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艺术
古代中国的园林艺术与建筑风格

古代中国的园林艺术与建筑风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多样的园林艺术与建筑风格。
这些古代园林和建筑不仅展示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智慧,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和思想。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园林艺术与建筑风格的特点和影响。
一、园林艺术古代中国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代园林注重自然景观的还原和人工景观的创造,追求“山水一体”以及“寓山水于园林”的理念。
园林构建注重空间布局和景观组合,其造景手法多种多样,包括山石、水池、树木、花卉、亭台楼阁等元素的巧妙搭配。
园林内还常常设置假山、假山水和园石等,通过布局和安排,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美景。
1.1 名胜古迹中的园林艺术中国古代许多名胜古迹里的园林艺术都得到了充分展现。
例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虎丘都是以江南园林风格为主,以独特的建筑布局和精致的造园手法著称。
北京的颐和园则是以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汇集了山水和人工景观,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
这些名胜古迹都为人们提供了欣赏古代园林艺术的绝佳机会。
1.2 皇家园林的特点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以其宏大壮丽的规模和精致细腻的雕刻而著称。
皇家园林往往依山傍水,构建了一种宏伟的自然景观。
例如,中国古代的紫禁城便是一座庞大的宫廷建筑群,内部设有诸多的园林,如乾清宫、御花园等,这些园林通过布局和装饰,展示了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
二、建筑风格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也别具一格,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与艺术。
中国建筑注重结构和比例的协调,通过严谨的规划和雕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2.1 木质结构的建筑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以木质结构为主。
木质建筑富有弹性,能够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同时也方便拆卸和重新组合。
这种建筑结构方式在古代中国非常流行,如今还能在一些古代建筑中看到。
例如,故宫的建筑大多以木质结构为主,其红墙黄瓦的外观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
2.2 独特的屋顶设计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独特的屋顶设计。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多呈弯曲形状,两端上翘,构成了典型的“四角一脊”的形式。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特征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它融合了自然景观、人工建筑和文化艺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园林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审美理念。
下面将从布局造型、材料装饰、意境追求等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特征。
首先,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布局造型多样,富有变化。
古代园林建筑以山、水、树为基本元素,注重营造一种自然的环境氛围。
布局上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虚静”、“曲回”之美。
常见的布局手法包括开合、对称、错落有致等,使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既有层次感又有神秘感的景观。
其次,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注重材料装饰的精细处理。
园林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丰富多样,包括木材、石材、陶瓷等。
这些材料经过精心雕刻、涂饰和装饰,增加了园林建筑的艺术价值。
例如,在园林建筑中常见的雕梁画栋、刻花窗棂、彩绘瓦片等都是精细的材料装饰。
这些装饰不仅美观,还富有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对艺术的追求。
另外,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追求意境的表达。
中国古代人们强调审美的内涵,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园林建筑通过布局、造型、装饰等手法,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交融。
例如,一些园林建筑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布置山石、塑造水景等,展现出壮丽、恢弘的意境;而另一些园林建筑则强调意境的雅致,通过布置花木、雕刻器物等,展现出精巧、优雅的意境。
最后,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所以在园林建筑中注重自然景观的还原和表现。
园林建筑中常见的景观元素包括山、水、湖、河等,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使人们能够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同时,园林建筑也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和互动,例如设置假山、建造亭台等,让人们可以与自然环境亲近并享受其中的美好。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具有布局造型多样、材料装饰精细、意境追求独特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特点。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
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美学的文章,欢迎参考!一、飞动之美中国古代工匠喜欢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用到艺术上去。
这比起希腊来,就很不同。
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
中国古代雕刻却用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至于植物花纹,要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
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
图案画常常用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
充分反映了汉民族在当时的前进的活力。
这种飞动之美,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选》中有一些描写当时建筑的文章,描写当时城市宫殿建筑的华丽,看来似乎只是夸张,只是幻想。
其实不然。
我们现在从地下坟墓中发掘出来实物材料,那些颜色华美的古代建筑的点缀品,说明《文选》中的那些描写,是有现实根据的,离开现实并不是那么远的。
现在我们看《文选》中一篇王文考作的《鲁灵光殿赋》。
这篇赋告诉我们,这座宫殿内部的装饰,不但有碧绿的莲蓬和水草等装饰,尤其有许多飞动的'动物形象:有飞腾的龙,有愤怒的奔兽,有红颜色的鸟雀,有张着翅膀的凤凰,有转来转去的蛇,有伸着颈子的白鹿,有伏在那里的小兔子,有抓着椽在互相追逐的猿猴,还有一个黑颜色的熊,背着一个东西,蹲在那里,吐着舌头。
不但有动物,还有人:一群胡人,带着愁苦的样子,眼神憔悴,面对面跪在屋架的某一个危险的地方。
上面则有神仙、玉女,“忽瞟眇以响象,若鬼神之仿佛。
”在作了这样的描写之后,作者总结道:“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胶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
”这简直可以说是谢赫六法的先声了。
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色

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特色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园林建筑以山水为基础,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
以下是古代中国园林建筑的一些主要特色:1.山水交融:中国园林建筑的核心思想是“山水相依”,追求自然山水的美。
园林中的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有机结合,形成一幅美妙的自然画卷。
2.借景生趣:园林建筑巧妙地利用远处的自然景观,通过借景的手法,使园林景观显得更加开阔和生动。
3.诗情画意:园林建筑注重意境的营造,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植物、建筑、道路等元素的配置,创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画境。
4.精巧的布局:园林建筑的布局讲究变化和对比,采用曲折的道路、高低错落的空间、幽深的巷道等手法,增加游人的探索乐趣。
5.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园林建筑力求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宏伟的宫殿,又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还有供人休憩的廊桥等。
6.寓意丰富的园林命名:园林中的建筑、景点常常以富有诗意的名称命名,寓意深远,充满文化内涵。
7.精美的园林装饰:园林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包括雕刻、绘画、书法等,这些装饰作品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8.社会功能丰富:古代园林不仅是皇族和贵族的游玩之地,也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交流学问的场所,具有丰富社会文化功能。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习题及方法:1.习题:古代中国园林建筑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园林建筑的介绍,特别是关于山水相依、借景生趣等概念。
答案:古代中国园林建筑的核心思想是“山水相依”,追求自然山水的美。
2.习题:请简述古代中国园林建筑中诗情画意的营造手法。
解题方法:参考课本中关于园林建筑的诗情画意部分,提取关键信息。
答案:古代中国园林建筑通过山水、植物、建筑、道路等元素的配置,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画境。
描写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方面的文章

描写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方面的文章【引言】中国建筑、园林和绘画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本文将对这三者进行简要概述,以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美学价值。
【中国建筑特点】中国建筑具有鲜明的古典性和传统性。
从古至今,中国传统建筑在建材、结构、风格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一面。
例如,木质结构建筑、榫卯工艺、阴阳五行思想等,都体现了中国建筑的传统特点。
同时,各地的建筑风格也各具特色,如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骑楼等。
【中国园林艺术】中国园林艺术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审美表现。
它以山水为基础,讲究写意,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园林设计讲究意境,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运用各种手法,如借景、对景、框景等,创造出优美动人的园林景观。
【中国绘画艺术】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包括国画、壁画、版画等。
在绘画技法上,中国绘画讲究笔墨运用,注重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处理。
传统绘画题材丰富多样,有花鸟、山水、人物等,每一种题材都寄托了画家们的美好愿景和情感表达。
【三者之间的联系】中国建筑、园林和绘画艺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在美学观念上,三者都有共通之处,如对和谐、平衡、意境的追求。
此外,它们在创作过程中也相互借鉴,如绘画中的山水画对园林设计的影响,建筑装饰中对绘画元素的运用等。
【结论】中国建筑、园林和绘画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特征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特征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特征包括:
1. 自然主义:古代园林建筑借鉴自然景观,尽可能地营造出大自然的美妙景象。
2. 度量协调:古代园林建筑讲究度量协调,建筑物、花园、水池、山石、树木等各种元素的大小、比例、位置都经过精心设计组合,营造出优美和谐的空间环境。
3. 意境深邃:古代园林建筑非常注重景色与人文结合,意境深邃,蕴含深刻的哲学思考,表现出古代文化的独特风格。
4. 精雕细琢:古代园林建筑的建筑、雕刻、绘画等各个方面都十分注重细节精雕细琢。
无论是建筑的金石砖雕、木雕、石雕还是壁画、装饰等细节都非常精致。
5. 层次分明:古代园林建筑通常采用多级台阶、高低错落、方圆结合等方式,营造出层次分明的空间感,给人以美感和历史感悟。
6. 透明通透:古代园林建筑注重营造透明通透的空间,给人以开放、自由的感觉。
7. 线条简练:古代园林建筑的线条十分简练,不注重细节的繁琐,更加强调造
型的整体感和流畅性。
8. 繁简并存:古代园林建筑的特点不仅在于其简单、雅致,更显示出繁复和华丽,一种繁简并存、相辅相成的美的风格。
园林建筑的基本艺术特征

园林建筑的基本艺术特征园林建筑是一种将自然与人工结合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在园林建筑中,人们通过美化自然景观和构建美丽的建筑物,创造出和谐美妙的环境,使人们感到舒适自在。
以下是园林建筑的基本艺术特征:1.自然与人工的结合:园林建筑强调自然与人工的结合,要求同时体现自然美和人工美。
建筑要在自然环境中融洽自然,避免破坏自然景观以及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园林建筑也要注重人工美,即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创造出和谐、美丽的环境。
2.造型和谐、整洁:园林建筑强调造型和谐、整洁。
建筑要注重形体的美感,形象的雕琢。
建筑与景观要形成和谐的整体,使人们在欣赏中赞叹其美。
3.意境深远、意味深长:园林建筑的意境非常深远、意味深长。
建筑要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
园林建筑的寓意不仅是艺术表现,更是思想溯源、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4.材料考究、精美细致:园林建筑材料要求考究,充分发挥其纹理、色泽等特点,使其充满质感和细腻美。
建筑要考究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力求做到精雕细琢,创造精致的艺术品。
5.色彩鲜明、明快清新:园林建筑注重色彩的搭配与协调,互相烘托,使其充满生命力和活力。
色彩的鲜明度要适度,以达到柔和调和、明快清新的效果。
6.诗意爽朗、意趣盎然:园林建筑要体现悦目、文雅、诗意爽朗、意境盎然的艺术特点。
力求充分展现建筑的艺术内涵与审美价值,引起人们的共鸣。
通过园林建筑中的自然与人工结合、造型和谐整洁、意境深远意味深长、材料考究精美细致、色彩鲜明明快清新、诗意爽朗意趣盎然等基本艺术特征,让园林建筑创作更加倾向于自然美和人文美,从而达到美化环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效果。
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

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这些古代建筑和园林既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
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精湛的工艺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古代建筑包括宫殿、陵墓、庙宇、园林等多种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1. 宫殿建筑古代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以紫禁城为首的北京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宫殿建筑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宫殿建筑注重规划和布局的和谐,建筑结构复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彰显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华丽和庄严。
2. 陵墓建筑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丰富多样,其中最著名的是明陵和秦陵。
明陵是明代帝王的陵墓,以其规模宏大和精确的布局而著名。
秦陵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秦的始皇帝陵墓,其规模庞大且保护完好,是中国陵墓建筑的杰作。
3. 庙宇建筑中国庙宇建筑广泛存在于全国各地,其中最著名的是北京的天坛。
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所,其建筑规划严谨,建筑材料讲究,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学术和工艺水平的代表作。
二、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以其诗意和山水画般的美丽景观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古代,园林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表达主人情感和展示个人品位的载体。
1. 皇家园林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以其宏伟壮丽的规模和精美绝伦的景观而著名。
颐和园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其园林设计巧妙,水与山相互交融,构成了和谐的自然风景。
2. 文人园林中国古代文人园林是以山水和人工构建的建筑物为主题,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苏州的拙政园和丽水的天童山都是著名的文人园林代表。
这些园林以博物馆、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等为特色,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和哲学思想。
三、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的意义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不仅仅是美的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阁——多为两层,四面开窗,造型比较轻巧, 平面由四方形至多边形。
楼阁在景区中最重要的作用是赏景和控制风景视 线,它是景区的艺术构图中心,也是景区的标志 景观。
4、廊
廊具有交通、分隔空间、联系空间、自成一景的作用。 廊的形式多样
按横断面为准,大体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和双层廊 等四种。 按廊的整体形态分为直廊、曲廊、抄手廊、回廊、爬山廊、 迭落廊、水廊、桥廊等。
水 榭 平 台 的 类 型
上海南园水榭以建筑的小挑台伸入水面,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新颖
6、舫
舫——也称旱船,是在景区水面上建造的 一种船形建筑物,由于像船,但又不能划 动,因此也叫不系舟。
7、斋
斋——在静僻处之学舍书屋,较为封闭的房 子。《园冶》中讲:“斋较堂,唯气藏而致 敛,有使人肃然斋敬之意。”
现代园林建筑分类
(1)文化、宣传类:纪念馆、展览馆、陈列馆、阅览室、 演讲厅等。
(2)文娱、体育类:电影院、剧场、露天演出场、滑冰场、 游泳池、乒乓球室以及游艺室、棋艺室等。
(3)园艺类:观赏温室、生产温室、盆景园、奇石园等。 (4)游览、休息类:亭、廊、榭、舫、花架等。 (5)服务、管理类:餐厅、茶室、小卖部、厕所以及管理
斋的形式一般适合居住、休息的几间连体的 长方形房屋,比较淡雅素朴。位置处于较为 幽静的环境中。
静心斋
坛
坛——土筑的高台,古时用于祭祀、讲学的 地方。
现代有为纪念和庆祝而建的坛,如北京的世 纪坛。
世纪坛
9、牌楼
牌楼——门式建筑
园林上是一个园区的起点也可划分空间、点 缀景观或陪衬主要建筑。
圆亭、蘑菇亭、伞亭等。 长方形亭、圭角形亭、扁八角形亭、扇面形亭等。
组合式亭:如双三角亭、双方形亭、双圆形亭、双六角亭, 以及其他各种形体亭的相互组合。
平顶式亭 与墙、廊、屋、石壁等结合起来的亭式。
台 基 的 形 式
(2)亭的位置选择
①山地 小山建亭,宜建于山顶,可与山体协调; 大山建亭,宜建于山腰,以山为背景,构图优美, 有利于组织导游。
②水域 水亭可建于水中、湖畔、桥中或岛上。亭 的大小与体量必须与水面大小相协调。
③平地 平地建亭常见于道路终点及交叉口、路畔 树阴下、花坛群中与草坛上。
广东肇庆星湖 公园,在山顶 建亭,以增山 势并成为视线 的焦点
青岛崂山,在次 要山脊建亭,亭 在局部空间,体 量适当并与主山 之塔构成丰富层 次。
园林建筑艺术
主讲:刘中华
重点:1、明确建筑的含义及设计要素 2、掌握单体建筑的设计要点
难点:掌握中国园林建筑的布局手法
学习内容
一、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及分类 三、园林单体建筑的设计要点 四、中国园林建筑的布局手法
一、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一)建筑的定义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条件,按 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和完善形 成的物质环境。
4.建筑设计方针: 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及分类
中国园林中的建筑具有使用和观赏的双重作用。 园林建筑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一)传统园林建筑
亭、廊、堂、厅、轩、台、馆、斋、舫、塔、阁、 楼、榭等。 (二)现代园林建筑 现代园林建筑类型繁多,根据其功能、观赏考虑,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处的办公室、食堂、车库、仓库、工具间等。 (6)构筑物类型:桥、园墙、栏杆等。
三、园林单体建筑的设计要点
1、亭
作用:歇息、观景和点景 (1)亭的造型
亭的造型主要取决于其平面形状、平面上的组合及屋顶形式 平面形状
正多边形亭:如正三角形亭、正方形亭、正五角形亭、正六 角形亭、正八角形亭、正十字形亭
在园林的平地、水边、山坡等各种不同的地段上建廊,由于 不同的地形和环境,其作用与要求也各不相同。
5、榭——建在台上的敞屋称榭
水榭的基本形式是水边有一个平台,平台一半 伸入水中,一半架立于岸边。平台四周以低平 的栏杆相围绕,平台中部建有一个单体建筑物, 建筑物平面形式通常为长方形。
水榭在可能范围内突出池岸,造成三面或四面 临水的形式。
与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设备技术等, 建筑不可能脱离技术而存在。 材料是物质基础,结构是构成建筑空间的骨架, 施工技术是实现建筑生产的过程和方法,设备是 改善建筑环境的技术条件。
(二)建筑的构成要素
3.建筑艺术形象:建筑外形及空间组合的综合 体现。
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内外部空 间的组合、立面构图、细部与重点装饰处理, 材料的质感与色彩,光影变化等。
建筑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如:学校、住宅等。 构筑物: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如:纪念碑、水
塔、烟囱等。
(二)建筑的构成要素
1.建筑功能:建筑的用途和使用目的。 不同类别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使用要求。 2.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
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凡园 圃立基,定厅堂为主。”计成《园冶》 厅堂的位置确定后, 全园的景色布局才依次衍生变化,造成各种各样的园林景致。 厅堂一般坐北朝南。向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通常是理 池和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使主景处于阳光之中,光影多 变,景色显得变幻无穷。厅堂建筑的体量较大,空间环境相 对也开阔,在景区中,通常建于水面开阔处,临水一面多构 筑平台,如北京园林大多临水筑台、台后建堂。这成为明清 时代构园的传统手法,如拙政园的远香堂、留园的涵碧山房、 狮子林的荷花厅、怡园的鸳鸯厅等,都采用此法布置厅堂。
亭 的 主 要 比 例 关 系
2、台
掇石而高上平者,或楼阁前出一步而敞者,俱为台。 台是保持,就是筑台要高而坚,上面平的称为台。
台依所处的位置来区分,有:山顶高处的天台、山 坡地带的跌落石、悬崖峭壁处的眺台、水面上的飘 台以及屋宇前的月台等类型。
3、楼阁
楼在园林中一般用来作卧室、书房,也用来观赏 风景。阁用来收藏珍贵的书画、经书及功臣像或 供佛。在园林风景是作为点缀风景、登临观景之
各地区,不同民族的牌坊都独有风格。
10、影壁
影壁——作为屏障的墙,在门的内外 都可安放,可作屏障或衬景。
在中国的宫苑、府邸、宅门、庙堂内 外都有。
11、厅
《园冶》中提到“堂者当也,为当正向阳之屋, 以取堂堂高显之义。”厅亦相似,故厅堂常常 一并称谓。厅堂是古代会客、治事、礼祭的建 筑。坐北朝南,是园林中体量较大的主体建筑, 造型典雅端正,室内空间宽敞,一般3~5间,前 后开门设窗,以利观景。古代厅堂不用高屋脊, 屋顶常采用歇山、硬山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