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物种起源》绪论说课稿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及说课稿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概念,知道达尔文的生平及主要贡献。
2. 使学生理解物种起源绪论的主要内容,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其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种起源的概念,达尔文的生平及主要贡献,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达尔文的探究过程。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学》高中版。
2. 多媒体课件。
3. 教学素材:达尔文的生平事迹介绍,生物进化证据的图片和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物进化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物种起源绪论。
2. 讲述达尔文的生平及主要贡献介绍达尔文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生物学家。
展示达尔文的贡献,如《物种起源》这本书的出版,生物进化论的建立等。
3. 讲解物种起源的概念解释物种起源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它是关于生物如何进化而来的研究。
4. 阐述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讲解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物种的形成等。
5.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展示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依据。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本节课讲述的物种起源的概念、达尔文的生平及主要贡献、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和证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物种起源绪论的理解。
8. 板书设计物种起源绪论一、达尔文的生平及贡献二、物种起源的概念三、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四、生物进化的证据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生物学家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如拉马克、赫胥黎等,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研究的历程。
2. 讨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如基因突变、基因流等概念。
《物种起源》绪论(精选14篇)

《物种起源》绪论(精选14篇)《物种起源》绪论篇1【教学目的】阅读目标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
2.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情意目标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 点拔引导,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拔,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练结合,通过练习提高文本阅读的可操作性。
媒体设计1. 拟采用图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扩大课堂的容量。
2. 有条件可在课前播放有关介绍达尔文的影视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投影达尔文头像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进化论之门。
二.解题:1.板书课题投影辨析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与否。
(1)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2)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3)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序言。
(4)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2.关于“导言”。
导言即绪论。
书的前面有一篇导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3.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请一位学生读浅释1,教师补充。
投影查理•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及说课稿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种起源的概念及研究意义;(2)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3)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概念及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会识别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2)学会运用比较法和实验法研究生物进化问题;(3)能够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收集和整理生物进化相关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进化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3)提高环保意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种起源的概念及研究意义;(2)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3)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生物进化的机制;(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3)运用比较法和实验法研究生物进化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物种起源》一书,了解相关背景知识;(2)收集生物进化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3)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收集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如图片、视频等;(3)准备实验报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生物进化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2)提问:“什么是物种起源?为什么研究物种起源?”引导学生思考。
2. 教学新课(1)介绍物种起源的概念及研究意义;(2)讲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3)讲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概念及作用。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机制是什么?4. 实践活动(1)分组实验:观察生物进化现象,如人工选择培养的变异品种;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实验报告;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阐述物种起源的概念及研究意义;(2)能够运用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分析问题;(3)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物种起源》绪论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种起源》绪论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筛选各种信息的技巧,能迅速准确地筛选出有关信息。
概括出作者关于物种起源的两个观点。
2.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能力,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
3.学习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并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
一.导入:19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森林里,一个大学生正围着一颗老树转悠。
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面蠕动,便急忙拨开树皮,只见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
大学生立即抓住这两只虫子,兴奋地观看起来。
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他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
看着这些奇特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他只顾看着手里的甲虫,早把嘴里的甲虫给忘记了。
嘴里的甲虫终于憋不住了,它放出了一股辛辣的毒液,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
他这才想起嘴里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中,然后洋洋得意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
这个大学生就是日后的“进化论之父”--达尔文。
请看达尔文的像片。
……这只幸运的甲虫后来也被命名为“达尔文虫”。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达尔文以及他的“进化论”。
二.走近作者达尔文。
除了老师刚才讲的,还有谁知道达尔文的有关情况?……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
著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
教师补充:达尔文本来是个神学论者,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神创造的,物种时不变的。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原则。
3.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学重点:1. 达尔文的生平和对生物进化的贡献。
2. 自然选择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学难点:1. 自然选择的过程和机制。
2. 生物进化的证据及其解释。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物种起源》。
2. 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知识。
二、作者简介(5分钟)1. 介绍查尔斯·达尔文的生平和对生物进化的研究。
2. 强调《物种起源》的重要性和影响。
三、生物进化的概念(10分钟)1. 解释生物进化的概念:物种的变化和适应。
2. 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
四、自然选择的原则(15分钟)1. 阐述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
2. 解释自然选择的过程和机制。
3. 引导学生理解自然选择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五、生物进化的证据(10分钟)1. 介绍化石证据:古老和现代生物的差异。
2. 解释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证据:同源器官和胚胎发育。
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证据对生物进化的支持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物种起源》的绪论,让学生对生物进化有了初步的认识,理解了自然选择的概念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于生物进化的证据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释自然选择的过程和机制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进化的知识。
六、生物进化的证据(续)教学内容:1. 生物地层学的证据:不期的地层中生物化石的变化。
2. 生物分布的证据:生物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1. 介绍生物地层学的证据,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不期地层中生物化石的变化,让学生理解地层学对研究生物进化的意义。
2. 讲解生物分布的证据,分析生物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分布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背景及历史意义。
2. 掌握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概念。
3. 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作者介绍:查尔斯·达尔文,英国自然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2. 出版背景:19世纪中期,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著作。
3. 历史意义: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引发了一场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演化过程的革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达尔文及其著作《物种起源》的相关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达尔文及其生平事迹。
2. 讲解:讲解《物种起源》的出版背景及历史意义。
3. 探讨: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方法。
五、作业与评价1. 课后阅读:《物种起源》第一章,了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概念。
2. 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讨论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方法。
3. 小组报告:选取一种生物,分析其进化过程及证据。
第二章: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如种群、遗传、自然选择等。
2. 理解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 遗传:生物进化中的基因传递。
3. 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物进化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回顾上一章《物种起源》绪论的内容。
2. 讲解:讲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概念。
3. 分析:分析具体生物进化案例,如鸟类起源、哺乳动物演化等。
五、作业与评价1. 课后阅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2. 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讨论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3. 小组报告:选取一种生物,分析其进化过程及驱动力。
第三章:生物进化的证据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如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
2. 掌握生物进化证据的解读方法。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物种起源》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
2. 《物种起源》的背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 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自然选择、共同祖先、化石记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种起源》的作者和背景,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
2. 教学难点:自然选择和化石记录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生物进化的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化石记录,展示生物进化的证据。
3. 小组讨论法: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意义。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物种起源》绪论部分。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化石记录和生物多样性的图片。
3. 小组讨论材料:关于生物保护的短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物种起源》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及其背景。
3. 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自然选择、共同祖先、化石记录等。
4. 分析化石记录:展示化石记录,解释生物进化的证据。
5. 小组讨论: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意义。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物种起源》的相关章节,总结生物进化的观点。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评价与反馈: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生物进化概念的理解,以及是否能正确总结《物种起源》的观点。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九、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或进行户外考察,以便更直观地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和生物多样性。
《物种起源绪论》说课稿

《物种起源绪论》说课稿《物种起源绪论》说课稿1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绪论》,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来解说这堂课。
说教材这篇__被编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科学之光”专题,“探索与发现”板块。
这是一个说明文的专题,旨在加深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一板块侧重人在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
这是一篇绪论,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达尔文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
作为必修五说明文单元的起始课,对后面的说明文教学起着领起和示范作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和现代教育模式学习本课会对后面的说明文学习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__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学习说明文的'基本方法,但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这一年级的学生一般不喜欢说明文,认为这是一种无趣的问题,所以需要我在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上下功夫。
鉴于以上分析,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我将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绪论的写法和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2.锻炼学生独立阅读,认真思考,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3.学习达尔文为科学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那么__的教学重点就是了解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教学难点则是锻炼学生独立阅读、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说教法学法根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我将设定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2.谈话法和直观教学法相补充。
在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
具体包括朗读法、勾画批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相结合,鼓励学生勤动口、勤动口、勤动脑,最大限度的参与的教学过程中来。
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设定以下六个教学环节:1.检查预习,利用幻灯片让学生对生字注音,扫除生字词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中语文《物种起源》绪论说课稿
⑶情感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体会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本课是必修五第一专题:科学之光的第一篇课文,本专题多为说明文,重在激发学生
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让学生学生学会从文章中筛选提取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2、初步了解“绪论”的写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过程与方法】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
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并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
合输出能力。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查找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相关资料
进行归纳、整理,回答:1. 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2.《物种起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一、导入新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
书中的一句名言。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物种起源>所阐述的观
点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二、解题: 1.辨析绪论与序言。
绪论即导言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
全书的要旨,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2.关于《物种起源》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
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2、由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根据情况肯定、纠正和补充达尔文的科学事迹。
(三)语文传统课堂教学以所谓优秀“教学设计”为中心,而高中语文课堂反思性教学以生命力、创造力为中心。
四、研读课文
1.理清文章思路①、【指导学法】如何认识文章的关键句 a/要明白关键句能突出体现文章主旨。
b/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
c/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
d/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
②、理清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写作经过 (1—4) 第二部分(5--9)介绍著作内容及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2、阅读1---4节【筛选出能概括第1段主旨的中心句】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阅读第2段,思考:达尔文为什么提前出版《物种起源》? 】
【第三段的主旨句是什么?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写作态度?】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
我在牙签的尾端抹上洗发液,牙签就会慢慢向前游去。
牙签为什么会游泳呢?原来是因为洗发液中含有去污的“表面活性剂成分”,这种成份使水的表面张力变弱。
牙签尖的那一部分动起来,是因为牙签尾部沾了洗发液后,使周围的水面张力下降,牙签整体就被拉动了。
3、阅读5-9节
第5段的关键句是-----------?作者是由什么推断出这个结论的? 他和其他博物学家的观点不同在哪里?
作者对于自己的结论持什么态度? 这说明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本段的最后两句话有什么任用?
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物种起源》的深远影响
4、品味语言
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不仅体现在他对科学的研究上,还
体现在他的作品语言的运用上。
分析文中典型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想一想这些加点词语对体现达尔文的人格魅力有神
表现作用。
总之,通过CAI创设和谐情境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兴趣盎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新课标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提出几个问题,通过
学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五、科技类说明文阅读训练(补充) 巩固训练,培养筛选归纳概括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这篇绪论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及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的看法。
文章语言准确严密。
充分显示达尔文审慎的科学态度。
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
整理成书的过程(1)
请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小女孩在干什么?想一想小女孩手捧花瓣在想什么?
谈话后揭示课题。
并提出问题“花瓣飘香”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以“花瓣飘香”为题?
第一部分:写作经过提前发表的原因(2)
(1—4) 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3)
向提供过帮助的自然学者致谢(4)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
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
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
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
上也出汗了。
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第二部分(5--9)介绍著作内容及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