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摄影哲学观(中摄协入会申请论文—冯英华).doc

合集下载

摄影论文1500字

摄影论文1500字

摄影论文1500字浅谈摄影中蕴含的感情【摘要】:摄影是一种艺术,一种同样包含感情的艺术。

摄影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娱乐方式,信息时代的生活也随着摄影的发展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很大程度上,摄影已经成为了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主要表现手段。

在摄影创作中,个人的自我感受是整个创作过程中影响与评定所创作品的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每张照片中都隐藏着感情,或明显或含蓄。

【关键词】:摄影感情相机光线【正文】:摄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是一种表达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摄影更是一种表达体系,是摄影者传递内心情感的一种最佳方式,就像人们用语言来说话、用文字来书写、作家用小说来传递自己的观点、画家用画笔描绘生命的色彩、歌手用歌声传递内心的情感。

摄影师用的只有相机去捕捉生活那点点滴滴的美,那偶尔流露出的真挚情感。

摄影自产生以来就一直长盛不衰,随着科技的发展,相机也越来越先进,但是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比如感情,有些摄影师用的还是傻瓜机,因为那种相机用了有感觉,更能表达出感情,这是科技产品无法替代的。

比如影片《午夜巴塞罗那》中女主角克里斯蒂娜拍摄用的相机就是老式的相机,并且拍的照片那么的有感觉。

通过影片也可以发掘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看着克里斯蒂娜在暗房里洗出来挂在墙上的一张张照片,那么的有艺术感。

想要拍出有感情的照片,洗照片也是很重要的,必须要有自己的暗房自己亲手洗,这个步骤你可以理解为和照片的一种交流;感情的一种酝酿。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已成定论,无论你怎样创造想象,如何自由发挥,都不能超脱“几分之1秒”这一时间限定,使摄影这门艺术有了它自身的局限性,而不像其他艺术种类如音乐、绘画、戏剧等可以天马行空、驰骋想象、显示出强烈的主观意识。

但任何艺术都是人的艺术,人的因素才是决定的因素,在摄影创作中,毫无例外地要遵循这种艺术转换规律,即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艺术性灵转换成摄影的语言,才能使得摄影艺术的过程成为一个复杂的多种因素互为关联、制约的审美过程。

浅谈摄影研究专业毕论文范文

浅谈摄影研究专业毕论文范文

浅谈摄影研究专业毕论文范文摄影,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门类,现在已经在不断的完善中。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摄影研究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摄影研究毕业论文范文篇一:《谈认知摄影》摄影通常被认为是捕捉光与影的一门技术,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百分之百的客观。

特别是纪实摄影,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着重强调的是事物客观性。

但事实上,纪实摄影本身的主观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通过记录客观来表达主观思想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

因此,纪实摄影具有两面性。

通过相机,既可以拍到镜头前面的客体,又可以捕捉到取景框后面的摄影师。

拍摄客体是其拍摄图像,纪实摄影师通过图像来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画面。

然而在纪实摄影师按下快门的一刹那,他的主观情感也被捕捉了下来。

所以,一幅照片所表现的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的统一。

有人认为,在构图方面,摄影是一门“减法”,所谓减法是省略掉不必要的东西凸显主体强调主题。

但是,摄影的构图并非仅仅用“加减”就能完全概括。

一幅好的片子,是摄影师掌握被拍摄事物的规律,并依据其规律选准角度拍下来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盖楼时有钢筋铁架、吊车、水泥机等,看似凌乱,可是如果一味地做“减法”,那么所表达的内容和主题就不够全面。

这时就需要摄影师掌握钢筋铁架的建造规律,选准角度进行拍摄,那么拍出来的内容就是构成感强烈的一幅画面。

因此,优秀的摄影师必须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摄影具有文理交叉的学科特征。

它既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又不能像音乐、绘画那样单纯通过音符、节奏或者画笔来诉说或表现思想,而必须通过调整各种参数来获取合适的曝光条件进行拍摄,也就是需要技术。

同时,选择好的题材对摄影师来说至关重要,其所蕴含的深刻人文情感必须通过视觉艺术表达展现给公众。

因此,摄影艺术要求摄影师独具慧眼,也正是因为摄影的这一优势,使得它备受青睐。

当前,人们对于图片的兴趣超过了文字,对视频的兴趣高于图片,对3D视频的兴趣高于普通视频,表明人类总喜欢逼真的、直观的事物。

关于摄影技巧的论文

关于摄影技巧的论文

关于摄影技巧的论文推荐文章关于低角度的摄影技巧热度:军人关于忠诚的演讲稿范文热度:关于清明节缅怀家国梦想作文热度:关于秋天的优秀优美句子热度:有关于论茶道的范文3篇热度:摄影是一种通过镜头来表现真实的艺术媒介,而这也是摄影独具的技术特征,单从这一点来看,摄影媒介自身并不能诠释自己,正因为如此,这种艺术介质一直对我们对摄影的印象起着决定性作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摄影技术的论文,欢迎大家参阅。

摄影技巧运用论文摄影并非是一项简简单单的照相,其中也存在很大的学问、、技术、技巧。

众所周知著名的导演张艺谋的成功于此就存在很大的关系。

就从简单的拍照说来讲,不同技术的拍同样的东西,效果确然迥然不同,效果差异很大。

给人拍照,一般选择本人的前、后、左、右的45度角较好,这样更能突出人物的特征和个性。

当然不仅如此,一些背景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如身后有一些线条的建筑物或其他的一些东西,这样在拍摄过程中就有好多技术啦!一般要使这些线条拍成直线,这样的话照片中的人物看起来更加沉着,稳定;不懂的人很有可能会把它拍为线条倾斜,这样的照片看起来里面的人则会显得不稳定,焦急,效果不好,如是在高楼上就会感觉到像是有一种掉下的感觉,照片中的人看起来比较消极。

还有很多许多需要注意问题,其中重要的就是在照相时要适当的留一些空隙,比如适当的露出天空,一般不要使背景特别闷,这更有助于提高看照片人对照片人做出好的心理判断。

以上所提到的是拍摄静态的照片。

其实最困难的是拍摄动态的东西,对于摄影者也是极大的考验。

我们就来谈一下动态拍照的技巧吧?拍摄动态的东西则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选择好适当的位置蹲在那儿,注意把握物体或人运动的速度,速度的把握对照片来说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调节照相机,当物体从摄影范围通过时,进行及时的拍摄。

所以说动态物体的拍摄是需要一些技术的,对于没有一定经验的摄影师来说:“很成功的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

因为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很难把握,时间控制不好,过早过晚的拍摄就会使照片造成空白或是表现出的效果不好。

摄影论文

摄影论文

我对摄影的认识太原科技大学电子102201H张中理201022070139影视艺术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综合艺术,汲取了各门类艺术在千百年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艺术精华,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机。

摄影摄像专业是影视艺术的一门分支专业,是影视艺术与技术结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摄影摄像专业带有很大的技术性,但如果将该专业视为纯技术性的专业并不准确。

有些人认为摄影摄像专业的创作实践课,就是学会熟练使用摄像机,并能操作机器拍出流畅的影视画面。

笔者认为,光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

本文试就摄影摄像专业的创作实践课进行相关探讨。

1、如何正确看待摄影摄像专业创作实践课摄影摄像专业的创作实践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它的内容包括使用摄像机、熟练掌握摄像机的各种性能及操作方法并且能用摄像机拍出相关艺术作品。

其中,熟练地使用机器是拍出好作品的前提。

有些人认为,摄影摄像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只要能熟练掌握机器的性能及操作能进行相关拍摄就可以了,能否拍出好作品,需要时间的磨练,甚至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事情。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对摄像机的使用是否熟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怎么运用影视思维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创作实践中。

作品的好坏跟作品的篇幅没有关系,却跟学生的思维意识紧密相关。

影视艺术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既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也是多种艺术元素的有机结合。

并不是拍出来的作品流畅、漂亮就可以了,流畅与漂亮更多的时候代表的是形式而非实质。

也许有些作品不一定漂亮,却是最有想法、最打动人、引人深思的。

流畅、漂亮对于摄影摄像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是起码要求。

2、摄影摄像专业创作实践课应该包含哪些内容2.1 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影视作品。

要学好摄像专业,首先得学会欣赏影视作品。

听到这句话也许有很多人不以为然,电影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天天都在欣赏,这还要学吗?这里的所说的欣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作品内容的观赏。

就观赏心理而言,对一部影视作品的欣赏可以分为观赏内容和观赏形式两个方面。

自拟标题,写一篇表达自己对摄影艺术的认识与理解的文章。要求观

自拟标题,写一篇表达自己对摄影艺术的认识与理解的文章。要求观

我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摄影是大众的摄影、普及的摄影、艺术的摄影,摄影更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摄影。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摄影,也不太懂摄影,认为摄影是很简单的事情,对摄影认识粗浅。

作为一个从事摄影十余载的发烧友来说,实践和经验告诉我,摄影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

虽然摄影本身具有娱乐的作用,但它绝不是娱乐性的工具。

摄影是兼具文化性与艺术性内涵的"种高层次的艺术。

近几年,由于数码相机的发展与普及,我在外出采风时渐渐地发现,喜欢摄影、热爱摄影的朋友越来越多,达到了普及的程度。

经常有学生、朋友和同事向我讨教、咨询如何拍出满意的摄影作品。

我的回答是,要想拍出好的、满意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摄影作品,首先要了解摄影,了解摄影的功能和作用,从而对摄影形成正确的认识。

因为只有首先在思想意识里对摄影艺术有了正确的定位和理解,才有可能真正懂得摄影,这是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摄影到底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认识和认知作用:其次是宣传教育和社会作用:三是审美、欣赏和娱乐作用。

摄影同绘画同属于艺术的范畴,与之不同的是,摄影是用照相机这种特殊的工具来记录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的。

摄影看似容易,说简单也简单,把照相机拿来,一按快门就是一张影像,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这个简单的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技术因素在里面,并不是简单的事。

但是,如果想拍出一张好的照片就不容易了。

成为一张好的照片即合格的照片,起码要具备四个要素,即主题突出、影像清晰、构图完美和曝光准确。

这四个要素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是做好也不容易,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复杂。

比如,要做到“主题突出”,除了要明确主题,还要在拍摄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在画面中想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在画面中如何使主题内容表现的更加明确?对于画面的影像,务必要做到使画面的视觉效果良好,内容清晰可见。

这就要求画面不是虚影像的,更不是模糊不清的。

而做到这一点,扎实的持机基本功是起码的前提。

我的摄影思维

我的摄影思维

●圆魏圈圈
・ ・ 3 9 ・
像亲历者一样直击现场 ,进 而引发联想 ,产生丰富
的情绪和感情 ,生成关 于事 件的 自我判断 。这样 的
构图 ,因新 闻事 件而异 ,不能一概而论。坚决杜绝
的是为了赶时间抢 头条而乱拍一气 ,进而无法对进
效果正是新闻所要达到的重要 目标 。新 闻图片能够 拉近新闻现场与读报者 之间的距 离 ,带来视觉和头 脑上 的双重冲击。 由此看来 ,新 闻摄影在体现新 闻 的宗 旨上有 举足轻 重 的作用 :说 明事件 、传 播消 息 、引发影响等 。记 者和他们手里 的黑镜头一样 ,
因素 ,摄影表达也不例外 ,例如取景 角度 、诉求对 象的选取 。但 新闻摄影 记者 的责任并非通过拍摄经
过遴 选 的对象 ,强加 给读者 自己的个人 情绪 和态 度 ,而是 以尊重事实和多元 化思维 的角度 ,尽可能 忠实地不加个人干预地报道新 闻 、呈现现场 。新 闻
பைடு நூலகம்
按照原思路再 往前迈一步 ,刨根 问底 ,穷追不 舍 , 发现更深层 次也更有价值 的内容和思想 ,从 而能够
样的选择只能是凭经验办事 ,容易落人 俗套 ,形成 公式化 ,或者 是见什 么 ,拍什 么 ,拍 完 了交 差完
新 闻希望接近真实 的初衷背道而驰 。如果事前有所 准备 ,可能在新 闻现场会更加驾轻就熟 ,但是不免 会 出现一些误判 。就像一位 已经确定犯罪嫌疑人的 侦探去 犯罪 现场找有 利 于支持 他 的判断 的线 索一 样 ,带有拍摄 前期准备 的记者很有可能被先前脑中 准备好 的 “ 思想 ”所控制 。记者需要 的不是对现场
口任

立亡闻摄影 以直观的图像来叙述 新闻事件 ,其 内容 , J ) , l 可 以是事件概貌 、细节 、重要环节等。摄影 的

摄影艺术的影像力量与个人见解

摄影艺术的影像力量与个人见解

摄影艺术的影像力量与个人见解摄影艺术作为一种视觉媒介,具有独特的影像力量,在记录和揭示世界真相的同时,也展现了摄影师个人的见解和表达。

本文将探讨摄影艺术的影像力量以及个人见解在其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阐述。

一、摄影艺术的影像力量1.1 视觉沟通的力量摄影通过图像语言传递信息,能够直接打动人心并引发共鸣。

经典纪实摄影作品《母亲》中,乡村贫穷女子背着孩子行走在荒凉土地上,这一幕深深震撼了无数观者,传达出饥饿、苦难和母爱等情感。

摄影师通过选择合适的构图、光线和色彩等元素,把自己对社会现象或人物内心情感的理解和体验传达给观众。

1.2 记录历史与改变世界摄影可以捕捉真实时刻,并成为历史事件或社会问题的记录者。

例如,美国记者Dorothea Lange的她的系列作品《大萧条时期》成为了对美国经济危机的长久记忆。

这些照片帮助人们回顾历史、了解历史,并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深思。

1.3 表达个人情感与思考摄影也是一种个人表达和思考方式。

通过选择拍摄主题、构图和拍摄技巧等,摄影师能够将自己对世界、社会和自身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转化为影像语言。

这种个人见解让每张照片都有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吸引观众进入画面,并与之产生共鸣。

二、个人见解在影像创作中的重要性2.1 唯一性与创新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经历,因此他们的影像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质感。

他们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构图方式、使用特殊效果或后期处理等方法来展示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看法。

这种个人见解让他们摆脱平庸纷呈,突出了创造力,使艺术作品更加吸引人。

2.2 价值观的呈现摄影师的个人见解与价值观常常通过作品得以彰显。

例如,环保摄影师使用镜头记录自然界的美丽和脆弱性,传递对环境保护的关切;纪实摄影师通过记录社会问题引起公众的关注并推动变革。

个人见解使得摄影作品不仅仅是图片,它还具有深层次和广泛意义上的启示。

2.3 体现情感共鸣摄影作品本质上是个人情感和经历的反映,能够唤起观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我对摄影的认知与感悟作文

我对摄影的认知与感悟作文

我对摄影的认知与感悟作文摄影,这两个字在我心里一直有着特殊的分量。

它不只是按按快门、拍拍照片那么简单,对我来说,它更像是一扇通往无数个精彩世界的神奇大门。

还记得最初接触摄影,是因为一次家庭旅行。

那时候,我还是个懵懂的小孩,跟着爸妈去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古镇。

古老的石板路、斑驳的墙壁、街边的小吃摊,一切都那么新鲜有趣。

我爸拿着那个大大的相机,这儿拍拍,那儿照照,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相机屏幕里的画面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明明是我刚刚走过的地方,看过的场景,可在相机里却变得那么不一样,那么美。

从那以后,我对摄影就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我缠着爸爸教我拍照,他就从最基本的开始,告诉我怎么拿相机,怎么对焦,怎么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

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小手紧紧握着相机,心里别提多兴奋了。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相机,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卡片机,但我宝贝得不行。

每天放学回家,我就拿着它在小区里转悠,拍花花草草,拍猫猫狗狗,拍天上的云彩,拍地上的积水。

有时候为了拍一只停在枝头的小鸟,我能在树下蹲上好久,一动不动,眼睛紧紧盯着相机屏幕,生怕错过了最佳瞬间。

慢慢地,我发现摄影不仅仅是记录下眼前的画面,更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我开始用摄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当我开心的时候,我会拍那些色彩鲜艳的花朵,它们在阳光下绽放得那么灿烂,就像我的心情一样;当我难过的时候,我会拍那些阴沉的天空和孤独的路灯,它们仿佛能懂我的悲伤;当我愤怒的时候,我会拍那些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树枝,好像它们也在和我一起抗争。

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那里的环境很安静,老人们的脸上都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我拿着相机,想要记录下这一切。

我看到一位老奶奶坐在椅子上晒太阳,她的眼神有些空洞,望着远方。

我轻轻地走过去,蹲在她面前,微笑着问:“奶奶,我能给您拍张照吗?”奶奶转过头看着我,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点了点头。

我按下快门,那一刻,我在奶奶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温暖和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摄影哲学观(中摄协入会申请论文—冯
英华)
中国摄协入会申请论文冯英华入会申请论文冯英华样文题目我的摄影哲学观2012年06月12日我的摄影哲学观世界万物都可取象归类为阴阳观比如计算机的原理0和1,0为阴,1为阳,由于电子照片是数字构成,可取象归类为阴阳的组合排列;比如昼和夜,昼白为阳,夜黑为阴,而一张风光照片,就有拍摄时间的阴阳倾向性;由于世间万物呈现到照片中,都可以不同黑白灰度来表示,所以以黑当白,计白当黑手法是可以运用到摄影拍摄中的;又比如男阳女阴,照片有表现人的阳刚的,也有表现人的阴柔的;又比如人性,善性为阳,恶性为阴,中性为善恶交错之常性,而照片的主旨可颂可唾,所以有了或阴或阳的摄影之魂;再比如美性为阳,丑性为阴,中性为不美不丑的普通之性,所以一张好的照片是有爱美或鞭丑的主线的;还比如真为阳,假为阴,真假之相为大千世界之两极,利用、使用、表现自然和社会人生的真假之相是摄影的哲学理念与科学技术所不断探讨与实践的对象,比如风景中利用雾气表现心灵之仙境,使用摄影特技或后期技法达到唯美之态,表现自然与社会的真态假态,表现人的真心与假意。

以上是对一些事物矛盾运动的概括,如昼夜、寒暑、动静等等,都属于阴阳(注此话源自中医基础理论)。

只有辨别出真假,才能辨别出对错;只有辨别出对错,才能辨别出善恶;只有辨别出善恶,才能辨别出美丑;只有辨别出美丑,才能提出艺术,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哲学范畴,哲学是研究真假、对错、善恶、美丑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些不外乎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分法,这与毛泽东同志中西合璧的文化积淀有关。

照片中各个元素的关系即阴阳关系(关系即阴阳)比如空间,世界是自然空间里的世界,自然界中的每个物体都存在于空间里,每张照片都有空间感的组成,或单一主体和单一陪体,或单一主体和多陪体,或多主体和多陪体,或多主体和单一陪体,或人物特写虚实、光影的组成,这些都是阴阳关系。

一幅摄影作品虽小,但把它空间感的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于自然界中,这才是我个人所追求的。

摄影的服务对象是大众,基础也是大众,植根于大众中的摄影才是有生命的摄影。

那些所谓时尚的照片虽然可以在当今特定历史和社会环境下被人炒作和追捧为潮流,但它的基础是建立在无休止享受和欲望之上,终究会被历史所抛弃的──有意义的照片的生命才是长远的。

我将在摄影中不断发掘自己的内心,因为她(内心)与自然共通;我将不断地追求我的摄影,因为她(摄影)与我
的生命共融。

另外,摄影人、被摄体、照片鉴赏者三者中两两之间是互动关系,也可类比为阴阳互动的关系。

凡是动的、在上的、上升的、在外在表的、明亮的、温热的、刚强的、无形的、轻清的、亢进的、兴奋的,都属阳;凡是静的、在下的、下降的、在内在里的、晦暗的、寒凉的、柔弱的、有形的、重浊的、衰退的、抑制的,都属阴(注此话也出于中医基础理论)。

举例如下比如心理关系摄影人的照片是有目的倾向的,当照片的表现有效的传达到了鉴赏者的内心,这张照片有了它的意义,这时摄影人是主动的,是能动的,是发散的,这些属于阳,而鉴赏者是被动的接受吸收者,属于阴;而当鉴赏者思考后给照片赋予了新的、更高的摄影人没有想到的意义,或者引申出新的意义时,这时鉴赏者又是主动的(属阳),摄影人是被动的(属阴)。

又比如技术手法当摄影人看到景物或模特后,为了真准的表情达意,必须要对照片进行取舍和摆布,这时对于摄影人来说是主动的,属阳,而对于被摄体来说,就是被动的被取舍,这属阴。

而当景物或模特的形象与状态引发使摄影人为之心动的亮点,引起摄影人的后续一系列心理与行为上的动作,比如拍摄的动作,这时被摄体就是主动的(属阳),摄影人就被
动的(属阴)。

所以说,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源自中医基础理论),也就是人或事物是可以转化与变化的,这就是自然规律,是需要摄影人拍摄时注意的。

摄影人以两分法摄影的责任和义务,可类比为拍摄阴阳,如下拍摄阴当今世界,资源在急剧消耗,人口在急剧膨胀,资源的紧张与人口增长加剧了世界的动荡,人性中的善性被生存本能所吞噬,人性中的恶性被生存本能所放大,超越道德底线的事屡屡发生,去伪存真,正本清源,扶正祛邪,弘扬光明,鞭挞丑恶,是我们摄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拍摄阳而另一方面,人间自有真情在,在极具竞争压力与挑战、人口增长与资源减少、生态与环境恶化下,还不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可喜可赞的美好的先进事迹,需要我们摄影人去发掘与颂扬,也是我们摄影人必须担当的义务。

而我一个摄影人所做的是以阴阳之两分法拍摄自然与社会,宇宙与人性,小可为家,中可为国,大可为人类尽一份微薄之力,以报答自然、国家、母亲之哺育。

谢辞感谢中国摄影家协会(简称“中国摄协”)给我这次机会,写下这篇论文。

中国摄协在全国范围内汇聚了一支技术水平高超、艺术水准精湛的队伍,是世界上人员最多、实体最丰富的摄影组织,许多会员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作品是推动着我前进
的动力。

成为中国摄协中的一员是我梦寐以求的夙愿。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