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知识点知识讲解
[全]简单机械知识点汇总
![[全]简单机械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3cba8f40b4c2e3f56276393.png)
简单机械知识点汇总杠杆1. 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 五要素:一点、二力、两力臂。
(①“一点”即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
②“二力”即动力和阻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1”表示,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2”表示。
③“两力臂”即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阻力臂即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2”表示。
)3. 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
4. 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2)费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滑轮1. 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2. 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3. 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拉力F=1/2 G物,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4. 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关于机械的基础知识点

关于机械的基础知识点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②好处: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足:不能省力。
③实质:等臂杠杆。
④力臂图:(2)动滑轮①定义:轴和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②好处:省一半力;不足: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④力臂图:(3)滑轮组①定义: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机械。
②好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③公式:竖直放置:F=1/n(G物+G动轮) 水平放置:F=f/n S=nhV绳=nV物 (n /绳子的股数 F /水平拉力 f /摩擦阻力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物体移动的高度 V /速度 )④绳子段数的判断:以直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为标准⑤绕绳法:a、定绳子段数:n≥G/F b、定个数:动、定滑轮个数;c、n为奇数时从动滑轮绕起、n为偶数时从定滑轮绕起;d、绕绳子时要顺绕,且每个滑轮只穿一次绳子,不能重复。
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好处:可省力、可省距离、可改变力的方向。
(2)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力臂作图方法:①找支点;②找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力臂为0)(4)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 = F2L2 应用(最省力,力臂最长)(5)分类省力杠杆:L1﹥L2 F1﹤F2 不足: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 F1>F2 好处: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轮轴①定义:由轮和轴组成、绕同一个轴线转动。
实质:变形杠杆。
②特点:动力作用在轴上省力,动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③公式:F1 =F2r/R(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力就是作用在轴上的力的几分之一)机械效率1、有用功(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完成某个任务,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做的功;(2)一般计算公式:W有用 = Gh;2、额外功:(1)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2)公式:W额外=fs;3、总功: (1)定义: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叫总功;(2)公式:W总=W有用+W额外;FS=Gh+fs4、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2)公式:η=W有用/W总;(3)理解:a、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b减小额外功在总功占的比例可以提高机械效率;c、它是衡量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d、同一机械机械效率可能不同。
第12章简单机械知识点归纳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归纳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但不能变形。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 l1 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 l2 表示。
说明:(1)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所以作用点一定都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一定是一个与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同,另一个与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2)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注。
①找支点O;②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③画力臂(实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④标力臂(大括号括起来再标注)。
(3)最省力做法:①将力的作用点与支点连结起来,这条线段就是最长的力臂;②过力的作用点作这条线段的垂线,确定力的方向;③标注。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必须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找出普遍规律。
④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明确杠杆的五个要素;弄清受力情况、受力方向、力臂大小等;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61条机械基础重点知识,相当全面的基础知识干货

61条机械基础重点知识,相当全面的基础知识干货1、简单机器组成:原动机部分、执行部分、传动部分三部分组成。
2、运动副:使构件直接接触又能保持一定形式的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高副:凡为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低副:凡为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3、局部自由度:对整个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自由度:构件的独立运动称为自由度。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说明机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4、普通螺纹牙型角为α=60°梯形螺纹牙型角为α=30°矩形螺纹的牙型是正方形。
传递效率最高的螺纹牙型是矩形螺纹(正方形)。
自锁性最好的是三角螺纹牙型。
5、常用的防松方法有哪几种?(1)摩擦防松(2)机械防松(3)不可拆防松。
6、平键如何传递转矩?平键是靠键与键槽侧面的挤压传递转矩。
7、单圆头键用于薄壁结构、空心轴及一些径向尺寸受限制的场合。
8、零件的轴向移动采用导向平键或滑键。
9、联轴器与离合器有何共同点、不同点?联轴器与离合器共同点:联轴器和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部件。
它们主要用来连接轴与轴,或轴与其他回转零件以传递运动和转矩。
不同点:在机器工作时,联轴器始终把两轴连接在一起,只有在机器停止运行时,通过拆卸的方法才能使两轴分离;而离合器在机器工作时随时可将两轴连接和分离。
10 、有补偿作用的联轴器属于挠性联轴器类型。
11、挠性联轴器有哪些形式?挠性联轴器分为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和有弹性元件的联轴器。
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包含(1十字滑块联轴器、齿式联轴器、万向联轴器、链条联轴器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又分为、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弹性柱销联轴器和轮胎式联轴器。
12、离合器分牙嵌式离合器和摩擦式两大类。
13、钢卷尺里面的弹簧采用的是螺旋弹簧。
汽车减震采用的是板弹簧。
14、铰链四杆机构有哪些基本形式?各有何特点?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基本形式:(1)曲柄摇杆机构(2)双摇杆机构(3)双曲柄机构。
机械知识知识点总结大全

机械知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机械工程基础知识1. 机械工程概述机械工程是利用各种能源和原材料进行制造加工,生产各种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工程技术。
它涉及到机械结构、机械动力、机械传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装配以及机械维护等多个方面。
2. 基本原理与概念(1)力学与运动学:涉及到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静力学、动力学等基本原理和概念。
(2)材料力学: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应力分析、应变分析等。
(3)热工学:涉及到热力学基本概念、热传递、热力循环等。
(4)流体力学:包括流态特性、流体运动、流体压力等内容。
3.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机械设备的基础部件,包括机床、传动装置、工作装置、装置等,是机械设备实现功能的基础。
4. 机械动力学机械动力学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机械设备的工作基础。
它涉及到动力传递、动力转换、功率传递等内容。
二、机械设计1. 设计基础知识(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合理等原则。
(2)设计过程:包括定位、调研、方案制定、方案评审、详细设计、制作图纸、试验验证、修改完善等内容。
2. 机械设计基础(1)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概念、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基本过程等内容。
(2)机械元件设计:包括轴、螺纹、联轴器、弹簧、齿轮等机械元件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制作要求等。
3. 机械设计方法(1)规范计算法:根据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机械设计计算。
(2)试验法:通过试验数据进行机械设计。
(3)仿生学设计法:借鉴自然界的设计原则,进行机械设计。
4. 机械设计软件(1)CAD软件:包括AutoCAD、SolidWorks、Pro/E等。
(2)CAE软件:包括ANSYS、ABAQUS等。
(3)CAM软件:包括MasterCAM、UG等。
5. 机械设计案例分析根据不同工程案例,对机械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三、机械制造1. 制造工艺知识(1)金属材料的制造过程:包括锻造、铸造、焊接、冷加工等。
机械基础必学知识点

机械基础必学知识点1.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的学科。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受力状态、力的平衡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基本概念。
2.静力学和动力学:静力学研究力的平衡问题,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的平衡条件以及静力学和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3.静力学中的力矩和力矩平衡:力矩是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能力。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矩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力矩平衡的条件。
4.工程材料力学性质: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以便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
5.刚体力学:刚体力学研究刚体的运动和受力问题。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刚体的概念,刚体的平衡条件以及与刚体相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6.液体静力学和动力学: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液体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受力和运动规律,以便设计和分析液压系统、液压机械等。
7.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研究物质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热力学系统、热平衡、热力学过程等。
8.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流体在管道、泵站、水轮机等工程设备中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流体的性质、流体运动的方程和常用流体力学实验方法。
9.振动学:振动学研究物体在周期性力的作用下的振动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的分类、振动的表征参数以及振动的控制方法。
10.控制工程基础:控制工程研究如何使系统按照既定要求运行。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常用的控制方法。
高中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高中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一、力和力的计算1. 什么是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表现,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引起物体的位移和形变。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速度、改变物体的方向、改变物体的形状。
3. 力的计算力的大小可以由弹簧测力计或力计来测量,单位是牛顿(N)。
力的计算公式是F=ma,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二、简单机械1. 什么是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由几个简单的零件组成的工具或装置,可以用来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形式。
2. 杠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由杠杆杆和支点组成。
根据支点的位置和力的作用方向,可以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3. 滑轮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力的作用方向改变90度。
4. 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使物体移动的距离变长。
5. 楔子楔子是一种简单机械,主要用于分离和固定物体,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增大力的化。
6. 螺旋螺旋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将转动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增大力的大小。
三、机械能和能量守恒1. 什么是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两种。
2.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E=1/2mv^2来计算,其中E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3. 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E=mgh来计算,其中E表示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内,能量的总量在任何时刻都是不变的,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四、简单机械的效率和功率1. 简单机械的效率机械的效率是指输入和输出的功率之比,可以用公式η=输出功率/输入功率来计算,其中η表示机械的效率。
2. 简单机械的功率机械的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可以用公式P=Fd/t来计算,其中P表示功率,F 表示力,d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机械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机械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机械基础知识1.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由零部件和构件组成的,主要包括机床、工具机、机械手、传动机构等。
机械结构根据其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
2.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等。
了解机械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优化机械结构。
3.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中的基本技能,包括机械零件的绘图、尺寸标注、注解和剖视图等。
掌握机械制图可以帮助工程师理解和沟通设计意图。
4.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包括铸造、锻造、焊接、切削、热处理等,这些工艺用于加工原材料,制造成各种机械零件和构件。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
5. 机械材料机械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复合材料等,其性能和特点对机械结构和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机械材料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
二、机械设计知识1. 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原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分析各种机械结构和零部件。
2. 机械传动设计机械传动设计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了解传动原理和设计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传动方案和参数。
3. 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设计包括轴、轴承、齿轮、连杆、销轴等,掌握零件的选材、设计和加工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可靠和经济的机械结构。
4.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包括机床、工具机、机械手、自动化系统等,全面了解机械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高效和稳定的工程设备。
5. 机械设计软件机械设计软件包括CAD、CAM、CAE等,掌握这些软件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机械设计、分析和优化。
三、机械制造知识1. 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了解各种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案和工艺路线。
2.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加工方法,了解数控机床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加工各种复杂的机械零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1、定义:在的作用下绕着转动的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可,形状。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2表示。
④动力臂:从到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到的距离。
用字母了L2表示。
【说明】1、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2、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3、动力臂、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4、力臂是指“点到线”的距离,即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画力臂方法:一定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⑷标力臂(用大括号,一端括支点,一端括垂足,标上相应的符号L1或L2)。
例如:图13图3图4 图19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是指:或②选择杠杆中间为支点的目的(或不挂钩码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
③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若杠杆右端下沉,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向调(即左高...左调)...,使杠杆在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
④多次实验的目的:⑤当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由竖直倾斜时,杠杆仍然平衡,示数变,原因:。
⑥当把左侧的钩码拿掉。
杠杆将处于竖直位置,在右侧施加一个力,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到水平位置平衡,其原因: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无法平衡⑦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写成公式也可写成:。
其含义是: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
4、求最大动力臂的方法:①若动力作用点确定了,则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最大动力臂。
②若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应看杠杆上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最大动力臂。
5、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①动力要最小时,动力臂要最大;②动力臂要最大,则过已知力的作用点,作最大动力臂的垂线;③根据实际,确定动力的方向。
6、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大:动力要最大时,动力臂要最小,动力臂要最小,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过支点。
例如:1、如图14若将圆形的油桶滚上台阶,请画出最小的力。
图14 图7 图8 图92、用撬棒撬起一石块,图7,沿不同方向用力作用于撬棒,哪个力最小( )A. F1 B. F2 C. F3 D. 都一样3、、如图8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点上的力分别为F1 、F2 、F3 ,其中最小的力是()A.沿竖直方向的力F1最小B.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F2最小C.沿水平方向的力F3最小D.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
第二节:滑轮一、定滑轮:①定义:轴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杠杆③特点:A 。
利用定滑轮提起重为G的物体时,拉力F G,,只有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时(理想的定滑轮),拉力F GB不省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绳 = 重物移动的距离h物,,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绳=重物移动的速度v物。
即,二、动滑轮:①定义:轴会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但不能。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绳 = 2倍重物移动的距离 h物,,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绳=2倍重物移动的速度v物。
即,【注意】判断滑轮时动滑轮还是定滑轮关键是看轴是否随着物体一起运动,轴随物体起运动的是滑轮,轴随物体起运动的是滑轮,5、几种常见的使用滑轮情况1、2、F G、S h、V绳V物 F F拉f、S绳S物、V绳V物3、4、F= G(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力)、 F F拉f、S绳S物、V绳V物F=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S h、V绳V物5、6、F= G(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力)、 F F拉f、F=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S轮S物、V轮V物S轮S物、V轮V物7、【注意】A使用定滑轮提起同一重物,沿不同方向的拉力;即:B使用动滑轮提起同一重物,沿不同方向的拉力;当拉力作用线与阻力作用线平行时最省力,当偏离竖直方向角度越大,拉力;即:C人对绳子的拉力最大只能达到自身的重力的大小与人的举力无关。
例如:小李m1=50Kg,能举起80Kg的杠铃,小李m2=70Kg,能举起60Kg的杠铃,如图,两人比赛,谁把对方拉起,比赛结果是:拉起来。
三、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G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绳 = 倍重物移动的距离 h物,,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绳= 倍重物移动的速度v物。
即,4、判断绳子根数(n)的方法:方法(一):从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数直接与动滑轮相连的根数即为 n的值,其中,绳子自由端方向向上的要数上。
方法(二):已知G和F,求绳子的根数,则n= ,若n不是整数,则小数点“只入不舍”例如:已知G=960N,F=400N,求绳子的根数n= = =方法(三):已知s和h,求绳子的根数,则n=例如:已知s=6m,h=2m,求绳子的根数n= = =5、绳子的绕法题型(一)已知绳子的根数,画绳子的绕法---------奇动偶定--------若绳子的根数为奇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题型(二)使用滑轮组时要最省力,则绳子的根数应为奇数,再根据“奇动偶定”,绳的固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题型(三)使用滑轮组时既要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则绳子的根数应为偶数,再根据“奇动偶定”,绳的固定端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5、装滑轮组方法:第一、求段数:根据公式或求出绳子的股数。
第二、定个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N.动.,当绳子的根数n为奇数时,N动= ,当绳子的根数n为偶数时,N动= ,确定定滑轮的个数........N.定.,一般按“一动配一定”来确定定滑轮的个数,N定= ,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则由“偶数减一定”得到N定= ,若方向要发生改变(人在地面上拉物体),则由“变向加一定”得到N定= 。
第三、找起点(固定端):则由“奇动偶定”找到第四、画绳子:若绳子的根数为奇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例如:把重为5100N的物体用1200N的力提起,请你设计这个滑轮组,要求滑轮个数最少,请画出这个滑轮组?例如:一个人站在地面上把重为5100N的物体用1200N的力提起,请你设计这个滑轮组,要求滑轮个数最少,请画出这个滑轮组?例如: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自己匀速上升,已知:吊筐重200N,人重600N,每个滑轮重40N,人拉绳的力至少多少N才能将自己吊起,此时人对筐底的压力是多少。
(不计摩擦)若吊筐上升0.5m,则绳索被拉下多少米?四、斜面1、斜面也是一种力的。
2、理想斜面(斜面光滑)遵从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3、理想斜面公式:FL=Gh的推导: ---------由功的原理推导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4、理想斜面的特点:(1)但,(2)当高度(坡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
(3)、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4)、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5、应用:斜坡、推货上车所达的木板、盘山公路、走S路、螺丝钉、滑梯、劈柴五、轮轴1、定义:由和组成,且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一种。
2、实质:轮轴是一种的杠杆。
3、特点:(1)同心,大小。
(2)若动力作用在轮上,轮轴是一个杠杆,但;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即轮的半径是轴的半径的几倍,则作用在轮上的力(F1)就是作用在轴上的力(F2)的;(3)若动力作用在轴上,轮轴是一个杠杆,但;4、轮轴的应用:方向盘、辘轳、门锁、水龙头第三节:机械效率一、有用功(W有用):1、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或机械对物体(研究对象)所做的功)。
2、当讨论提升重物有用功时,只考虑物重和提升的高度,不管路径或方式是否相同,即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二、额外功(W额):1、定义:利用机械做功时,并非人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2、例如:客服机械重力所做的功、机械之间摩擦力所做的功【注】1、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判断要根据工作目的来确定,工作目的不同,有用功和额外功可能不同例如:1、从井中打水:(W有用:人对所做的功,W额:人对所做的功;工作目的:)2、从井中捞桶:(W有用:人对所做的功,W额:人对所做的功;工作目的:)三、总功(W总):1、定义: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或动力所做的功或人们对机械所做的功)2、总功等于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和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3、公式:4、对于理想机械(W额=0),;对于非理想机械(W额 0),四、机械效率():1、定义:跟的比值。
2、公式:3、【注】(1)机械效率是一个,单位。
(2)因为,所以机械效率总 1 ,通常用表示。
(3)率是机械性能好坏的一个标志,越高,机械性能越。
(4)机械效率与、的多少无关。
五、W有用、W额、W总、的计算1、W有用的计算(1)由定义得,竖直提升物体:;水平匀速拉动物体(2)由总功定义得:(3)由机械效率得:2、W额的计算(1)由定义得:(G动为动滑轮的重力)(2)由总功定义得:(3)由机械效率得:3、W总的计算(1)由定义得:(2)由总功定义得:(3)由机械效率得:4、η的计算(1)由定义得:六、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次数斜面坡度斜面材料斜高h/m物重G/N斜面长S/m拉力F/N机械效率1 较缓300木板0.6 5 1 4 75%2 较陡450木板0.8 5 1 5 80%3 最陡600木板 1 5 1 6 83.3%1、猜想与假设:斜面的机械效率是与、、有关2、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一)、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关系(1)实验表格及数据(2)实验步骤:①测量小车的重量②把小车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小车上升的高度h。
③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