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45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 精品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 (新版)沪科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一、单选题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A.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B.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C. 将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蜡烛、透镜位置保持不变D.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透镜位置保持不变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焦距约为13 cm)、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 D. 潜望镜3、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 )A. 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 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在她移动位置后,应再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在她移动位置后,应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4、投影仪是平面镜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个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置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幕上成一清晰的像.一名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5、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6、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A.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B.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C.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D.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7、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A. 无像B.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成正立、放大的实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已知蜡烛位于凸透镜的左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 cmB. 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 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二、填空题9. 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当物距为30 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10、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____.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_____(填“远离”或“靠近”)荷花.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F点为凸透镜的焦点,当把蜡烛放在图中_____点时,从光屏这边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时,看到了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三、解答题12、某次实验时,在暗室中需要用平行光照亮一个物体。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试题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时作业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1.(宜昌中考(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常言道:水火不相容。
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个器件相当于()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2.以下光路图中,正确的选项是()3.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此时假设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那么()A.光屏上不能成像B.能成像,像是原来的一半C.光屏上仍成完整的像,像比原来的暗D.只有把光屏移动到适宜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4.(昆明中考)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C.烛焰倒立、缩小的虚像D.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5.(荆州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放大的像,假设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那么在光屏上()A.无法成像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空1分,共6分)6.如下图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
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
7.(海南中考)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下图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8.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物距为30cm时成像的特点是。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9.(3分)(遵义中考)如下图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10.(3分)(资阳中考)如下图,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凹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1.(6分)(2021·哈尔滨中考)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
2021年新泸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生版+解析版)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透镜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
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A.平面镜B.三棱镜C.凸透镜D.凹透镜2.关于透镜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能成实像,凹透镜只能成虚像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放大镜是凹透镜3.如图所示的透镜中最适合用来观察细小物体的是()A.B.C.D.4.如图所示,对光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有()A.①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D.②④⑥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6.早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图中关于该记载解释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7.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当纸片远离透镜时,光斑一直变大,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8.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红学习了凸透镜的知识后提出了以下有关凸透镜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D.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作会聚透镜.下列各图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据此判断图中的透镜不属于凸透镜的是( )A.B.C.D.10.把一块薄玻璃板按如图所示方式以球形割面切开,成为2个薄透镜,然后沿主轴分开一定的距离,如果一束平行光沿主轴投射到1个透镜上,则()A.无论平行光是从哪边入射,经过2个透镜折射后仍是平行光B.平行光从右边入射,经过2个透镜折射后一定是会聚光束C.平行光从右边入射,经过2个透镜折射后可能是会聚光束,也可能是发散光束D.平行光从左边入射,经过2个透镜折射后一定是发散光束二、填空题1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它对光线具有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12.根据图中光的传播路径,可知方框内的透镜是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练习4.5.2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原卷版+解析)

4.5.2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单选题1.用光具座和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则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的像是()A.放大、倒立的实像B.放大、正立的虚像C.等大、倒立的实像D.缩小、倒立的虚像2.将物体分别放在甲凸透镜(f甲=10cm)、乙凸透镜(f乙=5cm)前,物距相同。
通过两个透镜,在光屏上一个成缩小的像,一个成放大的像。
则()A.甲凸透镜比乙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强B.甲凸透镜成的是缩小的像C.物距可能是15cm D.物距可能是20cm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首先需要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主光轴上,下列照片中的情况属于调整好的是()A.B.C.D.4.把物体放到凸透镜前16cm处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物体向凸透镜移近8cm时,得到的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时测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厘米,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5厘米B.8厘米C.6厘米D.4厘米6.如图所示,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从远处逐渐贴近刻度尺,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丙、甲、丁、乙B.甲、乙、丙、丁C.乙、丁、甲、丙D.丁、甲、丙、乙7.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蜡烛的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②若只升高蜡烛,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③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④若将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焦距适当的凹透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承接到像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透镜焦距一定在10cm到15cm之间B.透镜焦距一定在15cm到20cm之间C.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大些的实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小些的实像9.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像如图所示。
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45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2

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4.5凸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2一、单项选择题:1、物体到凸面镜的距离为u=8cm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以下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u=20cm时,成倒立减小的像B.u=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C.u=9cm时,成倒立减小的像D.u=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2、物体到凸面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减小的实像,则该凸面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A.10cm<f<18cm B.5cm<f<9cmC.9cm<f<10cm D.18cm<f<20cm3、物体经过凸面镜可成().正立、减小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4、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透镜的焦点之内B.透镜的两倍焦距之外C.透镜焦点之外的任一地点D.透镜两倍焦距之内,一倍焦距之外5、某凸面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挪动时,则().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二、填空题:6、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________焦距,获得了________实像.7、在“研究凸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一定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概在___________.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24cm,在光屏上获得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面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8、在凸面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___,像挪动的速度是v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面镜的整个过程中,________.9、物体从焦点处向2倍焦距之外沿主轴挪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怎样变化?________;像的大小怎样变化?________;像的虚实怎样变化?________.10、当物体离凸面镜的距离________2倍焦距时,凸面镜成倒立、减小的实像,这是________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面镜的距离在________之间时,凸面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面镜的距离________时,凸面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三、作图题:11、把蜡烛放在离凸面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光亮、清楚的烛焰的像,如下图,请达成光路图.12、以下图是凸面镜成像规律的表示图,图中A、B、C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一样的地点,请经过绘图大概表示出像的地点和像的性质.四、实验研究题:13、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面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减小实像时,蜡烛到凸面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当蜡烛到凸面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_cm时,经过凸面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14、实验题表中为某同学做“研究凸面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下某透镜的成像状况,由凸面镜成像规律,依据下表可推知该透镜的焦距应是__________________.15、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一定先凸面镜双侧,调整凸面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_,而后把蜡烛、光屏分别置于________大概在________.16、在“研究凸运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丈量凸运镜焦距的简略实验写出方案,(1)实验步骤:(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弊端: ________.(5)五、应用设计题:(6)17、小红在研究完凸面镜成像规律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凸面镜可以成像,那么(7)凹面镜能不可以成像呢?”请你帮她设计实验并研究.(8)18、察看教课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9)平面镜的作用:________;(10)凸面镜的作用:________;(2)(3)(4)屏幕用粗拙的白布做成:________.(5)参照答案(6)1、A(7)2、B(8)3、B(9)4、D(10)5、A(11)6、大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12)7、同一高度;12cm<f<24cm(13)8、先减小后增大而后又减小,先小于v后大于v(14)9、变小;变小;不变(15)10、大于,照相机,1倍焦距和2倍焦距,幻灯机,小于焦距,放大镜(16)11、如答图所示(17)(18)(19)(20)(21)(22)(23)(24)12、(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13、20,10(38)14、9cm<f<10cm(39)15、调整烛焰、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同一高度(40)16、(1)凸面镜正对太阳找汇聚点(41)量出焦距.(42)简单易行、偏差大(43)17、略(44)18、(1)改变光路(45)使幻灯片在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46)使光发生漫反射以便同学们可以看清像,同时白布能反射全部颜色的光。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同步检测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版,含答案解析)

在水透镜中水量适当增加或减少后,仅通过左右移动蜡烛或仅通过左右移动光屏的方法,光屏上仍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请对上述调节中使光屏上仍能成烛焰清晰像的所有可能的成像情景,分别说明应将蜡烛或光屏向哪个方向调节。
11. B
【解析】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A错误;
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B正确;
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C错误;
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D错误。
2. 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A. B.
C. D.
3. 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A. 照相机B. 电影放映机C. 放大镜D. 投影仪
4.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正确;
岸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
9. C
【解析】凸透镜成像时,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蜡烛应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所以可以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或将光屏向上移。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试题以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一盏发光的电灯通过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像,则电灯与凸透镜的距离一定()A.小于焦距B.大于焦距C.介于2倍焦距与焦距之间D.大于2倍焦距2、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呈现出2cm高的像,则发光棒离凸透镜的距离为()A.12cm B.10cm C.8cm D.4cm3、将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
把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烛焰与虚像之间,如图所示,则烛焰的像()A.会消失B.没有变化C.成在光屏上D.亮度变暗4、若凸透镜某次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均为30cm,则当物距变为20cm 时,物体经凸透镜将成()A.倒立等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C.倒立放大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5、生活中各种光学器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经摄像头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矫正近视眼应该戴凹透镜C.老花镜能当放大镜使用D.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景物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C.如果在凸透镜左前方放一近视眼镜,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D.凸透镜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适当调节光屏位置可得到等大倒立的实像7、如图所示,利用“红外发热人群检测”装置,每分钟可以对500人实行快速的检测,同时监控主机中的摄像头可以对体温异常者进行人像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被检测人群应位于摄像装置的()A.大于f处B.小于f处C.大于2f处D.f与2f之间8、实验室备有序号为1、2、3的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20cm时,1、2、3三个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1、f2、f3的大小关系为()A.f2>f3>f1B.f1>f2>f3C.f2>f1>f3D.f3>f2>f1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5.2凸透镜成像规律 习题课件【新版】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③_同__侧___ v>u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成虚 像,一倍焦距外成实像;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内成 放大的像,二倍焦距外成缩小的像;可简记为“一倍焦 距定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
返回
知识点 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操作
1.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 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___高__度___,使烛焰、凸透镜、光 屏的中心在____同__一__高__度____,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 光屏的___中__央___。
返回
11.(阜阳颍上期中)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 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 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 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1_0_._0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 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 在__同__一__高__度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B.当物体距透镜16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
成的像逐渐变小
D√ .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
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点拨 7题 返回
点拨: A.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 cm-30 cm=10 cm, 当物体距透镜8 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故A正确;B.当物体距透镜16 cm时,物距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 正确;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 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变大,
在光屏上成像,C错误;D.实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4.5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
1、我们学过的光学知识中, 有两种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一个焦点上, 它们是()
A.凸透镜和凹镜
B.凹透镜和凸镜
C.凹透镜和平面镜
D.凸透镜和凹透镜
2、下列光学元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光学元件用序号代表)
()
A.(c)、(d)、(e)
B.(a)、(d)、(f)
C.(a)、(b)、(f)
D.(b)、(c)、(e)
3、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A.岸上的观察者看站立在清水中的人,觉得他的腿变短了
B.平静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C.小孔成像
D.汽车司机通过观后镜看到车后的景物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一光斑,若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后向右移动
D.仍在原位置
5、当物体从凸透镜的焦点移向镜前过程中, 它形成的虚像将()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6、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现象的缘故.
7、如图所示,空杯底部放一枚分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分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将会看到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
8、平行光沿凹镜主轴入射,则反射光________到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镜的________.
9、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10、如图中PQ为空气和水的界面, 一束光线从空气入射到界面上的O点, 产生了反射和折射, 图中画出了A、B、C的三条光线, 那么光线________是入射光线, 光线________是反射光线, 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
11、凸透镜的焦距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两侧的两个焦距________,通常用符号________表示焦距.
12、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13、请画出右图中两条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线.
14、
如图是一束光线从侧面射向三棱镜,作出这束光线通过三棱镜从另一侧面AC射出的大致光路图.
15、通过凹透镜后的光线如右图所示,F为焦点,试画出凹透镜的入射光线.
16、在测图中,平行于主轴的两条光线,画出它们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7、如图,两组透镜的焦点都重合,请完成光路图.
18、小实验:用一个搪瓷碗,在空的碗底放一枚硬币,移动碗的位置,使眼睛恰好完全看不见硬币(因为其他光源在硬币上反射的光线被碗壁挡住),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碗里倒水,同时注意观察,当水倒到一定高度后你看到了硬币了吗?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依次先将蜡烛、________和________放在光具座上,然后调节它们的________在同一高度上.通过实验发现:要想得到实像,必需把蜡烛放在________的位置上.
20、在北极,阳光灿烂,但寒风刺骨.探险队员不小心丢掉了取火装置.请你替探险队员想一解决的办法,并说出你这样做的理由.
答:①办法:
②理由:
参考答案
1、A
A对, B错: 凹透镜和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D也错: 球面镜对光线没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2、D
3、A
4、B
5、B
6、折射
7、分币的虚像;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8、会聚,焦点
9、折射,会聚,发散
10、C,A,B
11、焦点,光心,相等,f
12、
13、
14、略.
15、如图
16、见图
17、
18、看到了,光的折射
19、凸透镜,光屏,中心,大于一倍焦距
20、提示:可用冰打磨成一块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
用冰做一冰透镜,将冰透镜正对太阳光取火;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