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2011)

合集下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范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范

水泥稳定碎石一般适用于基层或底基层,厚度一般在15~22cm,为保证其质量,规范施工过程,特制定了水泥碎石的施工技术交底。

本技术交底仅是对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图纸、标书中《技术规范》、合同附件等中“水泥稳定土”一章的补充,请各单位一并执行。

1.0 材料1. 1 路用的水泥、石子、砂等材料必须监理工程师批准。

未经批准的不允许进场,更不准使用。

1. 2 水泥: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且宜用325#矿渣及普通硅酸盐水泥。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严禁使用。

水泥品牌的选用应考虑其质量稳定性、生产数量、运距等各种因素。

水泥每次进场前应有合格证书,每200T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标号进行抽检。

1. 3 碎石:要求其压碎值不超过30%,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

碎石的颗粒组成应符合JTJ034---93中第2.2.1.6中2#级配要求。

为了施工方便,宜采用10--30mm的粗集料、5--10mm 的中集料,0--5mm的石屑细集料三种粒料配合。

其粗集料的压碎值、各种粒料的筛分(主要检查所进料的颗粒级配的偏差情况),0.5mm以下细土的塑性指数,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符合JTJ034--93中的要求,上述材料进场后的试验项目每2000m3做2个样品试验。

1. 4 水:凡人或牲畜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碎石的施工。

2.0 混合料的组成设计2.1 组成设计原则:①粉料含量不宜过多.②在达到强度的前提下,采用最小水泥剂量,但不小于4.0%.③改善集料级配,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用量不大于6%.2.2 水泥剂量的配制可采用4%、4.5%、5%、5.5%、6%五种剂量。

2.3 每种剂量的试件制取9个(最小数量)。

2. 4 试件必须在规定的温度(20±2℃)保湿养生6天,浸水养生1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并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偏差系数,并计算RX(1-1.645Cv)是否大于Rd(本工程设计强度为3.5MPa)。

精品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一览表(统计至年7月5日)优秀

精品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一览表(统计至年7月5日)优秀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6/15 现行
15 DB13/T 1419-2011 公路路面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7/17 现行
16 DB13/T 1506-2012 公路沥青路面防水抗裂层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17 DB13/T 153922012
道路检测车 第2部分:公路测试车(路面弯沉)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11/1 现行
4 DB11/ 884-2012 公路护栏设置规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1/1 现行
5 DB11/T 1112-2014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设计、施工及养护技术规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12/1 现行
6 DB11/T 116512015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3/30 现行
60 DB21/T 2576-2016 高速公路隧道 LED 照明调光控制规范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4/3 现行
61 DB22/T 1555-2012 公路客运站车辆安全技术检测条件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6/10 现行
62 DB22/T 1658-2012 公路客运站旅客运输规范
70 DB22/T 1961-2013 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6/1 现行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现行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现行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现行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现行
71 DB22/T 2062-2014 寒区公路工程煤矸石应用技术指南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1/1 现行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2011)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2011)
4. 2007年,浙江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嘉兴段)项目指
挥部与嘉兴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天津市市政工
程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
型法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课题成果,为规范编制提供 了坚实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编制背景:
5. 2009年9月,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指南》,实施以来,对规范采 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的管理、提高 施工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集料技术要求
单位 % — % % % % % % 技术要求 粗集料 25 2.50 3 12 2.0 — 25 15 5 细集料 — 2.50 — 12 15(石灰岩) 10(其它) 3.0 — — 试验方法 T0316 T0304、T0328 T0304 T0314、T0340 T0310、T0333 T0346 T0312 T0320
表3中未对2.36~4.75mm规格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进行规定,主要是 考虑到此规格集料在混合料中所占比例较小,一般不足10%。
4.3.2条款提出集料应采用4个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并设臵了一个强制 性要求,即4.75mm以下集料必须分为2.36~4.75mm、0~2.36mm两档。 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
为了验证振动成型法施工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实际效果,课题组在申 嘉湖(杭)高速公路嘉兴段基层铺筑完毕后进行了取芯,芯样分为普通 水泥稳定碎石和采用振动成型法施工的水泥稳定碎石两种。从取出的芯 样效果看,振动成型法芯样的密实度和完整性要优于普通芯样,能够形 成骨架密实型结构。
振动成型 法芯样
普通芯样
配合比设计:
2011年8月31日,浙江省地方标准《公路水泥稳定 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

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规范1.1 一般规定1.1.1按照土中单个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三种。

1.1.2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粗细土颗粒(即砾石、砂粒、粉粒和粘粒)和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即水泥剂量=水泥质量/干土质量。

1.1.3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得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1.1.4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用做基层时,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

必要时,应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

在只能使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基层时或水泥稳定集料的强度要求明显大于规定时,水泥℃剂量不受此限制。

1.1.5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并应在第1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1.1.6在雨季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结构层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应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路拌法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勿使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

1.1.7水泥稳定土结构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土块应尽可能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2)配料应准确。

(3)路拌法施工时水泥应摊铺均匀。

(4)洒水、拌和均匀。

(5)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6)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气候炎热干燥时,基层混合料可大1%~2%)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最低要求)。

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98%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7%水泥稳定细粒土93% 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7%水泥稳定细粒土95%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5%水泥稳定细粒土93% 由于当前有多种大能量压路机,宜提高压实度1%~2%。

【稳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稳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关键字】稳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水稳层是水泥稳定碎石层的简称,即采用水泥固结级配碎石,通过压实完成。

许多性质与混凝土相似,如厂拌法施工,从拌和机出料口出料至摊铺碾压完成控制在3h以内,这就是初凝问题,又如初凝后7天内就不能有振动荷载出现,这就是养生强度增长问题。

DB33T 836-2011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是浙江省地方标准,请细读一下。

一、水泥稳定碎石作用原理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

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

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

水稳水泥用量一般为混合料3%∽7%,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5∽4.0%mpa,较其他路基材料高。

水稳成活后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

由于水稳中含有水泥等胶凝材料,因而要求整个施工过程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并且一次达到质量标准,否则不易修整。

因而施工中要求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和计划管理,增加现场施工人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施工进度,加大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机械效率。

水稳的施工方法也符合现代化大规模机械化发展的方向。

因而水稳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会得到很快推广。

二、材料要求水稳材料主要由粒料和灰浆体积组成。

粒料为级配碎石,灰浆体积包括水和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由水泥和混合材料组成。

1、原材料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宜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在6h以上。

水泥作为集合料的一种稳定剂,其质量对集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时选用终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水泥。

为使稳定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不应使用快凝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水泥。

粗集料:采用压碎值不大于30%,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有机质含量应不超过2%的级配碎石。

浙江省建设工程法规

浙江省建设工程法规

2017年浙江省建设工程法规1.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发展预拌砂浆的实施办法2015年2.浙江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管理的通知浙交[2013]219号3.浙江省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2016年4.浙江省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33/T1132-20175.浙江省关于加快推进住宅全装修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6]141号6.浙江省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33/1106-20157.浙江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领域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浙建[2016]11号8.浙江省城市城区建设工程全面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实施方案浙经信资源[2013]433号9.浙江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规程DB33-T1128-201610.浙江省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33/1034-201611.浙江省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建规发[2015]518号12.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范DB33/1116-201513.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6]111号14.浙江省屋面保温隔热工程技术规程DB33/T1113-201515.浙江省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控制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33/T987-201516.浙江省柔性生态加筋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33/T988-201517.浙江省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系统在我省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有关安全问题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2016年18.浙江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导则2016年19.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2012年20.浙江省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96-201421.浙江省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程DB33/1064-200922.浙江省基坑工程钢管支撑施工技术规程DB33/T1091-201323.浙江省公路边坡植被防护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B33/T916-201424.浙江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实施细则2008年25.浙江省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规范DB33/1067-201326.浙江省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DB33/T1022-200527.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2012年28.浙江省建筑幕墙安全技术要求2013年29.浙江省扣件式建筑脚手架用钢管DB33/588-200530.浙江省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201131.浙江省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验收导则32.浙江省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导则CJS01-2010(暂行)33.浙江省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33/1051-200834.浙江省挤扩支盘混凝土灌注桩技术规程DB33/T1012-200335.浙江省建筑工程地质钻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B33/1020-200536.浙江省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DB33/T1027-200637.浙江省混凝土多孔砖建筑技术规程DB33/1014-200338.浙江省城镇广场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33/T1061-200939.浙江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33/T1039-200740.浙江省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技术规程DB33/1044-200741.浙江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33/T1024-200542.浙江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DB33/1047-200843.浙江省环境照明工程技术规范DB33/1055-200844.浙江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45.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9年。

《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指南》

《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指南》
5.2 原材料 ........................................................................ 7
5.3 设备 ......................................................................... 11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一般规定 ..................................................................... 39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验要求 ................................................. 40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基层主要检测仪器配备参考表 ................................. 49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面层主要检测仪器配备参考表 ................................. 50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方解石含量试验方法 ......................................... 52
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
施工指南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
2019 年 6 月
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
施工指南
主编单位:浙江省交通工程管理中心
批准单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施行日期:2019 年 6 月
II


前言 ............................................................................. III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_2011)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_2011)

材 料:
2.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进场后必须按“批” 取样进行质量检验,4.1.2条款明确了各种原材料按批检验的 频度:即水泥每检验批不大于500吨,4.75mm以上规格集料每 检验批不大于1000m3, 4.75mm及以下规格集料每检验批不大 于300m3。这样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原材料质量,为原材料质 量管理提供了量化指标。
4.3.2条款提出集料应采用4个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并设置了一个强制 性要求,即4.75mm以下集料必须分为2.36~4.75mm、0~2.36mm两档。 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
细料和粉料对水泥稳 定碎石混合料质量有 显著影响,若细料和 粉料含量控制不严, 那么基层的开裂几率 将大大增加。
研究表明:水泥稳定 碎石混合料中0.6mm以 下粉料含量相对较高 时,基层收缩裂缝会 明显增加。
标准编制过程
2009年底,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09 年第二批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浙质标 发〔2009〕189号),该标准正式被列入省地方标 准制订计划。
标准起草小组在实体工程调研、用户回访及参考国 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经数次讨论后于2010年5 月形成标准初稿。
2010年6月,标准起草小组向山东省交通工程监理 咨询公司等8家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了意见 征求,共征集意见33条,采纳或部分采纳意见14 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4.4条款明确了凡是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 稳定碎石施工,遇到可疑水源,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化验 鉴定。
5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
目标一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 料形成骨架密实型
结构
目标二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 料具有良好的抗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编制背景:
2. 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温度变化及水分散失时易产生收缩裂缝, 基层收缩开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路面结构的质量与安全。
精品课件
编制背景:
3. 现行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方法对基层抗裂性能考 虑不足,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重型击实法不能有效模拟 基层实际施工环境,造成设计出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水泥剂量偏高、干密度偏小。
精品课件
术语和定义:
“振动成型法”包括“振动压实试验方法”和“振动压实成型 试验方法”两部分,前者主要对给定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 料在不同含水量时进行成型试验,用于测算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 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后者主要用于对给定含水量和水泥剂量 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试件成型并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 各项性能检测。
✓ 标准起草小组在实体工程调研、用户回访及参考国 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经数次讨论后于2010年
5 月形成标准初稿。
精品课件
✓ 2010年6月,标准起草小组向山东省交通工程监理 咨询公司等8家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了意见 征求,共征集意见33条,采纳或部分采纳意见14 条,并在此基础
术语和定义:
“术语”部分共对“集料”、“粗集料”、“细集料”、“水 泥稳定碎石”、“振动成型法”等5个名词进行了解释。其中,针 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特点,对“振动成型法” 定义进行了明确:即利用振动压实试验仪,在与现场压实机械相匹 配的固定配重、振动频率、振幅和振实时间条件下的水泥稳定碎石 等半刚性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2010年10月底,省厅科教处在杭州组织召开了该 标准的专家评审会,共有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 学会、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等7家单 位的7名交通系统专家参加了会议,共征集到意见 48条,采纳或部分采纳42条,形成了标准送审稿 。
精品课件
✓ 2011年1月16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杭州组织召 开了该标准审定会,审定会专家组由省交通运输 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省内11家单位的11名专 家组成,专家组共提出6条修改意见,并一致通过 标准的审定。
精品课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精品课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对本标准所涉及或参考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了罗列,明 确了规范内容编写的依据,主要包括: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EG 51-2009)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4. 2007年,浙江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嘉兴段)项目指 挥部与嘉兴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天津市市政工 程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 型法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课题成果,为规范编制提供 了坚实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精品课件
编制背景:
5. 2009年9月,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指南》,实施以来,对规范采 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的管理、提高 施工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 (DB33/T836-2011)
精品课件
标准编制概况:
主编单位:嘉兴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嘉兴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浙江省宏途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精品课件
编制背景:
1. 浙江省高等级公路里程持续上升,道路等级提高优化 对路面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振动压实试验方法测出的最大干密度指对应不同含水量的干密 度的最大值,最佳含水量指对应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振动压实 成型试验方法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干密度。
精品课件
4 材料
精品课件
材 料:
1. 水泥稳定碎石所用集料选择的一般原则: ✓ 要经过料源调查 ✓ 宜选用坚硬、表面粗糙且有较好棱角性的材料 ✓ 在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就地取材
精品课件
本标准共包括7个章节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材料 5 配合比设计 6 施工 7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精品课件
1范围
精品课件
范 围:
1.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高等级公路的新建、改建、扩建和大修的水泥 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其他公路可参照执行。
2. 本标准重点对振动成型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材料技术指 标、配合比设计方法、试验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方法和标 准等作了相应的规定与要求,未及方面应遵照交通运输部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的规定执行。
6. 各项目在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 新经验,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需要加以进一步明确和规 范。为更好地规范和指导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与施 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特制定此标准。
精品课件
编制目的:
• 1. 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开裂,进一步提高 基层、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 标准起草小组根据审定会专家组意见对标准条款 作了相应修改,经省厅审核后,于2011年3月份形 成报批稿报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精品课件
✓ 2011年8月31日,浙江省地方标准《公路水泥稳定 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 -2011)正式发布,2011年9月30日开始实施。
• 2. 省交通运输厅于2009年9月发布《水泥稳定碎 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指南》后,该技术在 高速公路和地方道路中迅速推广,本标准的编制 有利于统一规范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 工、质量管理与检验评定。
精品课件
标准编制过程
✓ 2009年底,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09 年第二批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浙质标 发〔2009〕189号),该标准正式被列入省地方标 准制订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