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基础》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稳定性
材料在化学环境中保持其组成和结构的能力。
腐蚀性
材料与化学物质反应的能力,一些材料容易受到腐蚀。
活性
材料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和程度。
耐候性
材料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稳定性,如耐紫外线、耐风雨等。
材料的力学性质
弹性模量
描述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硬度
材料表面抵抗被压入或划痕的能力。
韧性
材料吸收能量并抵抗断裂的能力。
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概述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包括重要的里程碑和代表 性人物。
详细描述
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如中国的陶瓷和 青铜器制作,古埃及的石材加工等。然而,材料科学作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中期才开始形成的。在 这个时期,一些重要的里程碑包括开发出高温超导材料 、纳米材料和光电子材料等新型材料,这些材料的出现 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同时,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如 诺贝尔奖得主也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科 技的不断进步,材料科学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
绿色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材料
采用环保的生产方式,开发具有环保性能的新型材料,如可降解 塑料、绿色建材等。
节能减排
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 节能减排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
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可 持续发展。
非晶体结构与性质
非晶体的结构特征
非晶体中的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是无序的,不遵循长程有序的晶体 结构。
非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非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晶体不同,如玻璃态物质具有较好的化 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材料科学基础完整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离子% 结 )= [-1 e 合 -1 4(X A 键 X B )( 2 1% 00
另一种混合键表现为两种类型的键独立 纯在例如一些气体分子以共价键结合,而 分子凝聚则依靠范德瓦力。聚合物和许多 有机材料的长链分子内部是共价键结合, 链与链之间则是范德瓦力或氢键结合。石 墨碳的上层为共价键结合,而片层间则为 范德瓦力二次键结合。
.
5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八.材料科学研究的内容: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
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材
料的凝固、材料中的原子扩散、热处理、工程材
料概论等主要内容。 .
子,因此,它们都是良好的电绝缘体。但当
.
16
处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高温熔融状态时,正负离子在外电场作用 下可以自由运动,即呈现离子导电性。
2.共价键
(1)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结构
.
1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三.结论
1.原子核周围的电子按照四个量子数的规定 从低能到高能依次排列在不同的量子状态 下,同一原子中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不可能 完全相同。
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

性能/性质
成分/结构 MSE的四个组成要素
表1.1 各电子壳层及亚壳层的电子状态
主量子数 壳层序号
次量子数 亚壳层状态
量子数规定 的状态数目
考虑自旋量子数后 的状态数目
壳层 总电子数
1
1s
1
2
2s 2p
1 3
3s
1
3
3p
3
3d
5
4s
1
4
4p 4d
3 5
4f
7
2
2(=2×12)
2
8(=2×22)
6
2
配位数: 致密度:
Z=12
Kn4r3 /V
3
6(4/3a)3(1/2a)3 0.74=74%
轴比:c/a 1.633
图2-7 两个简单六方晶格穿 插在一起构成密排六方晶格
密排六方晶格,hcp (hexagonal close-packed)
第四章 金属的结晶与元相图
凝固: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结晶: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晶体(固态)的过程。
6
18(=2×32)
10
2
6 10
32(=2×42)
14
f
d
p
f
d
s
f
d
p s
能
d
p
s
p
量
d
s
p
s p
s s
1
2
3
4
5
6
7
主量子数n
图1.1 电子能量水平随主量子数和次量子数的变化情况
3s
2N电子
2p
6N电子Leabharlann 2s 1s1原子2原子
第一章 材料科学基础 绪论PPT课件

❖ 功能材料是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 热学、声学、力学、化学和生物学功能及 其相互转化的功能,被用于非结构目的的 高技术材料。
1.4.3 材料按服役的领域来分类
根据材料服役的技术领域可分为建筑 材料、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 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 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与喷嘴, 需要承受2000℃的高温而不 氧化,它是用石墨表面喷涂 一层二硅化钼材料制成。石 墨已被大量用作核能工业的 “减速剂”。雷达中大型电 子管外壳,既要耐高温,又 要有优良的超高频和绝缘性 能,它是用氧化铝高频陶瓷 制成。核反应堆外部的防护 层是用一种含钡的特种水泥 筑成的。
是为高温技术服务的基础材料。尽管各国对其定义不同, 但基本含义是相同的,即耐火材料是用作高温窑炉等热 工设备的结构材料,以及用作工业高温容器和部件的材 料,并能承受相应的物理化学变化及机械作用。
大部分耐火材料是以天然矿石(如耐火粘土、硅石、菱镁 矿、白云母等)为原料制造的。
按矿物组成分为氧化硅质、硅酸铝质、镁质、白云石质、 橄榄石质、尖晶石质、含碳质、含锆质耐火材料及特殊 耐火材料;
等系统的材 料科学知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1.4.4 材料按结晶状态分类
单晶材料 多晶材料 非晶态材料 准晶材料
单晶材料是由一个比较完整的晶粒构成的 材料,如单晶纤维、单晶硅;
多晶材料是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材料,其性 能与晶粒大小、晶界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材料科学基础ppt (上海交通大学)

固溶体--微观不均匀性
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分布方式取决于固溶体中同类原子EAA、EBB和异 类原子间结合能EAB的相对大小。
EAB=1/2(EAA+EBB)---完全无序 EAB>1/2(EAA+EBB)---偏聚 EAB<1/2(EAA+EBB)---短程有序、长程有序。
溶质原子呈长程或完全有序分布的固溶体,称为有序固溶体
电子浓度化合物晶体结构与电子浓度的关系
电子浓度
AB原子半径关系 晶体结构
相近 3/2(21/14)
相差较大
密排六方 体心立方
21/13
-黄铜型结构
7/4(21/12)
密排六方
3.原子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A
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size-factor compound) 类型与组成元素的原子尺寸有关。比较复杂。
间隙固溶体示意图1
间隙固溶体示意图2
间隙固溶体中的点阵畸变
4.固溶体的微观不均匀性
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分布并不是完全无序的。一 般认为热力学上平衡状态的无序固溶体溶质原子分 布在宏观上是均匀的,在微观上是不均匀的。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原子和溶剂原子在整个晶体中按 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形成有序固溶体。有序固溶体 中溶质原子和溶剂原子之比是固定的,可以用化学分 子式来表示,因此把有序固溶体结构称为超点阵。例 如:在Cu-Al合金中,Cu:Al原子比是1:1或3: 1时从液态缓冷条件下可形成有序的超点阵结构,用 CuAl或Cu3Al来表示。
5.固溶体的性质
固溶体中由于含有溶质原子会引起点阵常数、性能的 变化。表现: (1)点阵常数改变 置换固溶体:r质>r剂,a增大;r质<r剂,a减小。 间隙固溶体:a始终随溶质原子溶入而增大。 (2)固溶强化:溶质原子溶入,使其硬度和强度升高。 (3)物理化学性能改变。 例如:硅钢片(2~4%Si)、不锈钢(大于13%)Cr、金 属间化合物的磁性转变(Ni3Mn、Cu2MnAl)
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

11
• 这类聚合物是由缩聚反应或开环聚合而成的, 因主链带极性,易水解,醇解或酸解
• 优点:耐热性好,强度高 • 缺点:易水解
• 这类聚合物主要用作工程塑料
12
元素高分子
➢主链中不含碳原子,而是由Si 、B 、As等元素和O元 素组成,但在侧链上含有有机取代基团。这类高分 子兼具无机和有机高分子特性,如有机硅高分子。
• 支化高分子的形式:星形(Star)、 梳形 (Comb)、无规(Random)
23
网状(交联)大分子
• 缩聚反应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官能 度的单体存在时,高分子链之间通 过支链联结成一个三维空间网形大 分子时即成交联结构
• 交联与支化有本质区别 支化(可溶,可熔,有软化点) 交联(不溶,不熔,可膨胀)
2
•
3-1 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基本内容
Principal Contents of Materials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s
• 材料的组成: 构成材料的基本单元的成分及数目
• 材料的结构: 材料的组成单元(即原子或分子)之间相互吸引 和相互排斥作用达到平衡时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2)
结构单元 的键接方式 ( 几何构型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链节)
16
加聚
缩聚
• 由以上知:
• 由于高分子是链状结构,所以把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chains) • 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的个数称为聚合度DP(Degree of Polymerization1
28
无 规 共 聚 ( random)
• 两种高分子无规则地平行联结
ABAABABBAAABABBAAA
• 这类聚合物是由缩聚反应或开环聚合而成的, 因主链带极性,易水解,醇解或酸解
• 优点:耐热性好,强度高 • 缺点:易水解
• 这类聚合物主要用作工程塑料
12
元素高分子
➢主链中不含碳原子,而是由Si 、B 、As等元素和O元 素组成,但在侧链上含有有机取代基团。这类高分 子兼具无机和有机高分子特性,如有机硅高分子。
• 支化高分子的形式:星形(Star)、 梳形 (Comb)、无规(Random)
23
网状(交联)大分子
• 缩聚反应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官能 度的单体存在时,高分子链之间通 过支链联结成一个三维空间网形大 分子时即成交联结构
• 交联与支化有本质区别 支化(可溶,可熔,有软化点) 交联(不溶,不熔,可膨胀)
2
•
3-1 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基本内容
Principal Contents of Materials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s
• 材料的组成: 构成材料的基本单元的成分及数目
• 材料的结构: 材料的组成单元(即原子或分子)之间相互吸引 和相互排斥作用达到平衡时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2)
结构单元 的键接方式 ( 几何构型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链节)
16
加聚
缩聚
• 由以上知:
• 由于高分子是链状结构,所以把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chains) • 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的个数称为聚合度DP(Degree of Polymerization1
28
无 规 共 聚 ( random)
• 两种高分子无规则地平行联结
ABAABABBAAABABBAAA
材料科学基础简介PPT课件

37
第37页/共47页
发展期
当高分子理论促进了合成高分子工 业的发展后,出现了一大批商品化 的合成材料,这些合成高分子(合 成材料)的出现,又为理论研究提 供了大量的实验依据和积累了丰富 的数据,促进了高分子物理学的迅 速发展。
38
第38页/共47页
30~40年代,高物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工作: W.Kuhn、E.Guth和H.Mark等把统计力学用于高 分子链的构象统计,建立了橡胶高弹性统计理论 Svedbergy用超离心技术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1942年,Flory和Huggins用似晶格模型推导出高分 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理论上的解释了高分子稀溶 液的依数性质 Debeye和Zimm用光散射法研究高分子溶液性质, 测定了Mw
7
第7页/共47页
8
第8页/共47页
9
第9页/共47页
第二节 材料的类别
1. 金属材料(metals)
1.1分类 (1)黑色金属材料-主要是指钢铁材料。 钢(Steel) 按化学成分分碳素钢、合金钢等;按品
质分普通、优质、高级优质钢等;按金相组织或组织结 构分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和奥氏体钢等;按用途分 建筑工程、结构、工具、特殊性能、专业用钢等;按冶 炼方法分平炉、转炉、电炉、沸腾炉钢等。
16
第16页/共47页
17
第17页/共47页
18
第18页/共47页
2.2 结构
1、离子键:大多数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主要 以离子键的方式结合。离子键键合的基本特点是以 离子而不是以原子为结合单元。
19
第19页/共47页
一般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静电引力较强, 结合牢固。因此。其熔点和硬度均较高。另 外,在离子晶体中很难产生自由运动的电子, 因此,它们都是良好的电绝缘体。但当处在 高温熔融状态时,正负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 可以自由运动,即呈现离子导电性。 2.共价键
第37页/共47页
发展期
当高分子理论促进了合成高分子工 业的发展后,出现了一大批商品化 的合成材料,这些合成高分子(合 成材料)的出现,又为理论研究提 供了大量的实验依据和积累了丰富 的数据,促进了高分子物理学的迅 速发展。
38
第38页/共47页
30~40年代,高物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工作: W.Kuhn、E.Guth和H.Mark等把统计力学用于高 分子链的构象统计,建立了橡胶高弹性统计理论 Svedbergy用超离心技术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1942年,Flory和Huggins用似晶格模型推导出高分 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理论上的解释了高分子稀溶 液的依数性质 Debeye和Zimm用光散射法研究高分子溶液性质, 测定了Mw
7
第7页/共47页
8
第8页/共47页
9
第9页/共47页
第二节 材料的类别
1. 金属材料(metals)
1.1分类 (1)黑色金属材料-主要是指钢铁材料。 钢(Steel) 按化学成分分碳素钢、合金钢等;按品
质分普通、优质、高级优质钢等;按金相组织或组织结 构分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和奥氏体钢等;按用途分 建筑工程、结构、工具、特殊性能、专业用钢等;按冶 炼方法分平炉、转炉、电炉、沸腾炉钢等。
16
第16页/共47页
17
第17页/共47页
18
第18页/共47页
2.2 结构
1、离子键:大多数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主要 以离子键的方式结合。离子键键合的基本特点是以 离子而不是以原子为结合单元。
19
第19页/共47页
一般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静电引力较强, 结合牢固。因此。其熔点和硬度均较高。另 外,在离子晶体中很难产生自由运动的电子, 因此,它们都是良好的电绝缘体。但当处在 高温熔融状态时,正负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 可以自由运动,即呈现离子导电性。 2.共价键
材料科学基础ppt

组织是指用金相观察方法观察材料内部时看到的涉及晶体或晶粒大小、方向、形状排 列状况等组成关系的组成物。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第一章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一、原子的电子排列
第一节 原子结构
原子
原子核
中子 质子
核外电子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原子的运动轨道是有四个量子数所确定的,它们分别为主量子数、次量子数、磁 量子数以及自旋量子数。四个量子数中最重要的是主量子数n(n=1、2、3、4·····),
正方晶系: d h k 1 / l h [ /a ) ( 2 ( k /b ) 2 ( l/c ) 2 ] 1 /2
六方晶系:
d h k 1 / l4 / [ 3 ( h 2 h k k 2 ) /a 2 ( l/c ) 2 ] 1 /2
第二节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 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晶体中的结合键是金属键,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使大多数金属晶 体都具有排列紧密、对称性高的简单晶体结构。最常见的典型金属通常具有面心立方(A1 或fcc)、体心立方(A2或bcc)和蜜排六方(A3或hcp)三种晶体结构。
四. 晶面间距
1. 晶面间距:相邻两平行晶面间的距离。
2. 计算公式
对于各晶系的简单点阵,晶面间距与晶面指数 (hkl) 和点阵常数(a,b,c)之间有如下
关系:
立方晶系:
dhk la/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k2l2]1/2
四方晶系:
d h k1 l/h [2 (k 2 )/a 2 ( l/c )2 ] 1 /2
二.材料性能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材料的不同性能都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从材料的内部结构来看,可分为四个 层次:原子结构、结合键、原子的排列方式(晶体和非晶体)以及显微组织。
第一章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一、原子的电子排列
第一节 原子结构
原子
原子核
中子 质子
核外电子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原子的运动轨道是有四个量子数所确定的,它们分别为主量子数、次量子数、磁 量子数以及自旋量子数。四个量子数中最重要的是主量子数n(n=1、2、3、4·····),
正方晶系: d h k 1 / l h [ /a ) ( 2 ( k /b ) 2 ( l/c ) 2 ] 1 /2
六方晶系:
d h k 1 / l4 / [ 3 ( h 2 h k k 2 ) /a 2 ( l/c ) 2 ] 1 /2
第二节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 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晶体中的结合键是金属键,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使大多数金属晶 体都具有排列紧密、对称性高的简单晶体结构。最常见的典型金属通常具有面心立方(A1 或fcc)、体心立方(A2或bcc)和蜜排六方(A3或hcp)三种晶体结构。
四. 晶面间距
1. 晶面间距:相邻两平行晶面间的距离。
2. 计算公式
对于各晶系的简单点阵,晶面间距与晶面指数 (hkl) 和点阵常数(a,b,c)之间有如下
关系:
立方晶系:
dhk la/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k2l2]1/2
四方晶系:
d h k1 l/h [2 (k 2 )/a 2 ( l/c )2 ] 1 /2
二.材料性能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材料的不同性能都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从材料的内部结构来看,可分为四个 层次:原子结构、结合键、原子的排列方式(晶体和非晶体)以及显微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9
w(Cu)为35%的Sn-Cu合金冷却到415℃时发生L+ε→η的包晶转变,如图 7.35(a)所示,剩余的液相冷却227℃又发生共晶转变,所以最终的平 衡组织为η+(η+Sn)。而实际的非平衡组织(见图7.35(b))却保留相 当数量的初生相ε(灰色),包围它的是η相(白色),而外面则是黑色 的共晶组织。
Pt等。
编辑版ppt
3
图7.30所示的PT-AG相图是具 有包晶转变相图中的典型代 表
图中ACB是液相线,AD,PB是固相线,DE是Ag在Pt为基的α固溶体的 溶解度曲线,PF是Pt在Ag为基的β固溶体的溶解度曲线。水平线DPC是包晶转变 线,成分在DC范围内的合金在该温度都将发生包晶转变:
LC+αD βP 包晶反应是恒温转变,图中P点称为包晶点
室温平衡组织 为:β+αⅡ
合金Ⅱ缓慢冷至包晶转变前的结晶过程与上述包晶成分合金相同,由于合金Ⅱ中的液相 的相对量大于包晶转变所需的相对量,所以包晶转变后,剩余的液相在继续冷却过程中, 将按匀晶转变的方式继续结晶出β相,其相对成分沿CB液相线变化,而β相的成分沿PB线 变化,直至t3温度全部凝固结束,β相成分为原合金成分。在t3至t4温度之间,单相β无 任何变化。在t4温度以下,随着温度下降,将从β相中不断析出αⅡ。
第七章 二元系相图及其合金的凝固
制作人:李凌锋 080207022
编辑版ppt
1
7.3.3包晶相图及其合金凝固
1.包晶相图 2.包晶合金的凝固及其平衡组织 3.包晶合金的非平衡凝固 7.3.4溶混间隙相图与调幅分解
编辑版ppt
2
ONE.包晶相图
包晶转变定义:
组成包晶相图的两组元,在液态可无限互溶, 而在固态只能部分互溶。在二元相图中, 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 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具有包晶转 变的二元合金有Fe-C,Cu-Zn,Ag-Sn,Ag-
编辑版ppt
5
在大多数情况下,由包晶反应所形成的β相 倾向于依附相α得表面形核,以降低形核功, 并消耗液相和α相而生长。当α相被新生的β 相包围以后,α相就不能直接与液相接触。 由图7.30可知,液相中的Ag含量较β相高, 而β相得Ag含量又比α相高,因此,液相中 Ag原子不断通过β相向α相扩撒,这一过程 示于图7.32中。这样,β相同时向液相和α相 方向生长,直至把液相和α相全部吞食为止。 由于β相是包围初生相α,并使之与液相隔 开的形式下生长的,故称之为包晶反应。
两相得相对含 量由杠杆法则 求得
初生相α的成分达到D点,液相成分达到C点。
W(L)=DP/DC×100%=
包晶转变结束后,液相和α相反应正好全部转变成β固 体。
随着温度继续下降,由于Pt在β相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沿PF线减小,因此将不断
从β固溶体中析出αⅡ。于是该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为β+αⅡ,凝固过程如图7.31所示。
与非平衡共晶组织一样,包晶转变产生的非平衡组织可以通过扩散退火消 除。
编辑版ppt
11
7.3.4 溶混间隙相图与调幅分解
在不少的二元合金相图中有溶混间隙(miscibility gap),如Cu-Pb,Cu-Ni, Cu-Mn和二元陶瓷合金中的Ni-CoO,SiO2-Al2O3等。图7.10(f)中的溶混 间隙显示了两种液相不相混溶性。溶混间隙也可出现在某一单相固溶区 内,表示该单相固溶区在溶混间隙内将分解为成为不同而结构相同的二 相。总之,溶混间隙转变可写成L→L1+L2,或α→α1+α2,后者在转变为二 相中,其转变方式可有两种:一种是通常的形核长大方式,需要克服形 核能垒;另一种是通过没有形核阶段的不稳定分解,称为调幅分解 (spinodal decomposition)。
编辑版ppt
10
另外,某些原来不发生包 晶反应的合金,如图7.36 中的合金Ⅰ,在快冷条件 下,由于初生相α凝固时 存在枝晶偏析而使剩余的 液相和α相发生包晶反应, 所以出现了某些平衡状态 下不应出现的相
应该指出,上述包晶反应不完全性主要与新相β包围α相的生长方式有关。因 此,当某些合金(如Al-Mn)的包晶相单独在液相中形核和长大时,其包晶转 变可迅速完成。包晶反应的不完全特性,特别容易在那些包晶转变温度较低 或原子扩散速率小的合金中出项。
编辑版ppt
4
TWO.包晶合金的凝固及其平 衡组织
α.w(Ag)为42.4%的Pt-Ag合金(合金Ⅰ)
开始反应时的
由图7.30可知,合金自高温液态冷至t1温度时与液相线相交, 开始结晶出初生相α。在继续冷却的过程中,α固相量逐渐增 多,液相量不断减少,α相和液相的成分分别沿固相线AD和 液相线AC变化。当温度降至包晶反应温度1186℃时,合金中
编辑版ppt
7
c.10.5%﹤w(Ag) ﹤42.4%的pt-Ag合金(合金Ⅲ)
室温平衡组织为: α+β+α Ⅱ+β Ⅱ
合金Ⅲ在包晶反应前的结晶情况与上述情况相似。包晶转变 前合金中的α相的相对量大于包晶反应所需的量,所以在包晶 反应后,除了新形成的β相外,还有剩余的α相存在。包晶温 度下,β相中将析出αⅡ,α相中HERE.包晶合金的非平衡凝固
如前所述,包晶转变的产物β相包围着初生相α,使液相与α相隔开, 阻止了液相和α相中的原子之间直接地相互扩撒,而必须通过β相, 这就导致了包晶转变的速度往往是极缓慢的,显然,影响包晶转变 能否继续完成的主要矛盾是所形成新相β内的扩散速度。
实际生产中的冷速较快,包晶 反应所依赖的固体中原子扩散 往往不能充分进行,导致包晶 反应的不完全性,即在低于包 晶温度下,将同时存在参与转 变的液相和α相,其中液相在 继续冷却过程中可以直接结晶 出β相或参与其他反应,而α相 仍保留在β相得芯部,形成包 晶反应的非平衡组织。
也有少数情况,比如α-β间表面能很大,或过冷度较大,β相可能 不依赖初生相α形核,而是在液相中直接形核,并在生长过程中α, β,液相三者始终相互接触,以至通过α和液相的直接反应来生成 β相。显然,这种方式的包晶反应速度比上述方式快得多。
编辑版ppt
6
b.42.4%﹤w(Ag) ﹤66.3%的Pt-Ag合金(合金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