. 风险控制:在这一步骤中,组织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已识别的安全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物理控制等。

例如,组织可以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措施、制定安全政策和规程、加强员工培训等方式来控制安全风险。

4. 风险监控:在这一步骤中,组织需要监控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效果。

监控可以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安全审计和安全事件响应等方式来实现。

监控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

5. 风险应对:在这一步骤中,组织需要制定应对措施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

应对措施可以包括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例如,组织可以购买保险来转移部分风险,制定备份和恢复计划来减轻风险,或者接受一定程度的风险。

6. 风险沟通:在这一步骤中,组织需要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交流,共享风险信息和管理措施。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会议、报告和培训等方式来实现。

沟通的目的是确保相关方对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整体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以上是安全风险管控流程图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通过绘制和使用这样的流程图,组织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安全风险,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资产。

同时,组织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流程图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安全风险管理需求。

项目风险管理工艺流程图(英文版)

项目风险管理工艺流程图(英文版)

.1 Inputs .1 Risk management plan .2 Scope baseline .3 Risk register .4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5 Organizational process assets .2 Tools & Techniques .1 Risk probability and impact assessment .2 Probability and impact matrix .3 Risk data quality assessment .4 Risk categorization .5 Risk urgency assessment .6 Expert judgment .3 Outputs .1 Project documents updates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Overview
1 Identify Risks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agement
.1 Inputs .1 Project management plan .2 Project charter .3 Stakeholder register .4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5 Organizational process assets .2 Tools & Techniques .1 Analytical techniques .2 Expert judgment .3 Meetings .3 Outputs .1 Risk management plan
3 Perform Qualitative Risk Analysis
4 Perform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实施流程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实施流程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实施流程1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ICH Q10阐述了质量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整合进质量体系中的重要性。

整合的过程必须由企业的上层管理层发起。

风险管理活动通常但并不总是需要多学科的团队参与,但正式的质量风险管理活动一定由多学科的团队执行。

当形成一个团队时,应当要包括适当领域的专家(例如,质量、研发、工程、法规监管、生产运行、销售、市场、临床),及精通质量风险管理流程的个人。

执行质量风险管理流程的首要任务是风险识别和评价,在流程开始前,应确认由适宜的人员组成评估团队,共同参与风险评估,团队成员应具备与系统、相关控制及用户(内部的和外部的)期望有关的知识,建议在评估时应代表出席的适宜人员包括:质量风险评估小组主导人产品研发专家工艺研发专家技术转移人员(如适用)生产操作最终用户工程维护/技术支持工程师质量部门项目工程师现场质量检验工程师(实验室操作、样品管理、确认支持)厂房设计工程师工艺设计工程师设备设计工程师(如适用,包括供应商)公用工程设计工程师空调净化系统设计工程师项目经理/小组负责人(设计、建造、调试和确认等)(如适用)质量保证部通常是制药质量风险管理的决策部门,决策者应当负责:负责在其组织内各职能部门间协调质量风险管理;确保明确,开展与审核了质量风险管理流程,并有适当的资源;确保收集和整理了从质量风险管理流程中获得的数据,并完成相应文件;2 质量风险管理实施流程质量风险管理是一种事先的,有组织的活动,基于各种历史数据、法规文献、理论分析、意见及风险涉众,对所有风险相关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识别出潜在风险,进行风险分级,通过风险评估的结果来决定所需采用的适宜控制方法,从而达到管理质量风险的目的。

图1符合ICH Q9的典型质量风险管理流程图图1概述了质量风险管理的常规流程,包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评审和风险沟通四个方面内容。

图中并未标明判断节点,在此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点均可能需要做出判断,这些判断可能会返回上一步,并进一步寻找信息,对流程进行调整,甚至根据可以支持这个判断的信息来终止风险管理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