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诀》 人物分析
连城诀深度解析

《连城诀深度解析》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连城诀》。
《连城诀》里的人物,那可真是各有特点。
就说主角狄云吧,他原本是个老实巴交的乡下小子,心地善良,可命运却对他不公。
他被冤枉入狱,遭受了种种折磨,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始终坚守着内心的善良和正直。
还有戚芳,狄云的师妹,她温柔善良,却被坏人欺骗,让人觉得又心疼又无奈。
再说说里面的坏人,像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这三个师兄弟,为了争夺连城诀的宝藏,勾心斗角,不择手段,把人性的丑恶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小说里的情节也是跌宕起伏。
比如狄云在狱中结识了丁典,丁典对他的照顾和信任,让人感受到了在黑暗中的一丝温暖。
还有狄云为了躲避追杀,装成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叫花子,那种狼狈和无奈,真的让人同情。
小说中的爱情也让人感慨。
狄云和戚芳青梅竹马的感情,那么纯真美好,可最终却没能走到一起。
而狄云后来和水笙在雪谷中的相处,从一开始的互相讨厌,到后来慢慢理解,产生了感情,这过程也是充满了曲折。
《连城诀》还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人都迷失了自我,变得贪婪、残忍。
但也有像狄云这样始终保持初心的人。
同学们,读《连城诀》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让我们看到了世间的善恶美丑。
你们读这部小说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严寒中的一点花火

严寒中的一点花火——金庸《连城诀》人物分析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姓名:学号: 100580184工作单位:指导教师:教授定稿时间: 2013年1月本文作为学术论文,已入库备份,各位仅供格式参考!2012年8月选题,10月定题,期间修改几次2013年1月定稿。
——宇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前言 (3)一、江湖之丑恶、人性之沦丧 (4)二、善良本质,忠贞爱情,至死不渝 (6)三、结语 (8)注释 (9)参考文献 (9)致谢 (10)严寒中的一点花火——金庸《连城诀》人物分析姓名:学号:100580184摘要:《连城诀》在金庸众多武侠小说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作品,却依然写得形象鲜活,情节曲折、技法圆道,许多人被书中所展现的人性之丑恶所震撼,整个《连城诀》江湖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人间地狱。
其中江湖人士为追逐宝藏而丧心病狂、仁义沦丧、性格变态。
很多读者认为这是一本难看的书,因为它对人的丑恶灵魂不加掩饰的展现,赤裸裸的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其实,我们在仔细品味这罪恶的社会,残酷冷血的江湖时,依然能为主人公狄云在历尽磨难时所表现出的坚强,对恶的抛弃、对善的追求,以及对纯真,爱情的坚持,还是能给处于严寒中的江湖增添一点花火,温暖人心。
关键词:金庸连城诀狄云花铁杆人性善良古语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今天又传:凡有华人处,皆有人读金庸小说。
金庸先生有着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富的文化感悟表现力,以及瑰丽无比的想象力。
妙笔生花为我们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成人童话。
有人把金庸称作“以精英文化改造通俗文化的全能冠军” 读者谈小说,往往会给某部作品以“最……”头衔。
在此处亦落此俗套,不能免之。
香港科幻作家倪匡曾称《连城诀》为金庸作品中“最独特的一部”《连城诀》是金庸作品中惟一一部从头至尾读下来,读者都没有机会发出一点笑声的作品。
纵然偶或会有一两个温馨的场景深情的片段,但置身于全书那种无尽的悲凉绝望中,也让人觉得犹似鬼蜮中一点昏黄的灯火,那么地凄惨、那么地不真实、那么地遥不可及。
连城诀人物介绍及作品鉴赏 该作品的武功设定和艺术特色是什么样的_1

连城诀人物介绍及作品鉴赏该作品的武功设定和艺术特色是什么样的本文导读:人物介绍狄云“铁锁横江”戚长发的弟子,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铺乡下长大,憨厚,朴实,无心却执拗,与师妹戚芳青梅竹马。
他从戚长发那里学得几招“躺尸剑法”,在万府做客时又从师叔“陆地神龙”言达平那里学得“刺肩式”、“耳光式”、“去剑式”三招,后来从丁典那里学得《神照经》,最后从血刀恶僧处得到《血刀秘笈》练成绝世武功。
他无意中卷入万、戚同门师兄弟因利害冲突而勾心斗角的漩涡;又因自己憨直傻气,缺少机变,胜万门八徒后,招来弥天大祸:师父不知去向,他自己则遭万家诬陷,打入死囚牢中,受尽人间难以想像的苦楚与折磨。
在得知师妹嫁与万圭,一切希望破灭之后,决心一死了之,幸被狱友丁典所救。
好不容易逃出监狱,躲开万门师徒之迫害,又侥幸未做宝象充饥之物。
因身着宝象僧衣,被误认为“血刀恶僧”,要他代之受过。
后落入血刀门与江湖上其他门派的争斗。
水笙“铃剑双侠”之一,“冷月剑”水岱的女儿。
活泼美丽,娇惯任性,脸色微黑,相貌极为俏丽,正直善良。
狄云因身着僧衣,被她误认为“血刀恶僧”。
她疾恶如仇,纵马踹断了狄云的腿。
她最初就把狄云当作恶棍,始终担心被其奸杀。
血刀老祖为摆脱江湖门派的围追,把她掳为人质。
在优裕环境中长大的水笙多少有点不通世故。
她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与他的两个好兄弟悲壮地死去,短短数日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在雪谷的日子里,她和狄云由误解、戒备到和解,对狄云的认识逐渐转变,好感渐生,明是澄清误会,暗却种下情苗,只是他们自己还未意识到,尽管一个还想着师妹,一个惦记着表哥。
水笙拆了自己的衣服,用衣线串起一根根羽毛,织成一件羽衣,表达了一个女孩对男人说不尽的情意。
狄云虽没穿这件羽衣,甚至还踩了几脚,踢进洞里,却将羽衣深深地嵌进了心里边。
丁典荆门人,出生于武林世家。
形貌粗鲁,却风流倜傥,义薄云天。
在三斗坪救了“铁骨墨萼”梅念笙,得《神照经》及“连城诀”。
在汉口菊花会展与凌霜华一见钟情,并陷入热恋,因门第之殊异而不被凌退思接受。
连城诀读后感

连城诀读后感《连城诀》读后感《连城诀》是金庸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被公认为中国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由多个线索交织而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疑和反转。
通过阅读《连城诀》,我深受震撼和启发。
首先,小说的主人公韦小宝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角色。
他身世复杂,被不同的势力追逐,但他依然保持着一种独特的机智与幽默。
韦小宝同时具备正邪两面的特点,但他内心深处却真诚善良。
通过韦小宝,金庸先生刻画了一个在黑暗中保持善良与坚持正义的形象,给人们带来了对人性的思考。
另外,小说的情节紧凑且环环相扣,令人着迷。
作者通过巧妙的安排和描写,成功地将多个人物和事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故事体系。
这种情节结构的设计引人入胜,读者很容易被深深地吸引,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完美的故事构建。
值得一提的是,《连城诀》中充斥着各种复杂而立体的角色形象。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目标、动机和人生哲学。
他们或正直、或狡猾、或善良、或邪恶,共同构建了一个独特而多元的世界观。
金庸先生通过描绘这些角色,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读者在阅读中思考善恶之间的界限以及人性的边界。
此外,小说中的描写手法也非常出色。
作者巧妙地运用细腻而生动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江湖的风云变幻、刀光剑影、人物情感等各种场景。
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审美价值,更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所传递的情感和氛围。
总之,《连城诀》是一部独具特色、引人深思的武侠小说。
通过丰富的情节、立体的角色形象以及精彩的描写手法,金庸先生成功地创造了一个饱含智慧与人性的世界。
读完这本小说,我对武侠小说的理解更加深入,也对人性和世界有了更为深刻的反思与体验。
泯灭人性的凌退思竟为财宝活埋亲生女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泯灭人性的凌退思竟为财宝活埋亲生女儿?
导语:在凌退思简介中,凌退思是金庸先生小说《连城诀》中的人物,此人是金庸先生刻画出的一个反面角色,为人阴毒狠辣,是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在凌退思简介中,凌退思是金庸先生小说《连城诀》中的人物,此人是金庸先生刻画出的一个反面角色,为人阴毒狠辣,是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之人。
他面对江湖传闻的巨大财富垂涎欲滴,最终为财而死。
凌退思是两湖龙沙帮的帮主,这是他的第一个角色,但是后来龙沙帮被血刀老祖打散,他自己逃跑。
后来听说传闻张中巨大财宝就在荆州境内,于是花钱买了荆州知府的官职,后来长期在荆州为官。
从小说关于凌退思简介中看出,这个人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在为官的时候听说关于财宝的秘密就在丁典那里,于是开始设计陷害丁典。
当时丁典正在和他的女儿相处,两个人之间产生爱情,于是凌退思开始在这方面做文章。
他邀请丁典来府中,和他谈及凌霜华的婚事问题,借机在酒中下毒,丁典被他抓到牢房之中。
之后凌退思采取各种手段,想逼问丁典秘密所在,但是丁典宁死不屈,一直都没有说出其中的秘密。
后来凌霜华为了就丁典自己毁容,而残忍的凌退思竟然将自己的女儿活埋,狄云救出丁典后,丁典嘱托他自己死后要和凌霜华合葬,直到狄云将他们合葬的时候,才发现凌退思的这一残忍行径。
凌退思最终还是得到了财宝的下落,于是前去找财宝,当他发现这个规模巨大的财宝以后,彻底失去了理智。
但是他没有发现财宝上都是毒药,于是在找到财宝的同时自己也被毒死了。
凌退思活埋女儿
生活常识分享。
连城诀读后感

连城诀读后感《连城诀》是金庸先生创作的一部以江湖斗争为背景的武侠小说。
此书以精湛的剧情和丰富的人物塑造,引人入胜地讲述了江湖中各种势力之间的争斗与明争暗斗。
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武侠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读完《连城诀》给我的感触颇多,下文将从角色塑造、情节设置和人性探索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这部作品的读后感。
首先,金庸先生在《连城诀》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角色,使故事更加丰满。
男主角,温文尔雅的韦小宝,他机灵聪明,伶牙俐齿,喜欢美女却又敢爱敢恨。
女主角,聪明勇敢的蓉儿,她既有温柔的一面,又有坚定的意志和智慧的头脑。
还有其他一些角色,如方怡、建宁公主、范师太等,各具特色。
通过对这些角色的塑造,金庸先生成功地为故事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设计扣人心弦。
整个故事的开头,就以一个草鞋箱展开,接下来就出现了一系列的血雨腥风。
整个故事中,情节紧凑,悬念迭起,让人屏住呼吸,紧随其后。
例如,在韦小宝和蓉儿相遇后,两人经历了种种曲折离奇的事件,他们穿梭于江湖之间,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考验。
这些情节的设计既紧张刺激,又充满了诗意和浪漫,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江湖的残酷和美丽。
最后,金庸先生在《连城诀》这部作品中,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作为一部武侠小说,虽然它以剑术、武功招式为背景,但内核是对人性的追问。
小说中的角色们有爱、有恨、有情、有义,他们既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人性的阴暗。
金庸先生透过这些角色的起伏和经历,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通过角色的命运和选择,带领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总结起来,读完《连城诀》给我的感受是深刻而丰富的。
通过对角色的生动塑造、情节的精心设计以及对人性的深入剖析,金庸先生创造出了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思想的角度,这部作品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体味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我相信,《连城诀》这样的作品会继续引领读者进入金庸的江湖,去感受他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
《连城诀》读书笔记

其他范文/读书笔记
《连城诀》读书笔记
丁典,《连城诀》中人物,书中武功最强者,可惜命运多舛。
凌霜华,荆州知府、龙沙帮帮主凌退思的女儿,为人清秀脱俗,才华横溢,书中称赞她“人淡如菊”。
最刻骨铭心的还是丁典和凌霜华的爱情。
是小说中少有的明亮、凄美之笔。
认识的过程很浪漫,是在赏菊的集会上,绿菊是由头、是媒人。
丁典痴痴在院外流连,凌姑娘喜欢上了他。
两人有了一段幸福时光,丁典带着爱侣游遍荆州风光。
可惜这只是在凌退思贪慕宝藏的暂时放任之下而已。
没多久就被凌知府抓了。
其后,丁典入狱八年之久,全靠凌霜华摆在窗台上、日日更换的花儿为寄托。
凌霜华为断了父亲将其另嫁他人的念头,更为了保住丁典性命,毅然毁了自己的容貌,发誓不再与丁典见面。
凌霜华许愿谁能将其与丁典合葬,就将连城诀那几个数字赠予谁。
她最终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狠毒的凌退思将女儿活闷在棺材里,凌霜华死前用指甲将数字刻在了棺材顶板上,最终为狄云所得。
好人

二好人的含义在作品中,金先生没有给出“好人”一个明确的含义。
我们只能从人物的言行来归纳出金先生眼中“好人”的一些特征。
就《连城诀》来说,“好人”要具有如下品质:1、忠厚善良,胸无城府。
未经历人生巨变的狄云、戚芳、丁典等都对人生、人性充满了乐观与自信。
他们相信人都是也应该是纯洁、真诚、善良的。
人与人要和睦相处,互通有无。
残酷和伤人的事情他们都退避三舍。
所以,尽管戚芳说狄云“没脑筋,老实得一点心思也没有,除了练武之外,什么事情也不想,什么事情也不懂,……心就象空心菜一般,是空的”,但她仍喜欢他,因为那就是她心目中的“好人”;对师父传授的错误剑法,狄云从不怀疑;在被冤枉入狱时狄云仍在想,是“知县大爷一时听信人言,冤枉了好人,但终究会查得出来”。
2、有情有义,一诺千金。
“好人”一旦成为知交,便会为了对方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一旦许下诺言,便致死不渝。
丁典与凌霜华的生死爱恋;狄云与丁典的生死之交;戚芳对狄云的牵挂;水笙对狄云的等待等都超越了功利的算计和市侩的德行。
无条件的情义超越了有条件之功利。
就是对恶人的诺言他们也尽力遵守,如狄云对言达平诺言的遵守;狄云对与戚长发师徒名分的持守;戚芳对与万圭夫妻名分的顾念等。
3、疾恶如仇,行侠仗义。
扶危济困、救助良善也是“好人”的主要标志之一。
丁典仗义救助梅念笙;狄云几次从血刀老祖和花铁干手中解救水笙;狄云对于万镇山等恶人的惩罚等都是侠义的显著表现。
当然“好人”的特征还有好多,这里只归纳出主要的几种。
“好人”的特征还不是“好人”本身。
“…好人‟是什么样的”和“什么是…好人‟”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我们这里得到的只是“好人”的表象而不是其本质。
那么究竟什么是“好人”呢?从人的有限理性出发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人所能看到的都是表象,都已经是作为结果的事物了。
从结果看到本质非常困难。
就连苏格拉底也没能解决这一问题:苏格拉底允诺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然而他从头到尾也没有给出“正义” 确切的定义,他谈论的都是正义的各种品质,也即正义的各种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城诀人物分析
【狄云:如果连信任都做不到】
其实狄云这一生的跌宕起伏,故事里的每一桩惨剧,就是由于种种的不信任造成的。
青梅竹马的戚芳和狄云本以为可以平静地白首偕老,无奈出了一起栽赃的案子,偏生戚芳问也不问,就相信了自己忠厚老实的狄师哥是那样阴险狡诈的坏人。
多年以后,从监狱里出来的狄云,在万家柴房里和戚芳相认,后来万圭找来算账,他不假思索便认定是师妹负心薄幸出卖了他。
这样看来,可不可以说他之前的悲剧是咎由自取?因为,如果受冤的是他师妹,他也同样会不给对方解释的机会,便一心认定心中猜想的便是事实。
再后来,狄云为营救水笙做了那么多事,水笙仍把他想得污秽不堪,处处防着他的侵犯。
戚芳为了救丈夫万圭,低声下气地去找吴坎骗取解药,偏生万圭也不调查清楚,就一心认定自己的妻子红杏出墙,与师弟通奸。
狄云被从柴房的打斗中营救到小舟上,身上还有可做盘缠的金银首饰。
任何人一看就知道是戚芳所为,无奈这男人只想着师妹如何出卖他,却又对首饰的来历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看到这里,只觉得再次印证了“性格决定命运”这一理论,他从前所经受的种种磨难,都不过是智商和性格所导致的必然。
这样的人看得读者气闷,却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
那血刀老祖一出现,我便知他是要将一身本事传给狄云,然后惨死。
果然一切不出所料,这坏人坏得酣畅淋漓,做每一件事都从心所欲,无比的痛快——倒比那些名门正派的好人强了太多。
他与狄云非亲非故,仅凭一件衣裳、一本武功秘籍,就相信了此人是自己的徒孙。
他为救此人才惹下种种祸端,虽则后来所经历的一切,也是他先前罪孽的报应,但看血刀老祖大战落花流水的时候,我一直坚定地希望坏人得胜。
只因他虽是坏人,却是第一个未经一点怀疑试探,就对主角信任无疑的人。
狄云本不该抱着那么多的侠义之念,对于一个被冤枉了一世的人来说,有什么比真诚的信任更加珍贵?
在人人居心叵测、处处危机四伏的乱世,狄云受尽各种冤枉陷害及身体摧残。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原本低资质的狄云从破庙智斗宝象时起突然开窍了,不仅
深深了解到丁典丁大哥口中常常念道的人情世故,更是变得有勇有谋、理智慎重。
也正是从此,狄云才在人世上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其后的经历中,狄云也遇到了很多凶险,但是反观这几次的危机,都是由于狄云的人性弱点使然。
被花铁干虎视眈眈,是因为自己没能早早预见花铁干的险恶用心而在花铁干受伤时提前设防;被戚长发险些刺死,是因为过去的感情战胜了识破戚长发本来面目的理智而全不设防。
一件乌蚕衣,是金庸为质朴仁心的男主角配置的免死金牌,可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乌蚕衣金丝宝甲让所有仁义却又不设防的人一次次免于前往极乐世界?
以一个“冤”字贯穿全书。
先是狄云被冤枉偷东西偷女人,被师妹抛弃,被官府请去蹲号子,被穿了琵琶骨,武功全失,还被削去五指,进了监狱里,还被误会成007,痛殴了几年。
出狱后,又被水姑娘误会成恶僧,一马踏断一条腿。
然后被血刀老祖误会成徒孙,一路保护,结果被误认为淫僧。
狄云出身于民风淳朴的湘西,是地道的农家子弟,从戚长发学习武艺。
他天性淳厚,老实诚恳。
后随师出山,到了梅门之徒欺师灭祖、争夺剑谱的地方荆州。
他像一张白纸,被突如其来的许多污水当头淋湿,厄运从此开始。
纯洁的狄云由此见识了太多的江湖风云、阴谋诡计、血腥残杀和人性堕落。
和这些人相比,狄云保持了他的厚道、诚实和善良。
万圭夺他心上人,将他送入大狱;丁典怀疑他,毒打他;凌退思、万震山追杀他;恶僧宝象逼他要吃他;血刀老僧胁迫他;水笙排斥他,当他是小恶僧,纵马踹断他腿骨;师父戚长发自小欺骗他,拿他当工具和诱饵。
人世和社会给了他太多的侮辱、欺骗和伤害,他如一只洁白无助的待宰的
羔羊。
但种种的不幸和打击,只让他增加了对恶人的认识,让他变得更清醒,更勇敢,更强健。
人间的阴谋毒计、欺骗背叛、贪婪绝情、残忍不义,只衬出了他的纯洁善良,使他变得更加坚定无欺。
当一个个罪恶的谜底向他揭开后,他只是多了对这充满贪欲的世界的厌弃。
他爬出了暗无天日、充满血腥的死牢,躲过了恶人的围追堵截和吃人的血盆大口,闯出了充满邪恶和虚伪的雪谷,离弃了正在贪欲驱使下神智发昏的荆州的人群,维护了自己灵魂的纯净。
在最艰难痛苦的时候,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诚实和善良。
他忠于真朋友丁典,不惜以生命护佑他的尸身,最终完他心愿,使他与凌小姐合葬。
他忠于师父,一直不相信他会欺骗自己,直到最后。
他一直深爱师妹,最后接受了她的托孤。
他一直庇佑孤弱的水笙,使她免受恶人的玷污。
他珍惜真情,根本无视千万财宝。
他的所作所为,保持了对邪恶和贪欲的清醒。
反过来,那些美好的情感,那些真诚的人们,也一直滋养着他,护卫着他,让他的身心免受灭顶之灾。
戚芳怀疑过狄云,但正是她的关怀,才使狄云在狱中活了下来;正是她的帮助,又让狄云逃出了荆州。
丁典挚爱凌霜花,这份爱炽烈、纯洁、执着,没有贪心,没有邪念。
为此,他不惜多年坐牢,无怨无悔。
丁典的这份美好坚贞的爱情深深影响了狄云,使他更加向往淡雅如菊的人生境界。
水笙在雪谷中默默地认识了狄云的内心,她那女性的细腻关怀使狄云凄凉的心渐渐温暖……
狄云有善良自佑,狄云得善人呵护,狄云没有扭曲自己的心灵,
实在是他有维护自己灵魂纯洁的法宝——真和善。
这就是他的神照功。
这神照功,梅念笙没练成,戚、万、言三个恶徒得不到,因而,他们的武功在成长了的丁典看来,实在不值一哂,他们的连城剑法没有神照功的内功作根基,自然平平无奇;他们的人格没了真和善作底气,只会卑污低俗,可悲可笑。
由此看来,曾在江湖上享有盛誉的连城剑法是有它根本的剑诀的,但不是那藏宝的口诀,而是神照功;真正的大侠其人格力量也是有他的根本要诀的,那就是他那发自厚道心灵的善良、诚实和质朴。
真正价值连城的,不是财宝,而是那份为人的厚道。
狄云灵台明净,神如灯照。
他虽然只得师父传了似是而非的连城剑法,但一旦练成了神照功,他的武功立刻就能威力无敌。
奇妙的是,神照功本须多年修炼,但狄云遭遇坎坷,再加丁典这个明师指点,他修神照功进境迅速。
雪谷中,他被血刀老僧所扼,生死之间,居然经脉打通,神功告成,于是,踹死血刀僧,震慑花铁干。
其实,这武功的飞跃是一次人性的复苏,是一次自我的真正觉醒。
在这之前,他还看不清人世的欺骗和虚伪,他还不懂得反击邪恶,他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和水笙,他不明白如何对待血刀老僧的救命之恩。
他如一个无知的孩子走在人性丰繁的丛林中,辨不清方向,无力保护自己,无法与恶人抗衡。
但正是这种经历的积淀,正是被奸人利用、被小人欺侮、被恶人追逼的种种磨难的锤炼,使他的精神变得强健了,成熟了,而在那一刻达到了质的飞跃。
为了与花铁干对抗,狄云学习了血刀门的邪派武功,用血刀刀
法与奸徒周旋。
这是另一个飞跃:识破了正派的高傲和虚伪,以邪补正,武学也罢,人格也罢,才能达到无敌的化境。
神照功在瞬间的成功,无疑象征了狄云精神上的成熟和觉醒。
有了这样的飞跃,他才能武功大成,强体健魄,锄奸抗恶;有了这样的飞跃,他才能拨开迷雾,神明自得,人格独立。
只有朴素原初的厚道是不够的,厚道纯良的本性必得在与邪恶的较量中不离本道,愈洗愈白,愈磨愈坚,才能真正显示它坚韧的力量。
“淘尽狂沙始见金”,狂沙洗去,美玉才能更见其皎洁,黄金才能闪烁出它本来的金灿灿的光芒。
狄云这个小伙子所遭遇的一切冤屈看上去似乎是故意加在他头上的,把所有的矛盾和冲突都聚集于一身,于是让人觉得分外的沉重。
他是不幸的,但我想他的不幸正如金大侠所表达的普天下老百姓的不幸。
狄云的惨痛经历不必细说,他的人生并非从跟随师父进城拜见万震山才开始悲剧,而是从一开始就是个悲剧。
他师父从头到尾就没相信过他,而且身上还有唐诗选辑,是的,就算他们不进城,早早晚晚万震山和言达平也会找上他们。
狄云的命运也未必会更好,所以才说他的悲剧早就注定了。
狄云是个笨蛋,这并不是骂他,只是说出事实而已。
平心而论我是很喜欢狄云的,因为身边有这样一个朋友会让你很放心,也很轻松,你不必和他勾心斗角,你有什么都可以直接对他说,这是多么让人舒
服的朋友啊。
但作为狄云来说却全然不是这个样子,他并不聪明,也对社会上的太多潜规则不了解,他不知道笑里藏刀,他不知道落井下石,他不相信有人竟然可以一边笑一边捅死自己的至亲好友,他不知道也不相信太多东西,他是有点笨,但他绝对不是弱智,他不懂,只是因为不想懂,他不敢相信有的人竟然能坏到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