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_不同的声音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科版 (共34张PPT)

(3)…… 4.噪声的产生: 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5.怎样预防噪声的危害:
(1)给发声物加装消声器
(2)在室内加装吸声材料或改变某些建筑物的结构。
(3)植树造林。
(4)控制人类活动。
(5)……
6.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
(1)不随便掏耳朵。 (2)防止水进耳道。
(3)防止打击耳部。 (5)慎用药物
(4)远离噪声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3.人怎样听见声音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 由物体振动 产生的。
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敲小鼓,看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现象:小球随着鼓声跳动。 其中的道理:
敲小鼓产生振动,发出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 面八方传播,其中一部分冲撞纸屏,使纸屏产生振 动,从而引起吊靠着纸屏的小球随着跳动。
6. 保护听力:不随便掏耳朵、防止水进耳朵、防止打击、远离噪声、慎用药物、……
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B )
A、耳郭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2.人的听觉产生于( C ) A、听觉感受器 C、听觉中枢
B、耳蜗 D、鼓膜
3、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
B、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③→④→⑤→②→⑥
2、用手堵住耳朵,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 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能否听到 音叉的声音?
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 经,引起听觉。科学家把这种声音的传导 方式叫做骨传导。
5.怎样预防噪声的危害:
(1)给发声物加装消声器
(2)在室内加装吸声材料或改变某些建筑物的结构。
(3)植树造林。
(4)控制人类活动。
(5)……
6.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
(1)不随便掏耳朵。 (2)防止水进耳道。
(3)防止打击耳部。 (5)慎用药物
(4)远离噪声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3.人怎样听见声音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 由物体振动 产生的。
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敲小鼓,看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现象:小球随着鼓声跳动。 其中的道理:
敲小鼓产生振动,发出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 面八方传播,其中一部分冲撞纸屏,使纸屏产生振 动,从而引起吊靠着纸屏的小球随着跳动。
6. 保护听力:不随便掏耳朵、防止水进耳朵、防止打击、远离噪声、慎用药物、……
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B )
A、耳郭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2.人的听觉产生于( C ) A、听觉感受器 C、听觉中枢
B、耳蜗 D、鼓膜
3、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
B、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③→④→⑤→②→⑥
2、用手堵住耳朵,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 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能否听到 音叉的声音?
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 经,引起听觉。科学家把这种声音的传导 方式叫做骨传导。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声音PPT课件

其他物体发出声音 也需要振动吗?
sh qi
观察思考
水在发声时振动了吗? 说明了什么?
液体 振动声音
qi
h
气体发声时是Leabharlann 也要 振动?气体 振动声音
sh h
思考!!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
课外
巩固应用
1、(演示)正在发声的 锣停止发声?为什么?
2、在没有任何物体 的情况下,能产生声 音吗?为什么?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皮筋 振动声音 尺子 振动声音
纸片 振动 声音
注意物体在 发声时有什
么变化?
物体发出声音 与什么有关?
后
检验一下
鼓面发声时振动了吗? 你怎样知道的?
鼓面振动发出声音
纸片 振动 声音
尺子 振动声音 皮筋 振动声音 鼓面 振动声音
物体 振动 声音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蜻蜓立上头。
课外研究:
摇动自行车后轮,将一硬纸 条的前端插入车条中,摇动 车轮,让纸条发出高低不同 的声音,并观察研究,声音 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痛不痛只有自己知道,变没变只有自己才懂。不要问我过得好不好,死不了就还好。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你可以像猪一样的生活,但你永远都不能像猪那样快乐! 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我爱你就是要在开心时看得到你,生气时看得到你,你不能错过我的情绪起伏,你不能错过我的死,就是我想去当小偷,你也得陪我去当鸳鸯 大盗。 假如可以选择时光,我想回到过去。那里有我的怀念,和爱我的你。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真的。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
湘科版(新)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各种各样的声音》原创课件

观察探究 感受、描述声音
聆听下列声音,感受并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牛的声音
牛的声音很低沉、沉闷。
观察探究 感受、描述声音
通过聆听不同的声音,我们发现不同的 声音会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它。
高低 强弱 悦耳 刺耳
观察探究 辨听声音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听到的乐器都是 一样的声音吗?让我们辨听不同乐器的声 音,感受声音强弱和高低有什么不同。
声音的音调
声音的音量
……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声音在水中能传播吗?
典型习题
填空题 1.我们可以用 高、低、强、弱、悦耳、刺耳 来描述声音。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来描述。
判断题
X 1.不管是什么物体,它的声音都是一样的。( )
X 2.音高与物体的大小无关。( )
选择题
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新课教学
观察探究 感受、描述声音
聆听下列声音,感受并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鸟的声音
鸟的声音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观察探究 感受、描述声音
聆听下列声音,感受并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喇叭的声音
喇叭的声音很响,比较刺耳,较强。
观察探究 感受、描述声音
聆听下列声音,感受并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溪水的声音
溪水的声音很舒缓,声音较弱。
)
A.声音的强弱叫作音调 B.牛的声音低沉、沉闷 C.不同的声音会有不同的形容方式 D.声音可以用悦耳和刺耳来形容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 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课外延伸
课外延伸
听一段简单的乐曲,你能识别乐曲中 的音符吗?说一说它们的高低顺序。
谢谢观看
大班科学领域《好听的声音》PPT课件

大班科学领域 好听的声音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对于大班 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 陌生的。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重在让幼儿通过亲自动 手操作,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希望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 中,大胆探索。因此在活动中,我有选择地选取了孩子们身 边的一些废旧材料,如铁制的糖果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 等,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去 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声音产生的原因,并获得相 关的经验。
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发出碰
撞时就会发出声音。 想一想,除了这些好听的声音,在我们
的周围还有那些东西能发出声音? 请你们去找一找、试一试,让这些东西
也能发出声音。
回归生活 听辨声音
小朋友们,这两段声音你们听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悦耳的声音,也有刺耳的声音。刺耳的声音会对我们 的听力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我们听到刺耳的声音要把耳朵捂起来,保护我们 的耳朵。在游戏活动中要说悄悄话,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养成良好的说 话习惯。 最后,我们一起用刚刚找到的声音配上一段好听的音乐来表演一下吧!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物体发出的声
音。 2、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
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能大胆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
声音。 物质准备: 1、画眉鸟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
声、孩子的笑声等声音的录音. 2、铁制的糖果盒、巧克力盒、纸盒、纸杯、
矿泉水瓶子等废旧材料. 3、鼓、小纸片. 4、乐音和噪音两种声音的录音.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声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对于大班 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 陌生的。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重在让幼儿通过亲自动 手操作,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希望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 中,大胆探索。因此在活动中,我有选择地选取了孩子们身 边的一些废旧材料,如铁制的糖果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 等,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去 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声音产生的原因,并获得相 关的经验。
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发出碰
撞时就会发出声音。 想一想,除了这些好听的声音,在我们
的周围还有那些东西能发出声音? 请你们去找一找、试一试,让这些东西
也能发出声音。
回归生活 听辨声音
小朋友们,这两段声音你们听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悦耳的声音,也有刺耳的声音。刺耳的声音会对我们 的听力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我们听到刺耳的声音要把耳朵捂起来,保护我们 的耳朵。在游戏活动中要说悄悄话,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养成良好的说 话习惯。 最后,我们一起用刚刚找到的声音配上一段好听的音乐来表演一下吧!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物体发出的声
音。 2、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
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能大胆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
声音。 物质准备: 1、画眉鸟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
声、孩子的笑声等声音的录音. 2、铁制的糖果盒、巧克力盒、纸盒、纸杯、
矿泉水瓶子等废旧材料. 3、鼓、小纸片. 4、乐音和噪音两种声音的录音.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ppt课件

第十三页,共25页。
科学 (kēxué)探 索
实验(shíyàn)记录
音高高低 振动快慢(频率)
琴弦较松
低
慢
琴弦较紧
高
快
第十四页,共25页。
科学 (kēxué) 探索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fēnxī)与结论
拨逐渐拉紧的琴弦,琴弦的音高会随着琴弦的拉紧而升 高,琴弦的振动频率也会越来越快。
实验分析
我们通过拨逐渐拉紧的琴弦发现,松的弦振动频率低,音 高较低;紧的弦振动频率高,音高较高。
的高低也就不同; 短、紧、细的物体(wùtǐ)发出的声音高; 长、松、粗的物体(wùtǐ)发出的声音低。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课后作业 (zuòyè)
完成(wán chéng)课 后同步练习题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1.7 让弦发出高低。有四根弦,依靠琴弓与弦的。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gǔzhēng)等乐器,。观察琴弦的粗细、松紧,以及琴 弦振。动部分的长短变化,来找出影响弦的。先选定你要进行探究的乐器,再仔细观察它的弦。找一找相关因素,推测音高变化可能存 在的规律。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紧的弦振动频率高,音高较高。方案三:琴弦的粗细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变化。当 我们由粗到细拨动琴弦时,琴弦音高变化是由低到高。能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自己的
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听听其音高是否发生变化。
第十九页,共25页。
科学 (kēxué)探 索
探索(tàn suǒ)总结
同一根弦:
弦越长,振动频率越慢,音高越低;
弦越短,振动频率越快,音高越高。
弦越松,振动频率越慢,音高越低; 弦越紧,振动频率越快,音高越高。
《声音的产生》课件(共17张PPT)

声音的产生
《科学》 四年级上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鸡打斗音效 布谷鸟的叫声
放鞭炮声 木琴弹奏声 悠扬背景音乐
树叶沙沙,鸟鸣啾啾;流水潺潺,琴声瑟瑟… … 天籁之声给人以享受;可尖锐的汽笛声,轰鸣的飞机 声,却让人们焦躁不安。
那么,各种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为 什么不同的声音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结论: 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另一个同学能听到声音。 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另一个同学听不到声音。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想一想
1. 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潜入水底时仍能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 2. 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 3.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
声。
实验证明:声音也能在液体中传播。
俗话说:“隔墙有耳”,从科学的角度
墙
可说明什么?
能
传
播
声
音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日
2023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5日
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风声———— 山洞中的轰鸣声——
雨声——— 读书声————
空气的振动 空气的振动 水的振动 声带的振动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 发出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把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 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
声音是怎么发生的? 又是怎么传播到我们人的 耳朵的呢?
小活动
《科学》 四年级上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鸡打斗音效 布谷鸟的叫声
放鞭炮声 木琴弹奏声 悠扬背景音乐
树叶沙沙,鸟鸣啾啾;流水潺潺,琴声瑟瑟… … 天籁之声给人以享受;可尖锐的汽笛声,轰鸣的飞机 声,却让人们焦躁不安。
那么,各种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为 什么不同的声音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结论: 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另一个同学能听到声音。 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另一个同学听不到声音。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想一想
1. 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潜入水底时仍能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 2. 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 3.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
声。
实验证明:声音也能在液体中传播。
俗话说:“隔墙有耳”,从科学的角度
墙
可说明什么?
能
传
播
声
音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日
2023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5日
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风声———— 山洞中的轰鸣声——
雨声——— 读书声————
空气的振动 空气的振动 水的振动 声带的振动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 发出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把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 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
声音是怎么发生的? 又是怎么传播到我们人的 耳朵的呢?
小活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图课件

音乐
声音的美妙旋律,给人们带来了享受和 愉悦。
声波技术
声波在医学、科学和工程领域有广泛的 应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图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频率与振幅、传导方式、衰减与扩 散以及应用与影响,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声音的奥秘。
声音的产生
1 振动体产生声音
通过振动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进而产生声音。
2 不同振动导致不同音调
振动频率高的产生高音,振动频率低的产生低音。
3 声音的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声音的传播
空气介质
声音主要通过空气介质传播。
固体介质
声音也可以通过固体介质(如 墙壁、地板)传播。
液体介质
液体介质(如水)也可传播部 分声音。
声音的特性
振动传递能量
声音通过介质的振动传递能量。
可产生共鸣
某些物体在特定频率的声音作用下会产生共鸣。
可被障碍物阻挡
3
轴向传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声音沿着物体的轴向传导,例如地震中的地震波。
声音的衰减与扩散
距离增大 障碍物阻挡 传播介质改变
声音会逐渐衰减 声音会被障碍物部分吸收和反射 声音会因介质变化而衍射、反射或折射
声音的应用与影响
1
语言沟通
2
声音是人类交流的基础,通过声音传递
思想和信息。
3
环境影响
4
声音对人们的情绪和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障碍物的阻挡。
波长和声音的音高相关
波长越短,音高越高;波长越长,音高越低。
声音的频率与振幅
频率
声音振动的频率决定了其音调的高低。
小学科学《声音的强与弱》优质课件

第一单元 声音
5.声音的强与弱
1
一、聚焦 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强弱不同。 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呢?
2
二、探索 1.拨动钢尺实验 像图中那样,把一把钢尺(或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左右。
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 先轻轻拨动钢尺,听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 再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和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3
二、探索 1.拨动钢尺实验
振动幅度小 振动幅度大
声音弱 声音强
4
二、探索 2.弹拨橡皮筋实验 分别轻轻弹拨和用力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橡皮筋振动 的幅度有什么变化?
振动幅度小
声音弱
振动幅度大
声音强
5
二、探索 3.击鼓实验 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当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鼓面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轻轻拍: 声音弱 重重拍: 声音强
拍手器
9
四、拓展
我们可以借助泡沫塑料,来观察音叉的振动幅度变化。
10
小 弱
大 强
音量
强弱
Hale Waihona Puke 振动幅度 强 弱11
随堂训练 一、判断题。
12
随堂训练 二、选择题。
13
随堂训练
14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 获 呢?
15
谢谢观看 !
2021/10/19
16
振动幅度小 振动幅度大
声音弱 声音强
6
三、研讨 1.分析你的记录,你能发现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的关系吗?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声音的强与弱
1
一、聚焦 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强弱不同。 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呢?
2
二、探索 1.拨动钢尺实验 像图中那样,把一把钢尺(或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左右。
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 先轻轻拨动钢尺,听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 再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和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3
二、探索 1.拨动钢尺实验
振动幅度小 振动幅度大
声音弱 声音强
4
二、探索 2.弹拨橡皮筋实验 分别轻轻弹拨和用力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橡皮筋振动 的幅度有什么变化?
振动幅度小
声音弱
振动幅度大
声音强
5
二、探索 3.击鼓实验 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当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鼓面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轻轻拍: 声音弱 重重拍: 声音强
拍手器
9
四、拓展
我们可以借助泡沫塑料,来观察音叉的振动幅度变化。
10
小 弱
大 强
音量
强弱
Hale Waihona Puke 振动幅度 强 弱11
随堂训练 一、判断题。
12
随堂训练 二、选择题。
13
随堂训练
14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 获 呢?
15
谢谢观看 !
2021/10/19
16
振动幅度小 振动幅度大
声音弱 声音强
6
三、研讨 1.分析你的记录,你能发现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的关系吗?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
橡皮筋越短,音调越高; 橡皮筋越紧,音调越高; 橡皮筋越细,音调越高。
谢谢指导!
2、保持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不变,用左手 捏住其中的一段,右手拨弦,听听音调。
3、捏取的弦再短些,音调变高还是变低?
实验项目
弹变短的橡 皮筋
弹拉紧的橡 皮筋
弹粗细不同 的橡皮筋
橡皮筋状态 音调高低 自然状态
捏短 再捏短 自然状态 拉长 再拉长
粗 中 细
我的发现 橡皮筋越短, 音调 越。
橡皮筋越紧, 音调越 。
科学四年级上册
不同的声音
大丰市第三小学 王晓琴
用力大,音量强 用力小,音量弱
用力大,音量强 用力小,音量弱
友情提醒: ①自觉控制自己的音量,保持 安静的实验环境。 ②仔细看,认真听,及时做好 实验记录。
弹变短的橡皮筋 弹拉紧的橡皮筋 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弹变短的橡皮筋
1、让橡皮筋保持自然状态,拨动橡皮筋 的弦,听一听发出的声音。
橡皮筋越紧, 音调越 。
弹拉紧的橡皮筋
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1、让橡皮筋保持自然状态, 拨动橡皮筋的弦,听一听 发出的声音。
2、将橡皮筋拉长一点,再拨 动弦,音调有什么变化?
取粗细不同、长度相 同的3根橡皮筋,同样拉紧 这三根橡皮筋,分别弹一 弹,比较三根橡皮筋发出 的音调的高低。
3、将橡皮筋再拉长一点,拨 动弦,音调会变高还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