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合集下载

新中国历史

新中国历史
5.什么是赎买政策?在我国为什么能 够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
6.为什么说我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7.我国社会从新民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基本特点.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1.军事上,把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 2.政治上,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 3.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恢复国民经济 (1)没收官僚资本 (2)接受帝国主义的在华财产 (3)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稳定物价
2.了解建国初期党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正确政策和策略, 着重理解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 提出的战略策略方针.
3.了解党在过度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特 点着重认识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 然性.
4.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和 伟大意义,深刻认识党创造性地开辟了 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3、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经 验
政策: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团结、教 育、改造,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 取利用、限制、改造
形式: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 步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 义国营企业。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一、国家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售办法, 基本上控制了私营企业生产所必须的原材料, 掌握其生产过程和产品销路 第二、国家通过加工订货规定了产品的规格、 质量和成本标准,这就促使私营企业改善经 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降低成 本,增加生产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和活跃市场, 满足人民物质生活起了一定作用。 第三、国家通过加工订货等初级形式的国家 资本主义使这些企业中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它 的生产关系,使它具有若干的社会主义因素 第四、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 的消极作用极大地受到限制,对国民经济的 积极性得到发挥。从而使初级形式的国家资 本主义推向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创造和 准备了条件。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最新)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最新)

证一 券九 交四 易九 所年 。六 月 , 上 海 军 管 会 查 封
“米粮之战”
“银元之战”之后,投机商又进行了 粮食、棉沙的投机活动,使上海的米价在 一个月之中涨了4倍,挑起“米粮之战”。
人民政府统一调运粮食和棉 纱在各大城市抛售,市场物价 接连下降,人民政府取得了 “米粮之战”的胜利。
为了稳定物价,人民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粮食, 以保证供应,同时严厉惩办粮食奸商。图为人 民日报的报道。
粮食 总产量:1.1亿吨 人 均:209公斤
被炸毁的矿井
国民党军炸毁的滦河大桥
“银元之战”
1949年,上海解放后,投机商人 挑起了“银元之战”,拒绝用人民币, 进行黄金、银元投机倒把活动,挑起 “银元之战”。上海金银价格飞涨。
军管会断然查封“证卷大楼”, 逮捕了投机倒把首要分子,制住了 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取得了“银 元之战”的胜利。
D
3、“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反映的主要社会矛 盾是 A、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4、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②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B D
③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④完成了向社 会主义的 过渡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十分险恶、 大批投击分子在金融,物资等 领域大肆从事投机活动,对新 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 稳定构成了巨大危胁,中央人 民政府果断决定,对投击分子 进行严厉打击,在各地逮捕和 惩治了一批大的投机分子。这为 稳定市场物价、巩固人民政权和 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都起到了积 极作用。 图为上海市将一批投机商押送 到上海地方法院看守所的情况。

国民经济的发展历程

国民经济的发展历程

国民经济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存在一定数量的民营经济。

为了解决国民经济面临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对当时的民营经济采取了许多帮扶措施,如帮助私人资本度过存货滞销、资金周转不灵等难关,适当减轻私营企业税收负担,协商解决劳资矛盾,发动工人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等。

这些措施使民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与1949年相比,在国民经济恢复期结束的1952年,私营工业企业户数增加了21.4%,从业人员数增加了25.1%,总交货值增加了54.2%;私营商业户增加了6.9%,从业人员数增加了2.2%,零售额增加了18.6%。

然而,随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出(1952年底),民营经济很快地退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并在20多年的时间里几近灭绝的境地。

以“一五”时期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为例(见表1),民营经济的比重与国营集体经济的比重之间呈现出强烈的此消彼涨的变化。

到1957年,我国只有一些偏远地区存在9万多个体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营经济重返我国国民经济舞台。

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一、恢复时期(1978-1987)20世纪70年末8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启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举措,打破了传统的“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农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农村存在的隐性剩余劳动力显性化。

在城市,待业青年和社会闲散人员的就业问题以及大量返乡知青的安置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十年“文革”对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短缺现象十分严重,仅凭国营、集体经济的力量已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受到长期压抑的需求。

这些因素为民营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两个农业文件,宣布解禁农村工商业,家庭副业和农村集贸市场得到认可。

1978年,全国城镇仅有14万个体工商业者,其经营范围被严格限制在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几个少数行业,且不允许其雇佣除家庭成员之外的劳动者。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农钢 业 主煤
135万吨 6649万吨
754% 105%
要 产

1.639亿吨
49%
品 棉 130.4万吨 1827亿元
77.5%
比历史最 高年增产
46.2% 7.4% 9.3% 53%
20%
结果: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原因:
1.稳妥地有步骤地变革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关系,尽量减 少社会震动,为生产创造安定环境。
图为上海市将一批投机商押送 到上海地方法院看守所的情况。
证一 券九 交四 易九 所年 。六
月 , 上 海 军 管 会 查 封
为了稳定物价,人民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粮食, 以保证供应,同时严厉惩办粮食奸商。图为人 民日报的报道。
1953年人民银行发行的壹圆的货币.
B、统一财经
措施: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
结果: 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
现金出纳平衡。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政 开始好转。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只能结束当前的物 价暴涨的局面,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才能 从根本上遏止物价的暴涨,稳定物价。
3. 合理调整工商业
1)原因 A 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 调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
内容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 二、任务和措施 三、恢复时期的成就 四、学界评价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
1)工农业生产下降 2)交通运输阻塞 1、表现 3) 物资奇缺,通货膨胀 4)人民生活困苦
2、原因
1)战争的严重破坏 2)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3)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
.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 合理调整工商业

1949到1951年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1949到1951年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1949到1951年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恢复了被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

一方面,稳定物价和统一全国财经。

党和人民政府成功组织了同投机资本作斗争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不法投机资本一蹶不振,国营经济取得稳定市场的主动权。

通过统一全国财政收入、物资调度、现金管理和整顿税收、推销公债等措施,全国物价进一步回落并趋于平稳。

另一方面,调动各阶层群众的积极性。

进行土地改革,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给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了7亿多亩的土地,农民的积极性被空前地调动起来。

调动工人的积极性,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广大工人感觉到不仅政治上翻身了,而且经营管理上也成了企业的主人。

同时,调动了资本家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恢复发展生产。

比如,向企业提供订单、原料、流动资金,收购产品,使产供销完全得到了保障。

国民政府时期的严重通货膨胀问题,也很快得到了解决。

到1952年年底,国民经济就恢复到旧中国的最高水平。

国民经济的恢复

国民经济的恢复
地主个人所有制
土地改革
农民土地所有制
公审刘青山、张子善大会
1952年2月10日 河北省人民政府召开公 审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大会,判处二 犯死刑,没收其本人全部财产。 刘青山,前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张子 善,前任中共天津地委副书记、天津专区 专员。刘、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 立过功绩。解放后利用职权,盗用机场建 筑款、救灾款、治河款、克扣民工供应粮 及骗取银行贷款等,总计达1716272万元 (旧币)。他们还勾结奸商,使国家财产 损失达21亿元。 刘、张二人生活腐化,贪污挥霍达 3.7825亿元。其中刘贪污1.8399亿元,张 贪污1.9426亿元。
6649万吨
361.8 万件 3278 亿斤 2607.4 万担
105
101 44.8 193.3
主要知识点
土地改革
1937年国民政府土地委员会调查得出地主和富农占地情况
户数 占户数比例 100.00% 1295000户 0.02% 0.07% 259户 907户 占土地比 例 1.75% 2.30% 占有土地 户均耕地 15.44亩
100.00% 20000000亩 350000亩
1351.35 亩 460000亩 507.17亩
1.1亿吨
44.4万吨 15.8万吨 0.32亿吨
73%
51% 17% 52%
1949—1952年工农业生产情况
项目 1949年产量 1952年产量 增长率%

发电量
15.8万吨
43.1亿度
134.9 万吨
72 亿度
753.8
67.1
煤炭
棉纱 粮食 棉花
3243万吨
180万件 2263.6亿斤 889万担

国民经济恢复的经验

国民经济恢复的经验

国民经济恢复的经验: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主要经验是:(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集中力量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消灭了地主阶级,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颠覆活动,胜利地进行各项社会,政治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实现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大统一和大团结,使全国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根本条件。

(2)始终坚持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为中心,正确处理革命和生产,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使各项社会政治运动和各种工作都不干扰生产的正常进行,而是一切工作都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是为了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打破对生产力的束缚,发挥人民群众对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条件。

(3)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解决了失业工人,手工业者,知识分子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正确地处理了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同时,正确地处理了各种经济成分的关系,使其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4)党十分重视自身的建设,采取了整风整党等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使广大党员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党上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工作谨慎,态度谦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英勇奋斗。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胜利完成,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完成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艰巨任务,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五"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答:"一五"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是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它主要表现在:国家对重点建设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集中统一的劳动工资制度;对能源,交通,金融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等等.这种经济体制在当时是必要的.因为1)国家建设资金不足;(2)技术力量和建设经验缺乏;(3)限额以上的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都是技术复杂,投资较大的项目,有些项目一省一市难以完成,必须由中央有关部门集中统一管理.这种体制能够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和主要技术力量,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

高中历史: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高中历史: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学习目标】了解建国初期国民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主要措施、结果和历史意义。

【知识概述】1.背景:(1)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2)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3)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2.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和建立国营经济,既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人民政府还收回了帝国主义把持近百年的海关管理权,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

(2)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全国的物价。

(3)将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这在当时是很必要的。

(4)通过土改,合理调整工商业和精兵简政措施,使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5)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在城市、工矿企业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也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3.结果: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4.意义: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知识延伸】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1)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把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坚决贯彻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七届三中全会的方针,牢牢地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作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切工作的中心。

(2)从中国的国情特别是建国初期的具体情况出发,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的方针政策。

(3)正确处理了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在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和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上,注意团结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从而调动和团结了一切积极政治因素为恢复国民经济服务。

(4)党在这个时期,十分注意发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从而使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较好地反映和符合中国的实际,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2.始终把恢复经济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3.从建国初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4.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 作风。
四、学界评价
• 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这是中 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准备阶段,这 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2 .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A、稳定物价: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作用:到1950年夏,全国物价稳定,结 束了我国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 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1950年6月的一天,为了稳定物价、 打击投击奸商,上海市政府出动 部队,查封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这 个金融投机的大本营,逮捕和惩 办了金融界的首要投机倒把分子 230多人。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
内容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 • 二、任务和措施 • 三、恢复时期的成就 • 四、学界评价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
1)工农业生产下降 2)交通运输阻塞 1、表现 3) 物资奇缺,通货膨胀 4)人民生活困苦
2、原因
1)战争的严重破坏 2)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3)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结果: 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
现金出纳平衡。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政 开始好转。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只能结束当前的物 价暴涨的局面,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才能 从根本上遏止物价的暴涨,稳定物价。
3. 合理调整工商业
1)原因 A 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 调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
• 建国前三年国家运用市场与计划两种调节 经济的实践对当今的经济体制改革更具借 鉴和参考价值。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实现了 国民经济的恢复,且调控适度有效,市场 机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多的调节作用。 由于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在国家调控过程 中出现教条主义,对计划与市场性质的认 识出现了偏差,出现了否定市场的倾向,
品种
数量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思考
建国初的三年间,我们主要面临着哪两大 任务?
人民政府为完成这两大任务采取了哪些措 施?
简要分析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二、任务和措施
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
. 全国基本解放 . 抗美援朝 . 土地改革 . 镇压反革命 . 三反五反
前提条件 物质基础
.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 合理调整工商业
恢复和发展生产
准备条件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1.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来源、作用
来源:国民政府的财产官僚资本
作用: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 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性质:兼具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


10史0%
史100%最最高 Nhomakorabea高
年 50%



25%


工业生产 1949 农业生产 1949
粮食 总产量:1.1亿吨 人 均:209公斤
交租、交税、交粮后,农民实际平均每人每年口粮只有 100公斤左右。
被炸毁的矿井
国民党军炸毁的滦河大桥
1949年国民党逃跑时劫走的金银
图为上海市将一批投机商押送 到上海地方法院看守所的情况。
证一 券九 交四 易九 所年 。六
月 , 上 海 军 管 会 查 封
为了稳定物价,人民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粮食, 以保证供应,同时严厉惩办粮食奸商。图为人 民日报的报道。
1953年人民银行发行的壹圆的货币.
B、统一财经
措施: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
农钢 业 主煤
135万吨 6649万吨
754% 105%
要 产

1.639亿吨
49%
品 棉 130.4万吨 193% 产
量 工农业
总产值
827亿元
77.5%
比历史最 高年增产
46.2% 7.4% 9.3% 53%
20%
结果: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原因:
1.稳妥地有步骤地变革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关系,尽量减 少社会震动,为生产创造安定环境。
图为查抄上海证券交易所、 逮捕金融投机倒把分子的情形。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十分险恶、 大批投击分子在金融,物资等 领域大肆从事投机活动,对新 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 稳定构成了巨大危胁,中央人 民政府果断决定,对投击分子 进行严厉打击,在各地逮捕和 惩治了一批大的投机分子。这为 稳定市场物价、巩固人民政权和 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都起到了积 极作用。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对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经 济采取了鼓励发展的方针,这有利于我们 正确认识发展私营经济的经济作用,从而 进一步促进私营经济健康顺利的发展。( 邵岗)
• 《共同纲领》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起到了 重要作用。
• (迟爱萍)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共对四种资本主义经 济采取了不同政策,这不但妥善处理了资
2)重点: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3)作用: 有利于国计民生,带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4. 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1)恢复农业生产 2)恢复工业生产 3)恢复交通运输业
淮河流域人民治理淮河
毛泽东为 根治淮河 写的题词
三、恢复时期的成就
52 年
品种
1952年 年产量
比1949年 增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