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昀化学 2017高三化学复习学案:氧化还原反应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
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和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规律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2.能配平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包括常规配平、缺项配平、离子方程式配平、简单的有机反应配平等)。
3.掌握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并能进行判断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从考查试题类型来说可以是氧化还原概念的应用、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和书写或有关氧化还原的化学计算等等。
近几年有深化加难的趋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学习,提高知识的综合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理解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加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2)通过一些配平技巧、配平的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和发现化学学科的科学美、规律美,从中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技巧,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来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配平的规律,提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能力。
教学方法和过程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以K2Cr2O7与浓HCl为例分析K2Cr2O7 + HCl(浓)——KCl + Cr Cl3 + Cl2 + H2O问题1 判断上述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既是特征也是判断依据)。
【思考】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和被还原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有什么关系?(引出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深化】凡是反应物中原子或离子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课题:《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2.能根据反应中的元素化合价是否升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3.能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
2、培养学生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氧化与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关系教学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教学方法:讨论、引导、归纳、练习、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二)讲授新课(投影)本节课教学任务1、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生)完成课本P48交流研讨(师)引导学生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并引出化学反应的又一种分类方法并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什么?(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生)完成投影练习,思考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师)讲评习题并引导学生再判断以上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的哪一种,并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
(生)完成练习册P22例1、P23(变式)(师)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生)完成课本P49观察思考及实验(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生)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师)小结: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或离子失e-→该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e-→该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投影)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的图片(生)完成投影练习(师)评析练习(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师)布置作业板书设计:1、定义2、特征:有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3、实质:电子转移4、失e-→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e-→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学案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学案一、认识氧化还原反应1.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_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_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___的反应。
2.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物质________(或偏离)电子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________(或偏向)电子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________(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的__________的升降。
也是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典型例题: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2KMnO4错误!K2MnO4+MnO2+O2↑②H2SO4+BaCl2===BaSO4↓+2HCl③Zn+2HCl===ZnCl2+H2↑④Cu2(OH)2CO3错误!2CuO+CO2↑+H2O A.①②B.②④C.①③③④练习: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2O3+3CO错误!2Fe+3CO2B.NH4NO3错误!N2O↑+2H2OC.2NaHCO3错误!Na2CO3+CO2↑+H2OD.CuO+CO===Cu+CO2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1.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_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_的反应2.反应物氧化剂: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的物质还原剂: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的物质3.生成物氧化产物:________反应得到的产物还原产物:________反应得到的产物4.物质性质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的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的性质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的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的性质典型例题: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晓昀化学 2017高三化学复习学案:化学反应原理(江苏化学卷选择题专项T10)

高三化学复习:化学反应原理1.反应Cl2(g)+H2O(1)=HCl(aq)+HClO(aq)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2.常温下,MgO(s)+C(s)=Mg(s)+CO(g)不能自发进行,则其△H>03.反应2CO(g)+2NO(g) N2(g)+2CO2(g)在298 K时能自发进行,则它的△H>0,ΔS>0 4.反应2CO(g)+2NO(g) N2(g)+2CO2(g)的△H< 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5.8NH3(g)+6NO(g)=7N2(g)+12H2O(g) △H<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6.一定温度下,反应“2HI(g)H2(g)+I2(g) △H>0”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S>0 7.SiO2(s)+2C(s)===Si(s)+2CO(g)只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则该反应ΔH>08.MnS悬浊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可生成CuS沉淀,则K sp(CuS)< K sp(MnS)9.在等浓度的NaCl和Na2CrO4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析出AgCl沉淀,则Ksp(AgCl)< Ksp (Ag2CrO4)10.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K sp(AgCl)<K sp(AgI)11.在NaCl和KBr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一定先产生淡黄色沉淀12.为除去BaCO3中少量的BaSO4,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多次洗涤BaCO313.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将不溶物用稀盐酸溶解除去14.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K sp(BaCO3)<K sp(BaSO4)15.常温下,BaSO4分别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溶液和Al2(SO4)3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16.马口铁(镀锡铁皮)镀层破损后铁仍不易腐蚀17.镀锌铁制品镀层破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而镀锡铁则相反18.在轮船表面涂刷富锌油漆,能有效防止船体在海水中被腐蚀19.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20.因为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形成原电池,所以合金耐腐蚀性都较差21.在潮湿的环境中,铜容易发生析氢腐蚀形成铜绿22.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和负极的电极质量均增大23.电镀时,镀层金属跟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24.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变大、pH变小、呈酸性25.C2H5Br水解生成乙醇(△H>0),加入少量NaOH浓溶液并加热,该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其平衡常数不变26.其他条件不变,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都能抑制水的电离,降低水的离子积27.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钡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常温下K sp(BaCO3)< K sp(BaSO4)28.向100 mL纯水中滴加1 mL浓硫酸,水的离子积常数K w减小29.室温下,将浓度为0.1 mol/L HF溶液加水稀释,其电离平衡常数和c(HF)均不变30.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的值减小31.常温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释,c(NH H2O) c(H+)c(NH+)增大32.在合成氨工业中,移走NH3可增大正反应速率,提高原料转化率33.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说明BaCl2溶液显酸性34.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g)+3H2(g)2NH3(g) H=akJ·mol-1,平衡时向容器中再充入N2和H2,反应速率加快,a值不变35.氢硫酸(弱酸)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H2S+CuSO4=CuS↓+H2SO4),H2S的电离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36.向醋酸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37.在NaHS溶液中,滴入少量CuCl2溶液产生黑色沉淀,HS-水解程度增大,pH增大。
高考化学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1

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学案1【考纲要求】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会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反应类型;2、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3、应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判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掌握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知识梳理】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化合价()的反应物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化合价()的反应物如:在H2 +Cl22HCl反应中,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性,氯元素被还原;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性,氢元素被氧化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
整理归纳单线桥法:只在反应物中标注,从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并注明转移的电子数。
注意:(1)某元素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化合价就降低(或升高)一个单位。
(2)失电子数=得电子数=转移的电子数例1、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的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例2、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针对训练】(1)氯化碘(ICl)的性质类似卤素,有很强的化学活动性。
ICl跟Zn、H2O的反应如下:①2ICl+2Zn=ZnCl2+ZnI2②ICl+H2O=HCl+HIO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反应①中,ZnI2只是氧化产物B、在反应①中,Zn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在反应②中,I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在反应②中,ICl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2)重铬酸铵[(NH4)2Cr2O7]受热分解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高三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第一篇:高三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高三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高考命题的意图是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近几年来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来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复习提示]1.氧化还原反应贯穿整个中学化学教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规律,掌握电子守恒原理的巧妙运用,同时明确基本概念,牢记常见氧化剂、还原剂性质的强弱顺序,即可顺利解题。
2.近年常出现一些陌生而复杂的物质,给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带来了困难,可这样处理:无机物运用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判断,有机物根据结构式判断。
[知识归纳]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网络1、知识网络2、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强氧化剂:KMnO4,K2Cr2O7,浓H2SO4,HNO3,Ca(ClO)2,H2O2,Na2O2,Cl2,Br2,O2等。
强还原剂:活泼金属如Na,Mg,Al等,H2S,S2,SO2,SO32,H2SO3,I,HI,Fe2+等。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1.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原则(1)电子得失守恒: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值)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值)相等。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2.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步骤一标: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前后化合价。
二等: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阶升与降总值相等。
三定: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
方法是:氧化剂(还原剂)化学计量数=四平: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五查:检查质量与电荷是否分别守恒。
3.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其原理是: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
[例题分析]一、判断概念[例1] 已知化学方程式CaCO3十2HCN=CaCN2十CO十H2十CO2,在反应中()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B.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CaCN2是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D.CO为氧化产物,H为还原产物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2017高三化学复习之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高考说明中的要求及要求层次氧化还原反应(层次Ⅱ);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层次Ⅰ);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层次Ⅱ);判断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配平反应方程式及有关计算(层次Ⅲ)。
2、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主构建....的过程。
二、教学背景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的始末,高三学生站在已学习完全部高中化学知识的高度上,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层面上的一种深层次的全面整理、归纳、提升。
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
本节课以创设问题情境,搭建学习的台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方法为主线。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氧化还原的概念;2、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3、掌握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4、能判断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总结物质在反应中作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与配平,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情感。
2、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真切体会化学实验过程中“注意药品用量、注意防止污染、注意合理操作顺序”等要求的内涵,在实施过程中变被动操作为主动注意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质作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高中化学_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形成知识网络。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并学会应用到实际解题过程中。
3 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学习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规律[学习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课前预习]1、(1)氧化剂:电子的反应物,即: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物。
(2)还原剂:电子的反应物,即:所含元素的化合价的反应物。
2、(1)氧化性:电子的性质,即:所含元素化合价的性质。
(2)还原性:电子的性质,即:所含元素化合价的性质。
3、(1)被还原:电子过程,即:所含元素化合价的过程。
(2)被氧化:电子过程,即:所含元素化合价的过程。
4、(1)氧化产物:电子后产物,即:所含元素化合价的产物。
(2)还原产物:电子后产物,即:所含元素化合价的产物。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在反应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中,(1)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用双线桥表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3)反应中体现了硝酸的哪些性质?被还原的硝酸和参加反应的硝酸之比是2.在反应2HgS+3O2 = 2HgO+2SO2中,(1)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用双线桥表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3)若1molHgS参加反应,则该过程转移的电子数是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练习二](1)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2、K、HCl B. Cl2、Al、H2C. NO2、Na、Br2D. O2、SO2、H2O(2)已知化学反应:① 2Fe2++Cl2=2Fe3++ 2Cl-① HCl + HClO = Cl2+H2O① 2Fe3++Cu=2Fe2++Cu2+① Fe+Cu2+=Cu+Fe2+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Fe3+>HClO >Cl2>Fe2+>Cu2+>Fe2+B. HClO >Cl2> Fe3+>Cu2+>Fe2+C. Cl2 >HClO >Fe3+>Cu2+D. HClO >Fe3+>Cl2>Cu2+>Fe2+(3)将足量的铁粉投入到Fe2(SO4)3、CuSO4、H2SO4混合溶液会发生哪些反应?反应的先后顺序怎样?( 4 ) 用0.1mol/L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3mol XO4-还原,则元素X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 +4B. +3C. +2D. +1三、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练习三]:配平下列方程式①Cl2+ NaOH NaCl + NaClO + H2O+②HNO3(浓)+ C CO2+ NO2+ H2O③Cu+ H++ NO3-Cu2++ NO + H2O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是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本身较为抽象复杂,且高一学生缺乏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所以学习该内容时会感到困难和畏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有得必有_____,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价有升必有____,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出下列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HNO3H2SO4H2SO3KMnO4H2O2NaClO ClO2NH3 NH4NO3LiNH NaHK2Cr2O7K2CrO4Na2S2O3K2FeO4FeOOH FeS2Fe3O4CuCl VOSO4(VO2)2SO4 5.基本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性:_____剂> ______产物;还原性:_____剂> ______产物6.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①常见的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③中间价态元素7.完成下列方程式①实验室用MnO2与浓HCl 反应制取Cl2②铜与浓硫酸反应制CuSO4③Cu+HNO3 (浓)④Cu+HNO3 (稀)⑤ C + HNO3 (浓)⑥向KMnO4 (H+ )溶液中滴加FeSO4⑦SO2使KMnO4 (H+ )溶液褪色⑧KMnO4与HCl (浓)反应快速制备Cl2热点一:与O2的反应1.Mg + O2Al + O22.C+O2Na+O2Fe+O2C+O2Na+O2Fe+O2 +H2O3.N2 + O2S + O2NO + O2 SO2 + O2N2→NO2S →SO34.NH3 + O2FeS2 + O25.①氢硫酸久置于空气中变浑浊:②Na2S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变浑浊:③KI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变成棕黄色:④Na2SO3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变质:⑤FeSO4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变质:⑥Fe(OH)2置于空气中迅速变成______色,最终变成_______色:热点二: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6.NaH+H2ONH5+H2O7.Na2O2 + CO2Na2O2 + H2O8.①NO2 + H2O②NO2 + NaOH③NO2 + NO + NaOH④NO2 + Na2CO3(2012·江苏)⑤NO2 + NO + Na2CO3⑥NH3 + NO 催化剂△⑦NH3 + NO2催化剂△9.①SO2 + H2S (2011·江苏)②S2-+ SO32-+ H+③淡黄色固体单质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4,写出该反应的子方程式:(2013·江苏) 10.①Cl2 + H2O②实验室用NaOH 溶液吸收Cl2尾气:Cl2 + NaOH③Cl2通入到热的浓NaOH 溶液中,则氯被氧化为+5价:Cl2 + NaOH④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Cl2 + Ca(OH)2⑤实验室可以用KClO3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快速制得Cl2:KClO3 + HCl (浓)⑥84(有效成分为_____)与洁厕灵(有效成分为_____)一同使用可能会引起中毒:11.①FeSO4溶液中常加入一些Fe粉以防止其氧化,其原理可用方程式表示为:②Cu2O 在酸性溶液中易歧化,溶液逐渐变成蓝色:热点三:给定情境下的氧化还原反应12.(2015江苏卷)①KMnO4与盐酸反应生成MnCl2和Cl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pH约为8的溶液中含SO32-,可将NO2转化为NO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08年上海卷)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作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Na2S2O3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H2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09年江苏卷)①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提纯后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
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4江苏卷)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向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1江苏卷)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通氯气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2013江苏卷)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
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
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0年江苏卷)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试样(主要含有LiCoO2及少量Al、Fe等)可通过下列实验方法回收钴、锂。
在上述溶解过程中,S2O32-被氧化成SO42-,LiCoO2在溶解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MnO2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HCl 还原性酸性②.Cu + 2H2SO4 (浓) △CuSO4 + SO2↑+ 2H2O 浓H2SO4强氧化性酸性③.Cu + 4HNO3 (浓) △Cu(NO3)2 +2NO2↑+ 2H2O 浓HNO3强氧化性酸性④.3Cu + 9HNO3 (稀) = 3Cu(NO3)2 + 2NO↑+ 4H2O 稀HNO3强氧化性酸性⑤. C + 4HNO3 (浓) △CO2↑+ 4NO2↑+ 2H2O 浓HNO3强氧化性酸性⑥.5Fe2+ + MnO4-+ 8H+ = 5Fe3+ + Mn2+ + 4H2O⑦.5SO2 +2MnO4-+2H2O = 5SO42-+ 2Mn2+ +4H+⑧.2MnO4-+ 10Cl-+16H+ =2Mn2+ +5Cl2↑+ 8H2O4NO+6H2O4.①4NH3 +5O2催化剂△②4FeS2 +11O2△2Fe2O3 +8SO25.①2H2S + O2 = 2S↓+ 2H2O②2S2-+ O2 + 2H2O = 2 S↓+ 4OH-③4I-+ O2 + 2H2O = 2I2 + 4OH-④2SO32-+ O2 = 2SO42-⑤4Fe2+ + O2 +4H+ = 4Fe3+ + 2H2O⑥4Fe(OH)2 + O2 +2H2O = 4Fe(OH)36.NaH+H2O=H2↑+NaOHNH5 +H2O=H2↑+NH3·H2O NH5 NH4+ H-NH4H 氢化铵7.2Na2O2 +2CO2 =2Na2CO3 + O22Na2O2 +2H2O = 4NaOH + O2↑8.①3NO2 + H2O = 2HNO3 + NO②2NO2 + 2NaOH =NaNO3 + NaNO2 +H2O③NO2 + NO + 2NaOH = 2NaNO2 +H2O④2NO2 + Na2CO3=NaNO3 + NaNO2 + CO2⑤NO2 + NO + Na2CO3= 2NaNO2 + CO2⑥4NH3 + 6NO 催化剂5N2 + 6H2O7N2 + 12H2O⑦8NH3 + 6NO2催化剂△9.①SO2 +2H2S = 3S↓+ 2H2O②2S2-+ SO32-+ 6H+ = 3S↓+ 3H2O③3S + 6OH-△2S2-+ SO32-+ 3H2O10.①Cl2 + H2O H+ + Cl-+ HClO②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③3Cl2 + 6NaOH(浓)△5NaCl + NaClO3 + 3H2O④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⑤ClO3-+ 5Cl-+6H+ = 3Cl2↑+ 3H2O⑥ClO-+ Cl-+ 2H+= Cl2↑+ H2O11.①2Fe3+ + Fe = 3Fe2+②Cu2O + 2H+= Cu2+ + Cu + H2O12.①2MnO4-+ 10Cl-+16H+ =2Mn2+ +5Cl2↑+ 8H2O②2OH-+ SO32-+ 2NO2 = 2NO2-+ SO42-+ H2O13.S2O32-+ 4Cl2 + 5H2O = 2SO42-+ 8Cl-+ 10H+14.①Cu + H2O2 + 2H+ = Cu2+ + 2H2O②H2O + Cu2+ + SO32-+ 2Cl-= 2CuCl↓+ SO42-+ 2H+ 15.SO32-+ I2 +H2O=SO42-+2 I-+ 2H+16.2Fe2+ + Cl2 = 2Fe3+ + 2Cl-17.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18.S2O32-+ 8LiCoO2 + 22H+ = 2SO42-+ 8Li+ +8Co2+ + 11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