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礼
汉族成人礼的风俗

汉族成人礼的风俗汉族成人礼,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习俗,它代表着一个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
在中国古代,成人礼通常是在男孩或女孩到了十三岁或十六岁时举行,这是一个人进入成年的重要时刻。
在这个时候,他们将接受一些特殊的仪式和礼物,这些礼物和仪式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成年人的角色和责任。
汉族成人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周朝时期。
在那个时候,成人礼被称为“冠礼”,它是一种庄严而正式的仪式,代表着一个人的成年和责任。
在成人礼之前,男孩要剃头,女孩要整理头发,他们要穿上一套新衣服,并且要进行一些特殊的仪式,比如拜天地、祭祖、献酒等。
这些仪式的目的是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成年人。
在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族成人礼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改变。
现在,成人礼通常是在一个人到了十八岁时举行,这是一个人正式成年的年龄。
在这个时候,他们会收到一些礼物,比如书籍、金银器、首饰等,这些礼物代表着成年人的责任和权利。
同时,他们也会进行一些特殊的仪式,比如拜师、拜访长辈、拜神等,这些仪式也是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成年人的角色和责任。
汉族成人礼的风俗在不同的地区也有所不同。
比如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成人礼通常是在女孩到了十六岁时举行,这是一个女孩正式成年的年龄。
在这个时候,女孩会穿上漂亮的旗袍或汉服,整理头发,化妆,然后和家人一起去拜访亲戚和长辈。
在这个过程中,女孩会接受长辈的祝福和教诲,同时也会学习一些家务和社交技巧,这些技巧将有助于她成为一个优秀的女性。
总的来说,汉族成人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
通过成人礼,一个人可以更好地适应成年人的角色和责任,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社交技巧和家务技能。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不再像古代那样重视成人礼,但它仍然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刻,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成人礼

服 就 。 是 西 服 了 , 也 有 人 会 穿 和
动 型 精 子 人 妆 心 都 在 至 ! 容 盘 会 成 于 甚 好 把 人 男 至 优 自 仪 孩 到 雅 己 式 子 指 的 打 上 , 尖 发 扮 , 正 , 型 得 许 式 都 , 最 多 的 惊 从 完 女 服 艳 发 美 孩 装 ,
成 人 礼
成人礼,就是为刚刚结束少 年阶段、进入青年阶段的年轻人 举行的仪式。
中国古代男子加冠(guàn)礼
我国汉族历史上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由主持仪式 者给冠礼者戴三次帽子,称“缁(zī)布冠”、“皮弁 (biàn)”和“爵(jué)弁”,分别象征着冠者从此具有 了治人的权利,服兵役的资格和参加祭祀(sì)活动的资
少女时代,可以谈婚论嫁了。
国 外 成 人 礼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 德 国 和 日 本 为 例
德国:
在德国,年满14岁就算是成人了,便要举行成人礼。
每年的四五月份,全国满14岁的少男少女穿戴一新,由家
长、亲友陪同集合在当地的文化之家。地方政府负责人首先致 辞,勉励他们遵守社会公德,报效国家。然后,师长、亲友和 低年级的小朋友向他们表示祝贺,并赠送礼物和鲜花。中午, 全家聚餐以示庆祝。晚上为他们举办舞会,时间还可以破例延 长至夜里10点钟。
召 集 到 一 起 , 举 行 成 人 仪 式 。
个 街 道 村 庄 都 会 将 新 成 人 们
是 日 本 的 成 人 礼 。 这 一 天 各
日 每 年本 一:
月 的 第 二 个 星 期 一
谢谢观赏!
格。
男子二十岁行了冠礼后,就表示成年了,但是由 于还没到壮年,所以称为“弱冠”。
中国古代女子及笄(jī)礼
成人礼仪式流程

成人礼仪式流程成人礼是一个人从少年转变为成年的重要仪式,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举行一场成人礼仪式是非常有意义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成人礼仪式的流程。
首先,成人礼仪式通常在一个人成年的重要时刻举行,比如18岁生日或者其他重要的成年年龄。
在这一天,家人、亲朋好友会聚集在一起,为这个人举行成人礼仪式。
在仪式开始之前,通常会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布置场地、准备礼物和食物等。
接下来,仪式开始时,通常会有一个主持人致辞,介绍这个人成长的历程和对他的祝福。
然后,这个人会进行宣誓或者发表感言,表达对成年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个环节,通常会有一些感人的瞬间,让在场的人们为这个人的成长而感动。
接着,仪式中会有一些特别的环节,比如父母给孩子赠送礼物或者传承家族的文化传统,以及亲朋好友们给予的祝福和礼物。
这些环节都是成人礼仪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让这个人感受到来自家人和朋友们的关爱和祝福。
最后,仪式通常会以一场小型的聚餐或者庆祝活动结束。
在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畅谈未来的打算,分享成长的经历,以及为这个人的成年而庆祝。
这也是一个人成人礼仪式的重要环节,能够让大家在欢乐的氛围中共同见证这个人的成长。
总的来说,成人礼仪式是一个人成年的重要仪式,是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举行一场成人礼仪式可以让这个人感受到家人和朋友们的祝福和关爱,也是对他成长历程的肯定和鼓励。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成人礼仪式中感受到快乐和温暖,迈入成年的新阶段。
成人礼传统文化

成人礼传统文化
成人礼传统文化是不同文化中都存在的一种过渡仪式,它标志着个体从童年或青春期过渡到成人阶段,获得社会的正式承认和相应的权利与责任。
这种仪式通常包括与孩童时代的分离、过渡阶段以及进入成年时代获得新生等环节。
在中国古代,汉族的成人礼主要包括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
冠礼是男子年满20岁时举行的仪式,表示他已经成为成年人,被族群所承认,可以开始承担成人的责任。
笄礼则是女子年满15岁时举行的仪式,表示她已经可以嫁人,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
这些仪式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社会角色转变的重要象征。
除了中国,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成人礼传统。
例如,日本有“成人节”,韩国有“成年式”,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庆祝活动。
这些仪式通常包括庆祝、宣誓、授予证书等环节,旨在让年轻人意识到自己已经成年,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成人礼传统文化是各种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社会和文化认同的体现。
通过成人礼,年轻人可以正式踏入社会,开始承担成人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古代成人礼的仪式过程

古代成人礼的仪式过程1.礼节准备:在成人礼之前,青年人会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准备。
他们会接受师傅或长辈的指导,学习成人礼的意义、传统习俗和社会责任。
这个准备阶段通常持续数月或数年,以确保青年人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祭祀仪式:成人礼通常以祭祀仪式开始。
在这个仪式中,青年人和家族会一同前往祖先的墓地或祭坛,向祖先祭奠。
他们会向祖先祈求保佑并接受祖先的祝福。
这个仪式是对传统和家族尊严的重要表达。
3.成人标志仪式:在祭祀仪式之后,青年人会进行一系列标志成人身份的仪式。
其中最常见的是剪发和更换成人服饰。
剪发代表着青年人脱离童年,象征着他们迈向成熟和独立的阶段。
更换成人服饰则表示他们即将投身于成人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4.学问考验:在古代,成人礼还包括进行一系列的学问考验,以测试青年人的学业和知识。
这些考验通常包括文学、历史、礼仪、道德和家规等内容。
青年人需要展示自己对这些领域的了解和熟练掌握,以证明他们已经具备成人的素养。
5.社会参与:在学问考验之后,青年人需要参与社会活动,以展示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参与度。
这些活动可能包括参加公益事业、参与社会服务、担任地方职务等。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青年人可以展示他们具备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能力。
6.成人庆典:成人礼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举办成人庆典。
在这个庆典中,家庭、亲友和其他社会成员会为青年人庆祝他们的成人身份。
这通常包括一场盛大的宴会、舞蹈和音乐演出。
庆典旨在表彰青年人的努力和成就,并鼓励他们在成年生活中更上一层楼。
总结起来,古代成人礼是一个庄重而庄重的仪式过程。
通过祭祀仪式、成人标志、学问考验、社会参与和成人庆典,青年人进入成人社会,并接受社会的认可和祝福。
这个过程强调了责任感、学问、道德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性,是培养青年人成熟和自律的关键环节。
成人礼流程

成人礼流程成人礼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仪式,标志着一个人从青少年阶段成长为成年人。
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人礼流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 前期准备在成人礼举办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举办地点和时间,确保具备相关的设施和场地。
然后,组织相关人员,例如主持人、仪式参与者和证人等。
接下来,制定详细的流程安排,并与参与者进行沟通和确认。
2. 开场致辞成人礼仪式的开始通常由主持人致辞开场。
主持人可以简要介绍成人礼的意义和目的,向参与者说明整个流程,并鼓励他们珍惜这个重要的时刻。
3. 传承仪式传承仪式是成人礼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环节中,通常是由年长者或重要人物向参与者传授经验和智慧。
他们可能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价值观和生活经验,让参与者受益终身。
4. 寓教于乐的活动成人礼不仅仅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还应当是一场充满趣味和活力的活动。
在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例如智力问答、团队合作游戏等,以增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 个人表达有时,在成人礼的流程中会安排参与者进行个人表达。
这可以是通过演讲、简短的发言或朗诵等形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这也是一个展示参与者个人才能和表达能力的机会。
6. 礼物交换成人礼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礼物交换。
在许多文化中,亲友会为参与者准备一些特殊的礼物,以表达对他们成年的祝贺和支持。
在礼物交换的过程中,参与者会感受到家人、亲朋好友的关爱和关注。
7. 成年宣誓成人礼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成年宣誓。
参与者会面对全体仪式的参与者和证人,郑重宣誓进入成年阶段。
宣誓的内容通常包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承诺,表达对未来的期许和决心。
8. 结束仪式成人礼的流程接近尾声时,主持人会发表总结的致辞,回顾整个仪式的意义和价值。
参与者会感受到整个仪式的庄重和祝福,同时也意识到他们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成人礼作为一个神圣而庄重的仪式,对于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成人礼

3.行礼时所穿的服装不同
以前举行成人礼时所穿的服装必
须是正统的传统汉服.可是现在行 礼时都只需穿着一件主办大会所 派发的衬衫就可以了.
4.行礼的过程程序的不同
以前进行成人礼时的 程序是非常繁复的.现在的 成人礼 都是由地方行政长 官主持,在市政府等地举 行,包括地方长官讲话, 宣读成人誓约,到神社祈 祷,赠送纪念品等程序, 过程庄严隆重。
古代的成人礼称为:冠笄礼
男子为:冠礼 女子为:笄礼 古代的礼节非常多,其中「冠 礼」是一切礼节的开始。到二 十岁行了「冠礼」之后,才进 入礼仪的成人世界。
成人礼仪式的举行:
冠礼的准备
1:冠礼的年龄和地点 .
《礼记· 曲礼》说“男子二十冠 而字”,《礼记杂记》说”女子 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因此, 先民以男子20岁、女子15岁为 成人的年龄门槛。 地点一般都在宗庙举行,以示 郑重其事
一个庄严而又神圣的成人礼, 人生,从此将揭开一个新的篇章。
成人礼的意义
1.
人既成年,为什么 要举行仪式?
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 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 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 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 人,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 角色。 因此,冠礼就是“以成 人之礼来要求 人的礼仪"。
不将为焉将《 重责人者责礼 欤四臣,成记 ?者、将人冠 “之为责礼义 行人为焉》 于少人也说 人者子。: ,之、责 其礼为成成 礼行人人人 可焉弟礼之 。、 者 , · "
笄礼的仪式
笄礼的仪式与冠礼基本相同,不同的是: 1.主宾,有司,赞者等参礼者宜由女性担任,行礼地宜于堂室。 2.行笄礼就是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结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 住,随即以髻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加笄,表 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3.三加的不是缁布冠,幞头等,而是发笄,发簪,钗笄,有条件的可加凤冠。 发笄是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发簪是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 的一种长针,钗笄是由两股簪子合成的首饰。
成人礼是什么意思

成人礼是什么意思成人礼,是对自己一生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日子。
这个日子不仅属于我们自己,更重要的还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
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这个特殊的节日来告别稚气,迎接蜕变。
成人礼不仅是对未成年时期的自己的认可,也象征着责任与担当。
在古代,成人礼是很神圣的事情,被视为人生四大礼之首。
古代少年十五、六岁时,就要举行“成童礼”。
《仪礼》记载:“成童,二十则冠,冠而列爵于国君,国人称之曰大人。
”《礼记·内则》里面提到女孩子十五岁以后,开始举行笄礼;男孩子十五岁以后,开始举行冠礼。
因此古代所谓的成人礼,其实包含了两种概念,第一种是对未成年人的标准化教育。
通过一系列复杂繁琐的规矩约束他们身心发展,使得青春少年成长为符合儒家文化道德观念的真正成年人,做好承担起相应责任的准备。
另外一层意思,也是核心精神,是鼓励少年自立自强,通过奋斗获取荣誉和地位。
由于那时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只要求年满15周岁,所以把它作为整体。
而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演变出不同的侧重点,不再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所以变得越来越简洁。
直至演变到今天的成人礼。
最初的“成人”指的是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是古代用来区分成年男子的标志。
但实际上真正意义的成人礼早在西周就产生了。
按照传统习俗,男子满20岁后,在宗庙里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年,并被族人承认,开始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
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参加。
从古到今,成人礼的形式虽然各异,却大多有以下三方面的涵义:一是表达希望感恩,也就是父母养育之恩,因此穿上学士服向父母行跪拜礼,叩谢亲恩;二是对青年学生本人进行洗礼和更新,树立远大目标和理想;三是对成年公民行嘉奖,祝贺成年,以激励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现如今,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基本上都采取了以文明守法,遵纪守法等一些传统说教为主,而且已成常态。
让他们渐渐懂得什么叫法律,怎样保护自己的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年礼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前言
成年礼标示着一个人告别朦胧的童年,正式走入社会了,这在人生中显然是一大事,为此特别重视。
虽然周礼中的规定只对当时的贵族而言,但这一做法对现代年青人也很有意义。
通过这一活动,可以让年青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脱离了童年、少年,是一个有责任、有义务的社会一份子了。
从而对自己严格要求、提高道德水平,努力学习步入社会的本领。
一、关键字:成年礼,通过仪式,论语,学校教育
正文
1. 什么是成年礼?
成年礼,又称为成丁礼、成年礼,是世界上原始民族普遍都有的一种礼仪,在孩子长大成人时举行,之后就可以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
我国的成年礼,是男孩行冠礼,女孩行笄礼,统称冠礼。
冠就是帽子,笄即后世所谓的“簪子”。
“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古人冠后要取“字”,取字之后,人们都称呼他的字,而名只有国君和父亲才能直呼,或者用于自己在君父面前自称。
本人称呼自己的名是为了表示谦恭,而称呼别人的字则是为了表示敬重别人的名。
直到近代,仍有不少文人和有身分的人拥有名和字。
一般情况下,“庶人巾”,平民不戴冠,只是上罩头巾,只有在一些特殊场合,比如祭祀时,戴某些比较粗糙的冠。
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是成年礼发展的高级阶段。
成年礼只是一种婚姻禁忌,而冠礼则是对婚姻的一种肯定性规范,它不是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而是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所以冠礼是对成年人的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而非年龄审查。
2:关于冠礼的形成时间,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起源母系、父系并不重要,也没有实质性的争论,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
著名学者杨宽先生认为,冠礼是由原始社会的氏族制时期的“成丁礼”演变而来的。
实际人类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原始民族都有成年仪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由青少年到成年,需要有一个关节点来表示这种转折,就好比漫无垠涯的时间需要按年、月、日来进行区隔一样。
在今天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有成年礼。
在非洲和大洋洲部落也有成年仪式。
这种仪式一般都要表现孩子的勇气,据说现在流行的蹦极,就是由非洲某部落的成年礼演变而来。
他是通过从高如跳下来,来考验和显示其勇气的。
古时冠礼是对男子,至于女子,二十“及笄”,亦谓成年,虽无男子这些隆重的礼仪,也有一定的仪式。
杨华:其仪式包括:(1)行礼前准备:筮日、戒宾、宿宾、筮宾、为期;(2)三加:始加缁布冠、再加皮弁、三加爵弁;(3)宾礼冠者;(4)冠者见母;(5)宾字冠者;(6)后续仪节:冠者见兄弟、姑姊、国君、乡大夫、乡先生,礼宾、酬宾、归宾俎。
世界少数民族像纹身、染齿一类的成年礼一般比较勇武,华夏民族的冠礼则文质益彰,两权相重,这是和彼此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
一般成年礼都具有限定年龄、广泛性、民族特色、标志成人、文化传承的特征。
3.《儒风大家》:在当今社会,举行成年礼对生命个体、父母家庭和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杨华:首先,我赞成在现代社会恢复和实行成年礼。
让青年人加强自己的身份认同,认识到自己不再是顽皮少年,这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古人冠礼的“始加”程序中主宾要讲的那句话:“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现在年轻人的“幼志”永远去不掉,30岁以上还在家中“啃老”,却毫无愧色,有一个成年礼来强化其责任感,当然必要。
成年礼一方面是庆贺氏族或家庭的又一个新成员成长起来了,另一方面更是一种教育,使之“弃幼小嬉戏惰慢之心,而衎衎(kàn,和乐愉快之意)于进德修业之志”。
通过这种仪式,将成人与非成人区别开来,明确成人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从而加强公民意识,使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个体的成人意识。
什么样的成年礼为好呢?我们现在也有不少人搞成人仪式,比如班级活动之类,但是效果都不太好,古人通过加三次冠来象征成人,实在是很合适的办法。
这三次加冠,穿三种不同的衣服,表示成人后的三种身份。
他每次加冠后都去东房内换上新衣新冠,出来向众人展示一番,实际上是很美观、很直观的艺术展示。
当然,今天做这项活动不一定要加三次冠、穿三套衣服,可是你总得有一个新的外在表现吧,至少你得穿与平时不一样的衣服吧。
那么穿什么衣服呢?我觉得穿古人服装未尝不是一种选择,现在日本、韩国仍然实行的成年礼,都是穿传统服饰的,他们穿传统服饰非常庄重。
当然,中国人的成年礼是穿汉服或者穿其他服饰还可以再斟酌。
实际上,现在所谓的“汉服”也不一定是汉代服装,它是一些人根据汉唐考古图像或其他资料想像复原的。
这种思路是对的,我们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再创造”一种能够表达传统文化特色、又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所实用的服饰,将其固定为新式成年礼的规定着装。
这需要专家学者们的集体智慧。
今天的成年礼,撷取古义固然应该,但在一些具体做法上却应因时而异。
首先是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举行成年礼时,学校中心的男、女生都要参加,应该在一起举行。
今日我国宪法规定男女十八岁才有公民资格,应定十八岁为“成人”。
但有些学校认为现在的年青人和往日不同。
他们成熟的早,对各方面认识的也早于古时,应该提前。
有的提到十六岁(但又考虑到以前无此活动,十七岁、十八岁的学生同样参加)。
其实具体年龄的规定,不必强求。
至于“成年礼”进行中的仪式上,更应和古时不同。
现在不是一家一户在谁家祖庙、家祠内举行,而是以学校、班级为单位,集体进行。
为尊重中华传统文化,最好在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孔子像前举行(在各地孔庙,乃至曲阜孔子故里更好)。
进行中可以书写或朗诵有关说明成年的祝祠。
会后对每个参加者可发一简要证明。
上写已经成人,溶入社会,本人今后对家庭、社会、国家应尽的责任等。
活动中也可由被加冠者作表态性的发言,或老师、家长作祝贺性的发言及嘱托。
有一些民族,将昔日的成年礼变成种种象征性的节日,如日本的成人节等。
杨华:日本专门有男孩子节、女孩子节,都是对小孩子的。
你说的成人节,是把全国的成年礼都固化为一个专门的时间吗?我认为没必要,古人冠礼之前要占卜,各家根据自己的情况为少年选择加冠的吉日。
骆承烈:多年来被疏远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些年又被人们重视起来了。
为了对年青人进行适时的教育,有人提出恢复当年的成年礼。
成年礼的结束并不是成人的结束,而这恰恰只是一个开始,那么,成年礼的实质是什么,成年礼后更重要的要做好什么?作为我们当代人,应该怎样继承并改革成年礼?
戴庞海:冠礼诸仪节的功能与意义在本质上表现为权力与义务的获得。
权力包括结婚生子、参加或主持祭祀、做官等等。
冠礼的核心功能就在于标志冠者“成人”,融入成人社会。
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成年礼对个体服饰、身体、头饰等外部特征的改变,有助于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成为民族识别、身份认同、婚姻准许等的重要标志。
它既是个体向族人表明其身份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族人识别本族成员身份的标志,实际上已成为民族识别、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性符号。
成年礼仪式的最重要目的,应当是让个体成为“完全的”人,使之能够执行部族的正式成员的一切职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
这实质上相当于当事人又一次获得“重生”。
骆承烈:年青人年年在成长,“成年礼”应年年举行。
此活动应纳入学校的规划,通过这一活动,让“成年”的学生起到自己感觉已成为大人,应抛弃过去的孩童之见,在各方面更加努力。
总结:
杨华:现代人对于传统的“冠笄之礼”,要内容和形式双重继承。
重点是继承其内容:其一,强调青少年的责任感和身份角色认同,这里的身份是年龄身份,即承担法律责任的成年人身份,而不是等级身份。
其二,冠礼中的另一重要思想内容是感恩,在仪式的后半部分,冠者要专门去拜见母亲,表示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
之后冠者还要出来见其兄弟姐妹。
现在冠礼当然要继承并且强化这一部
分,让青少年明白父母赋予自己生命并养育自己的艰难。
被加冠的青少年,他们应当按照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一个有承担、负责任的男子汉。
作为社会人士也给他们提供成长的良性土壤。
另外,我感谢武汉大学珞源国学社的同学们,他们未来可能成为传播国学、弘扬的种子,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多培育一些这样的种子。
参考文献:
金泽.宗教禁忌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2][苏联]沙巴耶娃.论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产生
[A].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
[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